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好屠夫-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边副将李韶听不过耳,上前说道:“南离大将军可不能如此涨敌人威风,虽然敌人都是骑兵,在末将看来也不过是一鼓作气之势,只要挡住官军第一波冲击,便可战而胜之,官军哪里有奋勇之人,多是贪生怕死之辈,只要第一波冲击不能奏效,必然原形毕露。南离大将军只是输在了一时不备,此时我等皆知敌人手段,必然有一拼的实力。”
  石宝听言,听得李韶还帮自己分析了一下战败的原因,似乎觉得有些道理。但是却又觉得不是这么回事,自己是亲自与敌人交过手的,战阵之上左躲右闪,险险保住性命,这股官军显然与原来遇见的不是一回事,忙道:“李将军,事实只怕并非如此,还是听我的,先撤退为好。”
  家余庆看得石宝一眼,又快速去穿自己的甲胄,开口只道:“南离将军,你我皆知,国师显然是没有得手,此时撤退是来不及了,闲话少叙,南离将军也快快去穿甲胄。”
  在家余庆心中,撤退就意味着麾下许多人会毫无还手之力被敌人杀死,还不如放手一搏,也觉得李韶话语有点道理,虽然从未见过骑兵,但是也知只要阻挡住骑兵攻势,骑兵也就没有多少威力了。
  大帐几人,快速穿好甲胄,出来再看。远方火把已经聚在了一处,马蹄大作,所有火把上下闪烁。虽然不闻一句喊杀之声,却是声势惊人,任何人第一次听几千匹马齐步奔腾,内心的震撼是这么也避免不了的,即便见多识广的郑智也是一样,第一次见到几千匹马奔腾,内心的震撼与心潮澎湃不由自主。
  家余庆看得头前威势,心中莫名一慌,理论与想象永远都不是一回事。头前这些骑兵一路而来,马步之声也是不小,却是并不能震慑人心。此时这些骑兵合在一处齐步飞驰而来,完全是另外一件事。
  石宝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开口喊道:“快快躲避,箭雨要来了。”
  家余庆听得喊叫,往旁边一个草垛之后躲去,果然无数破空之声飞来,霎时间响声大作,射入木头的声音,射入地里的声音,破开帐篷的声音,射入人体的声音,不尽相同。
  但是之后的声响却是一致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家余庆站起身来立马要去指挥救援,也要指挥防守。
  “家经略不要出来,快快回去!”石宝显然是有经验的,连忙出言提醒家余庆不要出来。
  石宝一声大喊,家余庆又把头缩回草垛之内。
  羽箭自然又来,营内四处皆是哀嚎。这黑衣之中,非要的羽箭只闻破空之声,哪里看得到影子,等到破空之声入得双耳,已然就被射倒在地。
  一支羽箭插入余家庆身边的地里,羽箭没入一尺多深,只留箭尾的羽毛还在震动颤抖。
  这一幕看得家余庆更是心惊,便是拿一支长枪用尽全身之力插得一下,也不可能入土这么深,这羽箭竟然有这般的威力,实在骇人听闻。
  “家经略,两轮箭雨已止,敌人要冲上来了。”石宝在此出言提醒,提醒的都是用无数麾下汉子的性命学来的经验。
  家余庆听言,起身往前狂奔,口中大喊:“所有人随我冲出去,止住敌人步伐,只要拦住马匹,官军就会溃败而逃。”
  家余庆说的话语正是副将李韶分析的理论,自然也是有几分道理的。只是不知这道理在对面这些官军面前适不适用。
  无数汉子随着家余庆往寨子外冲去,挨了两轮箭雨,众人皆是憋了一口恶气,便是要冲上前去把这些贪生怕死的官军多杀几个为身边刚刚中箭的兄弟报仇。
  显然家余庆也知道自己建造的这些篱笆挡不住马步,不如带兵也一鼓作气冲上前去,只要阻挡了敌军马步,按照以往经验,敌军大概就会四散而逃。
  此时也由不得家余庆再去多想,手中朴刀高高举起,便是这一刀下去,便能砍断两条马腿。唐朝陌刀,宋之朴刀,皆是加长型大刀,砍马的效果自然是极好。
