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扮仙记-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到出发的时候,燕赤侍卫有点蒙。怎么好好地就出发了呀,跟着人家苏将军去秦地呀。

    苏将军一样的蒙,说好的一万侍卫呢,这怕是五万都有余了。二百车粮食,怕是军粮吧。

    心里有点踹踹。算了既然已经上了贼山,就不能想太多。

    燕少城主踏马而来:“苏将军放心,粮食药材,一应应急,赈灾事物随后就到,晚上扎营的时候,就能看到了。燕总兵随军出发,燕紫总领中间调度,乔总兵镇守平陵渡,很是安稳的。

    苏将军能说什么呀,弄了一个最阴险的镇守平陵渡,想不安稳也不成呀,再说了,京都连兵都调不出来了,镇守平陵渡真的是没有比这个更安稳的了。

    苏将军:“少城主想的周到,竟然还有药材、”听人家这话就知道人家准备的周全,真的是为了赈灾。

    神医过来本来要在平陵渡给这些新来的流民看伤的,可听闻燕少城主竟然要去秦地,立刻就把带在身边几年的徒弟们留下了,连带来的东西都没有留下,说是送来东西后面还有,直接就跨马追着燕少城主的后面出发了。

    可叹他老哥老腿的还要受这份苦楚。谁让碰上这么一个夫人呢。

    晚上苏将军不光看到了随后送来的补给,还看到了燕少城主口中,后方陆续送来的粮食,真他妈的长见识了,这也太豪气了。

    那么多的粮食说筹集就能筹集出来,这燕城到底什么路数呀,点石成金的,还是吹口气就有粮食呀。

    少城主那边,老大夫在给少城主把脉呢,夫人吩咐的,必须跟在少城主身边,而且见面先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不妥,常年在外休息不好,怕落下毛病。

    看的燕赤侍卫怪心酸的:“夫人怕是把少城主放在眼珠子里面了。”

    燕少城主凤眼扫过去,燕赤侍卫闭嘴了。都有媳妇,我羡慕人家干嘛呀。

    苏将军一路过来看了那么多的东西,进门给燕阳见礼之后,顺口说道:“这么多的粮食,少城主可真是信人,末将服气了。”

    燕赤侍卫:“你服气什么呀,那是我们夫人给少城主准备的。”

    苏将军:“夫人给少城主一个人准备的。”

    燕赤侍卫:‘且,少城主向来同将士同甘共苦的,我们少夫人给少城主准备东西那都是给连同咱们大军一块准备的。’

    那不是说大军都是一个女人在养着吗,苏将军:“这样的媳妇娶进门,惧内算什么呀,就得供着呀,少城主好福气。”

    燕少城主黑脸,还真当好话说呢。神医悄然的偷看了一眼少城主,说少城主惧内,不要命了呀。还是诚心挑拨少城主同夫人关系呢。

    苏将军也知道自己不能提这个,摸摸脑袋:“夫人豪气,这手笔可真惊人。夫人给少城主的东西咱们跟着吃,就知足了,可是不敢再去赈灾的,少城主咱们到了秦地,真的用粮食赈灾呀。”

    燕少城主:“怎么本烧成是言而无信之人吗。”

    苏将军:“末将不敢,只是秦地太大,怕是少城主一时半会的调集那多的粮食不容易。”

    燕少城主没开口,老大夫就哼了一声:“秦地多大,我燕城五郡十六城,听闻少城主这边需要粮食,每个城池的大户百姓捐出的粮食都超过数百车,老夫一路过来为少城主运送药材,你当为何迟了,那就是一路上这些城池,跟随过来的车队太过庞大,才减慢了行程,老夫不得已才只能带着夫人给少城主准备的东西,先行出发的。”

    虽然说的有点大,为了威慑对面土老帽的。可一半,或者三分之一总是有的。要解秦地一时之急足够了。

    一个大夫口气都这么狂,苏将军想有一天他要是见识到了燕城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想到秦地问题能够解决苏将军松口气。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对自己有个交代。

    想到秦地平乱以后的事情,燕少城主会不会甘心,把安稳住的秦地交给京都,这个头疼,还是别想了,反正还是许久以后的事情呢。

    燕少城主心情好,不跟人计较,老大夫把脉之后,就开始磨墨。燕赤侍卫:“怎么少城主身体有何不妥。”

