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扫明-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杰贼厮先不必管,他已是孤家寡人,成不了气候,早晚要死在我手里,李过,徐州那边可有什么动静吗?”

    李过摇摇头,随便的坐在李自成对面,说道:

    “不知道那王争又在打什么主意,自打去了徐州,基本就没挪窝,看来是怕了咱们顺军。”

    屋内的高一功等人听到了也是哈哈大笑,确实,最近顺军的征战进行得太过简单,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一旦要是顺利起来,很容易就会好了伤疤忘了痛。

    眼下顺军上下,对从前那些在山东军手上的败绩早都忘光,都觉得若是再来上一次,他们一定能获胜,只有李自成和牛金星等几个人还在耿耿于怀。

    屋内的新顺大将们,看上去就没有山东历城军议那样严谨,高一功靠在桌子上,李过则是坐在椅子上,李双喜干脆双手环胸直直站着。

    这么一比,山东军可就正规的多,更像是能成大事的兵马。

    若是安东候王争召集众将议事,虽说没什么繁琐的步骤,但主次序位是必须尊行的,还有什么人穿什么衣甲上堂,甚至站在哪个地方,那都是有讲究的。

    前一阵子山东军甚至给各级军官和文吏专门制作了用于参加军议的礼服和常服,据说参加军中将士祭奠的丧服也在制作,择期就要下发。

    但家大业大的新顺,李自成和麾下的将军们却好像是不分彼此,称呼特别随意,甚至还有叫闯王的,就连坐立的姿势位置都没有统一起来。

    穿着就更别提了,根本没什么规矩。

    这种行为,说出去好像是新顺王李自成和蔼可亲,但底子里,却是众将对这位领袖的看轻,若是下属对上官只有简单的尊敬却没有畏惧,那埋藏的祸根可委实不小。

    李自成根本没觉得这样有多无礼,按理说称王之后,为表示地位应该自称“本王”,就连王争受封安东候,都已经改称“本候”。

    但李自成还是直接自称我,很少说本王,反正是随便的很。

    这时候,高一功皱眉说道:

    “闯王,我这还是有些琢磨不透,山东军那边明显是不想趟这趟浑水,但为什么前段时间,东昌府的邵勇和翁州府的刑一刀,都在边界增兵?”

    “虽说眼下徐州还是没什么动静,但总觉得这里有什么古怪,咱们不得不防啊。”

    这话前脚说完,后脚李双喜便是急吼吼的道:

    “高一功,你他娘的少在这里涨他人士气,灭咱们自家的威风!他王争和别部官军有什么不同?骨子里还不是一样,说透了,就是畏惧咱们顺军,怕咱们进犯过去。”

    李自成听着众将讨论,目光却一直都没离开地图,等到李双喜说完,这才沉声道:

    “已经打下了朱仙镇,咱们地盘就算稳下来了,眼下已经成了定局,就算山东军接下来大举西进,咱们地广人多,就是累,也能累死他们。”

    李自成这话多少有些自欺欺人的意思,在场的有不少人和山东军打过交道,都知道人海战术对山东军一向没什么效果,就是再多的人,也突破不了那层荆棘枪阵。

    况且,山东军的骑兵营据说已经扩充至一万余人,还是那个别号“猛虎”的全卓在统领,刘宗敏就是死在这个山东军的骁将手里。

    牛金星摇着羽扇,点头轻轻道:

    “顺王说的不错,他大军行动迟缓,据说去年刚更换了更重的衣甲,咱们这河南和湖广的地头可不是山东,想来,王争还要掂量掂量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

    去年山东军扩招和更换衣甲兵械的事情不少人都知道,不过知道的并不详细,究竟怎么样,牛金星一本正经的随口胡诌出去,也就算是了。

    高一功觉得有道理,连连点头,李过先是低着头想了一会,却忽然起身颇为不爽的喊道:

    “关键是让左良玉和白广恩跑了,要我说,官军这逃跑的功夫,倒是和那所谓的大西王张献忠,有个一拼。”

    说起张献忠,顺军中人对他可是非常看不起,就连李自成都觉得他是有革左五营和曹操罗汝才的帮忙才能打下武昌,自己其实根本什么都不是。

    这次罗汝才和革左五营来投奔新顺,张献忠一下子现了原型,本来是败军之将的左良玉,去了武昌倒把大西给灭得差不多,眼下张献忠说不定正窝在四川那个角落等死。

    听到这些,李自成脸上有了些笑意,缓声说道:

