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寂静农场-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大牛群他更是没有概念。好比他看到那些小母牛的时候,看到它们头上竟然没有角,如果它们的脸长的像牛,他甚至怀疑这些玩意是不是牛和马杂交出来的。
这还是张峰告诉他说:“因为是大牧群,如果牛长着角的话,牛群一旦发生相互攻击,很容易受伤。而且对放牧工人来说也是一个危险。所以在牛长角之前,会用烙铁进行烫封,破坏牛角的生长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也可以在牛角长出来之后将牛角锯掉,非洲的游牧民族就是那样做的。”
而他只能是“哦哦”,以示恍然。
他看着华夏牛仔们骑着马放牧,心里确实有一些羡慕。不过不是羡慕他们会骑马。因为其实他也会骑马。当初他在国内就学过,只是那时没有自己的马而已。
现在牧场里一共有两百匹骑乘马,他如果想要骑着玩也是可以的。不过他骑了一次之后就觉得没有意思,没有那驰骋的感觉。比空间里的马差多了。看来得找个机会将空间里的马弄两匹出来了。
牧场里除非是要运输货物,不然都要求开全地形车,这些车子都是使用电瓶的,车辆也轻,但也能装一些东西,搭乘五六个人都没有问题。它们的车轮子大,单位压力小,对草的破坏比其他车子要小得多。
他开着电瓶车来到刚建好不久的猪栏。里面的小猪还很小,一头也不过是两三公斤,不过它们长到最大也不会超过十公斤。这些都是张峰的朋友那里弄来的。他那个朋友拿到钱后心灰意冷地回国了。
现在牧场有两千三百多对成年香猪,还有一万八千只小猪。不过这些猪是不被承认的。他想要养来买,就必须要帮这些猪获得合法的身份。
那让他去弄不是什么问题。说到底,还是因为钱的问题。他拿出一笔钱,不多,也就是几十万雷亚尔。然后经过检验,所有证件都办下来了。现在这些猪都是可以屠宰和销售的。他也申请了种源专利。这种猪以后就会被称为寂静小香猪。
这猪的肉确实很不香而且脆嫩。如果大规模养殖的话,经营的好,市场应该会很旺盛。只是这种猪现在没人会养殖。他只是安排人按照普通猪一样的办法养着。不过也不投喂人工饲料,暂时只投喂青草和米饭。虽然成本高一些。但终究比喂那些肯定有转基因的饲料强。这些猪他暂时是不打算卖的。他打算扩大到二十万头的时候才开始销售。这段时间一直有施工队进行施工,建了不少的这种猪栏。这种猪的好处是体型小,一个普通猪栏能养的数量比那些大肥猪要多得多。所以就算养殖二十万头,其实也不会有多少猪肉可以卖。
不过为了养殖这些猪,他打算将耕地种植的品种也做出调整。之前只打算种植小麦和水稻。现在看来他需要种植一些大豆和玉米。当然他不打算种植那些转基因种子。
不过这些现在都暂时没办法种。因为雨季快要到了。
平原地区和山区不一样。大西洋的湿润空气从平原上空一路向西。沿途几乎没有任何阻挡。直到它们遇到安第斯山,这些气团顺着地形不断上升,气温下降,气团不得不将肚子里的货吐一些出来当做过路费。这样的雨可以连续不停地下个几天甚至一个多月,然后就是好久的晴天。
也就是说,事实上,海洋带来的水汽,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不会在平原地区造成降水的。但亚马逊平原却又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地区之一。这里的年降水量都超过两米厚。也就是会所一个普通身高的人,都能被这些雨水淹死。那么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
雨林!
