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扫明-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一套的程序下来,最后等出兵文书下达到文登时,已经过去了半个来月,文登营的军将们等的头皮发麻。

    王争看着这份刚刚发到桌案上的文书,也是暗自摇头,就这个效率,要是真遇上什么火急火燎的大事,等上头批复下来什么都晚了。

    这次王争并不打算亲自领兵,而是交给邓黑子和高亮两个人,这次的对手甚至都不如水匪,起码水匪大多熟悉水性,还是有一技之长。

    “出发吧。”

    早在前几日,王争就单独与他们两人说了这件事,当下黑子和高亮都是又兴奋又紧张,他们的老娘也都是为儿子自豪。

    要知道这时候一家想要出个军将有多不容易,更别说是可以独自领兵在外的实权军将,那可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

    听到王争的话,邓黑子与高亮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继而是双双出列,齐齐抱拳道:

    “抚台放心,养马岛乱贼,必剿之!”


第九十五章:出征与鸟铳

    站在营盘门前,目送邓黑子和高亮两个人离去,王争总还是有些不舍的,如今他终于是明白玉儿和王刘氏送别时她们的感受了。

    虽然这次的对手甚至连水匪都不如,王争并不担心黑子和高亮的安危,但在外征战,有所伤亡仍是在所难免,哪能知道折损的是谁家儿郎。

    王争无意中将臂弯紧了紧,玉儿似乎是感受到什么,抬头看了看,冲王争甜甜的笑了笑,依然静静的靠在肩上,眨着大眼看向逐渐远去的队伍。

    “协台,协台!试铳成功了。。。试铳成功了!”

    范若海挺着一鼻子灰跑来,手里拿着一杆鸟铳,兴奋的像个孩子。

    听了他说的,王争侧目过去,也是一脸的惊喜,迫不及待的问:

    “什么,这次能打多远?”

    “回协台的话,百步之内可穿铁甲,百五十步外威力依然强劲,幸不辱命!”

    “好!”

    大叫一声好,王争接过范若海手中的第一杆鸟铳,如获至宝。

    “这才是鸟铳该有的威力,范若海,你与铁匠铺的匠户此次都立了大功,立刻将这种鸟铳投入生产,打制的越多越好。”

    其实这鸟铳终于试铳成功,还要得益于宋应星,正是这崇祯十年的三月份,一代名著《天工开物》刊行。

    “。。。凡锤鸟铳,先以铁挺一条大如箸者为冷骨,裹红铁锤成。先为三接,接口炽红,竭力撞合。合以后以四棱钢锥如箸大者,透转其中,使极光净,则发药无阻滞。。。。”

    宋应星这本《天工开物》被西方人称为十七世纪的百科全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

    全书共三卷十八篇,全面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其思想之先进,深刻体现了有明一代资本主义萌芽的生产力状况,令人叹为观止。

    仅仅是这种鸟铳的制作工艺便是延用了数百年,一直到晚清洋务运动兴起时才被彻底抛弃,从第一支火绳枪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数百年中一直被采用,可谓渊源流长。

    王争曾听匠户们说过,天空开物刊行前,卫所制作鸟铳一般是采用铆接,但却制造不便,万历年改成两段铜箍固定。

    但这么一来却又是清洗不便,宋应星的方法两全其美,极大缩短了鸟铳的制作时间,间接性给王争造出鸟铳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听了王争的话,范若海却是犹豫起来,王争再三问起,他才是说出了另一个难题。

