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发个微信去地府-第2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现代学生呢,我觉得更像德鲁克所定义的”知识工作者”(知识工作者不生产有形的东西,而是生产知识、创意和信息,谁也看不出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而且从培养目的上也是要大多成为知识工作者。学生时代的真正成果,不是他们交上去的作业和考卷,而是他们所真正学习到和思考的内容。这些在技术上是无法进行严密的督导的。

    所以要成为好学生,不是像体力劳动者一样忠实地完成老师的作业,而是要像知识工作者一样,具有有效性,也就是”做好该做的事情”。好学生一定得做到:要自我决定学习的侧重,衡量自己知识的掌握度,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这就需要具有极大的主动性和自由度。

    所以,悲剧的是,由于东亚教育体制的工业时代基因,他们是用训练体力劳动者的做法,来培养他们心目中未来的学者和企业家,这不免就南辕北辙了。

    四、东亚教育急需改革,却越发走向僵硬

    东亚教育体制长期以来是利多于弊的。在工业化时期,可以为新建立的工业短期造就大量可堪一用的工人和初级工程师。所以东亚各国在二十世纪的飞速发展,这种教育体制有很大贡献。但是随着技术和经济的演变,这种体制就变得越发不合时宜。

    这一diǎn可以模拟成苏联时期的重工业。在这种体制下,采煤业是为了冶钢,冶钢是为了机械业,而机械业又是致力于生产采掘和冶炼机器,这样形成了内部的自我循环,而无视市场和竞争的实际需要。这种重工业在苏联的工业化时期,确实制造了大量本来缺少的工业制品,很有用处。但是到了某个发展阶段,其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弱diǎn就暴露出来了。到如今,苏联这个曾经的第二工业强国,他的汽车工业、机械工业还有什么价值呢?同样,东亚教育体制曾经批量培养出的大量标准化人才,不是也将会在新时代里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么?

    更有甚者,为了脱离这种体制,很多东亚家庭送了孩子去欧美留学,可是除非他们留在国外,如果回国就业,海归们还是要以他们毕业的各种学校为求职砝码,这就又陷入了比较学校名气的漩涡。就好像中世纪时印度很多低阶种姓为了摆脱种姓制度的压迫,皈依了外来的******教,但是在无所不在的种姓思想下,******也被视为一种种姓,同样还是陷入这个等级体系之中。所以托福、sa这些美国考试制度,在东亚也无形中被融合到富有东方风情的应试主义和学历主义的体系里。

    这种体制由于造就了多个既得利益阶层,所以很难撼动,甚至会像上面说的苏联重工业综合体或印度种姓制度一样,”病得至死方休”。苏联时期的重工业不停地制造对社会无益的武器,形成一个利益相关势力,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直到整个国家体制崩溃。而印度种姓制度,从佛陀时代就饱受批评,却一直祸害了印度几千年,直到今天还是印度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就是因为背后有大量的高种姓的既得利益者。

    东亚的教育体制呢,一方面,养活了庞大的低效率又思想陈旧的各类公私教育机构(这一diǎn类似苏联工业集团),另一方面,通过对学历的看重,占据社会中高阶层的,多半都是最适应这个体制者,而这个阶层又通过在应试教育上的更多支出,保证自己的下一代在这个考试体系中也能脱颖而出,从而把自己在社会地位上的优势又传给了下一代(这一diǎn又有diǎn像种姓制度)。

    这个急需改革的体制,就这样在各个社会集团的共谋下愈发僵硬了。

VIP卷 第七百二十二章 一千零八将

    (新书遇到一些问题,在修改中。)

    梁山108将聚义后,众好汉座次排定,待遇按月发放,日子过得倒也安稳舒心。

    一日宋江的妈妈找到宋江说,你哥哥宋清在家闲的慌,你是山寨的一把手,好赖给你哥哥找个事做。宋江面露难色,旁边的吴用说哥哥这有什么难的。军械库刚好少个保管员,宋江说这个。吴用不待宋江把话说完,接着说就这么定了,明天宋清哥哥来上班就是了,薪水为步军头领待遇。

    那宋清到任后,只是看管枪械,清闲自在待遇又高,天长日久,众头领不免生出不平之意,特别是李逵嘴无遮挡,醉酒之后常常发牢骚,质疑宋清的步兵头领待遇!

