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斗战胜佛之悟空传-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鹏听说要送他护身之物,不禁奇怪,问道:“有这好事,是何物?”

  太白金星趁机说道:“玉帝特意赠送尊者一样兵器,乃是那方天神戟,大鹏尊者可去龙宫去取来以做防身之用。”

  大鹏见玉帝有礼送,心里自是明白了几分,这是玉帝要他与天庭做和,才送此上等兵器给他。

  大鹏未有客气习性,三两语谢了金星和玉帝。

  又对金星道:“玉帝有如此好礼,真是要感谢他的美意,天庭如有事要我相帮,我自然会给天庭方便,我此次去往下界,也希望天庭给个行事方便方可。”

  金星忙道:“那个当然,只要尊者不与天庭为难,天庭自会任意与尊者方便。”

  大鹏点头应允说“好,多谢,他日必报”。

  见大鹏有意恰和,便问道“大鹏尊者,也没有要去的地方。”

  “没有。”大鹏摆摆手说道。

  见此情景,太白便按照太上老君的吩咐给大鹏讲解了些下界,前往西天路上的好处,说完二人便会心一笑,便回天庭交差去了。

  辞别了太白金星,大鹏先去往龙宫,龙王早已有玉帝旨意,不敢怠慢,取了兵器方天画戟,交予那大鹏,大鹏拿在手中一试,这重七千二百斤的兵器十分趁手,谢过龙王,随后便朝狮驼国方向奔了去了。

  这狮驼国,东有朱紫,西有比丘,方圆从东到西约逾千里,距国都以东四百里远处,有一狮驼岭,方圆有八百里,深山老林,不少野兽成精。

  狮驼国国都狮驼城,内有上万人家,国王文武百官在此生息,百姓耕种通商来往,日日不息。

  大鹏为何至此,原来,那大鹏曾经四处游走,也曾结交英豪,在狮驼岭上见过那狮驼王,后来得知狮驼王被太乙天尊收回,便来到其之前所在之地狮驼岭,在那狮驼王曾经呆过的洞中住下。

  不但有现成的洞府,尤其还有一样,这狮驼岭数百里之处,还有一国都城,大鹏早已打算好,于是不动声息,先在狮驼岭安置下,把原来那些狮驼王麾下曾经聚集的小妖们又召集到一处,听从他的号令。