    苏将军都吓了一跳,这样的好人可不能有个好歹的,关心的盯着这位牛气冲天的老大夫。

    老大夫:‘少城主好着呢,没有问题。’

    燕赤侍卫紧张着呢,糊弄谁呢,:“如此,为何神医还是磨墨开方子。”

    老大夫一脸的郁闷,他老人家虽然是大夫,写字就非得开方子吗:“老夫是给夫人回信,汇报少城主的身体状况,让夫人安心。”

    燕赤侍卫拍拍胸口,苏将军一脸的难以置信,这位少夫人对少城主当真是一往情深呀。

    苏将军看向燕少城主上上下下的打量,这怎么才能把女郎给迷成这样呀。

    燕少城主被看的不自在:“看什么。”

    苏将军:“末将在想,少城主当真是姿容无双呀,难怪少夫人对少城主一往情深事无巨细。”

    燕赤侍卫扫了一眼苏将军:“看你也学不来。”

    苏将军:“学点皮毛也好,能让女郎如此大方,少城主当真是让某佩服。“

    怎么听着那么别扭呢,但他们少城主是拆白党吗。

    燕少城主正看家书呢,不愿意同他们一心半见识,人家乔木不能给燕阳写信让燕城主那边捎带,怕写的太过露骨,被燕城主给看了。

    可能送人呀,不是要送药材过来吗,人家乔木直接把老大夫过来了,想写什么,都放在老大夫的药箱里面了。所以老大夫这次过来,那可真是身兼数职,老了老了还当回信差,头一次药箱里面还放了一本书那么厚的书信。

    知道少夫人出过科学论,如今算是知道了,少夫人出什么都不稀奇,没见到人家少夫人不过两天一夜的功夫,给少城主写的信,都有书那么厚了吗。

    虽然不知道里面写了什么,可就这速度,足够让老大夫认定少夫人的本事了。

    好吧这些人太乱了,燕少城主挥挥手都给打发了。苏将军酸酸的看了一眼燕少城主,跟燕赤侍卫的心情差不多。这表情,一看就是心甘情愿的惧内呀。

    燕阳听闻老大夫再给乔木写信报平安的时候,就知道乔木在怨自己,不太往回写信。这么拐弯的说话都不像是乔木的做派了。

    翻开乔木的书信,燕少城主捏着信纸,几根手指头都是缠绵的,跟摸着夫人的脸蛋差不多。真的想家了。

    要说老大夫真的是冤枉乔木了,虽然她真的能出书,不过这么厚的家信还真不是她自己写的,她确实想跟燕阳多说说,也就写了五张。

    里面平哥写了三张,余下的一摞都是思喜画的,刚学拿笔,写的什么都给当爹的带过来了。

    燕少城主一张一张的拂过这些纸,忍不住仔细的看了又看,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果然不该写信的,心里就跟长草一样,后半夜燕少城主的心虚才平静下来。

    能给乔木提笔写信,就两句话:“靡靡之音消磨斗志,安心等本少城主回去。”

    燕少城主那不是不愿意跟媳妇儿子多说点,而是怕说的多了,忍不住就回去了,忍不住就把京都放过了,到时候谁知道京都又要过来恶心谁呀。

    最让燕少城主下狠心的就是,京都的老匹夫竟然惦记他媳妇,这早晚就是祸根,他燕阳的妻儿就不能在这种被人窥视下过日子。

    燕少城主这边带兵带粮食,带着药材,还有一路能找到的大夫都给带上了去了秦地,有苏将军带头,尽管擦边走了几个京都齐氏的重镇不过都没有什么变动,关键是这些地方光有官府,没有屯兵。听闻原本的大营早就调走了。

