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扫明-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时候,妇女生的漂亮窈窕,好像成了一种罪过,因为左军蛮横不讲理,一旦要是被他们看见,几乎只有被抢回去糟蹋一种可能。
左良玉骄奢淫逸,无所不为,但是朝廷却视若无睹,最严厉的处罚不过是象征性的“戴罪立功”,正是因为左军的存在,使得很多官军争相效仿,造成了眼下官军遭百姓痛恨的局面。
不过由于东面有一支与众不同的山东军,这倒是让百姓看见了一丝曙光。
当然,左良玉住在武昌城内原来张献忠的大殿,享受着皇帝一般的待遇,眼下正对张献忠的几个小妾左拥右抱,好不快意。
这个时候,左梦庚走上殿,说道:
“爹,外头有人来了。”
左良玉刚把手伸进去,正在兴头上,看见来人差点就直接吼出去,看见是自己儿子才没多说,只是不耐烦的喊着不见。
但是左梦庚并没有走,又是喊道:
“爹,这个人你必须见。”
“谁啊,天底下还有本将必须见的人,这么大架子?”
左良玉怒吼一声,恋恋不舍的把手从女人衣服里拿出来,左梦庚似乎是早就有心理准备,并没回话,只是挥挥手示意可以上来了。
随着他的手势,一名山东军标兵稳步登上大殿,右手紧握成拳,猛击在左胸口,弯腰说道:
“见过左少保。”
左良玉看这人盔甲如此奇特,心下已经有些惊讶,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天底下能给传令兵这么好盔甲的人,也就是那个安东候了。
怪不得自己儿子说必须见,那个王争给自己雪中送炭了几回,说起来,自己倒是欠他几个大大的人情。
当下,左良玉笑着指向一边,说道:
“原来是山东的兄弟,听闻王贤弟受封安东侯,左某本想前去道贺,但诸事缠身一时走不脱,不知小兄弟此来是要传达何事?”
那标兵心底有些暗自嗤笑,心道那个时候你左良玉不是还被李自成追得像条丧家之犬一样到处跑,当然是诸事缠身。
不过无论心底怎么想,为了圆满完成任务,这标兵还是恭敬的揖身,微笑说道:
“左少保言重了,我家侯爷可是日日都念着你,常说要不是离的太远,山东军早就来帮左少保驱赶李贼了。”
听到这里,左良玉心情显得格外好。
拍马屁的人多了,他耳朵都听出茧子了,不过面方才说话的人是谁,看盔甲和装备,那应该是王争手底下的亲兵,就连亲兵都要拍自己的马屁,也算是给足了面子。
当然了,左良玉不知道站在他面前的,其实只是山东军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标兵。
左良玉忽然促狭的笑了几声,说道:
“听闻前不久睢州城被李过攻破了,山东军损伤不小吧,若是这次有什么需要本将的,大可以说出来。”
等的就是左良玉这句话,自家侯爷总是平白的给左良玉送东西和军功,那可不是白送的,需要你说话办事的时候一样不能含糊。
这样看来,左良玉还算是讲些道义,标兵从胸甲内取出一份书信,恭敬的交到左梦庚手上,说道:
“这是咱家侯爷的亲笔书信,还请左少保过目。”
左良玉满脸的笑容,接过来一看,顿时就凝固住了,他脸上不阴不阳的沉默了半晌,这才是强自笑着说道:
“来人,这位山东的小兄弟一路鞍马劳顿,送到驿馆好生歇息。”
。。。。。。
看着标兵走下大殿,再将那几个张献忠妾侍赶走,左梦庚这才急不可耐的拿过信看了起来,当下也是满脸的不可置信。
“这次那王争看来是要动真格的了,只是不知道,半月之内攻取襄阳,他有那个实力吗?”