    话说潘金莲看到武大整天在外忙碌,一天到晚早出晚归,也挣不了几个钱,心想既然宋清能谋个好差事,何不找找在梁山主管后勤的武松,也给武大找个活干。武松得知后心想,既然宋清能干得军械库保管员,武大哥哥不能做火房的炊事员吗?于是便向宋江请示,宋江说这事随后再议吧,再说山寨也不缺人手。武松沉下脸来,说山寨火房里缺少一名炊事员,武大又烧的一手好炊饼,再说宋清哥哥也。宋江的脸由红变黑,无奈地只有答应了。于是武大到了山寨作一名炊事员,专职为大伙作炊饼,薪水也按步兵头领待遇发放。

    时间不长,此事迅速传遍整个梁山泊。众头领纷纷找到宋江,有为内弟找活干的,有为妻姐找工作的。鲁智深本没有亲属,但原来在相国寺看菜园时认得的几个地疲无赖不知从那里得到消息,常来烦扰智深,无奈只有找到宋江,也为他们几个谋了闲差。吴用更是提出了让他70岁的老丈人到山寨看门,待遇嘛按副步兵头领标准。宋江本来不想答应,可想想宋清的事,便咬咬牙点了点头。于是3年之内,众头领均安排亲属在山寨上班。

    3年后的梁山财政收入没有增加,工职人员却迅速增加到800余人,吃财政饭远远不至108将了,财政危机日渐严重,且新增人员大都素质低下,遇有宋军来剿,不但不能参战,反而成了累赘。宋江深为忧虑,召开会议讨论此事,众头领都认为这样下去必将危害到梁山的前程,以精减人员为目的的改革势在必行,决定成立以宋江为组长,吴用等为副组长的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用二个月的时间進行改革,目标最少精减人员百分之二十以上。

    可究竟怎么个减法呢,众头领争议不休,让谁的亲属下岗都不合适,最后宋江拍板定案考试,只有考试最公平,众头领都表示同意。吴用心想自己的老丈人老眼昏花,考试如何是年轻人的对手,就提出要以年龄加分,一岁加一分。武松心想哥哥武大从小不识字,如何过得了关,但武大在烧饼大赛中夺得过金奖,于是提出每个荣誉证书加5分。接着其它头领也都提出了有利自己亲属的考试加分条件,众头领碍于面子,谁也不好反驳别人,都表示同意。

    会议结束后,主管人事工作的杨志到家屁股还没坐稳,史進就打来电话,说小姨子年龄小文化浅,没有其它得分优势,请千万帮忙给改一下人事档案,多加几岁,并说呆会他小姨子将登门拜访。还没等杨志说什么,史進就挂了电话。不一会就听甜美的女声叫门,杨志说什么也不开,那人从门缝塞進一张卡来,杨志一看是梁山超市购物券。杨志暗想这不是受贿吗?拿人家的手短啊,这可怎么办?正在苦恼间,又有人叫门,杨志一听是好友林冲的声音,忙开门相迎。杨志和林冲交情非浅,便把刚才史進小姨子的事和盘托出,请林冲帮忙出个主意。

    林冲听后哈哈大笑,说杨志贤弟真是不开窍,都什么年月了,还学包青天呢,这是人家送上门的礼品,收下吧,你没张嘴要,这在梁山都已经是好官了!

    杨志一阵沉默。林冲说贤弟不是外人,哥哥我就直说了,我也是想让你给内弟改改档案,增加几年工龄。杨志心想档案可不是乱改的,可林冲与我多年的老朋友,也轻易不开口这如何是好啊?林冲看出了杨志的心思,说贤弟啊,趁我在山寨任办公室主任,也给小红弄几个荣誉证书,让她也加点分。别傻了听哥哥这句话吧,你以为别的头领都像你啊,告诉你吧!现在没有找我要荣誉证书的只剩你一个了。

    小红是杨志在青楼认识的小情人,人长得年轻漂亮,没多少文化,前几年杨志通过关系把她调到山寨招待所任部门经理,这次机构改革杨志正为她的事发愁呢。林冲的话正点在了杨志的命门上。看到杨志的表情,林冲知道这事办的**不离十了,于是撂下一个红信封,说哥哥的事被有劳贤弟了,起身告辞了。

