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自己儿子一一说完,刘鄂北才微笑的问道,“孩子,你掌控川西专区一带,也有几年了吧,你怎么没有像蒋公,或二刘那样崛起呢?”

    这个问题,刘郧其实也想过,不是现在时机不对么,二刘是赶上了军阀混战的好时候,老蒋是赶上了国民革命军北伐,看到似笑非笑的刘鄂北,才知道自己猜错了,突然想到了一点,不由失声叫道,“原来是这样”。

    川军之中名将如云,不说熊克武、刘存厚、刘昭明等人,就说邓锡侯、杨森、潘文华,也没一个好惹,为什么偏偏就只有刘湘与刘文辉脱颖而出呢,难道是因为他们的特别能打么?估计彼此都差不多。难道是因为运气特别好?

    对,二刘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一个成了四川王,一个成了西康王,运气好得连他们自己都不信了。那么,如果不是特别运气好的话,又是怎么回事呢?那就是四川老刘家的家族势力。

    民国的四大家族,几乎世人皆知,但是盘踞各省各地的大家族,就鲜为人知了,四川的刘家,山西的阎家,山东的孔家,东北的张家等等,没有一个不是势力遍布各省各地的大家族,财富几可敌国,门生故吏更是满天下,至于宋国舅和中统的两位陈老板,就有点名不符实了。

    当然,也不是说陈果夫、陈立夫,以及宋子文等人,就是好人或善人,而是恰恰相反,这些人或这些人的家属们,正是看到与这些老牌大家族相比,自己的原始积累严重不足,所以才变本加厉的乱来,也是人之常情,后果就臭名昭彰了。

    同理,蒋介石为什么能雄踞南京?黄埔军校不过是诸多因素之一,真正导致他打败汪精卫、胡汉民和廖仲恺等人,成为民国第一人的真正原因,还是他的经济实力和人才储备,这些又岂是黄埔军校能概括的,至少还需要时间吧。

    因此,刘鄂北的意思,刘郧算是听懂了,他与孔玉玲结婚,不是农家小户的结婚,而是大家族之间的联姻,刘鄂北虽是市长,却不是四川老刘家的代言人,所以他的脸面当然就不够,为了避免尴尬,不去武汉也就顺理成章了。

    本来以刘郧一个留美博士,与孔财神的私生女结婚,确实不必这么麻烦的,只要双方家长一点头,再简单的举行一下仪式就行了。但是就现在不一样了,刘司令是川西王,已经是老刘家新的代言人,如果草草了事,岂不是在打刘老家的脸么,偌大的刘氏家族又岂肯善罢甘休。

    何况孔玉玲的身份,也今非昔比了,既是孔氏家族的嫡长女,又是蒋委员长的义女,又岂能随便嫁人,所以与刘郧的婚姻,注定是大家族之间的大事,因此作为男方代表的人选,刘鄂北就有些不合适了。

    当然,刘郧与刘鄂北也可以一起装疯充楞,非要我行我素、自行去武汉办理结亲一事的话,那就意味着川西刘家,与孔氏家族及刘氏家族集体宣战,后果也就不说了,虽不至于家破人亡,但是在事业方面就等着坡坡坎坎吧。甚至刘司令的伟大梦想,以及抗日大计或修路大计等等,也就变相的宣布破产了。

    可能有人不理解,以刘三爷的军阀作风还怕这个,不妨以房地产开发为例,搞房地产很难么?不难,只要有点钱,圈点地皮,再请点建筑工人,就能很快的搞出来了。

    但是,一旦真想开工做事,那就真的不简单了。

    第一,最初的钱从哪里来,随便搞个社会融资?那是违法的。想从银行贷款?不好意思,你的运作方式有问题,银行不予贷款。怎么办?凉拌,没钱还搞房地产,不是有病么。

    OK,三五年之后,资金的问题终于被解决。当你刚想开工修房子,不好意思,你的地皮又出了问题,老百姓因土地被征用,所以想闹事,想找有关部门或村委会解决。很好,有关部门及时介入,只是各类相关工程请暂先停工吧。得了,于是三五年又过去了。

    当然,这些事情不全是社会的问题,或老百姓的问题,更多还是开发商自己的问题。他们要钱没钱,而所圈的地皮,也不事先了解清楚,待开工之后才知道出事了,从而被各种杂事所困扰,最后破事不断也是必然的结果。

