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宋-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扒皮,你到底哪头儿的啊!?”
  ……
  另一边。
  贾府内宅。
  一个胖子深夜来访,直接由仆役引着,进了贾昌朝的宅寝。
  见厅中等侯的只一老妇,淡淡一笑,上前一礼:“给姑母请安了!”
  厅中老妇闻这轻笑,“敛之来的倒是时候,你姑父给你传了几次话,请敛之前来一叙……”
  说到这里,老妇玩味地看了辜胖子一眼,“人倒是来了,可偏偏赶在他不在家中的时候来了。”
  辜胖子淡然回道:“姑父此时当是在汝南王府了吧?哪有心思见我?”
  老妇一暗,柔声道:“敛之真的不打算助你姑父一臂之力吗?”
  辜凯答非所问:“凯是来辞行的。”
  老妇愣道:“回去?”
  “也许吧。”
  “唉!”老妇立时潸然泪下。
  “姑姑虽然嫁到了贾家,可怎么说也还算是辜家的女儿,敛之怎可……”
  “如此绝情!”
  辜胖子没答,就那么默然地站在那里,心里却不住吐槽。
  特么那艘破船眼看就翻了,脑袋进水了,这时候还往船上挤?
  良久。
  “侄儿有一句话,还望姑母转告姑父。”
  老妇急道:“什么话?”
  “一刀两断,天赐良机!望姑父莫再执迷不悟了……”
  说着,辜胖子郑重一礼。
  “言尽于此,姑母,保重吧!”
  说完,辜凯转身而走,大步离去。
  “敛之!”老妇急叫出声。
  “敛之到底要辜家站在哪边啊!?”
  辜凯顿了一下,“姑母忘了吗?”
  “辜家,不站队!”
  也许他不应该来,可他,还是来了。
  ……
  而贾子明……
  这个时间确实不应该在家里,因为三千万贯的铜钱出库,就算朝廷派足了人手,也得搬上三天天夜。
  这个时候,他应该在回山督办借款事宜。
  可惜,他也不在回山。
  中午,唐奕的话让贾相爷寝食难安,思前想后,还是在关城门之前回到了城中。
  此时,他正站在汝南王府的门前。
  没错,老贾没有走侧门,也许到了这个地步,正门还是侧门已经没有什么分别了。
  足足半个时辰,他不知道应不应该进去。
  不进去,纵使与这一家脱不开干系,但那笔抵税粮,甚至更多的事情,他都不知道。
  可是,一旦进去……知不知道就不再有任何分别。
  就那么呆呆地站着,举步为艰、进退两难。
  守门侍卫早就将此事通传。
  “他来做什么!?还是走的正门!”赵宗懿阴沉着脸,眼中尽是疑惑。
  “这个老东西!”身边的赵宗实气得恨恨出声。“越来越不知进退,他怎敢立于正门?”
  “十三弟先别急。”赵宗懿出声安慰。“可能是出事了吧!?”
  “出事才更要小心,没长脑子吗!?”
  “算了。”赵宗懿把这个十三弟压了下去。
  “韩稚圭不日就要回京,蔡襄也就是这几天的事儿,这二人认本事不比贾子明差多少,倒是前景可期的。”
  “把东西要回来!”赵宗实还不解气。“瞻前顾后、不知奋进,怎当大任!”
  ……
  “启禀世子!”这时,侍卫来报,打断了二人的思绪。
  “贾相公已经进府,正朝这边走来了。”
  “这鸟厮!”赵宗实竟当着侍卫骂出了声。
  “他到底是哪头儿的?还是不是我汝南王府的话事人!?”
  ……
  ……
  开封城中,山雨欲来。
  观澜之中,赵祯倒还算轻松,但也没轻松到唐奕那个份儿上。
  此时,大宋天子刚刚忙完政务,李秉臣上前,“天色不早了,圣人歇息吧!”
  赵祯怔了一下,露出一丝苦笑,“是有些乏了,歇息吧。”
  说着,支起身形,又猛的恨恨出声:“早晚让他把朕气死!”
  李秉臣憋着笑意,“老奴怎么看陛下甚得其乐的样子呢?”
  “嗯?”赵祯一顿,斜了李秉臣一眼。“老东西,你是哪头儿的?”
  李秉臣更乐,“正因为老奴是圣人这一头的,才觉得那个小疯子难得嘛?”