    虽然现在正经鸟铳的制作已经不是问题,但进度却卡在了原料方面。

    当时的鸟铳若是想要实用,铳管必须用精铁制作,只有用这样的精铁制成的铳管,才能坚固耐用,射击时不会出现卫所粗制滥造的炸膛现象,文登营的第一杆鸟铳便是如此。

    问题来了,据匠户说,这种精铁要用整整十斤粗铁才能炼出区区一斤,现在王争不是缺银子,听了这话后也很纳闷,这不是很好解决吗,派人去买就是了。

    可匠户又说,现在粗铁虽然不值钱,但是在胶东却并不多,粗铁的产地一般都是在陕西、河南等地。

    王争听了这话也是明白过来,那边现在估计正被张献忠等流寇搞得鸡犬不宁,粗铁这么重的东西,运输不便,这种时候当然是运不过来。

    这么一来,要是想成批打制鸟铳,养马岛刚刚发现的那个赭石矿也就是必须拿下。

    见王争与范若海边走边说,玉儿知道他们在谈重要的事,一直都是乖巧的跟在身后,静静听着。

    即便是用精铁,制作时也是颇为繁琐,通常先用精铁卷成一大一小的两根铁管,以大包小,使两者紧密贴实,然后用钢钻钻成内壁光滑平直的铳管。

    钻铳工艺很精密,一般的匠户每人每天只能钻进一寸左右,大致一个月才能钻成一支,即便范若海找来的老匠户都有经年的手艺,也只是稍微快上一些,这种活可是粗心不得。

    走到了靶场,王争示意其他人退开,想要亲自试一试这第一杆成型的鸟铳,刚刚端平,却听后面的邵勇大声道:

    “大人,还是让小的们来试铳,一旦炸膛。。。”

    范若海听到这话,也是有些担心,这要是炸膛了功劳可就立刻变成掉脑袋的罪过了,正要说什么,却见王争摆摆手。

    “无妨,本官还是相信范掌柜手中匠户的手艺,不必再劝。”

    一个盐丁在邵勇的示意下,连忙将一件军将的铁甲披到八十步外的草人上,众人都是感觉有些悬,范若海更是直念叨老天保佑。

    毕竟鸟铳威力小的观念在他们心中还是根深蒂固,而草人可是在八十步开外,即便是辽东边军的火器,也不可能在这个距离下洞穿鞑子的铁甲。

    只见王争握紧并端平鸟铳,引燃火绳,对准八十步外的草人,这时候他的眼睛眯缝起来,心中也很紧张,深呼一口气,王争猛的扣下了扳机。

    “砰!”

    白烟霎起,砰的一声巨响,就连在外围观的百姓都是清晰入耳,邵勇挥退一名盐丁,亲自跑上前去,见到这一幕,顿时是瞪大了眼。

    董有银在那边张望半天也没听他说话,遂是心急的上前查看,差点没惊掉了下巴,结结巴巴的道:

    “俺亲娘哟。。。这。。。这。。。”

    只见这件铁甲上黑洞洞的一个窟窿,但是那颗实心铅弹却是不见,邵勇立即叫来盐丁在周围寻找。

    “找到了,大人,铅弹在这里!”

    一名嫡系盐丁在铁甲的二十步外找到了这颗铅弹,所有人望着王争手里这杆鸟铳,都是不敢相信。

    原来只能打打鸟的鸟铳,为何到了王争手里威力变得如此强劲?

    不仅洞穿了铁甲,更是余势不减的往前飞了二十步左右才掉失去力道落到地上,这怎么可能!

    王争轻呼一口气,却并没什么兴奋之情,走到八十步外的草人边,皱着眉头看向那件铁甲,沉声问道:

    “邵勇,这件铁甲是哪来的?”

    邵勇听到王争问话,赶紧说道:“回大人的话,这件是从军械库中找到,以往文登营军将所穿的铁甲。”

    点了点头,王争摸了摸这件铁甲,原来是朝廷发下来的甲胄,怪不得这么痛快的就洞穿了。

    王争没见过鞑子,不知道他们身上的铁甲是如何模样,但从所知来估量,定然是不像这件所谓的朝廷军将铁甲一样。

    想到这里,王争皱紧眉头,这鸟铳的威力就目前来看,也就是刚好够用,若是拿到辽东去对抗鞑子,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

    “争哥,能让俺摸摸这鸟铳吗?”

    董有银嘿嘿笑着招呼王争一声,得到同意后,赶紧接过来,大手不断在鸟铳上摩擦,黄阳与邵勇他们也都是赶紧围了过去,留下王争一个人眉头紧锁。

    见董有银他们在啧啧称奇,就连管清天也按耐不住,走到一侧细细端详起来:

    “这鸟铳看着是与那些样铳是有些许不同,为何威力却高了这么多?”