    房地产开发遇见了这种情况还算好的,毕竟是在刘郧所来的时空,是个现代的文明社会,是有法律、有秩序的时代,换在民国时代就不一样了,自古流行“皇权不下县”,也就是说乡镇级别的行政事务,基本是由乡绅们联合把持。

    因此,民国时代的各级乡镇,乃至省、市、县等行政级别的城市中,都盘踞着形形色色的家族势力。

    换而言之,刘郧能干成今天的成就,也不全是他、智脑和蚂蚁的功劳,因为川中刘家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至少没有从中作梗,就是一大功劳。

    倘若刘郧与刘鄂北,此次不给刘孔俩家的面子,那么今后就不是圈地皮和缺钱那么简单了,而是想喝水就有人下泻药,想请杂工压根没人敢来,想买米买菜也没人敢卖,想修点铁路沿途却尽是些破事,最后看你还怎么个修法。

    因此面对猖獗的家族势力,刘郧与刘鄂北面面相觑后,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何况刘郧还有点小心思,想请孔部长拨点款什么的,能够与刘孔俩家搞好关系,自然也是求之不得,然而即或是临时抱佛脚,想请老刘家出面证婚,可是因为刘司令在茂县风波时处事欠妥,很早就得罪了三老之一的刘宗义,这下又该怎么下台呢。

    好在有刘鄂北亲自运筹帷幄,不但早已备下了厚礼,做通了刘宗义工作,还找到了刘老的孙子刘汉长,直接招揽为茂州市的市长秘书,眼看就要去汶川县当县长了,现在却被派到城都去做公关,所活动的事情正是刘郧的婚事。

    本来以刘汉长的地位与本事,自然是活动不了如此的“大事”,但是刘鄂北玩的却是阳谋,说是让刘秘书去活动,实际是变相请刘宗义出面,酬劳正是汶川县县长,而刘三爷自己就是川西王,自然也不怕兑不了现承诺。

    据城都城内的眼线报告,老刘家对于刘郧的婚事,还是比较重视的,因为刘文辉与刘湘俩人,看似如花似锦,但是他们这一辈人,已经集体败给了老蒋之流,只能龟缩在川康一带苟延残喘,老刘家所要思考的正是,下一代人的竞争问题。

    就目前而言,刘郧这个川西王,反倒暂时拔得了头筹,隐隐与刘湘、刘文辉三足鼎立,还深得蒋介石与李胜德的器重,虽不敢说是华夏新生代第一人,就发展的趋势来看,刘三爷的成就,应该不低于二刘的目前位置。

    本来按照老刘家的意思,是准备让刘湘做代表,亲赴武汉或南京,主持刘郧同学的婚事,但是考虑到老蒋的种种感受,比如万一让老蒋错判形势,让他以为孔刘家族结盟在即,是为了反对他的统治之类的,那就大大的不妙了,因此一时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

第二百五十三章 清兰进门

    当然刘郧还没蠢得问他老爹,刘文辉为什么不能替代刘湘去,自古“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刘湘刘主席是老刘家现在的一号代言人,自然不会让刘文辉出来占风头,若是乱了彼此的秩序,实乃取祸之道。

    刘鄂北也非泛泛之辈,因此早就想好了主婚人选,正是刘宗义刘老太爷,此人资格老、年龄大,早年还参加过左宗棠的西征军,在民国时代也非什么无名乡老,由他代表川中老刘家,主持某人的婚礼事宜,也是合情合理。

    “刘宗义,他会同意么?”刘郧问出了他心中的疑虑。

    刘鄂北却冷冷一笑,在他儿子耳边悄声提点道,“我们川西刘家是弱势,然而即或再弱势,也是堂堂的地方军阀,让老刘家参与其中,那是给他们面子,若是不给,也是本份”。

    看着温文尔雅的刘鄂北,刘郧也苦笑不已,这还是他记忆中的老爹么?他不是应该乖乖的整理文档,帮刘文辉之流出谋划策么,现在这副霸气外泄的样子,也太陌生了,对了,老爹当年与俩刘齐名,后来才略输俩刘一筹,待俩刘成了川康之王,他爹倒成了帮闲的幕僚,嗯,里面肯定有内幕。

    看到刘三爷惊愕莫名的样子,刘鄂北如何不知这厮的想法,于是嘿嘿的自嘲道,“自古以来,大多是子凭父贵,或妻凭夫贵,又或子凭母贵,为父今天也算是另辟蹊径,来个父凭子贵,如何不能张狂一下”。

