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兽不如的穿越女-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战计划,但是她一拿到参谋长送来的人物卡就后悔了。

酗酒,**,昏君……

贪财专制,蛮横跋扈……

对军事政治极度无知……

参谋长本人还在夸夸其谈,火上浇油:“诸位,考虑到你们都不是专业演员,所以为你们制作的人物卡,都考虑到了你们本身的形象和特质……”

被发到了“女王陛下的无脑狗腿”、“抢男霸女”、“超级大贪污犯”、“一张嘴上挨天下挨地”,“花岗石脑袋”,“变装癖”等角色卡的大臣们都怒火攻心。

但是,第一个跳起来的是……“你这是什么意思!”

主教伸手摸法杖,错了,是摸他的纯钢主教牧杖没摸到,才想起来上次他用这牧杖把参谋长撵得跳窗逃跑以后,女王陛下就制定了一条新法律,所有长度超过手指硬度超过面包的身外之物都不许带进御前会议——罗怡可不想在桌子底下坐着度过每一次御前会议的后半场。

虽然,所有人都对一个问题感到非常好奇,那就是以参谋长的短腿,他是怎么做到不搬凳子垫脚就跳窗而出的。

但是,让他重复一遍显然……好吧,在座的每一个人都隐隐有些期待。

除了主教。

主教可没打算让参谋长再次跳窗逃跑。

他一把揪住了参谋长的衣领,凶狠地逼问他为啥给自己发了一张“纯洁无瑕”的角色卡。

这简直……这简直……这简直就是侮辱他的智商么!

“唔,唔,得有人去……唔!……咳咳,得有人去取得他们的信任……”

“双面间谍么?谢普,放他下来。”

主教幽怨地看了一眼女王陛下,慢慢地放松了参谋长的衣领,参谋长狂咳嗽了一阵,然后把自己的座位朝女王陛下的御座挪得近了些,估计这个距离,自己只要跳一跳就能冲进女王陛下的双腿之间求得庇护,然后才继续发言:“所有人当中总得有个正常人,如果让卡拉曼人相信他愿意为了正常投靠他们……”

最后,所有人或不甘或恼怒或勉强地接受了计划和自己要扮演的角色。

“卡拉曼使臣到了,陛下。”

“我知道了。”罗怡举起酒杯一饮而尽,一股辣味在口中弥漫开来,脸和脖颈很快染上了粉色。捏着鼻子再灌下三杯后,她摇摇晃晃地走向接待室。

做一个昏君,也不容易……

但是,所有人都没预料到,卡拉曼使臣给纽斯特里亚宫廷,带来的是何等样的“惊喜”。

第111满城风雨近重阳

请各位读者不要投给本书任何票

“左边,左边。”

“往上,往上。”

“下来,下来,下来。”

“哎哟!”

“嘘!”

“你踩到我的脚了!”

“嘘!”

“嘘!马上就完了,忍耐一下,往右,好了,暂时不要动。”奥拉布大叔发完命令后,拿起了刷子,三两下就完成了工作。

几个人满怀兴奋地地看着他们的杰作。

别看好像就挥舞两下刷子,可是完成这副杰作的必备品——那块镂空树皮可是他们费了很大的功夫,担了很大风险才趁着打工的机会,从图尔内斯特教区偷来的。

他们初到图尔内斯特就注意到了各处建筑上刷的奇妙咒语了。

经过他们一致研究,认为图尔内斯特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买卖兴旺,肯定有这些咒语的一份功劳!

但是,他们只是苏根尼教区一些普通的农夫而已,为了能到图尔内斯特教区打工还要把至少一半收入交给领主,哪里有钱请图尔内斯特的教士来自己的村子施展咒语呢?

至于他们自己的教士,那是不作指望的,农民们早已在私下议论他的信仰并不虔诚——他居然在吃饭前不洗手!也许,这就是他们的农地收获不如图尔内斯特教区的原因?他们都知道,图尔内斯特的教徒们,吃饭前洗手那是

必须的圣仪。

与其让那个业务很成问题的教士来祈祷,不如自己动手。

机敏的奥拉布大叔观察到了图尔内斯特教士们是如何施展咒语的——他们拿来了刻好镂空图案的树皮,将树皮按在墙上或树上,挥舞两下刷子之后拿开树皮,一条整整齐齐的咒语就完成了!