    文登营制造出来的第一杆鸟铳与卫所鸟铳看上去略有不同,如今卫所鸟铳多追求射程,忽略威力与质量,加之工匠待遇太差,造成质量下降严重。

    所以卫所的鸟铳多是以‘长’为主,卫所匠户也有不少是混吃等死、不谙工艺,但即便是这种匠户也是知道,打制鸟铳并不难,铳身的原料好差并不重要,只要造的够长就行,造的长就能应付过去。

    文登营的鸟铳并没有近乎夸张的那种长度,舍弃了华而不实的射程,用精铁加厚铳身,射程虽然只有百五十步,但这已经是标准的鸟铳射程,只有在这个射程内,鸟铳才能成为真正的神兵利器。

    今后若是稍加改进,洞穿鞑子周身铁甲也不是痴心妄想。

    “几个铁匠铺全力打制,一个月能造出多少?”王争忽然问。

    范若海恭恭敬敬的道:“回协台的话,眼下各处匠户还是有缺,即便是没日没夜的打制,一月造出十杆也是很难。。。。”

    说完,范若海低着头看了王争,担心会因此受到责备,却见到王争皱着眉头,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自己。

    王争没有管这些,只是摇头道:

    “这种速度可不行,缺人就去给我招,到蓬莱去招,再没有就去莱州府招,银子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招到有手艺的匠户,若是来一些混吃混喝的人,当心你的脑袋!”

    浑身一激灵,范若海连声道:“协台放心,小的纵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欺瞒协台啊!”

    既然是已经可以制造鸟铳,王争便开始琢磨招募并训练鸟铳手的事情,第二天上午就叫来董有银等哨官前来商议。

    。。。。。。

    “砰、砰、砰!”

    这天是出征后的第二天,文登营官厅一大早就传出了三通鼓声,听到的都知道,这是新任的协台王争要聚将议事了。

    只是这次进入官厅的军将,从上到下几乎全部都换成了生面孔,个个都是虎背熊腰的铮铮汉子,进入官厅都是带着既恭敬又肃穆的神情。

    “末将等参拜协台!”

    “不必拘礼,众位同僚入座吧!”

    在场的文登营军将除了王争的心腹董有银、黄阳以外,还要有高山与其余几个新选出来的哨官,这些人也都是通过了层层考较才得以升任。

    刘大亮等人一个也没看见,虽然目前的他们的名头仍是哨官,但却都是个空头哨官,再也不是原来的实权军将了。

    早在继任的头一个月,王争稳定局势后便立即下令,将刘大亮几人手头的家丁与军兵尽数解散,家宅充公。

    后来发现,这些军兵中也有少量家有室的正经军户,这些人王争没必要牵连,都让管清天负责记录入册,发给安家银回家种地。

    他们回家之后都是老老实实的种地,又在念叨着王争王协台的好,不仅放他们走,安家银也是如数发放。

    抛却这些人,剩下的大多都是无家可归的兵痞,这些人想要妥善安置也就难了,他们懒散惯了,若就这么放出去定然是难以管束,迟早都要生出事情来。

    王争手头的好兵源大把,根本不会再要这种成事不足的兵痞。

    这些人起初并不担心,还是在谈天说笑,因为像他们这种青壮,想要出来当兵卖命的太少了,各地的军将很少舍得放走,多半是又要被王争编入手下的。

    这也是各地军将的难言之隐,越是到兵荒马乱的时候,想要出来当兵的也就越少,特别是明末的时候,官兵的名头也并不比土匪强到哪里去。

    有些地方被土匪、流寇抢了几遍还不行,官兵经过又要再抢一遍。。。

    大多数百姓都对官兵恨之入骨,“见兵如遇匪”也便是由此而来,对他们来说,被流贼胁裹也好过当兵被剥削,招兵的时候,数月不见一个人影前来也是各地常见。

    个别地方的军将无计可施,也就是从崇祯三年起,出现了官兵强抓军户入伍充数的事情。

    这么一来,官兵人数是上去了,虽然军将用刀把子将他们按在自己手下,但这种人骨子里就不想当兵,打起顺风仗来还看不出什么,个个猛如虎,但只要稍微遇到点挫败,定然是成群结队的溃败,那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