    刘郧也是一愣,父子本是一体,彼此休戚相关,根本利益也是一致的,什么“子凭父贵,父凭子贵”,都是一厢情愿、胡说八道,于是嘿嘿直笑的建议道,“老爹,我本就是个闲散之人,还成天忙于修铁路、做生意和搞科研,今后川西专区的军政大事,由你全权负责如何”。

    “你这个孩子”,刘鄂北也被雷到了,他这么大了,就没见过这么懒的人,搞得他直想发脾气,只好换个方式交流,“亦诚啊,为父已经在负责政事,军事还是你负责为好,我若懂军事,何至于沦落到今天之境地”。

    “呃,是这样啊”,刘郧自己也傻了眼,他一直以为他不擅长军事,是他自己没参军读军校的缘故,不料是他爹告诉他,他们都没有军事方面的基因,真是出人意表啊,好在这厮想得通,不擅长就不擅长,民国是个将星如云的时代,只要有钱和武器,还怕请不到名将么。

    看到刘郧这么快想通了个中玄机,刘鄂北也高兴不已,嗯,他的儿子比他强也是好事,对了,还是赶快举办婚礼才是,虽然川西是边陲地带,但是也要与川西镇的父老乡亲一起,好好的热闹一下。

    川西王成亲可是大事,刘鄂北又不是反应迟钝之人,待消息一旦公开,只怕整个川西专区,乃至涪城、城都等地区都不得安宁,所以他的计划是,以庆祝川西建县三周年为名,给川西镇的所有百姓,都分发些水果和肉类,再请些乡绅故友,为之略略庆贺一番就行,以免招惹不必要的是是非非。

    刘郧也是心领神会,这些事情全靠老爹张罗了,至于张伯玉同学也是赶得巧,正好作为故友嘉宾出席婚礼,他自己也会及时告知孔玉玲,什么是大老婆,这就是大老婆,一有什么事情,就得多报告、多请示。

    好吧,张伯玉的精神似乎很不好,可能是坐战机飞来的缘故,刘郧还是看出这厮的身体很疲惫,也罢,就让他留在茂州市,与刘鄂北一起乘火车,慢慢返回川西县城好了,刘司令自己人贵事忙,就先走一步了。

    尽管刘三爷“勤政爱民”的口号震天响,然而跑回川西县后,所办的第一件事情,却是见他的大小老婆们,尹沁兰既掌管川西行政,又掌管川西空军,实在是劳苦功高,不多加安抚是不行的,婚礼之事则更为直关重要,也得讨论讨论。

    在表面尹沁兰似乎很高兴,仿佛很喜欢与尚清儿当姐妹似的,然而从她时而拿着清茶乱泼,时而对她自己发脾气,恐怕连瞎子都看得出来,在尹大小姐的心中,还是有点不爽的,没事,刘大官人有的是办法。

    只见刘三爷一个饿虎扑食,就将尹秘书抱在了怀里,狠狠的吻着她的小嘴,尹沁兰的身子就软了,再也没了女王的模样,即刻变得很女人、很乖巧的那种,一应工作人员早已知趣的离开了,让他们继续搞办公室恋情。

    直到尹沁兰脸色泛着潮红,再也不耍横的时候,刘郧才收回他的狼吻,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举办婚礼的事情,就不用刘大官人费心了,尹丞相又不是浪得虚名,还关系到自己的终生大事,她又岂会懈怠。

    由于首战告捷,让刘郧有了极大的自信心,下一个就是尚清儿,哼哼,已经是锅里的肉,还怕她不从,一溜到了琉球社区,这厮大模大样的直闯首相府邸,沿途的侍女们纷纷避让,让刘亲王彷如无人之境。

    而清儿首相早就衣衫半解、媚眼如丝,让刘司令一看见,就觉得小腹发热,两个鼻孔喷血,刚踏进房门的脚步就是一软,差点摔倒在门边。还好这些年来修炼有成,及时的将“平沙落雁”,改成了“凌波微步”,一个滑步滑向了尚清儿,可惜,功夫有点不到家,模样有点狼狈就是。

    清儿首相穿的是华夏古装,只见衣袖略略一动,就帮刘郧稳定了身形,顺势让这厮坐在了她的对面,有些调笑的问道,“驸马,奴家迟早是你的人,你这么急吼吼的,成何体统,看来本宫得亲自调教调教”。

    好在刘三爷的脸皮也厚了,也只是略略讪笑而已,一双色眼总往清儿的身上瞄,清儿首相也装作不知,只将身上的宽衣罗袖一扬,轻轻的问道,“驸马,可是觉得我的衣饰,色彩款式过于艳丽,有些不适么?”