  大鹏白天在狮驼岭休息,晚间便去那狮驼国,狮驼国虽距离有数百里,大鹏却善飞翔,瞬间即到,先入王宫,趁黑夜悄悄把那国王先吃了,自己变作国王模样。

  白天上朝,听那文武百官当朝理政,夜晚也不休闲,把那殿上百官一个一个吃了,每吃一个,便去那狮驼岭去寻得一个妖怪变化做那人模样把那人替了。

  这样没多久不知不觉,悄无声息间文武官员已经尽数是妖,为此,大鹏还摆宴庆贺了一番。

  殿上文武百官吃尽了,大鹏和这些殿上的妖怪又把守城的兵将都逐一吃了,照旧召集了狮驼岭上的虎豹豺狼来替换。

  大鹏安排了那虎豹为都管总兵,豺狼为门丁令官,管事为狐,传文为鹿,蛇蟒护城,山精巡更。

  这下,凡是官兵皆为妖怪,便也就不再需要每每费心苦苦变化,朝堂之上妖魔鬼怪尽皆露出本相。

  妖怪多了,又不种养劳作,便把这百姓逐渐也吃了个净。

  最后没得吃了,来投奔的妖怪却愈发多了,大鹏便叫那猪兔牛羊怪也学着种地挑担,做起买卖。

  不许久,这狮驼国,又像一个人间天朝模样,只是里面都是些野兽成的精,草木成的怪,吃用那其他国民贡献的食物,连往来的人也尽数被那城中的妖怪吃了,皆无人拦阻。

  逐渐整个城池妖气冲天,大鹏却依旧坦然。

  此事传到玉帝那里,玉帝只差人到灵山与如来通报了此事,又见那大鹏只是安于那城中,也未有其他更多行径,便任由那大鹏自在称王,不去管他。


第一百三十四章:《 聚仙圣,天庭欲争佛》

  阿傩、迦叶二位尊者广为昭告灵山佛徒和世间修佛的圣者和礼敬佛门的诸仙,来一同参加此次盛会,灵山及佛众听到此信,心中皆为欢喜,那四海诸仙,凡是与佛门友善者皆愿前来。

  不及多日,盛会开启,佛门自家邀请了那三千诸佛、各位菩萨、五百罗汉、八大金刚;又有四海仙山的神仙:地皇人母,地仙之祖,东华帝君,紫阳真人,福禄寿三星,地上友仙、海外诸仙,还有修佛圣者,如乌巢禅师等皆来参会,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金顶大仙。盛况不逊那天上的蟠桃宴。那重要上仙,如来都亲自相迎,东华帝君乃是道门先圣,今与福禄寿三星一同前来祝贺,如来自是按上仙之礼亲自出门迎接,寿星则是安天大会上便已与如来佛祖相近,此番听说如来办此盛会,更是引其他几位前来同祝,此后便常来常往,得以多见佛祖真如之相。

  那会上,高朋仙友满座,喜庆非常,众佛徒和众仙无不盛赞如来安天之壮举,法力无边之广大,纷纷敬献宝物,如来一一受纳,叫阿傩寻一宝盆尽数装入其内。

  如来见那宝盆宝物充盈,宝物呈现五彩神光,又叫人采仙花异果点缀,依据此宝盆为此盛会命名:“孟兰盆会,并定下每年孟秋望日都举办一次,成为一年一度的佛门盛会。”

  众仙皆称道恭贺。

  又互相敬茶,多有交流,食饮欢畅。

  如来等众人言欢三道,便开口说道:“诸位神佛仙众,今我佛门已然人丁大兴,盛名远扬,现我教义乃主清净自修,不干世俗诸事,也只得佛门子弟供奉。佛门子弟原本清苦,但佛心向善,愿意相互帮持,乃我佛门之基石。我佛门教义,触及人之根本,本应传扬于全天下之人,皆来供奉,依佛义治世,我佛门之人也可入世治世,是安定天下之大善。”

  如来说完这一番话,停下来,看看众人是何反应。

  众人听了,有连连点头称是,也有不解其意或不尽赞同者。

  此时,有一菩萨有不明之处,上前欲问佛祖,不是别人,正是毗蓝婆菩萨,这毗蓝婆菩萨与其他菩萨有所不同之处,乃是成家后入得佛门,且有一子,是那天庭二十八星宿之一昴日星官,昴日星孝敬其母,毗蓝婆丰衣足食,是清心静修得道安详自在菩萨,平日住那千花洞中。

  今天毗蓝婆听说如来欲广开佛门,教众佛徒入世治世,心中不解,有所不愿。

  毗蓝婆乃是心直口快,自在直白之人,便问道:“我佛门讲究自愿出家静修,若其有佛性悟性,自会向佛,若无佛性,如何强迫,况且,那世俗人心多藏污纳垢,我佛门之徒以清修之心,既已决心出世修行,又入世治世,是何必要之有?”

  众人不少有疑问如毗蓝婆菩萨者,听她这样一说,也都附和。

  此时,那参会的上仙之中有一人笑道:“呵呵,毗蓝婆菩萨有所不知佛祖大义,如来佛祖乃是欲让人主动传佛扬道,敬佛礼法,此入世治世之举乃是广大践行此举的大德行大善举啊。”

  此言一出,当是见解非凡,深得如来要领,必不是凡人才能想到,众人不禁循声望去,见果非凡仙,正是那黎山老母,众人一看,不禁纷纷点头,当是此人才能领悟如来之意如此之深。

  原来这老母不是别人,正是那女娲娘娘,身为地皇治世后,便隐居黎山,被尊黎山老母。

  黎山老母平日也不再参与诸事,只是这今日佛门兰盆盛会,受如来之邀,前来赴会。

  如来见是那老母发话,行佛礼点头道:“老母所言正是。”

  毗蓝婆菩萨见是黎山老母出面力赞佛祖之意,便也不再多说,只心中则自有打算。

  如来便又说,“我佛门**授经传扬教义,每立佛义,必要修经集典,今日将大家请得来也是昭告诸位修行得道者,有愿与我佛门共同增修佛经者,皆可前来,有那大贡献者,可得相应尊位。”

  天地修行得道者众多,修佛法者也是不少,其中高人不少。

  今日听如来这么一说,有那修行圣者乌巢禅师上前向佛祖献礼,佛祖对乌巢禅师早有耳闻,知是禅心修行得大成者,此次大会的目的之一就是如来欲汇聚天下有佛缘有修行者。”

