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兽不如的穿越女-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能榨糖的甜菜出现之前,她把目光瞄到了麦芽糖上。

麦芽糖在中国被称为饴糖,是用小麦芽中的淀粉酶将谷物淀粉转化糖的产物,旧时送灶时用来粘灶王爷嘴巴的就是这个了。

制作的时候先将小麦芽切碎,然后与富含淀粉的谷物搅拌均匀,经发酵后可得糖液,然后过滤糖液,熬煮脱水,冷却后即成糖块。

在礼拜后分发给普通香客的,是切碎的小糖块。

免费分发的糖块数量是有限制的,日常三十块,礼拜日六十,遇到大节日发一百块,先到先得。

而做出额外奉献,投钱进教堂奉献箱子的人,有权转动一个圆盘。

圆盘上画着圣灵、救主、众天使、圣奥布里与众圣徒等的标志,每个投过钱的人,不论多少,都可以转动一次这个圆盘。

等他们转动圆盘后,看圆盘上的指针指向哪个标志,就可以得到与这个标志相同的一个小糖画。如果没有正好对准哪个细小的标志,就只能得到普通的小糖块。

这些糖块被朝圣者带回家后,得到了许多好评——糖被中世纪的阿拉伯医生称赞为万灵药(欧洲那时候还没有糖),在后来的岁月里也被视作药店必备的商品,不是毫无理由的。就是在中国,麦芽糖也被评价为健脾开胃,润

肺止咳的好药。

那个时代的人们普遍营养**,一块美味的糖果可以迅速提神,而且又是从圣奥布里跟前求来的,可以在民众心里起到充分的安慰剂效果。

而转圆盘的活动在中国吸引了大把小孩子用鸡毛和破布向小贩换取麦芽糖,在图尔内斯特这种办法也魅力不减。

圆盘前终日排着长长的队伍,他们都相信,糖画的疗效比糖块好,糖画的圣人等级越高,效果就越好。

至于把这些糖制的“圣人”磨碎吃下去是否牵扯到亵渎……

也只有罗怡这种彻头彻尾的异教徒才会想到这个方面。

因为在圣礼上,教徒们本来就要分吃象征救主血肉的面饼和酒,这次不过是把面饼和酒改成了麦芽糖而已,有什么不对呢?

他们既然会相信自己吃了救主的血肉,那么吃个把圣徒也不在话下啊!

何况,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还流行吃木乃伊治病呢!

当时认为,把古老的埃及木乃伊磨碎,放在酒里喝下去,能治疗各种病症。

上流社会的人们,甚至会举办专门的宴会,宴会上,抬上来一具从遥远的埃及运来的木乃伊,当中切开磨碎撒入酒中,主宾一起举杯将这具千年古尸送入自己的五脏庙……

可怜那些古代埃及的贵人,辛辛苦苦花钱把自己做成了木乃伊,在千年的时光中保持了不朽,结果却是被大英帝国的“文明人”拿来开办宴会,在绅士淑女们的肠胃中化作粪肥……

会吃人类尸体的,不光有雨林里的生番,还有大英帝国的绅士淑女们。

既然连维多利亚时期的“文明人”都能风度翩翩地吃下千年古尸,那么,吃几块做成圣徒形状的糖果算得了什么?

主教还没叫他们把这些糖块观想成人肉和人血再吃呢!

而那些在图尔内斯特大教堂奉献过圣礼的人,则得到为他们特制的VIP糖块作为谢礼。

这些糖块有的制作成这些贵族的家族纹章,有的制作成城堡和城市,有的制作成天使——都是立体产品,外面又淋上蜂蜜来增加甜度——麦芽糖的甜度还不如蔗糖。

现在图尔内斯特教区的蜂蜜产量在列国之中也是有名的了,托广泛种植的豆科牧草的福,这一带地区的蜂蜜产量大大增加,吸引了各国的商人前来购买。

蜂蜜含有蜜蜂分泌的天然防腐剂,可以放置几年不会腐坏,非常适宜长途运输。

这些蜂蜜既可以用来制作甜食,又可以用来防腐,制作药丸,销路广泛,是一门国际大生意。

在图尔内斯特教区,这些蜂蜜除了日常食用外,还被用来提高本地葡萄酒的品质——这些葡萄酒现在也被认为可以治病了。

这一看法大大增加了图尔内斯特所产葡萄酒的销量和价格。

至于这些葡萄酒在治疗疾病方面的用途——连罗怡都没想到,这些葡萄酒被认为具有安产的神效!

