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大明星-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势力,又如何需要与自己合作?所以唯一能够解释的就是恰逢其会,自己与皇甫嵩的嫌隙恰巧被他知道了,想要借此与自己结一个善缘,如此一切便能说的通了。

    那么这张温与自己合作所图的是什么呢?那大概无非就是钱、权、名,自己虽然手头还有些银两,但那是全太平道的积蓄,还要用作发展太平道所用,而且也并没有多少,就算全给他也不过是让他当个富家翁,所以应为不是图财。要说图名,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自己一个刚刚拨乱反正的反贼,如何有名望可言,与自己合作又能得到什么名望?那唯一剩下的就是有权了,可自己一个徒有虚名的国师,又能做什么呢?

    张平摇了摇头,决定走一步看一步,既然有送上门的大礼,干嘛不收,于是开口对韩馥说到:“叔父,不知司空大人需要我做什么?”

    “司空大人说,三日后早朝,请国师务必上朝领取大礼。”

    张平想了想,不知道张温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是让自己上朝,自己虽然从没有参与过朝政,但却是有这个权利的,左右无事,不过是去遛个弯的事,对自己而言应该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当下便点了点头,“叔父,我答应了,还请叔父回报司空大人吧。”

    原本一脸期待看着张平的韩馥听到张平的答复,站起来拍着张平的肩膀哈哈大笑,“哈哈哈,我就知道贤侄你会答应的,好,好,好。”

    张平见韩馥如此反应,心中警惕,但面上却没有表现说来,依旧与韩馥保持着笑脸,唠着家常,直到将韩馥送出府去。

    

第十七章 朝会开始



    

    送走了韩馥,张平才静下来思考,他感觉自己似乎已经搅进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一波又一波的涡流向自己袭来。自己犹如夜空中的引火虫,吸引着这些或明或暗的势力,一个个都如饿虎般死死的盯着自己。代表党人的司徒杨赐杨赐,代表皇帝的张让、赵忠、代表外戚势力得大将军何进,如今有多了一个不知道代表哪个势力得司空张温。自己什么时候成了香饽饽,引来如此多的关注。除此之外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的势力也在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张平摇了摇头,思考着自己的出路。

    两日后的傍晚,一个小黄门匆匆来到张平府上,告知阿父张让请他明日务必于卯时到宫外等候,参加明日的朝会。

    张平心中一稟,他还记得张温可是请他务必参加三日后的朝会,他正在琢磨怎么去参加,却没想到瞌睡遇到枕头,这么快便有人送了上来,让他参加朝会,这未免有些过于巧合,要说不是他人刻意安排,他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看来明日必然有事发生。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光未亮,张平便已起身穿戴整齐,来到了皇城外等候,早早的便有小黄门看见,将其领入宫内,直到德阳殿外等候。

    这还是张平第一次来得德阳殿,之前拜见灵帝一次在西苑,一次在御书房,还真么有好好的领略过皇宫的风貌。张平一路跟随小黄门,看着巍峨的宫殿,此时的皇宫虽不如后世的故宫那般年代久远,饱含沧桑,处处都铭记着历史的印记。但高大的宫殿,精雕细琢的雕梁画栋,无不显示出威仪不凡的皇家风范,庄严肃穆,让人心生敬畏。

    张平来到德阳殿外时,殿外已经聚集了不少大臣,正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小声的聊着什么。有人看到张平过来,皆是面现惊讶,有不认识的向他人打探,有认识的暗暗奇怪,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议论,却又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虽然一众大臣议论纷纷,却显有人上前来和张平招呼交谈。韩馥远远的看到张平,微不可查的露出一个笑容,对张平点了点头。张平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倒是不动神色,双目微合,闭目养起神来。

    “国师大人。”

    一声招呼打断了张平的思考,张平缓缓的睁开了眼睛,看着眼前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中年人,此人看起来四十余岁,国字脸,鼻梁挺阔,眉眼俊俏。

    “大人是?”张平并不认识眼前之人,但仍旧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吾姓周名忠,恬为大司农之职,国师大人可能不知,方才远远望见国师,果然英雄少年,因此特来向国师问好。”周忠微微笑道,满是热情的和张平对话。

    “原来是周大人,我对朝中诸事不熟,还请周大人见谅。”

