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贤-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十三章 光普寺中
  而此刻,玄慈大师只是想给小阿福讲一个道理。因为在大师看来这只兔子的境况正如当年的阿福一样被人遗弃。虽说如今的阿福已有其父吴妄收养,可那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生爹娘。一想到此玄慈不免有些感慨起世道无常起来。良久,他对阿福道:阿福啊,义父我来给你讲个故事吧你可愿意听吗?
  阿福点点头道:我想听,阿福最爱听别人讲故事了,义父你快讲罢!
  玄慈摸了一下阿福的头在一块平地之上坐了下来。然后缓缓道:从前有一只兔子,它也有爸爸妈妈。它们一家在野外本来很快乐的生活着。可是忽然有一天兔子的爸爸妈妈就不知为何不见了,抛下了那只小兔子。那只小兔子不见了爸爸妈妈就很伤心。饭也不吃,水也不喝,眼看就快要饿死了。这时候有一个农夫刚巧看到了就把它捡回去了,喂给它最鲜嫩的草最甘甜的溪水。可是小兔子依旧不吃不喝最后就死掉了……玄慈所说的这只兔子指的就是当年的阿福,而那个农夫便是他自己了,他是想通过一种隐秘的方式给阿福讲一个道理,希望阿福可以明白自己的用心。
  小阿福听着觉得这个故事挺伤心的,他也似乎听懂了义父是在讲这只兔子,便下意识的低头摸了一下兔子说道:小白兔,我不把你养起来了。你还是回家找你自己的爸爸妈妈吧!说完就把那只兔子放在地上,那兔子一蹦一跳的跑远了。玄慈见此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他摸着阿福的头说道:这只兔子一定会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的,好了阿福!我们这就回去罢!阿福虽然有点不舍但还是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是对的。这一点上看来阿福虽然年幼却有仁爱之心。光是这一点玄慈便觉得这孩子的慧根不浅,长大后定会是非凡之人。但要说究竟阿福究竟前程如何,玄慈也尚不清楚只是内心隐隐感觉眼前的小阿福的气质非同凡人。
  静定悟空四人可在那茅厕忙活了整整一天累的几人叫苦不迭。他们不仅将茅厕里里外外打扫的一干二净而且还将便池里的粪便给淘得干干净净将粪便把菜园子里的菜都浇了一遍,晚上一回到宿舍几人倒头便睡,完全是累坏了。躺在床上几人还忘不了要发泄一下今天的牢骚。
  ”啊呀今天可真是累死人了。“一人说道。
  ”还说呢,简直是臭的要命,下次再也不犯错了。我再也不想被师傅罚了。”有一人道。
  ”嗯,我也是。“又一人道。
  阿福听几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便好奇问道:几位师叔,你们今天这是到哪里去了?怎么弄得一股臭味回来?
  悟海刚要想说自己这是去扫茅厕去了,静海却一把将他摁住笑着道:阿福师侄我们是听师傅的话今天去干了一点活把菜园里的菜都施了点肥,要用到茅厕里的粪便嘛所以就那个有点味道了,呵呵你习惯就好了。
  阿福道:哦怪不得我今天还问义父你们都到哪了去了,义父只是说你们有特别的功课要做,原来就是去打扫茅厕去了,我明白了。
  只是一席话便将四人的底给全泄露出来了,那静海也只好支吾着道:哦,呵呵呵。。。是啊。正说着静海又忽然想起一事来便问阿福道:阿福师侄,你今天的那只兔子在哪?怎么没看见了?
  阿福道:今天我把那只小白兔给放了。
  ”什么,你把它放了,为什么?“静海激动了起来。因为他实在是不甘心这么辛苦抓回来的兔子就这样被阿福给放走了。他还希望将那只兔子养大一点然后可以去烤兔子肉吃呢。这下子希望就全泡汤了。
  ”真是可惜到手的兔子肉就这样跑掉了。“定海嘟囔着。
  ”哦原来二师兄你是想把兔子拿回来吃,怪不得你不肯放掉。?“悟海道。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二师兄你又起妄念了。“空海一本正经的说道。
  静海定海二人相视无语,他们有时候觉得这两位师弟真的活像两个活宝。不过说来也怪四人的性格差别如此巨大竟会在一起和谐生活了那么多年,实在是有些让人想不透,按理四人应该时常有纠纷才是。不过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师傅是玄慈大师,连吴妄这样的异类他都可以感化,这区区四个小沙弥有怎么能难倒玄慈大师?