虽然葡萄酒里加了蜂蜜是增加了不少营养成分,可是安产是从何谈起啊,不危害产妇就不错了,大魔王想不通。

好吧,鉴于放血在中世纪被认为是有效的医疗方法,维多利亚时期的医生会给产妇来一剂**,这些……低度葡萄酒对产妇的危害还不算最厉害……

第144积极生活

除了蜂蜜以外,靛蓝也成为了图尔内斯特城的一项大宗商品。

纽斯特里亚诸国种植和使用蓝草可谓历史悠久,据记载甚至早于教会踏上这些国家的土地,在古代帝国的大兵到来的时候,就看到本地的土著脸上用蓝草涂上了图案。

但是,作为颜料使用,和作为染料使用是截然不同的。

后者必须能耐得住水洗。

从古代帝国到罗怡大魔王穿越到纽斯特里亚,这里的工匠都不懂如何用蓝草来染布,而仅仅将它作为一种颜料来使用。

如何将蓝草制成靛蓝,公元前的中国和印度走了不同的道路,中国使用浸水石灰法,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记载,印度则使用尿发酵法,制成的靛蓝是泥状的染料,比蓝草方便运输、贮存和使用。用的时候,用酒糟发酵

,再添加石灰成为靛白,将织物在靛白中浸染后,取出置于通风处氧化,则靛白会重新转化为不溶的靛蓝,如此反复数次,可染出鲜明且不容易褪色的深蓝色。

现在图尔内斯特出产很好的靛蓝,这种作为染料的植物,在商业上与甘蔗、棉花具有一样的价值。

蜂蜜和靛蓝是新开发的大宗商品,而图尔内斯特传统的羊毛贸易,大魔王也没有轻易放过的想法。

在废除贸易特许状后,大量小商贩、甚至一些大生产者都得以参与市场,不再受垄断中间商的盘剥。羊毛市场更多的参与者不但意味着图尔内斯特城旅馆、餐饮等行业的兴旺(一个大商人再怎么奢侈他也只有一个肚子,而小

商贩再怎样节省他至少能为图尔内斯特带来粪肥),而且利润在竞争中渐渐流入了生产者手里,刺激了羊毛业的兴盛。

大魔王对羊毛贸易的计划是两头抓。

她一方面设立种羊繁殖场,希望能培育出高质量的羊毛,高品质的羊毛非常值钱,希罗多德曾经记录过养羊人为了保护高品质的羊毛,给绵羊穿衣服,而牧羊人自己的孩子却没有衣服穿。

培育的方法是精选良种和用高蛋白的豆科牧草做饲料。

后者是借鉴了中国培育湖羊的办法,用湖羊的毛制作的毛笔被认为是羊毫中的上品,而湖羊之所以有这个声誉,是因为当地人用高蛋白的桑叶喂羊,使得湖羊的毛色有特殊的光泽和独有的透明尖端“颖”。

现在图尔内斯特教区没有桑树的种植,所以罗怡就用同样富含蛋白的牧草作为饲料,期望能改善本地——她自己拥有的——羊毛品质。

另外一方面——她想把羊毛的精细加工工业搬到图尔内斯特来。

出口原材料,再怎样赚的也有限,就她在各项手工业行业中的观察,原材料与制成品的差价可不是一点两点。然而羊毛精细加工工业是技术要求很高的手工行业,休说纽斯特里亚,就是附近的几个邻国都没有掌握。

她已经派出了产业间谍去替她招揽人才。

这种产业间谍历史上很多,有盗取金鸡纳霜的,有偷取威尼斯玻璃配方的,不一而足,而中国也深受产业间谍之害——当年中国对外的一大贸易商品是茶叶,因此英国就绅士地派出间谍,走遍中华大地,偷取优质茶种在殖民

地印度种植,结果是中国对外茶叶贸易一落千丈,国家财政与农村经济进一步崩溃,而印度取代了中国成为国际优质茶叶产地。

不过,这些精通羊毛精细加工的手工业者都不是一天练就的,能不能招揽到——反正网是撒出去了,总比没撒好。

大魔王忙于商业开发的时候,其他人也没闲着。

主教既然被困在了图尔内斯特城里,他就致力于图尔内斯特城的改造。

现在,图尔内斯特的城墙已经装不下暴涨的人口了,何况预计还要修建许多的公共设施和新行业的大作坊。所以,在市政会议上,在城墙之外修建新区和第二道城墙的计划被提了出来。

