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好屠夫-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方从来都不是战地,衙门府库之中也凑不出几副军械装备,此时方腊手下,自然也就没有多少兵将。
蔡京点了点头,说道:“随我走一路如何?最近你不在东京,东京之事你多不了解,有事与你相商。”
童贯听得蔡京有事与自己商量,也不多说,只作一个请,蔡京先走,童贯随后,两人直往大殿而出。
倒是郑智等候在大殿最后,看得朝臣都走得差不多了,也不见有人过来叫自己。心中还在猜想是不是皇帝赵佶把自己给忘记了。
又等得片刻,侧门之处,终于进来一个老太监,直往自己走来,身边跟着四个小太监。
郑智哪里认不出来人,连忙上前拱手道:“拜见梁太尉。”
梁太尉是何许人?便是这内廷最得势的老太监梁师成,此时已然官拜检校太尉,便是此人,连赵佶的圣谕都敢伪造,已然权倾朝野。
梁师成看着郑智眯眼一笑道:“郑相公,能得官家赏识,好福气啊。”
“梁太尉见笑。”郑智自然也是笑脸。
“随我来吧,别让官家等久了。”
郑智连忙跟在梁师成身后,这大宋皇城,实在奢华,郑智也是左右打量,后世明清紫禁城已然差得远了。
一路往东北而去,正是艮岳。郑智更是大开眼界,奇花异石无数,摆放得极为有层次,层峦叠嶂之间,远看恢弘大势,近看处处皆能出彩。
路边麋鹿成群,却是这些麋鹿毫不怕人,优哉游哉慢慢啃着草料。
再往前去,一处矮山,山间各种草木山石,还有人工的瀑布从断崖而降,瀑布挥洒如仙人播米一般。
瀑布之下有人工湖,湖水清澈见底,各种景观鱼群于小湖之中自由自在游走。
湖边还有湿地,显然也是人造的,湿地之上点缀仙鹤几只。
矮山对面便是一座楼宇,赵佶已然就在楼宇之上。
郑智实在有些震撼,此间景色,虽然多是人造,却是丝毫不显匠气,反倒让人心旷神怡,似有一种仙气袅袅。可见设计这些景观的人,艺术造诣已然达到顶峰。
要问这设计者是谁?
主要的理念设计,便是这艮岳的主人,皇帝赵佶。
郑智随着梁师成从青石台阶而上,楼宇之上三个大字“绛霄楼”。
郑智进得楼内,一个巨大的观景半开楼台,视野极佳,可饱览艮岳景色。
赵佶已然就在楼台处,赵佶左右两个女子,两人拉开一副卷轴,直有五六米,赵佶正在仔细打量着这幅卷轴。
郑智站在门口一旁,梁师成自往前去禀报。
第三百六十二章 皇帝赵佶
赵佶见得郑智来了,回头开口笑道:“郑将军,且上前来看看这副画。”
此时赵佶,丝毫没有了刚才在朝堂之上的怒气,看起来心情大好。连带郑智也轻松不少,起步往前见礼。
等到郑智一礼再抬头,面前五米长的画卷映入眼帘,看得极为眼熟。
再细看几眼,郑智脸色十分惊讶。对于画作之道,郑智从来都没有一丝一毫的了解,但是对于面前这幅画作,郑智却认得出来。
赵佶见得郑智等着这幅画看得入神,还面露惊讶,开口笑道:“郑将军,此画技艺如何?”
回过神来的郑智连忙答道:“活灵活现,细致入微,当真是汴京的活画卷,把整个汴梁城门一景画活了。”
“哈哈。。。这幅《清明上河图》是朕画院之中一个名叫张择端的人所作,刚刚递上来与朕观瞧,这张择端倒是并不出名,画得这幅大作,当真花费了极大的心思啊。”赵佶显然也才刚看到,对于这种画法也是新鲜。
郑智听言,忙道一句:“此画当世第一也!”
