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中草木深-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过来随礼上香了,不过莲花娘家的人却始终没有来。
  也有好奇的人打听这个事情,老葛什么都不想说,老大说不出什么来,老二得了他爹的示意,也不好说什么,主要那是莲花的爹娘,再不好,他们也不能多说什么。
  等下午四点的时候,镇子上的棺材店送了棺材过来,一口漆黑的实木棺材,棺材店的人给拉过来的,就卸在晒场上。
  阿辞和阿飞被妈妈带着去了木桥对面的沙丘地里,妈妈在红薯地里忙,阿辞和阿飞就在地旁边玩,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一口棺材,阿辞知道这是死人睡的棺材,吓得躲到了妈妈身边,抱着妈妈的大腿走,害的妈妈差点走不动路,阿飞可不怕,他看见这新奇的乌漆抹黑的玩意,还想过去摸摸看,被他妈妈一把拉住带着走了。
  晚上的时候,老三家里家外的坐了七桌的人,这样的事情,当时一般至亲人家会多来几个,其他远一些的亲戚就是来一个,加上帮忙的人,厨头师傅忙的满头大汗的,好容易才把这夜饭菜忙出来,一堆人热热闹闹的在吃夜饭,大呼小叫的喝酒也有,低头狂吃的也多,真的为老三伤心的,满桌看去,能有几个呢?
  莲花自然还是在楼上吃的晚饭,老三娘一天到晚的都陪着她,这晚上依然是陪着她睡,老葛依然在灵棚那守着,老大老二上半夜下半夜轮换,老三停尸的地方周围都撒了石灰,不过还好昨晚下雨,白天又是阴天,气温并不高,尸体腐烂不厉害。
  转眼一夜又过去,这天早上就是老三出殡的时候了,莲花早上就一直哭着求婆婆,想要去灵棚那送送老三,但是老三娘不答应,怕她又出什么事,叫大妈又去请了青云娘来看着莲花,自己也陪着,莲花在哭,老三娘却开始坐着念佛,一边流泪一边念,她也不能去送老三,送行的人只有老大老二夫妻和他们的孩子,还有自己的一些亲戚,老三爹娘和莲花都是不能去的。
  大平在村口看热闹,他知道今天老三出殡,这是大路口,出村的人肯定要经过的地方,别的人家都在自己门前放了稻草圈,等着出殡的队伍路过就点起来,大平不管这些事,他就坐在路口等着出殡的人们过来让他看。
  突然他身后的马路那边有声音,他转身一看,远远的来了辆拖拉机,冒着黑烟哒哒哒的开过来,大平一看,这不是自己大队上的那辆拖拉机吗?那下车来的人不是村长吗?切,还是表亲呢,见了他理都不理,招呼都不打,真是架子大。
  车上一堆村里的干部,都一个个跳下拖拉机的车斗来,最后两个下来的人,大平一看,咦?这不是老王和他儿子吗?怎么没死?居然活着回来了!
  “咦?老王啊?”
  “哎,大平啊?你在这里接我们啊?”老王看上去脸色红润不少,看来是病好了,还开着玩笑。
  “我不是接你啊,我在这里等着看热闹的。”
  “有啥热闹看呢?”
  “那个,那个老三死了,今天出殡啊。”
  “哦哦,我也听说了,原来是今天早上送出去吗?”