这个道理李晟也是最近几天才想起来的。因为其他地方都已经开始了雨季,甚至牧场的北部的丛林地区都已经下了几天的雨了。但是草原上却只下了一场雨。这就好像是远远看到其他地方都在下雨,但就是下不到自己这片地方。
这片草原的边缘都是有雨。那是周围有雨林的地方降雨的时候施舍过来的。不过也幸好牧场的草原并不需要那么多的雨水。雨水少了一些对于牧场的牛来说也许还是好事。
这片失去雨林的土地面积太大,最窄的地方都有七十多公里。平原带的雨林的降水形成机制很简单,就是上午大量蒸发水汽,下午空气受热上升,然后受冷落下。这是传说中的对流雨。失去了雨林的草原,没有足够的水汽,当然不可能每天都下雨。
但不可否认的是,亚马逊雨林的雨季已经来到。
。。。
第二十三章 蓝翔级高手
张峰也注意到了牧场的雨水好像并不是很足。
其他地方都下了五六七八场雨了,而牧场才下一两场。而且雨量并不是很大。别的地方一天能下一二三四场雨,一下就是一二三四个小时的倾盆大雨。而牧场就算是能下,一天也就一场,还可能是周边蔓延过来的,雨势也小得多。
毕竟就算人家云朵想蔓延过来,也得跑一两个小时才能跑过七十公里啊。跑那么远,汗水都流光了。
他对此便是担忧,但又发现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处理,只能听天由命。
李晟却半点也不紧张。牧草能将那些小湖的水传送到每一棵草,而小湖里的水,根本不会干。这种天气相反更加符合他的要求。
农机咆哮,土地被翻开。牧场的种植农业开张。降水没有预期多,农民们也不用担心会耽搁工期。如果牧场的天气也和周围一样。那么他们的工作效率就差的无法忍受了。
其他地方白天可能每天下开几个小时倾盆大雨啊。那样的天气就算是躲在农耕机里也不好工作。而现在这样最多一天下一两个小时的雨,每天都能工作好几个小时。
李晟对这样的天气也很满意。他可不愿意天天闷在屋子里长蘑菇。现在这边并不算多雨,但是空气很潮湿。如果雨水再多一些,那就真的能潮出蘑菇来。
不过他这里不怎么下雨,不代表着没有变化。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周围的河水都很汹涌。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浑浊,河水带着大量的树叶树枝还有虫子,甚至是动物的尸体从河上飘下来。原本岸边高出水面有七八米,但现在只剩下不到两三米。李晟都担心,再下几天雨,这水会不会淹上来。
这天,安东尼跟他说,码头附近的岸堤崩塌一些。如果不将水流挡住,码头那边可能会受到冲击。
李晟一听,这可不得了。虽然出行可以坐飞机。但是现在牧场主要的补给都是通过水路的。现在牧场里吃的用的,都只能从外面买回来。而运载量合适的,当然只有船只。如果非要用飞机的话,那飞机每天都要往外飞一两趟才能满足牧场内部的需要:“走,叫上托马斯,一起去看看!”
三人开着装上了顶棚的吉普车,一路来到码头。
李晟下车后到码头上游那一侧看了一下。上面因为码头的岩石阻挡,水流打着漩涡冲刷这泥岸。之前他还记得这码头上游这边只是突出一两米,现在却已经突出到了五米。也就是会说这里的岸堤被冲掉了三米之多。这里原本比较笔直的岸线在这里深深凹了进去。
他看了一下周围,如果这里继续被冲刷,那就可能会冲到码头后面的泥土。最终整个码头就会和陆地分离,在河上形成一个小岛。甚至河水可能会冲刷掉码头下方的泥土,让整个个码头下沉。这个码头只有六十来米长。全部用石头和水泥建的。如果下面被掏空一点点,自身的重力就能将自己给毁了。
如果说码头毁了也不打紧,修一个码头的钱他还是有的。但他没有这个时间啊。要想修码头,必须要等到旱季。就算开始修了,工期没有几个月也完成不了。那岂不是要半年时间用不上码头?
不过他也奇怪,是今年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是往年也会有:“安东尼。这情况以前发生过吗?”
“这里每年都需要整修。只不过今年好像特别严重。”安东尼皱着眉头说。“下面的沙包好像都被冲走了。”
李晟感应了一下。可不是吗?那些沙包都已经滑到河底去了。这会他也算是弄明白了。这也许和他将河里的淤泥都弄上了岸有关。
河水加深了。沙包底部高出河底,如今水流加大,下面的泥支撑不住就滑下河底了。码头这迎水的一头产生漩涡将泥土带走,最后形成这样的小湾也就不需要意外了。
没想到自己还是罪魁祸首。李晟摸摸鼻子,这事可不能说的。他想了一下说:“托马斯。你看如果在这里弄一些木桩,然后丢一些沙包进去,行不行。”
他特地叫托马斯过来,就是因为托马斯是丛林专家,应付这些事情总比他在行。
“这个安东尼比较在行。”托马斯却说。“不过我认为是可行的。不过我觉得可能需要很长的木头才行。”
李晟也知道确实要很长的木头。这里的河边的深度有七八米了。加上下面的软泥,没有十多米长的木头还真的没办法。
“安东尼。你觉得该怎么弄?”