    说什么呀,燕阳也知道,平陵渡之后到京都本来就没有几个大营镇守。

    原本他们燕城镇守京都的北方,余下十几座城池,一座城池一个哨卡都有重兵把守,平陵渡以内自然不用重兵把手,可如今竟然依然如此,能说京都王上真的对他们够信任吗。

    同燕少城主的感叹相比,苏将军一路都在摇头,无奈呀。难怪人家燕少城主无惧被人乱了后路什么的,直接就带兵敢去秦地。

    燕少城主带着粮食,还有重兵过来,那些暴民看到这么威武的侍卫,都躲得远远地,看到粮食都不敢动,燕少城主:‘这就是所谓的暴民。’所以一路过来走的特别缓慢。

    燕阳不光是在赈灾,还在组织当地官府出来帮着百姓恢复耕种,在秦地这边,燕少城主打出来就是燕城的名号,一点都不忌讳。

    百姓知道是燕城少主之后,竟然神奇的就配合了,都愿意相信,就连当地的大族也是如此,苏将军感叹,难道这就是天意。

    燕少城主背后感叹,领头可是真本事,提前让那些在燕城安家落户的流民过来,把燕城的见闻说说一说,把他们现在的日子说一说,再把燕城主过来的目的宣传一下,效果就出来了。

    至于那些大户,他们的传承都在燕城的书馆呢,燕城少主来了,他们只有欣喜的份。

正文 第五百六十章 买地盘

    燕少城主在秦地的行程相当的理想,也有那些氏族人家想要打燕少城主这些粮食的主意,不过看到燕城侍卫们冒着寒光的枪矛后,都得掂量掂量,实在是太刺手。

    而且人家燕城少主一行人在秦地虽然名不太正,言不太顺,人家干的事那真是人事。但凡有点良心,有点远见的人都知道,这样一行人不能动。秦地的暴民真的乱了,最先受到波及的就是他们这些勉强还能维持的世家们。

    打燕少城主的主意,那就相当于自觉后路,让暴民知道了,他们把燕城少主弄过来赈灾的粮食给打劫了,暴民们能干吗,他们到时候就是妥妥的靶子,守着多少的粮食都没有用。

    看着那么长的队伍,那么多的粮食,多少人都只能网而兴叹。燕少城主的武力威慑也没有断过,安营扎寨时候,外面围着的人多时,就招呼些侍卫出来亮亮君威。

    挑几十个力气大的汉子,拿着长矛,对着两人一抱粗的五米大木桩子,粗暴的冲过去,刺杀,然后挑起,顺便退出二十几米,就这蛮横的劲头,让外面的难民看的腿上打哆嗦。

    这要是对着他们,三五十个人这么一瞬间的功夫就给挑飞了,看看人家燕城侍卫,那可是各个都这么膀大腰圆,剽悍善战的。谁敢招惹呀。

    所以燕少城主说啥是啥,领头招呼逼侍卫们发粮食的人都闭嘴,只有等着吩咐的份。

    到哪来这么两出都是这么从容有度。要是还有招呼的,人家燕少城主也不手软,不怕死的那都是有所图的,想要粮食那都是想活命,有活命的机会还闹腾,这样的人肯定有问题。

    人家燕城的人都是这么说的,所以拿人的时候谁拦着都同罪,谁愿意无缘无故的被按上这么一个罪名呀。跟着起哄的人越来越少了。

    一个地方这样过去,很快传到下一个地方,然后燕少城主的队伍到哪,那就是这种情况,暴民哪有呀,都是难民,很服从燕少城主安置的。

    燕少城主本想救济就走的,可看到秦地的情况那就不是救济过后一走了之就能行的,燕阳也舍不得这么多的粮食遭禁了。好歹给民众一条生路呀。

    可没人组织当地耕种,没人给他们丈量土地那肯定是不行的。没有官府律法束缚这些人也不成,就不知打大齐地界内,竟然连官衙都空了,京都竟然就这么放置不管了。

    这就真的让人发愁了,若是燕阳来做这件事情的话,那是不是说秦地都是燕城的官员了,要不要把军队都留下呀。怎么就比自己想的复杂呢。

    燕紫侍卫送粮食药材过来的时候,安慰燕少城主:“您的这么想,总比攻城之后在安抚,重新委任官员,顺利的多。”好吧,就当是他们攻城得来的城池好了。

    于是燕少城主到秦地之后虽然一行顺利,不过进程缓慢。先安民,在登记造册,让这些民众吃饱,穿暖,然后开荒种地,还是老办法,军管制,农忙的时候务农,农闲的时候,简直当兵。就是辛苦一些。

    不过老百姓们没有意见,都干劲十足,挺高兴能有一条活路的。他们原来的时候天天忙,都不吃不饱的。

    大家都听说过燕城现在啥样,也知道燕城怎么发展起来的,更知道去燕城的那些流民开始过的什么日子,现在过得什么日子。

    所以大家都配合着少城主的管制,就盼着他们自己的地方上也能过上燕城那样的日子。

    连苏将军都说,就没见过这么上赶着让人管的。

    秦地还能留下的百姓,都是小有家业的,如今都过成了这个样子,对于燕少城主他们都当救赎看,终于来了一位愿意带着他们过好日子的人。

    一小段时间内,燕少城主就已经用人格魅力征服了苏将军身边的那点人,尽管燕少城主依然那么傲娇。不过人家真的有傲娇的本钱。明明人家夫人给准备了那么多的好东西,烧成那可真是同将士们同吃同住呢。原来这些都不是传说。

