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寂静农场-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晟看到他竟然拿着手机计时。
只听他说:“我估计从它们掉头到停止的距离有两公里半,可是它们只用了不到三分钟。”
“是挺快的。”李晟不知道这速度到底是快还是慢了。
阿里看他无动于衷,终于相信他真的不懂马。他带着无奈又有点兴奋地说:“你知道一般的马跑千米需要多长时间吗?一分钟十秒之内已经算是比较出色的长途赛马了。可是你这里的马都能跑出这样的速度。难道你不应该兴奋一下?”
“可能是见多了。华夏有句话,见惯不怪!”李晟笑着说。“我们下去吧。”
他已经看到已经停下的马群中的母马已经往回跑,而且还在嘶叫,应该是在呼唤落到后面的小马。
他们下到山坡,和李晟建立过连接的六匹马都走了过来,纷纷用鼻子嗅他。
阿里看到这状况,笑着说:“看来它们都很喜欢你。”
李晟心说,这些马都是从空间里带出来的。空间里的动物对他有很强的天然亲切感,这六匹更加是和他建立了感应连接的。当然会和他亲近。
又听阿里轻声说:“这些马应该有一公尺半吧。”
李晟并没有量过。不过最高的那匹的马背已经到了他下巴位置,这高度应该超过一米六了。其他几匹稍稍矮了一些。
阿里看到马的耳朵竖着,便轻声说:“现在它们应该比较放松,我能摸摸它们吗?”
李晟点头说:“当然没问题。”他之前在国内玩骑马的时候,教练千叮万嘱,千万不能随意靠近陌生的马。不然很容易受伤。不过现在有他在,这六匹马应该不会做出有危害性的动作。未完待续。
第三卷 第一三九章 礼物(保一)
对于和马亲近,阿里好像非常在行。他对着一匹浑体黑色的马又是抚摸又是轻声说话,看牙口,还特地拔了一把草喂马。一切都做的很顺溜。
做完这一切,阿里压了压马的后背,看马没有什么大的反应,笑着对李晟说:“我想它允许我骑它。它叫什么名字?”
“应该没有问题。名字还没起。”这些几匹马都是直接能和他简单沟通的。在智力方面也远超普通的马匹。
阿里得到他的同意后,小声地在马的耳边说:“宝贝,放轻松。我不会伤害你的。”说着将马鞍马缰都放到马匹的鼻子下,让它闻一闻。
那匹马耳朵弹了几下。
阿里笑着小心翼翼地将马鞍绑在马匹身上。他发现这马没有任何的不安表现,笑着对李晟说:“这马很温顺!”
李晟笑了笑说:“你要小心一些,这些马散养了一段时间,可能有一定的野性。”阿里现在要骑乘的这匹马,他倒是不担心。但他担心阿里还想骑那些本来就是野马的马。
他说着也将马鞍系在火红的马王背上,又套好缰绳。等阿里也弄好了之后,他才翻身上马,说:“小心一些,这些马已经很久没有被人骑过了。”他也许可以和马沟通,但有些是电光火石之间,就算他控制住了马该发生的已经发生了。
阿里没有在意他的话,轻轻一踢马肚,那匹马就开始慢慢想山坡下走。不过速度并不快。李晟也跟了上去。
马王很快越过了阿里的马。那匹黑马任阿里驱赶也不敢跟上并排走。
他们很快来到山坡下,这里的的地形比较平坦,李晟一踢马肚。红马就开始加速,李晟似乎能感应到它的激情。
马王跑了起来,马群也随即跟着跑。阿里胯下的黑马就跟在李晟侧面,但始终落下一个马头的距离。这匹红马才成年,是这群马总跑的最快的。而且还很年轻的马王。这群马能跟上,已经很不错了。
马群的速度很快,李晟和阿里根本没办法说话,一张嘴就能灌一口风。慢慢的,红马和黑马拉开了一段距离。其他马更加是落后很多。
他们策马跑了大概五六公里,李晟感觉差不多了,什么体验也体验完了。便拉着马缰让红马停下来。
红马双踢高高扬起,发出一声长嘶。
过了十来秒,阿里才赶了上来。
他笑着说:“刚才远远看着还不觉得。这马比我骑过的马都快。当然,你那匹红马更快。”他翻身下马,又摸了一会马脖子,一边摸一边问在做同样事情的李晟。“这是什么血统的马?我之前从未听说过。”
“是一种新马。还没命名。”李晟只能这样敷衍过去。
“你有打算出售这些马吗?”
