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宋-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世华夏也有轮转番戍,但是,后世轮转的是将领。也就是说,几大军区司令,包括基层军官升迁调职,动的是官,而不是兵。
  但大宋正好反过来,动的是兵,而不是将。
  三年番代,士兵刚熟悉地方戍卫,就被调走了,劳身劳财不说,也确实不利于防卫。
  而如此一来,如果推进盐改,将门要打好招呼的就不是某一个节点的将领,而是几乎要和整个西北的将官达成一致。
  再者说,西军几代严整,军力强盛不假,但这也是有代价的。
  “大郎也知道,咱们几家将门的立足根本是什么,没有好处,谁跟着你干啊?”
  潘丰道出其中真意:“将门之所以叫将门,那是因为咱大宋军官升迁实行的是举荐制。我潘家举兵为将,自然就是我潘家这一系的人。这是将门建立的基础。”
  大宋开国,几大名将一代一代这么举荐下来,就跟入党似的,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派别。
  “但是,举将是基础,那些见不得人的东西,才是把大伙儿绑在一块儿的定军石!”
  “西军本来就没空饷、假饷这些门道,要是再把盐道的油水断了,那谁还跟着咱们干了!”
  “没人跟着你,那还叫什么将门?”
  “……”
  唐奕无声一叹,这也是他至今未动军改的重要原因。
  按理说,作为一个后世之人,又对历史有着相当的兴趣,唐奕怎么会不知道,大宋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军制。
  改了军制,就算唐奕别的什么都不干,大宋的日子也比现在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可是,为什么他在朝堂和经济上,甚至是文化上,都准备动手脚,唯独不碰军队呢?就算碰,也只在一个阎王营搞点小试点,不敢有任何的大动作?
  就是因为,他与将门混得越熟,对大宋军制了解得也就越深,就越不敢动了。
  弄不好,就得出乱子,而且是大乱子!
  “我也没说断了西军将士的财路。”唐奕解释道。“都不是外人,我就跟你们交个底吧,军制早晚要动。”
  “就算我不想动,陛下也早就受不了如此庞大的军费了。”
  几人一怔,“怎么动?”
  “现在说这些还早!”
  “只说盐改这个事儿,这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定要做。至于西北军中的油水……”
  唐奕沉吟了一下,“和下面说,盐路不断也得断,这是国之大事,谁拦路,谁死!”
  “但我也不会亏待了将士们,我另给大家找一条生财之路!”
  ……


第410章 都是为了矿
  “新的生财之路?”
  四人面面相觑,“什么生财之路?”
  唐奕一甩手,“先别问了,到时候就知道了。总之,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们先和下面打好招呼,我去和陛下商量,等新路子通了,再让朝廷推行盐改,这总行了吧?”
  主要是西北不能乱,所以,唐奕不得不慎重,不得不妥协,只能先按照“将门的规矩”来了。
  “大郎,靠不靠谱啊?”潘丰心里有点画魂。主要是,他想不出在西北还有什么能替代青盐的重利。
  唐奕眼睛一眯,“我说,就这么定了!”
  潘丰一缩脖子,这位最近脾气大的很,还是别触他的霉头了。
  “行了,吃饭吧!”唐奕一阵烦躁。
  虽然心里知道军中的那些龌龊,这几家也是身不由己。但是,毕竟不是什么光鲜的事情,为了这种烂事委曲求全,唐奕就跟吃了苍蝇一样咯应。
  曹佾递给唐奕一个肉馒头,以他对唐奕的了解,怎会不知道唐奕在憋屈什么。
  劝道:“大郎,也别和我们几个生这个闷气。说心里话,下面的那些喝兵血、兵匪难分的烂事,也只是下面。几代人就这么过来的,就算想治,也没招治。”
  “就是。”潘丰委屈道。“你跟我发火也没用,老子没拿过一个大仔儿的好处。只不过,你不装没看见,下面儿就让你真的什么都看不见了!”
  王咸融道:“你要是真有招把这烂瘤子、枯根叉摘了,我们反正是没话说的,一准支持你!”
  “但是有个前提,不能乱!乱不起,大宋可经不起这折腾。”
  唐奕把馒头往桌上一扔,“还特么让不让老子吃饭?”
  “让让让。”潘丰哄小孩似的又给他捡了一个。“你是爷,是祖宗,行了吧?”
