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纵横-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六十二章:父皇,你说我要是成圣怎么样
众人随着李承言来到殿前的广场上,广场上有四个大琉璃罐子,一个装着黑色的液体,一个是褐色的,一个是靑褐色的,还有一个是白色的,不理会众人贪婪的看着那几个琉璃罐子,李承言对着众人说到。
“这东西是石脂水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本宫前几月去昆仑,途径隆右发现了这东西,闲来无事,我就想看看这煮石脂水会有什么反应,”说到这李二眼角一抽,差点没一巴掌呼过去,闲的没事你煮这东西?
“后来发现煮完了剩了些渣滓,什么也没发现,我就对着渣滓感了兴趣,借东西和上沙子加热就可以随意的塑造,很是神奇,很是易得,我本打算用来铺路”说到这摸了摸鼻子,看着李二,李二怎么能不知道他什么意思,修路干嘛,要钱啊。今天出门怎么没让袁天罡给看看,破财曰?
看李二不理会自己,铺路的事完事再说吧。
“等回了长安,我就想看看这东西化气飞出去的是什么?别问我怎么蒸的,说了你们也不明白,结果呢就出了这几个东西。”说完指着那几个罐子说到。
“这个东西我管他叫柴油,御火可燃,水泼不灭,这个东西我管他叫汽油,容易蒸发,留不住,再剩下就是这东西了。”说着指着白色的罐子说到,“本来呢就是普通的水,但是遇冷之后就成了蜡烛,是不是很神奇呢”众人张大了眼睛看着那蜡烛罐子不断的指指点点说到。
“朕先不管怎么来的,好调理就是好事,刚才你说那汽油和叫柴油的及打算干嘛”?好讨厌,李二和长孙不愧是两口子,重点从来不放到自己想要表达的事情上。
“王忠”李承言叫过王忠,只见王忠走过来,打开那个罐子,把汽油和柴油掺和到一起,接着把一个火药塞到罐子里,盖上盖子,留出常常的捻子,抱着远远的走开。
“抱那么远干嘛,朕都有些看不清了,”说着就想往那边走,李承言赶紧拦住,嘴里急急道:“王忠你他娘的给老子在抱得远点”。又对李二说道“爹,您是咱亲爹,咱就在这看,好不,求您了。”李二拍了李承言一巴掌,李承言才松开,挡在李二的面前,李二踹了李承言一脚说道:“朕没那么金贵,”没办法,李二的胆子向来就是很大,天不怕地不怕的。
“王忠,木板挡住”没有现成的木板就找了一些门板将就了”,看到这李承言才松了口气。
“那火药朕知道,是件利器,现在正在赶制,这是玩的哪一出”李二看着李承言说到。
“父皇,您接着看就行嘻嘻”说着朝着王忠一挥手,只见王忠远远的就点燃了引信,疯也似的跑开,有两个不信邪的已经被烧的破了相了,要不是用沙子灭了火,估计要活活烧死。
不大工夫,只听震天的一声巨响,吓得众大臣急急的一缩身,胆小的已经趴下了,程咬金也是下了一跳,震惊的看着那个火球,和不断燃烧的地方,六率的人急匆匆的朝着广场聚集,被李二喝退,李二急速走到那火堆前,只见三丈方园全都是火,那几片门板被炸得只剩了残片,已经看不出样子了,火烧了大概一盏茶时间,待火焰全都灭了,只见烧过的地方黑漆漆的一片,大理石的地面被炸出了一个八尺大笑的坑洞,李承言拉住要到中间去看的李二,叫工人洒水降温,一遍洒水一边出现了咔擦咔擦的声音,烧红的石板被冷水一浇纷纷碎裂了开来,李二走过去,拿起一块巴掌大的石板,轻轻一掰石板就碎成两半了,众人齐齐的撕了一声,
“嗯,比起蜡烛,这才是好东西,你那个作坊,每年能弄多少这东西?”李二问李承言道。
“这样的桶,几十万桶没什么关系,不过这东西见不得烟火,不好保存,需要在水里保存,桶装好了放到水里保存”李承言说到。
“全力赶制,这事让离岸鹰负责吧”离岸鹰是李世民的侍卫头子,武艺比李承言还要厉害,这种事情要让真正的心腹去才行。
下了朝刚走到玄武门,就被长孙无忌拉住了,不理会李承言的询问长孙无忌拉着李承言走到了甘露殿,李世民正跟长孙下棋呢,长孙无忌对着李二说到“陛下,皇后承言把长孙家的钢铁作坊弄塌了,我知道那东西碰不得,本来想着以后能交出去就交出去,我不怪承言,不过陛下,您就看在臣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让承言帮帮咱们想想办法,您看怎么样”李二看了一眼脸色通红的长孙,说到“低着头干嘛,这有什么好羞的,舅兄也是朕的布衣只交,也是承言的舅父,还能看着他们没了饭吃不行?”
