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参天-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风闻言眉头大皱,便是老和尚表述的不是非常清楚,大致意思也不会有很大出入,眼下中土出现了很多妖邪鬼魅,它们为什么出现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些妖邪鬼魅的数量一定极为惊人,而且已经影响到了百姓的生活。
  短暂的沉吟过后,南风又开始发问,此番问的比较详细,他需要知道老和尚所说的妖魔到底是妖怪还是鬼魅。
  老和尚对妖怪和鬼魂没什么概念,南风只得模仿和讲说妖怪和鬼魂的一些举动和能力,这样老和尚方才懂了,连说带比划的予以应答。
  再三确认之后,南风明白了老和尚的意思,眼下外面不但有说不清的妖怪,还有大量阴魂。
  他之所以要确定老和尚所说的妖魔是什么,是想以此推断这些妖邪鬼魅出现的原因,说白了就是它们背后是谁在指使,
  常言道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若是国泰民安,人间充满正气,妖怪是不会出来作祟的,妖怪的大量出现说明外面战事连连,生灵涂炭。
  相较于异类,阴魂出现的更少,因为异类属于阳间,而阴魂属于地府,除了少数滞留人间的孤魂野鬼,大部分阴魂都在阴间,不应该出现在人间,但眼下的问题是它们不但在人间出现了,而且数量还不少。
  单凭异类和鬼魂出现在人间,是判断不出幕后主使的,但是结合它们在人间所做的事情,就能够知道它们背后是谁。
  据这老和尚讲说,那些异类和阴魂出现在人间并没有祸害百姓,而是在干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破坏寺庙,驱逐僧侣。
  如此一来就能知道幕后主使是谁了,异类的幕后主使应该是西王母,因为在天庭建立之前,西王母就是昆仑众多山神的头领,而她手下的那些山神,多是异类之身。
  阴魂的出现必然经过了地府的同意,因为没有地府的授意和遣派,它们不可能大量的出现在人间,它们的背后应该是原本掌管阴间的太阴元君,就算不是太阴元君本人所为,也应该是其手下遵从她的授意。
  阴魂和异类出现之后毁坏寺庙,驱逐僧侣,这一举动颇为耐人寻味,早些年那遇害的张德利曾经说过西魏现有大小寺庙数万座,出家的僧尼过百万,此事就像滚雪球,会越滚越快,越滚越大,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中土佛教的规模和僧尼的人数想必已经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
  百姓都当和尚尼姑去了,谁来耕种田地?谁来保家卫国?谁来繁衍子嗣?
  关系到国事民生,危及到种族存亡,就必须有人予以制止了,谁最应该出手,肯定是朝廷,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朝廷已经不敢干涉了,单是住寺的和尚就一百多万,信徒怕是没有一千万也有八百万,而整个西魏也就两千万人,一半成了佛教信徒,朝廷敢动佛教,岂不是老寿星上吊,活够了。
  除了朝廷,三宗也应该出手,但他们也有顾虑,最主要的是得避嫌,毕竟佛教和道教在信徒,香火,供养等很多方面有利益冲突,道人若是出手制止,立刻就会背上由妒生恨,心胸狭隘的骂名,就算做的是正确的事情,在世人看来也是卑鄙的举动,“看,牛鼻子坐不住了,出来污蔑排挤人家了。”
  除了避嫌,自身实力也有一定关系,早些年玉清和太清都遭受了重创,尤其是西魏的玉清宗,乾阳门一战精锐尽失,也正是因为玉清宗受创最为严重,所以西魏的佛教发展才如此迅速,原因很简单,没有对手,少了辖制。
  在朝廷和道人都无法出面制止的情况下,事情总得有人管,黑锅总得有人背,于是妖怪和鬼魅就出现了。
  只要是人,就有人性,神仙也不例外,妖怪鬼魅毁坏寺庙,驱逐僧侣,对江山社稷,对百姓民生是有好处的,但在此事背后,还隐藏着另外一个真相,那就是佛教畸形发展对民生的巨大损伤给了西王母和太阴元君一个极好的出兵理由。