  只见那禅师恭敬奉上一部经书,如来见经书正是那乌巢禅师根据自身修炼领悟的,如来也对此部经书早有听闻,只是今天才借此大会得以相见,不禁欣喜。

  忙叫人接过,打开一看,如来大为惊异,只见那经中说到:

  “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经中又有:“以无所得故,菩提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那“心经“真是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

  如来一见此经,大喜,爱不释手,立刻知觉此经乃是将来修大乘,入世佛徒因受世事之困扰之时最需要的教义,今天此经的出现,真是天意所为,应时造化。

  如来对那乌巢禅师道:“禅师有如此神作,真乃得大道者,可封菩萨位,在我灵山驻足,也好交流互长,,并可继续修行成佛,度天下世人,受世人敬奉供养。”

  众仙见那如来对乌巢如此盛赞示好,知是非凡,也纷纷点头称是。

  只见那乌巢禅师,却没有显现太多欣喜,众仙见了,有些奇异。

  依照众仙的想法,那乌巢原本孤身修行,今进献圣书,必定能得如来赏识,得到尊位,可谓一步登天,肯定会乐于答应,但见那乌巢的表情,似乎没有此意。

  果然,那乌巢禅师向如来行礼道:“多谢佛祖好意,只是我本独自修禅已久,讲究专心独自修心,非为争衔成佛,和领受世人供养,今“心经“已有真正归属,我自心安,还请佛祖许我自安。”

  那乌巢说罢,独自转身离去,

  如来见乌巢这般说,知道不可强求,便不多劝,只是目送那乌巢离去,点点头,心中有些许遗憾。

  众佛仙重又言欢,只有那如来望着乌巢禅师远去的背影心事重重。

  第一届佛门孟秋大会欢喜结束,各路神仙一一辞别佛祖如来,如来又亲自送上仙离去。

  兰盆盛事已毕,如来满意,着手修大乘经和为取经开始准备。

  ……

  而另一边天庭两次生乱,遇到一个接着一个的妖魔生事,令那玉帝难以释怀,每每日夜忧虑。

  玉帝总是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心头隐患未平,究竟是哪个大患能勾上玉帝心头,恐怕除了那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便再无他人。

  那齐天大圣孙悟空虽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但是仍然活分,除手脚身形不能动弹,一个头,一张嘴却总不闲着,今天骂了玉帝,明天又损了如来,凡是与他交手的,无一幸免,都一一骂来。

  那看管的山神和揭谛也不理会,只叫他骂。

  骂得累了,歇一歇又骂。

  玉帝派人去看那石猴情形,听到他骂,回禀玉帝,把玉帝气得胸闷脑痛。

  又有王母在一旁煽风点火,备说天庭上界,十数万天兵,拿一个不能动弹的妖猴毫无办法,岂不是笑柄。

  玉帝思前想后,决定还是得除掉此妖猴才能安心。

  可是那西天如来已有处置,又不能惊动于他,这可如何是好,玉帝伤了脑筋,自己却想不出道来。

  于是,玉帝叫来太白金星一齐商议。

  金星得了玉帝召唤,到玉帝养心之处,见了玉帝。

  玉帝说道:“太白,你可知道我今天叫你来的缘故?”

  金星摇摇头道:“臣不知有何调遣。”

  玉帝试探道:“你可还记得当初那大闹天宫的妖猴吗?”

  金星点点头道:“记得,都是臣纵容他,结果让他得了性情,结果闹出如此的乱子。”

  玉帝摆摆手道:“也不是你的过错。那妖猴今已被佛祖压服,却留了性命,我担心一旦哪日他又跑出来闹事,这第一个就要寻上天庭,再惹祸端。”

  “圣上难道是想杀了那妖猴不成。”

  玉帝微微一笑道:“正是。”

  金星反问道:“可是我们用尽手段,又派了天蓬专门去杀,最终也没有得手。”

  “我正是为此事找你来商议个对策。那妖猴一日不除,我是一日不得安宁啊。因此一定要除,这世上少一个妖孽,我就少一分烦恼,要再想办法。”

  金星想了想道:“臣认为,那佛祖如来派了人看管妖猴,如派天兵明里去取他性命,有所不妥。只能暗中派得力人选去暗中杀之为好。”

  玉帝嘴角微微一笑道:“正合我意,我也这么想,只是不知道找何人去下手。此人一不能与天庭有所关联,二还得法力高强,若是一般人去,伤不得那妖猴分毫。你有什么建议吗?”

