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神级奶爸-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畅是绝对不愿意放王通,王通治理城池的本事太大,放走王通,对林城是巨大的损失。

    林城现在的繁华,已经跟赵畅没有太直接关系,完全是因为王通。

    有王通在,林城还可以继续发展。

    但如果王通走了,林城想维持现在的繁华都难。

    “恩。”王通点头:“这是都城,我想让他辉煌起来。”

    赵畅道:“你不会以为董卓死了,天下就太平了吧?”

    王通:“难道不是?”

    “你看看现在的天下,各地诸侯皆是自封官位,袁术可以封孙坚为长沙太守,袁绍可以封自己的儿子为青州刺史,一个兖州竟然同时存在三个刺史,你说这天下能太平?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外面可是还有李傕郭汜统帅的几十万西凉精兵,他们随时都会杀回长安。”

    “你说的都是真的?”王通道:“那皇在长安岂不是很危险?要不叫袁绍前来勤王?”

    赵畅道:“你觉得袁绍会来?天下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各个诸侯各自为政,没有人会听这个小皇帝的。”

    “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王通道。

    赵畅:“回林城,等待机会。”

    王通:“等机会,等机会,你一直就只会等会,我们就不能主动一点吗?”

    赵畅:“主动,我们拿什么主动?要人没人,要地盘没地盘,怎么主动?”

    王通:“那你就一直缩在林城,能干吗,等到什么时候?”

    赵畅:“积蓄力量,等到天下大乱的时候。”

    王通:“按你说的,现在群雄割据,已经是天下大乱了,没有力量,没有地盘,这里不就是吗?以你的本事,要下这里不难吧”

    难吗

    赵畅自问。

    有点难,但希望很大。

    要吗?

    赵畅之前的想法,一直是努力经营林城,暗中发展力量。

    从未想过走出林城,甚至放弃林城,另外在找一个根据地。

    说实话,林城的地理位置并不好,如果不是王通不遗余力的,将之变成一个商业之城,林城是不可能有现在的繁华。

    赵畅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占领长安的得失。

    如果不是王通,他不会去想。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林城,如果来长安,林城那边他就得放弃。顶多就是暗中布下一两个后手。

    林城是赵畅一手发展起来的,虽然之后都是王通在治理,但说舍弃,赵畅是真的舍不得。

    但相比之下,长安的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环境,可用资源,无疑要比林城好太多。

    要是弄好了,完全可以雄居关中,再也不用看袁绍他们的脸色。

    赵畅一直积聚力量,现在他手中更种人才,虽然还不能算是人才济济,比不袁绍曹操,但是绝对比得袁术公孙瓒之流。

    袁术公孙瓒都能雄踞一方,他为什么不行。

    相比袁术公孙瓒,赵畅现在只不过没有他们那么多的兵马。

    但眼下长安周边,可是有几十万董卓遗留的兵马,而且还都是精兵,如果能收服他们,赵畅的力量就能跃居一流。

    “就这样了,如果得到关中关西这一带地盘最好,就算不行,也可以在退回林城。”赵畅终于下定决心。


第221章 气晕王允



    赵畅和王通在长安城绕了一圈后,回到蔡邕的府邸。

    不过此刻家中却是乱套了,吵吵闹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赵畅问:“李芳,怎么回事?”

    “我舅舅被关进大牢了。”李芳说。

    “终于来了,快说,怎回事?”

    “我也不是很清楚,是仆人回来说的,舅舅在酒宴上直接被王允关押进牢房,也不知道放了什么罪。”李芳说:“我得去救他出来。”