  太阴元君和西王母都是大罗金仙,私下里虽然政见不合,互相抗争,但表面上的和谐却一直不曾打破,说白了就是虽然面和心不合,还没有撕破脸皮。
  双方都在等待一个契机,一个撕破脸皮的契机,此番出兵驱逐僧尼就是一个极好的契机,光明正大,理由充分。
  可不要以为毁坏了寺院,驱逐了僧尼,那些妖邪鬼魅就会就此收手,不会的,外敌一去,接下来就会有激烈的内斗,而且内斗的发生还会非常自然,在驱逐僧侣的过程中,异类和鬼魂不可能没有分歧和冲突。
  眼下出现的这些异类和鬼魂,只不过是双方的马前卒,随着事态的升级,双方各部将校都会先后参与,到得那时,就是一场规模空前的三界混战。
  老和尚本来是往中土观摩学习的,未曾想遇到了这种事情,貌似在中土受惊不小,此时还是一副心有余悸,后怕不已的神情。
  南风又以手势询问,此番问的是四大名寺的情况,中土的四大名寺分别为东魏的佛光寺和护国寺,西魏的宝生寺,梁国的无常寺。
  老和尚在中土这一年多的时间也没有蹭吃蹭喝享清福,这家伙还是很务正业的,一直在游方行走,不止去了西魏,东魏和梁国也去了,对四大名寺的现状也很了解,四大名寺香火鼎盛,方丈主持都兼任朝廷的护国法师,唯一一个例外的是东魏的护国寺,护国寺与朝廷的关系一直很好,但行事低调,皈依严苛,信徒不多,而且护国寺的住持也没有兼任护国法师,东魏的护国法师让佛光寺的元空和尚当了。
  而梁国的护国法师竟然还是印光和尚,这家伙早年曾经被太清宗好一顿羞辱,但侯景上台之后又被启用了,侯景是篡位的,最怕民心不稳,于是就找印光来当国师,印光麻木民众还是很有一套的,后来侯景被杀,新皇即位,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也没把他给换掉。
  问过四大名寺的情况,南风又问起地藏王菩萨。
  未曾想老和尚竟然摇头,言之倒是听人说过地藏王菩萨转世中土,却不曾见到过。
  南风闻言点了点头,没有胖子的消息就算是好消息,下落不明可以遇害涅槃好多了。
  随后又问妖邪鬼魅的出现对中土有什么具体影响,老和尚只道那些妖魔虽然不曾杀人害命,但百姓还是人心惶惶,人人自危,眼下那些妖魔已经开始袭击寺院,攻击僧侣,但朝廷置身事外,道人袖手旁观,诸多寺院只能在那些大寺的带领下降妖伏魔,拒敌自保。
  “早些降了,对谁都好。”南风讲说自己的看法,教派也是人管的,只要是人就可能犯错误,知错得改,改了就好,不改得死。
  老和尚并不认可南风的见解,只道我佛威严,岂能屈于妖魔的霪威之下,而今中土僧侣皆是热血满腔,势要与那些乱世妖魔斗争到底。
  “斗争个屁呀,人家只是打和尚,又没祸害百姓,”南风笑道,“我给你们出个主意,妖怪来了就往那儿一躺,它们保证不敢杀你们。你们要是反抗,那可就给它们痛下杀手的理由了。”
  南风说的快,老和尚没听懂,继续讲说自己的看法,只道天下比丘是一家,而今中土正值末法时代,比丘同门正在受苦,他要赶回那烂陀寺,向主事大和尚告知此事,请了菩萨罗汉过来援救苦难之中的中土比丘。
  听得老和尚讲说,南风连连摆手,说话辅以手势,告诉老和尚这条路走不通,千万别回去喊人。
  老和尚不明所以,追问缘由。
  南风自不能告诉他那些妖怪和鬼魅是大罗金仙的马前卒,只说中土之人历来不喜欢别人干涉自己的家事。
  “比丘是我们的人,这是我们的事。”老和尚反驳。
  南风笑了笑,没有再劝,既然一心要往坑里跳,也就别拉着了。
  “施主是什么人?”老和尚对南风的身份产生了好奇。
  “我是这里的神仙。”南风也没有瞒他。
  老和尚虽然猜到他不是寻常人等,却没想到他会是神仙,好生惊诧,“你既是神仙,外面那么多的妖魔,你为什么不管?”
  “谁说我不管?”南风笑道,“等我出去了,将它们一个不剩的全撵走。”
  老和尚没完全听懂,歪头看他。
  “听我一句劝,别回去请人了,不然到时候我还得撵你们……”


第四百六十七章 白驹过隙
  老和尚茫然点头,也不知有没有听懂。
  “不要回去叫人。”南风一字一句。
  老和尚皱眉看他,“为什么不要?”