    “罗汝才听说前一阵子瞒着本王自号什么大将军,和张献忠犯了一个错误,没那个实力,非要自取其辱。”

    闻言,屋中顿时静了静,良久,牛金星紧声问道:

    “顺王的意思,是——”

    说着,牛金星用收拾比划了个杀头的动作,高一功、李过等人大惊失色,纷纷朝李自成看过去。

    不过李自成淡定的很,只是微笑点了点头,还没等他说出什么,门外守卫的亲兵忽然进来,抱拳喊道:

    “新顺王,袁时中回来了!”

    这可是个大消息,小袁营据说有近十万人,袁时中前不久奉了李自成的命令和革左五营打凤阳,这次无故突然回来,事先连声知会都没有,到底安的什么心?

    等到那名亲兵走出去,李双喜正要出来说些什么,却被李过在身后拽了几下,他不耐烦的挣脱,抢着说道:

    “顺王,曹操和袁时中怕有什么联系,这次回来,会不会是起了歹心。。。。。。”

    听了这话,李自成脑中冷不丁的想起前一阵子的奏报。

    看见新顺王脸色阴沉下去,李双喜迈几步上前,添油加醋的说道:

    “顺王,曹操那边整天大酒大肉,据说还抢了不少小娘子进营,端的一个花天酒地,咱们奉了您的命令,为民着想,根本不敢有什么享受的心思,可他罗汝才这么做,是不是有些太不将顺王您放在眼里了?”

    这时候,高一功用手摸着下巴,点头说道:

    “没错,听党守素说,昨日他的营有个头目在夜里悄悄去了曹操的营帐,不知道谈了些什么。”

    听到这个,李自成嘴巴动了动,却是开口说道:

    “老罗这个举动无可厚非,论起资历,本王不如他,有人偷偷摸摸投过去也没什么,反正大家都是顺军,不必追究。”

    李自成这话看似大度,但屋内的众将都觉着阴森森的,见到李双喜还要再说,李过心道真是头傻驴,赶紧抢上几步把他硬拽了回来,搭腔说道:

    “顺王说的是,大家都是顺军,分什么彼此。”

    李过说完,众人尬笑了一阵就再没人吱声,屋内正有些泛凉,门外却传进来一些争吵声。

    冷不丁一声大响,袁时中带着刀怒气冲冲的闯进来。




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

    “闯王!”

    “闯王,你为什么让老回回他们四个去新蔡,知不知道俺们小袁营因此受了多重的伤亡?”

    袁时中提着腰刀,说话的时候怒目圆睁,进门后见到里面高一功、牛金星、李双喜等人都在,再看李自成逐渐阴沉下去的面色,这才逐渐的慌了神。

    “袁时中,顺王这么做,自有他的道理,怎么,还要和你解释一番不成!”

    说这话的是牛金星,素来面相温和的他,这时候也变得色厉内茬,的确,袁时中今日这般做法,实在太不将顺王和属下一群制将军放在眼中。

    李双喜站起来,冷哼一声:

    “还叫闯王,袁时中,是不是该改口了!”

    李过这次同样是怒而起身,指着鼻子喊道:

    “袁时中,顺王做事,难道还要向你汇报一声不成,你实在是太过放肆了!”

    这个时候,李自成挥挥手,双手撑着桌子去看地图,淡淡的说道:

    “袁头领,为什么派老回回去新蔡,我心中自有计较,就给我留些面子,没必要追根究底了吧。”

    李自成这话带着浓浓的不满,虽然并没有表露出来,还是让屋内的几个人有些忌惮,都不再多说。

    听到这个语气,袁时中哪能不知道李自成已经动了杀意,当下是连忙把刀“哐啷”一声扔在地上,结结巴巴的说道:

    “闯,顺王大度,凤阳那边还有战事没有解决,这次是俺冒犯了,罪过罪过。。。。。。”

    说完,袁时中又是夺路出门,紧跟着一名亲兵走进屋内,沉声的汇报道:

    “顺王,袁时中带着小袁营跑了,朝东面跑了。”

