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晚明-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爷。”在卧室中等候片刻的多尔衮并没有见到任何洗漱用水,反而是见到都管家从外面空手而来。

  “怎么了,不是去端水嘛,这眼看就要到时间了,本王身为百官之首,是要做出表率的。”没有对管家发火,多尔衮只是将衣服穿上后淡淡道。

  管家眨眨眼睛几步来到旁边将多尔衮的帽子递给他后道:“王爷,岳托紧急文书,现在就在大厅中。”

  这个时候,多尔衮抬头看去,启明星还悬挂在空中。天色才露出一丝霞光,外面还有一层淡淡的雾气盘旋在院子中的几个树枝上。

  “去看看。”这个时候送来的紧急文书,多尔衮当然不会去放过,而是大踏步的走了出去。

  来到了大厅,多尔衮伸出手示意那士兵不用多礼后直接接过文书来。

  打开完毕,多尔衮随即就惊骇的皱起眉头对管家道:“通知齐尔哈啦,不要去朝会了,立即来到这里一趟。”

  多尔衮感觉情况不妙,岳托居然和自己的弟弟发来内容差不多一样的文书,这让他总感觉到,西北以及河南的明军,是在掩护什么。

  两日前,自己收到多铎文书,上面提到,李定国指挥的明军,不知道是什么缘故,突然对自己展开全面进攻,丝毫就不运用什么计谋,而是直接硬碰硬的打。

  明军本来已经不是当年那般的明军,甚至,比当初吴三桂的关宁兵都要厉害得多,硬碰硬。清军显然要吃亏,自己的弟弟无奈只能往后面撤退,可明军如同疯狗一样的,不要命的进行进攻,你推一步他进一步。

  这种打法,根本不是李定国的作风,因此多铎被打的有些慌乱,只能发出文书询问情况。

  那边的事情还没有调查清楚,如今岳托却又来书信说南边的明军也居然开始全速的展开进攻。

  一定有问题,拿起文书仔细对比一番,多尔衮坐在椅子上,看着外面已经在渐渐明亮的院落等候着齐尔哈郎。

  总算,见到外面的烛光以及轿子的响动,多尔衮从椅子站立起来后往前走动几步,将同样穿上亲王蟒袍的齐尔哈郎迎接到了大厅。

  齐尔哈郎心中万分疑惑,刚才他已经出门,正要前往皇宫,却没有想到办理上让多尔衮的管家给拦截下来说是有紧急要事。

  朝廷本来就没有什么重要事情,一听这话的齐尔哈郎随即翻身往这里赶来。

  “摄政王,如此急促的叫我来,不知道所为何事?”疑惑的齐尔哈郎放下茶几上的茶杯开口问道。

  多尔衮叹息一声,将手中的两份文书递给齐尔哈郎,见他正认真看下去,多尔衮也简单将自己的分析一一表述出来。

  齐尔哈郎边看边听,好一会,他放下手中的两份书信抬头道:“你的意思是,李定国和阎应元两人突然之间的进攻,是在掩盖什么事情不成?”

  有这个想法不然为何一向就打稳战的阎应元和擅长冒险的李定国会做出这种如同莽夫一样的行为来,只是多尔衮不知道,对方究竟是在隐藏什么。

  见多尔衮点头,齐尔哈郎眯起眼睛寻思片刻后拍了下自己的额头道:“你说会不会跟登州方面有关系?”

  登州、这应该不可能,登州以及关外都传来消息,明军根本就没有出现,关外。金州各地,也不曾发现任何明军的踪迹。

  如果说他们是要掩护,也大可不必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战斗,这显然是最不明智的行为。

  “应该不可能吧,朱由菘就算在能够冒险,也绝对不会在我腹地动手,哪里可是冰天雪地,进去容易,出来就难,你可是要知道,哪里的天气,就算我们都无法坚持,何况明军还是南方人马。”多尔衮歪了下自己的脑袋开口道。

  
 