左良玉脸上的笑容消失,靠在座椅上长舒口气:
“要说天下间谁在动兵之前敢放出这种狠话,也就是安东候了,依你爹我看,山东军若没那个实力,李自成也不会看见他们的大旗就立刻转向。”
左梦庚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沉吟着说道:
“爹,昨日儿子接到消息,说是凤阳府的卢久德、黄得功、刘良佐部第都有异动,还有河南的刘国能,前不久已经南下,会不会是。。。。。。”
“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本来左梦庚想着没什么,这件事根本没放在心上,左良玉听到后却怒吼一声,从他手里抢过信再次看了一遍,最后放到烛火上烧掉。
这才是长呼口气,背着手斟酌道:
“黄得功能动理所当然,这家伙但凡是剿贼,一点不含糊,可那花马刘还有刘太监能跟着去,那就有些蹊跷了。”
说到这里,左良玉忽然冷笑一声,继续说道:
“花马刘这厮一向胆小怕事,若不是绝对有好处,他根本不会贸然出动,还有闯榻天和河南总兵陈永福,据说都已经是山东军的外系,这两个人奔汝州而去,定然是王争的意思。”
结合当下发生的事情,左良玉只是微微一分析,就能知道王争在这信上说的话大部分都可信。
不过他还是有些想不明白,王争办事一向谨小慎微,这次怎么会如此急功近利起来,半月必克襄阳,这话放出来是挺响,但若办不到,岂不是自己扇了自己一巴掌。
看着自己爹在那自顾自的冷笑和嘀咕,左梦庚有些摸不着门路,好奇的问道:
“爹,那咱们是去还是不去?”
闻言,左良玉回头看了他一眼,说道:
“当然去,还要大张旗鼓的去!”
“就算打败了,也不是咱们左军背着,都有安东候王争扛着,这等跟着平白捡好处的事儿,怎么能少了咱们左军?”
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争执
崇祯十六年六月中旬,安东候、左都督、山东总兵王争在徐州誓师讨贼,并且扬言半月内必破襄阳,杀李过以报仇雪恨。
消息传出,河南、湖广,南北直隶皆惊。
最初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多人都是一笑置之,毕竟,这个年代顺军已经尾大不掉,中原糜烂,不少明眼人在心里都能看到明朝的结局,仅凭山东军一家之力,要想再次击溃如日中天的顺军,简直难如登天。
但令人意外的是,山东军西进后却得到了湖广、河南和凤阳府残存官军的积极响应,仅是世人皆知出兵参与进剿的总兵级别大将就有不少。
像黄得功、刘良佐,甚至南直隶京营提督太监卢久德都率部前来,除此之外,在西安一直屯驻的左良玉部竟然也称会亲自率左军北上协从。
这一场山东军和顺军的“私人恩怨”,才几天的功夫,竟然意外促成了一次晚明规模最大的官军围剿。
各地的官军纷纷跟风进剿,其实并没有得到朝廷的意思,在世人看来,他们都是跟随王争而去。
身在冬暖阁批阅奏折的崇祯听到这件事,委实吃了一惊,无论崇祯皇帝自己,还是北直隶的这些高官众臣,都没有想到王争会有这么大的号召力。
这种号召力只是表象,很多官军都是出人不出力,想要跟着讨便宜罢了,毕竟山东军不似其他兵马,那可是连建奴都能击溃的。
从前的数次围剿,都是由朝廷发布檄文,再由督臣或总督总领,即便是那样,各地的官军也是阳奉阴违,根本连人都不出。
这次明面上看来,王争不过是在徐州誓了一次师,带着山东军四大营战兵西进,仅此而已。
但是这些人却依然争相跟随,崇祯愤怒的将折子扫落在地,负着手走出冬暖阁,心底十分不是滋味。
但事到如今,身为皇帝的他,已然对王争没有任何钳制的办法,山东军已经成势,崇祯似乎只能做个看客了。
。。。。。。
山东四营战兵号称十万大军,在王争的亲自率领下,从徐州境内出发南下,进入凤阳府的地界,直奔宿州城而去,小小的宿州,眼下却是各路官军云集。
首先,前来赴任的宿州守备袁时中刚刚到任没几天,还没来得及拉起太多人马就接到这么个军令,心里真是又惊又喜。
本来袁时中麾下只是原本小袁营剩下的几百马兵,势单力孤,很多人都不放在眼里,想要在宿州城打开局面实在很难。
但是安东候王争亲自带着大军南下进入宿州,以他的手腕和魄力,宿州一带想必会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整改。
