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扫明-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不止如此,黑子与高亮又在马车中发现了不少货物,其中那些金银倒不是引人关注,重要的是这货物中装着不少火器。

    三眼铳与鸟嘴铳最多、抬机等大型火器也是应有尽有,当时黑子和高亮就觉得这件事怕没那么简单。

    想起王争对火器素来看重,二人商议许久,最后决定退回金山左,一方面修整伤员,另一方面也将在养马岛见到的事情报往文登等候批复。

    “协台,可是黑子和亮子的消息?”黄阳策马上前,见到王争面色不好,遂是关怀的问起。

    点点头,王争静静的道:

    “立即传我军令,命牛平亮集结当地盐丁全力配合黑子与高亮,务必剿灭养马岛乱贼,无论是倭寇还是贼寇,格杀勿论。”

    那嫡系盐丁浑身一颤,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两哨的文登兵还不够,竟又要动用金山左的所有盐丁,那可要一千多人了!

    这盐丁不敢怠慢,立刻抱拳道:“小的明白!”

    这个小插曲后,王争一声令下,两哨文登战兵迈着整齐的步子缓缓前进,无数的百姓在后叩首相送。

    王争尽管面上很镇静,但一路上心中都在想方才邸报中的事,三百来人埋伏区区八十几个倭寇,居然达到二比一的战损比,王争不敢去相信。

    这还是王争头一次遭受如此巨大的伤亡,当下也是有些犯嘀咕,怪不得有明一代防倭之事经年不断,就连上一任坐营官吴惟忠的帅府都以“海防备倭”命名。

    倭寇若都是这个战斗力,此事也该重视起来。

    王争本以为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清军,没成想先遇到了倭寇,而且战斗力居然如此之强。

    虽然没有亲身经历那边的战斗,不过王争相信自己亲手编练出的士兵的实力,也相信黑子和高亮两个人的实力。

    这也让王争想了很多,自己既不能以点代面,又不能将此事看作虚无,最好还是专门编训一种专克倭寇的阵型,如此方可有备无患。

    昔日戚少保编训鸳鸯阵,以此专克倭寇,不过如今的倭寇早已不是几十年前,文登营也不是素质低劣的卫所兵,王争心中的大敌更不是倭寇。

    清军、蒙古、倭寇,遇到什么敌人就要用什么阵型对抗,灵活应对危机,这才是能将战斗力提升最大。

    文登营在王争的手中已是久经阵战,编训起来容易些,但宁海州武备松弛已久,眼下卫所兵更加不堪大用,必须全部打散,重新招募老实敢战之人编训才行。

    打着这个心思,王争总算是来到宁海州城的前面,这是他第一次以主人的姿态审视这座城市,感觉也是截然不同。

    远远的王争就见到矗立在东门上的望楼,大明的旗帜在城楼上迎风飘扬,一行文武穿着官服正站在城下窃窃私语。

    一人远远的见到文登大旗升起,便是赶紧带着官员们赶上前,拱手道:

    “守备王大人到了,恭喜高升,可喜可贺!”

    王争看过去,说话的这人正是州同知刘文若,说起来,义井庄出事与刘文若纵容家仆分不开,所以王争对刘文若并没什么好感,当下只是淡淡一笑回礼。

    环视诸人,王争见到了一个老熟人,微笑问道:

    “董千总近来可好,本官回文登这些时日可是想念的紧,定要找个时间一醉方休。”

    王争对刘文若都是冷淡不已,却对一个小小的千总军将热脸相迎,众人都是不解,朝董尽孝看过去。

    董尽孝也是意想不到,上次与王争见面时他还是与自己平级,短短数月过去就成了守备,眼下更是执掌文登营兵权与各地盐丁,刀把子和钱袋子都有,当仁不让的实权派。

    被王争单独问起,董尽孝心中窃喜,上前抱拳道:

    “回守备大人的话,卑职过的还行。”

    卢魁紧跟着道:“千总卢魁,拜见守备大人,恭贺大人高升!”

