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帝修仙-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

    话音刚落,林易就已经是消失于这张华府中。

 第一百四十七章 雨夜密谋(上)

    这大晋国运的变化,林易是早已从那温县司马氏祖宅那里龙脉风水的变化就发现了其中的变故,而张华却是从这帝道之剑的不翼而飞,发现这大晋国运的急速直下,方法不同,却是殊途同归。

    这两件事或许绝对不会表面如此这般巧合,其中或许有必然的联系。可惜那秃发能师徒三人是一心求死,即使连那神识中也是被人做了手脚,林易从他们那里得不到任何消息

    不管怎样,从张华这里得到的消息虽然是让人很惊诧,但是同样是证明了一个道理,这大晋国运衰落,天下大乱是一触即发。

    既然是如此,林易的原计划更是要继续进行。从平原王司马干那里,林易是早已得到了那传国玉玺的神秘之处,从那里必定能找到阻止这大晋国运衰落下去的方法。当前他这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废黜那贾南风后位,把朝政是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从张华府上离开,林易不作任何停留就来到了尚书令王衍的府上。王衍这个便宜岳父,虽然在家是十分惧内,但是在朝野内外威望还是非常大。

    “你是谁,到底是人是鬼?”林易单手轻轻一挥,就惊醒了正在熟睡中的王衍和郭氏夫妇。

    “太子殿下,饶命啊!自此殿下薨逝后,惠风我们可从来没有敢怠慢啊,东宫一大家都是我们家周济!”郭氏睁开睡眼朦胧的眼睛,一看眼前这人竟是太子殿下,连忙是跪倒求饶道。那王衍却是比其妻郭氏要沉稳了多,十分镇定。

    林易是早已从善地等人那里,得到这消息,这近一年来,这王衍府上是明里暗中帮助解决不少太子妃的难事。“麻胡止啼;李阳止妒!”林易一年前那一次杀鸡儆猴,却是让这郭氏性格转变了不少。这郭氏是郭槐的内侄女。和那郭槐是一样的吝啬暴戾的悍妇、妒妇。若是按照她以前的性格,这王惠风虽是自己亲女儿,这一旦落了难,或许会给个一日三餐,其他绝不会周济任何东西。

    林易看这郭氏吓得跪地撕心裂肺地哭饶,单手又是轻轻一挥,那郭氏就以及

    “不做亏心事,岂怕鬼敲门!”林易十分鄙夷道,单手轻轻一挥,那郭氏就已经躺在床上。是一动不能动。若是由着这郭氏被吓得如此撕心裂肺地嚎嚎大哭,只怕这府中护卫一时三刻很快就会发现。

    “你到底是何人,为何要装作是愍怀太子的模样,你究竟把拙荆如何了?”王衍是仍然是故作镇定道。这昏暗的烛光下,这人却是有影子,因此是他早已看出他是人不是鬼,可是他却是长袖轻轻一挥,郭氏就晕倒不省人事,这人并不是普通凡人。只怕是取自己性命,也是举手之间,易如反掌。

    这愍怀太子自是那惠帝司马衷和贾南风数个月前给“去世”的太子司马遹的谥号,葬于显平陵。太子是为国而捐躯。为了彰显皇恩,笼络东宫属臣和天下士人的人心。在贾南风的建议下,惠帝为太子服长子的斩衰,群臣服齐衰。惠帝还建了思子台,举国哀悼三日。

    “士大夫三大幸事,升官发财死老婆。况且这悍妇,大人不是早就是想休了他吗?”林易又是十分轻蔑道。

    “这位大侠,还是请你救了拙荆吧,这人虽是不守多少妇道,但毕竟是糟糠之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娶,万不敢自弃!”王衍口气开始变得哀求道。

    “看来,尚书大人却是伉俪情深!尊夫人只是一时惊吓昏聩,一个时辰后必然醒来。我有朝政大事要和大人商议,自然是不便尊夫人在旁打扰!”林易本想是开开这个便宜岳父母的玩笑,想不到这王衍却是当真了。