  “你啊!”赵祯长叹一声。“比朕还会和稀泥。”
  李大官上前搀扶赵祯,答非所指,“圣人是回皇后娘娘那里吗?老奴这就让人知会一声。”
  看似是问去向,却是提醒了赵祯,“算了,去苗妃那儿吧!”
  李大官笑意更深,“圣人慢些!”
  ……
  苗贵妃得了内侍通传,等赵祯圣驾到来,自是已经准备妥当,把赵祯迎进寝宫。
  还未行礼,赵祯已经先开口了,“福康那丫头呢?”
  苗妃一怔,怎么来就问福康。
  “回陛下,许是在她房中,这个时辰已经睡下了吧。”
  赵祯嗯了一声,略一迟疑,最后还是对李大官道:“去把福康叫来,朕有话问她。”
  ……
  还好,福康今天心事重重,内侍来叫还未睡下。
  忐忑的去见赵祯,心道,也不知道父皇叫她是问什么。
  不过,听说那家伙今日在父皇那里提了亲事,还被大骂了一顿,多半是这个事情吧?
  想到此处,福康不由面色一红,自己跑到父皇面前,说要娶媳妇,亏他脸皮够厚。
  ……
  到了赵祯面前,果然。
  见了礼,赵祯也不绕弯子,“今日,当着你母妃的面,朕要问你一句,你要如实回答。”
  福康大窘,声若蚊蝇:
  “父皇且问。”
  “你……”
  “唉!”只一个字,赵祯就长叹一声,摊着手哭笑不得。“这叫什么事儿!”
  赵祯叫福康来见,苗妃就知道是什么事儿了,这时也只能急忙拂着赵祯的手臂安抚,“都是自家人,有什么说什么呗?”
  “说什么!?”赵祯愤愤地把她顶了回去。“朕的闺女万中无一,又不是嫁不出去!”
  苗妃则是泯然笑出了声儿:“可谁叫咱们就相中那个小子了呢?”
  “相中什么?”赵祯立时不认账起来。“现在是越来越不顺眼!”
  看向福康:“只要你一句话,朕就回了那混小子,再给你找个好夫君。”
  “儿臣愿意……”
  “什么?”福康声儿太小,赵祉没听清楚。
  “儿臣愿意……”福康又说了一遍。
  这回赵祯听见了,哭笑不得地看着福康,“朕还没问你愿不愿意,你急什么!?”
  “那小子想娶三个,与别人共侍一夫,你也愿意!?”
  福康想都没想就答道:“愿意……”
  “这……”
  赵祯算是服气了,一向内秀、寡断的女儿这回倒是痛快了。
  只闻苗妃适时出声:“这件事依臣妾看来,陛下就不用纠结了。”
  “那孩子有情有义,要是扔了那两个女娃,娶了咱们闺女,臣妾反倒不放心了呢。”
  得!
  赵祯彻底无语了,当妈的都帮那个混蛋说话了。
  凄然怨道:“和着,你们都是好人,就朕一个坏人?”
  “你们……”
  “你们到底哪头儿的啊!?”


第693章 作死
  赵祯纠结的,并不是唐奕要三妻并娶。
  之前就说过,要是这里面没有自己的女儿,就算唐奕要娶八个,他这个皇帝也不带多说一句的。不为别的,唐子浩值得破这个例。
  可是,什么事要是真落到自己头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堂堂大宋公主殿下要与别的女人分享夫君,赵祯丢不起这个人。
  现在可倒好,爱妃和闺女都站在了那小子一头儿,赵祯真有点儿孤家寡人的寂寥了。
  “不行!”赵祯眼睛一立,倒耍起了小孩儿脾气。
  “此事朕还要再想想!”
  看向福康,“你且先回去歇息吧!”
  福康不由得一阵担心,万一父皇赌气拒绝了这门亲事,那可如何是好?求助地看向母妃。
  苗贵妃知道赵祯心中有怨气,也不便再多劝什么,见福康连矜持都顾不得了的可怜样子,立时安抚地暗回了她一个眼神。
  缓缓起身,向赵祯请示道:“那臣妾送福康回去。”
  赵祯点了点头,板着脸,任由宫人服侍着洗漱去了。
  ……
  福康刚随苗妃出了寝宫,就焦急唤道:“母亲!”
  不等她说完,苗妃已经拉着她的手安慰道:“安了吧!”
  “你父皇只是气那小子占了便宜,想拖他几日,福康早晚都是他的人,又何必急于一时?”
  福康脸色一红,嘟囔道:“谁心急了?”
