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顺宗-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旗帜下面的高头骏马上,正端坐着一个身高八尺的汉子,面色黑红,上唇蓄着胡须,头上戴着一顶黑色的厚皮帽,吐蕃军中奔出一匹马,马上的军官叽哩哇啦对着马贼讲着什么。隔着远,曹亮也听不清楚讲得是什么,不过能听得出声音的威胁和颤抖。马上的那汉子呵呵大笑,马鞭一指,马贼中一支箭就飞了出来,将那军官射落马下,马鞭再指的时候,马贼已经开始了冲锋。
  史敬奉看了一会,道:
  “这个人倒不单是个马贼,行军打仗还是有些章法的。”
  看着马贼风卷残云般将群龙无首的吐蕃兵解决掉,史敬奉又发出了指令,道:
  “真是无巧不成书,该我们下去会会那位沙无痕大当家了。”
  沙无痕的马贼已经冲到了小堡前,正吆喝着要小堡里的守军开门投降,不然杀个干干净净。小堡已经被唐军所占,没有史敬奉的命令,谁敢开门?恼羞成怒的马贼刚要攻城,就听到一阵梆子响,一排利箭精准地插在马贼们队列前十步远。一个声音从堡上传来说:
  “敢向前越过此箭者,杀无赦!”
  一个嘶哑的声音在马贼中响起:
  “唔?说的是汉话?难道你们不知道我沙无痕是什么人吗?这小小的堡垒就能挡住我们?”
  “哈哈哈哈哈哈,就是知道沙大当家是条响当当的汉子,某才想和大当家交个朋友。”
  又是一串响亮的汉话,不过却是发自马贼的背后,沙无痕等一干马贼脸色顿时一变。
  ————————————————————————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一百二十一章 … ~冠军游击大将军(四)

  “点子扎手!”
  马贼中间一阵慌乱,大小头领们立刻厉声叱骂,把躁动不安的情绪压了下去。凭这个,史敬奉就觉得沙无痕治很有一套。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无论是谁在全力对付自己的猎物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却成了别人的猎物,都会六神无主的,何况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支精锐呢?
  多达千名士兵悄悄地在百步外站立,步兵在中间,骑兵在两边。他们的军服肮脏不堪,也没有打军旗,但是沙无痕注意到他们的兵器和吐蕃人大不相同,和自己部下那些从自己家里带兵器来的弟兄手中抄的倒是有部分相似,心里才稍稍有些安定。不过沙无痕依然不敢掉以轻心。沙无痕并不熟悉唐军的战法,但是多年的厮杀经验也使他感知到,对面排开的是令人压抑的攻击阵型。
  以沙无痕的经验,他宁愿和个个都是以一敌十的勇士过招,也不愿意和阵法严整的病人为敌。
  刚刚自己注意力在小堡的时候,正是对方攻击的大好时机,对方当动而不动,反而打上了招呼,沙无痕知道,事情有转圜的余地。
  沙无痕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叱骂自己骂骂咧咧的部下,道:
  “闭上你们的鸟嘴,来的不是敌人,如果是敌人的话你们早就成筛子了。”
  大当家一说话,本来还略有些浮动的马贼立马安静了下来。沙无痕策马走到前面,大声道:
  “想不到我沙无痕的名字对面的好汉也知道,真是让我老沙高兴啊。如果我老沙没有看错,对面来的不是吐蕃人吧?”
  到底中间隔着上千里,虽然都是汉人,但是沙无痕的口音在史敬奉听来还是怪怪的,估计自己的口音在别人耳朵里也差不多。史敬奉微笑着,尽量用雅言道:
  “沙大当家果然好眼力,不愧是纵横千里的沙无痕。我们确实不是吐蕃人。”
  马贼们彻底放下心来了。只要不是死仇,那就有谈好的可能。沙无痕听史敬奉说的是雅言也会意过来,也别扭地用跟老人还有商队学的雅言道:
  “我老沙好歹刀口上舔血这么多年,这点眼力还是有的。既然不是吐蕃人那大家就好说话了,敢问这位好汉,你们是那条道上的?额,对了,还是请你们的大当家出来叙叙吧。”
  这个问题很是让人尴尬,不过史敬奉在军中这么多年,已经视若寻常了。史敬奉微笑道:
  “沙大当家,我就说他们的大当家。”
  沙无痕似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主要是不相信个子短小的史敬奉居然会是对面这支精锐的首领。沙无痕一阵尴尬后,放声大笑道:
  “失敬,失敬,不知大当家贵姓,哪条道上的,沙某纵横大漠这么多年,似乎从不知道有阁下这一伙好汉。”
  史敬奉道:
  “沙大当家只是沙漠里的英雄,自然不知道我们这一号人。”
  这话里可就有讽刺沙无痕格局太小的意思了。沙无痕沉声道:
  “沙某看阁下也是一条好汉,所以心生敬重,不知道阁下为什么要出言相讥。沙某虽然无能,也不是任人辱骂的孬种,请大当家划下道来。”
  史敬奉见成功激怒沙无痕,抚掌笑道:
  “某还以为纵横大漠的沙大当家果然是一个英雄,却不料器量也是如此狭小——我问你,沙大当家,你可知道由此往北,经玉门关往东是什么地方?”