“之前我们也想过要用木头将这里用木头固定岸堤。可就是就是因为需要的木头太长,没办法打桩,所以最终才没有那样做。”安东尼耸耸肩说。
李晟仔细感应了一下,发现河底的淤泥虽然被清除了,河岸也变陡。软泥虽然没有。但要想固定住木头,至少要将木桩打入泥土五米。不然河里的陡坡上的粘土被木桩挤开,很容易被河水冲刷掉,那样木桩也就失去了受力点。只有将木桩深入到河底更深的黏土层才能保证木桩不会被冲走。
可是十多米长的木桩竖起来,要高出码头至少三米。这世界上恐怕没有这样的长人能上去敲啊。怪不得安东尼说没办法打桩了。
安东尼用对讲机叫了人来。张峰现在属于总管牧场的放牧,并不需要亲自去看着牛群。这会他也来了。
原来他是听到码头要被冲垮了,心里也着急。现在牧场里的工人大多是华人。码头出事,也代表这补给不一定能跟得上。这些华人不少都是他喊来的,如果连饭都吃不饱,他怎么对得住人家?
他看到这里的情况也提议打桩。不过李晟也将难题告诉他。
不过张峰眨眨眼,说:“人不行,可以用机械啊!我们不是有挖掘机吗?”
挖掘机敲?李晟心里浮现出一辆挖掘机昂着挖斗,一下、一下,再一下,砰砰的准确敲到木桩上头……李晟这会很想问他是不是蓝翔毕业的。
安东尼眼前一亮,好像豁然开朗,笑着说:“张,你真是天才。”
李晟看到安东尼也认可张峰的建议,忙让叫人拖木材过来,再不快点的话,这里就要被冲垮了。
很快,也顾不得会破坏草场,几辆运木材的卡车将一些细小的木材送了过来。每一根都有十一二米长。卡车上下来说来个人,当木材都搬下来,将一头用斧头削尖了两根的时候,蓝翔神器也赶到了。
安东尼这会也不敢做充当专家了:“张,你认为接下来该怎么半?”
张峰也没客套,走到码头迎水的边上,说:“我们先地探一下这下面的情况,得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打桩。”
于是有工人找到一根足够长的钢管,上了船之后将钢管往下探。找到一个坡度比较小的地方。安东尼看了一下钢管带上来的泥,说:“这下面已经是粘土。我想这个地方可以。不过这里距离岸边有一米多,用人力去扶木桩比较危险。”
张峰看着水里的漩涡,想了好一阵,说:“不用人直接扶着。我们用两条原木一头绑紧了之后顶住对面,中间夹住原木。”
李晟不得不说,办法是想出来的。众人试了一下,只要将两根原木一头绑紧顶住对岸,然后将木桩夹在合适的地方,然后在用绳子绑住,但又不绑得太紧,只需要用力将原木顶在对岸,那样木桩就不会歪的太厉害,又不会被夹住因为摩擦打不下去。
第一根木桩准备好了之后。曾经干过伐木的巴布尔亲自出马,开着挖掘机上到码头,调好位置之后,不知道操纵了那个地方,挖臂“砰”的一声打在木桩上。木桩一下下沉了半尺之深。不过木桩也斜不少。不过巴布尔用挖斗拨拉一下,让木桩尽可能地恢复位置。然后又是一下。
最后木桩被打到和码头平高才作罢。
李晟对在挖掘机里耍酷大的巴布尔竖起大拇指,差点就要夸他:绝对可以和蓝翔毕业生相媲美。
这天,二十来个人忙活到夜里。又是打桩又是填沙包的。终于将那个面积超过三十个平方的地方填平。也确保了码头的安全。
。。。
第二十四章 超级访客
码头的事情让李晟长了心眼。他不知道其他地方会不会也因为河床变深河岸出现塌方。他也交代了牧民仔细观察一下。
结果是乐观的。因为河岸的牧草长的不错,有了草的保护,并不算很急的河水没能将泥土冲刷走。
不过有工人报告说在河边看到了鳄鱼。
这是一个早上,一名牧民通过无线电报告在距离河边十多米的岸边发现了一只大鳄鱼。
鳄鱼啊,这可是大事情。鳄鱼这玩意就是河里的大白鲨,一个不小心就落个一口两断下场。托马斯这次是专家,被林铭叫上一起去。
这只鳄鱼都爬上了岸,它就有可能会袭击工人。这次李晟带上了枪。
当然,李晟也担心它会爬到牧场中的小湖。真出现那样的情况,就真的糟糕了。
很快他们驾着直升机飞到了现场。这里距离木屋区已经很远,而靠近亚马逊河。那片原先会被河水长期浸泡的林地也能清楚看到。
他们还没降落,那条灰黑色的鳄鱼可能是受到惊吓,快速地回到了水中。
托马斯对驾驶飞机的李晟说:“是黑鳄。世界上最大的鳄鱼。现在数量已经很稀少了。”
李晟可不管它少不少:“它越大,对牧民的威胁也就越大。你能找到它吗?”
