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好屠夫-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件事情来请教一下恩相。”郑智此来,辞行之外的事情也就要说了。
“你且说来听听。”童贯伸筷夹起一片羊肉,开口答道。
“大名府。”郑智言简意赅。郑智与童贯交流之时,两人已然形成了许多默契,许多话语并不需要说破,如同打哑谜一般,但是两人心中又各自明白。这种交流模式,其实两人也觉得十分舒服,聪明人说话,当真省事。
童贯闻言手中动作一停,本来准备塞进口中的羊肉被放在了碗中,便是筷子也被放在了桌面之上。
旁边伺候的管家连忙递上来浸泡过热水的布巾,童贯接过布巾擦了擦手,又擦了一下两边嘴角。
这个过程也是童贯思考的过程,待得童贯把布巾递给管家之后,抬手挥了挥,厅内的下人皆出了门。
“是该给些颜色与人看看了。”童贯话语缓慢,眼神中微微有一些精光。
郑智闻言点了点头,只道:“有恩相一言,我便心安了。且看我的手段。”
童贯又嘱咐道:“行事严谨一些,便是不能有翻身的机会。”
“恩相放心就是。”郑智斩钉截铁说道,随即拿起酒杯去敬。
第五百零四章 多谢梁中书慷慨
郑智与童贯几句话语,已然把一件事情定了下来。这件事情便是大名府,大名府不比其他地方,那里有个中书舍人梁世杰,也就是蔡京的女婿。
梁世杰有这么一个身份,郑智征饷的事情自然不会征到他头上,只能象征性的让梁世杰配合一下,诺大的大名府显然是河北最富庶的州府。
郑智今日便是来问一下童贯的态度,如今童贯与蔡京貌合神离,蔡京还三番五次给童贯下绊子。郑智也只需要童贯一个态度,其他事情自然好说。
有了童贯这么一个态度,郑智吃完晚饭,告辞而去,又去种师道处辞别一番。还与周度文见了一面。
待得大早,白雪皑皑一片,郑智带着大军启程北上,这回身边还多了个王禀与麾下的四千多军汉。
王禀身上裹得厚厚的衣服,便是铁甲都没有穿,却是这个南方来的悍将并没有真正体会过北方的寒冷,王禀身边那些士卒也是一样,大多把能穿的衣服全部穿在了身上。
王禀本是剿灭方腊之后立功北上的,虽然后来主持太原防务,但是此时的王禀对于北方的寒冷还是没有一个足够的估计。
“哈哈……王将军,你如此一身行头还如何上阵。”鲁达出言调笑道,话语并无恶意,只是玩笑。
王禀缩了缩脖子,寒风冷冽,还要赶路,冷风从脖子处直贯体内,冻得又是一个哆嗦。回头也笑答一句:“鲁将军,过不得两天我就适应了。”
鲁达又笑道:“嘿嘿……冬日上阵,铁甲里面衬上一层羊毛最是暖和,经略府里此时必然有许多从西夏来羊毛,到时候给你找上几件内衬,你便不会觉得这么冷了。”
“多谢鲁将军,且冻几日就习惯了。”王禀倒是觉得自己可以与鲁达这些西北的汉子一样,耐冻抗寒。只是王禀大概又估计错了些,越是往北,越是寒冷,到得大名府,零下十几度都有可能,耐寒还是要一个适应过程。后世的羽绒服与大棉袄当真是御寒利器。
却是这棉花在这北宋末年才刚刚进入中国,还只在边疆有少许种植。棉花起源于印度与阿拉伯,宋以前是没有木字旁的这个“棉”字的,只有丝字旁的“绵”。“棉”字最开始出现在宋书之中,棉花的大规模普及便在南宋末与元朝初年,最开始陆路上是西北边境开始种植,南边是福建广东开始种植。宋以前御寒之物,还是动物皮毛或者毛皮织物与麻布、丝绸。
鲁达笑了笑也不多说,就像当初南下去剿方腊一样,正是夏日,也把鲁达热得恨不能扒层皮。铁甲被烈日晒久了,如烙铁一般,待得弄些水来擦凉,套在身上又是凉爽得紧。
此时郑智自然想起了棉花这种东西,也想起了在西夏境内似乎见过棉花,便开口道:“唤吴用来。”