  “嗯,哎,你该死的没死,老三不该死的死了啊。”大平看着老王说的这话。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尽力写

☆、生死

  
  无可奈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老王此刻很是能领会,看着高高大大一副男人样却自带一种憨傻之气的大平,老王只有叹了口气,也不能和他计较,就带着儿子往家里走去。
  “哎,老王你热闹否要看啊?等下人木老老多呢。”村干部早跟着村长走了,大平一个人等着未免无聊,就想拉着老王一起待会,更别说老王还带着他儿子,虽然大平讨不到老婆,但是他可是很喜欢小孩儿的,就是平常一般人家的孩子都不愿意和他玩,还有各家的大人都嫌弃他,不愿意他靠近他们的孩子。
  “我刚从医院回来呢,先回家去再说。”
  “好吧,你去吧。”
  老王就带着孩子往家走,一住医院这么多天,再回来真的有再世为人的感觉,这次他在省城医院住着,他爹陪了他几天之后,他娘也跟着来了省城医院,在省城又给了他些钱,跟着住了两天,又跑去找在省城认识的人,就是潭村出来在省城这边住着的人。
  据说这家人是很早就来了省城,家都安在这里了,但是和潭村的亲戚并没断了联系,老王爹娘上门,那家人还很客气的招待了,并且跟着来了医院看望,老王笨嘴笨舌的不会应酬,只会跟着笑,他爹娘就在那拜托说,他们要回福建那边去了,这大儿子一个人在医院也不放心,拜托他们有时间就过来看看,那家男主人很爽快的答应了,老王爹娘这才放心不少。
  安排好了这些事,医生那边又是问的清清楚楚的,老王的病只是乡下医生不懂,被又耽搁又耽误的到了现在这样,小病变大病,拖的久了也真的是重病了,要是在家里不管了,那真的就是离死不远了,但是现在来了省城,药对了症,抽丝剥茧的慢慢医治,他身体是一点点在变好,再住些日子就能出院了。
  只是现在他爹娘却等不得要走了,实在是那边也有老王几个弟妹还小,托了亲戚照顾总没自己爹娘尽心的,老王的病大为好转之后,人也开朗不少,也催着爹娘回去,他是从小爹娘不在身边习惯了,一下子亲爹娘时刻盯着他,他反倒不习惯了,倒是他儿子阿国,爷爷奶奶回来,把他一下子捧在手心当宝贝,这些天过的实在是开心之极,爷爷奶奶要走,反而他是最伤心的,父子两个站在医院门口,看着两个长辈慢慢走远,阿国抱紧了自己阿爹的腰,省城地方很大,医院也很大,叫阿国很是不安心,爷爷奶奶走了,他更觉得孤单了,周围都是不认识的人,他想家了,潭村比起这里来,曾经那么大的村子顿时变得那么小,又穷又不好看的地方,可是那是家啊,娘在家里呢,阿国很想立刻就回去了,可是爹的病还没好呢。
  父子两人又住了些天,期间老王爹娘拜托过的人来看过他们几次,还送过家里做的饺子来,那饺子好吃的叫阿国一下子吃撑了,他从来没吃到过这么多肉的饺子啊!
  等又过了几天,医生才宣布老王可以回家了,给他开了些中药带回来煎,又叫他平常多吃些养身体的东西,老王都一一答应了,不过医生觉得他未必能做到,一个乡下人呢,哪里来的钱吃的好点过的好点呢?老王能住的起省城的大医院,居然还住了这么久,已经让他很稀奇了,他做医生这么久了,见多了乡下的穷人生了重病没钱医治在家等死的事。
  等老王背着一袋中药和衣服等散碎东西去到省城东站,那边有到县城的车,只是也就是一班车,早上从县城往省城走,到了之后等坐满了人,再从省城往县城回来,老王他们从医院出来赶到这边,刚好买了下午的车票,一看时间要到十二点半才发车,父子两个就在车站立等着,阿国看着满车站人来人往的,忽然对他爹说道:“阿爹,等我长大了我要到城里来住。”
  “阿国你喜欢城里啊?”
  “嗯,我觉着城里好,阿爹你看城里多大,咱们从医院到这里,坐车坐了好多地方了,有咱们村子几个十几个那么大了吧?这么大的地方,住着多少人呢?城里的房子也好看,以后咱们住到这里来吧。”
  “你前几天还在说城里太大了,城里人又不好,你要回家去了,怎么今天你能回去了,又改主意了呢?”
  “爹!都好的呀!村子里娘在呢,又是咱们家,这里是城里,咱们可以将来住在这里,所以这里也会变成家,那就两边都是好地方了。”
  “好好好,你想的好,不过,住到城里来,那是一定要会读书啊,读书考上大学,你就能变成城里人了。”
  “好,我一定好好读书,爹,等以后我上大学了,你就带我来这里读啊。”
  “这个好像要看你能考上哪个学校的呢,考到哪里就在哪里读书,那你努力些,考到这里来就好了。”
  “嗯,我会的!”
