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寂静农场-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不如之前的罗峥。同时媒体也传出南光集团和某家外国公司签订了供货协议。而那家公司面临倒闭的消息。
那让整个华夏议论纷纷,南光的官网被爱过网民冲击的瘫痪。基本都是骂南光集团卖国,让李晟滚出华夏。
但南光好像是陷入了内部矛盾,对于坊间的传闻,没有拿出什么公关措施,任由谣言满天飞。
周四,南光集团才对事件发声,但含糊其辞。半个小时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了很多,但明眼人能看出其实什么都没说。
周五的时候,又一家公司找到了李晟,提出希望能购买一批弗洛葛素和斯特彤。
面对这家公司的代表,李晟想表现的很沉稳,但给这家公司的代表一种急切的印象。
而恰恰是这一天,美国方面再次爆发新闻,说世界上最大的医药代理商成立不到一年就面临银行逼债。一个据称刚从环太贸易辞职的高层隐晦地暗示,环太贸易已经进入破产申请流程。
而那个高层李晟恰恰见过,正是和威尔斯一起来谈判的其中一个人。另外一个是律师。
环太贸易突然收到南光集团发来询问双方之间合同履行可行性的传真。
威尔斯拿着这份函对几个合作伙伴笑着说:“看来李晟确实是上钩了。”
他们商量后,在对南光集团的回复中肯定地回答:合同将会履行。但“希望能稍稍延迟供货时间。”提出期限能延长两个月。并说明公司“在资金周转上出现一些麻烦。正在努力解决。如果顺利可以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履行合同。”
李晟让公司发函同意将供货时间延迟两个月。也就是环太贸易可以延迟两个月的期限去筹集货款。
在第二天,李晟显得急不可耐,在休息日和那家公司签订了几乎和环太贸易一样的合同。但违约金不是两倍,而是三倍。
而在第二周的周一,南光集团就收到合同金额的一半,两百亿美元。
南光集团马上开始筹备送第一批货物的时候。
另外一笔同样的金额也打入了南光集团的账户,这笔款子来自美国环太贸易。在和款项到来的同时,环太公布了和南光集团的合同,并且宣布得到了美国数个大财团的支持。
李晟面对环太发来的要求尽快发货的函,笑的很开怀。
不过他很快收起笑容,脸上一副冷凝。他叫来集团的营销部经理,让他和环太贸易商量,能不能按照他们上次说的那样延迟两个月发货。
环太变得非常强硬,要求南光必须要按照合同规定的三天时间内发出第一批货,也必须在合同规定期限内供应完这批货。
李晟却让南光集团将第一批货物发出。并且逼催另外一家公司马上转入第二部分的货款。另外做出同时要给环太贸易发货的姿态。
因为两家公司在合同上都要求必须在第一批货物发出之后的一周之内将剩余的一半货款支付。他这翻作态,让外人看着,想要逼得两家公司因为后续资金不足而违约。
一周之内,价值超过两百亿美元的两种药物从临港口装船发出。同时南光集团突然宣布:接受华夏药品监督局和物价局的建议价,弗洛葛素建议市场价十万五千rb,斯特彤市场建议价位每粒两百元。南光集团同时宣布两种药物的产能。
而这个产能,比之前市场估计的高出三倍。原来南光集团在西北、西南另外还有十二家工厂在生产这两种药物。
威尔斯接到这个消息,他先是一阵暴怒,嚷着要控告南光集团违约。但找来了律师,发现律师脸色不是很好。律师告诉他,李晟那样做并没有真的违约:“威尔斯先生,合同上规定虽然有规定南光集团不得将两种药物的代理价低于我们进货价的120,但其中人力不可抗拒的条款上注明了如果受到政府干预价格,他们可以做出调整。”
威尔斯也想起了这一条,当初其实李晟提出这一条的时候,他还反对过,只是想到手下给他提供的李晟的性格分析,觉得李晟不可能愿意降价。而李晟和华夏其实有很大的牌面可以谈判。觉得作为让步,李晟也许会稍稍降价,而且会拿出他们签订的合同作为依据,让华夏官方不得不同意他们的定价。
可是现在,他发现那都是他自以为然。南光集团不仅将价格比到他们环太进货价低,在市场价方面更加是低的无法想象。他们进货价就是华夏规定市场价的三倍。以这样的价格,在南光集团货源充裕的的情况下,谁还会买他们的?从美国飞到华夏的机票也不过两千美元不到。如果他们不想亏本,也许美国人都会跑到华夏去就医。未完待续。
第四卷 第四十章 “环太骗局”的结局
更重要的是,两家公司的的贷款都是拿着和南光集团的合同去谈的。现在这份合同不仅仅是废纸,更加是一个吞金的怪兽,他们如果继续履行合同,亏的就更多。
银行绝对不会在向他们贷款。
威尔斯脸色苍白地瘫在椅子上。他知道一切都完了。
他脑子里像是灌注了水泥似的,好像完全凝固了,什么也想不到。那不是两百万美元,而是两百亿。而这笔钱经他的手丢到太平洋了。那相当于美国一个航母编队无缘无故沉了。
他们这边怎么样,李晟不想管。欧阳在晚上找到了他,说:“计划已经完成了。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需不需要我配合?”