  但是唐朝陌刀并非主战武器,朴刀也非军队主战武器。军阵之上,主战的武器还是真正的长兵器,唐为马槊,宋为长枪。陌刀、朴刀,终究是辅助兵器,只在两军混战之时才能发挥作用。冲阵之时,还是长兵器更能奏效。
  两轮箭雨之后,两军已然只有几十步远,骑士们纷纷放下弩弓,拿起兵器。
  直到家余庆冲出营寨,才看清已到近前的骑兵,面前这些骑士,与他脑海之中的骑兵显然不是一回事,便是这些骑士坐在马的高度都出乎了预料。还有这人马皆披重甲,听说的与眼见的,其中差别实在太大。
  不论心中何其震撼,却是也只能硬拼上去,只能去阻挡这些骑兵的马蹄。
  家余庆高高举起手中的朴刀,随即低身横扫而去,便是要直奔头前健马双腿。
  郑智麾下冲锋,军将皆在头前,家余庆这一刀,当面便是史进。
  史进战阵无数,经验老道,见一柄朴刀劈向自己马蹄,哪里能如了这人之愿。长枪抡了一个浑圆,借着马速,便往那挥来的朴刀击去。
  火花一溅,家余庆身形一止,这一刀显然不能奏效。在抬头便是长枪无数,只由得家余庆左挡右闪。
  健马如得阵中,犹如狼人羊群,不论多么有道理的理论,现实终将是现实。
  以这样的步兵去挡精锐骑士的冲锋,实在是异想天开。便西军步卒,每每结阵阻挡骑兵,即便能成功,也是损失惨重,何况这些连皮甲都没有一套的贼军。
  “杀!”郑智话不多说,口中只喊出一个字。
  “杀!”
  “杀!”
  随即左右皆是附和,一声一声的杀慢慢传开。
  局面惨不忍睹,也毫无悬念。既无紧密的阵型,也没有箭雨御敌,还没有一身甲胄。如何能挡住这般骑兵出冲击。
  健马如梳子一般从敌阵扫过,只余满地死伤。冲入营寨之后,无数火把扔向寨中,随即燃起熊熊大火。
  等到郑智打马转向。家余起慢慢从地上站了起来,浑身是伤,即便是铁甲也已经裂开了几处口子。
  石宝却是又寻了过来,口中只道:“家经略,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家余庆终于明白石宝为何一阵而败,看得左右,听得满地哀鸿遍野,回得一句:“往哪里撤?”
  石宝听言,连忙道:“先往北走,到得高淳附近,往西边入山林里去。”
  石宝就是这般逃得一命的,此时也不用多想,知道只要入了林子,便能活命。
  家余起看着头前的迅速烧起来的大火,又看得火光之中打马转向的骑士,犹豫刹那,开口喊道:“快快撤退!”
  话音刚落,马蹄声又响起。郑智又在头前,开口说道:“贼人要跑,快追上去!”
  石宝架着家余起奔得飞快,左右却是再也没见一个军将,皆是喽啰。便是之前那个分析得头头是道的副将李韶,也不知身在何处,大概也是倒在了哪个角落里掉了队伍。
  刚才还被人举着的“家”字大旗也倒在地上,刀枪掉落一地。
  不论人能跑多快,终究是比不过马匹的。
  郑智心中唯有一个念头,口中大喊:“再杀上去!”
  郑智内心的后怕化作了愤怒,这愤怒实在难以消减。
  训练得极好的战马似乎也见惯了这般场景,不需要人指挥方向也知道该往哪里狂奔,该往哪里去追!
  不远的头前,郑智看得一个铁甲从地上爬起,一瘸一拐往北方跑去,双腿一夹麒麟兽,麒麟兽便往那人狂奔而去。
  贼人的铁甲,必然是军将。杀军将对郑智来说自然是更加解恨的。
  长枪夹在肋下,健马飞驰。那军将似乎也知道后面追杀之人越来越近,还频频回头来看。此人正是李韶,刚才官家一阵而出,李韶身中几击,一条腿也被长枪砸骨折了,此时见得左右之人皆在后撤,也是忍着剧痛起身往后逃跑。
  后撤逃跑的李韶,内心却在发蒙,实在还没有明白过来如何就败了,这黑夜之中,都没有看清左右七八千人马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三百九十八章 北伐已止啊!