“总,总觉得这样不是很合适,毕竟那是人家承言的,我我”长孙第一次这么窘迫,逼着夫家帮娘家这是好说不好听。
“你是看上太子手里的玻璃了吧”李二对着长孙无忌说到。
“正是,正是啊”长孙无忌急急说到。
“大哥!那东西不值什么钱,您要他干什么”长孙气的直跺脚,要写好的不能么?非要那些沙子烧出来的东西?
“不~不值钱”长孙无忌不相信自己妹妹骗钱自己,但是那种成色的琉璃怎么也是希世奇珍吧。
“舅父,这样好了,玻璃这边给你三成份子,蜡烛那边父皇和我各匀出一成干股,算你两成如何”李承言说到。
“好,当然是好,那~那就这么定了啊,省里还有事,拿我就先回去了”说完,面色狂喜的走了出去,生怕李二生气,三人相视苦笑。
“今天在这吃罢,有你最喜欢的烩鸭腰和蒸鹿茸”长孙拉着李承言坐在榻上,自己接着和李承言下棋。
“你这挑食的毛病什么时候养成的,怎的关中汉子不吃羊肉”李二也不看李承言,拉着家常。
“太膻了,实在是下不去嘴”现在的羊肉觉得没有注水,没有饲料,那股膻气,能给人熏个跟头,烤的金黄色还是能吃几口的,煮着吃味太大。
“听颜颜说你想吃猪肉,那骚气你都受得了,膻气怎么就不行了”很疑惑,李承言连虫子都敢吃,怎么就不吃羊肉呢。
“那东西的扇了以后骚气才能去了,挺好吃的,不知道这人怎么了,那东西又能长肉,怎的就不吃呢”李承言也是疑惑。
“还有这么一说?猪肉是贱肉,一般人都不会吃的”李二看着李承言说到。
“前几天庄子里杀猪,叫儿臣去了,我庄子里的猪都是扇过的,却是是不骚,味道不错”李承言被长孙拧了一把,什么东西都敢往嘴里塞。
“你会侍弄?”李二问道。
“会啊,要么~”李承言话还没说完,长孙又拧了一把,疼的李承言直哼哼。
“君子远庖厨,你一个一国储君吃贱肉就算了,别人听了就当是太子想了解民间疾苦,或是尝个新鲜,没啥打紧的,下厨?你见过哪家太子下厨”长孙训斥道。
“出自《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上》。这句话所谓“君子远庖厨“,不过说的是一种不忍杀生的心理状态罢了。也就是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心理,因为他亲眼看到了牛即将被杀的样子而没有亲眼看到羊即将被杀的样子。“眼不见为净“,所以君子远离宰鸡杀鸭的厨房。母后读书定时不求甚解”。
“就你能,皮猴子”长孙笑骂道。
“那是,不过父皇,你说咱李家要是能写出一本不比孔孟差的好书,还有一本不比千字文差的启蒙书,你说这个人会怎么样”李承言神秘的看着李二说到。
“朕会封圣!”李二直直的盯着李承言,这句话说的太震撼了,李家要是出了圣人,朝堂上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将会彻底解决,李承言的学问很高,颜之推曾经夸过李承言是天纵之资,李承言的学问在民间也是颇有声誉的,李家的人要是会有人写出这样的书除了李承言就不会有别人。长孙睁大了双眼看着李承言。
“那要是那个人才十七岁呢”李承言继续问道。
“学无长幼,达者为先”李二回答道。
李承言淡然一笑,站直身子对着李二一拱手说到:“弄权一时,凄凉万古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念完两句李二嗬嗬的指着李承言说不出话来,长孙也是震惊的睁大了双眼,好半天李二气喘匀了,对着李承言说到。
“你是想成圣么?”