  唐奕也意识到自己有点过了。
  “我不是冲你们,冲我自己。”
  四人一怔,“冲你自己?”
  唐奕拿着肉馒头,悠悠道:“其实,打从跟着老师,想干点大事儿那天起,我就在琢磨怎么把大宋的爪子磨利。”
  “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没个头绪。”
  这句话莫名地戳中了几人心中的柔软:
  唐奕,不容易……
  曹佾柔声道:“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了,天下的事儿,哪能让你一个人都干了?看开点儿。”
  “傻小子!”王咸融笑骂道。
  “别看老哥比你笨,但是老哥比你看的通透,你终究是一个人,把你累死,也不能把事儿都办全了。”
  “是啊!”唐奕一叹。
  王二哥的话倒是提醒了唐奕,不由想起民学。
  民学那帮娃娃已经学了五六年了,有些大点的,也是十六七的大小伙子了,是该把他们放出来给自己搭把手了。
  “对了!”
  把民学的心思放到一边儿,唐奕看向杨怀玉。
  “你那阎王营练的怎么样儿了?”
  杨怀玉一耸肩,“还能怎么样儿?这才几天,且得训呢!”
  “不过,现在比刚入营却是强了不是一星半点儿。”
  唐奕点头,那一营都是精兵中的精兵,底子好,早晚能训出来。
  “抓点紧,开春儿可能带你们出去遛一圈儿。”
  杨怀玉眼前一亮,“去哪儿?”
  “西北,入辽!”
  日!
  杨怀玉差点把手里的吃食扔出去。
  “又入辽!?”
  他现在对入辽有阴影,特别是跟着唐奕入辽。
  ……
  “你要去干啥?”杨怀玉苦着脸。
  祖宗啊,大宋还不够你折腾的啊?
  唐奕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老子去开财路,好喂饱你们这帮‘兵爹’!”
  呃……
  “那为啥是开春啊?再多给我点时间呗?”
  “要不现在?”唐奕揶揄道。“开春你也快训了半年了,要是还训不出来,回家哄孩子去得了。”
  “就是!”王咸融也揶揄道。“行不行?不行把那一厢给我。”
  “美的你!”杨怀玉撇着嘴,谁惦记他那一厢好兵都不行。
  唐奕道:“要不是马上就入冬了,我现在就想去西北。”
  潘丰附和道:“嗯!你还是早点去吧,把我家那混小子给我拎回来了。”
  “他娘的,给他稍信儿都不回来,也不知道那破地儿有啥好呆的!”
  唐奕尴尬一笑,“呵,帮我办事,要事儿。”
  总不能告诉潘丰,那小子现在有美女为抱,乐不思蜀吧?
  ……
  “对了。”潘丰又想起什么。“汝南王府就不管了?”
  “能不能不提那家人?”曹佾有点恼怒。“一提起那老王八蛋,我就烦。”
  潘丰道:“听我说完。”
  拦住曹佾,潘丰转向唐奕:“咱们的探子可还没撤,老东西死那天,贾子明去了一回,前天又偷着去了一回,这里面肯定有事儿!”
  唐奕一皱眉,“现在不能沾那家人的事儿,大不了盯紧点贾昌朝。”
  ……
  吃了早饭,大伙儿各办各的事儿去了,唐奕回到小楼,君欣卓与萧巧哥都在。
  唐奕摸着躺椅躺下,闭着眼睛对萧巧哥道:“开春我要去大辽,你去吗?”
  萧巧哥一愣,“大辽?我怎么去啊?”
  他说带她出去散心,不会就是去大辽吧?从那儿跑出来的,她怎么敢回去?
  “放心吧,去云州,没事儿。”
  “薇其格在云州?”
  “嗯。”
  “那我去。”
  唐奕点头,没说话,慢慢地开始享受久违的闲暇。
  让潘越去云州见薇其格,为的正是当初唐奕设想的那条“新丝绸之路”,他现在急需一条大宋到西域的通道。
  按说,这条通道对大宋来说,并没有唐时那般重要。因为大宋海贸昌盛,大食、黑汗的玛瑙、琉璃等商货走海路,比陆路还要便捷。
  但是,有一样东西,却是非路陆路不可。
  铬铁矿!
