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宋-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奕现在也懒得和他们解释什么叫银行,反正以现在的条件,大宋也建不起来。
  ……
  这时,韩琦忽道:“子浩,还是说说钱荒的问题吧!”
  钱荒解决不了,说什么都是没用的。
  唐奕无语了,怎么说?
  想彻底解决钱荒的问题:
  要么,打大理。那里有后世华夏最大的铜矿,几百年也用不完。
  可是,现在的大宋,你让他打土匪都懒得动,还打大理?
  要么,就是推行信用货币。
  但是,现在和赵祯他们说什么信用货币,估计都得跟听天书似的。
  “钱荒的问题,能解决,但是想彻底根除,现在还不行,最少要十年之后。”
  “那不彻底呢?”
  好吧,刚刚噎了唐奕一道的那个“胖子”又出声了。
  唐奕恨不得掐死他,这货是吃准他了。
  “有不彻底的?”赵祯一看唐奕的表情就知道,唐奕还真有招儿。
  “有!”唐奕道,“但是技术还不成熟,草民还得一段时间的试验。”
  “快说说!”
  “分级货币制度。”
  “……?”
  “就是除了铜,把银和金也同时纳入货币体系,形成小额交易用铜钱,中等额度用银币,大额交易用黄金的货币市场。如此一来,铜的需求会大大降低,钱荒也就不是问题了。”
  众人闻言,不见喜色,反而摇头。
  唐子浩毕竟还只有二十岁,再怎么惊艳,也有疏漏之时,想出来的方法也太过想当然了。
  韩琦诚然道:“子浩可知,为何汉唐以来,一直不将金银纳入币制?”
  “还请相公指点!”
  “一来,是中原不产金银,储量极少,即使纳入币制,也不够流通。而且民间以金银为饰,会令金银进一步的疏于流通,使得各级货币的币值失衡,市场混乱,不得其利,反受其害,得不偿失。”
  韩琦没有揶揄唐奕的意思,反而说的极为诚恳。
  在他看来,唐子浩能把财商之道悟到这一步,已经算是奇材了。
  唐奕则道:“可以从别处进口白银啊!”。
  唐奕知道,在美洲白银没有进入华夏之前,即使是进口白银,对华夏货币的冲击也并不大。而且,依唐奕的设想来运作,大宋不但不会亏,还有赚头。
  “唉!”韩琦一叹。
  在他看来,可是没有赚的,只有赔的。
  “这就是刚刚在课上,我为什么提出铸币成本的问题。”
  “钱币不是无端成形,需要人力、火耗。大宋铸铜钱尚且亏空,若铸银,那亏空可就大了,朝廷是承受不起的。”
  宋钱不是纯铜,而七两铜,配二两铅,再加一两铁,用来铸整一斤的铜钱。
  乍看之下,朝廷是有赚头的,毕竟铅铁价值比铜低。
  但是,若算上人工、火耗,还有成币运输的成本,这点赚头也就什么都不剩了,甚至还亏钱。
  而且,铸银币是没法搀入铅、铁的,也就是说,十成银就是铸十成币。
  去掉成本和火耗,赔的只能更多。
  对此唐奕是知道的,而且没少吐槽,特么印钱还赔钱,这特么也是没谁了!
  他也不多言,向怀中一摸,拿出一个银板交到韩琦手中。
  “韩相公,看看这个……”


第286章 银圆
  以大宋现有的冶炼条件和锻造技术,以银铸币确实是赔钱的。
  不说大宋在银里掺不进东西,单是铸钱之法就足以令人抓狂。
  大宋用的是范铸,而且为了防伪保证铜钱的质量,用的是母钱翻砂法。工艺之复杂,产量之少,简直都不好意思说这是国家行为。
  一个铸钱熟工,一天也只能铸钱百文!
  想想大宋的货币总量,这得用多少工人,多少时间来铸钱?
  而一个佣工,就算没工资,一天的吃食就得多大的成本?
  所以,朝廷铸钱,一点油水都没有。
  当时在课堂上,韩琦其实就想说,朝廷无限度铸币的设想,根来就不成立。因为铸的越多,赔的就越多。
  现在,唐奕说要铸银币,还想进口白银,韩琦只能说他很傻很天真!
