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纵横-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承言昼夜不忘~~~~~~~明日午时东市菜市口,斩首刘家,武家,应家诸家共计六百三十一人。”
随着一个文士徐徐道来,周围的人都是面面相觑,不多时,一声欢呼从人群中响起然后就像是传染一般真个扬州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
“太子万岁,太子万岁。”
“老天啊,您终于开眼看了”
整个扬州就像是过年一般,江都宫的南城门上,李承言笑嘻嘻的看着扬州城的狂欢,感受着众人的欢呼,轻轻的牵起一边杨婷儿的手说到:“这就是民心,民心淳朴,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他们心里都有数,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就算他们一时愚昧,就算他们一时刁蛮,那也不过是一时而已。”
这就是李承言的大势,他拥有了整个扬州的民心,从今天开始,扬州就已经成了自己的地方,在这里,李承言的事业终究会一帆风顺,再没人能阻拦的住李承言的脚步。
“人心什么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哥哥厉害,将整个扬州玩弄于鼓掌之间,不过那些人真的要都杀了么?毕竟江南士族同气连枝,若是惹得那些人厌烦,以后会出问题的。”
杨婷儿总是有着跟他性格恰恰相反的善良,除非有人触及她的底线。
“同气连枝?还不是因为有共同的利益,你信不信,剩下的那些士族恐怕现在正在把酒言欢呢,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傻子,你以为在这件事情上他们没有出力么?每年雪花一样的奏折王宫里飞,他们一直盼望着这一刻呢,自打进了江南,他们没少给我方便。”
杨婷儿突然笑了,总有一些事情她想不明白,不是她笨,而是这个朝堂有太多的东西她不理解,那些纠缠的利益,那些恩怨情仇她懒得去想,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只要有他在自己身边,自己就乖乖的等着就可以,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道他。
今天就是扬州最喜庆的日子,不到半天的时间,整个长安都知道发生了什么,徐常德终于可以笑得出来了,那种发自真心的笑意。
“殿下,您看看,真个扬州都疯了,周边十里八乡的都赶过来了,十几万人在城外等着看他们砍头呢,民心所向,这是民心所向啊。”
李承言白了徐常德一眼,没个眼力劲,徐常德笑容僵硬在嘴上看着两口子依旧在牵着的手,转身下了城墙。
“那老货,这么多年这毛病就改不过来。”
“那也是太开心了,这些你亚那徐伯伯估计也是憋闷坏了,本来可以好好的在长安带着,结果陛下一道圣旨给只排到这里了。”
李承言笑了,看着杨婷儿的样子李承言觉得很开心,这次来江南,李承言只带了杨婷儿一个人,为的就是弥补她。
收轻轻的放在杨婷儿的头顶,将杨婷儿的脑袋靠在自己的肩膀上,就这么安静的待着,太阳渐渐落下,两个人的影子也越拉越长,一天的时间李承言什么也没干,就在这跟杨婷儿呆呆的坐着,谁来也不见。
“去告诉金吾卫,今日不宵禁,让他们就这么闹吧,我喜欢看。”
“是!”
不多时,一队队骑兵从江都宫的正门出发,一边跑一边宣令:“太子有令!今日扬州不宵禁。”“太子有令!今日扬州不宵禁。”
“想看烟花么?”