  之前,唐奕把白银之中掺入铬铁,制出了银圆。这不但可以一解大宋铜荒的窘境,而且还有大概三成左右的暴利。
  但是,至今这还只是个设想,未能实施,是因为朝廷和唐奕都遇到一个十分尴尬的问题,就是在大宋境内,没找到有价值的铬铁矿脉。
  也不是没有,但是,以大宋的开采水平只能找明矿,也就是露天矿脉。
  这就难了,唐奕找到的那条铬铁矿脉虽是露天,但储量太小,而且在川蜀之地,交通运输极为不便,基本没有开采的价值。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手伸向境外。
  ……


第411章 军校行不行得通
  在唐奕前世的记忆中,铬铁矿在华夏的主要分部是在内蒙、新疆、西藏这些地方。
  也就是,现在的大辽西部、西州回鹘、黑汗这一带。
  若是正常的渠道,西夏所在的位置正好扼住了大宋与这些地方的咽喉,所以,打通之前设想的“新丝绸之路”,就是极为必要的了。
  这条路,不但能让大宋与回鹘、黑汗,以及西亚、东欧实现贸易往来,最主要的是,能解决大宋实际的经济困局。
  至于路途遥远,运输不便,与银圆的暴利,还有其对大宋钱荒的重要性相比,显得就不是那么突出了。
  ……
  整个上午,唐奕只是躺在小楼里闭目静思,算是彻底给自己放了个假。
  当然,一边偷得浮生半日闲,唐奕也一边把最近这段时候发生的事情,沉下心来好好的捋了一遍。
  细细想来,这近一年的时光,好像除了与那一家人斗,他真正想干的事情却是没什么进展。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随着一步一步地向前深入,与朝中权势相碰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多,甚至与西夏、大辽、吐蕃、大理、交趾这些周边国家,也会随着一步步地向前,产生这样那样的摩擦。
  这可就不是朝堂上吵个架,互相泼几盆脏水那么简单了,一个不好,就要刀兵相向的。
  可是,若真的打起来,就大宋的军队,打得过吗?
  想想,唐奕又是一阵头疼。
  如此看来,军制还是遏止大宋向前的一块绊脚石,早晚都得动,而且,早动比晚动强。
  不由郁闷地嘟囔出声儿:“真是烦躁啊!”
  “烦躁什么?”萧巧哥的声音从身边响起。
  唐奕半睁开一只眼,撇了她一眼。
  “烦躁没人给我捶捶腿啊。”
  说完,唐奕还故意拔高了声调,“君姐姐,听见了吗?没人给我捶腿啊!”
  “无赖。”萧巧哥嘟囔着。“别叫了,君姐姐去回山街市了,叫也没人理你。”
  “街市?”唐奕一顿。“她去街市干嘛?”
  “下月黑子哥与董姐姐就要完婚了,君姐姐想给董姐姐挑件称心的礼物。”
  “啊……”唐奕一阵呃然。
  “你不说,我都忘了。”
  萧巧哥又是幽怨地横了他一眼,“除了你自己的事儿,还记得什么?”
  “嘿!?”唐奕一梗脖子。“小丫头片子,还学会顶嘴了!”
  “君姐姐上街,那你怎么没跟着?”
  萧巧哥俏皮地一笑道:“这不是今天家里有位大爷得伺候嘛?都走了,谁管你呀?”
  唐奕哪能让她噎住,眼睛一立,“既然是伺候着,那你还瞅什么?还不来给爷捶捶腿?”
  “……”
  萧巧哥一阵无语,不情不愿地坐到躺椅边儿上,玉手成拳,轻轻地在唐奕腿上捶着。
  唐奕满意地把双手枕于脑后,闭上眼睛享受了起来,什么汝南王、什么军制,一时之间,什么都不想了。
  “到底烦躁什么?”
  萧巧哥的声音轻轻弱弱地响起。
  唐奕眼开眼睛,少了几分戏虐。
  “瞎问什么?说了你也不懂。”
  萧巧哥扁着嘴一触眉头,心说,你不说,怎么知道我不懂?
  唐奕动了动身子,“我来问你,你们大辽的军制是怎么样的?”
  “大辽?”萧巧哥一怔。“就是那样儿的啊,平时为民,战时为兵。”
  “那现在还有以前那么厉害吗?”
  萧巧哥认真地沉吟了一下,缓缓摇头,“没有了。早就没了太祖立朝之初的那股子横扫八方的劲头儿了呢。”
  唐奕无奈摊手,心说,哪儿都一个样儿。
  萧巧哥又道:“那时候契丹八部心气足,几乎是无往不利。可是现在,太平日子过的久了,谁还愿意打仗呀?”