  父子两个说着话,又在车站旁边的店里买了两碗饺子吃,阿国要吃的,他喜欢上了这样好吃的饺子,老王吃的都没他儿子吃的多了,两碗汤都被两父子喝的干干净净的,吃完了又去车站,等到车来了,上车之后一路颠簸,上山下坡,过河转弯,开了几个小时到了县城,这时候都已经是晚上了,父子两下了车,县城老王来过几次,当时的县城也并不大,就那么几条街,还都破破烂烂的,比起省城里实在是不能看,比潭村当然是好多了,不过阿国见识到大城市的风光之后,再回到县城,那就一点都不惊奇县城里的好了,见过世面了呢。
  晚上的县城也没什么看头,好在是夏天,老王并没打算去住旅店,乡下人哪里不能凑合了,在家下地下田干活的时候,累了休息时候,倒在稻草堆上就睡还算是好的,石头块上趴着都能睡,这天晚上父子两个就是坐在车站边的一个楼下的门口,随身带着的蛇皮袋里拿出件旧衣服摊在地上,老王坐着,儿子阿国坐在他怀里,刚才从不远的一家饭店里买了一笼大馒头来,周围其他店早就关门了,即使肉馒头再贵,回村之后一般也不大会来买,看看阿国眼馋的样子,老王一狠心买了一笼肉馒头,整整八个呢,又白又胖,里面还都是猪肉和小葱拌的馅儿,咬一口汤汁鲜美,里面的肉馅剁的细细的,吃起来分外美味,两父子分着吃完了八个馒头,阿国吃完了还舔了下手上的油汁,老王看了先是笑,再是觉得心酸。
  夜里睡在街上并不觉得吵闹,夜深的县城并没多少车来人往,老王不敢熟睡,只抱着儿子靠墙眯着,还好一夜无事,只是夜里下起了雨,从大雨转为中雨,到凌晨时分才渐渐停了,老王抱着儿子拖着蛇皮袋,换了个干燥的地方地方坐着,幸好屋檐宽大挡住了雨,到天亮的时候,老王已经又眯着睡了一会,精神也有回复了些,等天色大白,一些店面也都开了门,开始做生意,街上也有人早起上班出行了,也有人拿厌恶或者好奇的眼光打量老王父子。
  老王这时候才把儿子喊醒,又找了家店,要了开水漱口,点了面吃了早饭,又到旁边的西站等着回家的车,好不容易早班车来了,坐了上去,一路上回乡的景色都是那么的熟悉,等到了镇子上,阿国欢喜的站起来,帮他爹提了个小袋子,老王扛了蛇皮袋,一下车来,没走几步后面就有人喊他:“噶个不是老王吗?”
  老王应声回头,却是村里的会计老丁阿叔,他赶紧喊了声阿叔,老丁上下打量他,见他脸色红润气色挺好,就笑道:“你这是病好了啊?”
  “好了,省城医院的医生就是好,我都好了。”
  “你这是一早从城里回来啊?”
  “嗯,刚下车想回村去呢。”
  “那你运气好,我们出来办事,人都一起坐拖拉机出来的,现在刚要一起回去,你跟着我去搭便车吧。”
  老王连忙答应了,带着儿子跟在老丁阿叔背后走,车站是在镇子的桥头,老丁带着他们过了破烂的大桥,这边果然停着村里的拖拉机,一车人都站在上面了,看他们几个人来了,赶紧招呼上去,见了老丁父子,又是一顿寒暄,老王这才知道老三居然就这样死了,这车人都是出来医院里看大狗的,结果医院里没了大狗的人,说是一早就转到县城的医院去了,这边根本吃不消这样的伤,勉强撑了一天,还是送了县城里去了。
  本来村干部是想来问话的,现在人不在,村长心情不好,手一挥带着人都回村,拖拉机哒哒哒的开起来,进了村老王就碰见了大平,被他当面这么说了一句。
  大概村里所有知道老王病情的人,都会认为他很有可能死在这个夏天,结果人一出去在外面的省城大医院看过,人就好好的回来了,村里每个碰见老王父子的人,都要惊讶下,竟而感叹下,当时病的这样重,人人都觉得不好了,他自己老婆都带男人回家了,谁想的到现在居然就好好的了,而老三呢,那样一个强壮高大的年轻男人,居然今天要出殡了,生与死,谁能料?
  “呯呯呯!”炮仗骤然响起,前面灵幡开道,出殡的队伍过来了,老二的大儿子扛着根竹子,上面粘着灵幡,他带着白帽腰间插着孝杖棒再扛着竹子,带头在前边走着,自觉非常得意,甚至看到路边有往常一起玩的小伙伴在看热闹,还得意洋洋的笑了起来,路边看热闹的老太太大妈大嫂大姑娘,还有大爷大叔大哥大后生们,都看到了这孩子的形状,有的就在摇头叹气了,有性子直的直接就在那说了,这孩子是否是傻?还是爹娘没教?今天是他亲叔叔出殡,他还笑眯眯的,傻了吧?