    “无妨,无妨,”周忠哈哈一笑,拉着张平的胳膊,“来、来,我为国师大人介绍一二。”

    目前到的都是议郎、郎中之职的一些官员,他们在这朝堂之上尚属小辈,至于三公九卿及各部尚书的老资格此时还未到来。

    周忠热情的远远的为张平介绍着到场的部分官员。比如站在远处的为谁谁谁,站在另一处的为谁谁谁。张平虽然对周忠待自己如此热情颇为不解,但也没有拒绝其好意。一番认识下来,虽然张平没记住几个,但也算是让张平对这些人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些都是些基础的官员,在朝堂之上位卑言轻,倒是说不上什么话。

    “贤侄你怎么在这里。”这时旁边一只胳膊伸过来抓住了张平,然后就听一个声音颇为急切的小声在他耳边说道。

    张平循声望去,却原来是蔡邕,张平赶忙拱手,凑过去在蔡邕耳边小声的解释起来。

    蔡邕听了张平的解释,眉头皱了起来,良久才说道:“贤侄,今日切记多看少说,能不发言万万不可多言。朝堂之上绝非儿戏,切记切记。”

    张平点了点头,看到蔡邕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眉头也是皱了起来,看来今日的朝会绝不简单,自己很可能成为了别人的棋子,卷进了这场纷争中,只是不知这局棋局到底是谁在操纵,意欲何为。

    天光将亮的时候,德阳殿外的人陆陆续续的多了起来。这里面又张平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这些人也都看见了张平,纷纷点头示意。

    这其中却要说河南尹王允看到张平,脸上掩饰不住的惊讶,匆忙的走到张平身边,小声的问道:“你怎么来了?”

    “怎么?王大人还不许我来了?”张平玩味的反问。

    王允自知失言,忙解释道:“不是,国师不要误会,我只是没想到国师今日会来。”

    “王大人在担心什么?”张平继续问道,他心中也恨好奇,想从王允口中套出点什么。

    王允深深的看了一眼张平,“国师大人,还请你今日不要多言。”

    “哦?”张平好笑的看着王允,“王大人可是知道什么?”

    王允却是摇了摇头,不再发一言,转头走掉了。

    张平看着王允的背影暗暗思索。

    不多时几位朝堂大佬也都到了,张平远远的看见了杨赐,身旁跟着他的儿子杨彪和两个三十余岁的青年。似乎感受到张平的目光,杨赐眼皮微抬,看到张平,眼皮微不可查的动了一下。回首对身边的一个青年说了几句。青年抬起头来朝张平看了过来,目光凝重,微带煞意。

    张平见了,心中警惕。

    没多久,听到一阵吱吱呀呀的声音,只见一直关闭的德阳殿大门缓缓打开,厚重的朱红色大门,在第一缕阳光照的照射中,显露出威严庄重。一众大臣都停下了交谈,目视着殿门。直到大门完全打开,从殿内走出一个小黄门,拖着长长的尾音高声叫到:“朝会开始,众臣入殿。”

    听到这声高喊,众臣这才整了整身上衣衫,正了正头上纶巾,按照次序,举步向殿内而去。

    

第十八章 朝会之议(一)



    德阳殿乃是灵帝举行朝会的地方,如到殿中,张平放眼望去,整个大殿极其敞阔,大殿由八根朱漆大柱支撑,分立大殿东西两侧,每根柱上以金粉雕饰又腾云的九爪金龙与上,栩栩如生。盘龙柱粗壮高大,高耸挺立。顶上有朱漆红木做的横梁,以金色瓦片覆盖。地面以上好的大理石铺就而成,盘龙柱的中间是从殿门开始一路铺就红毯直到大殿正前方台阶之下。台阶上有三级,左右是汉白玉做的扶手,扶手以龙头为首,龙尾为尾,盘绕而成。台阶后面是一块巨大的屏风,上锈龙凤。台阶之上放着一张宽大的椅子,椅子选用上好红木,制作考究,打磨光鲜,椅背由两条盘龙组成,在顶部成二龙戏珠状,椅子上摆放着一幅金丝蜀绣软垫。