  静海虽然不满意阿福将兔子给放走了但是还是忍不住好奇的问道:阿福师侄啊,你为何要放掉那只兔子呢,那兔子不可爱吗?
  阿福道:那只兔子很可爱但是如果我把它关在这里兔子的爸爸妈妈肯定会很着急,然后小兔子就会不吃饭不喝水死掉了。
  阿福的回答很干脆,四人听得很真切,他们也料想小阿福是不会说出来这样的话的,这定是师傅玄慈的苦心教导。不过此时最心痛的莫过于静海和定海二人了,因为他们二人想的都是怎么把兔子弄得吃掉而不是真的拿回来养大再放掉。这一点他们的师傅恐怕是知道的。悟海与空海都为阿福的这一伟大举动感到庆幸,因为他们二人同阿福一样都有强烈的爱心,不愿意伤害一个活生生的生灵。
  悟海与空海不想把那只兔子当做一只玩宠,那样有点残忍了更何况师傅也不会高兴地,他们两人是最听师傅的话的所以他们的师傅玄慈也最喜欢他二人。
  几人都觉得有点困了很困了,慢慢的都进入了睡梦。
  他们不知道在屋外还有一双眼睛正盯着里面,不错正是他们的师傅玄慈。其实玄慈每晚都会在他们几人睡熟后来看望他们,因为这些天多了一个阿福所以玄慈天天都要来看看阿福是不是睡好了,毕竟是几个孩子万一睡觉着凉对阿福来说也不好,吴妄是吧阿福交到玄慈的手里的,所以他也有义务要把阿福完整的送回到吴妄的手里。玄慈轻轻的走进房内,看见几人的被子都快掉在地上了便捡起来轻轻为几人盖上,山里夜晚寒凉很容易就会感染风寒。玄慈对几人的关心可见一般,这是如慈父般的关怀。
  说来时间过得也真快,阿福每日就这样与几位和尚师叔在一起快乐的相处,每天也会去听他们念经诵佛,有时候觉得有趣也忍不住一时兴起就会上前去捣乱一番,玄慈却从未对此阻挠过,因为他明白阿福在这光普寺里的日子不会再长久了他的父亲吴妄马上就会过来接他回去了。
  小啊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和几位师叔一起练武了,每天一提到练功小阿福可来劲了。不过话说回来阿福的却是天资过人,几经教导,便学会了一招半式,这一点倒是让玄慈颇为欣慰。他万万没有想到阿福对武术还有如此的慧根,实在难得!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了。阿福也越来越和几人难分难舍了,玄慈自然是对阿福关照有加,不仅仅是因为吴妄把阿福托给玄慈的缘故,而是因为他与本来就有一段奇缘,算起来玄慈才是阿福的第一位恩人。只是由于阿福现在还年幼不便于将他的离奇身世告诉他,否则小阿福的心里定然是难以接受。毕竟还小,谁都无法一下子接受自己是个捡来的无名种子。但是玄慈相信,关于阿福的身世其父吴妄肯定会告诉他的只是还不是时候现在。
  一日,静海四人又早早的起来了,将该忙完的活计忙完之后,吃过早斋后便到院子中练习武功,这是每天必修的功课,玄慈告诉他们,这修行之人必须要修身。若是久静不动的话,长此以往就会肌体萎缩不利于修身了更不能谈上修行。虽然佛家说肉声不重要但是若是没有了肉声那有何来的修行?
  几人在院中兴致绕绕的练了起来,阿福也趁着热闹要跟着一起练,玄慈命四人教阿福。四人当然很乐意,因为首先阿福跟几人的关系已经很不错了,还有就是他资质好。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因而几人很乐意教阿福。
  看见阿福跑过来了静海就赶忙招呼他道:阿福师侄快点过来罢,今日让静海师叔教你一招新招,这招猛龙过江可是我新创的,师傅没教过我们的,不信你问悟海和空海师叔他们两个。
  阿福笑着道:好啊,今天我又可以学到一招了,回去我要向弟弟炫耀了,哈哈哈,他乐的那个劲。
  悟海忽然听说师兄竟会新创一招着实吃了一惊问静海道:大师兄,你说你创了一招新招式,可是真的么?我们怎么不知道?是骗阿福师侄的吧?