    而且他们每安抚下一座城池,人家燕城随后送过来的补给就是那么极是,就没有掉链子的时候。当然了中间也有燕少城主在那些当地氏族,大户,富裕人家强征来的。

    不过人家燕少城主都写了条子了,来年,当地县衙还粮食,借多少还多少,不给利息。这算是当地氏族同富户为支援县城建设了。将来在县城享有些许权利。

    这些人不觉得这个条件有什么好,当然了也没人觉得拿出去的粮食还能还回来,就当是破财免灾了。

    秦地现在就是个乱地,说过来都的给他们当地的富户扒层皮,索性燕少城主拔的不狠,而且燕少城主若是能稳定住局势的话,才是给他们这些人以后的声息。搭进去点粮食值了。

    燕少城主一行人,比想象中的顺利的往前走。秦地那么大,燕阳想,一时半会的还真不好回城看老婆孩子了。早知道他就该给乔木多写几个字的。

    燕城那边,收到燕少城主的来信,燕城主都吓坏了,他儿子可真胆大,就带了那么点兵就敢去秦地了。怎么就那么不谨慎呢。可真是要了他老人家的老命了。

    在看到儿子给乔氏的信,燕城主不得不说,儿子那是全凭个人魅力征服的乔氏,看看这信写的多干呀,一点柔情蜜意没有。让人把信给乔木送去少城主府。

    燕城主立刻着急大臣们议会,儿子带五万人孤身犯险那是绝对不成的,燕少城主要调集大军,要为儿子压阵,谁敢动他燕城的少主都得看看身后的大军。

    燕城主那是要用武力给儿子保障。

    燕城的大军早就集结好了,燕城主调度起来也方便,直接甩手给李小将军就成。

    文臣这边,秦地那边的人进入燕城的权贵圈没多久,听闻燕少城主带兵带粮进入秦地安抚乱民,当下就有百十个秦地那边过来的氏族子弟,眼中含泪,在燕城主府外跪求,要同燕少城主一起去秦地。

    燕城主心说那不是添乱吗。不过连姑爷秦九郎都在其中过来,同老丈人痛哭流涕的说道:“我秦地遭此大难,我秦氏已经不再想着其他,可不能让燕弟,替我等秦氏子弟辛苦,受罪,我等愿意在燕弟身边消犬马之劳。”

    可以说秦氏态度放的相当的低了。燕城主苦笑:“你们要知道,那是秦地,虽说是难民,可现在也是暴民,你们一群的文人士子过去那不是添乱吗。”

    可这些人死宁的脾气,就这么跟燕城主耗上了。要不是有人拦着,没准这些人就要自发的组织过去了,听闻连学府那边都有人要拥护少城主,自发的过去给少城主鞍前马后呢。

    要不说乱事的都是学子呢,那都有你们的事,不知道先要好好学习吗,非得帮倒忙。

    燕城主一边担心儿子,还得安抚他们头疼死了。还不耐烦。

    没过几天燕城主不发愁了,儿子来信了,要军队,要能人,还要学子。上面写的清楚,军队那是守卫用的,建设的好地方不能白给别人。要人治理地方用的,要学子,那是为了凝聚民心,让他们知道燕城的好的。

    这些燕城主都明白他,他们燕城拿下那么多的地方,都能跟自己人一样,那不就是他们燕氏后续做的到位,引导的好,思想梳理的好吗。呵呵。

    想到这里,这不跟儿子抢地盘一样吗,不过这次不是抢的,不动刀枪,而是用粮食买的。地盘还能这么来,新鲜呀。燕少城主都忍不住感叹,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这都成。

