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实并非如此,经刘鄂北介绍斡旋,刘郧才知道出事了,这些人都是来告状的,原因无他,随着红军家属的到来,以及穷苦百姓来川西县打工,导致小镇人口暴增,目前已经接近二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据说从茂县到川西镇的途中,还有近万人之多。

    随着人口的暴增,各种矛盾都会日益凸显,不说粮食问题,住宿问题,卫生问题,治安问题,就是连喝水和休息,甚至连大小便都成了大问题,刘郧接到这些人的陈述,也才意识到此事麻烦大了。

    住宿好解决,有大量的空房子,实在不行大家挤一挤,也勉强可以住下,粮食也好解决,夏粮也即将收割,刘湘的运粮船队,也正源源不断的向茂县进发,唯有卫生与治安,才是真正要命的事情。

    治安不好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卫生不好,甚至会爆发瘟疫,或其他传染性疾病,搞不好会导致小镇变成死城,市政规划是当务之急,必须统一的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并对不同居民进行划分。

    对居民发放居住证,对外来人口发放暂住证,二者彼此分隔开,在短期内不允许混合居住,另外设立卫生防疫条例,由县医院领头,用蚂蚁机器人对小镇所有的居民进行检测,定时检查健康问题。

    同时,进行紧急招工,重点是市政、城建和城管工人,还没等刘郧想好,赭文和与郑元兴就代表红军,承担了这三项重任,当然也没忘记官绅们的利益,那就是兴建川西商业区、农贸区和别墅三期。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城市建设

    在一众官绅贤达散去之后,刘郧在智脑的辅助下,花了一夜的功夫,才将小镇的规划设计全画了出来,并重点画出了市政施工图纸,以及商业和农贸的建筑图纸,另外还准备在县内的区乡中,搞一两个居民试点,一则是分散人口,二则是为茂县和涪城建设积累经验。

    因为卫生问题迫在眉睫,而人口暴涨,居住条件是痛苦了些,因此别墅三期和市政工程,仍由蚂蚁机器人来完成,不过是在与红军完成第一笔交易之后,目前正好用人力工程队,完成前期的准备工作。

    可能是刘郧太强势了,他所推出的工程规划与建筑计划,小镇的大小官绅们,没有一个敢出来唱反调,对某人一边划出农田保护红线,一边占用农田,搞什么国际飞机场,都是一种盲从盲信的心态。

    当然也不是没有质疑的人,这个人正是某人的准老婆,孔大小姐自小在教会长大,后来又去英国的爱丁堡,读大学读博士,是真正的见多识广,什么先进的城市没见过,自然对于刘郧的设计,提出了各种意见,比如机场近了、道路宽了、绿地少了、风貌难看等等。

    刘郧倒是很认真的听取意见,但是越听越觉得腻歪,国际机场是近了些,问题是只有这么大个小盆地,适合建设机场的地方,也只有这么多的选择,又不是停靠喷气式飞机,哪有那么多的讲究。

    道路是宽了,应该川西镇即将普及汽车,难道要像英国学习,到21世纪,还在流行什么马车和骑警,何况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一个岛国,道路自然是窄得可以,还美其名曰“氛围与格调”。

    谁说绿地少,二十多平方公里的小盆地,留出的农田就高达十八平方公里,居住地和其他厂矿,不得不上山进洞,简直可以称之为绿色城市,刘大官人华丽的忘记了,还需要街头绿地和公园绿地之类。

    风貌就不说了,是源自于某人对二十一世纪的记忆,许多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实在是太超前了,若想用30年代的英伦风格来套,绝对是什么都不对,当这些居民习惯之后,审美观就会反过来。

    然而刘郧也真明白了,孔玉玲是一个女强人,一天没事干的话,总觉得不自在,于是只好将她带到星灵别院,让俩位师姐教她如何修身炼体,然而令他意外的是,大小姐并不是温室里面的花朵。

    某人自己受不了的疼痛,对孔大小姐来说,就是小菜一碟,服用初级强化剂,也不比喝点烈酒强多少,刘郧简直有点无地自容,所准备好的治疗剂,根本没有半点用,身体强化的效果直追炼体初期。

    刘郧正准备询问俩位师姐,怎会有如此的差别,不料孔玉玲却自己作了解释,道理很简单,她毕竟出自名门,几千年的家族传承,多少也会收集一点修炼之法,只是无人指点,所以效果不大而已。