    林冲走后,杨志四处打听,得知林冲所言不虚,梁山现在乱成一团,到处都是找理由加分的,连山角下的小文印店生意也出奇的好,一天之内就能卖出荣誉证书上百本之多。杨志长叹一声罢罢罢,举世皆浊岂能独清,举世皆醉岂能独醒,于是凡有求必应制造假档案不提。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梁山机构改革考试终于开始了,众考生入场后,各显其能,有抄小纸条的,有大胆照书抄的,更有甚者满场飞到处抄的。监考的霹雳火秦明想加以制止,鲁智深手下的那几个地痞无赖,瞪大双眼说,哥哥非把兄弟的饭碗砸了吗,兄弟没饭吃到哥哥家吃啊!秦明心想,这些人是智深哥哥介绍来的,真把他们惹毛了,智深面子上不好看,干脆不得罪这人算了,压压霹雳火睁只眼闭只眼吧。

    一个月后,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公布了考试成绩,排在后200名的解除公职,自谋职业。宋江、吴用、杨志等梁山实权派人物的亲属全部留用,而智深认识的那些无赖、武大、及李逵的好友李鬼被告知要卷铺盖走人。消息一出,梁山顿时炸了锅,李逵抓起大板斧,嚷嚷着要砍了聚义厅前的大旗。智深则收拾行装要重上二龙山,彻底离开梁山这伤心地。武松更是过激,当面质疑宋江这次考试的公正性,非要武大和宋清再考试一次不可,否则,扬言谁都别想安生。其它的好汉也不依不饶,在聚义厅吵个不停,梁山好汉大有一拍即散之势。

    后果之严重让宋江也没有料到,忙找到吴用商量对策,无论如何不能让梁山散伙。吴用真不愧为智多星,他爬在宋江耳边如此这般这般。

    第二天,在梁山政务公开档内一张红红的公告赫然醒目,上书:接探马来报,宋军近期来犯,机构改革暂停,所有人等各复其职,一切照旧。梁山上下应紧密团结在以宋江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周围,建设新梁山,开创新业绩。

    第二十天后,在梁山政务公开档内又一张红红的公告使众人欢呼雀跃,上书:发展是当今梁山第一要务,发展需要大量的各式各样的人才,现根据需要向梁山内外招募英雄,力争三年内梁山英雄好汉达一千零八将

    之后,宋江等梁山实权派人物家里,白天人声沸腾,夜晚狗叫不停。梁山泊酒店生意异常火爆,众头领经常红光满面,梁山一片祥和的气氛。

    二年后,梁山召开了“一千零八将聚义大会”,会上宋江作了题为人多力量大齐心共建新梁山的讲话,吴用宣读关于表彰在招募英雄行动中先進个人的决定。最后,会议在梁山山歌“梁也还是那道梁,山也还是那座山”中庄重闭幕。

    n年后,梁山山秃难见飞鸟,水泊泊干不见游鱼,梁山改革至此全面结束。

VIP卷 第七百二十三章 定位

    吕布出身寒微,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省部级高官,也算是事业有成。可是吕布最终失败,被曹操擒获,一刀砍掉了脑袋。不但如此,还被世人称为反复无常的小人。在三国演义中更被张飞耻笑为“三姓家奴”,从此被钉死在道德的耻辱柱上。

    所谓“三姓家奴”就是说吕布本姓吕,后来却投靠了丁原和董卓,并且曾经拜董卓为义父。可是,刘备一生曾经投靠过多少人呢?有人以为刘备曾经“十易其主”,挑出名的来说,先后追随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人。但是,却很少有人抨击刘备为什么什么家奴,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吕布两次跳槽,前任领导都被其祸害而死。

    我们说吕布不厚道,主要就是说当年董卓以高官厚禄引诱吕布归降,结果吕布一刀把丁原给咔嚓了。

    后来王允又联合吕布,吕布又把自己的义父董卓给杀死了。就算董卓并非吕布真正的父亲,可是毕竟有义父这样一个道德约束在,让很多人所不齿。

    在最后吕布被曹操擒获,曹操曾经想和吕布携手,利用吕布的勇武来争夺天下。此时刘备捅了一句,把吕布推到了火坑里。刘备说:“曹公,你就不想想丁原和董卓是怎么死的吗?”