这句话倒不是奉承,而是郑智心中就是这么想的,这幅《清明上河图》,后世无价之宝,人人都夸。连郑智这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画的人,也有意无意看到无数次这幅画的图片。
赵佶一听,看得郑智一眼,随即笑道:“郑将军看来是只通诗词,并不懂画作啊。此画胜在新奇,技艺也是不差,但是离当世第一差得太远。你看这些建筑,多是横平竖直,再看这些贩夫走卒,过于写实。技艺虽然堪称绝顶,却是格局太小,写实如此,已然就落了下乘,还多画贩夫走卒之人,便又落了一乘。只能作玩物尔,上不得大家之眼。”
郑智听言一愣,实在没有想到赵佶竟然如此评论这幅《清明上河图》,真正是与后世截然不同的评价。
却是郑智不知,《清明上河图》在这个时代属于尺画、工画。并不能上得大家之眼,唯有技艺与新奇上的出色,才让赵佶看了许久。也是因为技艺与新奇,还有画作中花费的心思,才打动了赵佶,没有弃之如敝履。
这《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个时代的街道照片,在赵佶看来失去了一份艺术感。
郑智自然不懂这些,开口问道:“微臣驽钝,多习武艺,陛下见笑了,不知陛下心中,何等画作才是绝佳之作?”
郑智心中也实在是好奇,也有一份好学。连这《清明上河图》都被赵佶说落了下乘,郑智便是真想看看到底什么画作才算上乘。
赵佶听言一笑,两袖一转,说道:“也罢也罢,便让你看看何等大作,才能堪称绝佳。把那幅《千里江山图》拿来上。”
梁师成拱手之后,往楼里隔间走去。片刻再回来,一副画卷稳稳抱在手中。
此时左右太监与侍女更是忙碌起来,一张一张的条案从各处搬了过来,拼接在一起。
郑智看着这个场面,哪里还不惊讶,不过是看一幅画而已,面前条案便摆上了十来张,全部拼接在一起,直有十几米的长度。
梁师成轻手轻脚把卷轴放在条案之上,解开锦布,慢慢摊开。
蓝黑白色相间,还有淡黄其中。映入眼帘便是高山耸立,随即江水浩渺。奇树怪石之间,点缀几间亭台。
再慢慢摊开几米,一种滂沱大气直扑面门而来,山势连绵不断,水磨长桥,茅屋村舍。
再有隐士行旅,飞鸟行船。慢慢展开,雄浑壮阔。
郑智看得有些呆了,两辈子从来没有欣赏过什么画作,再看这幅,实在看得人心旷神怡。
郑智步伐随着画卷展开慢慢往前而去,处处皆是景色,处处都用心非常。世间竟然能有人作出这样的画,惊为天人。
直到画卷止住,已然十几步之远,这幅画作,十米不止。
“郑将军,此画如何?”赵佶开口问道。
郑智慢慢往回,又走到画卷开始的地方,也感觉此画比之那幅“照片”,更显不凡的气势与作者胸中的格局,慢慢回道:“陛下,此画堪称当世第一,微臣今日长了见识。”
回话之间,再看开篇题跋,字迹圆润丰满,下笔柔和有度,正是蔡京手书,内容只说一个事情,便是这画作是一个叫王希孟的十八岁年轻人所作。
郑智看后更是惊讶,一个十八岁的少年,竟然能作出这么一幅绝世佳作,便是用天才也能以形容。
赵佶见郑智正在看跋,开口笑道:“郑将军,这王希孟能出得此画,也不负朕花了半年时间慢慢调教,天才也。”
郑智哪里还能不懂,便是这个王希孟就是赵佶的徒弟。赵佶话语也是在显示自己,徒弟尚且如此,师傅必然更加高明。
“陛下高明,这王希孟能得陛下亲自调教,此生大幸啊。能出此图,当流芳百世。”郑智也不是拍马屁,此时当真是佩服至极。
《千里江山图》流放百世,也是不假。保存得极为完好,千年后人,犹能瞻仰。
郑智又看得一会,蔡京不知写了跋,在画中留白处,还赋诗一首。只是这诗文写得一般,非景非感,便不赘述。
赵佶听得郑智评赞,更是开心,又道:“朕观古今千幅,此图天下无双。”
《千里江山图》看罢,梁师成又上前慢慢卷起十多米的画卷,手脚之间显得格外的小心。
画卷收好,条案撤去。赵佶又唤来纸笔,已然兴致大起,便要亲自挥毫。要让郑智见识一下自己的手段。
郑智站在一侧,心中慢慢平静,看着面前兴致勃勃的赵佶,挥毫泼墨之间,潇洒至极。
郑智看得久了,看得乏了,慢慢看得也没有多少兴趣了。郑智终归与赵佶不是一类人,郑智终归是一个武夫,能背几首诗词也全是上辈子义务教育的功劳。郑智可以背几首出来显摆,却是实在附庸不了这种风雅。
赵佶召唤郑智来,不谈国事,不谈战事,也不问公事。便是如此让郑智看着他作画,看着他写字,看着他潇洒的文人才气。。。
郑智心思,不复之前的好奇与惊叹。站在身后看着赵佶,忽然只想回去与鲁达史进几人吃上几杯老酒,说上几句闲谈。
赵佶心中,自然以为郑智这般文人,必然看自己作画看得津津有味,更是有感与敬佩之中。哪里会想到郑智心中,其实多是不耐。
良久之后,大作已毕。长约三尺之作,桂树明月,一名绝佳的仕女调音微弹,背景之上,楼阁窗台,冷榻其中,几缕熏香袅袅。
赵佶放下画笔,拿起一支细笔狼毫,端正其中,左手微微撩起右手衣袖,瘦金之体,跃然纸上,正是昨日郑智那首《浪淘沙》。
写罢之后,取怀中私人小印加盖。
摊开在条案之上,只等墨干。
“郑卿,你且上来看看。”赵佶开口说道,称呼已然从郑将军变成了郑卿。
郑智等候许久,一直站着等赵佶停笔,此时听言上前,看得片刻,只道:“陛下此图,比之《千里江山图》更佳!”