    卢魁之后州城的大小军将都是上前逢迎,尽管心中鄙夷,但王争面上仍是镇静,一一微笑回应。

    段天德站在一侧,目光不断变幻,嘴巴张了几次,却也没说出什么话来,亦步亦趋的跟在王争后进了州城。

    刚刚进入州城,王争就听见了右侧传来一阵吵闹声,打眼瞧过去,居然是几个衙役在用木棍驱赶百姓。

    见到王争似有动怒之意,卢魁连忙带着两个家丁上前,喝斥道:

    “住手!这可是在光天化日之下,还有没有礼法!”

    催促家丁将那几个衙役驱赶走,卢魁这才是小跑着回到王争马前,谄笑道:

    “大人放心,卑职已经处理好了。”

    正这时,刘文若上前一拱手,恭恭敬敬的道:“知州已经在衙门设宴,为守备王大人接风洗尘。”

    王争正想拒绝,但转念一想,王得乐怎么说也是知州,手里握着政法大权,如同当代的应酬,该去的还是要去。

    想到这里,王争点点头,抱拳道:

    “劳烦李同知带路了。”

    刘文若面露惊讶,但很快就换成一副笑脸,说道:“哦,王守备客气了,请随下官来。”

    王争跟着刘文若去赴宴,董有银和黄阳也没闲着,沿路带着文登营接管州城各处防务。


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

    宁海州城并不是很大,作为一个州城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小,这种情况自然与宁海地处偏颇脱不开关系。

    州治衙门与守备府邸皆是设在最北,有“坐北朝南,稳固人心”之意,王争一行人只是一炷香的功夫也就到了。

    这时知州王得乐早已是率领一干文官等候在门外,刘文若走上去拱手寒暄几句,这才是回身介绍道:

    “知州,这便是今日前来上任的守戎王争。”

    一干文官见到了皆是议论起来,王争的大名如今在宁海可是如雷贯耳,手握文登营兵权,又有四队盐丁把控盐路,响当当的实权派。

    前段时日听闻文登营拿到了分巡道李乐平的文书,出兵养马岛,也不知道战况如何。

    各人关于王争的事迹都听过不少,但却没见到过他的真面貌,本以为是粗壮的军汉,眼下颇有微词也是当然。

    “这王争居然如此年轻?”

    “是啊,本以为又是一个粗劣军汉,今日一见倒也不像。”

    王得乐并没有先说话,仍是站在前面静静等待,王争不懂在干什么,骑在马上抱拳笑道:

    “久违了王知州,近来可好?”

    王争的路数还是军将见面那一套,王得乐听了之后倒愣了愣,不知如何回应,这时候刘文若轻手轻脚的上前,朝王争低声几句。

    “哦,差点忘了。”

    王争赶紧下马,再次朝王得乐一抱拳:

    “早便听闻王知州勤政爱民,高升之日不远,如今王某来到宁海,传言非虚也,还望知州大人多多提携。”

    王得乐面上这才露出一丝笑容,拱手道:

    “守戎赞誉了,酒宴已备好,请入堂吧。”

    王争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伸手道:

    “不敢不敢,知州先请。”

    “既然如此,本官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王得乐走进去后,刘文若这才是带着其余的文官为王争让开一条路。

    “守戎请!”

    “众位请!”

    王争摇摇头,虽然来之前知道文官的规矩多,但却没想到连进个门都要如此繁琐,想着也没什么该注意的了,遂是大步迈了进去。

    进得州治,入了正堂,文武官员分主次坐好,王得乐起身道:

    “众位,守戎刚刚前来上任,我等以茶代酒,敬守戎一杯!”

    “不敢当不敢当,王某初到宁海,诸多事宜还需要众位同僚帮扶才好。”

    王得乐之后其余的官员纷纷上前敬酒,王争来者不拒,皆是一杯到底,众人觉得这位新来的守戎没有谣传那般凶恶,也是放心不少。

    文官的酒宴既无趣又死板,简直就是按照章程一样样的来,酒过三巡后便到了他们最喜欢的吟诗作赋环节。

    王争听的昏昏欲睡,几次差点从座椅上一头栽倒,但王得乐他们却是越来越精神,个个神采飞扬,嗓门比平时高了几倍有余。

    舞文弄墨之后,又是戏子上台,就连唱的戏也与王争上一次来一般无二,但王得乐与刘文若等人却是听的面露红光,就跟第一次听一样。

    。。。。。。

    挺着沉重的眼皮走到守戎府邸,王争根本没什么心思观察周围,坐在正堂的椅子上,不到一刻钟便是睡着。(古时的一刻钟相当于现代十五分钟)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人轻拍王争手臂,恭声的道:

    “守戎,守戎大人,段千总门外求见。”

    听声音是个女子,但王争困的眼皮都睁不开,随口道:

    “去让他明早再来!”

