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扫明-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争虽说没有什么严令下来,但他个人这般的低调,下面那些怎么好意思在人前抬起身来,这可是全军的事情。

    山东军到了今日的地步,所有人都不甘心再隐忍下去。

    无论如何,今日都要劝王争把这个命令发下去,只要开了这个头,山东军上下将会面貌一新。

    为了王争能顺利同意这个皆大欢喜的主意,李岩出列仔细的分析了眼下的天下形势,算是给烧了最后一把火。

    京营虽然号称十万人,但这其中真正能作战的不过御马监几千,尽管北直隶的总督、巡抚、参将等等高官大将多如牛毛,但麾下的兵马却多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新兵蛋子,根本拿不到台面上来。

    更何况这些兵马还临时分布各地,根本造不成任何威胁。

    从天启年到现在,大明的精锐兵马几乎每年都在损失,最后仅存的那点也跟着祖大寿在锦州城全部战死,洪承畴降清后,更是给整个北直隶一个沉重的打击。

    说起来,眼下真正可战的也就是孙传庭部、左良玉部和吴三桂部。

    孙传庭前段时间受到崇祯的逼迫,带着刚刚成军的新兵数万出关剿匪,结果大败而回,眼下连能不能守得住潼关都是两说。

    这些事情,莫说王争和山东军的文武将吏明白,就连一般的小老百姓都能看得出来,可讽刺的是,身为皇帝的崇祯,愣是看不出来。

    听说李自成在襄阳自称“新顺王”后,崇祯更是在紫禁城雷霆震怒,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居然还在接连下旨催促孙传庭出关决战。

    不过这次,孙传庭真是有些抗旨不遵的意思,一直都按兵不动。

    山东军的文武们,每每提起此事,总是免不得暗自嘲笑朝廷一番,庆幸自己有一个能看清时势,文武兼备的安东侯爷。

    王争手握近十万的战兵,从前还仅限于山东,眼下已经往北扩充到了京畿极南之地的沧州,控制了河间府;往西在河南的开封府和归德府扎稳脚跟;往南,则派兵进驻了南直隶的海州和淮安府大半。

    从沧州到京师这一带,全是望山跑死马的平原,换个方向来说,山东军有两支水师,巨型战船数百,又能从运河又能直达京津。

    若是再分路转取通州,几乎是个无可阻挡的局面。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眼下的山东军,无疑是个从旁窥伺的贪婪猛兽,虽说这只猛兽目前的表现十分中肯,但这些却并不能让崇祯放心。

    京畿重地,不远处就有这么一支天下闻名的强军驻守,最近已经开始对朝廷阳奉阴违,崇祯虽说疑心日渐深重,但却并未有什么动作。

    似乎在兵谏之后,朝中诸人都明白一个道理,身旁这支军队并不会一味隐忍下去,自己想要做些什么,还要仔细的掂量掂量。

    众人话说的差不多了,王争最后也没什么更改决定的意思,方才缉盐署和盐帮共同主理收取漕运厘金的事,就这么拍板定了下来。

    。。。。。。

    大明养士近三百年,真正寒门出身的高官却少之又少,真正富足起来的,往往都是那些商贾之人和地主豪强。

    山东军沿运河收取厘金的事情,就像是巨大的波浪,一下子从山东扩散到了南北直隶,就连近邻的湖广和陕西都是之后才得到消息。

    王争没有巧立名目来收钱,名字就叫“厘金”。

    这两个字,全天下的人都很熟悉,现在山东军占领的地方已经取消了门房制度,但是在大明的其它地方,门房制度依旧存在。

    比如想进城,想去见某些高官老爷,总是会有小小的兵丁和门房私自收取金银贿赂,这个份子钱就称作“厘金”。

    这种事一直都有,只不过原来是在暗中,现在则成了公开的秘密。

    王争用“厘金”来代替“税收”,更显得正规和常态,也能让人容易接受,毕竟这东西在其它地方早就是司空见惯了。

    南北货运素有大利,原来山东军是不懂这个,但是很显然,他们似乎在前不久的沧州兵谏中尝到甜头,兵谏虽然结束了,但根本不想放手这么大的收入来源。

    山东军此举,北直隶摄于王争的威势,倒还没说什么,但向来富庶的江南各地,很快就变得“怨声载道”。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种怨声载道,并不是山东军收取漕运的厘金对百姓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其实只是影响了一部分人的利益,激起了江南士子群体的愤怒。

    这个群体的主体构成,便是以“复社”为主的才子们,这些人自恃饱腹经纶,以吟诗作赋为才,以抨击时政为荣,以粗莽武夫为耻。

    相比武将,他们从骨子里更加桀骜不驯。

    山东军此令一出,算是彻底和这个晚明最大的利益集团较上了劲,许多人都不解,王争难道是傻子不成?