    “你是……”听到林易这语气竞合那人是如此相似,他已经猜到了这人是谁,只是还不能十分确定。

    “尚书大人看清了,我到底是谁!”林易又是长袖轻轻一挥,房内烛光是顿时大亮,宛如白昼。

    “老臣拜见太子殿下!”王衍终于确定了这人就是那数个月前“去世”的愍怀太子司马遹。自从太子失踪以来,朝廷内外断断续续有消息泄漏出来,那太子司马遹并没有死,而是被困于一处秘密的地方,直到在河间王司马颙从太子和齐万年大战的梁山战场中找到了太子的尸体,众人总算是平息了下来。可是自己女儿惠风却是早已告诉他,那人并不是太子的尸体。可是无论如何王惠风如何哀求他,他都是无动于衷。

    晋朝时为丞相一职位,尚书令成为对君主负责总揽一切政令的首脑。这尚书令虽无丞相之名,其实就是丞相之实。王衍知道自己现在虽是贵为朝中宰辅大人,位高权重,更是出生天下门阀士族翘楚的琅琊王氏。可是他知道这在皇权至上的天下,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一句话的问题,他无论如何都不能牵涉到帝王家争权夺利的争端中。女儿无论将来是如何恨他,他都不后悔,因为他知道他做的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相比王惠风一人,他全家却是有数百上千口老小,孰轻孰重,他还是看的十分清楚。

    女儿是太子妃,为东宫女眷,定然是对太子身体是十分熟悉,她所说话必定是十分可靠。只是无奈那东宫大多数的女眷是再已被收买,皆指正那就是太子司马遹的尸体。但是经过此时后,王衍虽然没有帮助女儿上奏,但是对这事已经产生了怀疑。因此这初次见到林易后,这才并没有表现出多大吃惊的样子。此刻他终于明白,传言果真是绝非空穴来风,太子现在是终于安然归来,甚至带着一身奇怪的本领,这天下又要惊起一番腥风血雨,不知道这是他的幸事还是憾事。

    “尚书大人,快快请起,本王现在不过是个已经死去之人,山野遗民,身无分文!”林易是连忙扶起王衍道。

    “这事原来是这样的,当日本王带领精兵和齐万年激战,本是占据上上风,短短数天之内,就歼敌数千,攻破其左右二乳峰山寨,把贼首齐万年一伙围困于那梁山北峰之中,只是想不到那齐万年有妖人相助,三日之后那所有尸体突然复活,刀枪不入,如疯狗一般直奔本王大营攻来,本王和众将士措手不及,一时大败,本王也不幸是马失前蹄,落入那北峰山的一处悬崖处……”林易接着又解释道,把他早已想好的如何失踪,这近一年的去了何地的托词都告诉了王衍。那北峰之处却是有一处深不见底的悬崖,而且那齐万年也确实是借助了阴兵,剩下的事情只有他自己方知道,因此林易的解释自认为是找不出任何弊端。

    “殿下,果真个大运之人,深陷悬崖之中,不仅是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反而是有一番奇遇,得到了一个世外高人收为弟子,倾囊传授不世秘术,此刻安然归来,果真是国家之行,人民之行!”王衍接着恭维道。林易描述的情形和那东宫将士所上奏的情形是完全一样,他自然是十分相信了林易的话语。

    “那悬崖离地上千丈,恩师是早已有命,必须凭借自己的本领出谷,因此是一年苦修,学艺方有所长,才飞出这山谷,只是师父是早已习惯于怡然自得,做惯了闲云野鹤,因此是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跟本王出谷享受人间清福!”林易接着道。

    王衍是何等聪明,况且林易此时京城内无任何消息,而他却是乍然出现,三更半夜,不告而入,翻墙入室,偷偷摸摸独自一人进入他的府中,若没有十万火急的事情,为何如此,因此他是早已经知道了林易的有何目的。下面的事情,林易刚一开口,那王衍就已经答应了林易的所有的要求。

 第一百四十八章 雨夜密谋(下)

    这王衍是当今清谈玄学第一名士,其人虽是朝廷高官,但是其心思却是不放在朝政上,不问世事,更是一心用在玄学清谈上。

    后世信口雌黄的成语就是指的是这位老兄。王衍喜欢老庄学说,很少办公事,经常约人在一起没完没了地闲聊,每天谈的多半是老庄玄理。但是往往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随口更改。于是当时人说他是“口中雌黄”。不过这当时口中雌黄成语可是形容他才思敏捷的赞美之词,后世却是逐渐演变成了吃牛皮、侃大山的意思。