  南风皱眉摇头,刚想解释,老和尚醒了,这家伙之前喝多了水,尿急。
  老和尚一醒,自然托不得梦了,老和尚醒了之后茫然四顾,见他不到,挠了挠头,起身往一旁解手去了。
  解完手,也不睡了,坐着念经。
  南风也没有再强行与他交谈,重要的事情已经问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时事民生了,便是知道了,也无力改变什么。
  老和尚在一旁念经,南风自旁边皱眉沉吟,眼下还有一件很棘手的问题需要处理,那就是得设法联系胖子和王叔。
  此时他已经大致参透了天书,随时可以回返肉身,得设法联系胖子和王叔,联系二人的主要目的倒不是通知二人他此时的进展,而是确定肉身所在的位置。
  一旦毁坏官印离开黄沙岭,天庭立刻就会察觉,得抢在天庭缉拿他的天兵到来之前回归肉身,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知道肉身的确切位置,只有知道肉身的位置,才能在离开这里之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过去。
  平心而论,老和尚实在算不得上好的人选,这家伙急着回返西域,想让他调头回中土难度很大,此外,老和尚没什么灵气修为,一旦回到中土,很可能会遇到危险。退一步说,就算他肯调头回去,回去之后也没有被人打死,还有个最大的难题,那就是怎么才能联系上胖子和王叔。
  当年他在长安任职土地的时候曾经交代胖子,让王叔离开凤鸣山,寻个安全所在专心修复他的肉身,胖子当日的想法是将王叔带到东海,找个没人的海岛住下,也就是说二人眼下很可能在东海,就算老和尚回到中土,也找不到二人。
  往复想过,感觉此事难度太大,且胜算太低,成功的可能很是渺茫。
  但转念再想,就算此事希望不大,也必须让老和尚回去,原因很简单,他不知道肉身的位置,胖子和王叔也不知道他在哪儿,就算来年肉身修复完成,三日焚香,他也不敢离开黄沙岭。
  迟早都要有这么一关,就算老和尚不是最佳人选,也只能选他,因为黄沙岭很少有人来,八年了,也只来了这个老和尚和那几个客商,而那几个客商还是被人引到这里来的,老和尚一走,天知道哪年哪月才会再有人来。
  没得选,只能选他。
  让老和尚调头回去虽然有难度,却也不是很难,难的是老和尚回去之后怎么与胖子和王叔取得联系。
  老和尚找到胖子和王叔的可能微乎其微,想要与胖子和王叔取得联系,就只能让胖子和王叔来找老和尚,但是如此一来就需要让老和尚放出消息,这个尺度很难拿捏,放出的消息太过明显,对手可能会过去杀他,放出的消息若是过于隐秘,胖子可能注意不到,这家伙可不是个细心的人。
  苦思良久,终于想到了一个可行的办法,不让老和尚直接找胖子和王叔,让他找别人,委托别人再找胖子。
  委托谁?这个人必须非常聪明,还得拥有一定的实力,同时还要是自己信任,胖子也信任的人才行。
  吕平川等人先行排除,眼下他们可能自身难保,不能再给他们添乱。
  眼下有两个人可供选择,一是太清宗的天启子,二是上清宗的燕飞雪,也只有这两个人是值得信任的,而且胖子眼下很可能已经躲起来了,想要他露头儿,必须有大动作才行,也只有他们二人才能闹出大动静引起胖子的注意。
  而这两个人中,最佳人选是天启子,一来胖子与燕飞雪没怎么打过交道,只是知道他与燕飞雪颇有私交,二来此事有一定的风险,他对上清宗没有很大贡献,不能让人家以身涉险。而太清宗欠了他一个很大人情,若不是为了帮太清宗镇压内乱清理门户,也不至于落得今天这般下场。
  只有事前的深思熟虑,运筹帷幄,才有动手之后的摧枯拉朽,决胜千里。便是心中有了人选,南风也不曾立刻做出决定,因为此事还有一些旁枝末节需要斟酌考虑,一是地域问题,太清宗在梁国,上清宗在东魏,现在叫北齐了,不管是去太清还是去上清,路途都很遥远。
  此外,还有东窗事发之后的善后,当年太清的紫气高手有大半参与叛乱而遭到了他的斩杀,已然元气大伤,而上清宗则完整的保存了实力,一旦暗中帮助他的这一消息泄露了出去,他们可能遭受外敌的攻击,相较于太清宗,上清宗有更大的自保之力。
