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顺宗-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
  说书的说得唾沫横飞,听书的如痴如醉,说书的见时候已到,端起茶杯来喝茶。自然有徒弟端着盘子去收钱。顿时叮叮当当的响声不绝于耳,也有抛钱不出声的,自然抛的是纸币。说书的见差不多了,又继续说道:
  “这宝钞还真是好啊,提在手里轻便,不至于以前要买个值钱东西还得雇辆车(场内有人喊,你买得起值钱东西吗?)额当然买不起,但是有人买得起啊。听说了莫(没)?西市里几家镖局的总镖师都在发愁哩,以后大家都用宝钞了,就莫(没)人请他们押钱哩。这博览会额可是看到哩,收的宝钞啊一沓一沓的,每一沓都有这么厚,全是凌烟阁的,起码得几十万贯吧?那些个卖货的眼睛都花哩。好好好,说拍卖会,说拍卖会,你这个小哥,急什么嘛,这一段又不收钱。”
  “??????那博览馆的三楼,藏的全是宝贝啊,这么长的象牙,你见过么?这么大的犀角,你见过吗?上面镶的可全是珍珠哩,这珍珠额可听说,那可是在大海那边万里远的昆仑奴,在十五月明之夜,用五十头牛到大海边把海里的蚌妖引上来,趁着蚌妖被牛撑住,壳合不起来,从缝里钻进去,偷出来的,偷出来就要撒腿跑,一次不能拿多,拿多了就莫时间跑了,要是跑不到五十里,蚌妖缓过来,一口气就能把人吸回去哩。(下面议论纷纷:难怪那么贵哩。)”
  “拍卖会上最出风头的是淄青李判官,听说是来时淄青李大帅亲口说的,你要是不把最宝贝的给额弄回来,你就不要回来了。可是最宝贝的也就最值钱哪,想要的多哩。多哩咋办?价高者得。那一颗夜明珠,起价是一万贯,一万贯啊,李大帅想要,王大帅也想要,还有简王也想要,于是这个五百,那个一千朝上加,最后你猜到了多少?(下面有人喊:八万贯)对哩,足足八万贯,八万贯,够额说多少年书的?这个拍卖还真是搂钱哩,额都想额说的这个书要不要也搞个拍卖(下面喊:你要是拍卖,额们就去听陈瘸子的)?可不敢胡说,陈瘸子的有什么好听的?他连展览馆的门都没有进去。李大帅拍到后,就转手孝敬了皇上,说最好的宝贝应当是皇上的。可是你们知道么?那颗夜明珠还不是最好的哩。”
  “最好的是什么?最好的是一颗一人高的珊瑚,通体通红,闪闪发光,一点儿瑕疵都没有。那玩意除了皇上,谁有福气消受?所以那宝贝,是博览馆的非卖品。”
  这一位说的是博览会,也有另辟蹊径,说航海的。
  “有道是号子一响,黄金万两,这可不是虚言。柳大人一次出海要去好几个月,好几万里,连船上的耗子走这么远,都成了宝贝,何况是货呢?传说在大海之南,有一处地方,三个蚊子就能炒一盘菜,撒把种子就能收稻谷,这是崖州。都说崖州偏远荒凉,谁知道是这么个好地方?额是腿瘸了,不然额非得去那儿,那儿的女子据说也美着哩!崖州往南,那地方更好,听说有的海滩上随手一捡就是满手的宝石,玛瑙。饿了朝树上踢一脚,掉下来个果子就能吃一天。不过听说日头毒,人都晒得跟昆仑奴一样。”
  “听说,海外有的荒岛上满是宝贝,有的荒岛上就住着妖怪,野人。远远的看到船来就做法,刮起大风,把船吹翻抓人吃。有一个福建的商船,到西洋某个地方,夜里头出鬼,把船漂到了一个岛边,一阵风就把船卷上去了,等人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了岛上。有一个莆田人,吹在一块岩石下面,听到自己的同伴在另一边,就要过去,刚把头伸出来,就看到一个身高五丈的野人,青面獠牙,一跳一跳地从山上跑下来,伸手拽过一根树枝,把那边的人一个个小鸡似的拎起来,用树枝往脖子上一穿,就把人穿了起来。莆田人吓坏了,还好有一艘船从那边过来,敲锣打鼓把野人吓跑了,那野人把人穿成一串,像穿鱼一样,挂在腰上,一跳一跳跑了,那个莆田人猜逃得性命。??????”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八十七章 … ~太子东巡