  邓元觉终于到了,到得十分快速,眼前皆是往自己涌来的士卒,大多都是布巾包头的喽啰。
  不远无数马蹄正在掩杀,哀嚎不止,处处皆是惨叫。
  邓元觉在官道旁的一条小道而来,此时手脚并用爬上一个小土坡,身边的汉子更是前拉后拽。
  世间总是有一个道理,越是担心的事情便越会发生,这是后世的“墨菲定律”,也是一种心理学效应。邓元觉看着眼前月光之下的这一幕并不惊讶,只有痛惜。
  因为这一战后,起义军的北伐攻略也将彻底止步,想一路打到东京去的预想也破灭了。本来势如破竹的北伐,从此由攻转守。
  这种大战略上的阻碍与停顿,才是邓元觉痛惜之感的原因。
  邓元觉一手捂着锁骨之处的伤口,身形佝偻,大气粗喘,连连摇头说道:“北伐已止啊!”
  “教主,一时胜败算不得什么,前后两战也不过损失了两万多人马,圣公麾下几十万兵马,必然卷土重来,这姓郑的不过几千人马,等圣公大军而来,必是这姓郑的覆灭之时。”身边汉子说道。
  “日新,有些事情你未深想,却也是你还不懂。此战大败,方七佛北伐部将只余四万,还有宣州湖州广德之地要防守,能出战之兵不过一万余,哪里还有一战之力?圣公如今在杭州备战,军械之事已然是焦头烂额,等到圣公准备妥当,这江宁之地,必然已经屯有重兵,再想北伐,就是与官兵决战了。”邓元觉能当这摩尼教主,还能为方腊国师,这份见识实在不凡。
  这汉子名唤日新,便是裘日新,乃摩尼教北宋之时的中坚人物,裘日新也是摩尼教的一员悍将,历史上与官军力战到死。头前随石宝大军刚刚进入高淳不久,石宝领兵去打溧水,转眼便一败涂地,等得郑智来高淳,裘日新便在摩尼教于高淳的驻点之内潜伏下来,直到今夜邓元觉前来。
  “教主,决战又如何,圣公麾下几十万人马,与朝廷决战,胜算颇大。”裘日新开口说道。
  邓元觉捂着伤口慢慢坐了下来,耳边充斥着无数喊叫,摇了摇头说道:“以今日官军战力,决战当真有很大胜算吗?圣公还在秣兵厉马,朝廷又会给多少时间让圣公去整训士卒?又能给多少时间与圣公去打造军械?今日一过,不需多久,这些官军就要南下攻城略地了。”
  邓元觉对时局看得极为透彻,纵深防守总是这般。兴许方腊扩张得太快了,几个月就占了几十州县,获得的钱粮虽然不菲,但是要防守的区域也实在太大。今日见得官军如此战力,邓元觉才明白过来这个道理。
  若是把占来的州县白白让出去,也是不可能。但是要防守,难度更大。如此便是骑虎难下。一旦起义军有攻转守,官军作战反而更加有利。
  方腊起义之时,几个月间横扫无数,看似得了巨大的便宜,实际上也埋藏了许多隐患。最重要的就是军备不足,史书都说从贼者百万,但是这百万贼人,若真要上阵作战,最基本的需求就是一百万件武器。
  一百万件武器,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从基本没有武器到装备所有人,这个过程实在太过漫长,就算再有钱,也不能一蹴而就,即便是一个现代全自动工厂,要生产一百件铁器也不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量。方七佛北伐宣州江宁等州府之兵,已达六万,这六万件武器,已然是方腊短时间内能筹措出来的极限了,里面还包含了绝大部分缴获来的兵器。
  还有南下两浙的军将,西出淮西的军将。可想而知,杭州的二三十万人马,此时几乎等于手无寸铁。这才是邓元觉说方腊在杭州焦头烂额的主要原因。没有兵器,还谈什么打仗。
  宋之南方,和平了一两百年。压根就不需要多少武器,官府衙门更是没有多少存货。但是宋之北方,百年前与辽大战无数,如今也与西夏几十年战事方定。这期间,还要抽调无数江南武器军备存货去支援北方战事。如今的起义军除了缴获官家的少量军械,也别无来路,到得如今,叫方腊到哪里去筹措军备,除了自己大规模制造,别无他法。
  这也是历史上童贯能快速平定方腊的重要原因。
  裘日新似乎听懂了邓元觉话语之中的深意,却是也懒得去多想,只道:“教主,我们快走吧!”