于是,农民们瞅到空子,就偷了一块树皮。

然后,拿到了树皮的农民们,又兴奋又害怕地小心隐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把树皮运回了苏根尼教区自己的村庄。

不,他们并不是偷。

他们只是“请”,等收成了,他们会带上贡品把树皮送回去的。

他们这样安慰着自己。

然后,他们就在本村的小教堂后墙上,刷上了“要种田多积肥要致富多修路”。

把21世纪刷小广告的方法几乎一成不变地搬到中世纪刷标语的大魔王对外地雇工的小动作一无所知,她制作的铁制农具都是有数的,丢了会有人报告给她,这些不要钱的树皮就没数了,就是丢了,难道会有人偷这不值钱的树

皮回去在自己家墙上刷“水利设施人人有责”“种畜繁育生人勿近”么?

就算说给罗怡听,她也不会相信……

而且她还有别的事情要忙,比如……

“你!就是你!真不像话!下来!”

新编成的第一士官团进行第一次操练的时候,村子里不到工作年龄的小孩子都来看,看着看着就有小孩开始捣乱,小孩子打打闹闹本来是常事,罗怡也不放在心上,可是这个小胖子闹得也太过分啦,又是揪小姑娘的辫子,又

是拿小伙伴当马骑,看他那体重,大人都未必吃得消背他,他还一屁股坐在比他还廋小的孩子身上,还嫌对方爬得不够快!

罗怡生气地一扬手中的教鞭,指着小胖子:“不像话!你谁家的!我要告诉你父母!”

众人都吃惊地看看罗怡,再看看小胖子,小胖子不答话,凶狠地瞪着她,呼哧呼哧地喘气。

“说话呀!敢做不敢当!你是谁家的小孩,啊?”

小胖子从被他当马的小孩身上跳下来,跑远了。

“他是谁家的呀,太不像话了,有爹生没娘养的,一点教养都没有!将来……”

“夫……夫人,那是您……您的少爷。”

“啊?呃!”

穿越前是个少女,穿越以后也是颗少女心的罗怡,早忘了自己还有个儿子这么一码事了——照顾小孩,奶妈比她行多了,她自己既没有生过孩子,也没有养孩子的准备,再说,她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忙,再说,一开始她连自己

都顾不过来——好吧,对于突然有了两孩子这种事情,她实在不能适应,下意识地就无视了,无视着无视着,就忘掉了……

现在,还来得及补救么?

要怎么补救呢?

她正发愣的时候,远处尘土飞扬,一名传令者疾驰而来。

“夫人!主教让我来找您,教皇特使不日即到,请早作准备!”

“教皇特使!”

罗怡一个激灵。

第112特使来了

教皇特使!

罗怡听到这个词,立即三魂飞了俩,七魄走了六,分开八片顶阳骨,兜头浇下雪水来——教皇是啥人?无数网络小说、游戏、电视剧都告诉罗怡,教皇的别名,就是终极BOSS!

这个BOSS最出名的事迹之一,就是烧烤活人!

刚穿越的时候,罗怡经常想起这位终极BOSS的各种碾压,时间一长,事情一多,再加上知道纽斯特里亚和教皇所处的永恒之城中间隔了好几个国家,不免就渐渐大意,觉得“山高教皇远”,人家在自己折腾到足够身板,阴影能挡到永恒之城无法忽视之前暂时不会从老巢里爬出来收拾自己……

而今这个终极BOSS……终极BOSS自己没来,但是他的特使来了!

罗怡很容易就把教皇特使理解成了钦差大臣。

一想到自己小小的地盘上居然来了一个能召唤终极BOSS技能的钦差大臣遛弯,别说冲话费送的,不,穿越送的便宜儿子,就是她亲生的儿子,恐怕也暂时想不起来了!

她满脑子都是宗教裁判所,审判女巫,火烧布鲁诺,十字军东征等等等等可怕的故事……没地方装便宜儿子了!

“喵喵的,我怎么就光顾着造基地,忘了造艘船,训练些水手,买些海图,以便我万一有事的时候能跑路呢!”

但是,北方有活人献祭的北方人,南方有杀异教徒热情不亚于教皇的拉卡德人,贸然跑路的下场,恐怕不会比落到教皇手里好多少!

真是前狼后虎,面前还有个BOSS在溜达!

该怎么办才好呢?