当然了,这是山东军上下外系人人难求的好机会,在安东候眼皮底下办事要是能表现好,基本上王争的一句话,就能把你后半生沉浮给定了。
在最近的日子,本来无人问津的袁时中却经常迎来客人,宿州的知州,还有几个朝廷千总都争着抢着讨好。
袁时中高兴的同时当然也不会忘了,这些其实心底对自己这个前贼还是鄙弃,这可全是看安东候要带大军来了。
一方面,袁时中笑脸相迎,都是满口答应下来,但心底却暗自将这些人前后分明的态度记下,准备如实禀告王争。
在徐州誓师消息传来的第二天就有一支万余人左右的官军来到城下,这速度实在快了点,不过听到对方是黄得功之后,袁时中才释然。
这个朝廷总兵是少有几个让袁时中心底佩服的,手底下那些兵也都是难得的悍卒,小袁营绝对优势的兵力竟被打的溃不成军。
说起来,袁时中并不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小人,和黄部堂堂正正的对决被击败,这很光彩,没什么大不了。
袁时中和黄得功心下其实都有些嗟嘘,前不久还是你死我活的对头,现在却成了同僚,黄得功不亲自来说到底也能过得去。
来人比袁时中更加客气,是黄得功部下的一个参将,没有丝毫的桀骜之情,同袁时中笑谈了几句就是离开。
能派这个级别的将官来见,其实也显出身为总兵大将的黄得功心中气度,并不打算对从前的事情深究。
黄部就在城外三里出扎下营盘,等待其他兵马到来,和城内的山东军外系并没有任何冲突。
宿州,是南直隶的北大门,前可进凤阳,后可退徐州,自古以来便是南北直隶的交通要路之一,更是京杭大运河必经之地。
徐州到宿州根本没多远,路途还算平坦,山东大军自城外誓师后,按照寻常速度三日左右也能抵达郊外。
这里是安东候王争规定的各路官军集合点,黄得功一部最为好战,所以来得最早,十分配合的在城外扎营。
但是第二天的夜里,城上的袁时中又是皱紧眉头。
远远的有一支规模约在三万人左右的兵马前来,打着刘字大旗,看样子应该是刘良佐麾下的兵马。
提起这个人,袁时中可是恨得咬牙切齿。
当时,他小袁营和黄部怎么说也是在战场上堂堂正正的决战,但是刘良佐呢,干的竟是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趁乱俘杀了他们多少兄弟。
那支兵马乱哄哄的停在城下,全是人喊马嘶的杂乱声,前排那些军将们个个牛气冲天,好像自己是天王老子一样,和黄部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看到对方这个样子,袁时中更是心下暗自冷笑,如果当时和小袁营作战的是刘部,可能就不会败的这么惨。
城下,不少刘部的军官都指着城上不断讥笑,起初还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但是声音越来越大,甚至都传到了上面。
说什么袁时中那是一介匪贼,就算跟了安东候王争,一样狗改不了吃屎,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分配到外地做个守备,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再看他刘部,总兵之下,参将就有四个,游击更是有七八个,守备这等杂官根本都不会放在眼里。
这个时候,一名穿着铁甲的朝廷军将策马出列,拍拍手笑着道:
“兄弟们给刘守备一点面子,怎么说这手下败将现在也是山东军的外系,不给面子怎么行?”
说完,城下立时一阵响起一阵笑声,好像是在看猴子一样看着上面的袁时中等人。
说话这人长相并不突出,尖尖的下巴,但却骑着一匹杂色马,想必就是那刘良佐。
想到这里,袁时中冷哼一声,朝下面喊道:
“呦!这不是花马刘吗,怎么,去襄阳剿贼的事情您老居然也会参与,不是该按惯例继续难逃吗。”
闻言,刘良佐身侧的参将怒吼一声。
“袁贼,不要以为是那山东军的什么外系,就在那目中无人,你算是个什么东西?”
一名游击也是喊道:“老子告诉你,就算是那王争亲自来了,也要对咱们大帅礼敬三分,别逼咱们破了宿州城砍下你的狗头!”
听见这话,城上的袁时中却好像听到什么天大的笑话一般,说道:
“瞧您这话说的,安东候是何等的英雄,要是真来了,怕你们这所谓的大帅,给侯爷跪在地上提鞋都不配吧?”