  “嗯。”唐奕有一句没一句的应着。“大宋和大辽一样,也是越来越不行了。”
  萧巧哥则是一边给他捶腿,一边细声说话。她很享受这种感觉,甚至不在乎聊什么。
  只要与他说话就好。
  秋日的上午,沐浴着阳光和秋凉徐徐而谈,谁又在乎是风月诗词,还是男儿腔中的热血呢?
  “其实,兵还是那些兵,老百姓都是最纯朴的,多少年也不会变。”萧巧哥缓缓地说着。
  “主要还是当官的变了,安逸的日子过久了,谁还愿意去沙场拼命呢?”
  “嗯。”唐奕应道,“就是怎么让当官的不变,才是最难的啊?”
  萧巧哥看了唐奕一眼,“你就犯愁这个?”
  “算是吧。”
  “这有什么好愁的?”萧巧哥笑道。“你不是已经有主意了吗?”
  “你是说观澜书院?”
  “对呀!你看那群儒生,都被你灌输的,只认国家,只知服从。我倒觉得,把这些用在军将身上,也是极好的吧?”
  唐奕摇头,“没那么简单。”
  观澜书院本来就是以后世军校的模式来管理儒生,唐奕又怎么会没想过用军校模式来管理武将呢?
  这种军校模式,说白了,就是洗脑,处处都体现着服从,方方面面都灌输着忠君爱国,用来训练武将,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可是,事情往往都有他的多面性,观澜模式当然好,可是在大宋,即使在文人里面玩得通,在武将中间也是寸步难行。
  还是因为,大宋的武将是举荐制,根本不需要军校这个上升通道。
  可是,一旦废除了举荐制,转由武举、武校培养,好处自然多多。将领们一下从某一系的将,变成了皇帝、朝廷的将,确实对指挥、管理有着无尽的好处。
  但是,这么一来,将门失去了血液来源,必将轰然而倒了。
  倒不是说唐奕偏向将门,觉得将门有存在的必要性,而是这其中的后果,谁也承受不起。
  还是那句话:大宋的国际环境不允许军队出乱子,乱不起!
  一下把将门的墙角给挖倒了,人家能干吗?不乱才怪。
  “观澜的模式固然好,可怎么让将门接受?就算是曹、潘这种与我同坐一条船的,也不可能眼看着我把他们挖空。”
  萧巧哥顿了一下,试探道:“唐哥哥是不是想多了?好像,没那么复杂。”


第412章 管的太多了
  真要做一件事,不能光看它行不行得通,想落到实处,却是方方面面都要考虑的。
  大宋的士大夫们,可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他们难道就不知道,军制所限,国之大弊?厚财养兵,然兵不能战?
  当然是知道。可是,没人敢碰,也没人碰得了。
  一旦军队乱了,都不用国内反叛,大辽第一个就动了,紧随其后就是西夏,现实往往不允许你理想化的干事情。
  比唐奕还牛的人也不是没想过动军制,他的老师范仲淹就想动,他的身后也有个王安石要动,可是,都失败了。
  “观澜书院的模式固然好,可怎么样才能让将门接受呢?就算是曹、潘与我同坐一条船的这几家,也不可能眼看着把他们挖空的。”
  萧巧哥顿了一下,试探着问道:“唐哥哥是不是想多了?”
  “嗯?”唐奕一挑眉头。“什么想多了?”
  “谁要挖他们墙角呀,他们举荐他们的呗,谁要拦他?”
  “但是,你想啊,新举之将,从兵到将,统御之能未显,总要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吧?把他们集中起来上上课呀,教教学呀,也说的过去吧?”
  “……”
  “!!!”
  “哦、靠!”
  唐奕震惊了,可以啊,这丫头有两下子啊!不愧是跟我唐子浩混的啊!腹黑加狡猾,加软刀子杀人啊!
  唐奕腾的一下子坐起,吓了萧巧哥一跳,加之她本是搬了墩凳坐在躺椅中间的位置,唐奕这么一坐起来,正好与之四目相对,两人都快贴在一起了。
  惊慌地缩手护胸,“你你你,你干嘛?”