罗怡正为这个堪称穿越以来最大的危机挠头的时候,教皇特使一行人的开路前锋,已经踏上了图尔内斯特教区的土地。

“好奇怪……”

阿布看着青翠的田野,喃喃道。

他周游列国,以剑求生,既曾经为拉卡德人攻打过教皇,又曾经为教皇攻打过拉卡德人,凭着出色的武力,双方都坚信他是信自己这一派的,这样的他,当然不是一个会对田地感兴趣的人,但是他既然能为双方都服务还能活到现在,自然机敏过人,习惯于观察周围,在这个地广人稀的时代,路边有建筑物才稀罕,店铺那简直不可能,一路上放眼能看到的,除了森林、荒野、山脉、河流之外,也就是成片的田地和草场了。

再多看一些时间,他终于发现奇怪在哪里了!

这些地里的庄稼,居然横成行,竖成列,宛如古代帝国的军阵一般!

阿布走过许多地方,看过许多田野,见识过许多军队,不要说在别处没用看到过这样排列整齐的庄稼,他甚至没看到过和这田地里的庄稼一样整齐的军队!

这些庄稼,简直宛如魔法一般。

“这是……”

他喃喃自语,而队伍里的其他人并未发现异常,还在那里兴奋地听负责带路的苏根尼教区的教士陈述图尔内斯特教区自从换了一个深得神恩的主教后,变得多么富庶。

“甚至那里的农夫都住着砖头盖的房子,每天有面包吃,一天三顿!”

说着,教士还用手比划了一下面包的大小,他是个极好的导游,也就是说,他很明白游客们走了很远的路还要继续赶路的时候渴望听到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好有气力继续赶路——他比划出来的面包大小,很有后世方便面广告上牛肉块大小的风范。

观众们听着导游教士的叙述,发出了一阵阵惊叹,有这么一群热情的观众,教士更加起劲了:“诸位,就在前面,市场里酒桶和布匹就像山一样高……”

阿布没有说出田地的与众不同之处,他觉得,有必要更好地观察一下这个教区。

而图尔内斯特教区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过不了多久,他就发现,这里的田地,有许多周围都挖上了水渠。

田地周围挖水渠?

他不是没看过周围挖水渠的田地,但是这些田地周围的水渠似乎多了一些……这么多水渠,那些六到八头牛一组的犁队怎么走路呢?

他继续看下去。

然后他看见了几个农民。

那几个农民正在田地上忙碌。

他们把萝卜——看叶子应该是萝卜——小心地一棵棵地从一块地里挖出来,然后种到另外一块地里。

“这……这究竟是搞什么鬼啊!”阿布几乎要叫出声来。

这一瞬间,他的内心回荡的咆哮,和现代苦于数学习题的小学生听到“一个游泳池,打开水龙头放水4个小时放满,打开排水口5个小时放空,请问既打开水龙头又打开排水口,几个小时放满游泳池”一般无二……

把好好的萝卜,从地里挖出来,再种下去,这不跟一边放水一边排水一样,简直是浪费水和劳动力嘛!

“在图尔内斯特,地上有的,应有尽有,是的,不但有,而且便宜,上次我兄弟在那里买到了极好的靛蓝,比永恒之城能买到的都好,价钱则便宜到你们绝对不会相信,有多便宜,你们猜猜……您怎么了?”

“没事,没事。”

阿布摇了摇头,极力让自己镇定一些,这些农民未必在干什么正经事,也有可能,只是他们在一贯地犯傻……

那些愚蠢的农民,干点傻事有什么奇怪的呢!

他这样说服着自己。

也许,只是那些农民在搞一些祈求丰收的巫术而已……这些稀奇古怪的巫术,他在周游列国的时候,着实见识了不少——有春耕的时候,已经生育过的妇女成群结队地跑到耕地里打滚企图籍此把她们的生育力传递给土地的;有扎制象征破坏庄稼的恶鬼的稻草人在田头焚烧的;有做象征性的收割并唱各种祈求丰收的歌谣的……

这也许是类似的,祈求萝卜快种快收的巫术吧,在这个农民们靠老天赏饭吃的念头,不奇怪,不奇怪。

这时候,负责导游的苏根尼教士看他说自己没事,而且脸色也缓和了,便放下心来,又开始向着听众们叙述起图尔内斯特城是多么富裕美妙,除了阿布,其他人都听得非常认真。

当然,在这么平淡无聊的旅程中,除了听听导游关于“前头风景好”以外,也没什么可干的了。

等等,平淡无聊?