    “这样很好,很好,传统的服装要尊重,嗯,要尊重”,对清儿身上的衣饰,刘郧还是很喜欢的,清儿的脸饰清丽脱俗,头上有几支金步摇,服装也是浓雅适宜,脚上也不是木屐,而是一双厚底布鞋。

    当然,刘司令在有一点上,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那就是清儿的衣服有点问题,在领口与胸围之间,有些过于暴露豪放,清儿的玉颈胸脯,都被一览无疑,在某人刚看见时,还以为清儿衣罗半解,在等着他的宠幸。不过若隐若现,让人遐想翩翩,引人犯罪,不过这厮还是很喜欢的。

    对于某人的心中欲望,尚清儿早已心里有数,于是悄悄的问道,“驸马,你说本宫,若是不穿这套唐衣艳服,不知好看不好看?”

    “嗯,不穿,不穿更好看”,刘郧听到唐衣二字,也是一愣,似乎想到了什么,于是随口回了一句话,也没注意语话之间歧义的问题。

    “刘郧,你这个色鬼”,只见尚清儿,双手一叉腰,一副气哼哼的模样,直发脾气,但是首相大人的眼中,却透出一丝狡黠的笑容。

    “咳咳,什么,什么色鬼,我什么地方色了?”刘郧这时才回过神来,看到清儿似笑非笑的模样,胆子反而更大了,竟然伸出了手,去摸她的脸庞,搞得首相大人也傻了,彼此有意不假,也太直接了。

    “嘤咛”一声,清儿的身手敏捷,及时的用衣袖,挡住了某人的禄山之抓,脸上有些忸怩,究竟纵容、还是不纵容,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又怕某人有意见,急忙换个话题,“驸马可知本宫身上衣饰的来历”。

    “莫不是华夏唐代的服饰”,刘郧也正在想这个问题,为了显摆他的见识,竟然忘记继续调戏美人了,“汉代服饰,豪壮而古朴,宋代服饰,雅致而保守,唯有唐代服饰,是豪放而艳丽,不知可对”。

    “啪啪啪”,尚清儿很惊喜的拍了拍手掌,对于刘郧的评述,也极为赞赏,微笑而认真的问道,“驸马,可知日本华族的服饰差异?”

    不就是和服与武士服么,刘郧正想脱口而出时,却想起了尚清儿身上的唐装,谁说日本就尽是些和服之类的服饰,干脆实话实说,“我没去过日本,对于日本的服饰,根本不了解,还请清儿首相指点”。

    刘三爷边说边欣赏,这么艳丽的首相大人,简直举世无双。

    尚清儿也想清楚了,她既然已经准备嫁人了,自然也不怕某人的色眼窥视,于是莞尔一笑的解释道,“服饰,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之缩影”。

    随后清儿首相以自己身上的服饰为例,即刻纠正了某人的傲慢与偏见。

    日本现在所流行的和服,是江户时代(主要指明治维新前)渔民的发明,说来也是近一二百年,才兴起的贯体宽衣。简单来说,就是将一整块方布,从中间剪一口子,人的脑袋从口子伸出,再用绳索在腰一捆,就是最早最原始的贯体和服。

    但是日本的华族,在平日里却不怎么穿和服。只有日本政治家们,为了表示他们很亲民、很喜欢接地气,这才偶尔穿穿和服,嗯,是搞下形象宣传而已,他们平时更喜欢穿便装一点,便装就是欧美的西服,或类似的衍生类服饰。

    除了和服与便装之外,还有盛装之说。但是盛装根本不是平民能买到的,就是有钱的商人开出了高价,华族的作坊也是不对外服务的,因为盛装分为宫装与神装,简单来说,就是日本的贵族服饰,与神社的神官服饰。

    而且日本的宫装又分为三大类,即汉服、唐装和宋衣。

    这些都是日本庆典时的礼服,或平时在家所穿戴的常服,因为唐装过于豪放,在江户时代是一大禁忌,宋衣的做工要求又太高,只好以变种的汉服为主,唯有名门望族可以例外,他们是想怎么穿就怎么穿。

    放在明治维新之前,平民一旦违规、乱穿衣物的话,几乎是直接被处死的下场,在日本统治阶级来看,这些贱民们连姓氏都没有,又怎么配穿华服呢。二战之后,日本国内一片萧瑟,老百姓终于可以乱穿乱戴了,可惜精品的宫装之类很少流入市场,唯有祭奠神灵的神社装可以随便穿戴。