  转而又有些不放心,“父皇真的会答应吗?”
  苗妃嫌弃地横了自家女儿一眼,意思是,还说没心急,转脸就露馅了吧?
  嘴上却道:“你父皇与那浑小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一个老小孩儿对上一个小小孩儿。”
  “表面上顶牛顶得吓人,其实亲着呢,他才舍不得让唐子浩做了别人的女婿喱。”
  又大包大揽地安慰道:“看着吧,不出十日,必会遂了那小子的心愿。”
  福康闻之,露出一丝浅笑,倒也真的安心了。
  苗妃溺爱地指了指福康的额头,“傻丫头!!”
  ……
  ……
  贾子明现在很生气,非常生气!
  也不管面前的是几位世子殿下,啪的一声把一本账册摔到几人面前,脸上尽是“亚父”之威。
  “说,这是怎么回事?”
  赵宗懿、赵宗实对视一眼,心说,我们还没发火,这老货却是来脾气了。
  赵宗懿狐疑地拿起账册一看,心里立马咯噔一下,把账册递给了赵宗实。
  赵宗实看过,倒还算镇定,抖着账册,“亚父这是何意?怎么把三司账册拿到这里来了?”
  贾昌朝涨得老脸通红,“老夫只问一句,这笔抵税粮与你们有没有关系?”
  赵宗实轻笑,“关系?怎么,这笔账有问题?这不有进有出,粮款无赊,不挺好的吗!?”
  “……”
  贾子明沉默了,阴着脸色看着赵宗实良久。
  “好!!”狠叹一声道。“既然不愿与老夫说,那就留着话与唐疯子去说吧!”
  说完,绝然而走,再不想多留一刻。
  “唐疯子!?”这三字一出,赵宗懿暗叫一声,坏了!
  “亚父等等!亚父等等啊!”
  急步上前拦住贾昌朝,生生把老贾拉了回来。
  “有话好说,亚父何必动气?气坏了身子却是不好。”
  贾子明愤愤地不接他的话,可人却总算是没有决意要走。
  赵宗懿急忙与赵宗实使眼色,可赵宗实哪肯把自己说的话收回来,也是愤愤不平地把头别到一边。
  得!
  赵宗懿哀叹一声,十三弟金贵得很,不愿把这种破事沾嘴,那还是我来吧。
  “实不相瞒,这事儿,确实与咱们有关系。”
  “是你们!!”老贾一声暴喝。“莫要拉上老夫!”
  “是是是是……”赵宗懿忙不跌地应着。“孩儿有错,与亚父赔礼!”
  老贾气得的嘴唇都发颤,怎么就摊上这么一窝不知轻重的废物?
  “几次三番与几位世子提醒,要耐得住寂寞,要耐得住寂寞……”
  指着那不下两百万贯出入的账册气愤怒吼:“你们好大的胆子!”
  “两百万啊,这么大的数字,你们也睡得着觉?一旦朝廷发现,那就是无可挽回的倾天之祸!”
  赵宗懿当然知道这次要出大事,当下不敢再瞒。
  “其实,也没亚父说的那么严重。”
  心虚地瞄了一眼贾子明,“到咱们手里,也不过百万……”
  “!!!!”
  也不过百万?老贾彻底吓傻了。
  也……不过百万!!
  当下,也顾不上追究这帮狂徒为何不与他知会了,阴沉喝道:“说,从头到尾,几人涉案!?都有谁?如何运作!?”
  追究已经来不及了,老贾现在只能幻想着,能不能帮他们把屁股擦干净,别让文扒皮查到汝南王府。
  “呃……”赵宗懿吞吞吐吐一阵扭捏。
  他倒不是不想说,而是一下子答不出来。
  “有点多,孩儿一时也……也说不全了。”
  老贾一阵眩晕,“完了!人越多,越难封口。”
  “想,一个也不能落下!”
  赵宗懿无法,只得看向赵宗实。
  而他这个十三弟,到了这个时候还在犹豫。
  沉吟了半天,也知道瞒不过去了。
  “算了。”肉疼地对大哥一叹。“给他看吧!”
  老贾闻言,哪还有心思在意他的不敬?身形一颤,“看什么?”
  “账册。”
  “……”
  黑前一黑,贾子明真的晕了过去,“账册!”
  “他们还有自己不知道的账册!?难道不止这一笔?”