  唐奕递给他一块银板,韩琦拿着细看……
  其实,这已经不算是银板了,就是银币。只不过无方孔,也无正反面的字。
  颠了颠,差不多半两,也就是正好值一贯钱的样子。
  “子浩,这是?”
  唐奕也不卖关子,“搀了东西,含银七成。”
  那边曾公亮眼眼一瞪,一把抢了过去。
  “掺了什么?怎么一点也看不出来?”
  唐奕心说,让你看出来,老子也别玩化学了。
  “相公先别问掺了什么,只说,七成银,若朝廷以此法铸币,可有赚头?”
  当然有赚头!
  银可不是铜这种相对不算贵的金属,能省出一成,就是好大一笔利润啊。
  “要看子浩掺的是什么。”
  唐奕道:“掺的是铁,但却不是普通的铁,而是铬铁。”
  哦靠!铁啊!连赵祯都不淡定了。
  “拿来,与朕观瞧!”
  铁啊?掺在白银里,当银子用。那得多大的利?
  赵祯都自动忽略了唐奕说的“铬铁”是什么铁了。
  曾公亮一边把银板交给赵祯,一边急问:“工艺如何?”
  其实,就算工艺繁琐一点朝廷也有赚头。只不过,曾相公幻想着要是工艺也能省点,那就更好了。
  唐奕苦笑,“这也是草民一直没把这种银中掺铁的法子拿出来的原因。”
  “目前,我只能在我的实验室里完成铬铁的提炼,还不能实现大规模的冶炼。且模具材料的冶炼也无法实现。”
  “这不是问题!”曾公亮大手一挥,“明白我就令工部拣选最好的冶炼工匠来回山助你!”
  唐奕摇头,“这不是工匠的问题。”
  “那是什么问题?”
  “炉温!”唐奕肯定道,“铬铁矿,相公可能没听过。大多数时候,人们会把它和灰磁石混为一谈,有弱磁性,却非磁石,而是一种含铁和铬的矿石。”
  “这种矿石的冶炼温度比正常铁矿要高很多,目前的冶炼水平是提炼不出来的。”
  炼……炼不出来……大伙儿傻眼了。
  韩琦问道:“高多少?”他觉得,可能是唐奕找的工匠水平不够。
  “最少要冶铁炉温的两倍!”
  好吧,两倍有点高,那就不是水平的问题了。
  “那子浩可有办法?”
  “法子有,但是一时半会弄不出来。”
  唐奕学的是化学,懂其中的原理,但却不懂冶金。
  他可以把煤炼成焦炭来提升冶炼温度,但相应的炼焦炉,高温炼铁炉是什么样子,却不是他所学,只能带着工匠一点一点的摸索。
  这真的需要时间。
  曾公亮一听,还是得要工匠……
  “明日老夫就给你送五十,不,一百工匠过来,还望子浩快些成功!”
  范仲淹都有点看不下去了,特么真当我徒弟是神仙不成?神仙也没你们这么使唤的吧?
  没钱了也找他,没法子也找他,现在炼个铁也找他??
  眼皮都不抬地低声道:“明日大郎还要授业开班!”
  呃……曾相公心说,这事儿跟开班授业一样重要啊!
  七成银!加三成铁,就能当十成的银来用,这种好事儿哪儿找去?
  若是成了,单铸币一项,朝廷就有天大的油水。而且,正如唐子浩所说,就算是进口白银也是只赚不赔的,想象一下,产银之国运到大宋一斤白银,换回去的却是七两的宋银……
  简直和耍流氓没区别!
  韩琦此时发声,“曾公别高兴的太早,白银一旦入市,富户转而屯银,且私铸劣钱之事必然更为猖獗。到时,对国朝的冲击会更大,此事还要慎重!”
  铜钱都造假严重,何况价值更高的白银?
  唐奕一笑,不等曾公亮做答,先其一步道:“这一点,韩相公倒是不用担心。”
  “哦?为何?”
  “白银加铬铁铸币,一般人还真仿冒不了。”
  “一来,铬铁的冶炼技术,就算弄出来,民间私炉也肯定达不到那个水平。”
  “二来,就算有人用其它贱金属掺入白银之中充当好钱,老百姓也是一试就知道真伪。”
  “有何玄机?”
  唐奕向赵祯一拱手,“陛下轻吹银板,再凑到耳边一听便知!”
