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明清当军阀-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大人,大明正统不可弃,若是我等能按大明律行事,说不得,最后朝庭大喜之下,还可让我等拥有个大明名份!”
“名份?”萧远一愣,忍不住笑了笑,“很重要吗?”萧远说着笑了起来,参与会议的高层都跟着大笑了起来,只剩下欧阳词的老脸一脸的怒色。
萧远压了压手,“算了算了,名份不名份的就算了吧,就算朝庭招安,给咱们名份也就那么回事,若是离开了新县,可就是人家毡板上的肉,想怎么切就怎么切了,这样吧,我们仍然承认大明正统,这银币嘛……就以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章的头像做正面,背后写上大明银宝的字样好了,不就是一个名字嘛!”萧远笑道。
萧远这么做的用意一是仍然承认大明的正统性,二来,也是因为他们的原料等供给地主要仍然是大明朝的南方地区,若是真的把大明弄得像满清那么僵,直要是认真起来,封死了新县的原料进口地,无论是原料成本还是交易成本,都将大增。
“好,老朽明日便向朝庭上书……”欧阳词一脸的大喜,朝南拱着手一个劲的叫嚷着,弄得萧远叹气不止,这欧阳词,倒是一个大明忠臣呐。
最终银币的样式算是订了下来,以明朝太庙供奉的明太祖相为蓝图,正面是明太祖的头像,背面则是大明通宝一两银,或是五分银、三分银、一分银的字样,采用凸版冲压的方式直接在银板上的冲压下来,制造的数量多,速度快,质量也好。
由于萧远采用的银属于高纯度的银,纯度如此之好,自然倍受欢迎,幸好不属于大宗交易,只是内部日常交易使用,使得新县可以逐步的收回代购票,但是当对经济学并不精通的萧远回收代购票的时候才猛然发现,不过区区数月的时间,代购票这种种打印机与彩色复印机,用名片纸制做出来的东西,竟然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货币来使用,甚至已经远用到了江南,日本和朝鲜等地,就连满清等地都有代购票的流通,而且还属于高档的,信用值极高的商业交流使用,想要全部回收,已经不可能了。
萧远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一种临时的东西竟然还可以走这么远,这不扯蛋嘛,不过再细想想却也明白了原因,无论是大明还是满清,都不会坐视新县的崛起,而纸币的仿造肯定会提上日程,只是萧远使用高档名片纸还有遇水不退色的激光打印,激光复印的方式,放在现在,所谓的防伪,不过就是一句笑话,可是放在明末清初,却是极佳的防伪,再加上每张票在新县都可以换回市场等值的货物来,以新县的货物做抵压,再加上一战击退大明五万精锐,自然信用极高。
萧远手头上有数百万两的纯银可以用于银币的制造,再加上外流,足够消耗一阵子了,但是多用于民间交易使用,至于大宗的商业交易上……萧远的脸上露出了坏笑,或许空手套白狼就是这么来滴。
萧远抽空回了一趟现代,请最专业的设计师,设计了一款与天朝钞票差不多大小的票子,带回一条小型的彩色印刷生产线来,直接成批成批的印出大宗面额的钞票。
小面额的是银十两,最大面额是银一百两,这种做工精美的彩色纸钞发行出去,却需要新县的信用做抵压。
新县以商贸税为抵压,以货物做抵压,可以使用这些银票在新县购买商品,可以用纸钞在新县交商税等等,当然新县也可以用购买货物,而且可以通存通兑。
萧远请教了一些比较专业的人士,而且还比较保守的发行了一千万两的纸钞来使用,就连临时使用的代购票都能得到响应,何况还是做工更加精美,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的纸钞呢,往来的商人,除了一些比较保守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接受了这种纸钞。
新县用纸钞来购进大量的原料,使得原本极为紧张的供货压力一下子就轻了下来,也使得萧远有时间去修建第三座雪盐加工厂了。