李晟到没这个打算。之前他并没有让人带着马去参加赛马的计划。如果这样卖,在没有任何名气的情况下,不可能卖出什么价格来。
不过他听阿里这么问,就知道他是想要买这匹黑马。他不是很舍得。毕竟是能和他沟通的,虽然只是一只动物,但也是一只变得特殊的动物。
所以他说:“这匹红马,你这匹黑马还有路上一直跟在你附近的那四匹,我都不打算卖。这是我打算留作种马。其他的可以送你一匹。不过那些都可以说是野马。你想要带走还需要驯服才行。”
阿里正是看上了这匹黑马,听李晟这么说心里有点失望。说实在的,李晟那匹红马才是这群吗马中最好的。但是他知道李晟不可能放手。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不过李晟好像并不打算满足他。
当然,他也是好马之人,知道一匹好的种马很难找。如果是他,也绝对不会将这样的马卖掉。
当然他也不算是完全失望。刚才他也注意到,后面那一群马速度虽然慢了一些,但就算是那样,它们的速度也是飞非常快的。而且耐力也非常好。
这样的马如果经过训练,应该比他现在养着的马都要好上一些。
不过他临时起意买马,并不是想着要买回去就训练做赛马。很多赛马比赛参与资格还是有不少要求的。一些高等级的比赛,还需要提供马的血统之类的资料,还要有马会登记信息。而这些马李晟都还没命名,更没有说血统来源之类的。阿里想买马主要是想拉回中东和他那些赛马进行配种。看能不能培养出更好的赛马来。
虽然不能得到最心仪的马,但李晟说能送他一匹其他的马,他也算比较满意。那些马至少在速度上并不慢。而且这么高大的马还能有这样的奔跑能力,确实很不错了。这种马胸廓宽广,四腿长而健壮,至少也是一种长途赛马的优良品种。
他们让马休息了而是分钟左右,又骑上马回刚才来的地方。不过这次并没有跑起来,更像是在漫步。两人差不多是并排走着。阿里说:“你这些马好像都很不错。我想这应该会成为非常出色的赛马。但它们现在还没有名气,不好定价。”
李晟知道赛马的价格有高有底,但价格高的,都是那些用名马配种出来的。所以阿里说的都没错。他也明白对方想说什么。他只是笑了笑说:“也不用谈什么价钱。就当是我送你的礼物。”
阿里听他这么说,也不再推辞,说:“我看上一匹大概小马驹。看着应该是一岁半的样子。”
李晟没想到他已经选好了,问:“那一匹?”