    正是因为其是清谈名士,名声又大,因此这贾南风才是启用这王衍为高官。名声大正好可以收买天下人心,而清谈不问朝政,更是可以让贾后真正的心腹把朝政权利牢牢地抓在手中。贾南风当然是非常喜欢王衍这样的高官。

    所谓的清谈误国,也正是指王衍这样的人。正是大晋朝廷中,无数向王衍这样的高官才导致大晋江河日下,最终亡国。不过朝野之中,也有人看出,这王衍等人也可能是故意如此,贾后独揽朝政,他们无能为力,只能是自求放逐,在乱世中求生。不过这和那些装疯卖傻不愿意为官的士人要差太多,在其位不谋其政,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既然是为朝中大臣,就要尽到自己的责任。林易是绝对不允许朝堂之上有这样的官场滑头,不过他是不是国丈。

    而此时,王衍这样轻易不站队的人,这次态度是如此坚决,却是出了林易的意外。或许是他认为这林易怎么也算是他的女婿,将来若是登记上台,这好处当然是大大的,难以想象;或许林易刚刚所抖搂出来的信息吓着了他,天下能人异士无数,林易既然是学了一身神奇本领。他若是不让他满意,或许当场就取了他的性命。

    不管这王衍到底是否是真心实意地站在其身旁,林易当然是不能不留下后手,因此是早已暗中派人守在了这王衍府中,连一只苍蝇都不允许出入,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自己“活过来”,已经回到洛阳城的消息,走露出去。

    这雨依然是稀稀朗朗地下个不停,但是林易却是不曾闲暇半步。离开这王衍府后,他又分别一一拜访了司徒王戎、太保何劭、尚书左仆射裴頠等朝廷大臣府地。

    这王戎和何劭皆是当年司马遹初为太子之时。杨骏曾给他所封的东宫六傅之一。包括张华在内。现在在世的也仅有这三人在世,林易自然和这两人是大熟人。王戎和何劭都已经是年过花甲,朝野内外德高望重的名士,都皆已是清谈名士而闻名于世。虽居高位,不问世事,但是性格却是相反。这王戎就是那魏晋时期最出名的文人集团“竹林七贤”之中那最小的一人,但为后人所少见的是其人却是十分贪吝,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树,王戎欲拿李子去卖,又怕别人得到种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王戎之女嫁给裴頠时,向王戎借了数万钱。很久没有归还。女儿回来省亲时,王戎神色不悦,直到把钱还清才高兴起来。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单衣,完婚后又要了回来。时人谓王戎为“膏肓之疾”。而他虽然是敛财无数。富甲京城,如此吝啬真是罕见。而那何劭虽也是富甲京城,却是骄奢无度,食之必尽四方珍异;一日之供;以钱二万。但有人认为这俩人皆是避祸于乱世的“自晦”之举。

    林易却是不管他们名声有多大,一把就他们从被窝里拽了出来,带着一半威胁,一半利诱,无论如何这俩人都必须答应他的要求。林易当然也是把他是如何凭空出现的故事也告诉他们,也就是他捏造给王衍听的故事,“不幸坠入悬崖中,得世外高人所救,并传授奇术一年,学艺有成,方飞出山谷!”

    这俩人名声虽大,但都以浮诞为美,废弛职业。林易自然也不会完全信任他们,自然也是暗中派出了七大影卫之一亲自上阵。

    这裴頠是王戎的女婿,晋初名臣裴秀的次子,也是东宫六傅之一裴楷的堂侄。他们皆是出自河东裴氏,也是当今第一流的门阀士族。河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pei(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势显赫的名门巨族。裴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代有伟人,彪炳史册。”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

    和琅琊王氏明显区别的是,琅琊王氏是在东晋达到顶峰,“王与马共天下”,南北朝时期开始逐步衰落,隋唐以来,真正意义上的琅琊王氏家族已经不复存在,虽然琅琊王氏在唐朝有宰相四人,分别为王方庆、王睿、王与、王抟,这几个小宰相要是与两晋南北朝的琅琊王氏家族相对比,这真是沧海一粟。