    第二、吕布跳槽,没有明确的追求目标。

    吕布不太注意细节了。虽然说吕布也是为了升官发财,实现自己的更高的目标而杀掉丁原,杀掉董卓。

    可是之后的几年,说得好听是横行天下,说得难听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被董卓手下赶出长安后,吕布先后曾经投靠在袁绍、张邈、张扬、刘备的门下,但是都是暂且混日子。

    吕布不像刘备,没什么匡扶天下的远大理想,也没什么具体的施政纲领,平常做人就更不会刻意注重自己的形象。

    虽然说也曾经自封为徐州牧,可是朝廷并不认可。不认可就不认可把,吕布也不在乎。看他一会答应和袁术结亲,一会又反悔,就可以相见吕布是多么不靠谱的一个人。

    第三、吕布跳槽,不注意人才积累。

    吕布手下有人才,比如说张辽,比如说高顺,比如说陈宫,这三位都是三国时期的人杰。

    张辽后来在曹操手下成为第一名将,逍遥津之战威震天下。可是在吕布手下却一直是一个小角色。

    高顺比较受吕布信任,经常独挡一面。

    陈宫更是牛人,当年,在扫平吕布抓到成功时,曹操曾经嘲笑陈宫说:“公台,你平常都说自己的计谋很厉害,现在怎么样呢?”陈宫一点不露怯,说:“那是吕布不听我的,要不然绝不会如此。”曹操也默认。

    吕布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重用陈宫,不相信陈宫,并且明明知道高顺和陈宫之间有矛盾,却不能设法调和,最终导致失败。

    结果,虽然世人都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一人拥有三国时代的双绝,可依然免不了四处逃亡,被人追杀,最后在白门楼殒命的凄惨遭遇。

    所以说,仅仅有个人勇武是注定要失败的。曹操之所以笑到最后就是因为他注重团队精神。乱世背叛和杀戮其实是套路,但关键是得有人生规划,吕布是既想做首领又想做大将,非常像项羽。无法找准自己的定位,这无疑是足以让现在的人借鉴的。

    英雄救美貂蝉家着火了,貂蝉被困在浓烟滚滚的屋内,正在绝望的时候,只见吕布突然冒着火冲进去,于是貂蝉得救了。事后,貂蝉感激涕零地对吕布说:“奉先呀,太感谢你了,为了救我,你一定费了不少力气吧?”吕布:“哎,可不是吗?整一条街的人都想救你,我好不容易才把他们都打跑了。”

    张飞上学张飞小时候横行霸道惯了,好不容易挨到了上学年龄,妈妈送他到村里私塾上学。第一天上学回家,妈妈担心地问张飞:“翼德呀,在学堂还好吗?没有哭吧!”小张飞回答:“我才没有哭呢!不过先生哭了。”

    阿斗上课刘备对阿斗的智力非常发愁,于是请了庞统教阿斗,不曾想阿斗实在不争气,一上课就打瞌睡。庞统十分不悦,于是在阿斗考了零分以后开始对阿斗进行教育——庞统:“你现在认识到上课睡觉的缺点了吗?”阿斗:“认识到了。”庞统(面露喜色):“嗯,缺点是什么?”阿斗:“缺点是不如在床上睡舒服。”

    张飞教子张苞喜欢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快期中考试了,张飞警告说:“如果你这次考试没过60分,我保证会有人挨打的!”张苞忧心忡忡来到学校,对老师说:“不是我吓唬您,老师,我爸爸说,我如果这次考试不及格,准会有人挨打!”

    晚饭的选择话说孙尚香喜欢舞刀弄棍,却不喜欢做菜,只会做一道菜:武昌鱼。时间一长刘备就受不了了,申诉道:“夫人呀,今天晚饭能否多一个选择呢?”晚饭前,孙尚香说:“老公,今晚的菜你可以选择了。”“都有些什么菜呢?”“武昌鱼。”孙尚香答。“有什么选择呢?”“你可以选择吃或是不吃”

VIP卷 第七百二十四章 后续更精彩

    李若凡和方水柔在明孝陵为了制止樱花飞舞,无意中触发了盘古开天镜,结果穿越到了1925年,把可以重整山河的混沌归元镜也带到了民…国!

    从新文化运动的北…洋…政…府到十里洋场的夜…上…海,鲁…迅…梅…兰…芳…阮…玲…玉…杜…老…板,李若凡将会和这些历史名人如何对话?

    因为信号故障,最近逗逗是豆豆才通过北洋wifi专线和李若凡取得了联系。原来李若凡刚刚穿越就被座山雕当做肥羊抓到了威虎山!