顺道提一句,新县已经从萧远那里得来的技术,完成了玻璃的生产,虽然生产出来的玻璃厚的厚,薄的薄,但是用来建盐厂的挡雨板却不成问题,只要不刮台风,就可以日夜加工海盐,巨大的鼓风机鼓风,使得海盐的晒制产量更加的大了起来。
张飞疯了似的吃睡都在船坞,再加上从江南带来的工匠加入,使得造船的速度更加的快了,张飞得到萧远的支持,一口气开了三座船坞一起生产大船,甚至其中一个船坞还在生产包铁船。
就是普通的海船,在外面再蒙上一层两厘米厚的铁板,直接使用螺钉与船板进行铆接,可以防火防撞,甚至还拥有一定的防炮能力,但是这航速,肯定不如轻巧的木船那么快就是了。
一艘艘的海船下水,自制的船只已经达到了三十艘的规模,水手招募得也差不多了,以老带新的方式,只在近海航行充当近海的海上警卫,遇到大风大浪,就进海港躲避,然后再对船只进行修改,主要还是武器系统上的修改。
除了正式水兵手持的短管水兵版的98步枪之外,最主要的武器就是炮了,新县的前膛炮在射速上已经与子母管的佛郎机炮射速相近,但是射程却比它要远得多,可问题是后座力一样的大。
船上不比陆地,在陆地打坏一块地方还可以再换一块,可是船上却不行,索性去掉了轮式炮座,换成了钢铁导轨,每次开炮,一声炮响之后,火炮会沿着导轨向后滑行卸去后座力,而且有了导轨,可以很方便的就将火炮再推回原位,可惜的是,海炮与其它炮有一样的缺点,就是不能自如的转向左右射角,否则的话非被后座力冲得翻出导轨之外不可,不过哪怕如,新县的火炮也足以遥遥领先了,最重要的是,他们拥有强大的自制能力和优质火药的生产能力,这才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
''
正文 134 抢占先机
更新时间:2011…2…17 23:13:54 本章字数:2303
虽然新县新造出来不少的火炮,但是水兵的素质还差得太远,有道是十年陆军百年海军,要想在海上成军,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对个人经验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而且军费的支出也是极大了。
但是现在陆地上两大霸主正在争权,新县的人口太少,直接卷进去的话,说不定会连碴都不剩,出路只能是在海上。
陆地上的正规军达到五千之后,就不再增加了,而是采用预备役制,单打一步枪虽然更像是一种玩具枪,威力只有一百米左右,但是用来训练部队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民兵就是正规军的后备部队,随时挑选出最精锐的做为补充力量。
正规军只保留在五千左右,分为甲乙两级部队,甲级部队两千人,编成两个团,这才是真正的战斗主力,而乙级部队多达三千人,多数都只属于后勤部队,部队骡马化,供应弹药、粮食等物资的运送和补充,但是他们也是背枪的,随时都可以拿起枪来战斗,战斗力丝毫不差。
军队的训练由楚雄一手包办,负重奔跑、骑马、刺刀突刺,一天天把那些大头兵折磨得连上床的劲都使出来了,倒是日益精锐。
而萧远则把大部分资金与精力投入到了海军的建设上,这年头的海军战斗,先是炮战,然后是接舷战诸如此类,这年头的海上火炮的准头差得让人不敢想像,所以接舷战还是大头,但是水兵配上短管98步枪,射程两百米,再加上他们的新船跑得快,转弯半径小,算是占足了优势,缺点就是没有足够多的熟练水手。
水兵的底子还是那些梅泉买来的船队当中带来的千多名水手,原本还愁着这些水手不听话,但是现在好了,可以将这些水手进行打散重组,在近海航行,训练水手,而且轮翻登上扩建到了由三十艘新旧大船组成的海上商队当中进行远途航行当做训练。
杨胖虽然性格软了一些,没有将军的霸气,但是梅泉这个老商人却是心思缜密,与其配合起来,倒是相当的不错,萧远给他们的命令就是,你们要什么,我给你们什么,但是必须要在足够短的时间里,给老子训练出来一支足够与郑家抗横的海上船队。
现在新县所运进来的原料当中,有八成是由郑家掌控的,外来原料是新县最重要的血液,萧远绝不会让自己的脖子掐在这么一支拥有野心的海上霸主的手上,所以海上必须要有自己的出路,至少暂时看来,新县与郑家的合作还是相当的愉快。