  老三的棺材慢慢的抬了过来,有些年轻的人,看着这个黑色的庞然大物,想起前几天还和老三玩耍,不由得人不感叹世事无常。
  白衣重重,哀乐声声,锣鼓阵阵,炮仗绵绵,送灵的队伍慢慢出了村,往山上而去,从此以后,老三,葛崇华,就这样消失在了人间。
  同一时刻,连绵的炮仗声里,莲花哭的晕厥在了楼上,老三娘也软倒在地,医生看了这个又看那个,忙的满头是汗,青云娘也眼泪涟涟,拿着湿毛巾给莲花擦了下脸,等她悠悠醒来,莲花还未开眼眼泪立刻又顺着脸颊流下,失去了丈夫的痛苦,在这一刻达到巅峰,世上再没了这个人了啊!老三老三啊!啊!
  莲花哭的肝肠寸断,老三娘还躺着,大妈搂着莲花,自己也跟着哭,老三家里楼上楼下的其他人都不敢出声,有时候,悲伤需要发泄出来,那些苦,不能积的太多,太多了要苦死人的。
  

☆、落定

  
  老王带着儿子,迎面碰到了送老三上山的队伍,他就带着孩子站到了路边,旁边的人家的人看到老王,都不免问了几句他的病情和省城的事情,听他说住在大医院里,旁边的人就露出一脸羡慕的样子,那可是省城的大医院呢,多少人能去住啊,跟着自然是又要问花了多少钱呢?
  老王也就笑笑,说花的都是爹娘的钱,自己家里还欠着债呢,这并不是假话,家里真的还欠着不少钱还有人情,只是爹妈回来之后,知道了欠债的数目,当时并没有说什么,直到后来在省城,他们都要回去那一天,才塞了钱给他,刚从银行拿出来的,一叠的十元,他当时还想不要,爹妈能在他病重的时候赶回来看他,这已经让他很知足了,现在又帮他看病,只要病好了,他慢慢的还钱还是能做到的。
  他爹说他木瓜脑袋,自己爹娘的钱有什么不能拿的,以前爷娘两个在家就照顾他一个,那他们自己就照顾外面的,现在家里就他一个,爹娘没钱就算了,爹娘在外是还过的去的,不比乡下的人种田种地只有温饱没什么钱,然后就把钱硬塞给了他,老王当时就抱着儿子差点想哭。
  送灵柩上山的队伍慢慢的远去了,看热闹的人慢慢都散了,老王带着儿子往家里走,一别家里半月多,也不知道阿惠过的怎么样。
  等他们到了家里,阿惠并不在家中,开了门进去,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大概人是出去山上了,老王看看时间差不多到中午,可以做午饭了,就叫儿子先去玩,自己淘米刷锅,准备午饭了,不过阿国并不出去玩,他跟着坐到了灶前,点起了火帮着爹烧饭,他爹病着的时候,这些活他跟着娘也干惯了。
  阿惠这天不在家,她是在山上干活,双抢的时候,老王他们都不在家,就是婆婆好好教训她之后,也跟着去了省城,那几天她病的起不来床,田里的稻子都是老王家大伯帮着收回来的,婆婆又把稻子晾晒了几天,倒让阿惠好好的养了几天病,她并没有什么大病,只是发热,天天的低烧,过了几天才好些,只是她自己爹的葬礼自然是没去,就是头七她也不敢去,她怕弟妹们打骂她,更怕娘家村里人看她的眼光,就是这村子里呢,她也不像以前了,走路都是低着头的,见了人也不敢多说话,婆婆走的时候,看着她的眼光叫她彻底的安分了,再不敢了不敢了...
  阿惠在玉米地里锄草,这边山比较高,不过山上干活的人还是挺多的,时近午时,很多人就都往山下走,有年纪大点的大爷大伯就喊一声阿惠下山了,年轻的男人女人都不愿意和她说话,阿惠自己也避嫌,想晚点再回家,反正家里没人在,她自己什么时候做饭吃都行的。
  远远的哀乐声传来,阿惠抬头看去,不由得就打了个寒颤,前面山腰处的马路上,远远的来了一队人,白衣重重里,一副黑色大棺材被八个壮年社脚抬着缓缓过来,阿惠知道今天是老三出殡的日子,那这就是送老三的那些人了,听说老三的老婆才刚怀上孩子呢,这真是可怜啊,也不知道这老三老婆以后要怎么过呢?