    多年以来,朝廷为何不收取江南的税赋,不是皇帝不知道漕运的大利,却是根本动不得,也根本不敢动!

    这不只是崇祯朝犯难,算是贯穿了大明的三百年历史,强大的时候,江南显得乖巧,往往就会被忽视,但到了这等时候,却又成了尾大不掉的毒瘤。

    天下间十有其六的豪商都是出自江南,朝中重臣又往往都是江南士林出身,尽数都是江南士子的代言人。

    话说回来,即便朝中那些少见的寒门子弟,也往往都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行事稳中带细,根本没有几个能独善其身。

    天启一朝,阉魁魏忠贤执政,带着天启帝的默许,动用锦衣卫和东厂的势力大加查缉东林党人,设了个所谓的“东林点将录”。

    当时阉党的本意是以此讽刺只会说不会做事的东林士人,但谁成想,这东林点将录上的人,到现在竟成了东林士子争相模仿的对象,都是什么天下士子的楷模,谈起来颇为讽刺。

    接到临近江南的那些州府出现骚动的报告,王争虽然面目依旧镇静,但是身子却并不平静。

    现在王争算是明白了,这些人以为自己和朝廷一样,想拿什么人言可畏来威胁自己。

    说来也是,这些江南江北的豪商和士子同气连枝已久,就连朝廷正名正目收取的赋税都能抗拒,更别说自己这私设的“厘金”了。

    要是他们能乖乖交上来倒还好了,王争其实并不想弄的血雨腥风,但是以现在的情形来看,要是不给点颜色瞧瞧,他们还真把自己当成软柿子了。

    “呵呵。。。。。。是时候让这些人知道,谁才是真正的软柿子了。”

    说完这句话,王争看向南方的眼眸微微一眯,凝聚出淡淡的杀意。




第四百五十四章:兵临徐州

    徐州,自古便是矿藏丰富,为华东地区的电力生产基地,各类矿藏在华东地区首屈一指。

    徐州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东襟淮海,西按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若是控制了徐州,对山东军来说,相当于拔除了门口的一颗钉子,打开进入南直隶的大门。

    明万历年间,朝廷曾于徐州城云龙山设矿开采,但中途被“地崩”影响,不得不放弃此地,后来各地愈加混乱,便将开矿之事一拖再拖,到如今已是无人再提。

    莫说云龙山已经被大大小小的几家山贼占据,就连周围那些庄户百姓也不是好惹的,为了守护这矿藏不知和山贼打了多少架。

    不过村户们为何要同山贼打架护卫金矿,原因倒是无人知晓。

    之所以说“打架”而不是打仗,那是因为战斗规模的原因,最多那次也就是几月前,两方一共出动了几百人,仅此而已。

    京杭运河横贯徐州城中,是山东军首要设卡的几个地点之一。

    。。。。。。

    这天,徐州城向来安稳的大门被人敲开,城墙上趴着的几名官军吊儿郎当朝下一看,竟然有三名顶盔披甲的骑兵立在外面。

    这三名骑兵个个眼露精光,手持闪亮长枪,狠狠瞪了他们一眼。

    没什么犹豫,把总连忙带着人跑下来迎接,开玩笑,现在这官军之中,装备能如此豪华的,那必定是某处总兵督抚的亲兵无疑。

    这等人物,那是他们这些守城混吃等死的角色一辈子都惹不起的。

    “军爷是哪位大帅麾下的亲兵,来我们徐州有何贵干,要不要小的为您引见引见自家守戎?”

    这把总点头哈腰的态度似乎是让门外三名骑兵有些吃惊,不过很快,其中为首那人便是策马上前几步,手持令牌,肃穆说道:

    “山东军安东候麾下,骑兵营什长,前来徐州传令,叫你家守戎来见我!”

