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清当军阀-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新城看着红火,实际上萧远也头疼得要命,郑家这么一封锁,往来的商船锐减足足七成,其它原料可是不足了,比如生铁、铜、硝、硫等军事物资,使得新城的军事力量受到了不少的打击,全靠之前那点储备撑着。
    郑家若是咬咬牙,再撑上两个月,只怕新城受到的打击将会是致命的,虽然他们受了大明朝的招安,但是却也随时准备吞下这一口大肥肉,而满清更是欲除之而后快,郑家更是口水横飞,比划着刀子随时准备上来分上一块,新城的处境简直就是糟透了。
    但是萧远却不敢让步,今天对郑家让了一小步,明天他们就会把战船直接开到新城的海港里来。
    “哼,真当老子是死人呐!”萧远看着财政部刚刚递上来的报表,税收锐减呐,减低了足足八成,全靠外贸撑着,最重要的是,原材料不足,很多工厂已经处于半开工的状态了,民怨已经有点升腾的意思了,若是再不解决海上封锁的话,只怕新城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势就要出现动荡的意思。
    新城之内无战事,生活稳定,人人都能有口饱饭吃,按理来说最具有承压能力的老百姓也该知足了,可是别忘了,新城,只不过一个管理半径不过二百公里的小地方而已,城小民寡,承受打击的能力自然更弱一些,不像大明朝,起码还占着半壁江山,这个省同问题了,可以向另外一个省跑,有纵深空间,若是新城出了问题,除了跳海根本就没别的逃路。
    海军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不少缴获的东西,其中就包括了大明朝最先进的火枪掣电铳,这东西可以快速更换发射子弹,而且已经有了后膛枪的意思,除了新城的98步枪之外,射速最快的一种火枪,只不过密封不足,有效的破甲射程只有一百米,还不如弓箭,优势就是士兵的训练简单,毕竟一名合格的弓手至少也要两三年的训练才成。
    而使用火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士兵不必再训练拉弓射箭还有最让人头疼的准确性,只要搞明白如何装弹装药如何击发就可以上战场了,几万大军排开,只要把枪举起来,点上火绳或是直接扣动燧发扳击,利用排枪杀敌,一切就全部解决了,使得平民也可以在最快的速度成军,没见现代的军队,短的股役期只有两年嘛,这就是火器带来的军事变革。
    ''
    





    分卷阅读 199 郑三的烦恼
     更新时间:2011…2…17 23:42:22 本章字数:2319

    新城的兵工厂可以生产与近代步枪相似的栓动98步枪,生产了这么久,已经积攒了足够的经验,要仿制这种原始的滑膛枪自然轻松加愉快。
    新城的钢铁产业完全是由萧远从现代携带的资料建立起来的,但是生产能力与现代有着天地之差,无缝钢管这种身管武器最重要的材料与现代更是没法比,自制的98步枪打上一两千发子弹枪管就要更换了,为了避免炸膛,质量不足,数量补齐,现代步枪的枪管很薄,但是新城的步枪管壁却是极厚,达到了一厘米左右,使得步枪变沉,但是却也更加安全,总比带刀子带箭支要方便得多了。
    而仿制的掣电铳使用的就是新城自己的材料,厚壁无缝钢管,内部打磨光滑,他们可以制造出线膛枪来,再反过来造滑膛枪,就像是让一个军工高人制做一个玩具小模型那样简单。
    十几支仿制出来的掣电铳加上子铳装箱封好,由海军的快船送到南京去,直接交到手握兵权的崔学手上,当然,随着送去的还有一封信。
    信中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新城具有制造这种枪的能力,身为大明属臣,自然要为我主分忧,由于新城的工厂地域很强,所以无法全部搬到大明地界去,但是新城愿为大明军队提供这种枪支,只要大明提供一点原材料就可以了,扣除原材料之后,每支枪折价五十两银子。
    崔学大太监可不笨,一看到每支掣电铳五十两银子,眼睛一下子就亮了,甚至乐得差点找不到北,何解?成本也!