突然想起了什么,李承言低头问正在身边的杨婷儿,看着杨婷儿乖巧的点头,李承言哈哈一笑,对着身后说到:“王忠,去命人把全扬州的烟花都买来,就在前面放!我让扬州今日不眠。”
当年烽火戏诸侯,今日烟花戏婷儿,李承言很有昏君的潜质,不过这点钱财对李承言来说还真算不得什么,李承言从怀里掏出一只玉坠,轻轻的挂在杨婷儿的勃颈上,修长的脖颈白皙的皮肤,翠绿的坠子就在那两坨圆润只间,让本来就闪耀显得坠子更加的璀璨。
“这是在四弟那弄来的,整整花了五万贯,现在想起那小子肉疼的样子都觉得好笑。”
杨婷儿低头看了看胸前的玉坠,她从来都不是很在意这些东西,她最想要的就是安安静静的待在他的身边,知道彼此都老去,可是自从出山那一刻起,杨婷儿就已经知道,他毕竟不会是自己一个人独有的。
“若是有来生,哥哥一定要一生只娶我一人。”
“若有来生,我一定只娶你一人。”
想起那个赔了自己尽半生的女人,李承言嘴角一扬,那就已经是来生了吧,在哪里你就是我唯一的爱人。
门前的烟花被拉了三车,此时已经是半夜,整个扬州城四处都在燃放烟花,或是在城南,或是在城北,或是在城中,整个扬州仿佛是被五彩的颜色映照了一般,到处都是烟花的影子,看着才三车的烟花,李承言皱了皱眉。
“哎呦我的殿下,这可是咱跑遍了扬州城才弄来的,昨天还满满当当的铺子今日就跟洗劫了一样。”
看着王忠的样子,杨婷儿拉了拉李承言的一角:“这么看着也挺好。”
江都宫位于整个长安的北方,地处高处,在李承言这个位置看来,整个扬州尽收眼底,到处都是在放烟火的,到处都是人声嘈杂,李承言苦笑的摇头:“告诉咱们的人,小心走了水,多弄点水龙。”
王忠下去了,城墙上再此陷入了寂静,城门前的烟花也开始燃放了起来,彩色的烟火仿佛连绵不绝,蓝的,绿的,红的,白的,各色颜色的烟火照亮了整个天空,两个人的影子就在火光下渐渐的越靠越近,最终连接在一起,不再分离。
第二百三十四章:恨!有多深?
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动物,因为他有着独立的思维,成熟的生活体系,虽然他们没有锋利的爪牙,但是他们有一双灵活的双手,还有可以思考复杂问题的大脑,他们擅长隐瞒自己的情绪,感情,还有仇恨。
人潮在渐渐的朝着扬州城移动,他们满脸喜色,身上穿着麻衣,脚上穿着草鞋,手上提着一小袋粮食,从四面八方朝着扬州的方向移动着。
“大人,让我们进城吧,让我们看一眼太子殿下也好。”
“是啊,官爷,咱们不捣乱,看一眼太子就走。”
扬州的城门外现在很拥堵,无数的人潮在城门前堵着,城门只留了一条小缝隙供单人进出,距马桩后的守城官兵如临大敌的看着眼前的人潮,这种架势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若不是他们说话还算客气,他们只想夺路而逃,几乎每个人想的都是同一件事情:“江南士族完了,他们惹了这天底下最厉害的人,虽然那群人手无寸铁。”
“乡亲们,城里真的装不下这么多人了,别说是您相见太子殿下,我来扬州这么多天不也没见过么?放心,他们的人头到时候就挂在城门上,保证都能看见。”
“我带了半斤粟米,就算是您行行好,让我将这粟米交给殿下可好?”
一个老妪看着眼前的士兵,手里拿出了一小袋粟米,仿佛想要给士兵验看一下,却不料一句话就将城头上的一个人说的泪眼滂沱,李承言听着下面老妪的话哭了,这是两世以来第一次哭。
“乡亲们,回去吧!”
李承言擦干了眼泪,但是嗓子里依旧是哽咽着,声音带着一些嘶哑,看着城头上那个身穿明黄蟒袍的白净少年,几个守门的兵将瞬间单膝下跪大胜说到:“参见太子殿下!”
“是太子殿下,是太子殿下!”
“草民参见太子殿下。”
“草民参见太子殿下。”
整个人潮仿佛是矮了一截,刚才还纷乱的地方瞬间矮了一截,李承言站在城头上看着那些衣衫褴褛的百姓,恨不得狠狠抽自己两巴掌。
“殿下,你帮我们报了仇,帮我们除了那些吃人血的地主,咱们没啥孝敬的,我们家里的粮食都拿出来给您,都给您!”
李承言不顾王忠几人的劝阻,风风火火的就下了城门,王忠几人紧随其后,看的边上的单雄信一阵胆寒。
“来人,来人保护太子,莫要让太子伤者!”
十几名侍卫围在李承言的身侧,阻拦者李承言出门。
“滚!混账东西你以为他们会害我!”