    “遵命。”

    现在已是深夜,段天德从晚宴回家后一直就是心神不宁,今日王争表现的越是温和,他就越是担忧。

    或许王争已经有些淡忘,但段天德可不敢忘。

    他曾与王争在城中生出一些隔阂,如今王争继任守备倒是其次,让段天德担惊受怕的是王争手里的刀把子,文登营战兵和盐丁,哪一个都是赫赫威名,都不是自己手里几百个卫所杂鱼所能比的。

    段天德在家中如坐针毡,思来想去,为了自己这条小命,还是尽早去寻王争求情为好,或许真能从轻发落也不说不定。

    心焦的等着那婢女的消息,最后却被告知王争已经睡着,让他明日再来。

    段天德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都是‘咯噔’一下,脸色变得苍白,难道王争仍在记恨自己,想要等到明早例行聚将时处理?

    看今日董尽孝和卢魁的样子,真到了那个时候,绝不会有人帮着自己,那可就真的完了。

    “那,那好,卑职便不搅扰守戎了,明早再来。。。”

    段天德重重叹口气,刚刚转身走了几步,又一个女婢跑了出来,喊道:

    “段千总等等,守戎有请。”

    “什么?好好好,快去回禀守戎,不必了,我这就进去!”

    简直是意外之喜,王争既然决定在明早聚将前见自己,那就说明一切还有转机!

    段天德兴奋至极,居然‘啪’的一下打了自己一巴掌,精神不少,这才是整理下帽盔,怀着忐忑的心情跟着婢女走进去。

    最开始出来的婢女见到这一幕也是意外,原来韩大虎在任的时候段天德也是千总,可从没见他对韩大虎如此的毕恭毕敬,当下是对王争更加好奇起来。

    其实王争可没想那么多,原先也只是正处在睡头,累的很,回绝后老是感觉心里不踏实,反正也睡不着,干脆把他叫进来听听要说什么,大半夜的巴巴来找自己总不是唠家常的吧。

    “卑职段天德,拜见守戎!”

    王争打了一个哈欠,随意挥挥手示意段天德坐好,问道:

    “段千总深夜来此,到底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噗通!”

    段天德屁股才挨上凳子,听到王争的话后居然直接跪倒在地,‘通通’磕了几个响头:

    “卑职曾对守戎不敬,特来请罪,还望守戎从,从轻发落!”

    王争想了半天,还真没想起来到底以前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段天德,不过见他求爷爷告奶奶的模样倒也不像是在做戏。

    段天德微微抬起头,见到王争凝神细思,还以为在思量如何处置自己,情急之下又是连着几个响头:

    “守戎,卑职愿交出兵权,只为,只为能留得一条性命!”

    段天德交出兵权可不是随后一说,来之前他就在盘算这件事,虽然有些舍不得,但这可是性命攸关的大事,若是不放弃兵权,王争不会对自己安心。

    反正现在自己捞到手的银子也不少了,如今文登兵已然是接管了州城的防务,周围又有不知数量的盐丁把控,自己倒不如将这几百个残兵交给王争,回家享福算了。

    只要是能保住性命,每日玩完了女人再喝点小酒,闲来无事赌坊打打牌,又不用管那么多事,这日子岂不是快活乐无边。

    再者说了,眼下外头已经被王争治理的风平浪静,盐丁事事都管,就连小毛贼都抓不到一个,正好能去文登见识见识。


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静观其变

    交出兵权,这是好事啊。

    想到这里,王争走到段天德身前拉他起来,抚慰道:

    “如此甚好,不过,段千总最好明日便下令解散了兵丁,那些兵痞留着也是空耗钱粮,无甚大用。”

    段天德没想到王争动作这么快,当下是有些惊愕:

    “那。。。卑职手下的兵丁必然心生不满,到时。。。卑职说是万一,万一。。。”

    段天德还没有说完,王争便是哦了一声,好像是料到一般,淡淡道:

    “万一生出了什么乱子,自会有文登营前往,段千总只需好生管束家丁,除此之外,静观其变吧。”

    “是是是,卑职全听守戎吩咐,这便,这便告退了。”

    见到王争轻轻摆手,段天德遂是低着头小心翼翼的出了正堂,出去后才感觉背后传来一阵微凉意,不知何时,自己的后衫居然已是被汗水打湿。

    看了一眼天上的弯月,段天德忽然摇了摇头,头也不回的迈步而出。

    “你看,段千总和守戎在正堂说了什么,怎么一点也不担心了?”

    另一个婢女闻言,悄悄看向堂内,没听到什么声响这才是松了口气,小声道:

    “小心些,王守戎可不像上一任的韩将军,今后不该打听的少问。”

    最初问话那婢女捂住嘴,说道:

    “对对对,翠姐你提醒我了,大伙都说这新来的王守戎可厉害了。。。,什么不可能的事都能做到,我回去也要提醒姐妹们,守戎面前还是少说话为好。”

    “就是。”

    第二日,宁海州城空了几月的守备府邸却人来人往,喧闹不已。

    天还没亮的时候,管清天就是安排婢女和仆人忙东忙西,城里的公鸡打鸣时总算都布置好了。

    刚刚松口气,黄阳和董有银从侧房双双而出,见到管清天站在这里也是有些意外,董有银大大咧咧的道:

    “管师爷!您今日起身早,这一大早的在忙啥呢?”

    管清天见黄阳和董有银两人皆是顶盔贯甲,遂是皱起眉头,问道:“原来是黄哨官与董哨官,这是。。。?”

    哦了一声,黄阳把管清天拉到后院,看了一眼四周,这才是说道:

    “这是奉了守戎的军令,具体的就不与师爷说了,我们二人还要去调集军兵,这便先行了。”

    “这是自然,二位哨官先请。”

    目送董有银和黄阳离去,管清天细细回味先前的对话,突然自语道:

    “今日怕有大事发生,不行,我得先回去安顿好家眷。”

    不提管清天匆匆忙忙的跑出守备府邸,州城的大小军将皆是哈哈笑着迈门入,最后汇聚在正堂之上。

    “参拜守戎!”

    王争满脸微笑,环视诸人,见到董尽孝、卢魁与段天德三人站在一侧,这才是抱拳说道:

    “王某多谢诸位抬爱了,昨日刚刚来到宁海州城任职,今后分内之事还需诸位同僚帮衬。”

    “愿为守戎效劳!”

    军将之间就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昨夜自从把段天德送走,王争便一直都没睡。

    军将们个个顶盔披甲,几十个人在这大堂之上,也算是人头攒动。

    王争问的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事,军将们也都是含糊其辞的应着,就如往昔韩大虎继任那日一样。

    不少人都是放下心来,慢慢的,话题也就是不断向兵饷、军械方面靠拢,忽然,一名军将出列,抱拳道:

    “守戎,韩副将升任莱阳,但这州城的兵饷可是足有半年都未曾发放了,大伙也都是按规章吃饭,您看这。。。?”

    王争朝说话那人看过去,这是州城的一名千总,此人手中并没有多少兵权,话语间虽然是毕恭毕敬,但从其轻松的神情来看,对自己并无畏惧之心。

    王争也知道原因,这个千总背后站着的,是整个州城的军将一派,蚁多咬死象这个道理自然懂。

    想到这里,王争心中一声冷笑,自古都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自己这三把火还没有烧起来,居然让他们抢先给自己来了个下马威。

    不过此刻王争的神情却变得有些为难,说道:

    “本官昨日才到任,今日便是要议出个章程来,定还诸位同僚一个公道。”

    “那可不行!当兵吃饷,天经地义,公道能当饭吃,能买酒喝不成!”

    “就是,饷银足有半年未发,人心惶惶!”

    “发饷吧守戎!”