    而且,孔大小姐长期在教会厮混,宗教最大的好处就是,诚心静气,无形之中磨练了心智,也为她打好了修炼的基础,这才导致强化效果出奇的好,正适合修炼星灵别院外,石碑上的初级功法。

    可能都是大美女的缘故,俩位师姐对孔玉玲大为欣赏,认为以她的资质和天赋,只要坚持不懈,恐怕不到半年时间,就会被俩位大师收入门墙,因此她们认为孔大小姐,应该留在别院闭关修炼。

    刘郧倒是无所谓,他现在重点经营川西县和川内,汉口那边已上了正规,孔大小姐即或不去坐镇,一时半会儿也垮不了,孔玉玲自己也有些心动,毕竟可以成为传说中的侠客,哪个年轻人又不心动。

    当得知要十多二十年,才能出师时,孔玉玲立马打了退堂鼓,她是一个事业型的女人,要她像尼姑一样苦修二十年,还不如杀了她算了,不过石碑上的初级功法,在俩位师姐的指点下倒是进展神速。

    刘郧的俗事比较多,一时也懒得管她,得知强化成功后,直接拿出一件新的幻影铠甲,让孔大小姐穿上,这时俩位师姐才知道,某人打了埋伏,铠甲的数量也许不太多,但是也绝对不止三件这么少。

    幻影铠甲确实是讨女人喜欢,除去强大的防御功能不说,可以随心变化想要的衣服,就让她们欣喜若狂,当然刘郧倒也不怕她们脱下了,只要铠甲距离她们不太远,就可以即时保护或囚禁超级高手。

    将孔玉玲安排妥当后,刘郧收回了俩女身上的蚂蚁腰带,回到刘府做事去了,直接招出智脑,一一检查各项工作的进度,比如即将交货的军火,各项市政工程的进度,以及别墅三期的兴建问题等等。

    现在的幻影蚂蚁的综合性能,可是之前蚂蚁机器人的好几倍,军火生产的进度异常顺利,据智脑估计,再有二三天时间,第一批枪炮就会生产完毕,反倒是各项秘密战备工程,却一再中断或拖延。

    不过最恼火的还是铁路,这玩意大家都低估了,以为只是修修路基,再将事先备好的铁轨,往上一放就行了,事实往往是残酷的,修铁路那么容易的话,美国的早期铁路修建,就不会死那么多人了。

    究竟什么地方不容易呢,说到底还是路基问题,铁路的路基还不同于公路,它不但要注意防水、防空、防地震,还要注意铁路的弯度和坡度,尽量在路基的两侧,设公路、排水沟和防护带等等,然而川西县到茂县,基本全是在高原山区,想做到这些也真心不容易。

    从铁路修建的第一天,至今也有小两个月了,各种工人高达千余人,但是进度并不大,沿线预定的小站和编组站却早搞好了,而施工条件良好的地段也搞定了,唯有几个险要的施工地段太过麻烦。

    然而,往往一处堵塞,导致处处堵塞,目前铁路的实际长度,才不过二十多公里,按照这个进度修建,恐怕还得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刘郧只好去施工现场亲自主持,若实在没办法,就出动蚂蚁好了。

    到了现场才知道,真的不怪铁路工人不努力,川西高原的海拔较高,自然环境恶劣,然而在川西县域内,本身又有大量的铁矿石,工人们的工具又较为简陋,偌大一铁锤下去,往往是一个白印子。

    炸药也用了一大堆,可能工人们没经验,效果也不是很好,炸药少了又不起作用,多了,又怕引起山体滑坡和道路垮塌,还会对路基造成各种隐患,幸好刘郧事先有准备,几个关键部位的涵洞,在开工前就暗中解决了,否则的话,天知道铁路修建到现在是什么样子。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刘郧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着汽车,沿着预定的铁路线路,一一勘察,从川西镇到茂县,布线距离不过七十多公里,就算有智脑的辅助,也足足让刘大官人忙活了一整天。

    不过也没白忙活,刘郧终于将沿途的情况摸透了,虽然没有好的施工工具,但好在有蚂蚁在,一夜之间,就将三辆坦克改成工程车,炸药不好使也没事,先用蚂蚁机器人,将所涉及的岩石或山体部分,一律挖松,再让部分工程车装上菱形大钢铲,直接推过去就行了。