阿布立即以他的机敏发现了不对。

他这一路,不该平淡无聊啊!

就是路上的各路临时的兼职的专职的转职的强盗们看到他们这伙人武装齐全不敢擅动,地上天然形成的、被各路贵族们后天加工刨出来的那些坑照例也会给他们不少“惊喜”啊!

坑呢?

阿布向前看,向后看,回忆……自从进入图尔内斯特教区的范围以来,他似乎,好像,还没在路上看到一个坑!

不但没有坑,这路还修的笔直平坦,走在上面,忒无聊!

一点掉坑的“惊喜”都没有!

这一发现,给了发现者一个更大的“惊喜”。他可以预料到,在图尔内斯特教区内,他是绝对不会平淡无聊了。

第113种田不简单

图尔内斯特教区那些横成列,竖成行,排列整齐宛如闻名世界的古代帝国庄严的重步兵方阵般的庄稼行列,当然不是魔法的产物。

把庄稼种得整齐,是靠了公元前中国农业上的一个发明——播种专用机械,耧车。

最早的耧车,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当时的耧车,有的只能一次播种一行,有的播种两行,汉武帝在位末年,休兵戈,兴农业,提拔重用农业科技发明家赵过,赵过在古代耧车的基础上改进出了三脚耧车,可以一次播种三行

种子。

或许有人认为,何必去费心发明什么播种机呢?播种,还不容易,随便找个三岁小孩,或者宅男宅女,都可以轻松胜任这一农作。

不就是把种子撒到田里吗?谁不会啊!

就是那些没有智力的鸟类、兽类,吃了水果把种子拉出来,不也是播种么?

但是,像这样撒播的话,首先,无法控制庄稼之间的距离,发芽后,有的密,有的疏,疏的,浪费土地,长得太密的,又要花费额外的人力间苗——就是把多余的、土地不够供给肥料的苗除去——而且,这样疏疏密密的,将

来锄草的时候,很不方便,苗的分布不均匀,锄草的时候还要分辨哪里是苗,哪里是杂草,一不小心,就把苗除了把杂草留下了。

其次,这样撒播的种子,露在土上,极容易被鸟儿吃掉,造成了种子的浪费。

而使用耧车的条播法,因为是机械操作,不是人力,所以不但能精确控制种苗的间距,而且耧车前方有开沟铁铧,将种子准确地种进深土,同时完成覆土,避免种子被飞鸟吞吃,提高了作物产量。

除此以外,使用耧车播种,还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用耧车的机械播种法,使得庄稼横成行,竖成列,整齐美观,方便锄草以外,还使得作物之间通风良好——作物的生长,也是要进行呼吸的,通风**的话也会像人一样窒息,而如果通风好的话,产量也会大大增加。

使用耧车的机械播种的条播法,在我国公元前数百年的战国时代已经诞生,而欧洲最早的条播机,也要到16世纪才出现,改进到足以正式的大规模使用,是在19世纪,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成功,第一次工业革命

结束,美国已经独立,英国已经准备为了罪恶的**强行砸开古老中国的大门……总之,中世纪已经是个遥远的名词了。

但是,虽然到了19世纪,也不代表,欧洲的每块土地都用上了“先进”(对欧洲来说是先进)的条播机,古老的人力撒播法依然使用,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名画《播种者》描绘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农民

以蹲成马步的姿势,将手臂抡成半圆,企图将种子撒得尽可能远,天空中虎视眈眈的飞鸟成群,待种子一离开农民的手就落下抢食。

据说,这是“一幅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壮丽图景”。

罗怡不懂画,她只想少用些种子多收些粮食,因此一得到耧车科技,立即在主教的协助下在整个图尔内斯特教区全力推广,如米勒名画般的“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壮丽图景”,就这样在邪恶的大魔王的努力下,在图尔内斯特教

区永远地消失了……

而在田地周围多开水渠,也不光光是为了灌溉浇水方便。

学过地理的都知道,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水体升温慢,降温也慢,东亚的中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面对世界上最大的水体,陆地与水体升温降温差异导致了强劲的季风……扯远了,