“那匹浑身黑色,额头重点有一个菱形白斑,脚下白毛的那匹。”
李晟刚才也看到有那么一匹半大的马。样子确实挺漂亮的。他点头说:“小马确实比较容易驯服一些。而且我想那匹马应该是你骑着的这匹的儿子。”
“真的?”阿里有点惊喜了。
“这些成年马里只有这一批黑色的。我想你看上的那匹是它和一匹白色母马生下的。”李晟笑着说。
其实他只是胡扯。那样大的马,至少也有一岁多。应该是当初直接从空间里带出来的小马。空间里的马群可由不少黑马的。
但他是看出阿里对黑马好像情有独钟,便扯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让他高兴一下。
阿里果然很高兴,说:“这份礼物我非常喜欢。”
李晟不知道这些马到底适不适合赛马。就算很值钱,但李晟这会送一匹给阿里也丝毫不心疼。毕竟他欠着阿里很大一个人情呢。要不是上次阿里帮他拆借到一百亿美元,他也未必能搞垮巴西嘉吉。更不要说赚到超过一百亿美元的利润。
而且送给阿里,如果能在赛马圈子里混出一个名声,也许能让寂静农场这些马的名气响亮起来。送马也可以当做是一个投资看待。
他们到了出发时的山坡,松开了缰绳和马鞍,这会太阳也西斜,他们便乘坐直升机返回别墅区。
晚上的时候,李晟邀请阿里到他的别墅吃了一顿晚饭。说了一阵子话,阿里便离开了。李晟给巴布尔打了一个电话,让他将农场出产的农产品列出一个详细的清单来。
第二天早上八点多,阿里昨晚了祷告,然后就过来李晟这边吃早饭。之后,李晟将巴布尔传来的产品名单交给他说:“我知道你们中东人忌讳的东西,都已经剔除了。这里面可能还有我不知道的。”
阿里笑了笑。李晟这种细节上的尊重,让他感觉舒服。
他拿着那份名单低头仔细看了起来。他发现寂静农场出产的农产品种类其实还真的不少。
牛肉、禽蛋禽肉、鱼子酱、松露、松茸、大米、面粉、芝麻、花生、咖啡、可可、茶叶、蜂蜜,另外还有十二种蘑菇。
他看了一下,觉得那些禽蛋和禽肉是不适合他做代理的。那些东西除非是用飞机空运,不然运输还是比较麻烦的。禽肉除非是冰冻货物,不然船运的话,根本而不可能,而禽蛋则根本不可能冰冻。但中东人除了外来劳工之外,恐怕没有人愿意吃冰冻过的禽肉。
除此之外,其他东西其实都是可以试着销售的。他将鸡鸭鹅几种肉类和蛋类划掉,然后将单子还给李晟说:“除了我删掉的,其他的应该在中东都是有市场的。”
李晟看到他划掉的那些,点了点头说:“那你先做一下市场调研,这些你打算要代理的货物,需要多少。如果可以增产的我尽量增产,如果不能的。这需要和费尔南多和陈博他们商量配额如何重新分配。”
“这个当然。”
李晟对阿里打算不打算代理的东西,并不怎么在意。农场的禽肉禽蛋,主要市场是巴西。而且养殖的数量也不算很多。至于除松茸和松露之外的蘑菇,现在也在欧亚市场和巴西市场销售。但这些东西,扩大产能还是比较方便的。但是另外一些,要扩大产能的话,投资不小。李晟不一定愿意。
阿里办完这些事情,却没有马上离开。他在等他的私人驯马师过来。他打算先将李晟送给他的那匹马给驯服了。驯服了之后,尽快运回去。未完待续。
第三卷 第一四零章 小镇规划(保二)
阿里在寂静农场待了四天,将那匹小马送出了农场后,他就离开了农场。
不过寂静农场送走了他,也迎来了两批客人。一批是李晟邀请来做城镇规划的华夏团队。
而另外一批却是秘鲁利马大学一个语言学教授带着他的学生来到了农场。这批学者到来,也是经过提前申请的。他们来的目的,是想要研究吉洛洛部落这个新发现的印第安人种群的语言。
李晟两天前听说他们是搞印第安古语言研究,对他们的申请开了绿灯。不仅允许他们在寂静农场逗留,还承诺会为他们提供一切方便。