    众臣按照次序一一站在了红毯两侧,左侧为文官,右侧为武将。左侧上首便是司徒杨赐,右侧上首张平并不认识,不过在其后的张平确是知道,除了大将军何进还有何人。

    张平入得殿内不知自己应该站在何处,便在左侧最末寻了个位置站定。站在他前面的一人回头看了他一眼,撇了撇嘴却没有说什么,转过头去垂首静立。张平也不管其他,站在最后的位置闭目养神。今日他本就只是应邀而来,抱着看戏的心理,早已打定主意,只听不说,他可不想被卷入这纷乱的朝堂之争中来。

    没过一会伴随着一声高亢的“陛下驾到。”,汉灵帝从屏风后转了出来,走上台阶,径直坐在了龙椅之上。

    台下众臣早在那声叫喊中齐齐的跪倒在地,待灵帝坐下后,众臣山呼万岁。

    “众卿免礼平身。”说完灵帝并未开口,而是打眼在台下众臣中巡视着。突然,灵帝像是发现了什么,嘴角一翘,然后开口道:“张爱卿,为何躲在最后啊,快快到前面来。”

    众臣环视左右,不知陛下在说谁。这时,有人捅了捅张平。张平正在闭目养神,思绪并没在此时的朝堂之上,感到有人捅了捅自己,这才睁开了眼睛。捅张平之人见张平望来,小声的说:“国师大人,陛下叫您。”

    张平一愣,赶忙抬起头来向台上望去,正见到灵帝望过来,心下一震。

    “张爱卿,快上前面来。”

    张平心中暗道不好,自己本想找个没人发现的角落暗暗观察,就此躲过这场风暴漩涡,此时却被灵帝点破。张平只能硬着头皮越众而出。

    “张爱卿,你以后就站这吧。”说吧抬手一指,却正是杨赐身前的位置。这一下,众臣哗然,大家万万没想到张平尽然如此受宠,灵帝会将其置于司徒杨赐之前。张平自己也是完全没有想到,他心中暗暗叫苦,却丝毫反抗不得,只得缓缓上前。在杨赐身前站定,杨赐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全然没有在意。倒是在其身后,站于左手第二位的大人微笑着向张平点了点头。不少大臣面露惊愕,站在对面的大将军何进到是保持着一向笑呵呵的朝张平点头示意。

    灵帝见张平上前,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点了点头,“张爱卿,这些时日在雒阳过的可还习惯?”

    “有劳陛下挂心,微臣一切安好。”张平赶忙回道。

    灵帝点了点头,便不再多言。随侍一旁的张让开声叫道:“诸臣有事速速奏来。”

    “臣有本启奏。”张平循声望去,从左侧靠后的位置出列一个个头不高,清瘦的中年,看位次比较靠后。

    看到龙座上的灵帝点头,中年开声道:“臣王朗有事启奏,日前中郎将皇甫嵩奉命剿灭黄巾匪患,”说到这王朗还不忘抬头看了张平一眼,眼中充满不屑,“如今匪患已平,皇甫将军不日还朝,皇甫将军此番出征,剿灭匪患,保我大汉江山太平,实有大功于社稷,臣请陛下封赏皇甫将军。”

    张平皱了皱眉,他不知道这王朗是何人,但是作为一个文臣,却为一个武将请功,这本身就很有问题。

    龙椅上的灵帝也是微微皱眉,看了杨赐一眼,见杨赐依旧双眼紧闭,一副神游物外的样子,又将头转向了右侧,问道:“太尉大人,此事你以为如何啊?”

    站在右侧首位的邓盛赶忙说道:“臣附议。”

    “大将军呢?”灵帝又对着何进问道。

    “臣以为中郎将皇甫嵩、朱儁、董卓三人剿贼有功,当封赏之。”何进本着既然要赏,那便统统都赏,绝不能厚此薄彼,你们吃肉,我也得喝口汤。

    灵帝点了点头,巡视左右,最后却将目光定在了张平身上,张平暗叫不好,只听灵帝问道:“张爱卿,此时也与你有关,不知你以为如何啊?”