  所谓“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海外奇谈的光怪陆离在街头巷尾的热议下迅速被编织扩充起来,结果当然是一部分人充满了向往,一部分人则对大海深感恐惧。不管怎么样,在深处内陆的关中还有其他地方,大海是越来越被人了解了。在大家兴致勃勃谈论大海的时候,又一个消息悄悄的流传了起来:朝廷要向崖州和流求移民了。这么做的根据是崖州和流求气候温热,土地肥沃,而且出产丰富,只要努力耕作,就会获得远远超过内地的收成。
  崖州大家都知道,是大海之南的孤岛,而流求在哪里呢?大唐似乎没有一个叫流求的羁縻军州。当《今春秋》上率先刊登了流求的介绍时,大家才知道,哦,原来流求就是在福建那边,泉州的对面的一个大岛,岛上住着少少的苗人。三国时孙权派大将卫温到过那里,隋朝也派人去过,只是因为离大陆太远,海路难行,现在还不在大唐治下,不过看意思,马上就是了。
  关中的百姓自然是不愿意移民到海上去的,关于往流求移民的问题,主要是在浙江东西道和福建道落实,因此长安百姓的关心只是持续了几天,就又转回到过年上了。由于大量海货涌入关中,使得今年的新年过得五彩缤纷。
  不过旱灾还是没有多少减缓。关中的旱情来得早,过去也早,但是朝廷命脉江淮等地的旱情依然在持续。如果不是因为水利的兴建,占城稻的推广,以及海贸买回来大量粮食,今年的损失还不知道会怎么惨。朝廷上下都忧心忡忡,连新年团拜会都搞得跟追悼会似的。因为外面甚至流传宰相非人,导致天怒人怨,所以李吉甫和裴垍都眉头紧锁。
  在宰相们的请求下,李诵终于干起了通神的差事――祈雨。由于事关重大,还不能由太子代劳,在西郊搭起的台子上跳了半天大神,李诵发现这样还挺锻炼身体的。不过李诵依然坚持他的无神论观点,宣扬事在人为。在兴治元年正月,根据白居易和李绛的建议连续发布德音,除了免税,禁止贩卖人口外,诸如大赦等事情也一样不差。
  正月初八,李诵召见了左司郎中郑敬,因为旱灾持续,郑敬被任命为江、淮、二浙、荆、湖、襄、鄂宣慰使,赈济抚恤灾民,李诵叮嘱他说:
  “朕宫中每用一匹布,都要记录。唯独赈济灾民不会斤斤计较。爱卿应当体会朕的用心,不要学潘孟阳只知道游山玩水。”
  除了派郑敬宣慰江淮,李诵还决定趁这个机会让太子到关东去一趟。自从天宝之后,皇室的足迹就不出潼关了,现在正是让东方的子民知道大唐皇室的威仪依然存在的好时候。而且李诵相信,一个帝王如果不能亲眼看到自己的国土的博大雄奇,经历自己治下的不同地区的繁华或者贫弱,就不能升腾起对于自己国家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不会成为一个好帝王。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的,只会是李后主。
  根据安排,郑敬的路线是出明德门向南,自蓝关出关中到达山南,然后巡视山南东道,鄂西,荆南、湖南,经过江西到达浙西浙东,然后转头北上到达淮南,最后从淮南西返。而太子李纯的行程是从春明门出长安,自潼关入河南,先到达帝国的东都洛阳,然后再从洛阳向东,计划是到达杭州。这个计划让宰相们担心不已。太子巡视的路线过长,容易水土不服拉肚子;一路上翻山越岭,要渡过黄河淮河长江,车船颠簸容易劳累生病;最主要的是路上并不太平,先后有淮西,淄青等有野心的藩镇存在,而且武宁军也不是很安分,理由非常充分,但是李诵全不在乎。李纯也跃跃欲试。
  李诵对宰相们反驳道:
  “难道太子有这么弱不禁风吗?各位相公哪位不是曾经历经各地为官?如今不是好好的吗?朕当年历经战阵,不也好好的吗?如果不是考虑种种,连朕都太子今年才三十岁,如果出去走几步就会生病,这样的身体怎么能领导国家呢?而且太子此去,除了抚慰百姓,还有就是凝聚人心。各位相公不要说了。”
  太子也很生气地对身边的吐突公公说:
  “难道寡人就这么菜吗?”