  金星略一思量,道:我倒是有些个合适的人选。

  玉帝闻听,眼前一亮问道:“哦,是哪个可担当此任,是天将吗?”

  金星摇摇头道:“此人不是天上的将领,乃是下界为魔的一群魔头。”

  玉帝一听是些妖怪,眉头一皱便不愿在听,心想“何时天庭,要有求于妖魔,可笑。”。


第一百三十五章:《 二鼠修行扰灵山》

  如平日也看不出什么分别,可偏偏天地间的**诱惑才是本相。

  所以有**才有繁华衍生,有**却也滋生万物。**如同寄生于内心的魔鬼,遇到引发就会释放出来。在这佛法弘扬的灵山圣地,有充当诱发魔鬼出来的角色吗?

  似有却无,所谓:非物动,乃心动!

  话说灵山庄严辉煌的佛殿之上,尽皆宝物,凡人到不得此地,能来此地的皆非凡人。

  这里有宝盖幢幡,屏风莲台,又有香花宝烛,长明灯火,千烛万盏,日夜光明,照得那佛殿彻夜明亮,恍如白昼不辍。

  这宝烛和香油原本是酥油制成,经一灯芯点燃,香气四溢,远飘八方,不经意间吸引了两只鼻嗅灵敏的鼠类的注意。

  这两只鼠类一只是金鼻白毛鼠,一只是黄皮貂鼠,原本在灵山凿洞而居,平日里白天隐遁,夜晚出来四处游荡采食。

  灵山建起宝殿,点起香烛和长明油灯之后,那灯油、香烛香飘远处,两只鼠类都是天生喜欢吃酥油的兽类,远远就被吸引了来,趁夜,无人看管时,便潜入大殿,偷偷吃些宝烛和灯油。

  一开始两只鼠类见那灯火光明还有些怯意,但又禁不住香烛香油的诱惑,一两次尝试得手后,便常来偷吃。

  真所谓灵山之上无凡物,佛祖架前皆是仙,时间一长,那两只小鼠因长期吃食宝烛香油,竟得了道,成了人身,只是晚上还是继续化作细小本相,依仗着盗洞之能,继续去偷油来吃。

  逐渐,那两只小鼠也混熟,黄毛貂鼠有时还帮白鼠偷些油吃,时间久了,白鼠与其称兄道妹,形同一家。

  白鼠与黄鼠修成了人形,也仅仅是得了常人的外形,还不得长生,然而有了人形就有了人欲,进而也有了长生的念头,然而若想长生,一般须得依法修行,或得人点化,方可成功,神仙亦是如此,每日打坐修炼,调和阴阳方可。

  这天生鼠类,自然是无方,难免想些他法,这一日,二人正在一僻静处聊些闲话。

  白鼠便说道:“黄哥,你我修行百年,自从食了那香花宝烛和灯油,很快修得了人形,可这只是修行的一步,要想修成长生之体,还不得其法。偷宝烛香油吃现也只能果腹,且不是长久之计,又不得上那佛堂圣殿学那众菩萨听讲道法,苦于你我好不容易修得人形,还得遭遇劫数,你见多识广,可知有无好的修行方法?”

  黄鼠年岁稍长,见白鼠问便答道:“白妹说得没错,你我修成人形走得非光明正路,不可能入得灵山雷音寺内庙堂之上听得佛法,那才是得大道之路,现在只能另想他法。”

  白鼠点点头道:“黄哥,你知道还有什么别的修行之法吗不必去偷,也不必听经学道吗?”

  “据我所知,要想修行长生还有两个方法。”

  白鼠对于长生得道非常在意,一听有望,忙问道:“有哪两种方法,黄哥快说来听听。”

  “一个方法是炼丹,铅汞朱砂、婴儿姹女相配阴阳,炼出仙丹,服后可得长生。”

  白鼠一听问道:“哦,黄哥为何不用此法炼丹长生?”

  黄鼠摇摇头叹了一声道:“唉,只是炼丹并不容易,那炼丹的方子很难弄得到,有这方子的神仙不肯轻传。”

  白鼠一听,目光暗沉,即便有法炼丹,如果是自己炼,不知何日才能练成真丹,等炼成之日,你我不知哪里去了,还不如偷那灯油,那另一个方法呢?

  黄鼠伸出双手,摆摆手道:“另一个方法相对较容易做到,却又比较难做到。”

  白鼠听了笑道:“黄哥会打哑谜,怎么个即难又不难?”

