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贪唐-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旭点点头,他如今对这些已经无所谓了。
李恪坐在一旁,木然着脸,他顿了半天,看向李承乾。
“陛下。。。。”
“叫我大哥!”
“。。。。。大哥。”
“嗯。说吧,什么事?”
“我准备回来了,岳州大桥,已经建设完毕,有了这个经验,以后想要在其他地方建设桥梁,那些跟着我一起的学生,也已经学会了,派他们去就好。我这一辈子想要建造一座举世瞩目的东西,如今,我心愿已了。我想回来在学院呆着,也偷闲一下。”
李承乾莞尔,点头。
“自然可以,你随时都可以回来,没有人能拦着你。”
李恪缓慢的躬身,然后定了一下,李承乾皱眉。
“说吧,还有什么,吞吞吐吐的,做些什么。”
李恪沉默了半响,然后咬咬牙。
“大哥,父皇滨天,母后以后会居住在书院,那其他的人。。。。”
李承乾看着李恪,长长叹气摇头。
“还以为你会说什么事情,杨妃和阴妃,我已经命人护送到了书院,都居住在书院的行宫当中,与母后相侧,你想要去照拂,自然随时都可以,孝大于天,大哥还能说你什么不成?”
李恪很激动,看得出来,他也很感激,先皇驾崩,除了皇后和陪葬的人,其他人都是要去感业寺这些地方的,李承乾能将这两人送到书院,已经考虑的足够周全了。
当然,李二废除了陪葬的制度,他发现始皇陵之后,觉得陶俑陪葬的确不错,让人按照自己的模样,做一个陶俑送来,这就是了。至于妃子那些,其实还是照旧。
刘旭不排斥这些做法,他更不可能说这些不好。因为,他已经在这里生活的足够久了,现在,后世的东西,他能记起来的,是越来越少了。
李恪的问题解决了,李泰几乎是没什么问题的,好像只有一个李治了,这也是长孙的安排,李治毕竟已经造反过,如今李承乾大权在握,是否会对李治出手?
皇家的事情,什么都说不准,所以,长孙让李治过来,就是想要李承乾的一句话,一个态度。
李治看着几人将视线转到自己身上,然后抖了抖肩膀,笑了笑。
“你们别看我啊,我在十王府呆得挺好的,这些年,我无论是画技也好,诗词的造诣也罢,都是提升得很厉害,几时有空,我给你们送些过去,品鉴一下,姐夫,可不比你的差啊。”
几人笑了,李泰更是嘿了一声。
“你别跟他比,他其实狗屁都不知道,前面的那些诗词,估计就是他抄来的,如今,肚里的存货没了,就假装封笔,还学着人家作画,啧啧,还专画黄泉图,啧啧,那叫一个磕碜。”
刘旭愕然,然后几人哈哈大笑起来。。。。
第321章
李二去世之后,大唐更是安静了起来。
李承乾在勾画他的疆域图,刘旭呆在家里,继续画他的黄泉图,如今,他的画作,其实已经很出名了,什么事情,都经不住一个人的恒心,更何况,刘旭还是有些天赋在这其上的。李泰继续他的飞机实验,李恪除了陪伴杨妃,现在就是打黄河的主意,因为这些年来,黄河泛滥越来越频繁。至于李治,他是真的专注与诗词绘画,说实话,他的文学天赋水平,实在是不错,如今,他几乎可以称为大唐第一文学大家了。他其实与历史上的李煜,很多相像。他是词这一文学形式的发扬者。
长孙无忌越发的苍老了,李二带着房玄龄杜如晦还有魏征,李靖走的时候,他喝得酩酊大醉,不知道他是庆祝,还是感叹。刘旭会觉得他就是在感叹,毕竟,一下子走了那么多老友,他如今在大唐,应该是一种孤寂。
李承乾上台之后,长孙无忌虽然没有历史上的权倾朝野,但是其实也差不了多少,毕竟,将门这边,只有一个李绩还有侯君集,薛仁贵在辽东,苏定方在西北,小战不断,大战没有。如今的大唐,其实是非常平静,若是一直如此下去,刘旭真是觉得,自己可以舒舒服服的活到一百岁。
但是某一天晚上,刘旭接到了一封飞鸽传书,刘旭就知道,大唐平静的表面之下,内乱开始了。
“帝病,诸王有动,越王李贞,贬退正直之官,其子李冲,好学,勇而才,所结之士,皆为当代名士。废太子李象,与其私交甚密。”