牛大连忙回头去找吴用,不得片刻,吴用到得头前,郑智吩咐道:“西夏有一种树木,并不高大,花如绒线,纯白色,花内生籽。回头去信西北给刘正彦,让他多采集一些树籽送到河北来,此物御寒最佳,越多越好。”
一件大棉袄,不论在多冷的地方也足够御寒了。棉花若是大规模种植起来,军队在寒冷地区的战力必然增加几个层次。棉花可不仅能御寒,还能用来制作甲胄,棉甲兴起于明朝,清代鼎盛。
用棉花浸泡之后,反复一层层的叠加拍打紧密,然后晒干,棉花也能如木板一般,防御力惊人,再配合铁片,用铜钉固定铁片。穿起来既暖和,防御力也极好。而且最主要的是能抵御火枪,足够紧密的纤维物,比纯金属的甲胄更能抵御火枪的射击,对于羽箭穿透力的防护自然也是极好的。便是后世防弹衣与防刺服,也有许多用紧密的纤维进行制作。
重量还少了许多,比现在的步人甲至少轻上一半,对于人与马来说极为轻便。一身棉甲棉衣,便是穿越西伯利亚也能保证士卒们战力不减。
吴用点点头,答了一句之后,回头便把事情记录下来。
带着王禀赶路,速度自然慢上不少,王禀麾下多步卒,郑智身边又没有这么多马匹,只得慢慢往北,却是又不能抛下王禀独自赶路,王禀出了江南随自己北上,自然是没有辎重补给的,补给之事还要依靠郑智。
郑智的补给也是不多,入了河北自然好说,各路州府随便调用。但是王禀可没有这点能力,若是不跟在郑智身边,多走几天只怕就要饿肚子了,河北州府官员自然不会把王禀当回事。
大名府在望,要说这梁世杰与郑智,当真也没有什么过节,非要说过节,当初郑智初到大名府的时候倒是受过梁世杰的怠慢,直等到郑智提着银子去拜会的时候,梁世杰态度也是不差。这也算不得什么过节。
但是郑智又要拿梁世杰开刀,也只因为背靠蔡京的梁世杰挡了郑智的路,诺大的富庶大名府,郑智在梁世杰身上压根就征不到钱粮,钱粮物资对于郑智来说是第一位的。至于帮助童贯给蔡京一点颜色看看,也是顺手为之。
从三品中书舍人、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世杰自然是不会出来迎接新到任的河北东路制置使郑智,虽然梁世杰名义上是在郑智麾下管辖,但是梁世杰一个京官下放的知府,自然也是极为有身份之人,何况梁世杰背后还有蔡京。
梁世杰心中,这郑智也不过是靠着自己岳父蔡京才有今日,真要论起来,身为蔡京女婿的梁世杰也算是郑智的半个恩人。只有郑智去拜见梁世杰的,没有梁世杰来拜见郑智的。
郑智自然也不管这些,带着人便往城内而入,梁世杰这回倒是没有派人来不准大军入城。
王禀麾下的汉子也需要添置一些冬天的衣物,南方人初次北上,终归还是对于北方的寒冬没有一个充分的预估。小城池还备不齐四五千人的厚衣服,大名府这种城池,自然是不在话下的。
进城之后,郑智自然往衙门先去,王禀自去采购,郑智带着千余骑士直奔衙门。
吴用紧跟在身边,便是知道郑智要有动作,只等郑智吩咐。
骑士们都在衙门外驻足,郑智带着吴用进了衙门,梁世杰便在大堂后面的小厅内等候。
梁世杰对于郑智这么个金主自然是笑脸相迎,这些时日,李二在大名府可没少代表郑智孝敬这位梁中书。
梁中书在卢俊义出售产业这件事情上也赚得不少,好地段的产业,梁中书低价入手了好几处。
两人见面,寒暄几句落座,小厮上来茶水,梁世杰抬手说道:“郑相公喝茶,年初的杭州龙井,醇香爽口。”
郑智拿起茶水,看得一眼里面的茶水,虽然看不到葱姜蒜之类,却是也看不到茶叶,回头与小厮说道:“且与某再上一杯茶水,热水加茶叶即可,不需其他佐料。”
宋人饮茶,普通饮法便是跟后世煮汤一样,加调味调料。高端一些的便是点茶法,点茶其实与抹茶有些像,日本抹茶之法,也学自中国。便是把茶叶烘干碾磨,变成茶叶粉末,再入水煮。
杭州龙井也是这个时代刚刚兴起的绿茶,往前去便也没有龙井一说,龙井最早是御茶,供应皇帝喝的。有手段一些的人自然也能喝到。
