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顺宗-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愿为大帅效死力!”
  “好,从今天起,你就是虞侯了,你们别置一营,归在郦定进将军属下。起来,让开道路,让本帅进城!”
  “谢大帅不杀之恩。”
  伤兵们互相搀扶着从地上站起来,陆陆续续走到城外,在城门左边站好。高崇文吩咐医官为他们诊治后,大手一挥,高霞寓就带着骑兵冲进了北门。
  贞元二十一年十一月中,高崇文复东川全境。
  (继续朴实地推荐黑齿大大的《宋末之龙战九野》,书号31887。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二十二章 … ~幕僚有话说

  (将要更新的时候,看到陈艳青夺得了中国代表团的第八块金牌,爽啊······再次推荐黑齿大大的《宋末之龙战九野》~~补一句,刚刚看到本书冲到了历史军事类点击榜第三,更爽了,希望能保持住~~~~~)
  东川节度府,高崇文高坐在堂上,毕竟是年过六旬,一夜恶战后不免有些疲累,分派驻地防区,安置降卒又花了不少功夫,手下将领幕僚们都被分派去或是巡视,或是去攻打东川其他州县,敬宽也回阆中去搬迁粮营,正好借这个机会休息一下。这时,一名幕僚悄悄地走了进来,躬身施礼道:
  “大帅,安民告示写好了。”
  高崇文抬眼看了看,这是自己在阆中召入的一个幕僚,便点头道:
  “有劳先生了,我就不看了(反正认不得几个字),写好了就交给亲兵去四处张贴吧。”
  “是,大帅。”
  幕僚答应后,却站在原地不动,高崇文问道:
  “恩?还有什么事?”
  幕僚问道:
  “大帅,告示上是用神策军节度使印还是东川节度使印?”
  高崇文一愣,以为这个幕僚有什么想法。想想自己手里现在确实是两颗大印,但是自己是神策军行营节度使,当然要用自己的大印了,于是回答道:
  “以前用什么现在还用什么吧。”
  幕僚果然有话说,上前一步道:
  “可是大帅,以前用的是神策军节度使印,现在贼兵退后,东川高级官员不是失陷就是附贼,您实际上是在做东川节度使的事情。不用东川节度使印信,许多事情做起来名不正言不顺啊。”
  “那就暂时两个一起用吧。”
  “可是大帅,邸报刚刚到达,朝廷已经任命谏议大夫韦丹韦大人做东川节度使了。韦大人已经从长安出发,很快就要到梓州了,您用东川节度使大印,万一将来被御史检举,朝廷必然会追究,不合适。”
  绕了这么长时间弯子,高崇文已经很不耐烦了,作色道:
  “你到底要说什么?你们这些读书人,说话就不能爽快一些吗?”
  那幕僚见已经吊起了高崇文的胃口,就不再绕弯子,应承道:
  “是,大帅。”幕僚拱手道,“大帅,您不觉得我军打得太快了么?”
  “是啊,西川军也太不经打。掌书记那里的告捷文书改过了吗?”高崇文一脸得意,他当年最光辉的一场胜利是以三千人大破吐蕃三万人,但是此后这么多年就一直没有出头露脸的就会,久被压制,现在受到重用,又连战连胜,自然踌躇满志,不过高崇文到底年纪老大,马上回过味来,直视幕僚道:
  “你什么意思?”
  “小的没别的意思,为大帅营窟,我长武将士求功耳。”
  幕僚的脸上露出了从骨子里发出来的笑容。
  营窟这个典故出自冯谖客孟尝君,战国时冯谖受孟尝君知遇之恩,以狡兔三窟为例,为孟尝君在封地薛地市德,使孟尝君获得薛地百姓的坚定支持;利用外国来为孟尝君抬身价,使齐王不得不依仗重用孟尝君;趁机求太庙法器到薛地为孟尝君巩固根本,使得齐王不敢轻易讨伐薛地。这样为孟尝君建立了功业富贵的保障。这人明显是以冯谖自比,不过高崇文没念过书,却听不懂什么意思,求功他倒听懂了,问道:
  “如何求功?”
  此时的幕僚已经没有了开始时的恭谨,早已直起了身子,一副指点江山的气概,道:
  “大帅,属下斗胆问之,是好打的仗立功大赏赐多还是难打的仗立功大赏赐多?”
  “自然是难打的仗立功大赏赐多了。”
  “是打的时间长的仗立功多还是打的时间短的仗立功多?”