赵佶听言大笑:“郑卿好眼力,此图昨夜就在朕心中构成,今日下笔如神,毫不停顿拖沓,一气呵成,线条柔美,意境与你的词也是极为相合,也是朕今年最好的一幅了。”
“陛下书画双绝,当世无人能比。”郑智这句马屁拍得也是极为随意。似乎并没有多少心思去欣赏这幅大作。
赵佶听言,俯身吹得几下还未干的墨迹,开口道:“此图便赐予你,望将军与战阵之中再立新功。”
直到此时,郑智才听得赵佶口中终于说得一句正事,便是让郑智在战阵之中再立新功。郑智只得连忙答道:“拜谢陛下恩赐,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为国效力。”
赵佶想到战阵,面色微沉,站起身来开口问道:“郑卿可知这江南为何有人要造反?”
赵佶终于尽了自己的雅兴,此时才开口说得正事。
郑智毫不犹豫,直言便道:“方腊起事,打出的旗号便是诛杀朱勔,江南之地,应者云集。”
郑智不如满朝文武那般瞻前顾后,也是站了许久,有些不耐烦,开口便把这事情说得透彻。诛杀朱勔,其中隐情不就是直指花石纲?
赵佶听言,没有一皱,却是似乎没有听懂郑智话语中的意思一般,问道:“朱勔在江南,可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事?”
郑智听得赵佶这一问,楞得片刻,抬眼看了一下赵佶,想来这赵佶还真没有把事情往自己身上去想。只道:“这些微臣便不知晓了,微臣多在沧州,对于江南之事并不了解,不敢乱自猜测。”
郑智已然把话语说道这个地步,赵佶再不懂,叫郑智如何再说。
赵佶皱着眉头慢慢卷起墨干的画作,心中自然也在思虑,赵佶对于朱勔自然是极为宠信的,这个艮岳,大部分都是朱勔的功劳。却是也不知朱勔到底做了何事招人如此痛恨,心下想定便是准备招朱勔入京问个清楚。
卷好画作,赵佶便往郑智递来,郑智双手接过,再谢。
第三百六十三章 老谋深算
郑智往艮岳去见赵佶。
童贯随着蔡京慢慢往皇城而出,两人并行,其他官员不敢左右而近。
蔡京看了看童贯,说道:“童枢密,你我相交多年,老夫也承蒙童枢密当年举荐之恩,这么多年你我在这朝**同进退,到得如今,也有十几年,时间过得真快啊。”
童贯听得蔡京突然出了感慨,不明所以,只道:“这么多年了,下官也拜谢太师照拂恩情。”
蔡京听得童贯之言,抬手一止,说得一句:“你与老夫还如此客气作甚,老夫今日,便是有一事相求,还请童枢密多多帮衬啊。”
童贯自是不知蔡京还有何事要求自己,连忙客气道:“太师,何事直说无妨,太师与我何须客气。”
蔡京听言,抬头看了看左右,慢慢说道:“头前我接宫里密报,梁师成忽然于官家面前构陷与我,此事当真让我焦头烂额,不知如何是好。”
蔡京说得此话,语气之中颇有一股无奈与悲伤。
童贯自然听得明白,这蔡太师虽然话语显得悲伤,却是已然有了对策,不然也不会与自己开口说这些话,便问道:“太师有何吩咐?”