  赵祯狐疑地照做,轻轻一吹,凑到耳畔……
  不由猛的一惊!
  “这,这是何来之音!?”只闻耳边银板有如龙吟一般的轻啸不绝于耳,好长时间都不见消散。
  “回禀陛下,这正是搀入铬铁的好处。只要一吹,就能发出特有的轻吟,假币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
  其实,白银加铬铁就算唐奕不是化学生,也知道有这么个说法。
  而白银加铬铁更不仅仅是为了以铁充银,其中的防伪意义也尤为重要。
  清末民国时期的银圆,也就是“鹰洋”、“大洋”的成份就是这个。唐奕只是早于欧洲人弄出来,糊弄现在的人罢了。
  ……
  唐奕这么一说,曾公亮特意把那银板要过来,自己试了好几次,最后让韩琦又抢过去试了半天。
  这时,那个“胖子”老头走到范仲淹身边,“希文兄,这个弟子传的是真赚到了!”
  范仲淹面露得意之色。
  他没意识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观澜的学生们,他亲传的弟子们出彩之时,他心里的舒服比自己取得什么成就来的更畅快。
  “要不,让这小子给我也奉个茶,让老夫也沾点光?”


第287章 “猪队友”欧阳修
  那‘胖子’一张嘴,唐奕还好好看了他两眼。
  好吧,其实也不算胖子,只不过是比起范公的干瘦,要富态不少,且年龄也比范师父年轻很多。看样子,应该和富弼、韩琦同龄,狭眼细眉,耳大垂肩,还颇有几分慈像。
  长的虽是不招人讨厌,但是两次揭了唐奕的老底,却让唐奕看着有点不爽。
  范仲淹一听“胖子”说,“奉个茶”就算他的弟子了,忍不住横了他一眼。
  “想的美!”
  那“胖子”不干了,“希文兄怎可‘专独’?我的弟子不也让你占的光?”
  范仲淹一挑眉毛,戏虐道:“谁爱要似的,要不,你领走?”
  呃……领走是万万不能的。
  “胖子”说不过范仲淹,只得曲线救国。
  转脸看向唐奕,直了直身子,摆了个自认庄重的神情,语气故作肃穆道:“唐子浩,你可愿拜我为师?”
  唐奕心说,你谁啊?这么“欠”,还想当我老师?
  却不想,范仲淹自信抢白道:“你看他敢应你否!?”
  唐奕就坡下驴,嘿嘿的卖起了乖,“我听老师的……”
  “哈哈!”
  赵祯在上面一声大笑,显然已经从铸银的事情中回过神来,听到两位大儒在抢弟子,忍不住就笑了。
  “欧阳卿家,可别被这小子给骗了。此劣儿若你收他入门,你这一世清名可就要不保喽!”
  噗!!
  欧阳?
  欧阳修?
  原来大宋第一“猪队友”就长这样啊!?
  ……
  要说仁宗朝对当世影响最大的人物,不是辅国良臣富弼、文彦博,亦不是高富帅韩琦,更不是尚在成长之中的王安石、司马光、苏东坡,当属范仲淹和欧阳修了。
  范仲淹自不多说,他是悲情的、壮烈的。一身正气,最后尽忠尽职客死异乡,可以说是千古文臣的典范。
  而欧阳修……
  他的名气完全来自文学领域,至于为官,倒是少有亮点。
  在唐奕看来,“文起八代之衰”不假,“才冠唐宋之巅”也不为过。
  要是没有唐奕,这货凭一己之力,就教出宋六家中的曾巩、苏轼、苏辙三个大牛人,自己又是六家之一,还保举了苏洵。唐宋八大家让他这一窝占了五个,也是没谁了。
  但说起为官之道,这货就是个逗逼。简直傻的天真、萌的可爱,就是个政治智慧为负数的老顽童!
  都不说他的一生被人一坑一个准儿的窘态,单是他坑别人,也完全够得上一个“猪队友”的美名了。
  欧阳永叔的一生,干过几件很著名的坑人把戏。
  首推的,当然是庆历新政期间,把范仲淹、富弼和韩琦等人坑了个底儿掉。
  当时,以夏竦、章得象、贾昌朝为首的保守派攻击范、富等人结党结私,扰乱朝纲。
  结党啊!