袁时中虽然现下只有几百骑兵,但却从心底对刘良佐这等虾兵蟹将不看在眼里。
心道老子怎么说也是资格最老的一批义军首领,就算投奔了安东候,那也不是你这逃跑总兵能比的。
刘良佐本身并没有什么城府,听到袁时中这不阴不阳的话,算是被戳到痛处,脸上气的通红,直接用马鞭指着上面喊道:
“袁时中,你找死!”
刘良佐在马上气的跳脚,挥着马鞭急吼吼的道:
“来人,给老子攻城,取下这贼的人头给本帅当夜壶!”
这个时候,一个亲兵上前对他附耳说道:
“大帅,黄得功那边来人了。”
黄得功本来是打算前来和刘良佐相见,但听见这家伙居然在一怒之下挥军攻打宿州城,说是要杀了袁时中,这才立马掉头回营。
但是回营之后却也闲不住,先不说刘良佐和袁时中都是剿贼的官军同僚,只说现下的袁时中可不比从前。
袁时中后面站着的靠山就连黄得功都惹不起,还从没听说什么人敢攻打挂了山东军黄龙大旗的城池,刘良佐这么做无异于惹祸上身。
出于好心,这才派人来提醒一下。
但没成想,恼羞成怒的刘良佐直接把黄得功的人也扣下了,听着营外陡然响起的喊杀声,黄得功面色复杂。
第四百七十六章:别喊了,刘大帅
宿州四里之外的黄土村落,一支两万人左右的兵马停在这里,南直隶京营提督太监卢久德骑在马上左扭右扭,怎么都觉着不舒服。
谁让自己没门没路斗不过那些南京城内的勋戚大佬,只能被打发出来。
“监军大人,前面是刘良佐的兵马和袁时中打起来了,我们要不要去帮忙?”
听见这话,卢久德有些意外,说道:
“袁时中?咱家没记错的话,他成了宿州城的守备,已经是朝廷的人了吧。”
方才说话那名参将摇摇头,说道:
“回大人,袁时中是山东军的外系,据说是在城下和刘良佐起了争执,眼下正在攻打宿州城,咱们要不要去。。。。。。”
听这参将的意思,竟然是在问自己要不要去帮刘良佐的忙?
想到这里,卢久德白眼看了他一眼,说道:
“那花马刘犯傻,你小子也跟着昏了头不成,王争的大军过几日就要到宿州了,这个时候攻城,不是找死吗。”
看见这参将点点头,卢久德这才心满意足的看了一眼前面,说道:
“吩咐下去,就在这里扎营。”
参将回头下了令,但还是有些不明所以,询问着道:
“大人,咱们要等多久?”
听见这话,卢久德瞪了他一眼,训斥道:
“你下去传令就行了,哪来的这么多废话?”
感觉到监军大人真的有些生气,这参将顿时不敢再问,有些惶恐的后退下来。
“是是是。”
。。。。。。
“侯爷,过了这睢水,再前进十几里就到了睢州城,袁守备这个时候应该在城内布置迎接。”
睢水一边,山东军的四大营战兵整齐停在这里,睢水没有桥,而且水流湍急不能直接过河,听本地人讲,原本是有不少沿岸纤夫以搭载路人过河为生。
只不过王争只是在河边看到了几艘废弃许久的木船,连个人影都没有,想想也能释然,眼下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世袭军户还有种地的都活不下去了,这些纤夫更凄惨。
说起来,倒不知道袁时中赴任的时候是怎么过去的,想到这里,王争看了一眼略微有些昏暗的天色,说道:
“搭桥吧,这次到睢州我们不会是最后一批,算是做件好事。”
安东侯爷下令,自然有标兵赶紧传令下去,很快,就有一批约莫千人左右的辅兵离队上前开始搭建木桥。
睢水在《水经注》也有记载,是当地比较有名的河流,算是黄河的支脉,平常水流虽说湍急,但船只还能搭载人通过。
可一旦到了大雨大风的时节,就容易造成河水蔓延,水势上涨,但这还不算什么,由于睢水主干是黄河,所以黄河决堤也就必然造成睢水沿岸闹灾。
那个时候,一般的浮桥都会被冲毁,就连纤夫都过不了河,眼下的崇祯末年凤阳本地闹的都是旱灾,算是睢水比较安稳的时候。
不过按照当地人所说,这里搭建浮河木桥最为方便,简单方便,用料也节省,就算闹了洪灾被再次铳毁,也不会有过多的损失。
这种浮河木桥最为简易,当地百姓见到是安东侯爷的山东军来了,都是欣喜的很,自发的上前帮助指示辅兵们建桥,大约两个时辰也就搭城。
辅兵出力,民众监造,两相搭配起来干活也不累,看着这些百姓对自己又跪又拜,王争心底颇有些不是滋味。
自己不过是让辎重营分给他们一些米面和馒头,这就使得这些百姓对自己感恩戴德,天知道他们从前到底经受了何等磨难。
不过还好,自己来的不算很晚,从今往后他们的生活也该有所改观。
王争挥挥手,一声令下:
“山东军,过河!”