    既然是技术活,又是少数关键地段,因此本段铁路修筑,也就不需要太多的人手了,只留下了三分之一,大约三百多人继续施工外,其余人在庞学忠的带领下,去了茂县的凤仪镇,将在那里修建第一个铁路枢纽中心站,是川西铁路通往城都,以及涪城的交汇之处。

    刘郧通过轮番的空中侦察,已对茂县及其周围的地形,了如指掌,茂县刚好位于川西高原的东南边缘,地跨岷江和涪江上游的河谷地带,又是四川龙门山断裂带的正中,该处地形本就极其复杂多变。

    不要说20世纪的30年代,就是21世纪从茂县到涪城,都得从北川或都江堰绕过去,刘陨又不愿意绕行,因为一绕,就平白多了上百公里铁路,谁又愿意当这个冤大头,而且时间也很紧迫,从川西镇到茂县也好,还是从茂县到涪城或城都,都是军用的战备铁路。

    既然是战备性铁路,又得考虑今后的地震问题,刘郧干脆将这两段的铁路,修成永久性工事,尤其注意防空和反特的问题,另外在沿途的编组站,打算搞军事移民,做到军民合一,既能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行,还能兼顾平战结合,因此最佳人选莫过红军的伤员和家属。

    由于是铁路是国之大事,赭郑二人自然是全力支持,从川西镇到茂县,再从茂县到涪城,全程也就一百八十公里左右,每隔十公里左右,就会设一编组站或小站,沿途共需十六七个,而且每个小站可安顿百多户人家,可容纳七八千人口,将极大缓解小镇的人口压力。

    这些小站人家与铁路休憩相关,别人或许会搞破坏,但是对他们来说,就是真正的生命线,不敢有半点疏忽,当然时间长了,也会产生各种消极怠工现象,但是在未来十年之内,应该还是靠得住的。

    既然有幻影蚂蚁在手,用它们来修桥搭路,又不需要太多的材料,它们自然就是修铁路的主力军,况且这些铁路所经过的途中,大多是些深谷高山、人迹罕至,也不怕泄密,那就甩开膀子开工好了。

    刘郧一边在施工现场监工,一边让智脑即刻画出火车与车皮的图纸,以零件模块的方式,让机械厂逐一加工,当然更多是锻炼技工,因为无论是火车司机,还是维修工,都需要对火车自身的深入了解。
………………………………

第一百八十章 铁路开通

    眼看还有十多公里,川西镇到茂县的铁路,就即将修通了,然而与红军的约定时间已经到了,接受装备的红军将士们,早就在刘郧的家中打地铺了,看样子不给出应有的装备,多半是准备不走了。

    刘大官人可不喜欢拖拖拉拉,既然答应了就要准时完成,实际这厮也不老实,这些军火早已备好,只是不想引起别人对具体产能的猜疑,所以才等到约定时间,准时发放,一万多枪械大炮,说多不多,也就能装备一万五千人,作为北上的先遣队,还是绰绰有余。

    然而所有的军火加在一起,足可堆成一座小山,重量高达九十多吨,如果再加上川西县官绅们,自发搞的犒军物资,诸如棉被、军服和粮食之类,一百五十吨还是有的,直让接受人员目瞪口呆。

    接受人员也就一两百人,想接受这么多的军火,真的是无能为力,即使最乐观的郑元兴,也没想到会这样,在苦笑之余,又暗暗欣赏刘郧的实在,这年月的兵工厂都是这样牛,说好了一万支步枪,到时能给三千支算你走运,对了,就这点枪支里面,按说还有一小半次货。

    这就是为什么民国的兵工厂虽多,说到发展的规模和前景,多半都什么没戏,当然这种价位低、态度差的局面,不全是兵工厂自己的问题,主要还是控制兵工厂的人,都不希望军火卖到敌人那里去。

    郑元兴当机立断,立马通过电台联系红军总部,回应很快就回来了,只问了一句话,枪械质量与数量是否属实,得到肯定后,总部略略沉默了几分钟后,指示是就地坚守,总部将很快派人过来接收。