  空海听悟海如此说也在那里窃笑,因为他也实在不大相信他的大师兄会有什么新花样耍出来。
  “来,阿福让我叫你,这样。。。”静海在那里有模有样的教了起来,悟海三人就那样看着心下嘀咕:咦,大师兄还真是有新招了,怎么会没有发现?
  静海见悟海二人都有点惊讶了说道:怎么样,二位师弟我没骗你们吧?
        
第二十四章 绝世奇缘
  悟海与空海确实是被大师兄的异常表现给惊到了,他们确实没有想到大师兄真的是说到做到了。这在他们的记忆里好像不多见,不过二人心底下还是为大师兄感到高兴,毕竟大师兄这下子是真的上心了。因为这佛家修行讲究的是一个”悟“字,若是有那种顿悟的慧根那才真是修行的好材料。然而四人之中除了悟海与空海有那份资质以外,其余的两人就相对要差些,其实这也是他们的性格有着莫大的关系。那静海与定海比较好动,因而很难以专注于一件事情上,而悟海与空海则刚刚相反,他二人较好静,因而二人多喜沉思。所以悟性较之他们的大师兄要好的多。他们的师傅玄慈也是对二人亲睐有加,因为玄慈相信最终可以全部继承他衣钵的人就只有悟海和空海了。
  静海一招一式的教起了阿福来,阿福也学得甚是专心,别看他才是六七岁的孩童,但是慧根却不浅。几经点拨就能够领会这个中的奥妙。所以无论是悟海他们还是静海二人都是很乐意教阿福的,一来因为阿福聪明好学,二来阿福与几人的关系处的不错,算得上是很和谐了。
  吃罢午饭,四人就要带阿福到后山之上去寻些野菜之类的东西。因为师傅吩咐过他们,有阿福在所以便要采些野菜来做菜。因为野菜要比那种在菜园里的菜有营养多了,阿福不是寺庙里的僧人当然不能吃的太过清淡,其实玄慈还暗地里命四人打些野味来给阿福吃,因为阿福还小身子骨尚不够强壮,当然每天少不了要吃些肉类。
  几人带着阿福在寺庙的后山上到处寻着,大山之上野菜自然是不在少数,不一会儿几人就采到了大把的野大蒜和马齿苋之类的野菜。虽然样子并不怎么好看但是做出来的味道那却是非常不错的,几人在平素就没少采这些野菜回寺庙内吃。几人采的也有些累了,便找了块平地做了下来,悟海拿过装菜的篮子一看,呵呵满满的一篮子菜这下已经够几人吃上两顿了。
  ”今日我们可采了不少菜,回寺庙可要做一顿丰盛的菜肴。“悟海道。
  ”可不是么,也不想想我和你们大师兄花了多大的力气?“定海道。
  ”这自然是,今天我们四位师兄弟都辛苦了,回家好好做一顿吃的犒劳一下自己。“静海道。
  ”还有我呢,今天我也采到不少。“阿福在中间插话道。
  ”哦,对啊还有我们可爱又聪明的阿福师侄呢,今天他的功劳也不小。“定海说道。师兄弟几人其乐融融的在那里畅谈了起来。
  那静海正看着远处的草地忽然想起了师傅的交代便对三位师弟道:几位师弟,我们还有一件事情没有完成呢,是师傅交代我们的大伙不会忘掉吧?悟海与空海当即就想起了师傅要他们在山上打些野味回寺庙,当然不是给他们享用,是专给阿福吃的,师傅他老人家想的很周到,也罢阿福照顾的很周到。这一点几人看的分明,心里也很有数。毕竟阿福作为远方来的客人并且还拜师傅玄慈为义父,玄慈当然要对这个特殊的客人招待的好一点。
  定海首先开了口:我记得师傅让我们去打些野味嘛!好说就像上次一样抓只兔子回去就好了,不过这次我们可要抓大一点的,不然回到寺庙里师傅又让我们给放掉了。
  悟海道:嗯二师兄说的对我们就抓些大一点的野味回去罢。这样师傅也不会怪罪我们什么了!
  静海道:那好,我们就继续去找吧!转身问阿福道:阿福师侄你可休息好了么?我们再去找些吃的回去吧!好不好?