郑家靠着近乎垄断的手段,输入原料,输出成品,与西洋人打着交道,着实赚了大笔的钱财,不过短短的一年时间,就让郑家的势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萧远坐在那张由最好的木匠做成的大椅子上,大椅子包了真皮,而且还有巧妙的机关可以让椅背放平,由坐椅变成半躺的椅子,甚至还能变得摇椅,借着短短的闲睱时间,仔细的思索着新县的漏洞。
新县的人口仍然在增长,毕竟这里是除了江南之外,最为安定的地方,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这地方,普通的居民根本就不用交税,什么税都不用交,毕竟现在的商业活动属于整个新县所有,普通人无法参与到其中,一切的资金来源全靠商贸交易。
仅仅是不用交税,就足以吸引大多数人了,大明朝与满清两个庞然大物在掐架,需要军费,需要庞大的开支,从哪来?还不是从普通的老百姓的身上刮钱,商人与各级官员的结合实在是太紧密了,抽税根本就抽不了多少,这就使得民间技术人员大量的涌入新县,给新县注入了一股股的活力,同时也给新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仅仅是教育一块,就有些要吃不消了,幸好现在在没有足够的自给教师的前提下,实行的是自愿学习制度。
也就是说新县给他们提供一个识字学习的机会,若是想学更多,就去图书馆去学习吧,那里有萧远搜集来的足够的书籍,自行印制书籍还没有提上日程,现在方方面面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萧远突然睁开了眼睛,他想到一个新县最大的难题,还是粮食,民为根不是没有道理了,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海上商道被封,陆地交通又没有完全打开,只怕人口越来越多的新县就要出大麻烦了。
现在新县种植的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产量极高,普通一亩良田产稻二百多斤,三百斤都是老天爷往下扔馅饼了,可是新县采用现代的优质粮种,一亩稻田在不使用化肥的情况下,产出**百斤一千斤的水稻跟玩似的。
可是这些优质粮种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种子会退化,三两年的时间,粮种就退化得差不多了,产量也会急剧下降。
在现代,萧远可以弄来很多这方面的资料,但是只能用原始的杂交方法来实现,毕竟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种粮的研究上有着领人瞩目的成就,再加上科技并不算发达,这种原始的增产手段又不属于什么秘密,完全就是七八十年代的产物,想要弄来,有很多的渠道。
虽然有现成的资料,可是要弄出成品来,还是需要时间的,再者,新县若想占据主动,在这个时代,无疑,粮食会成为最为强大的武器,甚至比枪还管用。
现代人只要对农业稍有那一丁点的了解,就知道现代农业当中产量最大的几种农作物是什么,土豆、红薯、玉米名列前茅,在现代属于粗粮,但是放到饥荒遍地的古代,却是救命的好东西。
萧远立刻购来了粮种,先在新县进行试种,然后再进行推广大批量的种植,以解决日后可能出现的粮食危机,抢先做好打算,新县这个小小的新兴县城,经不起任何打击,因为它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一旦被人打进来,就毁得差不多了。
萧远看着一袋袋的土豆种、红薯种和玉米种粮被从仓库里运送了过来,总算是长长的出了口气,这个问题,在这些粮种进行种植以后,就算是解决了一大半。
PS:关于最近没有与群书友交流的说明:向往最近的自闭与抑郁越发的严重,不喜欢与人交谈,甚至连QQ都有一种厌恶感,相信向往,很快就会克服的,请大家给向往一点时间好嘛?