    刘郧当然没有疑问,很快将军火一事交验清楚,正准备返回铁路工地时,一个五千多人的红军师,就开进了川西县,基本是一身薄衣,赤手空拳,但是气势恢弘,精神饱满,依然不减猛士之风采。

    一声令下,红军战士集体换装,一时钢枪在手,队列井然,一股厮杀的血气直冲云霄,某人正暗暗评估红军战斗力的时候,该队红军已经开始向茂县进发了,刘郧顿时一惊,难不成红军将与刘湘再次开战,这些堆积如山的弹药,岂不是好心办了坏事,不由暗暗叫苦。

    刘大官人正在慌乱之际,一旁的郑元兴却慢慢走了过来,拉了拉他的衣袖,在耳边悄声说到,“亦诚老弟勿慌,红军总部已经传来消息,李胜德等红军首长已在芦花镇,举行了北上誓师大会,若不出意外,这些军队应该是去茂县接收粮食,之后就会直接北上出川”。

    刘郧顿时松了一口气,如果是这样的话,很多事情就好解释了,全副武装的红军去茂县,除了接收粮食,顺便取道松潘县,再经若尔盖草原,北上陕甘等地之外,也还有向刘湘等川军示威的意思。

    毕竟红军即将全面离川,万一他们才前脚走,川军就在后方搞事的话,清算家属和伤员就麻烦了,因此在离开四川前,必须让刘湘和老蒋知道一点,如果敢破坏和平协议的话,他们可以随时杀回来。

    由于铁路还没修通,全副武装的红军,只能靠步行到茂县,七十多公里的路程,竟然半天一夜就赶到了,而红军军容鼎盛,让茂县的军民目瞪口呆,占据绝对优势的川军却如履薄冰,生怕惹出事端。

    刘大官人倒是没管太多,若是红军真的打算撕毁承诺,打算再次发动四川内战的话,这些军火就是最后一次交易,大家从此以后就老死不相往来,若是此次是真的北上抗日的话,他自然也会全力相助。

    刘郧回到了工地上,继续监督他的川西铁路,眼看就要修通了,这个时候可是关键时刻,可能工人们也知道老板心急了,做起事来,一个比一个卖力,没花几天功夫铁路就修通了,一时欢声如雷。

    茂县到川西县的铁路,全长76。2公里,共有枢纽站两个,编组站七个,当然川西镇的总站已经修好,茂县的总站还在修建中,总历时八十多天,若是按天时计算,每天的修筑进度,还不到一公里。

    然而,在高原上修铁路,有这个速度也算不错了,如果没有蚂蚁机器人帮忙,天知道这短短的几十公里,要修到何年何月,也幸好川军与红军没再打了,否则就算抗战结束了,多半还没有修好吧。

    当然川西高原铁路修通,哪怕只有短短的几十公里,这可是零的突破,对华夏上层来说是一个喜讯,就算刘郧想低调也不行,只好通过无线电报,将喜讯传到城都、重庆和南京,以及红军总部。

    一时回电如雨,无论李胜德主席,还是老蒋和刘湘,都给予刘陨极高的评价,意思大同小异,在庆贺他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让他戒骄戒躁、再铸辉煌,真正让他受宠若惊的,还是在几天之后,甚至连云南的龙云,山西的阎锡山,以及广西的李宗仁等都发来贺电。

    刘郧被来电回电,晕了好几天,直到刘湘与老蒋传讯,将派代表视察铁路线的开通,才结束这场无谓的“电报战”,不过刘大官人从此,才算真正的进入了民国官场,而且在诸侯之间算是小有名气。

    还没等南京与城都的代表到场,红军就已经来捧场了,北上的队伍已经走了两批,最后一批也将出发,人数是最多的,有大约六七千人,另外从江油、广元和松潘等地,也将派一些人员过来接受武器,因此从茂县到川西县的这条路,在短时间之内将特别的繁重。

    而红军总部得知铁路修通后,立马让郑元兴与刘郧联系,商量铁路运输的问题,尽管试车期间,各种问题纷乱复杂,甚至还有待切磋和改进,但是火车的时速高达60公里,跑个来回也就三个小时左右。

    话又说回来,150多华里普通人要走两天,如果可以坐火车,谁又愿意走路,没说的,铁路运输是最佳选择,而且这个时代的人又没那么讲究,一列二十多节车厢的火车,足足可以运输三千多人。