    闻言,那把总先是呆了一呆,紧跟着竟然扔下腰刀就跑,边跑便喊:

    “山东军,山东军的人来了,山东军进城了!”

    看见这副样子,三名骑兵心中鄙夷,对视一眼,大摇大摆的踏马进去,进得徐州后却不约而同的皱了皱眉。

    周围百姓似乎对这样的兵马有些无所适从,都是带着既惊讶又畏惧的目光看着他们,根本没人敢向前一步。

    “徐州自古富庶,我看怎么却不如咱们山东境内的一处县城?”

    “不知道,咱们只管传令就是了。”

    。。。。。。

    徐州守备府邸的大堂上,时任守备田忠轩一脑门子黑线,看着这三名抬头挺胸站着的山东军骑兵,心中激起了千层浪。

    好端端的,王争来徐州干什么?

    “你们山东军来徐州,可有朝廷诏令、檄文?”

    “没有。”

    听到他们的回答,田忠轩心中松了口气,话音逐渐的严厉起来。

    说来也是,对方不过是王争手底下三个小兵而已,自己可是堂堂的守备,所谓的一城之主,有什么好怕的。

    “没有檄文和诏令,擅自离境,你等可知道这是什么罪?”

    听着田忠轩把这话说完,三名骑兵对视一眼,为首那名什长手持虎枪一步步走向前,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

    “田守戎,我家侯爷军令在此,你是接,还是不接?”

    这话显得颇为无礼和蛮横,田忠轩当即大怒,摔杯怒吼,听到他的声音,外头早便埋伏好的一众亲兵立时带着刀枪冲上大堂。

    “放肆!王争有什么资格给本官下令,他虽是安东候,但却未有沧州的统辖之权,难道要扯旗造反不成!?”

    周围这些杀气腾腾的亲兵,似乎并没有吓住这三个山东军骑兵,对方根本一动都没动,那个什长瞥了一眼身后的徐州兵,轻蔑的笑了笑。

    紧跟着他冷冷说道:

    “田守戎,这话我只说一遍,你可听仔细了。”

    “今日,我们三人若有一人未曾安全回营,明日,我山东大军必平徐州,到那时,朝廷能否救你一救?”

    听到这话,田忠轩腾腾后退几步,山东军,山东军。。。这个名字简直是如雷贯耳。。。

    “。。。杀革左五营贼首贺一龙,斩贼首五千,自此革左五营避趋山东;斩获赫图阿拉大捷,获建奴三千余级;松锦之战,阵斩和硕亲王阿济格与恭顺王孔有德,两厥名王;开封三败新顺王李自成,又斩贼首数千。。。”

    徐州据山东较近,这些事情田忠轩听说的比其他南直隶将领都要多,每一份大捷邸报田忠轩都曾看过,往往是震惊不已,根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天底下还有这样一支军队?

    虽说士子们在不断用文章说山东军乃和左军乃是一丘之貉,军功都是杀良冒功所得,但这种说法却在沧州兵谏一事后不攻自破。

    若这些传闻都是假的,那为什么王争做出兵谏这等大逆不道的举动后,朝廷非但没有派出大军剿灭,反倒顺了他的意?

    据说山东军带甲战兵二十万,除此之外,各地兵丁总数无法计算。

    想起山东军的笔笔战绩,堂上那些徐州兵面对三名山东骑兵竟然在不断后退,脸上不断的升起恐惧。

    若这些都是真的,这三个骑兵能有如此大的胆量,还有朝廷对王争屡加忍让,也就都说得过去了。

    “你们想要什么?”

    听到田忠轩似乎服软的态度,山东军骑兵什长笑了笑,好像此事都在意料之中,说道:

    “田守戎,你需要做的很简单。。。”

    “一,传檄徐州境内州县,我山东军乃是受人之邀,前来平乱,不伤百姓;二,守戎即日率兵前往云龙山剿灭匪贼,不得有误;三,封锁运河沿岸,非山东军人,皆不得出入。”

    这三条说完,田忠轩已是呆住当场。

    看见这副样子,山东军骑兵什长以为他不愿意,又是提醒着说道:

    “田守戎,聪明之人会顺势而为,不要做那螳臂当车的蠢事,这三条做的好,一样可以在我们山东军外系,好好的做守备。”

    听到这话,田忠轩忽然一抬头,狐疑的问:

    “山东军外系?”