    神社装,其实也分为两大类,一是服侍天照大神的衣饰,二是服侍死人或英灵的服饰。最典型的就是日本艺伎的白板装,看上去仿佛是死人一样,没错,穿上此等衣物就是服侍死人的意思,二战之后日本几乎是家家戴孝,许多寡妇变身为艺伎,穿着死人装、服侍美国大兵,也是再合适不过了。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娶玉玲

    尚清儿在解说时,由于衣袖乱挥,导致春光外泄,刘司令也听得头昏眼花,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干脆将清儿拉入他的怀里,为了让清儿乖乖闭嘴,干脆用嘴堵住了她的嘴巴,令整个室内一时春光无限。

    俩人一阵缠绵后,尚清儿浑身发软,十成的武功,已经发挥不出一成了,只好任由刘司令的轻薄,就在即将陷落时,她的脑袋才略略清醒,连忙射出常用的飘带,将四围的厚重帷幕,一一的放了下来。

    三天婚期之后,刘郧与二位娇妻,一一告别。

    尹沁兰豁然大度,举止之间更显沉稳,而尚清儿却更加清丽脱俗,一副泫然欲滴的样子,直令刘司令不忍挪动脚步,经尹秘书的再三提醒下,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与刘三爷一起离开的,还有刘鄂北与张伯玉,以及部分的孔家下人,比如长驻川西办事的孔之信,此人以前是孔氏家族的族人,曾在汉口作过机要电报员,因为发送过机密讯息,才随汉阳兵工厂人员入川,成为川西的第一批开业元老。

    为了确保此行的安全,刘郧决定亲自驾驶飞机,其他相关人等另坐飞鸿客机,从川西县国际机场起飞,将直飞城都凤凰山机场,并在城都略作短时间的逗留,以便接走刘宗义等刘氏族人,然后再经重庆转场,直抵汉口孔氏机场。

    尽管是上午八点出发,真正抵达武汉时,却是当天下午的四五点钟了,好在一路顺风,没有横生枝节。

    一行人刚下飞机,孔玉玲及孔氏的一应成员,已在孔氏机场接机了,孔大小姐看到刘郧,自然是高兴不已,但是来来回回找了半天,愣是没发现刘鄂北的身影,正在惊异之际,刘司令才悄悄告诉她原委。

    待孔大小姐静静的听完之后,理解倒是能理解,就是脸色有些难看,没想到老人公如此不给面子。

    刘郧也只有苦笑了,因为他也不能理解刘鄂北的行为,按说来有刘宗义出席,对整个婚礼而言,已经是里子面子都有了,若他老爹也到场的话,正好是情义两全,而刘市长一到城都就借口感冒芸芸,就赖着不肯离开了,不是故意闹心么。

    当然某人自己也有诸多的猜测,比如刘鄂北故意闹心,是真的对孔玉玲颇有意见,毕竟不是他定的亲事,而是刘郧自作主张的婚事,又或者是想通过不去汉口为由头,给亲家公尹昌衡一个说法等等,但是不管怎样,也确实有问题。

    不过这些瞎猜的话,刘三爷只敢私下想想,还真不敢给孔玉玲说,否则若是传到了孔财神的耳中,天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变故,没办法,还是赶快转移孔大小姐的视线,“对了,玉玲,你看这是谁,汉中的伯玉兄”。

    张伯玉缓缓的走了过来,就是脸色不怎么好看,由于考虑到孔玉玲的婚礼在即,也不好说什么扫兴的话,于是强笑的解释,“玉玲表妹,我是从广元一路飞到汉口的,一路上实在是够呛,嗯,还是给我安排下住宿吧”。

    看着一脸青白的伯玉兄,将刘郧与孔玉玲都吓了一跳,连忙让仆人送这厮去休息,怎能这么对待她的娘家人?看到刘司令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孔大小姐也知道现在还不是算账的时候,只好娇嗔的瞄了他一眼。

    然而最隆重的礼节,莫过接待刘氏的族老刘宗义,这厮曾号称川中第一条好汉,早年还随左宗棠远征过西域,早就是大名人一个了,导致孔氏家族与汉口的乡绅们,一见到他眼睛都直了,于是一拥而上,让刘郧与孔大小姐根本靠不上边。

    刘宗义在年青时,也许很厉害不假,可惜天不假年,现在也是年岁不饶人了,七老八十的老骨头一把,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还能不上吐下泻的出洋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