    大明朝还没有形成有工厂式的钢铁工业,前线所使用的火铳全部都是工匠手工打制而成,特别是枪管,不具有管材的生产能力,只能用最笨的方法,内部套上一个差不多粗细的铜棍,然后裹上生铁进行不断的打制,直接打成一个筒状的枪管,而且还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由于钢料不过关,所以枪管要打成六棱形,质量再差点了,甚至还要再蒙上一层铁层然后箍紧,麻烦得要命。
    哪怕如此,一支火铳的造价也超过了一百两,直逼二百两的大关,这才是真正要命的,而新城则开出了如此低价,不得不让崔学老太监乐得两眼发蓝。
    崔学老太监一想到大明军队几十万只火枪上阵,把满清鞑子打回老家去,他这个做主导的老太监只怕也要像三宝太监那样名留青史了。
    明朝的皇帝没几个像样的,现在这个世新皇帝更是如此,否则的话也不会被太监把了权,也只有那位穿越前辈崇祯爷有两下子,只可惜,这位前辈太短命了一些,他死了以后,他这个儿子也不怎么争气。
    世新皇帝好女儿,但是却不是床第之间的那种爱好,而是喜欢看一大帮的舞女宫女什么的,穿着华丽的舞衣,在一片片的沉得烟气当中跳舞,把衣服一件件的脱下去,直到最后脱得什么也不剩,尽情的展露身体引诱他,看起来就像是仙女跳舞脱衣服一样。
    而世新皇帝呢,绝不会狼性大发的扒光了扑上去享用,而他,则盘坐在蒲团之上,静心修道,据说,用抵御诱惑来让自己飞升成仙,除此之外,对什么都不关心,倒是养了一大帮身材相貌一流的舞女出来。
    而崔学大太监专赶在既将要开始的时候来请示,忙着修仙看女人脱衣服的世新皇帝哪来功夫理会这些国家大事,折子看也不看的就批了,甚至直接下了空白的圣旨,需要什么你自己添就是了。
    崔学大太监拿着皇上的空白圣旨,大手一挥,要什么原料尽管开口,咱大明缺铜缺银不管,可是就不缺铁不缺其它的原料。
    有了官方出面可就不一样了,一声令下,征集船只,一船船的向新城运送生铁,少量的铜料,大量的硝、硫等,甚至顺手的,连什么丝麻之类的原料都给解决了。
    不过代价也不是没有,崔学要求新城把这种最先进的掣电铳的价格压到三十两,三十两也成啊,那也算是大赚了,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东西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低速度快。
    有了原料,新城再一次开工了,只有工开,哪怕卖不出去,转成内销也能稳定民心,只要掣电铳这一项就可以让新城的收入变得盈余起来。
    萧远这种迂回政策稳定了新城刚刚出现的不稳苗头,可是那些被郑家压住的商人们可不干了,眼瞅着一锭锭的银子可就没了,原材料换成品,再补上少许的银子,一转手,那可就是几倍的利润。
    郑家就算是再霸道,也不敢把所有的商人都得罪了,更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得罪朝庭的权贵阶层,无奈之下,只得默许商人往来新城经商,围困计算,算是彻底的失败了。
    这口子一开,郑家的围困计划算是彻底的失败了,而随着新城新的战舰下水,足足二十艘威力巨大的战舰,已经开始严重的挑战了郑家海上霸主的地位,可是郑家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除非撕破脸皮,直接围剿新城的海上部队,那样的话无疑就是要开战了。
    与新城一战,别的不说,单就是大明朝庭就不会同意,因为新城现在可是大明最重要的军火供应商,掣电铳九成出自新城,特别是当第一批一万支掣电铳交货以后,新城在大明眼中的地位急速的提升。
    郑三最近的头发都变得稀少了,这个新城,这个萧远,还真能给自己添堵啊,新城的势头打压不下去,反而变得更加兴盛,对内,自己那个小侄子郑子鸣,力量变得更加强大,很明显的处处与自己做对,想要捞功绩,甚至处处给新城说话。
    难道他就不知道,郑家之所以受到重视,就是因为郑家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强大到大明朝庭也要借助于他们吗?若是让新城的海军发展起来,那么郑家就变得可有可无,让大明有了更多的选择,郑家在大明的地位也会变得摇摇欲坠。
    新城的海军发展只能用疯狂来形容,开了三处干船坞,两处船只修理厂,每个月就可以下水护卫舰达到了三艘,若是生产更大的巡洋舰可以达到两艘,最大的驱逐舰两个月三艘的水平。