第九百九十八章占领鸭绿江

  多尔衮这一番话,让齐尔哈郎心中的担忧也算稍微平静下来,

  大清国就是从关外起家的,自己也在哪里待了多年,那边的寒冷,不是一般人能够容忍的了的。

  寒冷、食物短缺、茫茫大雪。任何一个事情处理不好,死亡的人数何止是几百。

  明军大部分是南方为主,他们对于寒冷的防御,本来就十分薄弱,如今是在冬季,朱由菘也应该知道,他的士兵最担忧的是什么。因此目前想要从那边进攻关外,是最不好的方案。

  没有了反对,整个大厅陷入到了一片寂静当中,只有那已经快燃烧到了底部的蜡烛,开始在渐渐熄灭。

  朝鲜,义州郡一北三十里。一直书房庞大的军队正在迅速进军,这群人借助着黑夜的掩护,迅速穿过官道,绕过了义州。

  绕过义州后,身穿黑色军服的大军迅速来到了一条水流平缓的河流边上。

  这条河,河水清澈见底。虽然还是黑夜,但是却能够听到时不时的从水面传来鱼儿的跳动声。

  咚咚一声响动,溅起的水花开始往四面飘散。

  过来的人应该是步兵,一个个也不知道跑了多远的距离,抵达河边后,就随意的坐在了河滩边上来回喘气。

  呼吸气太多,在加上吐出的那一点点的薄雾,居然汇集起来,夹杂着水面的雾气,开始往灰蒙蒙的天空飘动。

  看不清楚河对面的情况,但是那链接灰色天空中,却是传来了一丝丝呼呼风声的同时,在山脚下,更是有几许孤零零的灯光来回摆动。

  那对面,是军营,准确来说,是清军边防军营,而这条河水,虽然不是很宽阔,但是他却是一条十分特殊的河流。这是清国和朝鲜的界河,鸭绿江。

  此刻正是黎明十分,在等一个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天空就会明亮,此刻河滩周围的露珠,也开始汇集起来,有滑落到泥土中的趋势。

  一阵轻微的响动,片刻后,身背一个竹筒状的士兵来到一个蹲在河水边上伸出手来试探水温的将领面前迅速抽出一份文书道:“廖将军,督师命令,让我们于今日天命之前,务必要度过鸭绿江,消灭滩涂清军,并且在中午之期架设浮桥,让大军通过。”这士兵说完,转身并没有理会将军的表情,随即转身离开。

  面色黝黑的将领皱了下眉头对身边一个副将人道:“河水有些冰冷,恐怕这次渡河结束后,要让伙房那边多准备一些辣椒水提供大家取暖为好。”

  副将并不言语,而是颔首点头后转身离开。

  副将刚走不久,这将领随即将刚才士兵地上的文书放在衣袖中,看着对岸发呆。

  此人,身穿大明参将军服,右肩膀上有一个梯子以及斧头的标志。这是属于二线兵力,也就是不上战场交战,而是属于大明专门负责搭建浮桥开路的工程营。

  工程营虽然不参加战斗,但一直来就是作为军中的一种先锋精锐一般,是大军行军中不可缺少的军中。

  这次带队的人叫廖文,是蒋先一左军副将,五天前,大军抵达平壤,他奉孙传庭督师命令,立即带领左军,从平壤出发,目的就是占领鸭绿江,随即修建浮桥。

  接到军令,廖文立即统领左军中营以及右营以及工程营在蒋先一带领下迅速往北面移动。

  总算今日到达在这里。

  时间紧迫,廖文没有过多的犹豫。当即他就下令开始去收集周围的渔船,做出安排。

  鸭绿江北岸,虽然说朝鲜是清国的属国,但是在边界上,依旧还是有巡逻兵马的存在

  北岸岸边不远处,有一到堤坝,这个抵达是有不规整的碎石头切成,高将近有三米左右,这条堤坝,一直跟随着鸭绿江的走向往东北面一直延伸过去。

  每相距一段距离,就会出现一处用木头搭建起来的一个瞭望台,用来观察对面鸭绿江的情况。

  虽然说防御措施做的十分完善,但是这里的清军似乎并没有太注重这个问题。

  本来,瞭望台上,十二个时辰,都有士兵在上面观察情况。

  也许是懈怠,或者说是天气寒冷的原因,那塔楼早就已经没有人的存在,只有一个稻草人在寒风中站在哪里,陪伴它的,不过是一支火把还有一杆长枪,至于清军,此刻依旧还在熟睡中。

  危险来临,清军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发现。守卫在营门口的士兵,还抱起自己的长枪坐在一个稍微挡风的地方打瞌睡。