    那骑兵点点头,说道:

    “咱们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开封府的刘主将,陈总兵,归德府的孔主将,海州的邱守备等等,都是咱们山东军的外系大将。”

    提起这个,田忠轩才想起来去年发生的事。

    海州守备忽然暴毙,毫无关系的千总邱武却顺利成为信任守备,据说麾下海州兵已经有不少,而且和山东军的保安司分署也从未有什么冲突传出来。

    从前田忠轩就觉得不对,现在一想,怕全都是山东军的手笔。

    陈永福是朝廷正选的河南总兵,刘国能从前是农民军中颇具名望的首领“闯塌天”,据说曾和李自成结拜成兄弟,不过这是传闻,未必可信,还有孔峦,更是在南直隶都有些名望的骡马大户。

    眼下就连这些人都成了山东军下辖外系的将领,对王争死心塌地,毫无二心,田忠轩顿时觉得毛骨悚然。

    山东军究竟渗透了多远?




第四百五十五章:乱世角落

    “山贼又来了,乡亲们,杀啊!”

    云龙山间,几十名村名看见一百多人的山贼冲过来,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是抄起田间的锄头和木棍,喊叫着迎了上去。

    山贼们穿着也是破破烂烂,不过兵器方面要比普通百姓好上不少,虽说钩叉斧钺样样都有,但对上人数略少且根本没有任何装备的百姓,却显得力不从心。

    这里的百姓十分勇武,手里有棍子就拿棍子敲,棍子打坏了,就用石头砸,实在不行扑到对方身上用牙齿咬,反正是不能让对方冲过自己的身前。

    一名手持木棍的壮硕山民,似乎是这群百姓的领头者,他知道打蛇打七寸,杀贼先取首的道理,看准了山贼的一个头目,疾走几步冲上前去,举起木棍当头砸下。

    “哐啷。。。”

    这山贼头目虽说一时没反应过来,但还是下意识的举起手中大锤招架,这山民手中是一根再普通不过的木棍,打在铁锤上,一下子就变得支离破碎。

    见他手中没了兵器,山贼头目转惊为喜,大笑起来。

    “吴尤,怎么着,像上次那样,拿拳头和老子拼啊?”

    上次吴尤手中拿着草叉,愣是打的三五个手持腰刀的山贼无法靠近,最后关头直接将草叉射出,距这山贼头目的身体近在咫尺。

    不过即便手中没了兵器,这吴尤依旧是挥出势大力沉的一拳,将山贼头目的几颗门牙打掉。

    想起这件事,山贼头目便是满心的怨恨。

    闻言,那被称作吴尤的山民朝地下一看,眼眸一紧,顿时弯身要捡起石块,却猛然听到风声,迅速的闪躲开来,转身叫骂道:

    “狗贼厮,爷爷手里有把趁手的兵器,早叫你脑壳分家!”

    “你没有,老子有的是!”

    山贼头目哈哈一笑,当然知道不能让对方拿到武器的道理,丝毫不顾什么趁人之危,步步紧逼,完全是趁你病,要你命的打法。

    这山贼头目也知道,吴尤从前在卫所当过兵,身手了得,若是等他手中有了趁手的兵器,自己是万万都打不过的。

    这次山贼来的很急,而且人数也不少,足有一百多人,看样子是倾巢而出,势在必得。

    山民只有几十个汉子,虽说没有一个后退,但是这种杂乱无章的打法,很快就显得有所不支,开始逐渐后退。

    吴尤趁乱逃开山贼头目的视野,一抬眼,见到地上静静躺着一把破腰刀,当下是如视珍宝的捡起来,回身大吼道:

    “乡亲们,退到矿内!”

    在吴尤的带领下,仅存的三十几个山民哄然退到矿里。

    这矿已经被废弃多年,洞口只有三人那么大,有几个山民没来得及退到里面就被外头追赶过来的山贼杀死。

    “娘的,他们又退到矿里去了,怎么办?”