    “先等等,我让人去打听一下。”赵畅说。

    蔡邕作为大文豪,名望是非常高的。

    就是董卓,对他也是尊敬有加,当初许多反对董卓的人,都被董卓杀了。

    蔡邕是董卓逼迫前来做当官的,也是多次反对过董卓,但是董卓只是没有听取他的意见,却没有处罚过他。

    按理说,蔡邕是绝不可能犯罪的,赵畅实在想不明白,王允为什么要将蔡邕关进大牢。

    蔡邕今天是受邀去王允府中喝酒宴的。

    去的人不只是蔡邕,还有朝中许多大臣。

    想要打听酒宴上的事情,这对赵畅来说,并不难。

    很快,赵畅就知道了事情经过。

    酒宴中,各个大臣无可避免的开始谈起被杀的董卓。

    虽然董卓已经死了,但还是难消这些大臣的仇恨,酒宴上还是在大骂董卓。

    唯有蔡邕闭口不谈,显的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最后更是面露悲色,摇头叹息。

    这一声叹息,让王允觉得蔡邕是在同情董卓,是在为董卓悲哀,顿时让王允大怒不已,觉得蔡邕是董卓的人,已经不是汉室忠良了。

    王允一声令下,廷尉府的人,就将蔡邕关进大牢。

    不管其他人如何求情,王允就是不放蔡邕。

    杀了董卓后,王允自恃功高,完全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

    同样位列三公的太尉,也为蔡邕求情,但王允断然拒绝,完全不可太尉面子。

    人的身份地位突然大声变化,许多人的性格也会为之大变。

    富贵之人突然变成穷小子,穷小子一步登天,一夜变成亿万富豪。

    变的不仅是他们的财富地位,还有他们对人的态度。

    董卓如此,王允也不例外。

    年轻的董卓,在关西被人称为健侠,仗义疏财,深得羌胡人民喜爱。

    董卓死了,对于百姓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但是对于朝廷来说,只不过是从董卓的一言堂,变成王允的一言堂。

    当初,没有人敢反对董卓,现在也没有人能反对得了王允的决定。

    在朝中,王允说是,就是什么,其他人,不管是司空,还是太尉,都无法改变王允做出来的决定。

    蔡邕身为中郎将,也是朝廷大臣。

    哪里是一个司空说关进大牢,就关进大牢。说杀就杀的?

    王允现在的作为,和之前的董卓有何两样?

    奈何,皇帝还年幼,王允携杀董卓之威,现在在朝中如日中天,没有人能反对他的决定。

    这并不是说王允不忠于大汉了。

    王允对大汉还是忠心耿耿,只是他没能适应地位的转变,他现在的德才,并不能配得上他的权利。

    王允学识有,才华也有。

    但是在政治上,军事上的能力就不敢恭维了。

    杀掉董卓后,不到半个月,他在朝堂上就树立了许多敌人。

    很多人都是他之前的盟友,但是王允平日里,根本不管他们的面子,但凡这些人出了错,就是被骂,被教训。

    董卓被杀,似乎年轻时那个刚正不阿的王允又回来了,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

    蔡邕只是因为一声但系,王允就受不了,更何况其他人。

    大半个月来,朝堂上的大臣,就没有几个没有被王允骂过的。

    至于被王允的杀的,也多了去,都是当初和董卓走的近的。

    虽然现在还没有人展出来反对王允,但许多人心中都开始不看好王允。

    知道是始末后,赵畅要救蔡邕,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就看赵畅选择什么方法。

    去求王允是很简单,但是想让王允开口,却很难。

    不求王允,直接闯进天牢救走蔡邕,对于赵畅来说反而是最简单的。

    有赵云,冲进天牢救一个人,真的不难。

    现在的天牢,除了普通衙役外,可没有能镇得住脚的人物。

    “怎么样,可以救出我爹吗?”蔡文姬很是担心牢中的蔡邕。

    牢房的环境非常差,蔡邕已经年近六十,在牢房里呆的久了,很容易出现意外。

    “放心吧,我去见见王允在说。”赵畅安慰道。

    蔡文姬木木的点头,她现在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赵畅身上。

    赵畅带着赵云再次来到司徒府。

    看着赵畅两人,王允的脸色很难看,“我司徒府难道没有大门吗?”

    赵畅道:“司徒大人说笑了,我只是个小民,不这样怕是司徒大人不会见我。”

    王允:“你不是说董卓一死,你就离开长安吗?现在为何又出现在我的府中,我只要一声令下,你们就会被当成刺客乱刀砍死。”

    相比之前,王允如今面对赵畅的底气强硬了很多。

    赵畅道:“你确定可以杀得了我?”

    王允反问:“难道我还没有这个能力?”