    张平心道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这事叫自己如何回答,回答应该封赏?那如何对得起九泉下的叔父张宝回答不该封赏,又用什么理由?照实说?那岂不是要被扣上不辨是非,夹带私怨的帽子。

    张平面露纠结,看着灵帝探寻的目光,只能硬着头皮回道:“禀陛下,此事与臣有关,臣实应避嫌”

    灵帝不待他说完,摆了摆手说道:“无事,你但说无妨,朕就想听听你的意见。”

    张平顿时冷汗就流了下来,脸上一阵挣扎,最后出列拱手道:“陛下,请恕臣无礼。”

    “无妨,爱卿尽管说来。”

    “臣所说只代表臣个人意见,臣与皇甫将军多次交手,皇甫将军不愧是大汉第一名将,带兵有方,谋略过人,臣莫之能敌。但是皇甫将军屠戮我太平道教众,为我数万枉死于皇甫将军之手的教众计,臣与其有大仇,实难同意封赏皇甫将军,臣不忍见我数万教众之性命成为某人升官发财之捷径。作为陛下之臣子,臣附议,作为太平道之天师,臣不同意。还请陛下定夺。”

    张平的发言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下面一众臣子顿时炸开了锅,议论纷纷,表现不一。


第十九章 朝会之议(二)



    后方的蔡邕听了眉头紧皱,不禁为张平担忧不已。

    站在张平身后的杨赐也缓缓的睁开了眼睛,神色复杂的看了张平一眼。

    大将军何进倒是一脸玩味的在场中扫视,嘴角的笑容更胜。

    站在杨赐身后排在左手第二位的司空张温,手抚着自己的山羊须,微笑不语。

    右首第一位的邓盛满脸怒气,一双眼瞪大死死的盯着张平。

    坐在首的灵帝听了,非但没有责怪,反倒点了点头赞许道:“张爱卿真乃赤忱之人也。”

    可张平的话却恼了最先起来奏言的王朗,此时王朗面现怒容,急不可耐的跳将出来,“启禀陛下,国师此言谬已。”

    王朗加重语气将国师二字念的分外明显,这显然是针对张平刚才所说,在提醒张平注意自己的身份,此时张平可是作为大汉国师,而非太平道天师,故此应以国事为重。

    张平回过头,深深的看了王朗一眼,他本不想把自己卷进来,但形势逼人,万没想到还是被卷了进来,既然不得不参与,那就一定要让事情想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张平心里定下了方向。既如此,便不能再让对方如愿,如今这王朗不知好歹,还要与自己留难,那自己又岂是好欺负的?

    当下转过身看着王朗开口道:“这位大人,还请恕某初涉朝堂,敢问这位大人如何称呼?”

    王朗见张平问来,头一昂,“吾乃郎中王朗。”

    “原来是王朗王大人,失敬失敬。”张平拱了拱手,但面却无半分敬意,“刚才王大人说我错了,不知错在何处?还请王大人不吝赐教。”

    王朗一听此言,昂着头得意一笑,“国师大人,你既为护国法师,便是陛下的臣子,凡是当以国事为先,如何可以夹带私仇?还请国师放下私怨,还朝堂一个公正清明。”

    “嗯,王大人所言极是。”张平点了点头,“想来王大人定然是一切以国事为重,公忠体国,不计私怨的了?”

    王朗一脸得色,当下毫不犹豫的回答道:“那是自然。”

    “那不知王大人可有父母兄弟?”

    王朗不解张平向说什么,谨慎的点了点头,“有。”

    “假若王大人的父母兄弟为贼人所害,现在贼人就在眼前,而这时却有人要王大人顾忌国事,公忠体国,要王大人放过凶手,王大人可会同意啊?”张平平淡的问道。

    王朗不由一愣,没想到张平会有如此一问,这话他可不敢乱接,若是回答不愿意,那他刚才要求张平以国事为重就是一句屁话,自己打自己的脸,而且接下来的事情可就由不得他了,更不要说再为皇甫嵩争取封赏了。可是若是答了愿意,将来若是真有人谋害他的父母兄弟,他要如何面对?

    王朗的脸有些发白,过了片刻,方才梗着脖子说道:“天师此言谬已,皇甫将军怎么与贼人相提并论?反倒是天师你”王朗称得是天师,却非国师,虽只一字之差,但差别却是大了,这分明是不想承认张平的身份,以其太平道的身份称呼他。

    张平好笑的看着王朗,“王大人,我何时将皇甫将军与贼人相提并论了?”