  “自然是打的时间长的仗立功多了。”
  高崇文已经隐约猜到了此人的意图,脸色渐渐阴暗了下来。骨子里发出的凌厉气势让幕僚浑身一凛,忙说道:
  “大帅,请勿动怒,让属下慢慢道来。非是属下要大帅自毁名节,而是将士们心里都是这么想的啊。东川繁华,远胜夏绥百倍,将士们乍由苦寒之地来到天府之国,哪里能不心动呢。今日进城后,将士们虽然严守号令,没有扰民,但是都啧啧不已,颇有向往之意。而且将士们跋涉千里,为朝廷征战,没有赏赐,将士们必然心生怨怼,而且,属下听说出征时,皇上不是亲口许诺‘但凡有功,无分贵贱,朝廷不吝万户封赏’吗?我军十数日内恢复东川全境,这不是大功是什么?”
  高崇文脸上慢慢露出霁色,说道:
  “可是陛下如此厚待我长武军,亲往行营为我军壮行,又厚加赏赐,又赐给本帅御书,还信任本帅,连监军都不派给本帅,本帅如今兵马还没有进西川,怎么好意思向皇上讨封赏呢?”
  那幕僚见高崇文口气松动,知道自己富贵在此一举,忙趁热打铁道:
  “大帅,您可已经是数朝元老了,朝中名将的故事,难道您还不知道吗?郭令公有再造大唐之功,又与代宗皇帝是亲家,还不是被剥夺了军权?李令公建中年间四镇之乱时,力挽狂澜于即倒,结果如何?还不是被张延赏几句话就险些陷害致死?陆相公名重天下,辅政有大功,还不是被贬在忠州十年?属下知道大帅忠贞,不是让大帅做对不起皇上对不起朝廷的事,只是希望大帅学韦太尉自保。”
  句句实话,高崇文顿时来了兴趣,问道:
  “哦,韦太尉如何自保?”
  那幕僚情知高崇文已经入彀,脸上又恢复了镇定,道:
  “大帅可知韦太尉镇蜀二十年为何平安无事吗?韦太尉在蜀二十年,虽然对朝廷忠心耿耿,但是却留有后手。韦太尉在蜀地,一方面对吐蕃屡战屡胜,一方面厚加征敛,对蜀民课以重税,而这些重税韦太尉除了充实府库,又用来向先帝进贡,并且贿赂权臣,讨先帝的欢心。先帝一高兴,就给了韦太尉许多的赏赐,更大的权力,这样韦太尉又有足够的财货赏赐将士,资财充足后,又适当减免百姓的赋税,所以蜀民敬服韦太尉,将士百姓皆甘心为其所用。”
  韦皋战功卓著,威名赫赫,历来是朝廷楷模,高崇文是个久在军中的老将,身外之事不太关心,一听幕僚这么说,顿时目瞪口呆。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二十三章 … ~皇帝有话说

  (点击、鲜花、推荐、收藏,俺都要,多多益善。)
  高崇文闻言不禁目瞪口呆,喃喃道:
  “韦太尉竟然如此?”
  似乎不敢置信。那幕僚言之凿凿地道:
  “确实如此,而且不止如此。大帅想必清楚,韦太尉此举形同谋反,故而韦太尉害怕自己的所作所为被朝廷知道,凡是蜀地的官员任期满的,都辟为僚属,凡是自己征辟的才俊,都不放他们入朝,这样,韦太尉才能位兼将相,才能在西川二十年稳如泰山。大帅您想想,当您初到东川时,是不是想找一个熟悉西川情形的僚属都找不到?”
  “那先生为何对西川情形如此了解?”
  “属下兄长曾经在西川为官,一年前病故,属下曾入西川运兄长灵柩回故里,所以属下对西川情形略知一二。”
  那幕僚顿了一顿,继续说道:
  “大帅只是立下大功,代将士微求赏赐,有何不可呢?大帅若开不了口,可以不直接请求,只将大军停在梓州休整即可,吾料朝廷若真是信任大帅,封赏必然马上就到。”
  “可是先帝是先帝,今上是今上。今上比先帝要有为许多,也不似先帝那么爱财吝啬。”
  “大帅,您想一想,先帝初继位时是不是也如今上般励精图治?可后来如何?最难猜测帝王心,大帅要三思啊!”