  菜这个词语是太子跟幼宁学的,而幼宁是和李诵学的。
  爷儿俩决心已下,就是王皇后也没有办法,弄得担心得太子要出海一样。不过也有几个胆大的,拍手叫好,白居易就是其中一个。决定下来以后,就是要安排随从,安排安保了。上书赞成的白居易最先被确定,接着裴垍保举了翰林学士崔群,王涯跟随,参赞要事的是李听,李晟的又一个儿子。负责安保的大将,李诵任命的是王大海。李吉甫的小儿子,从武学毕业后突然不想从武的秘书郎李德裕也跟随李纯东巡,和他年龄差不多的还有高崇文的孙子高骈,于頔的儿子于季友。当然,听说太子东巡,想攀龙附凤弄个从驾之功为将来仕途铺路的人很多,但是事关太子安危,把关的又是裴垍,许多人自然碰壁了。
  李诵说得慷慨激昂,实际上对李纯的安危还是很担心的。不过安排随员的事情有裴垍负责,李诵做的是给李纯安排了两个大保镖。李诵知道,这是一个工作很不好找的时代,而且正如《东邪西毒》里张国荣扮演的欧阳峰所说:
  “其实杀人并不难。”
  因此许多习武之人就选择了成为游侠或者刺客。李诵的侍卫里有许多武功高强的人,但是江湖经验却实在差了一点。
  郑敬出发后,李诵在紫宸殿召见了刑部尚书刘昌裔。刘昌裔是个很聪明的人,但是却想不出李诵为什么要召见他。问候了刘昌裔后,李诵单刀直入,对刘昌裔道:
  “太子东巡,朕想要向尚书借两个人。”
  刘昌裔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八十八章 … ~聂隐娘

  刘昌裔虽然官拜刑部尚书,但是他很清楚他和其他的朝廷高官不同,他和张揞相似,地方的色彩很浓厚。所以刘昌裔心里始终怀有忧惧,在朝中很低调,刑部的事情一般都由侍郎管,他根本不插手,无为而治,含饴弄孙为乐。李诵突然召见他已经出乎他意料,现在又说要借人。这么说,别人一定一头雾水,但是刘昌裔很清楚,李诵要借的两个人,一个是在后来很著名但现在很低调的刺客聂隐娘,一个是聂隐娘的丈夫磨镜郎君。
  唐朝是一个侠客横行的朝代。似乎唐朝人的血管里都流淌着浪漫的暴力因子。李白写诗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而他自己确实也杀过人,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行侠仗义,所以有一个博士写李白,把李白定性为唐朝第一古惑仔。不但李白,连一向被认为老实巴交的杜甫也自夸曾经干掉过好几个。
  侠以武干禁,尤其是乱世更是如此。安史之乱后,正常的统治秩序被破坏,藩镇和朝廷之间互相攻打,暗杀也就成为一种重要的斗争手段。比如历史上武元衡就是在上朝路上被李师道派出的刺客刺杀。贞元十九年刘昌裔成为陈许节度使后,光顾着修补和淮西关系了,和魏博节度使田季安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于是田季安就派出了刺客。
  这个刺客就是聂隐娘。
  聂隐娘是魏博大将聂锋的女儿,她的经历简直是后世许多武侠小说的模板。幼年的聂隐娘活泼好动,因此被一个路过的老尼姑看上,不声不响打了个借条就把聂隐娘给带走了,说好听点是爱惜她是练武奇才,要教她武功,说不好听点这是拐带人口顺带掳夺武林资源。不过老尼姑真才实料还是有的。当聂隐娘十六岁那年出师回家后,已经成为刺客这个行当里的杰出人物了。擅长剑术和易容的聂隐娘身上处处透露出一股神秘的色彩,当家人张罗着要给她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婆家时,她温柔而坚定地选择了东门口的一个一无是处的磨镜少年。天知道和这个少年是不是青梅竹马的师兄妹,反正家人拗不过她,只好同意。从此江湖上多了一对让人闻风丧胆的夫妻拍档。
  所以田季安派出了聂隐娘。也是刘昌裔命大,知道了田季安要派来刺客,他也不着急,也不做防范,只是让人在陈州城门口等着这对骑着黑驴的夫妻杀手,到了以后,就邀请他们到府上做客。聂隐娘胆大,行藏已露,却并不慌张,愉快地接受了刘昌裔的邀请。在陈州住了一段时间以后,聂隐娘发现刘昌裔比只会活埋人的田季安好了许多倍。于是转而投效刘昌裔。当然,为了不连累自己的父母,聂隐娘夫妇就此销声但不匿迹。
  以后的日子里,等不到聂隐娘消息的田季安又相继花重金礼聘了当时东方的两大刺客,妙妙儿和空空儿前来刺杀刘昌裔,空空儿甚至已经潜入了刘昌裔卧房,但最终都被聂隐娘识破,杀了以后用传说中的化尸水毁尸灭迹。田季安屡次失手,只得悻悻罢手。刘昌裔也安全地活到了被征召入朝。
  聂隐娘夫妇虽然投效刘昌裔,但是在刘府的地位却很超然,属于想留就留,想走就可以走的那种。刘昌裔入朝聂隐娘夫妇本来不愿意跟随,但是刘昌裔以祸福难料为由请求他们继续相帮,二人也就来到了长安,隐居在长安城南,终南山麓。当时连知道聂隐娘的人都很少,皇帝怎么能知道聂隐娘跟着自己呢?(李诵:这么有名的故事我,不,朕怎么能不知道呢?)