“有好处吗?”李承言顽皮一笑
“哈哈~万古流芳,谁家帝王学究天人,谁家帝王勇冠三军,我李家就算是只有百年基业,定也会千古传诵!”李世民笑的都出了眼泪。
第六十三章:菜梗谭
《菜根谭》的文字简炼明隽,更是叫人含咀无穷,它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这是后人对于菜梗谭的评价,也是宋朝之后的一部奇书,前世李承言在工作之余经常研读,很是陶冶身心。颜颜在边上研墨,李承言站在书桌前细细思量,杨婷儿生气一炉檀香,青烟袅袅,很是依然自得,李承言正待下笔,书房门被彭的一声撞开,墨汁跌落在上好的宣纸上,引出了一大片墨汁,刚要怒喝出声,就被憋了回去。
“小子忒也自私,若不是今日觐见陛下,老夫还不知道你这小子想当一代文宗?”颜老爷子从来不顾皇家的规矩,特别是李承言这里,跟自己家没什么两样。
“此等盛事岂能缺了老夫?”司马相,孔颖达,李刚,萧瑀,刘政会加上颜老爷子,一共五个人连央前来,杨婷儿和颜颜分别将司马相和颜之推扶到座位上,李承言苦笑着对几人说到。
“小子原本想写完了在和诸位商议一下的,没想到诸位长辈前来,小子失礼了”说完就对着几人一礼。
“你小子就是个饕餮性子,什么好东西都想揽过来,树大招风不是好事,今天师父教你个乖,若是你真敢把那本书写出来,哼,你以后还想得个安宁?”司马相这么一点,李承言顿时明白过来,木秀于林,树大招风,菜梗谭是好,但是万万达不到父皇所说的封圣的地步,自己区区一个十几岁的顽童,就算是富有才名,那些人也不可能认同,猜到几个老家伙是李二派来的,这事做得还是急了些。
“多谢师父教诲,徒儿谨记在心”李承言对着司马相一礼。
“你是一个灵透性子,凡是一点就通,今日几个老头子也沾沾你的光”司马相说完就眯起眼睛不说话了,下人给几个长辈端上茶水,李承言独自走到书桌前,提笔就写到:
“于常闻:师尊司马相,师尊颜之推之言行,有所感,今与司马相先生,颜之推先生,李刚先生,萧瑀先生,刘政会先生谈古,有感,遂听萧先生言:事间之人多劳形,或以金利,或以名利,司马先生言,何不立书于后人传之?遂有书名曰:菜梗谭,菜梗不知其味,闲来嚼之,谭着,谈也~~”
几人走到书桌前,看着李承言洋洋洒洒的写着,时而有所感点头赞许,时而疑惑不已但也不便想问,一本书洋洋洒洒一万七千言,看的众人都是如饮琼浆,接下来的日子,几人可谓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十余日才得。
“此书虽然比不得孔孟之博大,但是另辟蹊径,可谓是集万千之智慧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孔颖达算是一代大儒,又是孔家的后人,这个评价也是中肯的,
“哈哈,来来,老夫做序”司马相也是洋洋洒洒的挥毫写下,一笔草书写的龙飞凤舞,看的几人连连惊叹。
众人在东宫吃完饭,就各自回了家,人人面露喜色,走之前都说第一批书要留下,李承言也是答应了。
“如何,已经写完了?”李二拿着那本已经雕刻出来的菜梗谭说到。
“已经开始印刷了,这是第一本,特意给您送过来的,”李承言坐在李二的边上说到。
“这就好,国子监那边也可以读了,顺便发放到各地的府学,你先出去吧”!李二吩咐萧瑀说到。
萧瑀施礼退下。待到萧瑀出了门,李二又对李承言问道
“你说的那两本启蒙之书如何了?”
“已经快要完成了”李承言答到。
“明日就开始休沐了,累了一年,你也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昨日你母后还跟朕说呢,另外你跟哪俩丫头都已经一年多了,怎的还不见动静?”李二在政事上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私下里就是一个心疼孩子的父亲,不止是李承言,对弟们也是十分的疼爱。
“这种事急不得,还小,在等两年也是可以的”说到这事李承言也是无奈,本身没有什么毛病,颜颜和杨婷儿也是,怎么就怀不上呢?