这不是因为他们学者的身份而讨好。而是因为李晟举得这样的研究不管有没有作用,他只需要表示对印第安人一如既往友好。这是一种投资。
不过,这些学者来到后,李晟就是和他们见过一面。之后就由托马斯招待了。
至于那支城市规划团队,才是他最近需要认真招呼的对象。
当然,他也不可能天天跟着。招待他们的事,李晟出人意表地交给了白秦。白秦是华夏人,也懂葡萄牙语,和专家农场附近一些居民的沟通方面不存在问题。而且白秦前段时间跟着旅游团,这会也算是农场里比较能说会道的。同时,他也能保护这些专家的安全。可谓一举数得。
当然,他也密切关注这个事情。让白秦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马上跟他说。
在华夏那边也有了新的变化。这天罗峥给李晟打了一个电话,说江南药业被调查的事情曝光。加上之前水军铺天盖地的黑,江南药业的股票已经跌停板,股市上买单堆积如山。
不过罗峥觉得现在还不是入手的时候:“如果现在开始入手的话,会给股民一种希望。我们可以等股民的恐慌情绪差不多了再入手。”
李晟在这方面只能听他的意见。虽然他觉得那会让很多股民利益受损。但“股市有风险”不是白说三十年的。在股市损失,与人无尤。
他没有过多干涉罗峥在华夏的操作,只是说:“资金如果不足,随时给我打电话。”
他现在账户上还有上百亿美元的存款呢。虽然这些钱可能还不够的建城和后续计划的。但那些都暂时还不用考虑。那至少需要三四个月后才开始真正实施。到那个时候,牧草销售方面的资金就会回笼,他不用愁没有足够的资金。
与此同时,空间里他也获得一些收获。不是找到了新东西,而是这次进去取在空间里监控那片虫草产地的录像中终于发现了有大量飞蛾在晚间飞舞的录像。那应该是在交配。
而在地上,他也发现了无数巴掌大小的飞蛾尸体。这是一种生存就是为了繁衍后代的昆虫。
他将环境监控系统上的数据一一记录下来,这些都是以后农场培育虫草的重要依据。不过他想要知道该怎么培育虫草,还需要知道更多的东西。因为他现在还没有拍摄到这些大飞蛾是从哪里出来的。
按道理说,飞蛾这样的昆虫变成成虫后,寿命通常不长。而他已经拍摄了一个多月时间,可是并没发现飞蛾破蛹而出的景象。除非飞蛾诞生自其他地方,不然,这些飞蛾应该是变成成虫后已经生存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如果是那样的话,他还需要观察或者实验才能了解飞蛾的生活。另外,他也需要找到飞蛾的食物。
接下来的几天,他主要就是处理一下农场的一些需要他决定的事物,另外随时和罗峥他们保持联系。再有就是到空间里寻找那种飞蛾可能采食的花蜜。
城镇规划团队在拿到当地气候和水文资料,又在附近几个村落进行了一下调研后。他们的队长找到了李晟。
李晟听完他的话,有点邹眉头:“邹主任的意思是,那片地方不适宜建城镇?”
邹主任很肯定地说:“是的。虽然那片河岸地势还算是比较高。但每年雨季马普埃拉河的水位通常会接近河堤上沿不足一米的高度。在三年前,还发生过一次洪水淹没了大片的河岸。而我们在和东岸的奥里希米纳村的村民了解过。那样的洪水十年就会有一次。而水位最高的一次,漫过河堤超过三米。”
他顿了顿,看李晟没有说话,才继续说:“如果在这样的地方建设城镇,一旦到了洪水期,城镇内很容易因为排污系统不畅而发生内涝。如果是大洪水的话,甚至会淹没整个城镇。”
李晟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没错。不过不建在那里,难道要建在农场内陆?
但他并不希望城镇太过深入农场内部。以后他还打算要建一条公里让城镇与外界相连,如果太多的车子进出农场,他担心会引发不少麻烦。
“你们有什么建议?”