“不用急,它很快就会浮上水面的。”
李晟嘟囔说:“最好能在下雨之前。”这也是因为雨林里早上很少会下雨,他才敢驾着直升飞机飞到牧场的边缘。这些地区,可是牧场的多雨带,周围的雨林下雨总是会蔓延到牧场的边上的。
“它在那!前面。”托马斯叫着。
李晟早就“看”到了。他只是不想让托马斯看出异常而已,水下的情况他只要去感应,就能一目了然。如果他需要,甚至可以让水将那只鳄鱼托到飞机的高度定住。
河面上,那条鳄鱼像一条快速移动的木头,沿着尼亚蒙达河向下游游动。而且它的要去的方向好像还是那片属于牧场的水淹林地。飞机追踪了一阵,鳄鱼果然进入了那片林地。飞机当然没办法继续追踪。
李晟不想放弃。
牧场周围有一条这样的危险动物,他怎么能放下心来?飞机返回到牧场南边林地的边沿降下。他和托马斯跳下飞机。两人都带着枪。而李晟更加是带着三支枪,可以说是全副武装。
他们进入林地后,托马斯一边走一边介绍这黑鳄这东西:“黑鳄也有人家它黑凯门鳄,但事实上他并说不属于真的凯门鳄,只是因为它也生活在凯门鳄一样的地方所以才有这样的一个叫法。那其实是一种误会。凯门鳄的体型比黑鳄小得多。而且黑鳄只在亚马逊丛林才有分布。它们很少袭击人,但是会袭击牲畜,甚至会吃其他的鳄鱼。但它对人类没有太大的危害。现在它们的数量已经很多,但巴西依然将它们列为濒危保护动物。我想射杀它并不是好主意,而且会违反法律。”
李晟眨眨眼,说:“我会试一下它会不会袭击人。如果真的不会的话,我想我不会对付它的。”他说着加快了脚步。
“嘿,李,等等我。”李晟的速度很快,这片曾经被河水淹没的树林因为没有蔓藤,所以树冠层没有那么密,就是树也没有那么高大。李晟几乎是用跑的在走。他知道这片林地有五十多公里长,二十来公里宽,不过在被他将河里的淤泥带上来填补了这里之后,多了十五公里的陆地,只剩下五公里宽的水上森林。
十五公里的路程,他们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这个速度算得上很快,当然地形很平整。
托马斯也发现了这个异常的情况:“李,这里的地面太平整了。这也是你的黑科技塑造的神迹吗?要知道如果是以往,这里应该是一两米深的水。”
不过他很快就看到了比三米还要深的水。
李晟也发现了一个情况。之前这里的岸堤至少高出河面八米的,可是现在河面快要漫上陆地了。
托马斯看了一下水面,皱着眉说:“下游肯定有出现了潮涌。”
他说的潮涌,是因为亚马逊河河口很宽,涨潮后,海水被两岸收窄而形成的潮汐,钱塘潮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形成的。因为整个亚马逊平原的海拔很低,所以潮汐能一直上溯到奥比杜斯,甚至更上游一些。不过这里受到的影响虽然比较小。但潮水的顶托,也会让河水的水位升高。
“应该很快就会下降的。”托马斯看了一下河水的流速很慢,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动,知道这会可能是潮涌正好最高的时候。“我估计它至少会回落一米多。正常情况下,这里的水位不会漫上来。”
李晟看到潮水差点漫到陆地上,也有一点担心。但听他这么说,便放心一些。
不过他也需要预防万一:“回去后我们的警告工人不要在暴雨天进来这里,也不能在这里被水淹没的时候进来。就算没有鳄鱼,食人鱼和电鳗也是很危险的东西。”