在这次会议上,罗怡吃惊地得知,图尔内斯特大教堂与图尔内斯特的城墙居然不像她先前以为的,是用石头建造的,而是用一种特殊材料——几乎可称之为水泥——建造的。

这种特殊材料,就是图尔内斯特城附近一座小山的出产,那座山,人们称之为红山。

山上有种砂岩,性质非常疏松,普通人也可以轻松地用凿子将其挖下粉碎,而这种砂岩粉末掺水后就会变得非常坚固,外观仿佛岩石一般。

西班牙格林纳达王朝的王宫,就是用这种砂岩水泥建造的。

靠着这种特殊材料,他们可以用远少于修建石头建筑的人工时间,修建起类似石头建筑的效果。

而且,这种材料因为是先粉碎后掺水,能轻松塑造形状,比在石头上刻花方便多了。

与修建新城区、建造城墙同时提上议程的是翻修图尔内斯特大教堂,在老主教掌管这座教堂的许多年里,他以修缮教堂为名向百姓收取了许多奉献,却谁也不曾看到动过一天工。

这种事情也不稀奇,圣经中就曾经记载,犹太国王看到圣殿破烂,就让祭司向百姓收银子修圣殿,过了许多年后发现,祭司们只管收银子不管修圣殿。国王为此停掉他们收银子的权力,叫他们必须把圣殿修了。然而,等新国

王上台,圣殿还是没有修。

现在,四方来的朝圣者十分众多,而图尔内斯特大教堂看起来却过于黯淡了,与它在香客心目中的地位不太相称。

主教很积极地推动这次修缮,太积极了——大概相比前一段时间忙碌的下乡亲民活动,现在困在城里的他太闲了,只能成天忙于这些事情——罗怡想。

还好,他的精力只是拿去折腾房子,没有折腾宅斗。

房子修的漂亮点可以多吸引游客和游客的银子,宅斗……大概也就能为计划生育出一份绵薄之力吧。

虽然他们都笼罩在刺杀事件的阴影下,但是每个人都脚步不停地为自己接近目标而铺路。

而与此同时,男爵夫人的生父费萨尔伯爵的城堡里,却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气氛。

第145费萨尔伯爵

作者有话说:

最近看了些评论,说我写的文粗暴鄙视古人,炫耀优越感。

感想有俩,一,同学们喷汪精卫汉奸喷乌克兰政府逗比的赶紧了,过两百年人家就是古人了,万万嘲讽不得,必须设身处地地写个万把字人家是如何深明大义迫不得已忍辱负重……

二,陶立雪穆关保单大娘林大爷乐老儿抚宁长公主韩梅璟等这些勇敢善良智慧勤劳热爱国家民族普通人却被旧的制度和旧的精英们侮辱和损害到绝境的原来都不算古人,赞美同情他们是不算赞美同情古人的,描写他们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基于同情、利用、情不得已而帮助和拯救了女主并且最终完成了女主不能完成的伟大事业,也不算是描写了古人的能力的,必须要赞美同情那些贪污国家资源忙于内斗搞得神州陆沉的逗比们——我坚持认为能把科技人口全部占绝对优势的国家葬送掉的是逗比——才算。

下面是第

费萨尔伯爵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奥多、次子约翰和幼子亨利,女儿就是嫁给了布拉德男爵的玛丽莲。

这三个儿子都是后娶的妻子,里乌德的海伦娜所生,只有长女玛丽莲是早已去世的前妻,凯撒里亚的阿尔文娜所生。

起初,在继室生下继承人之后,费萨尔伯爵想过把长女送进修道院,然而女修道院长希望得到的比费萨尔伯爵准备送出的女儿更多,这一计划就取消了,随后,伯爵命令女儿和布拉德男爵缔结了婚姻。

随着儿子们日渐长大,伯爵准备给他们安排未来的出路。

长子,那是肯定要继承他的位置的,而次子和幼子按当时的风俗也可以得到土地,并在伯爵的推荐下在王庭中获得一个职位。

在跟随国王到图尔内斯特观看了神裁之后,费萨尔伯爵有了一个新打算——把次子约翰送进图尔内斯特教会。

他的想法很美妙,自己的女儿是图尔内斯特现任主教的保护人,自己的儿子肯定能得到姐姐的庇护,平步青云。

伯爵夫人海伦娜激烈地反对这个计划,她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剃头当和尚,然而她嘴上是不会这样讲的。

“为什么不把他送到圣贡德大教堂?那里也有主教,并且毗邻您的领地,我乞求您,如果非要把我的儿子送进修道院,就请送往那里吧,至少我还能常常得见他。”说完,她就扑倒在伯爵脚下。

费萨尔伯爵见他的妻子出于做母亲的心不同意他对他儿子的打算,就生起气来:“妇人,你知道什么呢?即使不说这两位主教在太后和国王眼里的区别,那位年轻的主教的属下都是些出身贫寒的年轻人,即使他不看在我女儿的面上,在图尔内斯特教会里,又有谁能在他之后竞争主教的位置?”