    可是郑三只能眼睁睁的看新城从日本运回大量的木材用来造船,而且郑三还知道,这种造船速度并不新城的极限,如果咬咬牙狠狠劲,还可以更快。
    ''
    





    分卷阅读 200 扩张
     更新时间:2011…2…17 23:42:23 本章字数:2314

    郑三想得一点都没有错,这种造船速度并不是新城的极限,在萧远领导下的新城,在制造业当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标准化生产,哪里多大的尺寸都已经测好,直接照样生产就行了。
    如果需要的话,船只可以进行模块化生产,当然,这种所谓的模块化是万万不敢在现代拿出来的现眼的,丢不起那个人。
    造船厂只需要造船体,甚至是只造船壳子和隔水舱,船体上部的东西,都可以另外加工,比如桅杆,比如帆,比如船舵,等等。
    都是木制的,质量更轻一些,等船体造好以后,直接向上一安装就算是完事了,至于火炮什么的,那些都是兵工厂的事情,如果把马力开到最大,十二个时辰不停的轮班工作,新城可以在生产速度上再提升一倍。
    不是萧远不想将海军快速的扩张,组成海军了除了船和武器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人,有行船经验的水手还好些,至于那些普通人还需要进一步的训练,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精力。
    几乎每隔三个月,就会从新兵营里补充一部分兵源加入海军当中,由老带新进行稀释,再重新进行训练,战斗力起伏得厉害。
    新城现在招兵已经不成问题,因为当兵的兵饷比普通的工人要高出一截来,待遇又好,只是海上乏味了一点,这些对于国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陆军也要不断的扩张着,民兵轮番进入步队补充兵力,有一些优秀的直接就留了下来,再加上新兵总有一些要补充到部队当中去,使得新城的陆军如今已经扩张到了一万人,与海军持平,两万兵力,这点兵力在满清和大明的眼中就跟玩似的,可是偏偏新城拥有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武器,又处于守势,根本就动不了人家。
    历时长达五个月,终于解决了新城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封锁危机,使得发展一度陷入停顿的新城出现了再一次的井喷,最主要的还是人口的增长,原来的十五万人,如今已经突破到了二十万,幸好新城的管理和教育系统都能跟得上,粮食储备也能跟上一阵子。
    萧远终于可以松上一口气,领着玉伶四处转悠着,然后就是那啥啥点破事,偶尔还能回现代**一回。
    可是对于欧阳词来说,却一点也不轻松,这个传统的读书人老头脑子僵得很,上一次越权打报告,把手伸到了军方,结果被萧远训斥了一顿,从长老会的长老,一路降到了民调局下属的档案科去当科长管档案去了。
    长老会属下的档案科与管理会下方公安局所属的户藉科还有着根本的区别,公安局的户藉科管的是新城的有的人事档案,所有个人的资料,而民调局的档案科管的就是民间消息收集整理,什么需要上报,上报的要留一份进行存档,不需要上报的小事要转到它能管理的部门去。
    档案科的工作很单调,也很简单,简单得让欧阳词觉得自己一身的本事没有用武之地,明朝的读书人眼光手低是一个通病,欧阳词这个旧式读书人也不例外。
    萧远设立的这个长老会,有点像大明的谏官这一类型,区别就是人家的谏官是闻风而奏,就是甭管咱有没有证据,只有听到一点风声,就可以一道折子上到皇帝那去,只不过随着明朝的权位旁落,谏官也是有名无实,无论你弹颏谁,皇帝不出面,争斗中的阉党与东林两派都不会当一回事。
    但是新城的长老会下属两大部门,民调局与参事局虽然有这个职能,但是却不是闻风而奏,成天扯没边的事,你上交的报告当中可以没有证据,但是必须是确有其事,否则的话就是诽谤,会惹大麻烦的。
    而欧阳词此时处理的就是一件很让人费解的报告,管理会的一位监管长利用职权,数次要求公安局释放他的侄子。
    最让欧阳词觉得怪异的是,报告中提出公安局竟然也照办了,这让欧阳词觉得有些不太妙。