  均匀的呼吸声,这应该来说已经是时空长见的现象,甚至几个士兵出来嘘嘘,都没有看这已经熟睡的清兵。

  已经懈怠了,对面不过是大清国的属国,大清国的敌人只有南边的明朝,这里天寒地冻,没有任何人会想到这里会出现敌人,不但是士兵,就连盛京将军亚图阿善也是这么想。

  哗啦啦。。。。。。。远处的水面出现一阵滑动,士兵稍微抬头看了过去片刻,再次底下了头嘟嚷道:“这边的鱼儿似乎很欢快的嘛,这个时候了还打扰我休息。”

  误会以及不小心带来的损失是十分严重的,此刻,廖文已经带领着率先过来的一千金兵,抵达到了河边。

  关外的情报署人员早已经将这里的情况查探的一清二楚,廖文下船后,直接带领士兵,往军营中扑了过去。

  绕过长墙,一千兵马随即处于背风处的清军军营杀了过去。

  一声呐喊,整个军营沸腾起来,还没有搞明白怎么回事的清军,就做了明军刀下亡魂。

  军营开始燃烧起来,对面一直等候的明军副将开始挥动手臂,明军工程营的士兵,开始不顾寒冷,迅速跳下河水后,将长长的树干打入到了河地步,然后又迅速将船只稳定在树干,走一处打一处的同时,跟随在后面的士兵,又将门板什么的全部安置在渡船上。

  “迅速禀报督师,我军已经抢占鸭绿江,并搭建浮桥,大军可以随时通过。”将近半个时辰后,已经返回南岸的廖文,扭头对身边副将意气奋发道。

  
 


第九百九十九章逼近九连城

  副将应了声的同时,抬起头来看了下东方。

  那血红的太阳,才刚冲出地平面不久,血红色的阳光并没有多少的温度,相反,还让人感觉到浑身的发冷。

  平壤城。明军主力正在往北面的义州方向推进,无数的朝鲜百姓拥挤在街头,手中点燃清香,跪在道路两边,目送着明军的离去。

  朝鲜人对于明军的到来,是十分欢迎的,这要怪,就只能怪当年皇太极在朝鲜杀的过分狠毒,让朝鲜人敢怒不敢言,如今这有威武之师纪律严明的明军到达,他们内心,是充满了欢喜和兴奋。

  不时的,就有几个百姓将手中的鸡蛋什么的塞进明军手中,明军也没有拒绝,而是拿起后迅速往前移动。

  郡守府,身穿禁卫军军服的明军士兵一脸严肃的站在门口,打量着周围的明军路过以及朝鲜百姓好奇的眼神一动不动。

  他们有自己的责任,虽然说不用跟随大军往前移动,但是责任,并不轻松,这群禁卫军,要保护此刻正在平壤郡守府的皇帝朱由菘以及孙传庭等人。

  看不清楚里面的,从大门看过去,只能看到那灰黑色的影墙,只能零星的听到。里面传来的脚步声以及时不时跑出来的明军斥候。

  简易的大厅内,几张桌椅摆放在了哪里,大厅没有房门的两边,摆放着两个翠绿的万年青,已经是冬季了,万年青丝毫没有干枯,依旧露出翠绿的叶子。

  在这万物萧条的冬季。还有两颗翠绿的万年青在这里,这已经是十分难得一见的情况。

  大厅内,身穿龙袍的朱由菘狭义的坐在一张黑色的太师椅上品茶,在他边上,左边陈芸芸,右边陈诚,如同保护神一般的站在他身后,看着面前的朱由菘。

  院落中出现了一个人来,正在喝茶的朱由菘慌张的将手中的茶杯放在椅子上后起来走到大厅门口抬头问道:“怎么样?”

  来人一脸喜悦神色,朱由菘见到这喜悦的脸,心中悬着的心也算是平静下来道:“看来他们已经占领鸭绿江了。”

  呵呵,这人笑了声底气十足道:“托皇上的福,清军根本没有任何准备,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过,我们会从朝鲜进攻关外。”

  朱由菘虽然十分喜欢听到这夸奖的话,但是他还是道:“这还是你孙传庭指挥的好,不然也没有这么顺利就能够拿下鸭绿江。”

  来的人正是孙传庭,他也是刚才接到蒋先一从义州传来的消息,廖文已经占领鸭绿江,并且已经在鸭绿江上架设起来无处浮桥,如今蒋先一正在指挥左军渡河,并且往九连城进攻。

  “九连城一旦占领,那么盛京将军图阿善一定会得到消息,目前我们要加快速度,一定要在图图阿善得到消息之前,尽量往前眼神,占领凤凰城或者摩天岭一带,这么以来,有利于我军空间位置的扩大。另外,蒋先一的兵力和前锋交接后,可以迅速南下,往金州方向攻击前进,拿下金州城,如此以来,我军水师就不需要将物资运输到朝鲜在转运。而是可以直接进入金州,”