“承言,外面太乱了,您出去恐怕会引起骚动,到时除了事情,您让我怎么跟陛下交代。”
“单叔,他们不会害我,我信他们。”
李承言笃定这说完,抬脚就出了城门,上千扶起依旧跪在地上的老妪,从她的手里接过那半斤粟米,这是他一家子的口粮,她没有半分犹豫的全都拿了过来。
“老奶奶,你的礼我收下了,咱们长安有个说法,收了别人家的礼,就要还礼,您送我半斤粟米,我送您十枚银币。”
说完从怀里掏出十枚币子递给老妪,老妪惊恐的摇头,看着李承言不敢收,不过李承言将脸一摆对着老妪说到:“咱们说话算话,说出口的事情就没有收回来的,这钱拿着,等着您的地重新分了,到时候也好买种子农具不是?”
“使不得啊,殿下,使不得啊。”
“是啊殿下,咱们这没有那规矩,您就把钱拿回去吧。”
“殿下“殿下””
李承言严重挂着泪,嘴角却已经咧到了最大,活像个傻子,身手抱起一个干瘦的孩子,从袖子里掏出一把糖塞给孩子。
“多好的娃,这要是在长安,这么大的娃子正是讨人嫌的时候,要是没肉,白花花的稻米吃着都说难吃,都是大唐的百姓,凭啥他们就这么挑,你们就不行?记住了,以后要是再有人欺负你们,就去长安告诉我,我给你们做主,就算是我爹都不行!”
“没肉就不吃饭了?那长安就没地主么?地主家不收粮食么?”
“收个屁,去年陛下就下了旨,以后天下的农税只收你们两成收成,地主最多收两成,若是谁敢坏了规矩,掉在城楼上先晒上几天,然后就把地收回来,你们又不傻,就不知道打听么?”
李承言一句话说完,那汉子竟然哭了出来:“那帮天杀的王八蛋,咱们这些年收成都给了他们,足足七成啊!七成啊!”
七成是个什么概念?一百斤粮食自己家只剩下三成不到,剩下的还要留种,还要吃,那帮王八蛋的心是石头做的么?
“以后就好了,谁要是再敢多收一成,你们就揍他个王八蛋,若是打不过,来长安找我!”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挤出了人群,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手里的一小袋粟米递给李承言,然后又从怀里掏出三枚已经磨得发亮的铜子。
“俺爹让杨家的仆役搭设了腿,俺娘被那帮牲口活活逼死了,俺爹说了,让俺把家里的粮食都送你,还有这三个铜子,俺不要钱,你把杨家家主的卵子卖我,我要拿回去喂狗!”
李承言看着眼前的娃子,看着那干枯身子里面那种让人颤抖的怒火生生的说不出话,用自己全部身家换一个死人的卵子,为的就是拿回家喂狗?这是多大的仇。
“兔崽子,哪来那么大煞气,回去告诉你爹,他杨紫山的卵子我送他了,就是拿回家熬汤我也由着他,王忠,去扬州府库提钱,告诉他们凡是给咱送礼的没人还礼十个银币,明年他们种地的花费我李承言全包了,另外下榜,明天开始让马周就住在扬州,什么时候把地分明白了什么时候回长安。”
“都听见没?你们他娘的赚大了!谁家能用半斤粟米换咱们殿下十枚银币。”
王忠不理解,不知道李承言抽什么风,借钱是要换的,这的多少钱,没人十枚银币,十万人就是百万银币,您老人家真有钱,话里带着怨气,却被边上的秦琼踹了一脚。
“坏事的东西,这么多年在他身边就学会拍马屁了是吧,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他钱若是不够回头老夫给你补上。”
第二百三十四章:斩首
命运永远都是公平的,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在旁人眼里看起来似乎不是很公平,所以我们就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深深的误解,因果报应并非是虚言,种恶因,得恶果,这就是天理命运,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今天的扬州阳光明媚,扬州外的城门口人声鼎沸,高达三丈的高台下密密麻麻的占了许多人,他们都在等着,等着他们的仇人身首异处。
“午时将到,带人犯,验明正身!”
随着武将在高台上的一声呼喊,一队队身穿白衣的囚犯戴着手铐脚镣缓缓从城门里走来,他们脸上带着恐惧,带着悲伤,但是更多的,还是麻木。
“验明正身!”