  斟酌过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太清宗的天启子,不能到处欠人情,还是欠太清宗的吧,燕飞雪虽然很欣赏他,但师父天元子出身太清宗,太清宗才是自己的师门。
  打定主意,老和尚就睡着了,实则老和尚没想再睡,但是身在黄沙岭,睡与不睡不由他本人说了算。
  由于此前南风已经显露了身份,老和尚知道他是神仙,再见到他也不是非常意外。
  直涉正题,让老和尚调头回中土,老和尚免不得询问缘由。
  南风回答地藏王菩萨有危险,需要他回去寻找友人在地藏王证位之前加以保护。
  老和尚好生紧张,但他并没有追问地藏王菩萨遇到了什么危险,因为眼下中土的和尚正在遭遇劫难,他问的是南风如何知道地藏王是谁。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只是需要浪费不少口舌,老和尚是西域来的,自然知道谛听,也知道地藏王菩萨的一些事迹,最主要的是他听说过吐浑国当年发生那些事情,也知道鳖精万中一是被谁度化的,而这些与南风所说的情况完全对应。
  老和尚是个真和尚,一听地藏王菩萨有难,恨不得以身相代,跑跑腿儿,报个信儿,自然不会拒绝。
  至此,南风才告诉他去找谁,都说什么,为免发生变故,消息泄露,力求简单,只一句口信,“设法通知地藏王我在黄沙岭。”
  老和尚原本就不怀疑,听了南风的口信,更加确信自己此去真的是为了营救地藏王,默念数遍,待得将口信彻底记住,便起身收拾铺盖。
  “稍后我会与你一些盘缠,去到中土立刻雇马买车,力求迅速。”南风说道。
  “我来走了三个月,回去可能要好长。”老和尚说道。
  南风点了点头,收回神通,放他苏醒。
  老和尚睁眼,发现自己还在坐着,便起身再度收拾行李,这家伙是逃出来的,也没什么行李,只有一套铺盖。
  老和尚卷起铺盖,带上水囊,捡起南风送到身旁的两锭金子,快步往东南去了。
  南风站在水潭边,目送老和尚离去,与此同时施出神通,将老和尚前行之路化沙为土,令其走的顺畅一些。
  老和尚察觉到脚下松散的沙子变成了坚硬的泥土,暗道神异,双手合十,转身示谢。
  对于这个老和尚,南风心里多少是有些歉意的,实则佛教并非一无是处,其教义还是导人向善的,只是方法过于极端,一味隐忍求平,把人给给教化傻了。
  确切的说这个老和尚是被他骗回去的,因为地藏王菩萨根本没有遇到危险,骗一个好人是不对的,但事出无奈,也只能从权,此事过后当把这老和尚留在中土,善加优待。
  他是道人,对于佛教并不是非常喜欢,于情于理也不应该喜欢,来日若是脱困,不但要惩治对手,驱逐妖邪,还面临着如何面对佛教。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很头疼的事情,很多在世人看来非常重大的事情,其实都是身居高位的人谈笑之间的一句话,他和地藏王是兄弟,怎么可能对佛教太过严苛。
  接下来能做的只有等了。
  冬日到来,潭水再度结冰,这已经是潭水第九次结冰了,来年就是他来黄沙岭的第九个年头了。
  不知为何,今年的冬天显得格外漫长,等待的同时,南风自脑海里将之前所学的法术逐一想过,实则参研天书悟有所得之后,已经不需拘泥具体法术了,但是在回归肉身之初,可能还会用到这些法术,原因无他,只因化虚为实和化实为虚太过霸道,一旦拿捏不慎,可能会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造成严重损伤。
  阳春三月,草木吐绿,按照时间推算,倘若那老和尚中途没有遇到意外,此时应该已经到了梁国境内了。
  每日,照例往小坛里放一粒沙子,计算时日。
  四月,五月,六月,六月的一天,东南方向出现了一道人影,此人来的时候正值大风沙,牵着骆驼,行走艰难。