    还得在30年里面让混沌归元镜择主才可以打开盘古开天镜的封印和方水柔回到2016,他能成功吗?

    逗逗是豆豆正在紧锣密鼓的整理李若凡从1925发回来的前方报道,敬请期待,后续更精彩!

    杨延辉:(满面忧愁地上,念引)

    金井锁梧桐,长叹空随一阵风。

    (归座,念定场诗)

    统领貔貅战沙滩,

    失落番邦十五年。

    高堂老母难叩问,

    怎不叫人泪涟涟。(白)本宫,四郎延辉,乃大宋磁州人氏。父讳继业,人称金刀令公,我母佘氏太君,生我兄妹七男二女。只因十五年前,沙滩赴会,只杀得我杨家东逃西散。本宫被擒,改名易姓,多蒙太后不斩,还将公主匹配。今日韩昌奏道,肖天佐在九龙飞虎谷,摆下天门大阵。宋王御驾亲征,六弟挂帅,老娘押粮前来。我有心过营见母一面,怎奈关口阻拦,插翅难飞,思想起来,好不伤感人也(泣,唱西皮慢板)

    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

    曾记得沙滩会一场血战,

    只杀得血成河尸骨堆山;

    只杀得杨家将东逃西散;

    只杀得众儿郎滚下马鞍。

    有本宫改名姓脱了此难,

    十五载在辽国匹配凤鸾。

    肖天佐摆天门两国交战,

    我老娘押粮草来到北番。

    我有心宋营中前去探看,

    怎奈我无令箭焉能出关?

    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

    我好比浅水龙被困沙滩;

    我好比弹打雁失群飞散;

    我好比离山虎落在平川!

    思老母不由儿肝肠痛断;

    想老娘不由人珠泪不干。

    (转唱流水板)

    眼睁睁高堂母难得相见——

    (哭头)儿的老娘啊!

    母子们要相逢除非是梦里团圆。公主:(幕内)宫婢,带路来!

    宫女:(幕内)是啦!

    公主:(宫女抱阿哥引公主体态从容地上,唱西皮慢板)

    芍药开牡丹放花红一片,

    艳阳天春光好百鸟声喧。

    我本当邀驸马同去游览……

    (杨延辉叹息、拭泪)

    公主:啊(沉思,接唱西皮摇板)

    怎奈他终日里愁锁眉间。

    (绕场,宫女引公主进入宫院)

    公主:我说驸马,咱家有礼了!(施礼)

    杨延辉:哦,公主不必多礼(还礼),快快请坐!

    公主:(坐,端详四郎)我说驸马,自从您来在我国一十五载,一直都是朝欢暮乐的,我瞧您这两天,怎么总是愁眉不展的,莫非您有什么心事不成吗?

    杨延辉:本宫无甚心事,公主休要多疑!

    公主:还说没有心事,您瞧您那眼泪可还没有擦干呢!

    杨延辉:这个(尴尬地擦拭眼泪)本宫心事倒有,慢说是公主,就是那大罗神仙也难以猜透啊!

    公主:别说是您的心事,就是我母后的军国大事,咱家我不猜便罢——

    杨延辉:若猜呢?

    公主:也能猜它个**不离十。

    杨延辉:好吧,今日闲暇,我倒要请公主猜上一猜。

    公主:好,闲着也是闲着(从宫女手中接过阿哥)宫婢,看坐向前。

    宫女:是啦!(将坐椅搬向台口)

    公主:(唱西皮倒板)

    夫妻们打坐在皇宫内院——(同坐,接唱西皮慢板)

    猜一猜驸马爷腹内机关。

    (思忖,接唱)莫不是母后娘将您怠慢?

    杨延辉:想太后乃是一国之主,慢说是没有什么怠慢,即便有什么怠慢,又能拿她老人家怎么样啊!

    公主:是啊,想我母后,乃一国之主,甭说是没有什么怠慢,即便是有些个怠慢,又能拿她老人家怎么样呢!不是的?

    杨延辉:不是的。

    公主:(思忖,接唱西皮慢板)莫不是夫妻间冷落少欢?

    杨延辉:想你我夫妻一十五载,相亲相爱,何来冷落少欢之说啊?

    公主:是啊,您我夫妻从来都是相亲相爱的,我怎么会说冷落少欢呢?(思忖,接唱西皮慢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