  高崇文却什么表示都没有,道:
  “本帅心中自有分寸,你先下去吧!”
  那幕僚本以为会得到高崇文赏识,心有不甘,却只得行个礼下去了。他倒不知道高崇文后来说:
  “这些南蛮子,心思端的狡诈。”
  本来应该当天发出的告捷文书一直等到第二天下午才从梓州发出,而此时,已经得到消息的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草拟的奏章早已上路了。
  《春明外史》创刊的时候,李诵特地让李绛将编号靠前的几张要了过来,放在自己紫宸殿的御书房里,每天看看自我陶醉。顺便说一句,自从干掉了俱文珍杨志廉后,李诵就迁“回”了大明宫居住,御书房也设在了紫宸殿里。由于印刷困难(当然在当时人看来已经极其方便了),《春明外史》每半个月才能出一期,版面很少,上面的内容也大多简明扼要,售价也不便宜,但是由于王建的坚持,做工精美,而且在上面发文的无一不是名人,所以居然在长安的富贵圈里打开了市场,据说长安有的商人买了后把它裱起来放在客厅里,以为炫耀的资本。几名宰相一进御书房,就看到了李诵案上的报纸。但是李诵明显不是请他们来欣赏报纸的。待他们坐下,李诵从手边拿起了一份奏章。
  “各位相公,你们看一看。”
  李诵面有愠色地说道。看来皇上今天心里不高兴啊。
  从李纯开始,杜黄裳,杜佑,陆贽,郑余庆四人依次传阅着一份奏章,这份奏章他们中已经有人看过,但是依然看的很仔细。待几人都看罢,陆贽道:
  “陛下,这是高崇文在挟功求赏。”
  高崇文是杜黄裳推荐的人,现在挟功求赏,皇帝是怎么想的?杜黄裳是不是也要受牵连?其他几人都看出来了,但是心里都在掂量该怎么说,只有陆贽,稍加考虑就说了出来。杜黄裳依然面色平静,默默不语。
  有话不说不是陆贽的哲学,说实话,陆贽从来没有当面说过李诵怎么样,但是李诵却很害怕陆贽,李诵现在是体会到唐太宗见到魏征是什么感受了。既然有人说话,太子和其他几位相公,包括杜黄裳都点头赞同,李诵就接着问道:
  “那陆相公以为该如何处置?”
  陆贽道:
  “臣以为应当重赏。”
  恩?没听错吧?坐在一边的李纯怀疑地摇了摇脑袋,在他看来,现在陆贽落井下石才正常。不过见大家都在听,赶紧收回心神。
  陆贽接着说道:
  “臣以为,高崇文十数日就能恢复东川全境,足见其人武勇,部下善战。陛下选用高崇文讨刘辟是对的。高崇文所部是客军,自长武至西川,其间道路何止千里,若是其他军队,将士锐气只怕早已消磨殆尽,高部客军远征,单凭忠义不足以鼓励三军,所以臣以为应当重赏高部。”
  “行百里者半九十,高崇文初战告捷,正是应当鼓舞士气,一战而定西川之时,士气可鼓而不可泄,不然时日消磨,刘辟在西川站稳了脚跟,西川就不容易平定了。陛下现在赏赐高崇文,所费不过数十万钱,若此战拖延,耗费何止百万缗?臣望陛下不以小过而恶其人,及时赏赐,如此平复西川指日可待。”
  杜佑睁开眼睛道:
  “陆相公言之有理。”
  杜黄裳郑余庆也表示赞同。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一直默默不言的李纯说道:
  “若是高崇文恃宠而骄,得寸进尺,平复西川后效仿刘辟割地自据,到那时该当如何呢?”
  陆贽道:
  “臣观高崇文年已六十有一,慷慨质朴,厚重少文,不是心存不轨之人。顶多不知礼法纲纪,断不至于割地自据。”
  李纯接着问道:
  “不是不相信陆相公,俗语有云,知人知面不知心,王莽未篡汉时谁道他是奸臣呢?”