李承乾病了,好像还挺严重,他的身体,本来就不是很好,这些年来,他提寒门学士,压低士族的地位,继续李二的传统。李承乾说过一句话,皇权不收,何来下放之理
他的做法,是先收皇权,再放皇权。这其实是一个矛盾,他既想遵循李二的遗旨,缓慢形成三权鼎立,却又想先收束皇权,毕竟,他害怕,李家的江山还没稳当,就被人夺了过去。无论三权鼎立的政治多么好,他总要一个过程,李承乾没有准备在他的手里形成这一形态,这些东西,就算要形成,那就等着皇权微弱的时候再来吧。他觉得,到那时候,若是将这些东西提出来,或许还能让李家的统治,再延长一些时间。
而当下,他要做的,就是收束皇权。
可是目前,这权利,可是不好收啊。刘旭虽然不掌权,但是他的影响,实在巨大,天下有多少带兵的将领,会听从刘旭的命令,这个谁也说不定。毕竟,刘旭南征北战,他带过的兵马,实在太多了。
将门是如此,那文官呢文官体系,很多是出自寒门,但是寒门却有出自学院,李二对学院的控制是不错,但是李承乾,他如今,对于学院的控制,实在是少的很,刘旭如今坐镇学院,又有姚思廉这些老一辈的大儒,李承乾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对学院下手。
其实这些都还好,寒门的人,参与重大决策的,还是少,而阻止这些的,不是他李承乾,而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在李二当朝后期,就已经是一人傲居首宰,这么多年下来,他的控制,更是周密了,若说他没有意识到李承乾要收束权利,李承乾是绝对不信的。
这其实,又是一场战斗,外甥与舅舅的战斗,因为李承乾要将长孙无忌的权利削弱了。他本来不这么着急的,长孙无忌的身体,也并不如何好,李承乾想要等着他去追寻李二的脚步,但是这家伙的生命力,好像顽强得厉害,他那一口气吊着,却是一直吊着,而且,这两年,长孙无忌的身体,好像还好了一些。
这样的情况,李承乾就不太喜欢看见了,他有好多次,都想直接让长孙无忌回家养老了,但是这样做,未免寒了大臣的心,也怕引起其他朝臣的反弹,毕竟,这样一做,那实在是太明显了。
他正在想着如何对付这些朝臣的时候,他就收到了一封密函,锦衣卫无孔不入,各位王爷的情况,他一直是了如指掌。尤其是他的大儿子李象。
李象自从去了封地之后,改变了不少,他一直乖乖听话,但是,李承乾却知道,他私底下,结交的人,实在不少,各位王爷,还有将军
李厥来看李承乾的时候,李承乾已经躺在床上,他连着五天没有上朝,他就是想看看,这看似平静的大唐,到底有多少暗流,在其下波涛汹涌。
孙思邈每次进出皇宫的神色,都是紧皱着眉头,孙思邈没有作假,李承乾的身体,的确不是怎么好,他遗传了来自李二和长孙的气疾,呼吸粗重得厉害,听说,现在,就已经开始耳边放血。
这种状况,大唐的朝臣实在太熟悉,李二当时病重的时候,就是如此。
所以,议论纷纷,朝野震动。
“圣体欠安,今日休朝一日”
内侍长长的宣告,让整个朝堂都你看我我看你的忧心忡忡,长孙无忌坐在当朝首位,闭合着眼睛,李义府踟蹰了许久,才缓慢迈步上去,行了一礼。
“陛下龙体欠安,可是诸事繁杂,边疆军备的补给休整,各地修路的拨款,还有,海路,内河,这些事情,都等着陛下决断,长孙司空,您为当朝首辅,您觉得,该如何是好啊是否我等请愿,将太子之位决定下来,然后,也好让太子监国”
长孙无忌还是闭着眼睛,沉默了半响,几乎是李义府,以为长孙无忌已经睡着了的时候,长孙无忌,才睁开了眼睛,他捶了捶自己有些酸痛的双腿,颤悠悠的站起来,笑了一下。
“李中书决定即可,老夫如今也是整日昏沉,正准备等陛下圣体好转,便向陛下提交辞呈,老夫历经三朝,年岁已经实在大得很了,若非先帝所托之事,还未圆满,老夫早就褪下了这一身官衣,学安逸王刘旭一样,逍遥度日了。”