  沙无痕冷笑一声,道:
  “肃州罢了。春天沙某刚从那里转了一圈回来。”
  史敬奉继续问道:
  “那再往东呢?”
  “是甘州,以前沙陀人住那里,不过你们不像是沙陀人。”
  “那再往东呢?”
  “是凉州,那里是回鹘蛮子占据的地方。你们是回鹘人?”
  “你才是回鹘蛮子呢!”
  史敬奉身后一名小校出口喝止道。史敬奉道:
  “不得无礼——沙大当家的眼界果然开阔,某甚是佩服,不过你可知再往东是哪里呢?”
  “再往东?”
  马贼们不禁议论纷纷,再往东,那已经是快两千里外了,这个马贼头子,问那么远干嘛?那里的生活离自己太遥远了。
  沙无痕沉声问道:
  “听说那里是陇右——大当家,沙某是痛快人,请你有话直说,不要绕这么多弯子。”
  史敬奉正色道:
  “沙大当家以为某说的是废话,其实不然。沙大当家听好了,某和麾下这数千名将士正是从陇右来的。某是大唐圣天子治下、征西副元帅陈国公麾下先锋官、游击将军史敬奉。”
  史敬奉说的时候,唐军士兵们无不挺起了胸膛,而马贼们却有些沸腾了:
  “大唐?大唐!”
  “他们是大唐来的?你们真是大唐来的?”
  “他们是从几千里以外的大唐来的?他们来干什么?”
  “废话,他们当然是来,是来打吐蕃人的!喂,大当家,我们有帮手了!”
  这些从河西、安西乃至北庭各个绿洲汇聚而来的汉人奴隶,自小父祖就告诉他们,先默默忍受眼前的苦难吧,总有一天,那个无比强盛的大唐,会派出他最有智慧的将军,最勇猛的士兵,从遥远的东方来解救他们的。他们在这个梦想中渡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直到忍无可忍,才铤而走险,用自己的双手去反抗。如今,乍一听闻儿时梦中的“大唐”就在自己眼前,无怪乎如此激动了。
  不过沙无痕脸上的激动却是被他努力地压抑了下去,一闪而过,依旧冷冷的问道:
  “史将军,这么说你们是从大唐来的喽?你们来这里干什么。”
  无数激动的眼神在史敬奉的面前,和史敬奉这些天看到的一样。史敬奉也克制住自己的情感,道:
  “不,不是的,我们不是从大唐来的。”
  史敬奉咬着舌头说道。马贼们愕然了。史敬奉接着说:
  “我们不是从大唐来的,准确的说,我们是从大唐夏绥军来的。因为我们和你们,脚下站的土地就是大唐的土地,我们是在自己的国土之上。我们是从大唐的夏绥军来到了大唐的沙州,来从吐蕃人的铁蹄之下,解救被践踏了数十年的父老乡亲!”
  马贼们的嘈杂声更响亮了。不过沙无痕却依然冷静,道:
  “可是这块土地不属于大唐已经快五十年了。”
  “但是这片土地的心却一直属于大唐。”
  躲在史敬奉身后的曹亮忽然像自己身边的唐军士兵一样挺起胸膛说道。沙无痕脸上的肌肉猛地跳动了一下,接着道:
  “可是五十年了,大唐有想起过我们吗?现在说来解救我们,当我们做牛做马的时候,大唐在哪里?当我们要饿死、冻死在大漠里的时候,大唐在哪里?当我们被吐蕃人追杀的时候,大唐在哪里?现在我们可以不怕吐蕃人了,大唐却来了。史将军,大唐不是来得太晚了些吗?”