    而河东裴氏是在唐朝达到了全盛,在唐朝权倾朝野近三百年。除了33位宰相,他还有尚书38人,侍郎27人,大将军31人,裴氏还有18人娶了皇帝的女儿为妻。无怪乎,柳宗元曰:“惟裴氏之卿,世服大僚,观唐宰相世系,独先裴氏列史。”欧阳修曰:“表唐宰相世系,以裴为首,宰相至十有七人,岂不盛哉!”顾炎武也说:“观裴氏之兴,唐存亡之亦略可见矣。”

    当然这都是后世所发生的事情,裴頠当然不会知道这么多,想不到其后世子孙竟是创造了一番丰功伟绩,光宗耀祖。当世来讲,这裴家都是十分的优秀,从裴秀,被誉为“后进领袖”,到裴秀的堂弟裴楷被誉为“玉人”,再到裴秀的儿子裴頠被誉为“武库”,他们都是那么雅致,几乎难分伯仲。

    特别是“玉人”裴楷,因自小气度高雅、风采神韵,容貌英俊清朗,博览群书,特别精通理义,被时人称为“玉人”。从小的时候就和王戎齐名,却又比王戎更潇洒通达,对钱财那种达观令人啧啧称奇,自己虽然不富裕,但是,也不固守贫困,而且性情宽厚。到有钱人家随意把人家的珍宝拿走,赈济穷人;他也不是一味地拿走人家的东西,自己盖个别墅,王衍看了喜欢,随手就给了王衍。和王衍一起被当时认为清谈领袖,只可惜其去世太早。

    这裴頠和其父、其叔却并不一样,反对清谈,是当世另类的存在,时俗浮虚,着崇有论以释其蔽。裴頠只所以能步步高升,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郭槐是其姨母,因此和贾南风是姨姐弟的关系。况且他小时,父亲早逝,贾充对裴頠是百般呵护。

    按照关系来讲,三国名将郭淮有弟叫郭配,位至城阳太守。斐秀、贾充皆郭配女婿。郭配次子郭豫,嫁于王衍。

    但是林易知道,这裴頠是贾后一党中少数几个另类的存在,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平日没少对司马遹的教诲,对其也是十分关心。贾南风之事,特别是秽乱宫廷之事早已是朝野皆知,敢怒而不敢言,林易此事自然就是得到了其首肯。

    和裴頠一样,这贾模也是贾后一党核心,位居高位,却也是另类的存在,常对贾南风劝诫。林易本想去拜见他,可惜的是从那裴頠那里得到消息,贾模已经是身受重病,只怕是时日不多。贾模为贾后堂兄,一直是贾后政权坚决拥护者,虽然是一直对贾后劝诫,但皆是出自用真心维护贾家利益,因此林易只怕是很难说动此人,而此时他却重病,真是天时之利。

 第一百四十九章 朝堂之上(上)

    已经是到了三更天,东方已经快要破晓,黎明即将到来,早起的鸟儿已经开始叽叽喳喳地四处寻食。张华、王戎、王衍、裴頠、何劭这些大臣,或据高位,或是朝野皆知,德高望重之徒。林易一夜的时间都是一一拜访。

    而东宫属臣,和朝堂之中亲太子一党,林易是早已安排手下拿着自己信物,暗中拜访过。特别是那老将军赵俊,林易是记忆犹新,更是亲自拜访了其府上。

    中护军赵浚曾私下对太子司马遹说过:“中宫欲害殿下之意日趋明显,殿下岂可束手待毙。老臣愿助殿下发动一场兵变,废贾后于金墉城,则殿下转危为安矣。”司马遹当日是因为觉得时机并未成熟,并不能一定成功,当时他更是韬光养晦之时,只是借口争夺皇权,废黜母后,是大逆不道之事。因此是委婉地拒绝了他。

    当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林易是不太十分信任这赵俊。赵俊虽然是杨骏的妻舅,属于杨骏党徒,但是杨骏被贾后诛灭三族后,他后来就一直投靠了后党,那赵粲就是赵俊的侄女。因此司马遹一直疑惑他是否是故意试探他。经过这一年多的时间暗中观察,这赵俊是早已值得相信的人,原来这赵俊也是心机极深之人,他忍辱偷生,认贼作父,就是为了给自己姐夫杨骏一家复仇。