  阿福高兴地说到:好啊,有兔子抓了,我也要去捉兔子,几位师叔你们快带阿福去。
  静海拿起菜篓,背在自己身上,一只手牵着阿福。几人继续往山里寻去,今天的运气似乎是出奇的好,真是说曹操曹操就来了。几人才走了没多大一会儿就看见前面草丛之中有异物闪过,定海手疾眼快抄起一块巴掌大的石头就飞了过去,只是扑通一下。那东西就倒地不动了,几人忙赶了过去, 就见到一只大灰兔子静静的躺在地上,身上渗出了些许鲜血。很显然刚刚定海那一记飞石已经准准的砸在了那只肥兔子的身上。悟海走过去弯下身子拎起那只兔子,口中还说道:对不起了灰兔子!我们不是有意要伤害你的,因为我们要给阿福师侄补身子所以今天只好牺牲一下你自己,希望你投胎后会飞升仙界来世不再做一只任人宰割的野兔子,做一个人吧!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对不起了。
  那静海夺过兔子拿在手上道:好了三师弟,今日是师傅让我们打的野味就不要太过自责了,你这样子岂不是在给自己带紧箍咒吗?我们要像师傅他老人家说的那样,拿得起放的下。方能了悟佛法真谛!看看我们两个,要抱有这样的心态才好。
  阿福只是一路在听着几位和尚师叔在那里讲着,不时会插上一句。不过有一个问题小阿福始终还未弄明白,看着四位师叔也并非像真正的亲兄弟这一点光是从几人巨大的性格差异上就能分辨的出来,虽然阿福是个孩子可是他也是有阿贵这样的兄弟之人,所以他能感觉的出四人绝不是真正的亲兄弟,而且几人也不是玄慈的亲生孩子,在庙内可从未见几人喊玄慈父亲义父之类的,只是在叫师傅。那既是如此几人是怎么会在一起的,带着这个奇怪的问题,阿福首先向静海发话了。
  ”静海师叔,阿福想知道你们几位师叔是不是都是亲兄弟,阿福只是有些好奇。“
  静海心下微微颤了一下,已经好久没有人问起他们的身世了。关于他们几人身世的问题,几人其实不大愿意提起,因为其实四人原本都是孤儿,静海与定海并不是亲兄弟,而那悟海与空海原本就是亲兄弟。只是因为一场奇遇而使几个原本不相识的人走到了一起。
  ”那是多年以前。。。“静海开始将几人的身世娓娓道来。
  原来,十几年前。静海就是流落在民间的一个孤儿,自打他起他就成了一个孤儿,他不知道他的爸爸妈妈在哪,更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由于是个孤儿,他不得不依靠乞讨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后来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只流浪狗他见那只狗怪可怜的就把讨来的饭食都给了那只可怜的狗吃了,后来那只狗就一直跟着他了。以至于人家给他起了个名叫”狗娃“他也很高兴因为自己终于有了名字了,虽然他不知道别人眼里他简直就是一条可怜虫,和那只流浪狗一样可怜的人。但是他不在乎,他有了自己的名字而且还有一个忠实的伙伴陪伴着他。这样的日子他过的也倒是很满足,可是忽然又一天他又碰到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眼前的定海。他见到定海的时候,定海也是孤身一人,不过那时的定海还不叫定海,定海是后来二人来到寺庙里才有的。那个时候定海也是一个流浪儿,不过他纯粹是被逼无奈。因为定海原本有一个很好很和谐的家庭,他也有疼爱自己的父母双亲。他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阿虎,是他的父亲给他取的,他父亲是希望他将来能像老虎一样那么有活力。总之父母亲很爱他,一家人生活的也很快乐。然而不幸的事情降临在了这一家原本很幸福的家里。由于当时的世道很乱,常有官兵误杀平民的事情很不幸阿虎的家庭就成了这其中的一员,他的父母是被当时的反叛军杀死的,母亲当时将阿虎藏在了自己家中的地窖里才使得小阿虎幸免于难。然而覆巢之下无完卵,阿虎的父母双亲都惨遭杀害只剩下一个可怜的孩子那只能是一场悲剧的延续。然而还好,阿虎没有屈服于命运。他选择了当乞丐那样至少还可以活命。因为将来若是有机会的话他还要为他死去的父母报仇,那可是血海深仇啊!幼年的阿虎一刻也不能忘记那仇人杀完他父母之后在那里狂笑狰狞面目,那就像是魔鬼在笑。他幼小的心里记下了那个难忘的画面。在他乞讨的很多个夜里他都是睡在外面的草堆之中也会被自己的亲生经历给吓醒。