蔡京听问,也不急着回答,而是又道:“张叔夜之辈,本已被我贬为一个草场监司。如今却是又回来东京,官家还许其做上了中书舍人,张叔夜与我旧仇,如今便是他出头在官家面前构陷与我,梁师成在宫中也是极力配合。老夫危矣。”
梁师成身为如今内侍第一宦官,深得皇帝赵佶宠信,又是手握重权之人。出手要与蔡京过不去,其中必然也是有隐情的。
童贯自然能想通这些,问道:“不知这梁师成要与太师为难,所为何事啊?”
蔡京听言,冷冷一笑:“哼哼,当是有白眼狼坐不住了,也等不及了而已。”
童贯听这哑谜,自然不懂,抬眼又看得蔡京一眼,说道:“还请太师明示,哪里需要下官帮忙的,下官必然不敢推辞。”
蔡京忽然停住了脚步,回头看了看身后的皇城,慢慢说道:“王黼之辈,翅膀硬了,想要振翅翱翔。”
童贯听言一惊,连忙说道:“太师,王黼不过一个御史中丞,还差得远呢。再说这王黼也是太师一手提拔起来的,太师多虑了。这梁师成也没有理由去帮王黼做这般出头的事情。”
蔡京年事已高,走起路来左摇右晃,听得童贯言语,摆了摆手,说道:“你有所不知,王黼如今不同以往了,他讨好官家的手段是你我学不来的。便是那梁师成,王黼待之如父一般,两家又住得临近,便是那院墙都打通了,两家如同一家一般。手段非常啊。”
说出这句话的蔡京,才真正显得有些无力,叱咤朝堂十几年,到得如今,似乎真的碰上对手了。这个对手曾经还趴在自己脚下,如今已然在暗处伺机而动。
童贯似乎也听懂了,想得昨日郑智与自己说偶遇皇帝赵佶之事,也就知道王黼讨好皇帝的手段实在不凡,便是带着皇帝偷偷出宫玩乐,还能找到符合赵佶喜好的女子供其潇洒,如此手段,便是童贯蔡京两人也做不出来。两人最多是送女子入宫,却是不敢带赵佶偷偷出去玩乐。如今这御史台掌管在王黼手中,似乎王黼就有这么个不怕他人诟病的有恃无恐。
本来历史之上,王黼找的为赵佶找的女子正是李师师,如今却是一袖。俗话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赵佶似乎就喜欢上这种偷的感觉。
“太师,若真是王黼,这王黼当真也是敢想,他离这一品还差得远呢,想要上位,也不看看满朝大臣有哪个会答应。”童贯此时虽然对于王黼的手段极为惊讶,却是对于王黼这份着急的野心不太看好。
蔡京听言,竟然轻轻笑了出来,笑得有些无力道:“童枢密,如今的官家,可捉摸不透啊,兴许就真把这尚书仆射、中书侍郎给他了呢?”
蔡京老辣,看事情极准。这赵官家,当真就开了大宋之先例,来了个超晋八级的大手笔。气得满朝苦熬资历与层级的老臣,无不吐血三升。
童贯不以为然,大宋朝一百多年,哪里有过这样的事情,哪个朝臣不是一年一年熬上来的,王黼不过御史中丞,正四品下的通议大夫,文官第十级,要上一品有资格坐相位,至少还差八级。
“这王黼当真是痴人说梦,如此亟不可待,不怕来个鸡飞蛋打。太师有何事要下官去做,但说无妨。”童贯说道,却是也知道此时不能退缩,王黼与童贯终究不是一路人,蔡京居相位,对于童贯来说更有好处。
即便蔡京也许会是童贯执掌殿前司的阻力,却是也不能让蔡京就此失了相位。政治便是如此,没有对错,只有利益,一切皆围绕着利益来做事情。
“你说如今老夫若是不反击,随他们去闹是不是更好?”蔡京忽然说的这么一句与头前态度完全不一样的话语。
蔡京这个转折,童贯也是面面相觑,本以为这蔡京要自己帮忙,却是这蔡京又突然来得这么一句话语,让童贯实在摸不着头脑。只问:“太师所说何意?”