邹主任拿出他们测绘到的地图,说:“我们有两个替换方案,一个是将建城地点想西移动二十公里。”
李晟立即否决这个方案:“那不可能。”
邹主任也不问为什么,继续说第二个方案:“其实在河边附近有一片地方地势是比较高的。李先生,你看这里。”
他说着摊开地图,指着距离西帕鲁湖口不到一公里的地方:“这里有一片台地,要比原先选定的地点地势高五到十米,面积有八十多平方公里。这里很适合建城。问题是这里距离现在的码头有十多公里,”
李晟看到那是一片不规则的台地,从等高线上,看,确实比码头附近要高出好几米。周围的地势也相对比较高。
他也记得上次大洪水,那片地方确实并没有被洪水淹没。
而此时,他也想到一些之前从未考虑过的问题。现在的码头区,如果一旦发生上次那样的洪水,码头的设备就可能会被淹没,而且那些仓库至少一层楼的东西都要报废。如果洪水时间足够长,农场的产品就可能无法外运。
如果是一开始,他到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担心现在农场对码头的依赖很严重。如果因为洪湖水造成码头设备损坏,要想让码头重新投入使用,怎么也要到洪水退去一个月左右。如果真发生那样的事,是现在的农场无法承受的。
他沉思了片刻,说:“那就用第二个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我要求在合适的地方建一座码头。而且这座码头必须要比现在的码头地势高四米以上。”
邹主任听了他的要求,在图纸上琢磨了一番说:“在这个地点建那样的码头没有问题,但是工程量会比较大。这里的河滩地有两公里宽,如果想要建成李先生想要的那样的码头,就必须在这里重新开挖一条河道。”
李晟看到他用铅笔在那片台地的东侧画了一条线,点头说:“你们先计算一下需要多少工程量。”
邹主任点头。说:“好的。另外,如果李先生决定在这个地方建码头的话,我建议将挖出的土方堆积在这里,让这里变成一个平台。这样的话,码头就会位于河的左岸,那样对停泊更大型的船舶更加有利。不过那样做工程量会增加很多,另外还必须要建一座桥。”
李晟一听,眼前一亮,说:“这个建议很不错。”
建那样一座码头,确实会耗资巨大,但同样也有很大的好处。他可以将码头从小镇独立出来,而且河流的淤积对码头的泊位影响会更小一些。
至于建桥,那也可以视作是后续公路工程的开端。
当然,在手续上也肯定会麻烦一些,毕竟将一条农场的界河变成农场的内河。这设计到一些土地权属方面的问题。他是必须要处理好的。
邹主任听他这么说,便笑了,说:“如果李先生容易这个方案,那我们接下来就针对这片地方进行规划。不过因为这片台地的形状不规则,特别是在靠近河岸的一段比较狭小。所以在规划可能就没办法按照李先生之前的方形布局了,规划也复杂一些。”
李晟点头说:“那没有关系。只要面积差不多就行。”
他对城镇的形状没有什么要求,反正也不需要建城墙。
他问:“这份图纸能给我一份吗?”
“当然可以。这是电脑打印出来的。我们可以打印很多出来。”邹主任对自己的意见能被采纳,还是很高兴的。
如果按照之前李晟指定的地点,就算他们的规划再漂亮,也是一个失败的项目。但是如果按照他们这个替换地点规划,却会完全不一样。
在他走了之后,李晟看着那份图纸。图纸虽然只是显示了码头到西帕鲁湖之间的河岸地区。但也让李晟看清楚了,其实这片土地的地形并不是完成平坦的。而是南低北高,虽然落差不是很大。但在洪水到来的时候,高出的几米,却非常重要。在北部比较高的区域修建道路,不会因为洪水而中断。在这个台地修建建筑,也不会因为洪水而被淹没。
另外,那片台地建了城镇后,依然有一大片的土地。这片土地完全可以划出来充当工业区,和专门供镇民租用农田种植蔬菜和水果之类的农作物。
只是现有的码头怎么办?
一个在洪水期可能没有办法使用的码头,总觉得不安全。但如果废弃好像又有点浪费。
他想了片刻,旧码头可以专门用于作活牛外运。
屠宰场那样的工厂,他是绝对不会打算建在城镇附近的,那污染太厉害。他决定码头可以继续使用。但设备什么的,到时候可以转移到新的码头。而在丰水期,也可以用来装卸牧草和粮食。那样多少能增加农场的输出能力。未完待续。
第三卷 第一四一章 背叛?变数!(保三)
时日过得很快。
费尔南多安排到足球学校的教练团队抵达。
安顿陈博帮忙找的技术工人。
农场再次招募工人。
第三届寂静农场足球杯在雨季踢完。
加上农场本来就有的事情,时间一眨眼邮过去了一个半月。虽然距离上次去华夏不足两个月,但这次他必须又要去一趟。这次不是为了农场的业务。而是为了收购江南药业的事情。
罗峥打电话过来告诉他,新光药业已经收购了江南药业超过50的的股份。其中大部分是从股市里收拢的,也有很多是请其他股东手上拿到的。
现在新光药业已经是江南药业第一大股东,已经足以入主。所以他必须要回去一趟去工商办理手续。这些手续都是需要股东本人亲自到场签名确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