这次计划是他一手策划的。不过结果却有点出乎他意料之外。在他设想中,两家公司,一家手上的款子打一半给南光集团,而另外一半则打到另外一个秘密账户上。而他们也确实那么做了。
控制那家公司的正是一直表现的看他不顺眼的赫尔斯或者他真的叫这个名字。其实那个霍尔斯是欧阳在就认识的一个专业骗子。为了这个计划,欧阳已经策划了两年。霍尔斯现在已经消失。也许已经到了南朝去整容。而那家公司的工作人员不是他的人就是霍尔斯的人,用的都是假身份。现在那家公司已经人去楼空。可以说,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操作那两百亿美元。
在他的原先的想象中,李晟会白白得到那家公司一半的款子,然后让环太不得不吞下死老鼠继续和李晟做生意。在他心里,也觉得李晟不可能放弃那么大的利益,将两种药降价。但李晟却那么做了。现在南光集团一下子得到了三百七十五亿美元这种情况下环太是不可能在支付另外一半货款的。他没想到,自己做了那么久的计划,获利最大的,竟然是李晟。
其实他可以在一开始就将第一次汇的货款转到自己的秘密账户上的,但是他需要给李晟一笔封口费。因为他不想隐姓埋名地生活一辈子。所以他需要李晟为他保守秘密。
而如果不和李晟合作,他知道李晟是不可能和环太签订合同的。所以他必须要给李晟足够的利益。可是没想到,李晟竟然是两边通吃。轻易就拿到了比他们一帮人得到的还要多一倍。
现在李晟这么做,他不得不来一趟。因为这已经超出了他的计划。
李晟摇头说:“我只需要按照合同办事。没有什么需要你配合的。”他并不想和欧阳有太多的接触。
不过他也希望欧阳能躲过去,要不然总会牵扯他来。他想了一下说:“你那边不会有麻烦吧。”
欧阳笑着说:“你可以放心,那边的钱已经分配好。人也已经准备改头换面,以后就算是见面也不会装作不认识。”他们那个团队的和核心也就四个人,每个人能分到几十亿美元,这笔钱足够他们挥霍一辈子的。那个骗子集团也不可能才出来做事,
欧阳知道李晟是担心出事会牵扯出他来。他说:“他们并不知道你参与其中。我也只是和其中一个人有联系。那个人已经换了一个身份。他不是个聪明人,不会暴露的。”他这次分到四十多亿美元,也需要慢慢消化。“而我,打算去欧洲。”
李晟点点头说:“祝你一路顺风。”语气很淡,就像是随意客套。
欧阳很快就离开了。李晟揉着眼角,靠在沙发上。
这次南光集团可以说是白白得了近四百亿美元,而两种药物在一周之内,应该就会重新返回仓库。正好作为集团的储备。
这一次,他算是将天捅塌了,但天压在了美国人身上。美国人那边怎么样,他都不太担心。就算美国人那边知道这事有他参与,他也只是按照合同办事,而且对方未必有证据。他和南光集团也许会名声受损,但绝对不会有事。
此时的纽约突然热闹起来。一起特大诈骗案因为环太贸易总裁威尔斯吞枪自杀而被披露出来。
在一处酒吧,斯耐德法尔玛和杰米普特朗脸上都是一片灰败。他们都因为力主自己所在的公司参与这次谋算李晟和南光集团而成为替罪羊。
他们没想到事情会变成那样。
每家集团平均损失超过七十亿美元环太是没有钱还的,银行已经到担保的几家集团去谈判,要求他们这些公司承担各自承担的环太的贷款。
法尔玛喝着闷酒,杰米却是一脸的颓丧。斯奈德啪的一声将就杯子放到桌子上,对普特朗说:“杰米,这次我们算是都完了。你有什么打算?”他是不想再招惹李晟了。他惹不起。
普特朗摇头说:“暂时还没想过。我在想,这次的诈骗案,李晟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你的意思是?”