  这是千古君王大忌,换了谁也接不住这个罪名。范仲淹等人急忙上本向赵祯解释,我们可没结党。
  而作为新政标杆人物的欧阳修怎么可能不出声?
  于是,年轻的欧阳修来了个神助攻,不过,助的是保守派,加速了庆历新政的败亡。
  欧阳公可没像范、富等人那样,这萌人是直接开大招,专门写了一篇千字美文——《朋党论》。
  这文递到赵祯手里时,赵祯都气乐了。
  欧阳修在文中是解释了,只不过解释的有点另类。
  他说了,我们就是朋党,是君子之朋,“君子道同为朋,小人利同为党。”
  而且,小人那都不叫结党,只有君子之党才是真的党……
  你说,你不是二吗?
  要说出发点确实是好的,但是,别管你是君子,还是小人,只要和结党沾了边儿,那就不行,这是千年帝王之道。就算赵祯不当回事儿,朝臣肯定也得拿之来作文章。
  一篇《朋党论》差点没把范仲淹拍死,欧阳修这算是做实了他们结党。
  “君子党”也是从这儿来的,算是黄泥掉裤裆,说都说不清。
  这是欧阳修犯的最“漂亮”的一次“二”。
  ……
  第二次,则是庆历六年,当年的“君子党”被打入地狱,范仲淹要置仕的时候。
  所有人都以为范希文在逼宫,是君子党的反击!
  这时,也是这位欧阳永叔……
  根本没分清形势就跟着起哄,更坐实了以辞为要挟的说法,让赵祯和范仲淹都很是被动。
  赵祯甚至下旨,狠狠地骂了他一顿。
  ……
  第三次,现在还没发生,当然可能也不会发生了,但也充分说明了欧阳修有多“二。”。
  那就是武人荣耀、大宋人样子狄青,狄汉臣的问题。
  以文彦博为首的文官,见不得狄青一个武人打坐西府,诸般构陷想把狄青挤出中枢。
  按说,这种事儿欧阳修是不会掺合的,而且,狄青还算是旧友范仲淹的弟子,他倒应当拉狄青一把。
  但是,欧阳修觉得,狄青被挤兑成这样儿在京里呆着也没意思,倒不如去地方避避风头。
  于是,他也上书劝官家放狄青出京,算是助攻了文彦博等人。
  ……
  “欧阳卿家,可别被这小子给骗了……”
  赵祯的一句话,让唐奕呆愣地看着眼前这“胖子”直晕,满脑袋转的都是他干过的那些蠢事儿。
  此时,欧阳修也出声了。
  “教不学师之惰,正因此子顽劣,才需我辈多加教导才是,臣是不怕的……”
  好吧,他又开始犯二了!
  只这一句话,就把范仲淹和唐奕都得罪了。
  范仲淹暗骂,这货是不是又喝多了!?我教不好,你就能教好?你啥意思?我还不如你了?
  而唐奕则是腹绯,陛下就是一句玩笑,你咋还当真了?老子顽劣,跟你就学好了?不定把我带成什么样儿呢?
  要知道,欧阳修可是和宋庠、晏殊划等号的,出了名的爱享乐,还自比寇准。
  只不过,享乐之道比不过,做官的本事……更比不过。
  反正,唐奕是打定了注意,得离这货远点,别哪天他借着酒劲把我再坑了。
  到时跟谁说理去?
  ……
  赵祯也是暗笑,欧阳永叔,让他修个史,做个学问没问题。别的事儿,还是算了吧!
  圆场道:“此事你们私下议论,朕就不管了。”
  “众卿且先下去吧,朕与大郎还有些家常闲话要说。”
  大伙儿一听,谢恩退下,只留唐奕一人。
  唐奕也知道,什么话家常?这是要挨骂了。
  人都走了,赵祯果然神情一肃,第一句话就让唐奕一哆嗦。“听说,你为了个女盗匪,许了耶律洪基每年一百万贯!?”
  唐奕硬着头皮答道:“是……”
  赵祯一叹,“说说吧,打的什么主意?大郎当知,这事儿传出去可是死罪。”
  唐奕一扁嘴,倒不显慌乱。“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给耶律洪基挖的一个坑。”
  “坑?什么坑?”