    所有的次于大人府的部门,都是有十八位主管的,管理会也不例外,仅仅是一人,相对于另外十七人,根本就不可能对下属部门造成什么影响,除非半数以上的监管长支持。
    可是公安局却照办,这让欧阳词有些警觉,莫非这位叫杨基的监管长控制了整个管理会?管理会是什么部门?主管的可是新城半数以上的管理部门,甚至基层官吏大部分都在其管理之下啊,若是被一人控制,那岂不成了权臣!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倒也就罢了,可是参事局的报告递不上去,还压在档安科这可就不对劲了,看日期,这份报告可是十天前的报告了,按理来说,涉及了高层管理部门主管的报告,此时已经应该放在萧大人的案头,甚至已经由司法会的证调局接手调查了。
    欧阳词虽然是一个传统文人,思维僵化,但是正是这一根筋似的较真,让他无论做什么都很认真,哪怕这些活计他并不胜任。
    欧阳词此时只是一个档案科的科长,他的职责范围是管理档案,而不是向上面递交参事局可以递交的报告,但是一根筋的欧阳词仍然这份报告收好,放进了厚纸袋子里,带在了身上。
    此时,四十余岁,挺着微微发福的肚子一脸焦急的转着圈子,在他旁边,一个同样岁数的男人同样是一脸的苦色,若是认识的人看到,必然能认得出来,他就是长老会十八长老之一的冯坤。
    杨基与冯坤都是早期流民中的一员,最早跟随萧远,创立了新城,自然威望较高,再加上有一定的能力,所以才能入主管理体系的高层。
    但是说到底,他们终究只能算是暴发户中的一员,或许一开始还能刻守新城的规则,但是时间一长,总是难免会生一种优越感来,自己可是官呐,还是新城的高级官员,如果说萧大人是一品的话,自己怎么也能算是二品大员了吧,这心态一不稳,自然容易出问题。
    “冯老弟,你是怎么搞的,参事局的报告怎么可能搞没呢?”杨基低声埋怨着。
    “我有什么办法,当时又不是我一个人,我总不能当着其它长老的面销毁那份报告吧,只能装成是小事发了回去,准备回头去取,可是谁想到档案科那个老东西竟然把报告带走了!”冯坤摇着头说道。
    ''
    





    分卷阅读 201 青皮
     更新时间:2011…2…17 23:42:25 本章字数:2236

    新城的居民区多集中在八街之内,其实以新城现在的人口基数,过了五街就显得有些慌凉,而像欧阳词这样的行政官员,一般也没有固定的居住地,新城的行政部门只负责在初期的时候给他们安排一个临时住所,半年以后就必须要自己找地方住了。
    因为以新城现在的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半年的工钱,足以买一套不错的住所了,不让人贪污,还不分房子,总得给人一个满意的交待,工资自然足够高,一个底层小吏的工资大约都在五百块左右,省一省,半年买个小一点的房子还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想住的再好一点,只要先租一个房子,再工作半年,就完全没有问题了,新城如今已经初步实行了房产私有化,工厂也在渐渐的开放私人经营,只有新城最重要的民生基础农业还在实行集体公社的那种模式,但是农民却像是工人一样是开工资的,定期考核工作成绩,根据工作成绩制定出几级不同的工钱,为了多赚点钱,农民也要努力工作。
    欧阳词做为一个传统文人,自然深入传统的思想所左右,士农工商深刻到骨子里,对新城努力的发展工商业,却没有给读书人应有的地位自然大为不满。
    但是他也有他的想法,新城这片天下,可不是在读书人的辅佐下打下来,而且打下来的新城也不是在传统的读书人参与下进行管理的,多数还是新城自已教育出来的人员补充的基层,甚至连高层都是这种人占多数,像欧阳词这种读书人数量很少,新城太小,本身并不对读书人构成一定的吸引程度。
    而欧阳词是一个有雄心大志的人,自然想改造新城,把新城引回到正途当中,他认为,自己做为一介读书之人,有这个责任和义务,所以说,明朝末年的读书人,一个个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大情绪,天下之大,老子第一,几乎已经腐朽到了骨子里,当然,比起清朝的读书人,已经算是相当的不错了。
    而萧远就是要打破这种传统的影响,中华的传统要继承,可是却当做文化来继承,而不是做为管理者,八股写得再华丽,诗文做得再好,跟行政管理有什么关系?连最基本的帐都算不明白,新城的数字化管理一大堆的数字都不认识几个,有个鸟用?