  刘昌裔失魂落魄地回到了自己在安国坊的住宅,如果捏着他的脸,一定能挤出一大滩水来。晚上刘昌裔屏退了左右,一个人默默坐在书房里,点起了龙涎香。午夜刚过,书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家奴低头走了进来,道:
  “老爷??????”
  刘昌裔脸色一沉,勃然作色道:
  “我不是吩咐过,没有召唤不得进来吗?”
  老家院抬头道:
  “老爷一直处变不惊,很少这么失态,看来确实是遇到大麻烦了。”
  声音却变成了女人声音。刘昌裔马上反应过来,道:
  “原来是隐娘。隐娘的易容术简直是出神入化,越来越高明了。怎么到我家里也要易容呢?”
  聂隐娘道:
  “长安没有宵禁,夜里大街上全是人,高来高往不太方便。大人入朝后,已经没有了纠葛,应当不会有人来刺杀大人,难道是大人想杀谁吗?”
  刘昌裔苦笑道:
  “隐娘夫妇跟老夫有五年多了,可曾见过老夫想害过谁吗?今日皇上突然召见我,说太子马上就要东巡。不知皇上怎么知道隐娘的名声,而且跟随老夫的,提出要借隐娘夫妇随太子驾,保护太子。老夫不知如何是好,所以请隐娘来商议啊。”
  聂隐娘闻言却不说话,刘昌裔见状,道:
  “隐娘素知老夫为人,老夫难道会为了讨好皇上把隐娘供出去么?入朝后老夫官至一品刑部尚书,早已无心再进一步,只求能安度余生。实在是皇上天威难料,连隐娘这么隐秘的事情都能知道,老夫也是万分无奈啊。不过老夫对皇上说,隐娘是世外高人,来去无影,不肯过问俗事,不敢保证隐娘会否答应。陛下也没有过分为难老夫,只是让老夫问一问隐娘肯否答应。如果隐娘不愿意,皇上说他也不会强求,只能去大慈恩寺请求方丈了。”
  聂隐娘沉吟半天,道:
  “我夫妇本来打算正月一过就入川到峨眉山隐居,不再过问世事,既然老大人有难处,我夫妇就相帮一次吧。只是此去,只怕少不得又要大半年了。”
  刘昌裔终于送了一口气,道:
  “如此,老夫就多谢隐娘了。老夫回府时,皇上曾言,只要隐娘肯出马,随便隐娘要什么。还说,如果隐娘答应,想请隐娘进宫一次。老夫想,陛下是想当面感谢隐娘。”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八十九章 … ~变 性

  聂隐娘道:
  “隐娘懒散惯了,见皇帝要有许多麻烦,还是不去见了。皇帝的赏赐我也还是不要了,我若要他的江山,他也肯给么?有几桩事情还要请大人转告皇上,皇上如果答应,自然好说,若是不答应,隐娘断不会从命。第一桩,太子离京时,隐娘夫妇自然暗中跟随保护,但是要驱使约束隐娘,则万万不能。第二桩,就是隐娘夫妇对太子的保护到太子返京时便止,以后隐娘夫妇何去何从,概不得过问。刘大人,您看成么?”