“陛下有旨,经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特令太子查处扬州氏族,应,杨,周,武,刘等四十六家,贪赃枉法,私设公堂,聚敛钱财,兼并土地,谋刺太子,此罪大恶极之徒,罪当诛九组,朕感念上天有德,不欲多造杀业,仅移三族,妻女打入教坊司,永世为奴,扬州诸事,悉数绝于太子,贞观五年六月。”
“吾皇万岁!”他们第一次真心实意的跪倒在地,用一种几乎是公式化的话语祝福哪位未曾见过面的皇帝。
“午时已到,行刑!”
“慢着!”
随着一声大叫,一群穿着青衫的书生朝着众人走来,为首的是一个三十几岁的人,头上包着方巾,身上穿着绸布的青衣,腰上的玉佩随着他的脚步一晃一晃的,很是潇洒。
“下面是谁?为何阻拦法场行刑!莫不是劫法场的?”
徐常德看着一行秀才心里之凡冷笑,还以为你们今天不来了呢,眼神不着痕迹的略过城楼,看着坐着的人轻轻的点头,徐常德严重露出一抹残忍的神色。
“刚才我等在下面听旨,尚有不明之处还请大人指正。”
秀才不是官,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有的时候就算是李承言也那他们没有办法,他们是官员与地方联系的纽带因为有了他们,可以使官员办事更加的顺利,所以一般的地方官都不会招惹他们。
“王秀才,不知哪处有疑问?”
徐常德喝了一杯茶水,看也不看那个秀才,神色傲慢至极,他这个样子让一只高傲的王秀才十分的气愤,不过现在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救人最重要。
“小可不才,枉读了几年圣贤之书,不过一些话还是听得懂的,圣旨上说他们聚敛钱财,贪赃枉法,又是兼并土地,刺杀太子,这些事是否有据可查,有证可循?”
王秀才问的不可谓不刁钻,有证可查?用什么查?江渎宫的事情只有他们自己能看见,人证物证皆是笑话,兼并土地,在王秀才看来更是错漏百出,他们那个没花钱买?既然是花了钱的,那就不算是兼并。
“王秀才要什么证据?人证还是物证?”
王秀才看着徐常德笃定的样子心里一阵突突,不过事过不再为,现在正是给自己等人刷人望的时候,为了前途,拼了,就算是救不了他们,也要进入那人的法眼,只要是那人看见了自己等人就有了晋身之资,所以他总是有疑虑也只能是咬咬牙坚持下去:“事无不可对人言,想让我们认同,就要给我们看看证据,人证物证我等都要看看。”
徐常德没有理会这群人,难怪他说那句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群人连书院里那些最差的学生都不如,还妄想着跻身朝堂?
“既然王秀才想看,那就给你们看看,”说着朝着身后一挥手,一队队的兵将手上拖着账簿走了上来,整整走了大半个时辰,看着前面堆积如山的铁证,王秀才咽了口唾沫,看着徐常德的脸色越发的铁青。
“铁证如山!王秀才,你可还有什么指正的?”
王秀才咽了口唾沫,看着徐常德得意的样子艰难的说道:“人,人证呢?”
“你要人证?”
王秀才看着徐常德为难的样子心里的警惕渐渐的放松了下来。
“对,我要人证!”
“王秀才说这些人无罪,说人证不在他们就不算有罪,我现在就问!”
“人证何在!”
徐常德的话几乎是用喊出来的,下面的那些百姓用愤怒的眼神看着那几名秀才,很多人他们都认识,特别是哪个姓王的,老早就在帮那些混蛋办事,愤怒挤压在众人的胸口,听到徐常德的话,他们几乎是用异口同声的声音说道:“人正在此!”
声音很大,就算是震耳欲聋一般,声音久久的回荡在天空之上,王秀才几个人看着身后一直老实巴交的任自己欺凌的百姓,突然觉得有些恐惧。
“大人,就是他们,就是他们骗我们殿下要占我们河边的地,让我们砸了工坊!”
“徐大人,他们就是那群人的同伙。”
“大人不能放过他们啊!”
李承言在楼上看着下面的情形差点笑出声,一群蠢货,他们究竟是蠢到什么地步了才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力挽狂澜么?就凭他们的体格也敢?