托马斯点点头,说:“我想我们也要更保守的估计。如今还没到亚马逊河水位最高的时候,但已经很接近了。而上游的水好像还没完全到呢。”亚马逊河下游的流速很慢,只有每秒01到1米。从上游的水流到这下游,需要的时间不短。最重要的是,支流因为经常性的大雨,也会让河水水位暴涨。“我想,上游也有不少的丛林被开垦,水土保持能力下降太多了。”
李晟可不管这些。他在搜索那只鳄鱼。
很快他就找到它了。它在并没有靠岸,而是向一条枯木一般浮在林间的水面上。它距离最近的岸边也有一两公里,完全超出了m16的射程。
他皱了皱眉,这条鳄鱼很可能在这里安家了。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他指着鳄鱼的方面,岁托马斯说:“它在那边。我们怎么才能将它引过来?”其实只要他想,鳄鱼就会过来。不过他觉得那样做很没品。他可以杀掉对方,但不能用那样的方法叫对方过来然后杀死它。
“我知道你担心它会威胁到工人的安全。”托马斯拿着小小的望远镜,果然看到了那天静止不动的鳄鱼。“不过就算你杀死了它难道就能保证河岸的安全吗?如果你知道亚马逊流域的河流每公里就有五到五十条鳄鱼的话,我想你就不会那样想了。”
“真有那么多?”李晟楞了一下。
“嗯哼!”托马斯放下望远镜很认真地说。“事实上,黑鳄是亚马逊最强大的杀手之一,除了森蚺之外,没有任何对手。它不仅会吃其他动物,也会吃凯门鳄。正是因为它们的数量变少了,凯门鳄的数量次能在人类大量猎杀的情况下,数量依然能不减反增。”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我将它干掉了,牧场附件的河道就可能多出上千只鳄鱼?”
“没错,那种体型能长到三米而且可能袭击人类的鳄鱼。”
“那么说来它倒成了牧场的守护神了?”李晟哭笑不得。
托马斯耸耸肩,说:“世界就是如此神奇,所谓一物降一物。就是这个道理。不过我想它过于孤单,恐怕无法统治这一片水域。”
李晟若有所思,他能对那些鸟群下令,也能让那些小牛听话地从船上下来,不知道能不能让这只鳄鱼也能接受自己的命令。他将自己的能波由水穿达到黑鳄身上,命令它过来。
正在观察的托马斯突然说:“它向这边过来了。我想你是不会向它开枪的,对吗?”
黑鳄悠然地摆动这尾巴,想两人所在的岸边游了过来。这个时候,水位很高。托马斯等它游得距离岸边不过二十米的时候,对李晟说:“我们需要离岸边远一点。”这个水位,只要它靠近岸边,只要甩一下尾巴就能扑上来来。
“嘿,李。危险。”托马斯拔出了手枪,但是看到让人惊愕的一幕。刚才还说要杀死黑鳄的李晟竟然迎着黑鳄走到水边,并且蹲下身子,伸手摸鳄鱼头。
托马斯压低声音叫了一声:“上帝。是我眼花了吗?”
李晟开始的时候也很紧张。毕竟那对冰冷的鳄鱼眼让人看着都有点心寒。不过他好像能感到鳄鱼对自己的亲近。而且也有信心在鳄鱼张嘴之前用水控制住它。他伸手摸上它的脑袋,鳄鱼眨眨眼睛,好像是在做鬼脸。
托马斯惊疑着慢慢靠近,轻声说:“李,你是怎么做到的。噢,我的天啊。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能这样和一头野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