  听完孙传庭汇报,心中已经有所计较的朱由菘当即发出一连串的建议。

  只是建议,至于孙传庭如何去处理,他并不想去问。

  孙传庭应该支持朱由菘的建议,或者是命令,没有提出任何的意见,孙传庭随即转身退出大厅。

  见孙传庭出去,朱由菘扭头看了下面前的李香君和陈诚道:“收拾一下,咱们回国去。”

  九连城,中午的阳光斜射在地面,已经有所结冰的屋檐上的冰块,开始化成了水滴,一滴滴的往滴落下了县衙的屋檐下,发出清脆的滴答声来。、

  县衙后堂内,九连城县令朱志明正斜躺在了一张椅子上闭眼沉思状,他并没有沉思,而是在休息。

  昨日,他去了飘香院,现在浑身还酸软无力,只能躺在这里休息。

  外面慌乱的脚步声传来,朱志明稍微扭头看去,师爷似乎遇到什么紧急的事情一样,拿起手中的扇子从外面跑了进来。

  “老爷,大事不好了,明军打过来了。”师爷几步来到朱志明面前焦虑道。

  什么?如同看怪物一样,朱志明仔细打量了下面前的这个师爷后突然噗呲一声发出粗放的笑容道:“你没有生病吧,说什么笑话,明军,明军距离我们这里还有十万八千里呢,你是不是昨晚喝多了。”

  丝毫不敢去相信,打死都不会去相信,明军会出现在这个地方,这是哪里,关外,关外,明军如何能够到达这里。

  简直是开玩笑。

  师爷见朱志明不相信自己的话,只能跺跺脚在房间中来回踱步片刻道:“老爷,是真的啊,刚才小六子汇报,他去城外收缴税收,发现大量明军,足足有三万多人,正在往九连城方向而来。”

  小六子?朱志明脸色一下凝重起来。

  这小六子,是他七大姑家的大侄儿,托关系来到这里的,算是自己的亲戚,这小子虽然混蛋,但是却不会欺骗自己。

  “你。。。。。。。。你说的是真的。”寻思片刻,不在有任何笑容的朱志明结结巴巴问道。

  这个时候,谁还有心情开玩笑,师爷稍微点头指了下外面道:“不信老爷去城墙上看,估计现在,他们都已经来到城墙下面了,城中只有不到一百多的衙役,军队只有一千来人。还请老爷早日做好决断。”

  朱志明有些犹豫,但是身为县令,他依旧还是应了声后从椅子上起来,颤巍巍的往前面移动两步。

  管轿早已经在门口等候,爬进去的朱志明随即吆喝立即去东门。

  来到东门外,还没有下轿子,外面就传来一阵阵惊慌的叫喊声,声音沙哑,但是却十分清晰,

  大意叫喊的是,明军来了,明军来了。

  心中咯噔一声,朱志明咽下一口唾沫,抬头看了下并不是很好的城墙,在师爷的搀扶下慢吞吞的往上面奔跑上去。


第一千章不相信的盛京将军

  城墙上,清军的军旗有气无力的在上空飘动,气喘吁吁爬上城墙的朱志明伸出自己的脑袋往下面看了去。

  这一看,他双腿不停的颤抖,如果不是身边有师爷在,恐怕他已经瘫软在了地上。

  “老爷,老爷。”管家现在腿肚子也在哆嗦,刚才他也看了下去。

  那护城河边上,密密麻麻的,起码有三万身穿黑色铠甲的明军在哪里,更为可怕的是,几乎都是骑兵,那正前方,弓箭手已经将弓箭拉开,盾牌手已经做好掩护,看样子,随时都有可能准备攻城。

  朱志明咽下一口唾沫扭头看向师爷,他见到了一张惊恐无助的脸外,就看不出曾经足智多谋的那个形象。

  “我们该怎么办,明军数万人马,一旦攻城,以我们目前的兵力,恐怕不到半个时辰就会被攻破。”师爷扭头看向远处有些刺眼的武器光芒,扭头对朱志明道。

  朱志明现在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当如何,大清国有严格规定,失土就杀,自己现在只有一种选择,就是抵挡住明军的进攻。