  “不急,等官军过去,我们直接从官道回宣州。”邓元觉胆子自然极大,身下几十步外,无数铁骑飞奔,邓元觉便留在这土坡之上张眼看着。
  郑智手中的长枪,已经被鲜血浸透,血浆顺着枪杆流下,也浸透了郑智的衣甲。
  一路往北追杀,高淳低矮的城墙已经出现在眼前,只是高淳城里没有兵马出来前后夹击,也只有郑智带兵一路尾随砍杀。
  有许多脑袋灵光一点的贼兵,看得马蹄远远的时候就往道路边的林子里钻去,跑得无影无踪。
  也有许多脑袋不那么灵光的,听得身后厮杀之声,觉得官家还远,一路沿着官道飞奔,却是再一回头,马步已然就到不远,再想往林子里钻,天空中便飞来几十支羽箭,顿时射倒一片。
  也有老实厚道些的人,一路狂奔三四十里,终于是跑不动了,虚脱在地,跪在一旁,高举双手。这些人也许也算是比较聪明的,至少官军铁蹄路过,当真留了一条性命。
  等到官军快要过完,后面来了一队骑士,赶着几百俘虏慢慢前行,又把这新跪地投降之人串绑起来,接着沿路而去。即便虚脱了也被拳打脚踢逼着往前去走。
  对于俘虏的安排,郑智心中早有打算,沧州缺的就是人手。
  家余庆边跑边脱去身上的铁甲,心中只后悔没有在营寨里带匹马出来,此时若是有马,也不需这么狼狈。
  一边的石宝看得路边有条小路,拉着家余庆便往小路而入,入得小路都觉得不稳妥,还往小路旁边的低矮林子里钻去,一柄腰刀不断劈砍着林子里的荆棘,直往林子里越钻越深,等得出了林子,看见一个村庄,两人又不敢往村庄里进去,绕得林子边缘狂奔,只因天色渐渐明亮起来,进村庄太过危险。
  到得现在,却是只有石宝与家余庆两人作伴了,两人早已不辩方向了,唯有奔逃。
  郑智兵少,也不可能分兵到处去追。
  直到天色大亮,高淳往西的路途上再也看不到贼兵,马步才止。
  “哥哥,容洒家修整一番,今日午后便去杭州杀了方腊这厮!”鲁达似乎还不解气,郑智遇过两次刺杀,一次在船上被高俅手下之人刺杀,一次便是在这高淳。
  高俅刺杀郑智,高俅已死。此时方腊再刺杀郑智,如何能容得方腊得生!
  郑智调转马头,开口道:“先回江宁!”
  郑智说的都不是回高淳,而是直接说回江宁。鲁达听言一愣,忙道:“哥哥,还回江宁做甚,便是如此一路杀到杭州去,岂能让方腊那厮苟活!”
  “杭州自然是要打的,却是不在此时,等得杨可世将军一齐动手之时,两路合击之。”郑智说道。
  “杨将军倒是条汉子,他在熙河兰湟(甘肃与宁夏部分、青海小部分)之时与党项作战也是极为勇猛,洒家也听说过他的名头。与杨将军两路同战自然是好,只是洒家心中这口鸟气实在难忍。”鲁达说完这句,口中还在骂骂咧咧。
  鲁达极为维护自己的心思,郑智听得也是感动,回头看着鲁达说道:“不需着急,方腊成不了大事,只要杨将军动手,一战便可解决杭州。”
  鲁达点了点头,口中还在骂咧着“直娘贼”之类的话语。


第四百章 范围天二、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
  方腊一听,眉头大皱,扫视一番众人,随即问道:“众卿可有破敌之策?”
  恰逢新败,这敌人有被国师与南离大将军说得这般厉害,众人一时之间哪里想得出什么破敌之策,唯有低头不语。
  左丞相娄敏中看得情势,开口说道:“圣公,如今这郑智刚到江宁,一应情报皆不知晓,唯有先打探清楚消息,再来制定破敌良策,是为稳妥。”
  方腊听言,努力压制一番心中怒气,又问道:“婺州王禀久攻不灭,议了几日,也不见良策,该如何是好?”
  此时方腊,看似势力极大,地盘众多。郑智一来,方腊已然就是腹背受敌之势,王禀此时也要由守转攻。若是战略转换之间,郑智与王禀当真都发起了进攻,杭州也就危险了。
  方七佛刚从北边回来,又吃了败仗,此时方腊出言询问,方七佛心中念想几番,出来说道:“圣公,王禀不比那郑智,王禀麾下之兵多是本地士卒,贪生怕死之辈众多,臣愿带兵剿之,必然一战而胜!”