“你是不着急,朕和你母后可是着急的不行,你母后已经在给你寻摸侧妃了,估计就快要有结果了”李二一边批阅奏章一边对着李承言说到。
李承言不知道怎么拒绝,在这个时代,讲究的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是平常人家的子弟也罢了,挑一两个喜欢的就那么过下去了,要是帝王家,特别是君王或者储君,子嗣的多寡,也是大事。
“知道你是一个长情的,颜颜和婷儿两个丫头也合朕的意思,但是你登基以后呢?选谁为后?杨婷儿虽是有些手段,但是身聚前朝血脉,你能答应,朕能答应,那些老将能答应么?颜颜又是个软性子,和和气气的虽然讨喜,但是那个位置她做不来”!李二放下笔,认真的对着李承言说到。
“咱们能不能不提这事,父皇才三十几岁,在当个四十几年也行,干嘛老是说这事”。李承言知道李二是心疼自己,承言的儿子都会说话了,李恪那混蛋已经三个了,自己是老大,结果一个还没有呢。
“你真想当四十几年太子?你想当一辈子太子,朕还不想当一辈子皇帝呢?以后这天下都是你的,听承乾和青雀说美洲那地方确实是块福地,等有了空闲,朕就要走遍大唐,去北海猎熊,去南海钓鲸,去美洲跑马,想把朕留在这皇宫给你做一辈子的工,美得你”李二的话是他的心里话,自己有好多事情没有做,暂时离不开这个位置,承言的性子跳脱,性子又护短,还得稳一稳,趁着这段时间,自己把大唐打造的就像是铁筒一般。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儿臣现在是得清闲,且清闲,儿臣巴不得做几十年的太子呢。”李承言眼泛泪花,那个帝王不是巴不得自己永远坐在那个位置不下来。
“你以为朕当初真的想造你皇爷爷的反?那是被逼出来的,你看看那些跟着父皇走过玄武门的,他们把脑袋别再裤腰上,为的就是一个封妻荫子,谁愿意引颈就戮?他们不逼朕,他们就得死,你呢?你的那些臣下愿意跟你做一辈子属官?这朝堂就好比活水,旧水不退,新水怎么过来?”李二笑眯眯的摸着李承言的头顶,给李承言擦去眼角的泪花。
“父皇”李承言哽咽的叫到,
“父皇给你说的,都是父皇的真心话,这个位置不好做,朕本相当九天的龙,却被这些东西把朕栓的死死的,想脱身都脱不开啊,本宫恨生帝王家,朱门拦得我志颓朕又何尝不是?失去的总比得到的多,知道为什么前朝的那些帝王为什么宁愿逼反太子,宁愿杀了自己的亲子也要坐在那个位置上么”?李二神色寂寥道,
“儿臣还真不知晓”李承言也在想这个问题。
“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原因,他们怕死!禅让那么容易?”李二躺在椅子上对着李承言挥挥手,李承言弓身退出,李承言前脚出门,长孙皇后就走了进来,轻柔李二的额头,轻声说道
“你担心的承言不会做,他心里有分寸,这要是让承言知道你的心思,他会伤心的”。
“朕知道,所以才会如此说,朕刚才确实是句句发自肺腑,承言最近做的事情太大了,声望高是好事,但是一国太子声望太高就不是好事了,朕是为他好,他明白的”李二抓住长孙的手,把长孙拉倒怀里,抓住长孙的丰满一边揉捏一边又说到:“承言什么都明白,从交出太子卫的时候我就明白承言的心思,他是怕朕猜忌,怕朕的权力欲望太强,伤到了他,但是他做的事情还在做,他在试探朕,试探朕到底对他疼爱道何种地步,今天朕回答了他,这对我们父子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有了规则,他才知道什么是他能做的,什么是他不能做的,承言是个好样的,这一路他走的很稳,以前还需要朕扶着,现在不用了,学会了自己走路,才能出去看见远山,看见大河,才不至于跌倒在地,爬不起来,承言看不懂这朝堂,所以朕才教他怎么去看,”
李二诉说着对李承言的期望,长孙把脸靠在李二的胸口,感受着李二强烈的心跳。听李二停了下来抬头看着李二问道“然后呢”?