小厮看了看梁世杰,然后端起郑智身侧的茶水便去换。
梁世杰笑意已收,开口道:“郑相公倒是不同旁人啊,吃茶都如此简单。”
郑智笑道:“梁中书见笑了,粗鄙之人,吃茶也粗鄙了些。”
“郑相公此番大胜,名传天下,官家恩典隆重,可喜可贺,可喜可贺。”梁世杰又出了些许笑意。
“多谢梁中书了,已是严冬,官家赐了这么一个官职,也只为明年开春的战事,开战在即,一应准备都为妥当,实在焦头烂额,此来拜会也是想梁中书能多多帮衬一二。”郑智直言说道。
梁世杰闻言,心中大概也猜想到一些事情,只道:“郑相公有事相托,自然要竭尽全力,便是看在蔡太师的面子上,也不敢推辞,郑相公直说就是。”
梁世杰心中知晓郑智大概会说什么事情,话语虽然说得圆满,却是也把蔡京抬了出来,东京最近的事情他并不知晓,抬出蔡京已然就是挡箭牌。
郑智闻言,轻笑道:“那我便不客气了,此来拜会,主要还是粮饷之事,东京府库捉襟见肘,所以粮饷多靠河北自己筹措,头前官家也有圣旨下来,想来这些事情梁中书都已知晓。便是请梁中书能多多帮衬,大名府能多出一些钱粮支援战事。”
梁世杰闻言笑道:“哈哈……原来郑相公说的是此事啊,头前经略府处来了一个年轻知府,名唤……李……李……”
“李纲。”郑智见得梁世杰想不起来,出言提醒一句。
“对,对,正是李纲,他来的时候也把圣旨带到了大名府,我也看过,郑相公之事,必然竭尽全力,便是府库中的钱粮都一应给李纲带去了,郑相公此番回去查收一下便知。”梁世杰说道。
郑智闻言,也不多说,只道:“大名府库钱粮都已充了军资?”
梁世杰点了点头,说道:“那是自然,便是看在你我皆于蔡太师一手抬举,岂能不倾力相助,更何况此乃国家大事,关乎朝廷社稷,岂敢推辞。”
郑智也点了点头,只道:“那便多谢梁中书慷慨了。”
却是话语还在说,郑智眼神已然去看吴用,吴用见得郑智眼神,点了点头。作揖之后往门外而去。
第五百零五章 郑智,你是何意?
这些官员的推脱之词总是大同小异,郑智也听得多了。m。 移动网人人都知道战争不是小事,关乎国家社稷安危。
但是没有一个人真觉得这件事情跟自己有多大关系,国家大了,州府无数,一个知州知府,非要跟国家兴亡扯上关系,在这看起来还比较和平的年代,这种关系也不过是理论上的而已。
牺牲个人利益去帮助国家,也不是大多数人能做到的事情。也没有谁会觉得自己自私了一点就会害了国家。就算战事失败,也没有人会觉得其中也有自己的原因。
就是因为这种心态,河北河东的军务才会一百年来糜烂至此,也是因为这种心态,这个大宋天下,在暴风雨的前夕,绝大多数的人依旧还能心安理得醉生梦死。
直到面对滚滚屠刀,人们才会开始怨天尤人。要说一个国家之崩塌,只怪皇帝与几个权臣,把所有的责任都放在他们身上,也是有点不公平的。要负责任的人太多,覆盖方方面面,早已死去的人也是有责任的。
大楼不是一天盖起来的,大楼也不是一天崩塌的。因果关系涉及前前后后的方方面面。
郑智看着梁世杰,看着梁世杰拿起茶杯喝得几口,茶水的热气弥漫在空气之中。
郑智看得片刻,忽然开口说道:“梁中书,你贪污受贿的事情怕不怕被官家知晓了?”
梁世杰闻言一愣,转头看着郑智,却是不知郑智问这么一句话语是什么意思,盯着郑智看得片刻,忽然微微一笑道:“郑相公莫开玩笑,本府何曾有贪污受贿的事情。”
郑智闻言,眼神紧盯着梁世杰,话语严肃又道:“府库亏空是不是都进了梁中书的囊中?”
梁世杰此时才知郑智似乎不是在说笑,眉目一拧,答道:“郑相公,你莫要乱说话语,府库是有些亏空,但也非我梁世杰做的,上任主官离任的时候就留下了亏空。”
郑智话语连忙追得一句:“如此说来,上一任留了亏空,所以梁中书便也放开了手脚,中饱私囊也就无所顾忌了?”