“我是个无知的妇人,可是您当初若是听从妇人的话,不推荐您的兄弟奥多坐那个位置而是让他进圣贡德,那么我们的儿子是不必去和一群人争夺主教位置的。主教归天前一刻让还身为俗人的子侄剃头,不经过做教士、读经者、副主教而是马上接任主教的位置,是有先例的。现在他居然要从教士的职位做起,都是因为您不听我的劝告,让注定失败的奥多去海军任职的缘故。”

伯爵兄弟奥多的失败也是费萨尔伯爵的失败。

他对这个回答很不高兴,自那以后就不和伯爵夫人讲话了。

因此,伯爵夫人对继女和图尔内斯特主教怀恨在心。

在她看来,去图尔内斯特教区之前,费萨尔伯爵从来没有流露过送儿子进教会的念头,在之后却有了,并强烈到她不能阻止,这肯定和她的继女脱不了干系,是她继女的阴谋!

人总是喜欢用自己的心理去推度别人的,伯爵夫人海伦娜当初说服自己的丈夫变相剥夺女儿的继承权,现在她便无论如何都没法不疑心这是她继女的报复。

她的继女是否像她当初那样,用儿子的前途和前途来说服伯爵呢?

她认为是的。

这是何等巧妙的报复啊!以前她将继女从费萨尔领地驱逐出去,现在继女通过与图尔内斯特主教的关系劝说她丈夫将儿子送出费萨尔领地!

而且,这报复是何等的恶毒啊!图尔内斯特主教还那么年轻,就算伯爵的美梦成真,她等到进坟墓那天估计都看不到她自己的儿子坐上图尔内斯特主教的宝座!何况,在这期间还很可能发生种种重大的变故,她的儿子很可能白白出了家,最终却不得不只以做个修道院长为满足。

神裁当日,她的继女当众无视费萨尔伯爵,这么奇怪的举动,肯定是继女的掩饰行为。

她又听说伯爵已经在给儿子做出家的准备,就愈发愤恨了。

“我的儿子要离开我的怀抱,都是因为那个凯撒里亚女巫留下的女孩哄骗我丈夫的缘故。”她这样对她的仆人讲。

“要叫那个女孩像我一样尝到失去儿子的痛苦。”她又这样发誓。

听到这些话的仆人和教士都很害怕,谁也不敢告诉伯爵这些事情。

伯爵由于恼怒,始终不与夫人讲话,使得伯爵夫人日复一日地沉浸在由于继女作祟使她失去儿子的痛苦幻想中不能自拔,她一再地诅咒继女:“但愿我是艾琳娜王后!她将那些使用巫术,使得她年幼儿子丧命的巫婆不是杀死,就是烧死,再不沉河——即使鲁尔霍夫主教说她们没有使用巫术也不行!我要教她因为她做的恶事受到惩罚,即使图尔内斯特主教站在她这边我也不怕!”

她就这样痛恨着继女对她造成的可能的母子分离之苦,而一点都没有想到自己当初是如何预备把这个孤女关到修道院里去,最后又把她嫁给一个年龄足以当她父亲的男人的。

她也没想过谴责做出决定的费舍尔伯爵。

继女在她心目中是弱小而且地位不如她的,伯爵却显然是地位高于她,并且拳头可以随时招呼到她脸蛋上的。

因此,她一天天地在内心中加深着对继女的怨毒而没有一次指责过她的丈夫。

她就这样沉浸在痛苦和怨恨中,这种情况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加深。

末了,她终于找到了一个强壮有力的恶棍,肯如她的心愿去做那些可怕的事情。

她许诺给对方许多财物,给他剃头,把他伪装成了一个教士,打发他上图尔内斯特教区来。

第146建筑工程

这个恶棍就这样怀揣着利刃和伯爵夫人的许诺,来到了图尔内斯特教区。同他一道来的还有伯爵夫人的两名仆人,他们奉伯爵夫人的命令护送这个恶棍来,以免他在半路上就被其他拦路打劫的恶棍杀死。护送的人员并不知道