  ……
  等那几兄弟七手八脚又是掐人中,又是扇风把老贾弄醒,贾子明睁开眼睛第一句话:
  “老夫只问你们两个问题。”
  赵宗实这时候真的知道怕了,贾子明就算再不中用,应有的稳重还是有的。能把他吓晕过去,这事小不了。
  当下,也不端着了,“亚父老大人且问,孩儿定言无不尽!”
  老贾深吸一口气:
  “第一,像这笔抵税粮一样的事情,你们还做过哪件?”
  他问的是哪件,可是赵宗实回答的却不是哪件。
  “父王薨世之后,应该有个十几次吧……”
  这是“哪几件”!“哪十几件”!
  幸好晕过一次,贾子明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倒没太过惊讶。
  “把账册拿来我看!”
  赵宗懿不敢怠慢,起身去拿密账。
  赵宗实想跟去,却被老贾喝住。
  “你回来!”
  “老夫还有第二件事问你。”
  “您,您问……”
  贾昌朝盯着赵宗实,“你告诉老夫,耶律洪基那里,是不是你报的信?”


第694章 建一座城
  贪,在大宋朝不算什么大事儿。文官就算巨贪,也不会杀头,何况是皇室?
  但,这次贪的这么大,一笔就两百万之巨,老贾不得不重视。
  可是,话说回来,只要这事不涉及那个疯子,只要处置及时不让文扒皮抓到太多把柄。老贾觉得,还有一线生机。
  可是,问出来的第二个问题才是关键。
  这几个糊涂蛋到底掺合没掺合燕云的事情?要是真的掺合了,那才是真的麻烦了。只那一个疯子,就足够汝南王府喝一壶的了。
  ……
  可惜,赵宗实的回答,注定让老贾肝胆俱裂、万劫不复。
  他甚至有些后悔,刚刚不应该进汝南王府的门。
  ……
  还是那句话:
  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开封城这一夜,注定不会平静。
  但,比起那一家子的心神不宁、困兽犹斗,另外几搓人却是轻松得多。
  文扒皮与包拯、唐介,正干劲十足地四处拿人,要为大宋朝揪出一批蛀虫。
  辜胖子出了贾府,晃荡着一身的金光闪闪,直奔马行街。与贾子明彻底切割,他要找上两个粉头艳姐儿,继续他的扮猪吃虎。
  赵祯正在寝宫里犯愁,这个女儿到底嫁还是不嫁,什么时候嫁?
  而唐奕,则是久逢知已千杯少,恨不得与祁雪峰、沈括大聊三天三夜。
  言谈之中,唐奕也终于知道,祁雪峰为什么自许大海的儿子。
  他是洛阳人士不假,但是,其祖父幼年时就已经迁居海州,祖孙三代都是以渔为业。
  祁雪峰二十多岁时,父亲因海难离世,他这才带着老母回祖籍洛阳定居。
  正是因为远航渔猎的需要,祁雪峰才先学的观星测位,自学儒术之余,才会进而对恪物之学生出兴趣。
  随着细数那段过往,祁雪峰不由一阵感叹:“海州有渔户十万,大小船只星布,近处的海货早就被捞得干净。”
  “为了生济,雪峰七八岁就随父兄出远海渔猎,对大海却是有着别样的感情呢。”
  一方面,他的父亲就是远航遇难;另一方面,祁雪峰对那片无边无际的海疆却是有着深深的迷恋。
  唐奕黯然道:“既然如此眷恋大海,白山兄又为何迁居洛阳呢?”
  祁雪峰苦叹:“母命难为啊!”
  看向唐奕与沈括,“我的祖父因远海迷航,而深埋海底;我的父亲亦因此而葬身蔚蓝。母亲对那片蓝水已经是深深恐惧,再不敢让我与家兄走了长辈的老路,所以……”
  唐奕点头,“这个时代,渔航确实是九死一生的营生。我去过海州,那里就算最有经验的船把式也不敢说次次都能平安而归。”
  “所以啊!”祁雪峰有些激动。“大郎的这个六分仪简直就是渔户们的福音,不知道能救回多少条人命啊!”
  唐奕一窘,“说来惭愧,奕弄这个六分仪的初心却非为渔户谋福音。甚至为了不传入外族手中,直到今天,此仪出世已经很多年了,仍只在最亲信的几十个水手手中教习。”
  “水手?”
  祁雪峰这才想起,刚刚沈存中说过,唐奕要远航。
  “子浩这是要远航?到哪里?东瀛,还是大食?”