    王朗脸色煞白,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不知觉间入了张平的套,将自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此时他如坐针毡,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可是张平却不想如此轻易放过他,既然敢出来挑事,那就要做好承担后果的准备,张平继续发问道:“刚才王大人还说反倒我怎么了?王大人怎么不说了?王大人可是想说反倒我倒是贼寇出身是吗?”从王朗称张平为天师而非国师起,大家便都知道王朗是这个意思,可是却不会有人点破,反倒是这张平,如此不给王朗留余地,说的如此直白,在场众人纷纷警惕,不知这张平想要干什么。

    王朗被张平夺了了气势,嘴角略微哆嗦,却说不出半句话来。

    “王大人怎么不说话了?那我帮王大人说,”张平看着王朗苍白的脸色说道:“王大人是否还想说,你父母兄弟位尊命贵,他们的命是命,我太平教众卑贱下等,他们的命就不是命,是吗?”

    张平这番话语,每说一个字,王朗脸色便白一分。这些话语岂是并不是什么问题,岂是在场的大多数人心中都是这么想的,可是这话也就在心中想想就好,像张平如此直白的在朝会这样的场合说出来,就有点不对味了。潜规则之所以是潜规则,在于他不得台面,一旦暴露在阳光之下,必然引起轩然大波。

    虽然这是东汉末年,还属于封建社会,远没有后世的高度文明,倡导人人平等。但是在这个还是由帝王统治的时代,为了赢得百姓的心,强调的可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论调,虽然事实也许并非如此,依旧有阶级等次之分,但表面却维持着一副众生平等的样子。

    张平此时不管不顾的,直接在朝堂之揭破这一点,确实让王朗下不来台。王朗看着张平咄咄逼人的嘴脸,心中虽然恼怒,却不知如何反驳。他连忙跪倒在地,“回禀陛下,微臣绝无此意,还请陛下明鉴。”

    “哦?那爱卿是何意啊?”灵帝似乎也来了兴趣,跟着张平不依不饶起来。

    王朗听到陛下如此说,更是惶恐之极,浑身发抖,捣头如蒜,不断重复着“臣绝无此意”、“臣绝无此意”。

    “陛下,我们还是说正事吧。”杨赐终于睁开了双眼,微微摇了摇头,开口制止了这荒唐的一幕。

    灵帝看了杨赐一眼,正了正身子,开口道:“那依司徒大人,皇甫嵩之事该当如何啊?”

    杨赐酝酿了一下说道:“陛下,皇甫嵩毕竟剿匪得力,有功与社稷,有功不赏,怕是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啊。”杨赐这句切中要害,有功不赏,有罪不罚,虽尧舜不能治也。


第二十章 朝会之议(三)



    灵帝听了点了点头,“那司徒大人以为该如何封赏?”

    “陛下,不若封皇甫嵩为车骑将军将军,命其带所部兵马前往西凉平叛。”杨赐提也不提张平,只是说了对皇甫嵩的任命的建议。

    但这句话却恼了边上的大将军何进,何进虽然脸上依旧一副微笑的样子,但双眼微眯,眼中闪烁着摄人的光芒,远远的看着杨赐。要知道这西凉早先灵帝可是早已拍了董卓前去,这时候杨赐上来横插一脚,叫他如何不恼。

    何进身后的廷尉崔烈顿时跳将出来,“司徒大人此言差已。且不说皇甫嵩之功是否能得封车骑将军,就说西凉之事,此前已有破虏将军董卓前往,这再命皇甫将军前去,怕是不妥吧。”

    杨赐只是扫了崔烈一眼,没有说话。

    左侧后方立马又一人出列,“崔大人所言甚是,这西凉叛乱一直未平,只怕单靠破虏将军一人,力有未逮,还是命皇甫将军前去统帅三军方是上策啊。”

    崔烈循着声音回头看去,却气的脸都歪了。原来出声的不是别人,正是前番因盖勋之事与他作对,处处呛他,导致他颜面扫地的议郎傅變。傅變这一番话连消带打,歪曲他话中的意思,不仅将他所说的不妥变了味道,更可恶的是还直接要将董卓置于皇甫嵩麾下。

    这让崔烈如何能忍,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开口道:“傅變大人你休要歪曲我的意思,我是说”

    “你是说破虏将军怕是难以平定西凉,还是让皇甫将军出马才更可靠。”不待崔烈说完,傅變便抢白道。

    “你你你”崔烈气急,连番被傅變抢白挤兑,脸被憋的通红,指着傅變结巴着说不出话来,良久才缓了口气,“傅變,休要血口胡言,我是说平定西凉,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