“郑智,你是何意?今日莫不是上门来消遣与我的?”梁世杰勃然大怒,这种话语被人正面质问,岂能不怒。
郑智看得梁世杰发怒的模样,点了点头,心中也安定了不少。这梁世杰送给蔡京的生日礼物就是十万贯不说,买卢俊义的产业至少也花费了几十上百万贯的巨资。按照梁世杰每月五十多贯的俸禄,加上七七八八一百多贯的补贴,便是一辈子也存不下十万贯的巨资。
但是郑智也没有调查梁世杰的权利,此时要向梁世杰发难,还需找个借口。
这个借口与整治黄潜善之流还不一样,黄潜善是任人拿捏之辈,梁世杰可不是任人拿捏之人,东京还有一个岳父蔡京,就算天大的罪责,就算证据确凿之事,到了东京之后,蔡京也能翻个底朝天。
童贯特地叮嘱过郑智办事要严谨,就算童贯不说,郑智也知道一般的办法搞不定这个梁世杰。
此时郑智无比冷静,慢慢站起身来,开口道:“告辞!”
郑智话语说完,转身就走,脑中不断盘算着许多事情。
吴用受了郑智的暗示,出门之后,一千多骑士已然翻身下马,把这衙门围得水泄不通。就等郑智一声令下。
刚才郑智却是心中怒火已起,此时冷静下来之后,知道按照头前那般办法,并不妥当,从衙门而出,挥了挥手,带着千余骑士打马就走。
梁世杰心中怒火不止,见得郑智转身而走,往外也跟了几步,走到院中,口中骂骂咧咧说道:“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来消遣本府。”
不远的府衙推官见得梁世杰走到院中,连忙近前,听得梁世杰话语,躬身开口问道:“中书,可是郑智这个军汉给了气受?”
“直娘贼,升了个河北东路制置使,便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还用话语来拿捏本府,不知好歹的东西!”梁世杰心中只以为郑智做了自己的上司,此番是来敲打自己的,便是想让自己以后知道上下尊卑,知道听话。
推官闻言,也说道:“中书不需生气,郑智一个军汉而已,若不是蔡太师在东京照拂,岂能有今日。头前还拿着银两上门讨好,转过头来就翻脸不认人,蔡太师若是知晓了此事,岂能有他好受。”
梁世杰此时面色才好看了些,啐了一口说道:“也不知岳父大人是怎么想的,非让这厮当了个河北东路制置使,反倒把我晾在大名府几年,莫不是嫌我钱送得少了?”
梁世杰此语,这推官便也不敢再往下接了,只道:“郑智这厮倒是舍得撒钱,便是出此见面,中书这里也能出手几万贯,阔绰得紧。”
推官虽然不敢接梁世杰谈论蔡京的话语,却是也变相去顺着梁世杰的话语说。
梁世杰点头说道:“当真是阔绰得紧,这么有钱,还到本府这里乞讨军饷,哼哼,听闻城中几处德月楼生意极好,日进斗金。明日你带人去都给我封了,把郑智的产业全部赶出大名府去。”
推官连忙答:“中书放心,明日定当办妥。”
郑智出了府衙,打马出城,临近城门之时,忽然开口说道:“学究,叫燕青带几十汉子便装入城,今夜就在城中。”
吴用不明所以,只答是。
待得郑智出城之后,入了城外破旧不堪的军营,进了大帐,找来纸笔就写,写了一段话语之后,待得墨干,揉作一团,然后融腊包裹。叫来令兵吩咐道:“把这密信送与燕青,叫他一定按照信中吩咐的办,密信之中的内容一定不能给第二个人知晓。一旦泄露,知者皆斩!”
令兵听得郑智带有戾气的话语,面色一正,连忙说道:“相公放心,一定亲手交到燕将军手中,嘱咐之语也会一字不差带到。”
郑智点点头,挥手示意令兵出去,站起身来开口大喊:“击鼓聚兵!”