“你们所言当真?”
“草民愿以人头担保!”
一个精壮汉子穿着麻衣,黑黝黝的胸膛就裸露在空气里,不断地朝着徐常德口头,若不是练过,徐常德差点笑出声来,不过还是忍住了:“王秀才,他们所言当真?”
王秀才现在几乎是吓的说不出话,眼神惊恐的看着徐常德说道:“大人,断无此事,断无此事啊,刁民冤我!”
“料你王秀才也不敢,不过陛下另有一封旨意,那是专门留给你们的。”
没有理会众人的惊诧,徐常德从怀里掏出一张黄卷,看着里面的字差点没噗嗤一声笑出来。
“告诉太子,将惹事的士子名单交上来,一群只会扯淡的蠢货朕,不欲在此事上多做纠缠,夺其名望,收其田亩,终身不得入士。”
天塌了,王秀才现在唯一的感觉就是天塌了,这种惩罚就是对于士子最重的惩罚,除了读书,他们还能做什么?没了田地,没了收成,他们怎么耕读,读书还有什么用?
第二百三十六章:阴雨送贤人
人最惧怕的东西就是失去自己的一切,那些曾经的荣耀,那些曾经的风光,当这些东西变成灰灰的时候,就算是不经意的回忆都会觉得剧痛无比。
李承言狠,所有人都知道了李承言的另外一面,原来这个太子不止会杀人,而且诛心的本事也是一等一的,天下所有的士子知道这件事情以后都会变得恭顺无比,因为有了扬州的前科他们就知道了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随着一声令下,四十三家六百多颗人头落地,脏器的臭味加上血腥气的味道不好问,特别是当筋疲力竭之后,鬼头刀砍在人的后脑,整个脑袋被斜角切成了两部分,脑浆四溅的情景不时上演,将这本来就复杂的气味增添的更加浓烈。
刽子手吐了,然后涮涮嘴继续,然后再吐,再继续,饶是干了二十几年的刽子手依旧是受不了浓重的气味,最后实在砍不动了,直挺挺的晕在了原地,被身后的兵将替代。
血液随着高台一点点的留到了地上,不多时,就落了一层黑色的东西,稍微一惊动,就漫天飞舞,发出闹人的嗡嗡声,声音大的已经压盖住了烦人的哭喊。
“喏,这是杨家家主的卵子,”
一个白色的**被仍在了少年边上的地上,少年笑呵呵的捡起,然后放在布袋里,准备拿回去喂狗,边上的百姓羡慕的看着身边的少年,恨不得将少年袋子里的东西抢过来。
“殿下的工坊让我们砸了,咱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将那工坊盖起来。”
“对,先前是咱们误会了住太子殿下,去盖工坊。”
众人都很开心,自家最大的仇人死了,那么自己的好日子就来了,想起以后只用交四成,若是以后自己有地,只需要交两成,他们就开心的想要跳舞,不知道长安边上那些不交粮的人脑袋是不是坏了,这么好的皇帝,这么好的太子不供奉,等着改朝换代么?对于那些人他们没有羡慕只有弄弄的鄙视。
“小恪,看见了么?这就是民心,他们的要求很简单,有地有粮,让他们能活下去他们就会老老实实的在家带着,不会给你带来麻烦,当然若是能给他们点油腥,他们就会将命都卖给你,他们虽然没读过书,但是他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道理,那就是平平安安。”
“可是就这么简单的道理,又能有几个人可以办到?自古造反的都是活不下去的,只要能让他们有口吃的,有件衣服穿,咱们大唐就是千秋万代。”
听着李恪的话,李承言莞尔一笑,看着朝着远处风风火火去盖工坊的百姓,李承言着急的喊道:“老徐,别忘了给他们饭吃!记得每吨都要有肉!”
徐常德笑了,眼睛里挂着泪花,这是多么可爱的一群人,又是多么可敬的一群人。
“您放心,就算是我一年不吃肉,也要让他们吃的饱饱的。”
世界上很多的事情用平常的道理就能想明白,朝廷治国的根本还是在于治民,而殖民就是为了让他们吃饱喝足,道理很简单,但是很难做到,因为总有那么一群人不想让这些苦哈哈的百姓吃饱,他们的思想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