    王争自然知道这种官兵战斗力低下的劣根所在,给他一个好兵,拿十个兵痞都不换。

    所以剩下的刘大亮等旧部就都被王争安排到了各处的庄园去干苦力,这些兵痞遇见了地方盐丁,那可真是好勇斗狠的碰见了不要命的。

    盐丁们也是深刻贯彻了王争的命令,你听话怎么着都行,但若是有一丁点的小心思,被盐丁们发现,都是立刻翻脸,下起手来丝毫不讲情面。

    王争手下的盐丁素有威名,战斗力比起卫所兵还要强上一些,兵痞们又都是被分散到各地,势单力孤,在最开始零星的事件被地方盐丁镇压后,也就没了声音。

    文登营的官厅被王争清洗之后变得干净起来,王争神情肃穆,并没有吴惟忠在任时的官家客套话,开门见山的提出了这次的主题——招募鸟铳手。

    听王争说完,黄阳开始沉吟,董有银啥也不懂,也没啥想说的,只是闭上嘴站在一边,其余的几个哨官都是议论起来,高山则皱了皱眉,抱拳出列:

    “协台,按照咱们大明军制,鸟铳手上阵都要带着短刀长枪等兵器防身,咱们新式的鸟铳可要有十几二十斤重,短刀长枪的份量也不轻,这么上阵怕是没几个人能跑得动,我看还是叫匠户再减轻些重量?”

    王争还是第一次听见有这么一种说法,当下的神情有些精彩,问道:“鸟铳手本就是远程压制,为何要带近战兵器?”

    “协台有所不知,咱们官军的鸟铳手上阵,每次都是没等敌人到跟前就是开火,结果子药用完,敌军冲到跟前,鸟铳手根本就是任人宰割。”

    高山说完,又一个哨官补充道:

    “是啊协台,鸟铳经常哑火炸膛,哑弹也有不少,十杆要有八杆是摆设,这才是都给鸟铳手配上了短刀与长枪防身。”

    王争却是笑了起来,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那鸟铳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如此一来,拿着鸟铳还有什么用。

    明明是前面列阵的官军怕死不敢战,制作鸟铳的匠户懈怠、技艺不精,导致鸟铳无法发挥正常威力,但这时候的人却都把问题归结到鸟铳威力不大上。

    更何况,这种标准的陋习居然成了官军定制,如何不叫人啼笑皆非?


第九十七章:遇贼,列阵以迎

    王争在官厅忽然间的这一笑只是冷笑,但却把在场的其他军将搞的一脸糊涂,都不明白协台到底是什么意思。

    正在纳闷的时候,却听王争肃声道:

    “不要管其他地方的定制如何,咱们文登营招募就要按自己的方法来,鸟铳手不必再带短刀与长矛,不需要他们上阵厮杀。至于鸟铳的重量,也不必减轻,连十几二十斤重的鸟铳都举不起来的人,即便是侥幸通过了考较,本官也不会要!”

    说着,王争环视诸人,板着脸说道:

    “这里是文登营,官军定制不是你们需要担心的,我们有自己的规矩。”

    听到这话,站在左侧的黄阳面色一亮,看了管清天一眼,正巧管清天也在看他,两人表情都有些吃惊,相视一笑都没说什么。

    董有银对这些根本没兴趣,听的直犯困,哈欠连天,但无论怎么样,他也是不敢当着王争的面露出丝毫的不恭不敬,眼皮一会闭一会睁,忍的好不痛快。

    尽管董有银性子大条,但他也知道这么困下去一旦被看见,怕就要坏事,当下是用右手狠狠的捏了胳膊一把。

    “嗯?怎么没啥感觉?”

    董有银觉得自己明明很用力了,但就是感觉不到丝毫的疼痛,当下是皱着眉低头看过去,难道自己在做梦不成?

    却见正黄阳憋着脸怒视自己。

    “娘的,你这是做啥,捏我干甚么?”

    董有银心下一惊,嘿嘿一笑,挠头道:

    “是阳子啊,实在不好意思,俺捏错了。。。”

    黄阳正要再说什么,却见周围的军将纷纷抱拳出列,两人连忙一齐出列,大声道:

    “谨遵协台军令!”