片刻之后营中鼓声大作,在营中的军将全部往不远处的空地集结而去。
郑智到得破旧的将台之上,将台并非木头搭建,而是一个土堆。
待得军将聚集,史进迈步往前,开口说道:“左都应道五百三十。。。”
“好了,不需点数。。。”史进话语还未说完,郑智已然开口打断。此时郑智的眼神也不在自己麾下人马之中,而是看着不远大名府那些姗姗来迟的老弱。
郑智击鼓,也不是为了点校自己麾下人马,更不是点校王禀麾下人马,王禀此时人都还在城中。郑智击鼓,就是要聚集大名府剩余的这些老弱。
拖拖拉拉来了三四百号人,一个个穿得鼓鼓囊囊,有带几杆破枪的,也与只身就来的。
“把大名府的兵好好点校一番,没到的叫人去寻来,今日一定要把人都聚齐起来。未聚齐之前,大名府的士卒一个也不准离开。”郑智吩咐道。
史进闻言,已然往那些老弱病残走去,寻得主官,要来名册,开始查人查数。
郑智已然转头回了大帐,心中还在不断思量。
此时李二李兴业从城中姗姗来迟,飞奔入军营来拜见。李二大多数时间都在大名府,只因为大名府是郑智产业的聚集地,也是郑智买卖进出的地方,李二多在此坐镇,其他州府也多去,沧州也经常回。从大名府到沧州或者其他州府,快马几日即可,倒是也不是很费事。
郑智入大名府,李二却是并不知晓,直到有人说见得城中出现了许多骑士,李二才猜测是郑智从东京回程路过。打听一番,果真是郑智来了。
李二此时已然不是原来那个少年青涩模样,面色上成熟许多,一身精美绸缎,气色也是不差,当真也是一个富家员外的模样了。
李二大拜下去,口中恭敬说道:“拜见官人,官人途经大名府,小的来迟了,恕罪。”
郑智脑中还在思索事情,开口道:“起来吧,有个差事与你。”
“请官人吩咐!”李二此时爬了起来,恭敬站在面前。如今的李二见多识广了,也能读书认字,对于尊卑更显得着重几分,心中对于郑智的感恩也显在了恭敬的态度之上。
这一点与牛大倒是不一样,牛大平常在郑智多是大大咧咧,不如李二前倨后恭,但是牛大一心也只为郑智考虑,心思比李二反倒单纯许多,所以礼节上也不比李二这般恭恭敬敬。兴许是杀人汉的心思与商人的心思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可能寻到一个大名府口音的汉子?能杀人,还要信得过。”郑智问道。
李二听得杀人二字,也知事情重大,忙道:“小的身边有一人,本是卢员外的心腹,多在江湖走动,如今一直跟在小的身边护卫着,信得过。”
“去把他带来,今夜听某吩咐。”郑智说道,话语戾气已出。
李二也不多言,躬身一下,飞奔出大帐,不得片刻一个健壮汉子。
郑智打量一番,开口询问几句之后,又轻声交代几番。
这汉子倒是不显得多少为难,纳头就拜。
反倒是李二听得胆战心惊,面色煞白,还在努力平复着自己紧张的心情。
第五百零六章 狗胆包天
待到下午,军营校场之上四百多大名府的老弱军汉还在空地上站着。即便空地之上燃起了几堆篝火,也大多冻得瑟瑟发抖。
却是也没有一个人能出得了校场,左右皆是如狼似虎的铁甲左右巡逻,就把这些人围在此处。
人群之中自然有骂咧之声,受得几个大耳瓜子,便也就消停了。
要把大名府留守的军汉都聚齐,显然是不现实的,郑智再到场中,看得这四百来号破衣烂衫的军汉,一语不发。
大名府的统制也去了河间府,如今留守的不过是一个老都头,这老都头战战兢兢上前禀道:“大名府留守禁军,应到六百。。。”
“不需禀报了,你且下去等候差遣。”郑智也打断了这老军汉的话语,挥挥手示意他下去等候。
鲁达此时站在身旁,开口问道:“哥哥,要不要把这老汉宰了?”
鲁达直以为郑智聚兵就是为了点校,此时几个时辰都过去了,大名府的士卒还聚不齐,直以为郑智已然发怒,便要杀人。
郑智摇了摇头,答道:“待天黑再说,你先去点百十号汉子,卸了甲胄在帐中待命。晚间都有差事。”
鲁达听了吩咐便下去准备。郑智却是左右踱步,还在想着晚间的事情。
吴用便在一旁看着郑智左右踱步,已然知道今夜之事怕是不同以往,吴用也是第一次见到郑智这般谨小慎微。也不出言去问,心中知道今夜总要见分晓。
大名府的夜晚,实在寒冷,已然低于冰点,还有寒风呼啸而过。
大帐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