  为避风沙,此人头脸裹的很是严实,也看不到模样,不过看身形,应该是个中年男子,不是之前那老僧,而那骆驼上除了水囊粮袋,也没有别的,也不似走脚客商。
  根据此人的行进路线来看,无疑是冲着绿洲来的,待得此人进入黄沙岭境地,南风施出神通,隔绝了风沙。
  风沙突然消失,令那人好生惊诧,急顾左右,高声呼喊,“少侠,少侠。”
  由于之前九年一直困在黄沙岭,很多事情都已经淡忘了,便是不曾淡忘,也感觉很是遥远,此人的声音他非常耳熟,但一时之间却想不起此人是谁。
  那人呼喊几声,不见应答,便拖着骆驼往绿洲来,与此同时解下了隔挡风沙的面罩。
  面罩一去,南风看清了此人的样貌,这是一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用心回忆,终于想起了此人,来者竟然是侯书林……


第四百六十八章 噩耗连连
  屈指算来离开中土已经快十年了,侯书林苍老了许多,离开时侯书林正当壮年,而今老态已现,算年纪,也快五十岁了。
  这么多年,变化总是有的,但也有一些东西是没有变化的,例如其脸上那夸张的关切和谦卑的语气,一边走,一边殷切呼唤,“少侠,少侠……”
  南风没有急于与他相见,直待侯书林拉着骆驼来到水潭边,方才施出神通,让他睡着。
  见南风出现,侯书林喜不自胜,急行几步,跪倒仰望,“少侠,少侠,没想到您真在这里。”
  “你怎么来了?”南风和声问道,虽然侯书林的一些举动在他看来有造作之嫌,却不能因此否定此人的真诚,因为人的深度各有不同,浅薄之人的真诚虽然浅薄,却也是发自他们内心的。
  “是义父遣我来的,”侯书林抓着南风的衣角,哽咽落泪,“少侠,这些年我日夜思念您,没想到天可怜见,还能在有生之年再见到您。”
  “好了,好了,起来说话。”南风将侯书林搀了起来。
  侯书林擦泪起身,“这些年少侠容颜未改,青春依旧……”
  “这些年你过的怎么样?”南风打断了侯书林的话头,与侯书林相比,他的变化更小,当年就受不了侯书林这明目张胆的拍马屁,现在还是受不了。
  “蒙少侠提携,赐予重宝,奈何小人天资粗劣,不堪雕琢,这么多年也只是悟得天书皮毛,前不久才在义父的帮衬之下,经历天劫,晋身居山。”侯书林答道。
  “可喜可贺。”南风微笑点头,当年侯书林不过三洞蓝气,十年不到便晋身居山,就修行练气而言,已经算是很快的了。
  “少侠,知道您滞留漠北,我便与您带了些吃食,”侯书林走向骆驼,“只是走的仓促,也不得精心准备,担心路上坏了,只带了一些卤味儿,有您喜欢吃的卤鸡。”
  听得侯书林言语,南风心中大暖,“别拿了,我正在托梦于你,你此时尚在梦中。”
  侯书林闻言好生惊愕,回头看向南风,又掐了掐自己的手背,果然不疼。
  “来时天启真人与你有什么交代?”南风问道。
  侯书林转身回来,站到南风身侧,躬身说道,“早些年天德真人驾鹤,义父接掌太清大宝,为免泄露行踪,便不得亲自前来,故此知会我前来寻您,那老番僧的口信已经带到,义父也已经设法与您的朋友取得了联系,他老人家让我来转告您,您交代给他们的事情,他们已经快完成了,两个月内就能带您需要的东西过来见您。”
  南风缓缓点头,天启子的言下之意是将他的肉身带到黄沙岭,这么做对他是有利的,可以将破坏官印回归肉身的时间缩至最短。
  “之前我在路上耽搁了一个月,这么算来,下月底他们就能过来。”侯书林又道。
  南风再度点头,胖子可能不很细心,但天启子和王叔都是人精,根据他的口信猜出他已经大功告成,故此才会将他的肉身送过来。
  实则此事还有另外一个处理办法,那就是告诉他肉身所在的具体位置,让他自己寻过去。天启子等人之所以不这么做,有两种可能,一是不知道他能够离开黄沙岭,还有一种可能是不想让包括侯书林在内的所有人知道他肉身的具体位置,确保万无一失。
  “天启真人是怎么找到他们的?”南风问道。
  “内情如何我不晓得,”侯书林摇头,“不过在此之前太清宗曾经发出请帖,邀请各路同道于十月十五往太清宗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