  可是眼看着那恐怖的明军密集阵列,朱志明心中的颤抖,更是没有下达出来任何的命令。

  刷。一支箭射入到了不远处的阁楼柱子上,上下颤抖的弓箭,让朱志明惊呼一声。

  一个士兵迅速将弓箭上射入进来的文书拿过来递给朱志明。

  朱志明颤抖双手打开,看到上面的内容,更是吓得冷汗直流。

  上面清楚写到,半个时辰不打开城门,全城屠杀。片甲不留。

  抵抗,根本没有用,朱志明明白,抵挡下去的最后结果,也就是全城百姓被杀。

  百姓被杀,跟自己任何关系,那些贱民死了也就算了,问题是自己,将会成为明军第一杀的对象。

  “打开。。。。。。。打开城门,为了全城百姓,我们投降,投降。”明智的选择,朱志明下达最清楚的命令。

  谁不怕死,谁都怕,更不要说此刻实力悬殊到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朱志明的话,并没有让士兵反感,那城墙边上的几个士兵听到命令,将旁边代表清军的旗子赶紧取下后丢下城墙,随即打开了城门。

  朱志明的聪明,算是救了全城的性命,同时也救下了他自己的性命。

  这次亲自带兵过来的,可不是孙传庭、阎应元这些善良的将领,而是蒋先一。

  蒋先一在明军就有一个屠夫的存在,他要是下达的命令,就一定会去执行。

  城门缓缓打开,朱志明率先出了城门,来到明军面前,叩拜并且献上县令大印。

  蒋先一冷哼一声,接过县令大印片刻,随即又扔给了朱志明,当前他可是没有任何心情接任这九连城县令,他还要带领兵马趁机立即往前突进,至于这个位置,还是让朱志明担任的同时,准备迎接后面的主力。

  朱志明可是心肝都快吓掉,他以为这已经是明军的主力,可是听这将领的话,这不过是前锋,主力还在后面。

  夹带着疑惑,朱志明赶紧的将自己的脑袋剃掉成为秃头,然后开始布置劳军的物质。

  心慌的等候,黄昏十分,看着远处滚滚铁骑以及遮挡天空的尘埃,朱志明心中咯噔一声,他都不知道究竟是有多少人马过来。

  部队一直在通过,一直到第二天天明的时候,所有的人马才算停留下来,朱志明心都提到嗓子眼,这大概是有将近十三万的人马。

  小心翼翼的,朱志明一面紧张的安排着大军的住处,又赶紧安抚百姓不要惊慌。

  沈阳,此刻已经让改名为了奉天,此刻,身穿着将军便服的盛京将军图阿善正坐在一张青藤椅子上,手中拿起一袋烟卷吧嗒吧嗒的抽着,而在边上的茶几上,除了两个装满果子的盘子外,还有一份已经撕开的书信,书信的内容,此刻就压在了那青花瓷的茶杯下。

  信纸已经出现了一丝的褶皱,图阿善丝毫没有在意水已经将文书弄湿。

  在他看来,这份文书,不过是一份杞人忧天而已。

  文书的落款,龙飞凤舞,上面书写着多尔衮三个字。

  这份文书,是多尔衮的亲笔信,而内容,正是让图阿善密切注意鸭绿江一带,谨防明军偷袭。

  接到文书的时候,图阿善只不过嬉笑两声,就不将这份文书当回事的压制下来。

  他个人认为,多尔衮已经没有当年的那种雄心万丈。

  明军。从鸭绿江进攻,这个玩笑,并不好笑,图阿善在心中耻笑多尔衮的同时,更是将多尔衮跟自己手中的几个将领作为比较目标。。。

  一切的安逸环境,让图阿善没有任何担忧。

  明军目前在黄河一带正在和岳托以及多铎等人交战,这天寒地冻的,明军怎么会来到这里,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将军。将军。”院墙外面刺耳的叫喊声,让闭眼抽烟的图阿善皱起眉头来后将旱烟袋子放在了边上茶几后端起茶水缓缓看着那已经出现枯草的拱门。

  见到来的是奉天都统索尔,图阿善缓缓问道:“慌什么,天塌不下来。”

  索尔可是万分焦虑,迅速来到图阿善跟前,索尔将一份文书递给他惊恐道:“将军,急报,明军主力渡过鸭绿江,占领九连城。”

  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