  马贼们的兴奋迅速消退了。
  “没有大唐,我们一样可以自由自在。”
  一个马贼高声说道。身边的将士沉不住气了,史敬奉却不急不躁地道:
  “没有大唐,诸位的自由自在不过是草尖上的露珠罢了。大当家,如果我没说错的话,你的日子好过也就是在这一两年吧?这一两年沙州以及附近的吐蕃驻军减少,所以你们的活动课间才大了起来,能有现在千人的规模。而吐蕃军之所以减少,原因就是大唐在陇右增兵,准备西征收复河湟河西。五十年了,如果不是奸贼太多,内乱不断,大唐早就发兵收复失地了。现在,大唐内部已经平定,所以圣天子才诏令三十万大军西征。”
  “三十万!”
  马贼们睁大了眼睛。沙无痕的脸色缓和了:
  “史将军,你希望我们做什么?”
  史敬奉道:
  “和我们一道,驱逐吐蕃人!”
  马贼们兴奋了。沙无痕却不为所动,道:
  “肃州那边没有任何消息,而你们却到了这里。史将军,告诉我,你们怎么来的,你们来了多少人?”
  史敬奉淡淡一笑,道:
  “不瞒大当家,我们是奉陈国公的命令从北面的大漠传过来的,来截断安西和河西的通道。我们一共来了两千人。”
  马贼们的兴奋劲都没有了,沙无痕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史将军,才两千人?”
  史敬奉道:
  “沙大当家久在大漠,想必知道当年班长史只带了三十六人就平定了西域。史某人带了两千弟兄来,比班长史多了多少倍。”
  沙无痕道:
  “史将军的志向令人钦佩,但是沙某确实不能拿我手下这几千弟兄开玩笑。史将军,沙某钦佩你是响当当的汉子,愿与你结为兄弟,以后只要有史将军用得到的地方,沙某一定尽力做到。”
  不管怎么说,沙无痕就是不肯松口。史敬奉知道强说无义,遂道:
  “既然如此,史某人就和沙大当家结拜这个兄弟。”
  二人就撮土为香,在数千战士面前结拜起来。论起年龄来,史敬奉要比沙无痕大,就做了兄长。沙无痕一声兄长叫过以后,史敬奉笑道:
  “既然兄弟有自己的打算,愚兄也不再强求。堡上的弟兄们,将吐蕃的兵器拣两百件来,财货分出一半来,给弟弟你和弟兄们带走。”
  沙无痕无论如何也不肯要,要给史敬奉做见面礼。史敬奉笑道:
  “这些吐蕃人若不是逃入堡内,自然是你的战利品。而且愚兄也是有求于贤弟你的。”
  沙无痕不由得一紧张,史敬奉笑道:
  “愚兄初来乍到,不熟悉情况,而贤弟纵横大漠,算是主人。愚兄打算今日就攻下沙州,而后以此地为根据,控制附近四州,扼守关隘,截断吐蕃东西,方便大军全歼河西敌军。所以要仗着贤弟沙无痕的美名,为愚兄探听吐蕃人的动向,不知贤弟意下如何?”
  沙无痕见不是要他打仗,遂爽快地道:
  “但是哥哥吩咐的,除了刚刚那一条。小弟无不去做,哥哥就等着小弟的谍报吧。”
  两人就约定了联络的方式。堡内的唐军士兵将两百多件吐蕃兵器和易于携带的财货送出来,交给沙无痕的人。沙无痕率领马贼打着唿哨走后,身后一名军官问史敬奉道:
  “将军,您这样折节下交,值得吗?”
  史敬奉道:
  “咱们人手不够,现在起码解决了一个刺探军情的难题吧?”
  “大当家,咱们真的不帮他们吗?我看这个史将军是条好汉。”
  一个马贼头领问沙无痕道。沙无痕叹了口气道:
  “不是我不肯,是他们人太少。我也不愿意弟兄们当一辈子马贼。再看看吧。还好,路已经铺好了。”
  望着马贼们离开的身影,史敬奉道:
  “今日,我们就要拿下沙州!”
  千里之外,李光颜的帅帐已经安到了靖远。盯着硕大的羊皮地图,李光颜自言自语道:
  “这个史敬奉,他去哪里了呢?”