    西晋时代军队分为中军、外军和州郡兵。中军直属中央,编为军、营,平时驻守京城内外,有事出征。驻在城内的中军为宿卫兵,由左、右二卫负责宫殿宿卫,其他军、营担任宫门和京城宿卫。驻在京城外的中军称牙门军,无宿卫任务。中军力量强大,是晋朝最主要的军事力量。

    外军驻守重要州镇,由都督分领。晋武帝为加强王室对军队的控制,用宗室诸王充任都督。出镇四方,并允许诸王置兵,大国三军5000人,次国二军3000人,小国一军1500人,成为外军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林易当年征讨齐万年之时,就是以其东宫护卫精锐为重要组成部分,而当时张华又是为其力争到了数万的中军精锐。州郡兵是地方武装。晋武帝平吴以后,曾下令诸州取消州郡兵,仅置武吏。大郡100人。小郡50人。用以维持治安。但是,实际上后来由于各地战乱不休,不少地方州郡兵数量猛增,一些边界之地常年和蛮夷争斗的州郡兵。其后期战力甚至不在中军之下。

    军队的最高长官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下有中军将军(后改为北军中候),总领宿卫兵;左、右卫将军,统宫殿宿卫兵;领护等将军、校尉,分统宫门和京城宿卫兵;四护军分统城外中军。又有都督各州诸军事和征、镇、安、平等将军,分统外军。

    赵俊此时身为中护卫,是中军中最重要的高级将领,掌管选拔武官,因此虽然不是直接掌管宿卫兵,但是宿卫兵中大小军官皆是其门生故吏。有他相助。真是如虎添翼,再加上善渊在皇宫中为内应,打开宫门迎接东宫银甲骑,此时又是事发突然,贾后一党措手不及。此次兵变绝对能控制住惠帝和贾后,控制住了他们也就是控制住了这朝廷,此次兵变也就算是基本成功。

    若按照林易以前的性格,绝对就是如此进行。但是自从司马干和张华那里得到这背后如此多的信息后,特别是那张华的教诲始终是深深地触动了他的灵魂深处。林易最终还是决定先礼后兵,他不能开兵变夺取废帝后的先河,毕竟这大晋的敌人并不是表面如此那么简单。即使是成功,这一生中也难免留下污点,就如同那后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一样,想起那贞观之治之前,后人首先想起的是玄武门之变,兄弟同室操戈,喋血当场。

    ……

    “有本上奏,无事退朝!”司马衷身后的太监扯开丧命喊道。司马衷依旧是睡眼惺忪的样子,可是这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五更天上朝,他是无论如何都躲不掉,还好他的贤后贾南风会帮他处理政务,他只要静坐着等着散朝就可。

    “老臣有本上奏!”大殿中,一个苍老的声音是如同晴天霹雳的一声雷响起,众人这才发现竟是老王爷司马干,平原王司马干由于是身犯重病,因此先帝和惠帝不仅特地下诏,允许其不就封国而是留在洛阳城中为官,更是特批允许其不上朝。他今日是不仅上朝了,众人已经是感到是十分好奇,而且看其样子,好像是有重要的情况要上报,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问题,众人都连忙是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静听,而张华、王戎、王衍、何劭、裴頠等大臣却是一副十分自然的样子,不以为然的样子。

    “请皇叔祖上前准奏!”司马衷也是十分好奇,自己这位一向不问世事的皇叔祖,究竟是有何重要事情要上奏,今日上朝这第一件事就急不可耐地要上殿启奏。不过看其身体却并不像外界所传那样,精神硕朗,声如洪钟,哪里向是一点有病的样子。因此不等身旁那人开口,就急不可耐地对司马干宣召道。

    “启奏陛下!我大晋国之大喜啊!前愍怀太子司马遹已经是找到了,并且是安然无恙地回到了洛阳,请陛下下诏恢复司马遹太子之位!”司马干向前有个大礼,然后是大声喊奏道。声音立即是传遍宫中每个角落,大殿之中顿时犹如是菜市场热闹起来,丝毫没有皇家的威严。

    “什么?沙门还没死,真是太好了,他在哪里,怎么不来见朕!”司马衷也是十分惊讶道,他虽然是天生白痴,智商不高,国家大事是做不了主,但是一样基本的道理他还是明白,这司马遹是其儿子,也是皇位继承人,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