  又转向李诵道:
  “父皇,儿臣以为赏赐之外,当对高崇文有所鞭策警示。”
  “陛下,武将恃功求赏,虽是恶习,却已成惯例。若陛下发动大军监视,不免令前方将士心寒。老臣以身家性命担保,高崇文绝无二心。”
  杜黄裳离开座位跪下道。
  陆贽道:
  “陛下,杜相公言之有理,臣赞同。”
  既然如此,李诵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当下命令翰林学士王涯草诏。
  不过李诵却依然面有愠色,说道:
  “刚刚打下了梓州,就按兵不动,想养贼自重,哼,到后来若是贼越养越大,我看他五千兵够不够朝里面塞的。”
  “朕本以为高崇文爱惜士卒,如今看来却是浪得虚名。他一出征时朕就当着全军的面许诺,只要平叛成功,朕绝不吝啬奖赏,他倒好,仅仅收复了东川,就朝朝廷伸出了手,若是西川也打下来了,朕是不是要把刘辟得不到的给他呢?”
  “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可是军队却不思务本,自恃无力而骄。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会出事。军队要改革!”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二十四章 … ~贞元二十一年的结束

  (男篮今天的表现果然印证了中美战后我的猜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男篮进前八有望了。今天的体操男团决赛也让我特别感动,那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啊,看着肖钦和其他小伙子们流出的泪水,我的眼睛居然也湿润了。)
  第二期《春明外史》的头版也是新鲜出炉的热门消息,除了提醒各位读者从明年元旦(中国古代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而不是现在的西历一月一号)起,就要改元永贞,明年就是永贞元年了,最大的消息就是朝廷重赏平叛有功的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及其所部,赐钱一万五千缗(一缗一千钱),玉壶百坛,做赏赐将士军功及过年费用。同日下诏,封高崇文为检校工部尚书,剑南东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同时统领各路征蜀军队,命令高崇文新年过后择日进兵,一举荡平西川。
  本来的内阁商议,仅是赏赐高崇文,同时赏赐严砺,但是前几天前进到汉中的东川节度使韦丹上书朝廷,道高崇文客军远征,如果没有实质性的赏赐,将士必然懈怠,不能拼死力战,情愿称病不赴任,将东川节度使让给高崇文。奏章一到,不但李诵动容,知情大臣也莫不感动。要知道这是属于秘密政治,韦丹做不了东川节度使,朝廷也无法以任何名义给予他公开补偿,他也只能回来做他的谏议大夫。李诵情知韦丹说的有道理,于是准了韦丹所奏,却保留韦丹的东川节度使一职,仅任命高崇文为节度副使,知节度事。
  诏书发出后,整个大唐帝国不出意外,在贞元二十一年都不会有太大的事情发生了,上上下下,所有人唯一的大事只有一个:过年。
  自从腊月初八喝过腊八粥后,长安的年味就开始浓烈了起来,市民们纷纷忙着大扫除和准备食物。各衙署的官员则忙着和现代人一样,做年终总结,希望能通过吏部的考评,获得一个好的等级,为将来的升迁或者奖惩拿到必要的资历。中高级官员们之间则风传新年后,为突出新君新气象,朝廷会在人事方面作出大的动作,加上年关将近,互相走动送礼的多了许多,长安的大街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直至深夜。
  秋天里长安市民关心的围墙问题终于在冬天得到了解决。东市和西市的围墙先后被拆除,紧跟着的就是平康坊的围墙。这三个区是试点,东市西市是商业区,而平康坊则是娱乐区,著名的娼妓集中地。三区的围墙推倒后,非常迅速的就在功能上出现了交叉,平康里的门面房价格一日数变,而东西市中也开始出现了瓦肆,有的地方白天是酒楼茶肆,而晚上就是进行歌舞,参军戏,说书表演的地方,长安市民的夜生活突然丰富了起来。
  为了配合东西市和平康里的开放,长安其他各坊的闭门时间也往后推迟了两个时辰,长安再也不只是白天的大都市了,她的夜晚也表现出了非凡的魅力。头天开放的晚上,激动无比的长安市民涌向了大街小巷,考虑到东西市和平康坊的容量有限,朱雀大街和春明大街晚上也准许商贩做生意。那一夜朱雀大街和春明大街上,东西市和平康坊的大街上,到处彩灯高挂,到处是高声吆喝的商贩和摆摊卖艺的江湖艺人,欢声笑语处处可闻,比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还要热闹三分。人们突然发现,原来夜晚的生活也可以这么丰富多彩。