他忘不了,他要报仇所以他必须要活着,要坚强的活下去。然而他碰到了静海,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就这样走在了一起,后来他们就一起去乞讨,这在外人看来他们就是两个亲兄弟,其实只有他们自己明白他们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就这样,两个人一只狗开始了新的乞讨生涯。在其后的岁月里,他们没少遭过别人的白眼以及那厌恶的表情,然而兄弟两都很顽强的继续生活了下去,因为他们都有自己坚强的理由。一个是为了能够复仇,一个是为了将来可以改变自己的现状不在当一名乞丐。
        
第二十五章 巧遇贵人
  然而后来有一天狗娃的狗没了,它不是死了,也不是走掉了。而是狗娃亲手将它杀掉的。为的只是要给快要饿坏的阿虎吃上一顿饱餐。因为那几日兄弟二人几乎就没有乞讨到什么东西。没办法。看着饿的奄奄一息的阿虎,狗娃也就是如今的定海把心一横当天晚上就杀掉了那只狗,后来他还为此偷偷的流过好几次眼泪,毕竟那只流浪狗跟着他相依为命有好一段日子了。说实在的如果不是特别的原因他是不可能亲手杀掉那只狗的,但是即便是杀掉了那狗之后也只是维持了几顿,二人还是饿过不少的肚子,那段日子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人间地狱般的生活。这俗世之人就没有像他们这样命苦的,断然没有二人相信。
  不过真正改变二人命运的事是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个人,没错这个人正是他们的师傅玄慈大师,关于与师傅的一段奇遇,这其中还有一段小插曲。
  原来当年玄慈因有要事要下天山一趟,于是他便来到民间。看到了可怜的狗娃和阿虎两兄弟,玄慈慈悲心立起。便上前去询问二人为何要在这里乞讨。兄弟二人便将自己的亲身身世一一讲给了玄慈听,玄慈一听完二人的悲惨经历。当下就许偌二人要带他们回山上,这下子可喜坏了阿虎与狗娃两人。本来遥遥无期的乞讨生活就在这样的一次奇遇经历中结束了,这就好像给了他们一个盼头。玄慈的到来着实让二人高兴了很久。那阿虎与狗娃跟着玄慈回到山上后,玄慈便立即为二人剃度,并给二人取了响亮的法号,一个名曰静海,一个名曰定海。因为常年在外的乞讨生活使得二人生性好动,而且在屡与人发生纠葛时亦练就了二人好斗的脾性。玄慈明白如果不将二人好好**一番,将来定然是害了他们自己。所以首先玄慈将二人的法号较为静海、定海就是希望他们可以消去心中的妄念,不在有是非相,善恶相。并教会二人诵读佛教经书,这也是涤除二人心中妄念的法宝。因为那经文之中多是些修身养体,催人向善之语句。久而久之,二人的习性有了很大的改变,对此玄慈已经感到很高兴,因为他的苦心没有白费。那静海与定海倒也很听玄慈的话,因为是玄慈把他们带到这庙里的,况且玄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二人这不能不让他们从心底里感激玄慈。如果不是师傅,这会儿他们兴许还在露宿街头,吃着别人的残羹剩饭还要经常忍受别人的白眼。那样的日子他们早就过够了,也过怕了。他们需要一个像家的地方,然而这一切他们的师傅玄慈都给了他们。他们没有理由不满足,也没有理由不停玄慈的话。他们就这样跟着玄慈在山上一日复一日的诵佛念经,白天在庙里干些活砍柴挑水,洗衣做饭。经常还会下得山去化些缘以备寺庙的香火所用,那化缘之事对于静海二人来说原本就是家常便饭之事,想当初他们乞讨之时也曾拿过一个破饭碗再有钱的人家门口乞讨。只是大多时候,他们被当做了垃圾被别人轰了出来。然而那时候他们是以叫花子的身份去的人家不理会也在情理之中。然而当他们换了一身和尚衣服下山去化缘时,多半都能化的很多银两回来。可见当时的人心善恶!
  也就是在一次化缘中,静海与定海又遇到了他们的师弟悟海和空海。
  那一次,静海、空海二人奉师傅玄慈之命下山去化缘,当他们化足了银两之后准备回来之时。二人却觉得身后似乎有人总在跟着,当时静海还问定海道:二师兄,你可觉得有人跟在我们后面么?
  其时定海也察觉出了异样,二人回过身去就看见悟海和空海紧跟在他们后面。身上的衣服早已破烂不堪,两人脸上满是污垢,显然也是两个叫花子,静海和定海想起自己的身世不免有些同情起着眼前的两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