  却不想,唐奕猛的捧起她的小脸,使劲地揉了起来。
  等到萧巧哥的一张嫩脸被他挤成了一个“包子”,才听唐奕兴奋地道:“你这小脑袋怎么长的!?可是帮了我大忙了!”
  “你你你,你快放……”
  还没说完,兴奋的唐奕已经忍不住把萧巧哥的小脸往面前一送,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啪嗒一声,轻啄了一口。
  “呀!!!”
  萧巧哥哪被人这般亲近过?这让她不禁想起,有的时候晚上,从唐奕房里传出来他与君姐姐那些奇怪的声音。
  惊叫一声,用力挣脱唐奕的魔掌,羞愤地夺门而出。
  “嘿嘿嘿嘿。”
  唐奕傻笑着目送萧巧哥跑开,心思根本就不在这上面。
  谁能想到,困扰他这么长时间的问题,却被萧观音一下子就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就是吗,他们举荐,就让他们举荐呗,举荐完了,送到武校之中再回回炉不就完了?
  这样一来,既保留了将门的基础体系,又能把新军、新思想灌输到基层武将的脑子里。
  而且,这是很阴的一招,阴的就是将门。
  以往,或者说现在,大宋的武将们认帅不认君,说白了,老子的前程是我的顶头上司给的,和你皇帝没什么关系。
  对皇权和国家自然也没什么归属感,将门才能以此为依仗,屹立不倒。
  但是……
  一旦开了武校,那就要另说了。
  别忘了,观澜书院的山长现在还空缺着,那个位置是给赵祯留着的。
  如果观澜再开了武学院,赵祯接着出任了观澜的山长,那入了武院的武将,可就算是天子门生了。
  别看名义上还是将门举荐,但是,差了这一层关系,却是差的天上地下。
  这等于暗地里还是挖了将门的墙角,把各家的“家将”变成了皇帝的门生。
  天子门生啊?那可是进士才有的殊荣。
  虽然有点损,可是……
  唐奕心说,为了大宋,老曹、老潘、杨二哥,也只能委屈你们了,大不了,别处给你们补回来就是!
  ……
  想通了关键,唐奕起身,急不可耐地准备去找老师商量商量。
  庆历之时,范仲淹就曾设想过军改,只不过没能成功,但想法却是比唐奕成熟得多,必定能想到一些唐奕现在还没想到的问题。
  出了小楼,就见萧巧哥立于院旁的树下,背对着唐奕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唐奕一挑眉毛,行了过去。
  “干嘛呢?”
  “啊!”
  萧巧哥又是一声惊叫,慌张地回身,然后下意识地往后躲,直接靠到了树上。
  回身的一刹那,噗……
  唐奕忍不住就笑了,这丫头整张脸都羞得通红通红。
  “看把你吓的。”
  “什什什,什么呀?”
  萧巧哥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至于吗?多大个事儿?”
  “……”
  “要不,你也亲我一口,算是还回来?”
  “无赖!”
  萧巧哥终于受不了这痞子,绕了个圈,跑回了小楼。
  唐奕摇头轻笑,出了院子。
  到老师的宅子,却是没见到人。原来,范仲淹去了柳师父的住处。
  柳七公的身体确实是一天不如一天,几位师父深知他时日无多,自然是一有时间就去陪陪。
  等唐奕到了柳师父的住处一看,范师父和杜师父都在。
  与几位老师见了礼,唐奕倒是不急着说武院的事情。
  坐到柳师父床沿,缓声道:“咱又作了一首好词,却是要到师父面前显摆显摆呢。”
  唐奕也知道七公时日无多,更是知道七公爱词,最近每次来,都带一首词来,讨老人的欢心。
  至于什么抄不抄的,唐奕已经不在乎了,能让这位老师高高兴兴地走,把特么后世的好词都抄光,唐奕也干了。
  七公闻声会心一笑,“词且等等,说你的正事吧。”
  唐奕一进来,他就看出这孩子是有事儿,只不过为了讨自己欢心,强压下去罢了。
  唐奕笑道:“什么正事也得等等,得让师父开心才行。”
  “行啦。”柳永欣慰道。“知道你孝顺,说正事儿!”
  唐奕局促地一挠头,“那好吧……”
  当下,把武院的设想与几位师父一说。
  等他说完,范仲淹、杜衍交换了一下眼神,各自思量了起来。
  就连柳永都拧着眉头,想着唐奕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