    手握大权的王允,已经看不清自己,看别人也是模糊的。

    “王大人,你该醒醒了。”赵畅道:“你看看你现在都干了什么事情?你现在做的,和之前的董卓有什么区别?”

    王允怒视喊道:“你说什么,你在说一遍?”

    赵畅毫不退让:“我说你和董卓一样,你只是司徒,凭什么朝中大小事务都是你说了算,兵马要听你的,要太尉干嘛?

    蔡邕是中郎将,你一个司徒凭什么治他罪?朝廷中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说你和董卓有什么不一样?大汉不是亡于董卓,而是亡于你。”

    王允指着赵畅:“你……你……”

    “我什么?我说难道有错,你只是司徒,你真以为你自己是大汉的救世主了?你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没有我和吕布,董卓会死?”赵畅继续道。

    “我,我……”王允两眼一翻,竟是被赵畅给气晕了过去。


第222章 挫骨扬灰



    “现在怎么办?”

    看着王允晕倒在地,赵云也很是无语。

    “等等吧。”赵畅把王允扶到椅子上。

    也没多久,王允就醒过来了。

    “王大人,要喝杯水吗?”

    见王允醒来,赵畅给他倒了一杯水。

    王允胸口起伏,但还是接过水杯。

    “说罢,你还想干什么?”

    赵畅道:“只希望王大人能够多多审视自身,不要被迷了双眼,害了天下百姓。”

    “我就问王大人,蔡邕有做过对不起大汉的事情吗?他是董卓提拔上来的,但是有帮助董卓残害百姓吗?

    没有,一件都没有,反而每次都提醒董卓,注意言行,董卓乘坐金华青盖车,是蔡邕让他改乘皂盖车。

    他只不过是酒宴上,发出一声叹息,你就将他定位董卓的党羽,要他性命,是不是太武断了?

    你怎知道他是在为董卓叹息?

    不是因为看不惯你们?

    看看你们,董卓在的时候,一个个连屁都不敢放,也就只有董卓死了,才敢在这里高谈阔论。

    在这之前,蔡邕敢在董卓面前直柬,还有几个人敢?

    你王大人不也是在董卓面前卑躬屈膝?

    就算是为董卓叹息,又有何罪?

    董卓对他有知遇之恩,只是一声叹息过分吗?”

    赵云紧张的看着王允,深怕王允又晕过去。

    赵畅这次说的没那么难听,王允体会过一次,虽然心里还是很生气,但至少没有晕倒。

    “你们就是来给蔡邕求情的?”王允终究是见过大风浪,喝了两杯水后,平复了心情,同时也抓住了赵畅的目的。

    “你错了。我不是来给蔡邕求情的。”赵畅否认。

    王允这种人,你跟他求情,根本没有用,惹急了,他宁愿一头撞到柱子上,也不会低头。

    要他低头,祈求和逼迫都是没用的,必须要真正的说服他。

    “我是来问你的,司徒的权利是什么?”赵畅道。

    “民事。”

    作为一个真正的大汉官员,王允又怎么会不明白司徒的职责,只不过从来没有去想过。

    赵畅道:“孔子曰,一日三省吾身,你多久没有自省过了,你还是当初的你吗?”

    “我……”王允沉默,许久才道:“我这都是为了大汉江山,董卓死了,但是朝中的奸佞还未除去,我这是为了大汉王朝。”

    “你敢说蔡邕是奸佞小人?你若真心为大汉,就让百官各司其职,这才是长久之计。”赵畅说。

    “可是皇上年幼……”

    “你只是放不下权利。”

    “我……我该怎么办?”

    “就当你没有功劳?忘掉董卓的事情,做好你自己。”

    “我杀了董卓,这就是天大的功劳,怎能说没就没”王允道。

    赵畅:“请记住,董卓是我杀的,我的功劳最大,你顶多就是参与了这一过程,我得到了什么,不要说一官半职,就是一个银子都没有。”

    “你觉得你对得起我吗,我有说什么。”

    王允羞愧,如在对赵畅,他确实存了私心。

    “我现在可以给你赏赐,你想要什么”王允道。

    赵畅笑道:“你又弄错了,赏赐不是你说给就给的,要皇上来讲。就像蔡邕这件事上,不是你说了算,要看皇上的意思。”