  唐奕叹道:“真想带白山兄去看看咱们大宋的新海船。”
  “东瀛?大食?”一声轻笑。“比这远得多!”
  “哦?有多远?”
  唐奕一字一顿道:
  “海的尽头!”
  “甚至证明,这个天下,是圆的!”
  “……”祁雪峰呆住了。
  没见到唐奕之前,这个疯子在祁雪峰眼中,就是一个虚无飘渺的存在。巨富、权势滔天,甚至是被世人所神话。
  见到唐奕之后,他发现,这不是一个疯子,也只是个普通人,并没有什么特别。若非说不同,也只是和他,和沈存中一样,是个喜欢恪物“穷理”的同道中人。
  但是现在,祁雪峰似乎又发现,他确实是个疯子!
  下意识地看向这满屋子的新奇,“那子浩弄出这一屋子的‘宝贝’又想证明什么呢?”
  唐奕笑了,笑着看着祁雪峰,脸上现出诚然之色。
  “证明什么?有点不准确。”
  “哦?”
  随着祁雪峰的一声轻疑,唐奕坦然地环指屋中的每一件事物。
  “恪物之学乃穷理之道,求索之行。”
  “然而,证明出的道理,其根本何在?又有何用呢?”
  见祁雪峰沉思开来,唐奕则是给出了答案。
  “说到底,也不过是为了让这天下变得更好罢了。”
  ……
  这些话绝非唐奕曲高和寡地自唱高调,而是他的真心话,或者说,是他的志向所在。
  这些年,刨去勾心斗角、努力挣钱之外,他大多数的心血都倾注在这一间屋子里。
  作为这个时代的异类,作为一个千年之后的后来人,唐奕很清楚,除了对历史的先知先觉、技术的超级跳跃,能从后世带到这个时代的东西,其实有太多太多了。
  哪怕是一个想法、一个创意,甚至是后世的一点记忆碎片,他都不敢丢掉。
  因为这些想法、创意、碎片,对于这个匮乏的时代来说,都是无比珍贵的财富。
  唐奕擅长的、不擅长的,更有些是唐奕根本不懂,只是一个概念的东西,他都一一记录下来,保存下来。
  有些已经推广应用,有些,却暂时只能静静地躺在这间实验室里,等待着未来的某一个时间,发挥它应有的效用。
  比如,皂化反映、甘油、基础化学、沼气技术、羊毛脱脂、焦炭、冶炼,还有水泥,这是他擅长的,也可以应用的。
  比如,传统黑火药的改进、硝酸甘油、化工产业、石油治炼、炒茶、火柴、世界地理,甚至是尿素化肥,这些也是他擅长的。但是,因为种种技术限制,或者顾虑,却是不能拿出来的。
  比如,蒸汽机、火枪、杂交水稻,这些他不擅长的。但是,可以提出一个概念和原理的。
  再比如,他连原理都谈不上,只是想起来后世有这么个东西。只能提出一个创意。
  ……
  所有和后世有关的东西,唐奕都把它记录下来;所有能做出实物的东西,他都尽量做出实物。
  他很清楚,老天把他送到这个时代,靠着一点先知先觉,他可以救范仲淹,可以让赵祯有后。
  可是,想救天下,想让汉人免去屈辱的将来,甚至说大一点,想推动文明进程,却是要靠这间屋子里的东西了。
  这里的每一个物件,将来都可能让后人少走不知道多少弯路。
  ……
  见祁雪峰还是不太明白他的意思,唐奕随手拿起一个小物件。
  “这个东西很平常,叫作——打火机。”
  唐奕解释道:“构成他的火石随处可见,铁皮盒子也是一般铁匠就能打造,木棉线也不难得。”
  祁雪峰好奇地接过,“能引火?”
  “现在不能……”
  “因为少了一样东西,一样极易燃烧的火油。”
  祁雪峰当然看出这东西比火石方便得多,“那火油哪里找?”
  只见唐奕淡然摇头,“哪里都没有,这世上还没有这种油。”
  祁雪峰闻言,蛋疼地怨道:“那你还做这个什么打火机做甚?”
  却闻唐奕坚定道:
  “现在没有,不代表将来没有!”
  祁雪峰一震,呆愣愣地看着唐奕。
  唐奕从他手中拿回打火机放回原处,“等哪一天真的有了那种火油,世人也就不用再费心去创造一个打火机了。”
  “……”
  祁雪峰有些似懂非懂,却见唐奕又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