  阿惠停了草耙不锄草了,站着看着他们这一队人慢慢的沿着马路再往上走,到了个转弯的地方,开始上了小路往山上走,就知道是快到了安葬的地方,那边的山上大石头多,山势又陡峭,连地都开不出来种,很多人家的坟墓就落在那。
  阿惠看着那些人一个个的都上了山,棺材落在最后面,抬着棺材的八个人都是村里的壮劳力,实木打的棺材可不是什么轻飘的物件,还要加上里面一个死人和衣物被铺的重量,在当时一个村里喊人来帮忙抬棺材,那可不是谁都能喊的来的,首先一个要有力气能抬能扛,还有一个又要不嫌弃这种事情,愿意来帮忙的,当时帮这种忙,至多不过就是吃一餐饭,但是耽误的是半天一天的功夫,农家哪里有那么多的空闲呢,满村也不过就是□□个固定帮忙抬棺材的,还有个专用的称呼叫社脚,只有抬棺材的人才会这么被称呼。
  阿惠看着老三的棺材被慢慢的抬了上去,在一个空地上停了下来,那里做好了一座坟,单孔的,一个孔里只放一口棺材的,当时做坟墓的人来问老葛的时候,老葛沉默了一会才说做单孔的,并没让人去问莲花,实在是莲花太年轻了,做双孔的坟墓这种话,老葛也不想说。
  旁边送行的人散开了站,看着棺材被慢慢的推进墓穴,送行的人白衣孝斗都去除,炮仗声起,铜锣声声,人世间的热闹从此与老三无关,烟消云散,尘土消弭,只剩一座土馒头,世上的人们其实都是馒头馅儿啊。
  阿惠看了许久,也许想起了她没去送行的父亲,眼泪都掉了下来,实在没心思拿着草耙干活了,时间也快十一点了,就提起草耙放到肩上,下山回了家来。
  这天中午的潭村,很多人在午饭时分谈论老三的事情,从他没结婚时候油腔滑调的说话,到结婚之后的一些变化,这人要是不死,以后肯定能好好的做下一户人家来呢,可惜这么早早的死了啊。
  几个老太太吃了饭,各自拿着鞋底在在巷子口坐着闲谈,一个老太太忽然想起来说道:“哎呀我想起来了,老三在大宝老婆死的时候,还胡说八道的,说大宝死了老婆好讨个新老婆,这个死猢狲,现在他自己死了,也不知道莲花要做谁的老婆了。”
  “说是有三个月的身子了呢,唉,可怜啊,肚皮里的孩子,还没见上他爹一面呢。”
  “命啊,命里生好的,他就是这个命呢。”
  “命这个东西,哪个晓得什么样呢?我还以为老王要死了,结果今天看见他回来了,红光满面的,说是在省城大医院里住着养病的,你们没看见,他以前脸色多黄,现在看着真是气色好多了呢。”
  “还不是多亏他爹娘呢,没他爹娘回来带他去看病,他还不是要躺着等死呢,他那老婆...”
  “咳咳,咳咳咳!”一个老太太忽然咳嗽起来,她是正对着路坐着的,旁边几个谈兴正高的老太太不明所以的看向她,看她眨眨眼看着巷子口,于是就一起看过去,好么,老王老婆过来了。
  阿惠一路下了山,看村里各家都开着门,差不多都是在吃午饭,有抱着大碗坐在门口吃的,看她来了换个方向的也有,也有笑着跟她打招呼的,一个年纪大点的大爷忽然对着她说道:“我看你们家老王回来了呢。”
  “大伯你说什么?”
  “你们家老王啊,我在路边看见他们两个回来了。”
  “啊,我都不知道的,那我赶紧回去了。”阿惠急急的往家里走,路边坐着的人在干什么说什么,她一概都没注意到,一路快步走着到了家,果然家门是开着的,她上山的时候,是在门上挂了把锁的,现在门开着,那一定是老王和儿子回来了!
  阿惠一步踏进家门,坐在桌边等的正无聊的阿国看见了,立刻喊道:“爹!娘回来了。”
  老王在楼上应了声,“知道了,我就下来的。”
  阿惠看着自己的儿子,半个多月没见,这小脸蛋都白了,人也胖了一点,黑黑的眼睛直盯着自己看,就伸手摸了下自己的脸,笑着问道:“你看着娘做什么?半个月不见就不认识了啊?”
  “没,娘你瘦了啊,你在家里没好好吃饭吗?我在外面天天吃好吃的呢。”
  “是啊,阿惠你瘦了些呢。”老王已经下了楼来,在桌边坐了下来,桌上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