    “好,我明天就在朝上向皇上禀报。”王允说。

    赵畅没有在多说什么带着赵云离开。

    在外面见到吕布,赵畅对吕布说:“多谢温侯了。”

    吕布除了被封为骠骑将军外,也是被封为温侯爷。

    有吕布挡在外面,司徒府中的人,虽然有听到里面的动静,毕竟王允的声音不小,但是根本无法进去。

    “哼。”吕布冷哼一声,也不说话,自顾离开。

    赵畅和赵云也离开回到蔡邕的府邸。

    家中,蔡文姬一脸焦急,看到赵畅回来,马上迎了过来。

    “王允怎么说,会放我父亲出来吗。”

    赵畅道:“不用担心,明天会有皇上决定,王允可没资格处置你父亲,如果不放,我们也可以杀进天牢,把你父亲救出来。”

    虽然赵畅如此说,但是作为蔡邕女儿,蔡文姬的心情一直无法稳定。

    “李芳,你陪你表姐说说话吧。”赵畅确实不怎么会安慰人,也不想安慰人。

    第二天,赵畅和赵云早早的守在宫门口,等待结果。

    他们无法参加朝会,但是等吕布出来,完全可以询问朝会上的过程和结果。

    就算没有吕布,赵畅也可以从其他大臣口中得知。

    对于赵畅来说,朝会并不是秘密。

    “你们怎么也来了。”赵畅道。

    却是蔡文姬和李芳一起过来。

    李芳道:“表姐一定要过来。”

    蔡文姬在家中,根本坐不住。

    “也好,那就一起等吧。”

    几人在宫门前等了一个时辰,才看到有人出来。

    但是赵畅心中一突,因为和蔡邕是好友的大臣,脸色都很不好看,反而是王允,一脸的春风得意。

    “怎么回事。”赵畅拉住吕布问道。

    “还能怎么回事,王允那老头,虽然提出来让皇上决定,但是那小皇帝能决定什么,还不是王允说了算。”吕布道。

    “这么说来,王允是不准放蔡邕了。”

    赵畅话落,蔡文姬的身子一软,靠在李芳身上。

    “这个老匹夫。”赵畅咬牙。

    还以为昨天已经让王允想明白了,没想到还是这么个结果。

    王允脾气倔强,加之除掉董卓,大权在握,性格已经转变。

    赵畅让他去自省,以前还行,现在他想的更多的是别人的错,根本不会想自己,心中已经认定,他一切都是正确的,都是在为大汉的江山着想。

    皇帝年幼,一切都只能依靠他。

    董卓恶贯满盈,死不足惜,他要让天下人知道,就是蔡邕同情董卓,也要被关进大牢。谁也不准与董卓有一点一丝的交情。

    既然无法说服王允,赵畅只好决定,强闯天牢。

    不管怎么样,他都不会让蔡邕死的。

    赵畅带着赵云等人回去,没有和王允见面。

    回去的路上了赵畅看到有人捧着一个罐子,从罐子里掏出一把白色粉末,沿着街道挥洒。

    “这是董卓的骨灰。”有百姓道,脸上是大仇得报的兴奋。

    原来董卓的尸体被扔到乱葬岗后还有百姓觉得不解气,跑去乱葬岗,将董卓的尸体烧了,将骨灰洒遍长安,这是真正的挫骨扬灰。


第223章 贾诩再现



    人的心思,总是让人看不透,也猜不透。

    昨天,在司徒府,赵畅很有信心。

    但是今天的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

    董卓被点天灯,你以为人们已经出完气,结果又被拉出来挫骨扬灰。

    人心是无法掌控的,一个人前一刻如此,后一刻可以变成你的陌生人。

    王允的转变出乎所有人都意料。

    让所有人,都看不懂。

    诛杀董卓,其他大臣也有参与给建议,出计谋,但是成功之后,除了吕布,其他人的所有功劳都被王允独占了。

    朝会上,诸多大臣都为蔡邕求情,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之前和王允交好的,但是结果却是,王允“力排众议”,无比强势的让刘协不要放出蔡邕,还趁机坐实了蔡邕的罪名。