普特朗喝了一口酒,小声说:“现在想来,我觉得李晟在这次的表现有点反常。李晟在华夏的能量不如果他坚持要将那两种药物的按照之前那个价格,华夏官方再大的不满也不会强行干涉。我觉得李晟其实并没想过要将价格定的那么高。”
“你的意思是。”沃尔玛猛然抬头说。“他定出那个价格,就是针对我们?”
普特朗摇摇头,但又点点头,说:“我不能确定。但我只能这样才能想得通。”
法尔玛沉默片刻,才猛然喝了一杯鸡尾酒,说:“就算怀疑又能怎么样?他做的天衣无缝,而且,规避了所有的法律问题。”他顿了顿,又说。“再说,现在那些已经不关我们的事了。”
普特朗苦笑说:“赫尔斯卷款潜逃,我们未必不是被怀疑的对象。”现在诈骗案被暴露出来,赫尔斯进入他们这个团队已经两年,他们也没想到那混蛋竟然是那样的人,所以与赫尔斯的关系相当密切。
法尔玛诅咒说:“如果我再见到那混蛋,直接将他丢海里当水泥柱。怪不得他会那样针对欧。原来是想要控制在华夏那家公司好做他的事。”
普朗特也没有对欧阳有什么怀疑。因为之前欧阳的计划是非常不错的。而他们后来在欧阳被迫离开后,霍尔斯就将计划的主调从整垮李晟改成了主动合作。也将计划的成本提高到原先的好几倍。他们两个都是反对这个计划的。
只是他们并没能说服其他的同伙。
普朗特笑着说:“没事,至少,我们之前就反对他的计划。现在我们的嫌疑并不大。”美国的法律有利于被告。所以就算他们被怀疑,在没有确凿证据就会不会真的起诉他们两个。
沃尔玛脸上并没有因此变得轻松,而且重提旧话:“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我打算去巴西。”
“你还像和李晟斗?”
普朗特摇头说:“经过这一次,我已经很明白,和李晟相比,我们已经不是同一个重量级的人。他是两百磅的拳王,而我只是一个小孩子,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只是在美国,我已经没有立足之地,巴西那边一个朋友邀请我过去。”
法尔玛听他这么说,点头说:“那也好。”他知道普特朗连续两次出现重大的“失误”,这样的人在美国梦横行国度里,已经被打上无法去除的失败者标签。如果继续留在美国,他接近五十岁的年龄,已经失去了所有可能。
他点头说:“我也准备去法尔玛集团任职。虽然职位不是很高,但至少也是一个机会。”
他是法尔玛家族的成员,虽然不是核心成员,但要在大小子公司担任一个高层还是不难的。
普朗特点头,笑的有点勉强,说:“祝你好运!”