李义府愕然,他看形势的眼光,可是不差,皇帝与长孙无忌一直暗暗较劲,怎么听长孙无忌这态度,是要先打退堂鼓不成是因为看见皇帝病重,选择蛰伏毕竟,这样的情况之下,皇帝肯定是要准备剪除一些势力的,长孙无忌这是以退为进
李义府实在是想不通透,自己去找皇帝那是不成的,他就算是要站队,也不会如此站的明显,逼迫皇帝选太子的事情,他自然不会亲自动手,他如今要做的,是推一个人出去。既然长孙无忌要暂退,那选择谁呢
李义府还在思考,朝堂里的其他大臣,看见李义府如此了,也都上前朝着长孙无忌请愿,这里面有私心的,也有为国家着想的,李义府一个一个的查看,他需要好好的分析一下。
然后,他又看向了狄仁杰。
这个新进朝堂的聪明人。
狄仁杰的背景,实在强大,不仅是刘旭的弟子,书院的学生,而且,他是上官婉儿的丈夫,是上官仪的女婿。这样的人,只要是个聪明人,就不会无视他,他虽然只是一个大理寺丞,但是他要进官,只需要一句话的事情。
还有几个人,李义府觉得也不能小觑,魏征第二的马周,这家伙真的与魏征太像了,他进谏起来,那是不怕死一样,他做起事情来,也根本不怕得罪任何勋贵,听说,他连刘旭家里的封地都查过,最后,生生将多余的封地,收回了国家。
这人虽然是茅坑里的臭石头,但是他确实得皇帝的信任。
当然,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张柬之,这人同样是书院的学生,他与狄仁杰是好友,张柬之办事,果断,有勇有谋,但是他不会为人,这个固执家伙,若非狄仁杰照顾着,书院后台撑着,他绝对不会到户部侍郎的位置。但是他偏偏就做了户部侍郎。朝堂的六部,吏部,兵部之外,那就是户部了,这人说实话,他的话语权利,也重要得很。
他将文官们分析了一遍之后,就转到了将门。
长孙冲,独孤谋,程处默,秦怀玉,尉迟宝林。
这些个人,又会是什么想法
他们这些人,当时是站队皇帝那边的,这次若是皇帝真的病重,这些肯定就是辅国的重臣。
当然,还有一个人,刘旭
这个看似游走在大唐官场之外的人物,但是整个大唐,谁也不能忽视他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无论是谁,想要动乱大唐,都需要问一问这个安逸王吧
李义府又笑了,自己数了那么大一圈,发现大唐的朝堂啊,还是深如深渊啊,谁也探不到底部,他不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所以,他又退入了人群。
这些人被长孙无忌婉拒之后,他们已经在讨论,该如何上书皇帝,请皇帝主持了。李义府笑得更开心,他觉得长孙无忌实在是高,这些时候,就该好好的躲在自己的窝里,天降雷霆,这样才不会被砸到。
李义府分析的很有道理,是因为他是聪明人,他精于算计,更会审时度势。
但是有些人,却往往会被表现冲昏了头脑。、
比如李象。
他此时就着急的很。
他在李元嘉面前,已经转了好久了,非常的急躁。
“父皇将我贬谪封地,却迟迟未定太子之位,可是,我听说,李厥这个家伙,经常随着沐兰姐姐出入安逸王府这就表明,刘旭那个混蛋,虽然表面是不参与朝政,却是在暗地里操纵咱们大唐皇爷爷当年实在是太糊涂了,他怎么能想不到,一个人哪里会不喜欢权利放着天下至尊不做,却做一个安逸王傻子会信你没听说吗,皇爷爷驾崩的时候,这人居心叵测,带着皇爷爷站在朱雀大街,如同疯子一样大笑,父皇都跪下了,他却还站着,他不是居心叵测,是什么
父皇也是病糊涂了,这么多年,他怎么还不去削弱了刘旭的权利我大唐的命脉武器,一直掌握在刘旭的手里,他怎么能不收回呢
这人必定是想学那曹操,只要父皇病重,他就挟天子以令诸侯到那时候,我大唐就完了啊
不行,我一定要进京。您可会支持于我”
李象定定的看着李元嘉。