''
正文 135 扩大
更新时间:2011…2…17 23:13:58 本章字数:2312
萧远现在关心的是自己弄来的那些图纸和发动机,古老的双翼、单翼飞机,无论在设计还是在动力上,都已经走到了极限,在现代,属于爱好者运动,早已经不再适用军用了,可是对于新县来说,却是宝贝,是奇迹,是难题。
或许古代的工匠在开创性上,不如集团化的现代企业,但是在仿制上,在手艺上,做出来的东西,哪怕放到现代,也是艺术品,他们全心全意的用心去制造,踏实肯干,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萧远弄来的各部件的详细图纸都摆到了这些工匠的手上,古老的飞机,多是木制,所以大部分都是木工活,做出来的双翼机使用的都是没有任何疖疤的最好的木材,蒙上一层薄而韧实的牛皮,漂亮之极,只是发动机还没有安装。
有了萧远的技术支持,发动机才是最困难的部件,虽然萧远已经使用了最为有效,结构最为简单,也是容易维护,甚至看起来也是最容易仿制的机器,在钢铁制造厂里,一台机器已经被分解成了最零碎的部件,一个个的进行仿制,另外的四台发动机也在萧远的参与下装到了飞机上。
飞机这东西能否真正的飞起来,能否真正的拥有实际意义,关系着新县地盘有多大的重任,没错,新县需要扩大,扩大土地的种植面积,就需要一个警戒的缓冲区,这个警戒区绝不是新县现在人力所能顾得过来的,只能靠飞机进行空中警戒,由预警飞艇固定悬空充当通讯中转站。
萧远在仓库里还存着十几台这样的发动机,在仿制不成之前,充当着备用机器,无法一次全部使用。
抚摸着这做工精致之极,简直就像艺术品一样的飞机,哪怕现代工业生产出来的飞机,看起来都像垃圾,古代人这手艺,简直没得说了。
“这种飞机驾驶起来简单有效,但是如何飞行,如何参考地面的高度,就需要你们自己在实际当中去摸索了,记住了,一切以安全为主!”萧远对第一批的十名飞行员沉声说道,他们都是久经飞艇考验,已经克服了恐高等弱点,飞艇的抢先飞行员培训终于看到效果了。
“是,萧大人!”十名飞行员刷的站了起来,警了一礼,齐刷刷的看起来颇有气质,在他们的另一只手,抓的是一本萧远自己用打印机打印的飞行手册,一战时期的产品,繁体字版本的。
对于这种双翼飞机,萧远还是很放心的,至少这种飞机的安全系数很高,哪怕在空中发动机熄火了,也可以能过滑翔的方式降落,古老的飞机本身就是动力与滑翔这两种方式进行飞行的。
对于大明朝的人来说,飞上天或许很奇怪,但是绝没有那么神奇,人家可是连火车都见过的人物,大明朝的蒸汽火车虽然不多,但是也不算稀罕物了,就连人家的火枪都有了质的飞跃,否则的话怎么可能挡得住满清骑铁的猛冲。
新县的科技几乎一天一个样,而且还在不断的扩张当中,这让杨二感到很不爽,本身围困计划就是他提出来的,现在好了,竟然还在不断的扩张,但是杨二也从新县捞了不少的好处。
新县的雪盐与布匹这两大样,还有武器装备等少量冷兵器出售,使得精明的杨二拽出了八大商家,在新县一个劲的倒卖着。
参事局与民调局这两大调查机构也不是吃干饭的,自然能查得出来那些陆地商队是来自于哪里,但是人家拿着真金白银来换商品,没有任何违规的地方,购买了又不属于什么战略品,自然要放行,而杨二从商队的身上,着实扒下来不少,娇妻美妾,荣华富贵,享尽人间极乐,可是很快的,上头就有命令压下来了。
杨二虽然贪了一些,滑了一些,可是却也知道手握一支精锐的军队倒底有多么的重要,只有手上有了军权,在大清国,自己说话才有底气,像狗一样的被呼来喝去,可是至少也能有一个像样的狗屋不是。
杨二只是一个地痞无赖,哪懂得练兵,但是他却懂得如何抓握人心,上任以来,重用了一名明朝的降将贾喜,贾喜能够投降,并不是因为他打仗有多差劲,只是因为内部矛盾,所以能会投靠满清,原本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卫所长官,就算是投降了也不受什么重用,才会扔到杨二这里来。
杨二只是握紧了钱粮,跟贾喜兄弟相称,金钱收买,美女送上门,把贾喜拉到自己的战船上来。
而贾喜因为拥有练兵的经验,当真练出一支相当不错的乡勇军队出来,并且正式改编成了一支绿营汉军,也算是进入了满清将军体系,成为其中一员,倒也得意之极。
现在他们不得不派出这五千人的部队去袭扰新县,至少也要给他们找点麻烦,拿出点战绩来。