    王争只说了这一句,下面的各个将官以为王争服了软,个个都是争先恐后的跳出来,摇身一变都成了奋不顾身,替属下讨要兵饷的忠义之士。

    这时,原先说话那千总呵斥道:

    “住口,怎么和新来的守戎大人说话呢。”

    这声呵斥不痛不痒,说话的那几个千总也都是哈哈一笑,漫不经心的打哈哈一般朝王争抱了抱拳。

    那千总又说:

    “启禀守戎,其实兵丁催促饷银已持续数月,我等苦苦等的就是您上任,如今若是再不发饷,怕是。。。”

    “怕是有兵乱闹饷之危?”

    那千总的话被打断,见到说话的是王争,这才是点了点头。

    “你们这一套从哪学的,是那些文官吗?倒是说的有理有据啊。”

    王争忽然笑了出来,给那些军将看的一头雾水,以闹饷相胁迫,就连韩大虎也不得不畏惧三分,他这是在笑什么?

    追根溯源起来,倒是要从崇祯二年的宁夏叛乱说起,那年之后,崇祯皇帝便是发下严令。

    但凡城中发生兵士鼓噪叛乱的,无论是以何种背景为开局,镇守军将皆要处以重罚,轻的有剥夺兵权流放充公,重则有杀身抄家之祸。

    但如今大明的财政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就连军械、衣甲都是数年未发,更别提各地的饷银了,若是真查起来,怕都拖到崇祯十七年以后去了。

    尽管崇祯皇帝严令在前,各地军将如芒在背,但军士闹饷仍是年年都有发生,影响恶劣。

    这些叛乱明军的所作所为与流寇毫无二致,但最后的结果要么是被朝廷重赏抚恤下来,要么是转而加入流贼为祸一方。

    闹事的是好结果,不好的结果就要当地的镇守军将承担了,每每都是被下狱斩首。

    况且各地军将皆是地头蛇,守备如同知州一样,流水一般的更换,早就没了实权。


第一百零四章:讨饷

    例行的守备聚将才过去不到两个时辰,州城官兵从四处而出,他们手持刀枪,好像是准备许久,居然打起了条条大旗。

    早起的百姓纷纷避让,看向大旗之上,触目惊心。

    “新任守备无义,积饷不发!”

    “当兵吃饷,天经地义!”

    他们举着各式各样的旗子,喊着的口号也是五花八门,但目的都是一样,汇聚在一起朝守戎府邸与州治而去。

    不少人更是在其中大肆鼓噪,调动官兵的积极性,起初倒还好些,但越往后越是变了样,很多官兵偷偷离开队伍,冲到一旁的街巷之中大行抢掠之事。

    平日里的一些地痞无赖见到机会,也都是趁着混乱无人管制,以往不敢做的事都要来上一遍。

    原本还是宁静的州城此刻却如人间地狱一般,百姓奔走哭嚎,乱兵乱贼互相勾结以成规模,走到哪抢到哪,后来就是连军将们的家丁都是管束不住,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

    守备官邸,如同风暴来临之前的宁静一般,会议仍在继续。

    说话的那千总叫何刚,王争的话似褒似贬,一时之间也分不清真正意图。

    这些州城千总以往就连韩大虎都不放在眼里,这是第一日上任,这才是给王争写好脸色,此刻见王争似笑非笑,终于是有人站不住,出列说道:

    “守戎此笑何意?”

    哦了一声,王争见到出列的是一名姓许的州城千总,收敛笑容,正色道:“无意,依本守戎拙见,那些饷银还是不发的好。”

    卢魁欲言又止,正要出列,被董尽孝一把拉住,朝段天德怒了努嘴,卢魁这才是注意到,低声道:

    “奇了怪了,往日这段天德不是最能鼓噪,今日怎么一句话都没有?”

    董尽孝又是细细大量一番王争,摇头道:

    “何刚和那姓许的互相勾结,此来怕没安什么好心,你我还是静观其变,不要引火上身!”

    “好,我听你的,看看再说。”

    王争起身,在阶上来回走了几步,说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朝廷的饷银是供养有用之人,这些兵痞,依本守戎看还是免了,银子省下来干什么不好,何千总、许千总以为如何?”

    这王争是真不知道还是在装傻?

    几句话间,可是一点都没给自己这些州城千总留颜面,任谁都知道,讨饷只是个名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