李元嘉也在看他,他自然知道,李象这些话,不过是一个借口。刘旭若要谋反,早就谋反了,还需要等到现在太宗死的时候,他若是直接去了南海,谁都阻拦不住他。大唐如今军方的力量,好多都是他的旧部,李绩和侯君集,表面上看似比刘旭厉害,但是实际上了
李元嘉不傻,李象所谓的忌惮刘旭,确实是真,但是若是说要除去刘旭,那绝对不可能。李象只不过是想进长安,再次拿回他的太子之位。
所以,李元嘉矛盾了许久之后,才叹了口气。
“你可以进京,但是,你该去拜访一下安逸王。”
李象楞了一下,李元嘉笑笑。
“你若想拿回太子之位,就得这位点头了。除非,你有把握,控制长安周围的一切军卫,你要知道,当年晋王李治,几乎成功,但是就是因为刘旭,功败垂成。你失去太子之位,虽然里面有刘旭的原因,但是,成大事者,能屈能伸。你就算要出这口气,也要等到你掌握的大权。在这之前,无论是谁,要动长安,都得过这位安逸王啊。”
李象沉默了许久,才默默的点头,他又转了下闹到。
“刘以陌如今还在长安,她未曾许配任何一人,你觉得,我若上门提亲,说是为父皇冲喜,去除病灾,你觉得,安逸王,会同意不”
李元嘉愣住,他还真没考虑到这一点,思索了许久,皱着眉头。
“你可以先去长安散布这消息,为皇帝祈福,朝堂里面的大臣,肯定是赞成的,有了他们的支持,而且,你以前与那刘以陌,毕竟是旧交,此事,应该能成,你若是娶了刘以陌,那”
第322章 狗能改吃那啥么?
清晨。
旭日微扬,风吹杨柳。
刘以陌拿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子,武艺这东西,讲究持之以恒,虽然如今大唐四面臣服,没什么强敌,但是刘以陌还是每天都坚持不懈。
良好的习惯,再加上良好的基因,让她的身材达到极致,就连小武见了自己的女儿,也会忍不住嫉妒,口里经常对着刘旭嚷嚷,自家的女儿,也不知道以后会被哪个混蛋给祸害,夫君,你可不能轻饶了那混蛋,一定要好好收拾收拾,要不然。。。。哎呀,不行,还是舍不得哟,以陌啊,要不,你就陪你爹爹和我一辈子吧?
刘旭脸都黑得像锅底,但是说实话,小武的说法,确实深得他的心思,虽然这不切实际。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刘以陌又是一个懂事至极的,刘旭哪里舍得轻易就将自己这宝贝女儿给放出去。
想到自己父亲的模样,刘以陌就笑眯眯的,心里甜腻腻的,她为自己是刘家的女儿而自豪,她眼光极高,觉得天下间的男儿,论文,她不差,论武,整个大唐,能打得过她的,也没有几个,更何况,自幼受到父母的熏陶,所以,至今,她的眼里,还没见到一个她觉得自己能与他过一辈子的,她甚至觉得母亲的话很有道理,女儿家,谁规定了一定要嫁人?我又不像那些没用的女人,每天什么都不做,什么也不学,就知道化妆,打扮,然后就搔首弄姿,盼望着嫁一个好人家,这样的女人,刘以陌都不知道,他们活着有什么意思。
脚尖一勾,再一挑,地上的酒壶,就被她一手抓在了手里,拔开盖子,闻一闻,喝一口,然后嘻嘻一笑,还是父亲好,这可是最好的梨花白,母亲就不让自己喝这种烈酒,只允许喝个什么淡得如水的葡萄酒,那东西也叫酒?好汉子,就该喝烈酒,骑烈马。嗯,她自称自己为女汉子,而且非常自豪。
“好,以陌好酒量,多年不见,没想到,以陌你的酒量,是越发的厉害了。”
李象手里提着一坛子酒,那是上好的梨花白,皇宫里面的贡酒。
从小一起长大,李象自然也是知道刘以陌到底是什么性子,他掂了掂酒坛子,然后随手一抛,刘以陌有些莫名的接住,也抛了下,然后撇了下嘴,又扔了回来,李象假装手忙脚乱,想要逗一逗刘以陌,谁知道,刘以陌的眼神却更不屑了。他心里一咯噔,知道自己用错了法子,这法子在别的女人身上,肯定管用,逗得她们哈哈大笑,但是刘以陌是谁,不仅聪明,而且,眼光毒辣,耍这些小心思,人家一眼就看出来了。
李象尴尬的笑笑,又将酒坛子放在了刘以陌的面前。
“怎么?这么久不见,连我的一坛子酒都不喝了?”