    眼下顺军的局面越来越大,这一年多下来,从最初的一千多马队,发展到如今几十万大军,占据了河南和湖广的大部,莫说地方的参将和游击,就连一些州县的知州和知县都争着抢着来投靠。

    大家看着顺军的势头愈发旺盛,而明廷自朱仙镇一战之后,唯一有战力的孙传庭部秦军伤亡殆尽,余者龟缩入关,据说无论崇祯怎么催促都不再出关。

    很明显,朝廷已经是后继无力。

    现在就连顺军底下的一个小卒都能明白,这大明朝眼看着就要完蛋了,跟着新顺王是最好的选择,至于那山东军,上赶着给明廷做爪牙,不提也罢。

    李双喜表现的有些急躁,没什么城府,李过和高一功虽然知道掩饰,但也能让人轻易看出来心中所想。

    至于顺军的首席大军师牛金星,做梦都想着改朝换代,自己好去做那有如汉之张良一般的人物,城府和气度也十分有限,就连素来沉稳有加的高一功,都有些浮夸起来。

    说来也是,要是顺王成事建国了,他们也好跟着做个开国元勋功臣,说不定还能混个几大名将的头衔过过瘾。

    对于这样的形势,新顺王李自成的野心自然也在愈发的膨胀,自从宋献策给出“十八孩儿主神器”的卦言后,他的心也在逐渐向那个终极目标靠拢。

    为了这个目标,李自成改变了以往流窜各地的习气,开始占据地盘,并且自己一直都是“清苦度日”,对部下约束极严。

    李自成明摆着有要干大事的心,部下那些将领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什么时候该享受,心思热切,事事都和李自成站在一起。

    其实并没有什么真感情,不过是立场相同,李自成相当皇帝,他们的心没那么大,当个开国的功臣名将就行了。

    听到这名亲兵的话,屋内众人都是大惊,李双喜更是失声叫了出来。

    “你说什么,袁时中奔着东面去了?”

    高一功豁的起身,沉声说道:

    “顺王,东面不远可就是山东军的驻地,鹰脸奉了王争的命令,眼下就在曹县驻扎,若小袁营投奔过去,那可是大患!”

    闻言,李双喜问道:

    “鹰脸是谁?”

    高一功看傻子一般的看了他一眼,反问道:

    “鹰脸你还不知道?”

    “他是那王争手底下的另一员骁将,两次血战,次次都是以弱胜强,据说相貌有如鹰脸,所以别号鹰脸,本名唤作刑一刀。”

    说到这里,高一功泄气一般的坐回椅子上,继续张口道:

    “若袁时中跑到那去,可就没办法了。”

    牛金星也知道山东军下辖骁将如云,见李自成面有犹豫,遂是急切的说道:

    “顺王,欲成大事,妇人之仁万不可有,你可见那王争对人有过什么仁慈吗,速速下令吧。”

    正忧虑间,李过的马队副将走进来,朝他耳语几句,李过听到后急忙起身一躬,闷闷说道:

    “顺王,袁时中杀了我马队的把总,带着人头往东去了,看方向,正是曹县!”

    听到李过大嗓门的在这吆喝,李自成心中暗自悔恨,方才自己为什么不把那袁时中给砍了?

    袁时中在农民军中声望不低,麾下小袁营在最多的时候足有近二十万人,屡败官军。

    眼下虽然只剩下几万,但是声望不变,搞不好他这么一跑,顺军百万之师就因此崩溃。

    想到这里,李自成冷冷说道:

    “李过,你速去调老营马队,即刻启程追击,李双喜,你去权将军贺锦那里,让他稳定城外大营,高一功,你亲自去找刘芳亮,你们二人回合以后即刻去找郝摇旗,与他一同率部进驻襄阳。”

    “李双喜你从贺锦那回来之后便留在襄阳城内和牛先生坐镇,这种时候,千万不能出了乱子。”

    李自成一个个有条不紊的命令下去,屋内乱哄哄的众人才反应过来,好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大声接令后急匆匆的跑出去。