“哼哼,老夫官场沉浮多年,这相位也不是失了一次。哪次不是又得回来了。王黼之辈还嫩得紧,想要上位,便让他到风口浪尖上去看看,便看看这大风如何把他吹翻在地。此时敌暗我明,反击起来太费手脚,便让他到明处去,老夫在暗处看着他。”蔡京也是与童贯聊得这么几句,方才有此想法。
连升八级,当真便如童贯所说,亟不可待。这连升八级之后,便是要得罪满朝文武,老的看不惯,小的也嫉妒。便看王黼怎么坐得稳这个位置。
童贯此时也通透了不少,蔡京在这东京经营几十年,王黼一朝上位,蔡京有的是手段把王黼整下来。何况还有这满朝文武,不论老幼,不论哪个阵营,王黼这史无前例的连升八级便把这些人得罪了个遍。
“还是太师看得远,下官佩服。”童贯这一句佩服是自然,佩服之中也有欣喜。只要蔡京能短暂罢相,童贯前路,已然就没有了阻挡,必然事半功倍,哪里还能不喜。
蔡京想通透之后,心情大好,两手合于袖笼之中,脚步也摇晃得快了不少。本还想四处联系盟友与这王黼一争高下,如今倒是省心了。
郑智得了赏赐,也在赵佶高兴之中出言告辞,赵佶虽然对郑智会然告辞觉得有些突兀,却是也不强留。
郑智抱着御笔书画,也出得皇城,直往童贯府中去了。
童贯早已到家,心情正好,口中还吟唱着小曲。
郑智进得书房,似乎隐约还听得清楚童贯口中唱的正是大苏学士的词作,开口笑问:“恩相今日好兴致啊!”
“大事可成,自然兴致不差,许是有天相助,事事皆顺我心,南方有方腊造反,朝中的阻拦忽然又没有了,叫我如何能不开心。”童贯本来还要左右谋划,四处与人说合,如今这一切,似乎都不用做了,只需要一两个大臣帮自己给皇帝提起此事,十有**便能成功。
“恭喜恩相啊!今日官家召我去,竟然别无他事,就为尽个雅兴。”郑智说道。
“官家便是如此,上朝如受难一般,只要退了朝,便能自找乐趣优哉游哉。今日还有一事未奏,便是给你请功,此时明日再奏,四州之地许你,你也该赶紧回河北去整军备战了。”童贯说道,也是今日不容童贯再奏,不然童贯巴不得赶紧把郑智的事情定妥下来。
“多谢恩相操持,如今诸事皆顺,何不饮上几杯?”郑智倒是也有兴致,比之在艮岳之中看赵佶画画,与童贯饮酒自然是乐趣更多。
童贯酒后便是真性情,连自己是个阉人的事情都可以拿来开玩笑。这一点倒是让郑智极为喜欢与童贯饮酒,氛围好,又放松,也不需要谨小慎微。
真正与人相交,便是这种状态最好。
第三百六十四章 武人自保
“今日心情大好,吃上几杯。”童贯语气轻快,站起身来便往外走。
郑智随后跟出,更是派人去叫鲁达史进等人。
童贯与郑智诸人正在饮酒之时。南方杭州城外陆陆续续出现许多布巾包头、手持兵器之人。
杭州城门紧闭,诺大的杭州城,也是江南两浙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另外一个重要城市便是江宁府(南京)。
南方的杭州城大约有两百年没有战火,但是城墙也是极为雄伟高大,人口自然众多,直有二三十万。到得南宋之时,杭州人口暴涨到一百多万之巨。
二三十万居民的杭州城,也是这个时代少有的巨大城市。城墙之上也站满了士卒,只是这些士卒的装束与这个繁华的杭州城显得格格不入。
不知有多少年没有穿过的甲胄,早就锈迹斑斑难以蔽体。士卒穿上之后实在难看至极,相反许多没有穿着甲胄的士卒,身上的公服倒是更显气派,毡帽颜色艳丽,衣装也是红蓝相间显得比北方士卒华丽不少。
沧州士卒,铁甲严整,但是这衣物却多是灰白颜色的麻布,若不穿铁甲,士卒们看起来与农田里的民夫没有什么两样。杭州城里的士卒,铁甲鲜少,但是这衣物却是极为漂亮,色泽鲜艳不说,质地也是极好。
方腊来了,方腊起兵造反到得如今,不过两三个月,却是已经到了杭州城下。
城内已然笼罩着一股黑云,满城大户人家,多百年豪富积累,布商粮商盐商遍布,此时家家户户紧闭大门,四处收拢铁器发放给家中奴仆。
半夜时分,整个杭州城里四处都能听见叮叮咚咚的闷响之声,家家户户的后院偏僻处,都有人挥舞着锄头掘地。便是要趁着夜幕把家中的巨资埋入地下,未雨绸缪。
童贯派的大将杨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