“然后?这承言会远离朝堂,他总是不想把自己当做一个政客,这怎么行”李二展颜一笑道。
李承言看着天上的太阳苦笑出声,喃喃自语道:“总是想让我挑起些事情,我干嘛要那么累?贞观盛事没有我不也一样是贞观盛事么。”
第六十四章:兕子为媒
天气很好,一丝风也没有,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小兕子咯咯笑着被长乐抱着朝自己这边走了过来,李承言接过兕子,就被兕子亲了一脸口水,小家伙呀呀叫到:“大兄,大兄,放纸鸢,放纸鸢”。
“大兄,今天天气好,母后叫我带着兕子在这边耍,兕子一直吵闹着放纸鸢”十四岁的李丽质长得很是美丽,长孙冲和李丽质的婚约被李二废除了,长孙冲一阵高兴,本来就不想当驸马,李丽质现在也不着急嫁人,住在宫里陪着长孙,有时间就替长孙哄着兕子。
“本来也是无聊,带着你们去曲江池耍耍,王贵,去告诉太子妃,午饭就不用等我了”说着就抱着兕子除了门。
叫人拿了几片木板,按着自己的要求做了一个大冰车,兕子的冰车被李承言加了一些护栏,把兕子裹得严严实实的,接过鹿皮手套,给长乐带到手上,把绳子栓到冰车上,自己给鞋上绑上太子卫在雪地上使用的铁钉鞋,就一手提着冰车一手抱着兕子下了湖,湖水结的冰很是厚实,约摸着有四尺多厚,清凌凌的,跟好看。
李承言让长乐先坐上去,把兕子放在长乐的怀里车上,兕子现在被李承言裹得像一头肥硕的熊猫,憨憨笨笨的,李承言抓起绳子对长乐说:“抓好兕子,切莫摔了”长乐听话的用力点了点头,然后用力抓住把手,李承言看长乐抓牢了,接过长乐的绳子对着俩人说“出发喽,”李承言在冰面上飞走奔驰,兕子欢快的在长乐的怀里拍手咯咯的大笑,长乐一手抓着护栏,一手抱着兕子也是开心的笑着。
曲江池比邻皇城,李二对兕子和长乐的疼爱不逊于李承言,听见李承言在曲江池和兕子玩闹,就想和长孙一登上城墙看看,李承言和兕子他们走的不远,刚好在李二的视线之内,看着李承言像是老牛一样在前面拉车,听着兕子和长乐欢笑声,李二的嘴角不觉的上翘,对着长孙说,咱们也去?长孙掩嘴轻笑道:“孩子们的把戏,你个一国之君怎么也眼馋?”。
“朕还记得小时候,隐太子就这么带着我们在河里嬉闹,后来长大了,就一切都变了”李二神色似是在回忆着什么,说着就对太监说到:“人常,你去准备便装,告诉太子的人,那样的爬犁再做上一个”。
“陛下当真要去?天气虽然不冷,但是也是冬天,若是伤了风可如何是好?”长孙担心的说到。
“承言说过,身子就像是器物,不用就会锈住,朕感觉自己的身子就快要锈住喽。”李二说着拉起长孙的手就下了城楼,换了衣服朝着李承言所在的地方走去。
“灵儿,你看那一家,”李承言是穿着便装出来的,十几个侍卫在岸上护卫,这边靠近皇城,不用带太多的护卫所以并没有清街,冬天一般游人也都不喜欢跑到这天寒地冻的地方来。
“小姐,刚刚隐约听见那个女子叫那个男子大兄,怕是兄妹,不是夫妻吧,不过那个男子生的真是好看”叫灵儿的小丫头捧着脸说到。
“这春天可是没到呢!”只见那女子,肌肤胜雪,眉目如画,眼若桃花,一颦一笑间扯人心肠,气质婉约,楚楚动人,腰若扶柳,看起来魅而不妖,比杨婷儿少分妖艳,却比颜颜多了分魅惑。虽是身着男装,但是
“小姐”那叫灵儿的小丫头噘着嘴不依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