    李自成在亲兵的服侍下披挂白甲,戴上毡帽风衣,大约半个多时辰的功夫,和李过点齐老营马队轰隆隆顺着小袁营的路线追了过去。

    眼下可是半夜,行动仓促,但时至今日,顺军本部已经算是久经战阵,效率出奇的高。

    本来听闻袁时中溃逃的消息,城内外已经有些乱子,但是在高一功、贺锦、郝摇旗、牛金星和李双喜等人的东奔西走之下,很快就稳定了局势。

    李过手底下的老营马队,都是顺军中第一等一精锐的存在,其中又有不少当年陕西的老底子,有很多都是湖广本地人,顺着最近的路就追了过去。

    小袁营几万人马,哄乱的跑在一起,大军动向也十分容易把控和掌握,顺军最前面有十几骑专门负责带路,他们往往是下马粗略的看一看,就能指出个大概的方向。




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营投山东

    袁时中手底下原本近十万人,被黄得功和刘良佐打散,收拢了不到五万人,只有三千多马兵,剩下都是步卒,跑起来根本不快。

    顺军调动起来的时候,袁时中已经往东跑了好几个时辰,但是有向导的顺军追击起来有如神助,差距在逐渐缩小。

    小袁营本来接连打了几次败仗,又跟着袁时中到处跑,军心已经跌到了谷底,本来来到襄阳,觉得可以安稳一阵子,但忽然又听说要跑。

    这次的跑不同以往,相当于和李自成撕破脸皮,本来袁时中想去投奔张献忠,但这货已经被左良玉打成只剩一千多骑,到四川从头再来去了。

    情急之下,也只能奔着山东去了。

    投奔山东军,袁时中心里多的是忐忑,这种忐忑,是怕王争不收留,却并不是什么新账老账一起算。

    因为小袁营本来和山东军就没打过交道,说不上什么深仇大恨。

    路上袁时中不断打听,后来才知道,山东军有内外系之分,外系兵马已经有不少曾是农民军,最出名的一个,就是闯塌天刘国能。

    刘国能曾经是荣阳大会的十三家之一,他手底下拥重二十万的时候,李自成还不过是高迎祥手底下的闯将。

    当初受到朝廷招安,刘国能根本没犹豫,毅然打散部众跟着朝廷去剿流贼,并且时常以忠义自诩。

    不过最开始他被各路将帅打压,官阶仅仅是个守备,据说过的并不好。

    当时所有人都在嘲讽,说是好好在义军中戴着做那响当当的闯塌天不好吗,非要到朝廷自讨没趣。

    眼下风水轮流转,刘国能找到了王争这个好靠山,在开封做一府主将,朝廷上的官阶也升到了游击将军,可是在山东军外系中响当当的人物,混的那叫一个风声水起。

    袁时中听说李过和李自成亲自带着马队来追,更是恨不能直接飞到山东去,前面那些例子都说明王争用人不疑的特点,同比起李自成来,可是好上太多了。

    这个时候,袁时中才知道,自己的小袁营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被李自成和牛金星掺了不少耳目,跑的时候不断在军中鼓噪,搞的人心四散,到现在已经散了几千人。

    袁时中的亲信一样不甘落后,都知道眼下是到了生死关头,在军中拼命的督促属下抓顺军的奸细,这才勉强稳定住即将崩溃的小袁营。

    “将军,前面就是小宋集,过了小宋集,就是山东翁州府曹县的地界了,顺军早就被山东军打怕,想必是不敢再追上来了。”

    正跑着,一名亲信提着带血的大刀,指着前面说道,听了这话,不少人都是松了口气。

    袁时中看了眼身后,说到:

    “不能大意啊,被李自成和李过追上,一个都活不成,到山东地界才算是安全哪。”

    忽然,一名马兵飞奔过来,远远喊道:

    “头领,顺军马队已经不到十里了!”