满清地处北地,又压服了蒙古,所以最不缺的就是战马,就连这支汉营部队,都是一人双骑,这放到大明朝去,仍然算是极为奢侈的行为了,自从明朝失去了产马的北地,在骑兵上,已经是一落千丈,若非高墙厚城,火车运输,只怕早就被打到海南岛去了。
杨二听着校场上的马嘶声,嘬嘬牙花子,仍然是一阵阵的胆颤心惊,就连从京城调来的满清铁骑都打不进新县去,何况是他这个汉兵部队呢,所以杨二从一开始打的主意就是袭扰,有点成绩就算成功。
“细作带回来的消息,新县的兵力不足,不过数千而已,根本就不可能照顾到他们所有的地盘,而且所有的兵力都是集中在新县一地,在周围的控制区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防御措施!”杨二盯着地图说道,一脸的认真,倒是少了一些贼眉鼠眼,多了一点高高在上的将军气质。
“我们趁着此时秋收将至,去收他们的农田?”贾喜点着新县的农业区问道。
“不不不,就算是粮食摆在那里,我们也不可能扛得回来,新县的军队在控制区内运行的速度极快,我们根本就来不及,而且他们天上飞的那些玩意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有的是手段发现我们,并且抢先赶来,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分兵!”杨二的嘴角一挑,露出一个邪恶之极的微笑,看起来甚至有些碜人,就连身边四十多岁,大大小小打过几十仗的贾喜都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
正文 136 十路小军
更新时间:2011…2…17 23:14:00 本章字数:2204
杨二定计,但是做为头脑人物,是不会亲自上战场的,由那些四肢发达,脑袋里面也装满了肌肉,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的将领们去送死吧,事实上,杨二也是没有胆子再面对新县精锐的正面攻击了。
但是贾喜不同,不懂钻营,不会抱大腿,只能跟杨二绑在一块,现在杨二给他指了一条明路,若是可以在攻击新县的行动当中取得一些成绩的话,自己肯定会再上一步,说不得会被赐上满姓,成为满清真正的贵族也说不定。
贾喜手上五千骑兵,在杨二的周旋之下,不缺吃穿,训练精良,纵马如飞,虽然比不上满清铁骑,可是却也称得上是来去如风。
下面每一标都是自己的心腹带领,把人召集而来,详细的交待下去,只管一门心思的往新县的农田里冲,带上火油,只管往农田里扔,烧了他们的农田,然后不与敌人接战,直接就退回来就成了。
贾喜手下一听,个个都是一脸的喜色,真要是论起打仗来或许不在行,但是论起逃命来,没有人比他们更加的专业,而且贾喜还承诺,事成之后,每人赏银一百两,下面每人赏银五两。
这可是一笔大数目啊,这年头的银子值钱着呐,头牌清倌人赎身价也不过才五十两而已,若是要求放低一点,从民间难民手上买女人,人群里扒拉着挑,一个五两银子。
升官发财的刺激之下,被分成五百人一队,足足十队人马分散开向新县扑去。
新县的飞机以其飞行快速,维护简单而成为了侦察主力,虽然做战半径不如气艇那么大,但是巡视的半径也可以达到八十公里左右,而且飞机的机场还设置在城市之外。
使用通讯器,再设立了通讯中转站,使得新县如今的巡视距离从五十公里半径扩张到了一百二十公里,绝对算得上是超级远程了,这年头的军队,哪怕是骑着马,一百二十公里,也要跑上两三天,可是对于在空中直来直去飞行的飞机来说,只要天气不是特别糟,两三个小时就可以飞得回去。
呜……一阵怪啸声当中,双翼飞机从这支五百余人的骑兵队伍上空一掠而过,在空中灵活的转了个圈子,又飞了回来,这次的速度更慢了。
上面的驾驶员正拿着望远镜向地面观察着,从他们的旗号、衣着上观察着他们所属的阵营,满清汉营小队偷袭的消息,也在半分钟之内传回了新县。
萧远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得皱了皱眉头,才五百多人,赶来送死吗?可是很快的,除了在海面巡逻的飞机之外,别外两架陆地巡逻的飞机也传回了消息,他们也发现了满清汉营的骑兵正在向新县高速进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