  黄鼠突然,低下头沉声道:“另一个快速得道长生方法就是采阴补阳或采阳补阴。”

  白鼠忙问道:“何为采阴补阳,采阳补阴?”

  “白妹不知,就是采那交合之气,修行低的就会从修行高的人那里增补仙气,如果是遇到修行甚高的,甚至可以直接成仙长生。”

  白鼠点点头道:“哦,这倒是个好方法。”

  “白妹难道想采用此法修行吗?我刚才说,此法即简单也难。”

  白鼠眉头紧皱问道:“黄哥说说,有何难处?”

  你我处在灵山佛地,此处倒是有修行得道的,甚至还有不少半仙徒众,只是那佛纲旨意杜绝此事,一是为了禁欲绝苦,二也就是为了不让好不容易得来的修行被他人汲取,失了仙道。

  白鼠听完,稍加思索,问黄鼠道:“黄哥看小妹面貌长相如何?”

  黄鼠看看白鼠笑道:“仙妹修成的摸样标致,如按世人标准,可谓上等,尤其是面貌甚至有几分那观音之美相。”

  白鼠微微一笑,便道:“正是啊,你看我此相,若想与人行那采阳补阴之道,能否成就?”

  “若是常人,恐怕难以抵挡仙妹的吸引。”

  “既然如此,我何不采用那第二种方法,得道成仙,长生不老。”

  黄鼠笑笑道:“白妹,你可知此法看似容易,实则凶险啊。”

  白鼠不解问道:“如何凶险?还请黄哥指教一二。”

  “你若在此灵山界内寻找修行之人采用此法,此乃是佛门大戒,一旦被发现,只有死路一条,原因就是那佛门旨意对此绝无宽容。而如来座下有八大金刚护法,如遇到违教义之事便出来护道,届时恐性命难保。”

  白鼠听了也有些犹豫,但很快又说道:“如不能修成长生之身,早晚也是个死,但如果一旦能得以修成,又何怕那来索命之人呢?”

  黄鼠深知白鼠的性情,见其意坚决,此时也不多说,只是说:“白妹如果真要采取此道还要多加小心,好自为之。”

  白鼠也一阵沉默,不多时,白鼠说:“多谢哥哥提醒,我意已决,不过还想请黄哥多加协助。”

  黄鼠忙道:“若能帮上忙,我会尽力出手相助。”

  “谢过黄哥,容我考虑一下,再与你商议。”

  随后二人分别回自己的住所,各自打算去了。

  那白鼠回去之后,左右权衡,思前想后,终下决心。

  不多久,灵山脚下,多了一处二层宝阁,上有匾额,名为凝香阁,雕梁画栋,书案屏风,乃是巧匠之功打造,一楼又有庭院,名为异香轩,楼阁庭院装点百花绿草,有那芍药、牡丹,每日艳香无比。

  内有一对男女,日里却不常见。

  每至夜晚,女子在宝阁之内招修行之徒吟诗作赋。

  此女子长相美貌出众,婀娜多姿,妖艳妩媚,言语动人,身批一件白纱衣,眉宇间恰有一丝观音菩萨的美相,有在佛祖殿下见过观音的修行之徒,便给她起了个绰号:半截观音。

  灵山徒众本应是刻苦修行,入得佛门,即遵佛旨,佛法讲究的是出家苦行,无欲无求,方能修成正果,不堕轮回。

  可是那一干原本都出身凡人,有遵佛法,循佛道,认真修行不辍的,也有定力不足,修行不专的。

  灵山脚下突然出现的这个花香宝阁,内有一男一女,此不是别人,便是那成精的金鼻白毛鼠和黄皮貂鼠。

  自打那日分别,白鼠下定决心,又有数次商议,和黄鼠谋划了细节,在灵山造了此一上等阁楼,上下里外几间,招那寺内修行和过路的徒众入内休闲,既有风雅诗赋,也有奏乐歌舞。

  其实,是为白鼠修行方才是真正目的,每到夜间,白鼠就扮媚吸引众人前来,与那有意愿者行采阳补阴修炼之法。

  时间一久,那半截观音便声名渐盛,往来的人不但包括普通僧众,连那金刚以及部分上仙也常来常往,络绎不绝。

  黄毛貂鼠则负责通风护佑,以防有人作乱和清查,为保二人平安,黄鼠在灵山四处走动,结交各方,竟然也认得了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