“祝我们好运。”
他们说的诈骗案,不仅在美国引起轰动,华夏这边也有非常的关注。还有大量的媒体要求采访南光集团。不仅是因为南光集团已经确定要将两种药物的价格降下来,而且一降就是砍掉了80以上。但更重要的是,那家被诈骗破产的环太贸易已经被美国政府强行查封。而且那批药物也不可能在送到美国去。
这次被称为“环太骗局”的诈骗案中,获利最大的当然是南光集团。而美国方面则是有八家跨国集团都损失数十亿美元。嘉吉、孟山督、d等美国七个农业巨头,另外还有一个医疗行业巨头。其中还牵扯出花期、摩根大通等银行。
美国方面不仅警方介入调查,还动用了fbi。同时还请求华夏官方协助调查。毕竟那家诈骗的公司是在华夏注册的。华夏方面也很快进行了调查,不过那个公司已经人去楼空,公司内部,除了办公设备之外,没有一张纸片,就是电脑,也已经全部格式化。华夏官方只能回复美国说:没找到任何有用的线索。
而美国方面将箭头直直南光集团。不过华夏的态度也非常强硬,质问美国有什么证据。未完待续。
第四卷 第四十一章 利益分配
美国人当然没有证据证明李晟涉嫌“环太骗局”,而且也不敢对李晟耍横。正如已经上了天堂的威尔斯想的那样,李晟手上有底牌。这底牌不仅对华夏有用,对美国也是如此。如果李晟只是孤身一人,美国或许可以拿捏。但李晟身后有一个华夏。有华夏的撑腰,李晟断了他们的原油生产原料,美国也无法能耐他何?当然,美国也许并不在乎李晟的是有是人工生产原料,中东的石油足够满足他们需要。但是他们也不希望华夏得到李晟手上的所有的原料。
李晟身上的疑点是他在这次骗局中获益最大。但是他所作所为,全部都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而且李晟不是美国人,人也不在那边,美国人就算想用什么协助办案的借口没用不了。
而这个时候,李晟将应付媒体的事情交给集团的公关部,自己则让陈博和罗峥来自己的办公室。这时,事情已经尘埃落定,有些事情是时候让两人知道了。
罗峥笑吟吟地看着南光集团的财务报表。陈博则矜持得多,他只是看了一眼,就合上了。
虽然两人都不知道之前李晟在捣鼓什么,但是这会看到这一个月的财务报表,他们大概也知道美国那边的指控也许是有道理的。但,美国人哭不关他们的事。
李晟这次将财务报表提前给他们看,就是想让他们知道这次他瞒着两人做的事,并不是要损害他们的利益,至于他具体做了什么,他并不打算说明白了。
罗峥笑着将财务报表合上说:“你打算提前分红?”
南光集团是他们三个人的,财务怎么分红,都由他们自己决定。所以罗峥才有这么一问。
李晟确实也有这个想法,虽然他并不缺钱。但这笔钱放在南光集团也没有太大的用处。他就想着索性分掉算了。他点头说:“是的,后面几个月,公司的业绩应该会很不错。留这么多的钱在公司有点浪费。到不如让我们拿着去做别的事。”
罗铮首先赞成说:“那正好,我最近手头比较紧。”
陈博无所谓地说:“我没有意见。”
李晟点头说:“那就这么说定了。等月末公司完税后,计算了成本后,这笔钱就全部拿来分红。”这笔钱也不是全部是利润,寂静农场那边的原料价格也是很贵的。但五十多亿美元,南光集团出去税收和其他成本至少能有超过两百亿美元的纯利润。更让他们满意的是,这些钱是白得的。那些药物还能卖第二次。
陈博笑着说:“你叫我们来不会只是想要说这个事吧。”
李晟再次点头,说:“前几天送费尔南多他们时,我跟你们说过的事,现在可以办了。你们有什么想法?”
罗峥知道他问的是另外找几个合作伙伴的事情,他说:“我们已经找了四个人。他们都远处投资。另外费尔南多和阿里也同意我们的方案。”
他看了一眼陈博说:“方案还是让博哥和你说吧。”
陈博笑着说:“你难道就不知道。”
罗铮哈哈笑着说:“你才是才是老大嘛。”
陈博看了一眼李晟,问:“你真的不参与?”