大约十几个百姓跪在河边看着山东的铁甲大军分批次过河,那可是十万大军哪,层次分明不说,除了铁甲的慷锵声,竟然几乎没什么杂音。
其中一名老者甚至激动地流出了眼泪,好像看见了希望的曙光。
王争自领明威中军,董有银统领尖刀营开路,邓黑子统领振武营在中军左一公里外行军,高亮统领玄武营在中军右一公里外行军,黄阳则带着奋威营在后一公里处殿后。
过河之后,一切都是井然有序,大约走了出了几公里,一名标兵飞奔回来,在马上行了个军礼,肃声说道:
“启禀侯爷,宿州城有喊杀声,似有贼寇袭城!”
听见这话,王争感觉不可置信,宿州城是自己定下各路官军的会和地点,按理说这个时候该大军云集,怎么会有贼人攻城。
不过容不得多想,王争抽出钢刀,大喝道:
“加快速度,务必在天黑之前赶到睢州城,全卓率骑兵营先行!”
。。。。。。
睢州城外,铺着满地的尸体,刘部官兵不分青红皂白,几句话不对口,竟是悍然围攻睢州城。
袁时中带着老营登城亲自守御,睢州城内原有四名朝廷千总,麾下兵马总计两千余人,其中千总向林、田炳然率部守城,剩下两人则在城中趁乱火拼作乱,美其名曰“闹饷”。
睢州城,外有刘良佐三万步卒围攻,内有两名千总闹饷作乱,卢久德部两万在郊外两里驻足不前。
到了现在,睢州城内已经大乱,官兵倾轧,百姓蒙灾受难,不只有多少人横死街头,又不知有多少妇女在家中被奸污。
黄得功得知刘良佐暴行,仍心存侥幸,仅率四名亲兵前往刘部游说,却被刘良佐扣在营中。
接到自家主帅被扣押,黄部尽皆哗然,大部分在几名参将的带领下开始攻击刘部,但很快就投鼠忌器不敢妄动,仅是隔着围栏和刘部互相喝骂。
原本好好的官军会合围剿,一下子成了各路官军的内斗,睢州城内十几万说百姓处于水深火热,这件事说起来,无非更加让人觉得官军的可笑和荒唐。
刘部大营,刘良佐给黄得功递了杯酒,说道:
“黄大帅何必如此认真,本帅打的是袁时中,难道那王争真的敢为了这个区区投入的外系守备,就敢和我撕破脸吗?”
不料,黄得功并不领情,他直接打落那杯酒,闷声说道:
“刘帅,趁着安东候来没来,赶紧收兵回营,再和袁守备道歉,还来得及!”
听见这话,刘良佐的脸色一下子难看了许多,将手里的酒杯扔在地上,呵呵笑着说道:
“放屁,要老子和一个贼寇道歉,想都别想!今天还就要砍了袁时中的人头,看他王争能奈我何!”
这话才说完,帐外响起一阵掌声,一个人迈着沉稳的脚步走进来,目光灼灼的盯着刘良佐,似笑非笑的说道:
“刘大帅好大的架子。”
众人转过头去,却见是一行披着深红甲胄的山东将领护卫着一个人入帐,方才说话那人,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