  ————————————————————————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一百二十二章 … ~河州攻略(一)

  李光颜的战略目标是河西,取得河西,和郝玼、李愬成掎角之势。如果是在十年之前出师,李光颜出师之后只管往西打就行了,但是数年前回鹘袭取了凉州,正好卡在了河西走廊的咽喉上,出于大唐和回鹘虽然因为和亲问题扯皮不断但仍然属于面上的同一阵营,不能多面树敌,而且当年回鹘取凉州还有大唐暗中助力的因素。所以此次兵部给与的指令是不和回鹘人冲突,绕凉州进攻,粮秣从陇右供应。这让李光颜所部将士很不满意,却不得不遵从。
  所以李愬出师后攻占临洮,作出大举进攻河湟的姿态,而郝玼出兵后直趋兰州,同时派出钱雄奇袭石城堡,控制了泾原和夏绥两镇之间的广大地区,将两镇连为一体,随后陇右行台委任白居易权原州刺史,派出近卫军一个旅和屯兵第七十一军进驻此间,肃清吐蕃、党项、犬戎势力,巩固地方。而后郝玼派张平子率军在兰州渡过黄河,夺取皋兰,建立粮道,为李光颜保障侧翼。而郝玼则留下七十军坐镇兰州之后,率领主力五万大军直扑故陇右节度使驻地——鄯州。
  战事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一个多月时间里,除去史敬奉部两千人进入大漠之后杳无音讯之外,其他方面都是一切顺利,一个月时间收复了数百里土地,大唐上下均是振奋异常。不过高层的心里压力却并没有因为战绩的辉煌而有多少减少,反而更加担忧。
  长安的清晨,早朝时间快要到的时候,一队挑着火球的金吾卫士兵护卫着一辆马车,打着全套仪仗出了靖国坊。早起的路人知道这是宰相裴垍的坐车,立在路边大声叫好。也有细心的人发现车队里有两套宰相仪仗,而且后面还有一辆马车跟着,心里猜想这是哪位宰相和裴相公同乘。
  “这是在为陇右的胜利叫好啊。”
  昏暗的车厢内,裴垍幽幽地说道。坐在他另一边的裴度也点头称是。代宗年间,吐蕃攻陷长安,为祸关中,百姓对吐蕃人是恨之入骨;而安西、北庭、河西、陇右等地的丧失,不但是大唐外战的最大失利,更使得大唐失去了战略纵深,失去了商路。此番大唐用兵陇右,大家自然是万分支持,又连战连胜,自然是群情振奋了。不过这种振奋并没有影响到车内的两位宰相。
  开战以来,三十几岁的裴垍已经瘦削了几分,四十大几岁的裴度的胡须也白了一小半。裴垍问道:
  “兄长,陇右还有粮秣统计司最新的情报、战报有没有到?”
  裴度道:
  “还没有。我已经下令前线务必多派斥候,打探吐蕃军的动向。”
  裴垍道:
  “大军虽然一路势如破竹,可是至今吐蕃主力未受损失,我军推进速度太快,收复的地方来不及恢复,只怕会影响我军集结主力与敌决战。”
  裴度道:
  “我也担心这个事情啊。现在吐蕃军主力似乎从人间消失一样,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等着我军。现在郝玼和李光颜已经向鄯州进军,而李愬还在临洮和吐蕃论短立藏部对峙。不知道李愬是怎么想的,如果不能迅速击败论短立藏,渡过洮水攻取河州,那么郝玼的侧翼,甚至兰州都将暴露在吐蕃人的兵锋之下啊。要不今日我再吩咐兵部发一道文书去催一下?”
  裴垍道: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符直是军中名将,想来有他自己的打算,过分催他反而不好。我们只要把自己该做的做好就行了。张茂昭到位了吗?”
  裴度点头道:
  “张茂昭已经率部进抵夏州。另外,令狐楚也到了凤翔。”
  裴垍道:
  “令狐楚到底还是嫩了些,军事上的事情还是让刘雍做主稳妥一些。”
  裴度道:
  “正是。”
  马车沿着春明大街一路不疾不徐地奔驰,到了一处街角,裴垍吩咐马车停下,对裴度道:
  “兄长还是坐自己的车驾吧。我们二人同宗为相,听起来风光无限,可是却是要上为国,下为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稍有不慎,裴家多少年都翻不过身来,诸事都要小心啊。”
  裴度知道裴垍作为裴家这一代的佼佼者内心的压力,轻轻按了按他的肩膀,下了马车。
  天气愈加寒冷了,唐军已经停止了在洮水上架桥,因为河面就已经可以过人了。可是李愬并没有过河,因为他本来就没有打算渡河。河对岸的吐蕃人反而忍耐不住了。这么长时间以来,吐蕃在陇右的大军被李愬吸引在这里,造成了鄯州方向的空虚。鄯州方面发来的最新军情说,有一路唐军已经开往鄯州去了。
  当今天早晨,前营来报告说李愬的大军一夜之间退得干干净净,撤回了狄道城之后,论短立藏愤怒了:
  “汉人都是骗子,都是骗子,姓李的都是骗子,都是骗子!他们的皇帝是个骗子,这个李愬是个骗子,这个李愬的哥哥也是个骗子!”