李晟笑着说:“我在这两种药上面会赚的很多,这次我就不参与了。”
他也是实话实话。两种药的原来都是寂静农场独家提供的。按照以后的定价,原料的成本就占了成药出厂价的40,加上他在南光集团的股份。可以说两种药物主要的收益都在他手上。而他决定让陈博和罗峥他们代理,一个是肥水不流别人田,二来也为了弥补一下两人当初在股权分配上的让步。
陈博听他那么说,便解释他们已经商定的方案,说:“按照我们商量的结果。公司的股份分为一百股,每股需要投资三千万。在股权分配和公司管理上,我占20股份,担任总公司的总裁。罗子125,负责亚洲东部市场,阿里占125负责阿拉伯世界市场,费尔南多占15负责西方和非洲市场。另外的20由我们联络的四个股东均分,他们不负责经营,但会在公司派驻代表。另外20,由你来分配。”
李晟笑着说:“我替我大舅谢谢你们。”他之前对他们说过希望能留下20的股份给莫家。现在陈博和罗峥都算是确认了下来。
罗峥笑着说:“就当是给你的。至于你给谁,我们懒得管。”他这次占的股份比陈博少了许多,但在南光集团,他的股份却因为之前担任集团的总裁所以比陈博多3,他也知道李晟让他们代理自己集团的药物,是为了补偿他们,所以他便退让了。至于费尔南多都比他多,主要是考虑到,费尔南多需要管理的市场是最大的,那点股份算是给他的辛苦补助。
李晟对他们的分配不想说什么。他笑着说:“那我就和莫家那边沟通,让他们尽快将人选确定下来。”
其实莫家也就那么几个人有那个资格。莫家的人丁虽然挺旺的,但莫常峰不可能为二房和三房的给李晟提要求。莫家大房这一代人有七个,现在莫馨然已经从莫氏企业出来,剩下的,这次给出四个名额,那么还会留下两个留在莫氏。那样莫常峰的担忧就可以完全消散。
陈博说:“那得快一点,我们要尽快注册公司。”注册公司需要所有股东到场。如果以后在入股的话,股权变更同样需要全部股东到场。
李晟点头说:“我会让他们尽快确定的。”
罗铮问李晟说:“你那个农场计划怎么样了,我好像看到你的特助好像去了澳洲,媒体都报道你打算在澳洲开办另外一个大型农场了。”
李晟知道他这会问这个问题,也许他自己想知道,但更重要主要的原因或许是黄磊让他问的。
肖耀杰在澳洲干得不错。仅仅是考察就考察了五天,期间去了七八个地方。在期间接受媒体采访也隐约提到李晟有计划再建一个农场。
这个消息对于澳洲来说,是个好消息。寂静农场的存在,仅仅是农场本身就提供了八千个工作岗位,而那些工厂更加是提供了近三万个。而且那些岗位相对于巴西同等工种来说,薪水还特别高。如果在澳洲也出现另外一个寂静农场,几万个就业机会对于人口才两千万出头的澳洲来说,诱惑还是非常大的。另外,考虑到那只是直接就业,间接带动的或许会更多。巴西寂静农场带动的间接就业人数就至少有十万。
另外寂静农场的创造税收的水平也让澳洲政府对这个新的农场落户澳洲非常热衷。为此肖耀杰还得到了澳洲总理的亲自接待。
不过现在肖耀杰已经离开澳洲,去了非洲。那边的媒体没有那么发达,所以那边并没有什么消息传出来。
但他可以通过罗峥告诉黄磊:“暂时还没定。我分身乏术,当然是希望在国内。但是那边一直不冷不热的。我看着比较悬,便让肖耀杰去其他国家看看。澳洲虽然地域广大,但他们对地权的限制很多。只能算是一个备选目标。接下来肖耀杰还会去非洲考察毛里塔尼亚、马里和纳米比亚。这些备选地,我最看好的就是纳米比亚。那里人口稀少,完全可以承包或者租用一片临海的沙漠。”
陈博想了一下,说:“好像纳米比亚新总统年初上台后为了发展经济,修改了宪法重新允许外国人购买土地。”
李晟点点头说:“确实是那样。就是不知道这样的政策稳不稳定。你也知道那边的政治比较混乱。”
罗峥听他这么说,也算是已经知道想要知道的。不过他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需要关心的:“那汽车生产基地呢?你打算放在哪里?”
李晟想了一下说:“如果农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