    可是欧阳词的脑袋却转不过这个弯来,总认为萧远搞出来的那个什么基础教育是歪门邪道,难道他不知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个道理吗?
    而欧阳词手上这份报告,无疑会给他一条捷径,一条改变新城的捷径,看,分明就是你的管理方式不行嘛。
    虽然欧阳词就是因为越权而被撤下来的,但是他有把握,这次的折子一上,必然会引起新城管理体系的地震,大地震,说不得萧远一喜之下,自己便可以成为新城首辅,入主内阁。
    欧阳词的脸上带着微笑,就连他的老妻端着一碗汤走到他的身后都没有发觉,只是奋笔疾书着。
    牛田摸了摸怀中的短刀,又摸了摸腰间**的银子,呲牙笑了笑,干完了这一票,能有五百两银子可拿,到哪不能逍遥去,何苦在这地方受罪呢。
    牛田虽然人长得寒碜了点,但是却身高体壮,特别是在新城这个基本食物并不缺乏的地方,更是养得精壮,怎么看都是一个当兵的好料子,若是入了军队,一个月五六两银子的拿着,本来也可以过得相当的不错,可是牛田却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懒。
    吃不得苦受不得罪,本来就是青皮地痞之流,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流氓无赖小混子。
    新城从原则上并不会强迫任何人做任何事,就算是当兵也仅仅是自愿的行为,所以牛田在新城里四处晃荡着,可是在新城还有一点,就是不干活就没钱赚,没钱赚就没饭吃,除非是那些真的干不动的老人,在医护局有一个下属单位叫福利院,专门收养这些失去生存能力的老人和孩子,老人给予照顾,孤会送进学校读书,像牛田这种人,根本就不可能享受得到。
    要生存只能捡起老本行来,欺压良善,偷鸡摸狗,最初在新城管理体系还不完善的时候,还能有空子可以钻钻,但是随着新城的管理日渐的完善,一个个部门完善起来,一条条法律条文的实施,公安局的成立,使得他这种人的日子变得不好过起来。
    牛田犯下的都是一些偷鸡摸狗之类的小事,数额不大,每次被逮到,都是挨上几鞭子,站街示众两天,或是扔到港口去跟那些俘虏一起干上十几天的苦活,回来该干嘛还干嘛,直到钱谦的大明官员到来,招集衙役,他这才算是有了几天好日子。
    可惜大明朝的衙役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每个月的银子倒也不少,可是经常欠发,又不敢找那些官老爷要,而且又没有黑钱可收,谁有什么事都是直接找相关的部门,用不到几分钟就解决了,谁还跑到府衙来跪老爷。
    直到牛田被人找上门来,当场就付了五十两银子的订钱,目的只有一个,干掉欧阳词,牛田虽说在明面上只是一个小青皮,可是实际上,却也是手上见血的人物。
    当年还不是在街上一小心杀了一个良家妇女,结果逃了出来,混进了流民队伍四处游荡,直到被新城的军队俘虏才算是进了新城重新干起老本行来,梁山好汉算是做一场大梦罢了。
    牛田很是冷静,一点也没有将要杀人的心惊与不安,欧阳词的家很好找,就在第三街上,尽可能的靠近行政中心是欧阳词这种传统文人的心思,不像有些人,宁可买远一点的房子,还能开一块菜地种点菜什么的,当然,这种行为是侵占公共用地的行为,但是在未开发区域原则上允许的,但是只能算是借用,一旦开发到了地方,就必须要归还。
    新城是这个时代唯一个使用电,使用电灯的地方,但是电灯却只有在那些有现代来的老师所处的高级封闭学校里有,还有一些工厂进行照明,居民区是不供电的,就连街道的路灯也都是用人去点亮的油灯。
    ''
    





    分卷阅读 202 杀人
     更新时间:2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