    那次会议过后,宁海、文登等地的官场和民间都在传扬,说是王协台终于是大刀阔斧的开始干实事了。

    文登营的三通鼓聚将按例每月一次,设立之初的用意便是诸将步入官厅商讨大事小情,总结上个月以来的经验教训,但是前些年的聚将基本都是做样子,根本不会有什么用。

    前几任坐营官尸位素餐,不管实事,每天就连最基本的操训都做不到,更别提按例的三通鼓聚将了。

    时间一长,就连上头也根本不会派人来查,这种活计简直就是吃力不讨好,上头都不重视,慢慢的也就不会再有人聚将议事,就连吴惟忠在任的一年多时间内,也只是召集了三次。

    正式聚将的前天,新任坐营官王争便是下令围剿养马岛,这可是近些年以来文登营最大规模的主动出击。

    这还不算完,三通鼓聚将后立刻又是传出了许多措施,其中民间和官场议论最多的有两件事。

    加上王争的名头,很多人都想知道这次聚将会不会对现状有什么改观。

    一件事与文登营下辖的铁匠铺有关,似乎是得到了王争的授意,掌柜范若海到各地奔波,亲自招募匠户,检验人才。

    有人打听到一些消息,据说这次招募是不管其他,只看手艺的。

    也就是说,无论你是无家可归的流民,还是卫所里有着经年手艺的老匠户,只要你手艺好,就都可以到王争手下来讨生活,当然了,手艺越好,各方面的待遇也就越高。

    或许王争开出的条件算不上特别丰厚,但对于那些逃难的灾民与卫所里被层层盘剥的匠户们,这已经是非常有吸引力了。

    最主要的不是月钱,而是这些人知道,他们到王争手下就能吃饱饭,里外都有盐丁与文登兵护卫,不用再过那种朝不保夕、风餐露宿的苦日子。

    听那些已经在文登营下辖做事的匠户们所说,有些人甚至都讨上媳妇成家,开始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了。

    第二件事就是文登营增设了鸟铳队,由千总黄阳、董有银和高山负责招募。

    不仅如此,各地风传此次鸟铳手将由王争王协台亲自操训,这可是在各处掀起了轩然大波。

    。。。。。。

    同一时间,远隔百里,一支队伍悄然登上养马岛地界,这支队伍人数不多,只有三百来人,但却是个个精气神十足,扛着制式长枪,整齐的踏步前行。

    打头的一个将官披着铁甲,面容黝黑,忽然举起手说道:

    “赶了这么多天的路,眼下总算是了养马岛的地界,吩咐下去,偃旗息鼓,只要是静悄悄的将齐家庄子平了,养马岛就拿下一半!”

    亮子点点头,说道:“邓哨官说的不错!在拿下齐家之前,还是不要声张。。。”

    话刚说了一半,忽然四处都响起喊杀声,不知数量的人四面围上来,黑子也是第一次带兵,神色一慌,刀是抽出来了,但却并没有立刻下令,还在习惯性的等着王争发号施令。

    亮子见到,狠狠的给了他几拳,黑子这才是回过味来,这次的指挥官可是他自己,又想起出征那日王争的话,忽然举起钢刀:

    “列阵,不要乱,列阵!!”

    黑子明晃晃的钢刀不仅刺激着乱贼的神经,也让士卒找到了主心骨。

    文登营的兵怎么说也都是打过五文河与金水河的,里面的队官、什长更是跟着王争一路打过来,手头沾着不少人命。

    其余有些新兵虽然没见过大阵仗,但却都是勤奋操训,在各个基层军官的喝令下,都知道保持阵型才是最重要的,迅速结成了平日最常练的守御阵型,泛着寒光的枪尖指向蜂拥而来的乱贼。

    这时候黑子站在最前列,才有时间朝冲过来的这些人看过去,当时就是松下一口气,这些乱贼还不如金水河的水匪,衣衫破烂,手里的家伙事样样都有。

    由于不知道对方人数有多少,黑子下令列阵不动,文登营的军阵就好像是在大海中巍然不动的磐石,冲上来的乱贼虽然声势很足,但无一不是被戳的浑身血洞,很快就留下满地的尸体狼狈而逃。

    这场战斗甚至都算不上战斗,但对于黑子和高亮却是意义重大,也是从这时起,两人不再是畏首畏尾。

    文登营的大旗飘扬在养马岛地界上,两哨战兵直奔东侧的齐家庄园杀去。


第九十八章:我们是文登营

    大地干裂,大风在养马岛的土地上嘶嚎。

    远远的,一群百姓扶老携幼而来,每一个都是衣衫破烂,勉强的在这片土地上前行。

    一个小丫头,她爹娘都被万恶的贼人杀害,只剩下相依为命的爷爷,此刻正吃力的扶着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