  刘昌裔道:
  “如此已是为难隐娘了。陛下是个宽厚君主,我想他一定会答应的。”
  聂隐娘叹了一口气,什么都没说,行了一礼退下去了。
  如果是别的君王,听聂隐娘这么说一定会暴跳如雷,但是李诵却只是笑笑,对刘昌裔道:
  “那就听她的吧。”
  不过心里也对未能亲眼目睹这位传奇女刺客的芳容而隐隐有些遗憾。
  根据安排,李纯将在正月十五上元节之后离开长安出发。这些日子李纯在东宫将自己的妃嫔温存了个遍,连上朝议事都有些精神不足,让李诵颇为不满。聂隐娘有一次乘夜潜入东宫,回来对磨镜郎君说了印象深刻的两点,一个是东宫的侍卫武艺不凡,高手很多,一个是太子很好色。
  为着旱灾的持续不去,以及太子即将东巡,今年的上元灯会过得很低调,皇帝只是草草在丹凤门上待了一会儿,以示与民同乐。太子也没有待多久。不过紧张的是皇帝和大臣,老百姓依然很快乐地过自己的日子。
  正月十七日一大早,太子李诵在斋戒三天之后,前往大明宫拜别李诵,然后出大明宫,在郯王,均王,简王等亲王以及李吉甫、裴垍等宰相大臣前往春明门送行。李纯带着崔群、白居易、李听、李德裕、于季友等一干随员浩浩荡荡往东而行(王涯被临时留下),王大海、高骈率领三千近卫军随行护驾。在李纯出发之前,聂隐娘和磨镜郎君夫妇也骑上黑驴出发,站在道边,聂隐娘啐了一口道:
  “好大的排场!”
  大概是自己的父亲出身于魏博的缘故,再加上小人头子德宗那二十几年皇帝当的确实不咋地,聂隐娘对朝廷皇室的观感似乎不是不好,而是很不好。不过像她这样的人信守诺言,不会因为对李纯印象不好就消极怠工。但是聂隐娘也知道出关中甚至洛阳之前,不会有不开眼的打太子的主意,于是一边暗地里打前站,一边游山玩水,虽然是大寒正月,但是天地间也别有一番苍茫的气势。这五六年甚至近十年,聂隐娘和磨镜郎君都为藩镇所囿,不得片刻自由,现在出来才觉得轻松自在了许多,觉得自己才真正是自己的,小两口的由刺客到侠客的生活竟然渐渐多了许多寻常男女的情趣。
  太子东巡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淮西,就已经感受到了沉重的压力。自从新年过后,吴少阳的精神就越来越不好了,气色也差了许多,经常莫名其妙地动肝火,动不动就打骂下人,这是过去所没有的。吴少阳的公正无私在淮西是有目共睹,淮西军上下都心甘情愿听他驱使,但是吴少阳的脾气突然变得暴躁,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重重责罚部下,这让所有人心里都感到抑郁,就连吴少阳的儿子吴元庆现在都不敢轻易接近他。能够和他说上话的,一个是义弟吴少诚,一个是家奴鲜于熊儿。
  大家都说,吴少阳是在年前出蔡州去打猎时被猛虎袭击受伤儿导致心性大变。就有关心他的手下请了和尚道士来驱邪,被吴少阳大骂撵走,请和尚道士来的人也被吴少阳惩罚。淮西上下都知道,吴少阳不相信鬼神,不然也就不会和朝廷对着干这么久了。不过对部下的责罚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毕竟这些手下跟着他吴少阳一二十年,个个都是有头有脸了,有些委屈是不能受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冯蒋中原大战的时候,冯玉祥盛怒之下打了韩复榘一个耳光,又羞又气的韩复榘当时就带着手下兵马投了蒋介石。这个时候的淮西虽然没有大兵压境的压力,但是确实有一部分人开始盘算自己的将来了,何况现在粮秣统计司的活动很活跃呢?
  新年之后不久,蔡州城外就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刑事案件。一个从山南东道跑江湖卖艺的戏班子,在蔡州演出张巡大战令狐潮。因为这个故事的发生地离蔡州并不远,因此虽然蔡州这几年日子过得紧巴,这出戏还是一下子轰动了蔡州,连演了五六天,依然场场爆满,把戏班老板喜得眉开眼笑。 张巡事一下子风靡蔡州,甚至陈州都有人听说,跑来看。张巡的忠义事迹重新又被蔡州百姓给翻了出来,虽然是很小心的,但是蔡州的百姓还是依稀想起了遥远的长安有个玩意叫朝廷,有个家伙叫皇上。而且从戏班子那里听说皇上这些年喜欢免税。
  吴少阳本来是不关心这些事情的,但是吴元庆却被勾起了兴趣,去看了一场。千不该万不该,那演张巡的人来疯,兴奋起来鼓吹忠君,贬斥藩镇,老百姓看到精彩的地方想的就浅一些,但是吴公子听起来就分外刺耳,大怒之下就动手砸场子,砸着砸着吴公子就想起了自己的陈州刺史身份,把戏班子带看戏的锁了数十人关进了大牢。
  还好当时的藩镇也不是完全不讲理,没有糟糕到五代时那样审案的嫌烦连原告被告一块砍了的恐怖地步。舆论哗然之下,这些人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