    虽然是在试车期间,开动两三列火车还是没问题,就算有问题由蚂蚁现场加工,分分钟钟就能解决,最恼火还是乘务员和火车司机的问题,但红军的人才储备众多,这些事情都不过是小事一桩而已。

    七月下旬,随着茂县枢纽站的竣工,以及一列客车和两列货车的运行,正式宣布川西新时代的到来,一改千百年来,交通运输全靠人拖马拉的局面,极大的鼓舞了各类援建川西铁路的民间团体。

    茂县铁路的开通,对刘郧来说意义深远,简直是三喜临门,因为德国的军事和农业援助团也到了,川西大学终于能开学了,刘校长的意思是,川西今后只招三种学生,飞行类、机械类和农业类。

    至于装甲兵隶属机械类,特种兵隶属飞行类的地勤人员,工程兵隶属农业类,刘郧大力推行所谓的“川西理念”,川西将没有军人与工人的差别,工人就是军人,军人就是工人,只是侧重点不同。

    由于时代的差异,美国的治军理念,还没真正为世人所知,很多人还以为,这是富家公子的个人爱好,不过比起吸大烟之类,那是高雅多了,也败家多了,也认识不到这厮的阴险之处,反而导致南京、城都与红军等,各方势力大为放心,纷纷支持刘大公子的新理念。

    刘郧本想只面对川内招生,不料不但老蒋和刘湘有意见,就连刘文辉都有意见,他们的意思是先在全川招生,中央军再特派部分免试生,将川西大学办一两期,效果好的话,将面向全国范围招生。

    大佬们都开口了,刘郧也只好照办,另外西康王刘文辉,还派他的兄弟刘文彩,来了川西一趟,说是为了支援刘鄂北的事业,送上银洋若干,以及西康特产若干,私下交谈时,才知道还是为了军火一事,也不知道是怎么泄密的,竟然都知道川西已经可以生产军火了。

    背着老蒋和刘湘搞军火交易,那可是要掉脑袋的,红军之事是因事先有明确指示,刘郧也不敢乱来,一边让刘鄂北拖住刘文彩,谈人生谈感想,一边忙着联系城都和南京方面,向刘主席和蒋委座请示。

    军火买卖历来无小事,南京与城都立马就回电了,指示此事以后要慎重,关于兵工厂的销售问题,要等军工署的督导组到了再说,但是刘文辉一事,属于特事特办,下不为例,枪械数量不许超过一万。

    刘郧顿时松了一口气,也暗暗感激老蒋与刘湘的理解,要知道川西县地属川康交界区域,就算西康省人穷地薄,对未来的战备大业,没有什么大的帮助,若时不时的派人来捣点乱,就会变得麻烦得很。

    刘文辉的名下也就一个24军,但是在最辉煌的时候,却有七路军(师),10个混成旅,以及若干的地方民团,按兵力计算,至少也有10多万人马,当然西康等地比较贫瘠,能养五六万就很不错了。

    一万支步枪,上千挺机枪和迫击炮,以及若干的子弹和炮弹,就是人情价,也得几百万银洋,而西康省是出了名的贫瘠,哪里给得起这个钱,刘郧正在犹豫之际,刘文彩却告诉他,西康有的是黄金。

    “黄金”,不说还忘了,西康地处高原,理论上金矿确实比较多,刘郧顿时转忧为喜,将之前的军备计划一笔勾销,慎重的推荐德国原装的98K步枪、G34通用机枪、马克沁重机枪和七二式步兵炮等等。
………………………………

第一百八十一章 特务大队

    装备是一个比一个优秀,价位是一个比一个黑,直接淘汰了大洋和美元,采用了黄金计价,一支98K步枪,黄金一两,一挺G34通用机枪三十两,一挺马克沁重机枪五十两,一门七二式大炮八十两。

    因此价码还没说完,刘文彩的脸就白了,当刘陨宣布军火采购的总额,13。2吨黄金,由于是自家人,就抹去零头算13吨黄金好了,号称“民国大地主”的刘二爷,早已口吐白沫,一头栽倒在了桌子上。

    看着装死不起的刘文彩,刘郧也很郁闷,这厮不是说西康有黄金么,才13吨黄金而已,就吓成这个样子,不过四川与西康有点特别,钢铁产量是按斤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