水体,在寒冷的时候,可以有效的积蓄热量,供给作物,西汉时期的反季节蔬菜栽培,所使用的办法,除了多使用肥料之外,就是在田地周围开沟,灌入热水,热量在水体缓慢的降温中被传给了旁边的土地,使得作物能够在

日照气温不足的时候生长成功。

这种栽培反季节蔬菜的办法耗资巨大,西汉末年被儒生们认为“徒耗民力”而终止了。

罗怡当然没想过用这种方法在大田里栽培反季节庄稼,但是多开沟渠,一来方便灌溉排水,另外一方面,沟渠中的水,也能积蓄白天太阳的热力,在日落后供给作物生长,虽然比不上人造的热水,可是成本,也没那么高啊!

至于萝卜的移栽,则和水稻插秧法同一个原理,是古代中国结合农业与运筹学的一个伟大发明。

中国的长江流域,土地肥沃,降雨充沛,十分适宜耕作种植,但是,春末夏初有梅雨日照不足,冬季气温又低,一年的积温,只种一季水稻,有很大的浪费,而加种一季小麦,时间却又不够了。

怎么办?

是只种一季,其余时间任凭土地荒废,美其名曰“保持地力”,还是开动脑筋,多点科技,让不够种植两季作物的土地,通过科技成功种上两季作物呢?

中国人选择了后者。

而点出来的科技,就是水稻插秧移栽法。

在麦子没有收获之前,先在小块秧田里,种下水稻种子,让水稻先在秧田里生长一段时间,等到麦收之后,将已经生长了一段时间的水稻秧苗,再移栽到大田之中,这样就打了一个时间差,使得原来年积温不够种植两季作物

的土地,可以有两季的收成。

同时,插秧法还在不能使用耧车的水田里,达到如旱田使用耧车般横成行竖成列的通风效果。

类似的打时间差的方法,也可以用在蔬菜栽培中。

种田,看似简单,撒种,收获,谁不会?但是,古代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在这“简单”的种田里,用上了施肥、绿肥、机械化、温控、运筹学……

至于那些简单地把种子一撒,从不施肥,浇水靠老天的那些欧洲人,罗怡觉得,他们没饿死,真是神灵保佑……

第114恶魔的领域

但是,罗怡发这种感慨的时候,忘记了一件事,人,不是光靠种地吃饭的。

男爵夫人的前夫布拉德男爵,就是在前往森林企图用打猎这一技能改善伙食的途中被狗熊热烈拥抱升上天堂的,他虽然大约未曾听说过“民以食为天”,自己却是真真确确地实践了一把“人为食物亡”。

而这种“人为食物亡”的事情,还不仅限于贵族,平民和农奴,为了填一填饥饿的肚子,偷偷进入领主老爷的森林打猎,一旦被发现又交不起罚金,轻则被刺瞎双眼,重则吊在绞刑架上,与男爵夫人的前夫布拉德男爵殊途同

归……

打猎,还只是食物的来源之一。

那些略微有点钱的平民和农奴,通过缴纳一笔费用,可以把自己的牲口放牧在森林与草场上,从而获得肉食与牛羊乳作为食物。在农业不发达的欧洲那地广人稀的荒野里,牲口很容易找到饲料,即使在《格林童话》的世界里

,还充斥着“一头山羊,用奶养活他们全家人”这样的描述。

这样做,似乎比种地来得轻松容易,牛羊马匹自己就会找食、繁殖,人类需要做的只是早上赶出去,晚上收回来。

但是,在没有高产作物提供足够蛋白质,也没有良种选育的时代,这些牛羊一天能产多少乳食呢?显然并不多,当时的穷人,喝的并不是牛奶,而是牛奶做完奶酪之后,剩下来的乳清。

冬天的时候,牛羊是不会产乳的,以当时稀少的人力也不能储备足够的干草给牛羊越冬,在冬季来临之前把较弱的牲口屠宰掉是通用的办法,屠宰的牲畜被做成咸肉和香肠——据说,这些缺乏贵重香料调味的肉制品,只要一

口,就能让食客明白当年的冒险者为啥要冒着生命风险,跨越半个世界去抢劫一点胡椒、桂皮和生姜了。

实在是太难吃了!

也许有人会说,难吃是难吃了一点,好歹是肉食!

可是,像这样的肉食,也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的,牧业是一项远比农业风险更大的行业,与后世电视剧里的浪漫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