  方腊听言,看了看方七佛,说道:“好,速速带兵剿灭之,不可让其坐大。”
  方腊对于方七佛是极为信任的,起兵之初方七佛就一直跟随左右,立功无数。几十州县,很大一部分都是方七佛攻打下来的,便是这杭州城都是方七佛打下来的。所以北伐重任方腊也交到方七佛手中。此时方七佛去剿王禀,自然是最好不过的。
  “得令,臣一定剿灭王禀,得胜回朝!”方七佛也是极有自信,要说方腊麾下军将,运筹帷幄之道,方七佛可称第一。
  方腊点了点头又吩咐道:“还请国师辛苦,快快打探江宁军情,以定破敌之法。”
  邓元觉身受重伤,从江宁府一路强撑回来,伤口一直渗血不止,难以愈合,此时又得方腊差遣,却是也不推辞,只道:“圣公放心,臣一定办妥差事。”
  邓元觉身居国师之位,这摩尼教虽然并非多大的势力,也不能直接给方腊提供多少可战之兵,但是用来打探情报是极为有效率的。所有情报工作多由邓元觉来做。
  方腊心中烦乱透顶,这起兵造反之事远远没有当初想得那么简单,虽然起兵至今还不到一年,虽然占据的州县几十,虽然部众能计百万。但是怎么看都像是如履薄冰,怎么都是左右为难、骑虎难下。
  “杭州城中,训练士卒与打造军备之事,诸卿一定要竭尽全力办妥,不得有误,朕也会日日巡视检验。今日便到这里,退朝吧。”方腊似乎有些身心俱疲,对于训练士卒与打造军备之事,方腊当真是日日巡视,此事关乎存亡,只因杭州城内二三十万手无寸铁的士卒,实在叫他焦头烂额。
  众人慢慢退出大堂,见得方腊走后,邓元觉却是直接坐在了地上,表情痛苦不堪。石宝与方七佛连忙来扶,都是知道邓元觉肩胛之上还有箭伤,急忙差人去唤医官。
  杭州城实在不凡,方腊未起之时,人口就有二三十万之多,此时兵灾到来,城内也还有二十万居民,只因这兵灾来得实在太快,快得城内居民都来不及反应,甚至快到城内百姓都没有把这作乱的方腊当回事,只以为是他乡之事,用不得多久就平息了。
  等到人们反应过来,贼兵已然围城。知府赵霆弃城而逃,整个富庶杭州就这么完完整整落入的方腊手中。
  此时杭州,二十万百姓,二三十万的贼军,却是一点也不拥挤。北宋灭时,南宋以杭州为新都,无数北方民众随行迁徙到杭州,杭州升格为临安府,人口也暴涨过百万。
  原本繁华的杭州,此时却显得格外萧条,原本城中往来的富户大族,皆遭兵祸。更有许多大族家中有在朝廷为官的,下场更是惨烈。蔡京祖父与父亲的坟墓都被刨开了。
  商业的繁华往往就是资本来支撑的,城中富户倒下来,资本也就没有了。商业自然就萧条下来了,一个如此大的城市,没有了商业,也就没有了一切生活物资的补给,几个月间,杭州城完全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生活物资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贵,百姓生活自然越来越惨,饿死人的事情也就时有发生。
  唯有方腊麾下,有钱有粮,虽然是杀鸡取卵,却是也能保证短时间内军政稳定。依托方腊生存的百姓也能有一份正常的温饱,比如铁匠木匠。
  吴用大早就入了江宁城,要处理的事情太多,首先便是派人去寻邓先。
  两人交接了账目,又点验了货物,并无差错。却是一个上午就这么过去了。
  事务繁忙,但是忙忙碌碌的邓先一直笑意盈盈,喜上眉梢。待得诸事办妥,开口笑道:“吴先生真乃高人,料事如神,先生走后三日,城内的布匹价格不降反升,比原先的价格都高出了一成。小的也大赚了一笔,拜谢先生指点之恩。”
  吴用头前一直埋头做事,此时也笑道:“非我料事如神,而是我家相公非比寻常,剿些反贼自然不在话下。”
  “是极是极,郑相公非比寻常,大宋之内,无人能及。”邓先有心讨好,假装抬头看了看天空,随即又道:“先生,正值午饭时候,小人做东,请先生小酌几杯如何?”
  “吃酒就不必了,下午还有事情要办,吃个便饭即可。”吴用自然却之不恭,吃邓先一顿便饭也是应该的,这邓先也确实赚了一笔不菲的银钱。
  邓先连忙头前作请带路。
  吴用也不客气,便往前行,又想起一事,开口道:“我家相公还有一事差遣与你,你当办妥。”
  “先生放心,上刀山下火海,小的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