    外头的山贼似乎有所忌惮,那头目粗喘几下,放弃了直接攻进来的打算。

    这些山民早就不住在自家村庄中,一共二百来号人躲在矿里,山贼根本攻不进去,这才硬撑到了现在。

    “上次咱们硬攻,损失了三十来个弟兄,差一点就进去了!”山贼头目有些愤愤不平,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忽然淫邪的一笑,挥手道:

    “来人,给我堆!”

    。。。。。。

    吴尤带着残存的男人们退回矿内后,很快便上来一群人迎接他们,只不过与外头的酣战不同,这里几乎全都是没什么战斗力的老弱妇孺。

    朝廷不中用,官军就来剿了一次,反倒被山贼击溃,接下来就对愈发糜烂起来的局面视若无睹。

    云龙山内有两个庄子的山民定居在这里,原本有一百多户,近千的居民,经过大量的牺牲,不堪山贼的长期袭扰,最终自发聚到一起抵抗。

    但是这年头不太平,山贼越打越多,装备越来越好,他们这些山民却是越来越少,到现在,两个庄子有力气出去抵抗的男人基本上都死绝了,只剩下这最后三十几个。

    不过这些男丁也没白死,庄内的老弱妇孺因此存活下来,只不过没有人知道,吴尤带着这仅剩的男丁,究竟还能坚持几天。

    “翠花,俺对不起你,对不起庄子的人,俺没用,又被打回来了。。。”

    吴尤先是欣喜的将那个村姑抱在怀里,兴奋的举着手中破烂腰刀,但紧跟着就是面露伤感,话中带着深深的自责之意。

    那个穿着破旧衣袄的村姑却用手捂住了吴尤的嘴,将头靠在他怀里,轻声说道:

    “吴大哥,你是我这辈子认定的男人,若是没有你,庄内还不知有多少女人要遭受山贼的侮辱。”

    听见这话,吴尤更是满脸的不甘心,红着眼说道:

    “俺要是能有一把趁手的兵器,一把就好,那些山贼俺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忽然,一个头上束着白巾的山民跑回来,远远的喊道;

    “吴大哥,外头的山贼好像还没退!”

    “不会吧?”

    吴尤满脸的惊讶,趁着微弱的光线往外凝视,果然听见一阵柴草燃烧起来“噼里啪啦”的声音。

    这个时候,只听外面的人喊道:

    “吴尤,你小子别以为躲进去就万事大吉了,告诉你,就是熏,老子也要把你给熏出来!”

    听到这张狂的喊声,吴尤和几个山民满脸的震惊,互相对视一眼,山贼竟然要烧矿!?

    这矿虽说占着地利,易守难攻,但长久躲在这里依旧不是办法,光线不足,对老人和孩子总是个影响。

    现在山贼打起放火烧矿的主意,滚滚浓烟势必朝洞内扩散,若是再躲在里面,老人和孩子都要被活活呛死。

    想到这里,吴尤毫不犹豫的起身拿起腰刀,说道:

    “不行,不能让他们烧矿,杀出去!”

    其余的山民也是一样,“横竖都是个死,大家伙一起杀出去!”

    “对!和山贼拼了!”

    藏在矿内的男丁虽然只有二十几个,但却没有一人心生畏惧的后退,他们都知道,自己的身后是妻儿老小。

    “吴大哥,我在里面等你们回来。”说到这里,翠花拿出一块磨尖的石头,对准自己雪白的脖颈,决然的道:

    “要是你们回不来,我也不独活!”

    吴尤将翠花一把抱在怀里,说道:

    “回来,俺一定回来,俺还要成为大将军,带着八抬大轿来娶你呢!”

    翠花唆泣着点了点头,和一众老幼目视吴尤和二十个男丁头也不回的钻出洞。

    虽然是昏暗的洞内,但是吴尤依旧能看见其他人眼中跳动的光芒,吴尤明白,那是求生和不甘心。

    堂堂七尺男儿,憋屈窝囊的躲在矿里求活,到现在还要死在这些山贼的手里,谁又能甘心。

    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吴尤带着村民从洞口钻了出去,但是洞外却没发现一个山贼,一个山民指着前面,喊道:

    “吴大哥,你们看!”

    远远的,山贼头目带着十几个弓箭手立在山包上,早就是张弓搭箭完毕,好像在专程等着他们一样。

    “哈哈哈,吴尤,你还是出来了!”

    刹那间,吴尤浑身一震,中计了。




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矿 悍将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