这个人的真实目的,还以为夫人派遣他到图尔内斯特是为了给小公子作出家准备的。

恶棍对宗教知道的不比一般老百姓多,可是当时的教士中有的是这等人物。他因为抱持着非同寻常的目的,所以他既没有带着**招摇过市,也没有喝的烂醉如泥,论起来,搞不好比费舍尔伯爵所属的那位主教的操行更接近

一位虔诚的教士——所以他一路行来,并没有人怀疑他的身份。

这伙人到达图尔内斯特城的时候,整座城市正成为一个大工地。

首先动工的是城墙和教堂。

主教将建立第二道城墙的工作分包出去,许多承包人都是教堂的大施主,主教设法使他们认为这是替圣奥布里工作,于是他们怀着彼此竞争的心,争着要把自己所属的那部分做到最好。

瓦拉特女男爵也是这些施主中的一分子,她为发生在自己领地上的刺杀事件感到格外愤慨,因为这种可怕的阴谋居然在她眼皮底下发生而她都不知道。

为了补偿主教,她又承包了一段城墙的建筑。

而教堂的翻修则由主教本人来指挥——不再下乡后,他算是有了一些闲暇的时光来做这件事。

图尔内斯特大教堂是一座古老而宏伟华丽的建筑:整个教堂拥有五十二扇窗户,其中内殿有三十二扇,中殿有二十扇,这些窗户都装饰着彩色的玻璃,当时的工匠还没有能力制造大块的平板玻璃,这些玻璃是镶嵌在铅条做成

的格子当中的,看起来有点像格子窗,只不过糊窗的不是纸而是玻璃,镶嵌玻璃的铅条被巧妙地做成各种圣徒和圣灵的形象框架,然后工匠们将彩色玻璃切割后嵌进去,做法有点像现代孩子们用的沙画,这些漂亮的窗户是现

任国王爷爷在位时期的奉献;整座教堂共有圆柱一百二十根,其中四十一根在内殿,这里面有二十根圆柱是从其他教堂搬来的,有二十一根来自古代异教时期的神庙;教堂有八扇门,三扇在内殿,五扇在外殿;教堂的圆顶也

非常值得一看,它最初覆盖的是茅草,后来改成了木瓦,在现任主教爷爷领导的那次暴动后,参与暴动的市民们被迫缴纳罚款,用砖头重修了教堂的圆顶,而国王因为这件可怕的亵渎事件,将教堂圆顶外部包上了闪亮的锡来赎罪。

教堂内部的装饰跟教堂本身一样也是与时俱进的,当这座教堂最初建立的时候,它所拥有的不过是草皮泥的墙壁,那时候也许人们用灰泥抹了内墙,也许没有,因为最初的记载就没有提到教堂内部有什么装饰。

当教堂的墙壁换成了砂岩后,历代国王和主教送来了许多彩色的大理石,用以装饰内殿的墙壁。教会雇佣了工匠,雕刻了柱头和天花板。在雕刻之上,各路施主又加上了彩绘的装饰。

把圣奥布里带到图尔内斯特供奉的那位王后捐献了一具大理石的棺材来装这位圣徒的尸体,她的女儿又捐赠了丝绸和金线来做棺材上的罩布。现在棺材上方张着一顶绣有金线和珍珠的锦缎华盖,棺材的前方竖立着金质的长明灯。

奉献到教堂的珍宝远远不止这些——金子、银子、珍珠、琥珀、石榴石和其他宝石、丝绸、皮毛、蜂蜡、油脂、谷物、奴仆……丰盛的程度教人如果只看到这些,绝对不会想到在教堂之外,是一个何等凄风苦雨的世界。

农民们忍饥挨饿不稀奇,贵族和高级教士们彼此攻杀,在这些鸡零狗碎的小国里,甚至国王和王后们也朝不保夕,现实世界是如此残酷而黑暗,于是他们将所有的希望和贵重的财物都投入了超自然的世界,其程度使得不止一

位国王哀叹说,在他的王国里,教会没剩下什么东西给他。

现在主教的设计是为教堂增加一个圆形的后殿,用以收藏图书和圣器,也作为开会的会议室。

圆形后殿将在高处设置一圈透明的玻璃窗,用来制造透明玻璃的配方主教已经从大魔王那里拿到,圆顶本身预备仿造罗马万神殿,在中央开一个圆孔。这些设计不仅增加了建筑本身的高大上感,也减少了建筑内部使用的火烛,降低了消防的风险。

后殿的中央设置了一个水池以为消防之用,因为这里收藏的图书和圣器中的那些礼服都是怕火的。

除了这处新增的建筑以外,预计的翻修还包括给圆顶增加各种雕塑以装饰,天花板和墙壁的绘画都要按新时代重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