刘以陌笑笑,然后举了下自己手里的酒壶。
“我自己有,我喜欢喝自己的,干净!”
这话讽刺就强得很,刘家人是和善,却也是记仇的,李象当年对刘旭落井下石,刘以陌出征南海,这些仇恨,她可是记得清楚,而且,这李象看似文文弱弱,实际上,心里黑得厉害,为了达到目的,他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给一些女子下药的事情,他又不是没做过,刘以陌心里清楚得很,所以,对于这人,刘以陌连看都懒得看,提了长枪,就准备回家,今天这么好的太阳,本来大好的心情,怎么就遇到这样一个家伙,哼,晦气!
李象却是气得不成,自己好歹也是大唐皇室长子,太子未定,他还是有机会,而且,自己此次筹备了那么久,他有信心,可以拿下太子之位,这刘以陌,居然还这么不识抬举!若非她是刘旭的女儿,李象恨不得将派人将她抓起来,然后用最酷烈的法子,好好折磨她一番!
但是他确实已经不是当年的李象了,他如今更懂得隐忍,即使刘以陌没有给他面子,他还是带着笑脸。
“看来世妹对我误会还是颇深啊。”
刘以陌怔一下,然后觉得有些好笑。
“误会?有必要么?我没有误会你。”
李象呵呵一声。
“自然,自然,没有误会,那是最好的。世妹,你看,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算起来,那也是青梅足马,我记得,小时候,父皇和刘世伯,可是一直撮合我们的,那时候少不更事,想要亲你,你还扇了我一下,我可是记得清楚,后来,刘世伯西征,我太年轻,害怕得不成,以为咱们大唐危险了,这才说了些混账话,可是这些年,我后悔啊,今日,是特地来府上,向刘世伯,还有你,道歉来的。”
刘以陌停住了脚步,他实在受不了这家伙的叽叽喳喳,她认真的看着李象,哂笑一下。
“李象,你得搞清楚几件事情,第一,以陌这个名字,除了几位叔叔伯伯,没有人能够随便叫,你可以叫我全名,或者刘将军之类,我都无所谓,第二,你是皇子,我家与你,可不敢称什么世家,你更不可叫我世妹,叫我父亲世伯,这是规矩,你若是不懂,我今天可以教你一次,第三,我父亲从来没有想过撮合我们两个,我进皇宫,那是陪皇祖母,与你李象,没有一点关系。第四,你当时冒犯我,我揍你,那是真揍你,那时候,我已经懂事,我非常清楚,我揍你是什么意思。最后,我们家不需要你的道歉,更受不起你的道歉,我父亲一生为了大唐,鞠躬尽瘁,但是,总有些心思不良的,要参奏我父亲功高盖主什么的,你这个大皇子来向咱们道歉,李象,你是真要逼咱们家死么?”
说到最后,刘以陌长枪一顿,坚硬的大理石地板,顿时被她一枪顿得裂开,李象被吓得一退,嗫嚅的看着昂着脑袋的刘以陌,心里又是惊惧,又是愤怒,但是他还要隐藏。
他勉强笑了下。
“以陌,啊,不,刘。。。。巾帼,你这是做什么,我怎么会那么想?我是真的来道歉,这么多年,我每天都在拼命努力,我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过错,为了将来能够当好一个皇帝,我已经将那些不好的习惯,全部改掉了,你相信我啊。”
刘以陌更是笑得不屑,她对着远处的一条大黄狗抬了下下巴。
“你觉得,狗能够改掉吃屎么?”
李象脸色铁青了,他伪装得涵养再好,此刻,也是受不了了,他作为大唐大皇子,如此低三下四了,你刘以陌还这样!你真当天下间只有你一个好看的女人?你真当你刘以陌多厉害?你真当你父亲在这天下,没有人能够制得了?你等着,等我登基,第一件事,就是去了你父亲的爵位,再夺了你父亲的官职,最好,将你满门抄没,男的充军,女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