  这样的盛况一直持续了两个月,每天晚上,长安城里手有闲钱的居民如果不出去逛逛,欣赏欣赏歌舞或者看看江湖艺人的表演,听听书,吃吃小吃,就会坐立不安。通过说书艺人和杂剧艺人的传播,张巡大战令狐潮也成为长安孩童中风行的游戏,时常有孩童哭着跑回家,向父母哭诉小朋友逼着自己扮令狐潮,而不让自己扮张巡。生活穷苦的人家随着宵禁的开放,也多了活路,许多人发现自己的街坊邻居还有亲朋好友扭扭捏捏地摆起了摊子,做起小生意来,或者开始去做帮工。关中虽然尚武抑商,但是大都市的人明显思想要开明许多,不到一个月,长安市上多了许多熟练的商贩。
  普通的市民是这样,富贵人家也有自己的去处。新君登基后被罢的许多供奉似乎一夜之间找到了事情做。平康里专门有一家大瓦肆,每天演出的都是梨园弟子,还有教坊名人,每天演出不断,几乎日日爆满,日进斗金。东西市各自新开了几家酒楼,都有新鲜的菜肴章法,让人拍案叫绝。某某富豪一饭千金的传闻也开始在坊间流传。虽然先帝大行使得这样的活动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但是许多人仍然感到,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
  不久长安的普通市民在发现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的时候,也发现自己的钱出去的快了,而钱出去的快又舍不得这样的生活,反正现在赚钱似乎很容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思自己怎样多赚点钱了。
  这样的盛况一直到腊月二十二,就是祭灶前夜才结束,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的号角正式吹响,家家都要忙活,商业区也停业了。那一夜,长安市民在新年到来之前彻底狂欢了一把。这一夜之后有两种人特别轻松,一种是京兆的官员,宵禁的开放也加大了刑事案件的量,这两个月自王权以下几乎每个人神经都绷得紧紧的。还有一种是税吏,从来没有过收税收到手抽筋的经历,现在终于可以歇歇了。
  洒扫庭除,祭祀祖先,从皇帝到市民,无一不在有条不紊地按照这千年不变的习俗进行着自己的新年。大年三十晚上,当子夜到来,爆竹声响遍大街小巷的时候,永贞元年的元旦到来了。
  和百姓一样守夜的皇帝在元旦后又传出了一首佳作: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二十五章 … ~永贞元年的开始

  (第一场,女足进两球丢一球,男足丢一球进一球,第二场,女足丢一球进一球,男足丢一球再丢一球,第三场,女足进一球再进一球球没丢球,男足······算了,我还是不想了。)
  生活在现代的工业社会,电视机的普及摧毁了传统文化,摧毁了地方特色,每年全国老百姓都看《春节联欢晚会》,李诵早已不知道传统的年是怎么过的了,和老婆抱怨,老婆会嘲笑他不通时务,跟不上潮流。过完了自己在古代的第一个年后,李诵想说:
  很好。
  除夕夜李诵是和王皇后,幼宁公主一起守岁的。官员们在腊月二十三起就已经处于半放假状态,腊月二十七正式放假,到正月初七,也就是人日才会重新上班,而李诵直到除夕才得到休息,于是也偷得浮生半日闲,在除夕下午偷睡了一觉,自从年初正月穿越而来,一直勾心斗角,担心自己的安危就担心了半年,又操劳国事,李诵一觉睡醒后就发现自己确实累得可以,一觉有把骨头睡散的感觉。
  待到起来时,天色已经黑了,宫里的气象早已一新,处处透露出喜气洋洋,李诵刚睡醒一时头脑迷糊没转过来,还以为自己冲进了哪个剧组。大殿里更是灯火通明,看着一帮子黄衣紫衣红衣的皇族子弟,李诵才反应过来,这些人是自己的兄弟儿孙,今晚皇室要家宴。
  很快,李诵就在稀里糊涂中坐在了上席,皇室成员按照辈分,年龄依次坐下,金碧辉煌的殿中处处是华美的衣冠,文雅的谈笑,雅音阵阵,队队歌姬巧笑倩兮,体态婀娜,一颦一笑,一切如梦幻一般。
  庄生梦蝶。庄生为蝴蝶耶?蝴蝶为庄生耶?
  李诵不知道,许是睡觉睡的太深的缘故,自己感觉自己的表情很不自然从容,说的话也很像是在溶洞里的回响,洪亮而不切实际。总之是别人举杯他举杯,别人大笑他微笑。好在这样的家宴并不注重形式,很快众位皇族就投入到歌舞表演中去了。倒是有许多人回去议论皇帝的面相越发庄严了。
  这一切都像一个美丽的梦,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