    闻言,袁时中和周围小袁营众人大惊失色,这紧赶慢赶的走了一夜,竟然还是被顺军追上了。

    眼瞅着就要到山东地界了,就这么死在李自成的手里,袁时中心有不甘,一方面派几个马兵骑着最快的马往曹县赶去,另一方面只能和亲信门催促部进入小宋集。

    可进来之后,袁时中却是满脑门子黑线,心道天要亡我。

    按袁时中的想法,大军可以进入小宋集修整等待顺军马队,实在不行,还可以借助城墙抵挡一阵子,多少安全一些。

    不过这小宋集压根就是个荒无人烟的烂镇子,不知道废弃了多久,里面除了黄沙和遍地残垣以外,根本什么地势都没有。

    小袁营的人看着这一幕,心中止不住的颤抖。

    这时候,后队马兵又赶回来禀报,说是顺军追兵已经到了三里之内,以他们的速度,不到半个时辰就能到小宋集。

    袁时中知道,小袁营是他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多年以来辛苦的结晶,死也要死在一起。

    面对新顺王李自成的咄咄逼人,只能是吩咐属下哄乱的在小宋集摆下阵势,李自成和李过一万两千余名精骑,小袁营有四万多人,但胜负可不是用人数就能简单算出来的。

    袁时中、李自成和李过,那可都是纵横南北,和官军打老了仗的人,当年那么多家农民军,被剿灭的,投降官军的,还有被李自成和张献忠、罗汝才吞并的,到现在也就他们这几家活到最后,足见个人本领不一般。

    看着对面白皑皑一片的顺军精骑,袁时中内心苦涩,从前总说什么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人生快意无比,现在想想,真是大大的讽刺。

    从前那些所谓兄弟,都是面和心不合,此时为了一点小事就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

    刚想到这里,见对面有人纵马出阵,原来是一只虎李过,只见他手持大刀,挑着尖指向前面,扯起嗓子喊道:

    “袁时中,闯王一向对你不薄,可事到如今,你却在恩将仇报,背信弃义,将我等兄弟情义撇在一边,实在是让人不耻和痛恨!”

    袁时中听到李过的话,知道他在煽风点火,为李自成内斗火并自己的举动做出合理解释,当下也是暗自冷笑一声,并没有回话。

    他招招手示意小袁营的马队统领吴世杰过来,低声对他说道:

    “老吴,你去召集咱们所有骑马的弟兄,千万不要和李过的马队硬拼,等下要是实在打不赢,就只能直接往曹县跑了。”

    说到这里,袁时中看着后面,有些忐忑的喃喃自语:

    “也不知道那鹰脸会不会发兵来救,要是山东军那边不收自己,可就全完了。”

    吴世杰心中一样不安,只能是故作硬气的点点头,让袁时中放心,急匆匆转头跑去集结马兵。

    李过还在那边喊,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说对了,袁时中是心里有鬼,所以不敢应答。

    逼不得已,袁时中只能是硬着头皮在阵中喊道:

    “一只虎兄弟说的不错,闯王高义,但是这高义咱受不起,当年我袁时中带着小袁营近二十万大兵来投奔,事到如今,还剩下几个?”

    “闯王,当年我袁时中可是整个河南第一个来投奔你的,自认做事一直都是兢兢业业,可是您呢,可曾召老子进帐议事,哪怕一次也行啊!”

    说到这里,袁时中似乎有些愤慨,呵呵笑着继续道:

    “这一年多以来,但凡是和官军作战,老子的小袁营向来是冲在最前头,但那些俘虏的那些牛羊、青壮、衣甲辎重,可曾有一丁点分配过来吗!?”

    袁时中露头站出来,摇摇头说道:

    “闯王,不是我说你,你和高闯王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这么下去,我小袁营绝对不是最后一个,你的种种做派,简直太让人寒心了。”




第四百六十五章:追与逃

    “闯王您信任的,无非是郝摇旗、李过他们几人而已,对于咱们后投过来的弟兄,不过是当个作战填河的炮灰罢了,何曾重视过?”

    这话就算是彻彻底底的说透了,袁时中这意思,就是不想再和李自成讲什么情面,铁了心要跑。

    说到这里,袁时中好像忽然想到什么,立马又将脖子缩回去,但是声音却没减,只听他吼道:

    “闯王,咱们已经派人去联络鹰脸,山东军的骑兵大军想必眼下已经在路上,您还是请回吧,不然再被人家击溃了,面子上不好交代!”

    阵前拉开力弓对准袁时中的李过,恨恨收起弓,朝李自成说道:

    “顺王,这厮胆小的很,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又缩了回去。”

    听着袁时中决然的话,李自成喉咙蠕动几下,不过顺王毕竟不是一般人,他策马上前,当着众人的面,给袁时中缓缓揖身。

    “老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