    王允在长安呼风唤雨,但是长安外的牛辅李傕郭汜,却已经慌乱不安。

    离董卓的死,已经将近一个月了,但是王允一直没有安排李傕郭汜牛辅的位置。

    吕布想杀,王允不同意,觉得杀掉董卓已经可以了,李傕郭汜虽是董卓的党羽,却罪不至死。

    在王允这里,对人是有多面性的,并不是所谓的一视同仁。

    朝中大臣,但凡和董卓关系好的,是被杀的杀,流放的流放,降级的降级,调离的调离,就连蔡邕都无法全身而退。

    可现在对李傕郭汜,王允却不下杀手了。

    王允并不是他嘴中说的那样无私,他的私心和其他人一样,都很重。

    朝堂上,排除掉董卓的党羽,扶持自己人上位,稳固自己的力量。

    李傕郭汜在外,同样值得他拉拢。

    但是王允一直来都以杀董卓为目标,现在却是无法拉下脸来招降李傕郭汜。

    因此,吕布提议杀李傕郭汜,王允不同意。

    吕布提议用从董卓府邸中缴获的珠宝,来收买李傕郭汜,王允也不同意。

    王允想招降李傕郭汜为自己所用,但是又拉不下脸来,就一直拖着,没给一处一个确定的决定。

    如此一来,可谓是谣言四起,借鉴王允对董卓集团其他人的雷霆手段,很多人都开始传,王允这是要将李傕郭汜一网打尽,要将西凉兵马屠杀干净。

    在加上现在连蔡邕都深陷牢中,人们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谣言可谓是有鼻有眼,不想相信都难。

    毕竟王允的所作所为,要说王允是想招降李傕郭汜,没有几个人的会信。

    在谣言下,西凉兵可是为人心惶惶。

    董卓一死,西凉兵就没了主心骨,牛辅李傕郭汜的能力,并不足以统帅这几十万大军,他们只能是一名战将。

    让他们带兵冲锋陷阵,这没问题,但是要让他们安抚士兵的情绪,他们可没这本事。

    而且他们自己也是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更别说去安抚其他士兵了。

    因此,驻扎在东西线的西凉兵,可谓是阴云密布。

    终于,在蔡邕落入天牢的消息传到牛辅的军营后,有那些心理素质不行的士兵,彻底崩溃了。

    当天晚上,这些心理崩溃的士兵,在军营内大脑。

    这一闹,将其他出资按崩溃边缘的士兵引爆了。

    军营大乱,无数士兵见人就杀。

    那些没有奔溃的士兵,为了自保,也只能被动反击。

    你不杀人,就会被别人杀。

    喊杀声将睡梦中的牛辅惊喜。

    牛辅听着外面惨烈的厮杀声,还没找人询问原因,内心就觉得是王允派大军打过来,惊慌失措下,孤身一人往军营外逃去。

    但是牛辅虽然是这支大军的统帅,也是的董卓的女婿,实力却不是很强。

    慌乱之下,竟然是被心里崩溃的那群士兵给乱刀砍死了。

    牛辅一死,李傕郭汜就成了西凉兵的最高统帅。

    但是两人也都是武夫,面对这种情况,也不知道该如何掌控。

    李傕觉得可以放弃长安,带人逃回西凉。

    但郭汜却不同意,他不甘心。

    先不说能不能逃回西凉,就算去了西凉,他们也好不到哪去,会被羌胡给吞并。

    就在李傕郭汜犹豫不决时,两人遇到了贾诩。

    贾诩给两人分析了利弊,告诉两人,两人如果带着大军走,肯定会被追击,前面又有多处关卡,会被前后夹击。

    两人若是放弃大军,独自潜逃,路上只要随便一个亭长,就能捉了他们。

    李傕郭汜想要活命,唯一的出路就是反攻长安。

    董卓虽死,长安现在被王允把持,但是王允吕布手中兵将不多,且士兵都比不上西凉。

    攻入长安,杀死王允,两人的命才能保得住。

    李傕郭汜都很敬重贾诩,听了贾诩的计谋,沿路收拢残兵,开始往长安进发。

    “师傅,我们从长安逃出来,你为什么有要帮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