    至于说秦地地盘变成燕城的,以后怎么跟京都交代,燕城主表示,人还都饿着呢,他们燕城都是一心救灾呢,剩下的事情根本就没有想那么多。

    到时候一句,百姓记得救助他们的人,知道谁对他们好,百姓认可他们,就不信京都真的有脸过来要地盘。

    你们抢的人家十室九空,我们过来帮人建设,回头再给你们折腾。没那么好的事。

    燕城主开始接见这些闹腾着要去秦地的人了,不过秦地出来的人,却是用的很谨慎,燕城主先同官员们商量好,其中秦地士子怎么用,并么有背着自家姑爷。

    秦九郎表示理解,他们秦氏也理解。

    秦家主更是直接给燕城主写信,他们秦氏志不在此,以后秦氏子弟的发展都在学识上。

    燕城主放心了,再给儿子送去的人中,秦地出来的占了三分之一,燕城本土士子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一就比较杂了,毕竟现在燕城的学子,可是四海八荒的都有。京都的都有。

    随着这些人过去的还有军队,本来还担心燕城的兵丁过去,会给秦地那边才安抚下来的民众带来恐慌呢,

    等这些人真正的进了秦地就不这么想了,他们去的都是燕城主已经安抚好的地方。

    一路上百姓跟兵丁们有条不紊的开荒种地,引水灌溉,造房子,修路,那景象竟然跟燕城安置流民时候,那边场景差不多。

    其他人看到这样的秦地还好。可那些原本从秦地过来的学子们,竟然一路上都在嚎啕大哭,亦或是眼泪朦胧的下车叩拜。

    不等人询问,就有人开口:‘我们当初来燕城的时候,秦地已经是破败不堪,百姓是有,大多数都是路上逃难的,哪有人还在下地耕种呀,竟然不成想,还能看到我秦地如此峥嵘的景象,实在是,忍不住激动了,少城主乃我秦地的恩人,大恩人呀。’

    说着所有秦地过来的学子们,竟然当街对着燕城的方向几番叩拜。

    好吧燕氏父子又一次用人格魅力征服了这些文人士子,尤其是那些劳作的百姓,听闻这些学生的话后,跟着叩拜:‘我等能有今日,只念少城主的恩惠。’

    那些知道被带过来委派的官员们都得承认,少城主好本事,人家抢城池,少城主用的是征服,而且连民心一块都给收了。

    燕阳一行人进程不块,不过也安抚了三处城池,这些人见到燕少城主的时候,才知道,秦地真正的境况如何,再想到燕少城主安置好的那些地方,难怪秦地的人都要把燕少城主给奉为神仙了。

    燕阳顾不上跟这些人客气,立刻调兵遣将,让带来的这些人去把他安置好的那些城池里面的士兵换回来。这样安抚下一个地方的时候,这些侍卫们轻车熟路能够顺利点。

    而且燕少城主缺人,让人把这些士子,学子,官员造个册子,履历都写清楚之后,立刻就把人给分散下去了。让他们过来可不是光感叹的。

    军队这边的小总兵同管理地方的官员,办学的学子都是绑定行事的,一个地方治不好,那就是同罪。当然了燕少城主也说了,多事之秋,以总兵为主。

    乔木自始至终都在捏着燕少城主给写来的这张纸幽怨,怨恨男人心狠,就这么一句话就跑那么远,心里还有没有家呀,有没有孩子呀,这么漂亮的媳妇就这么放在家里真的放心呀。

    再说了都说两句能累到你吗,秦地那是那么好去的吗,吃饱了撑得呀,就是抢那也抢富裕地方呀,捡漏是那么好捡的吗。

    不管怎么幽怨,燕阳也进了秦地了,乔木再怎么不放心,也只能是拼命的想自己有什么能帮上燕阳的地方。

    可惜她对这些实在是不懂,最后就是自家有什么好东西都给燕阳送去,钱,粮食,布匹,反正她留着也没有用。燕城主给儿子送人,送东西的时候,总是夹带着些儿媳妇的东西。

    乔木想燕少城主的时候,就多盯着儿子看两眼,可惜下胖子的高冷跟他爹差远了。实在是不能解相思之苦。

    乔木就幽怨才几年呀,情就淡了,说走就走,连信都没有,还说什么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我信你我傻子。

    京都那边对于燕城的反应,开始就一句话,傻子,对燕阳近秦地竟然都没有怎么在乎,也是那样一个地方愿意去就去呗,搭进去多少粮食都是遭禁。

    王上那边竟然还说了一句:“燕氏父子当真是仁善之举,解我之忧,”

    官员们说什么呀,关键是让人家燕城回去,他们拿不出来粮食安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