  难怪论短立藏会这么暴跳如雷。他带领五万大军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唐军的进攻,如果唐军进攻,他就从侧翼插唐军一刀,不料却被李愬虚虚实实地给陷在了这儿,直到昨天几个羌人头领来哭诉,说自己的老窝被唐军骑兵给踹了,论短立藏才知道自己中了李愬的缓兵之计。而早上过河的探子报告说,数了数唐军的灶坑,唐军顶多只有两万人。
  论短立藏这才知道所谓的李愬大军离开又回来,所谓的夜袭,不过是为了骗他,让他觉得唐军实力强大。觉得自己上了李愬的大当,他决定发动进攻。结果
  ————————————————————————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一百二十二章 … ~河州攻略(二)

  “副元帅,右路军郝玼副元帅发来书函。”
  狄道城头,李愬正在凭墙远望,掌书记郑澥走到李愬身后轻声道。李愬头也不回,道:
  “可是郝副元帅又催我渡河攻打河州了?”
  郑澥道:
  “正是。”
  李愬道:
  “陇右行台太子那边有没有文来?”
  郑澥道:
  “行台也有行文来,催促副元帅渡河经略河州,和右路军合兵鄯州,恢复河湟。”
  见李愬不说话,郑澥问道:
  “属下有一事不明,请副元帅示下。”
  见李愬没有反对,郑澥继续道:
  “副元帅,我军刚刚收复狄道时,吐蕃人毫无防备,兵力分散,正是进兵的大好时机,不知副元帅为什么按兵不动,坐等吐蕃大军云集于此?”
  李愬道:
  “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
  郑澥道:
  “属下不敢说。”
  李愬淡淡一笑,道:
  “你不说某也知道。无非就是些含沙射影之类。你是不是也这么想我?”
  郑澥道:
  “属下不敢。”
  李愬道:
  “我何尝不知兵贵神速。但是,你在我身边,可知吐蕃在河湟布置了多少兵力?自从河朔平定,朝廷增兵西边开始,吐蕃也逐步朝河湟、河西增兵,河湟善战之兵不下数万,再加上羌、戎、党项各族武士,总数比我军之多不少,若是我军一开始挥军千里,一来进展过快,地方不易肃清,这些人逃散之后随时可以啸聚山林,成为数百人乃至上千人的大小流贼,威胁我军后方,二来战线拉长,我军补给不易。”
  李愬顿了一顿,继续说道:
  “三来我军每占领一地,就要分兵把守一处,造成兵力分散,而敌军可以凭借其纵深,逐次收缩兵力,最后形成对我军的优势,那时我军长驱千里,师老兵疲,后方敌军以逸待劳,不战而结果可知。朝廷蓄养兵力这么多年,希图一战而定河湟,若是稍有不慎,就会使得多年之功,毁于一旦,本帅身负陛下重托,岂能贪多求快,以致失败?”
  “我军集结于此,吐蕃必然不敢轻视,定会集结大军来此以防我军渡河。本帅隔三岔五就派军出去绕一圈,他就会以为我军尚未集结完毕,各地兵马就会源源不断地开来。这样原本要一城一地角逐的我军就可以坐等各地吐蕃军开来,一战荡平;原本劳师远征的我军就变成了以逸待劳;原本要分散兵力的我军就可以集中兵力。我军就可以将劣势转为优势,将被动转为主动。以大唐近卫、凤翔、神策七万养精蓄锐的百战精兵对吐蕃十万远来疲敝兵马,掌书记以为胜算大吗?”
  恍然大悟的郑澥道:
  “属下以为,大。”
  李愬继续说道:
  “而吐蕃军除了吐蕃本族兵马,还有苏毗、羌、党项、吐谷浑等所谓内四族兵马,以及随军奴隶等,人数虽多,却号令不齐,质素不齐,只能打顺风仗,一旦受挫极易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