  “先不说是什么坑,草民是觉得,就算有了毛纺织,就算大宋不惧辽朝南侵,哪怕就算我们把燕云之地都拿回来了,但在宋人心中,还是有一根刺是永远也拔不掉的。有这根刺在,大宋在辽朝面前就永远也抬不头来!”
  赵祯一震,口中不由念叨出声:
  “宋、辽、岁、币!”


第288章 布局
  宋辽岁币,就像是一道永远也好不了的伤疤。
  年年要揭开来看一看,年年要感受一下,那城下之盟的痛楚。
  说实话,大宋不缺那几十万贯的小钱。
  但,其带给大宋从君臣到武将、从国家到百性的屈辱,却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
  这道疤压在汉人的心尖儿上,扛在大宋男儿的脊梁上。百年间虽无外扰,却蒙住了宋人的心智,压弯了汉儿的脊梁。
  现在的唐奕就像个瘾君子一样,开始了强宋这个造梦之旅!
  如何把大宋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就像毒瘾一般时刻驱使着他向前推进。
  而救宋?富宋?强宋?
  不重振民族自信,不让汉儿挺直脊梁,有再多的钱、再发达的经济,又有何用!?
  所以,在一切开始之前,唐奕第一件要干的事儿,就是把宋辽岁币这道疤彻底治愈。
  这道疤好不了,大宋的腰杆永远也挺不直!
  ……
  “能行吗!?”
  听了唐奕的整套打算,赵祯眼神奇亮。
  这要是成了,他赵祯就算再没有什么建树,只凭抹去岁币之事,就足以告慰祖宗了。
  “草民现在也只是设想,还需慢慢布局,引辽人入瓮。至于能不能成……五成把握吧。”
  “够了!”赵祯猛一拍桌案。“五成把握就足以一试,朕会全力配合于你!”
  “明天就招辽使来此一晤,在莱州设立権场互市,辽人应当不会拒绝。”
  辽人当然不会拒绝,此事对辽朝是有利无害。
  “只是,陛下一定要控制好规模。”
  在莱州起互市,即要钉下这个由头,又不能因此而令莱州迅速发展,这个度是一定要掌握好的。
  “嗯,到时,莱州互市交由大郎来掌控,规模大小,由你自己来定。”
  “谢陛下信任!”
  “唉……”赵祯话锋一转。“这几年委屈大郎了!”
  因为观澜商合,唐奕商人的名声算是坐实了。宋律虽不歧视商人,但也非什么好事。
  这几年,唐奕不但要为皇家运作生意,还要顶在最前面,接下所有风言风语,赵祯觉得,确实愧对唐奕。
  对此,唐奕倒是没什么。他还是秉承后世的理念,商与官在他眼里根本就没区别。
  因为,不论是官,还是商,亦或是他现在所处的“官商”,本质都还是一个“权”字。
  现在的唐奕没有权吗?
  有,而且很大!
  只不过,还没摆上台面儿。
  至于别人看得比命还重的名声,在唐奕这里,就是个屁!
  他宁可当一代奸雄,受万人唾弃,也不愿像老师那样,一生背着名声的大包袱赶路。
  大宋不缺惜名声的能臣,却少有敢顶着骂声干实事儿的“奸佞”。
  反传统不一定是坏事,好人救不了宋,也强不了宋!
  “陛下,多虑了,草民还扛得住!”
  “倒是陛下这几年……”
  “朕怎么了?”
  “两年多未见,陛下显老了。”
  这话放在皇帝身上不合适,唐奕完全是出于一个晚辈的角度去说的,听到赵祯耳中,也是颇为暖心。
  横了唐奕一眼,嗔怪道:“还不是你们这么小辈不省心!?”
  “连人家的王妃也敢拐带,我说你胆子怎么那么大!?”
  呃……
  “陛下知道的,草民就是这个性子,见不得别人受苦。”
  赵祯被他气乐了,“还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
  “嘿嘿……”
  唐奕憨笑应付,就像自家后辈在长辈面前耍宝卖乖一样。
  ……
  赵祯拿也他没办法,可能是自己没儿子,唐奕给他的感觉比皇室之中的那些小辈还要更亲些。因为这儿子上脸的时候,根本就不拿他当皇帝。
  “下去吧,皇后快要来请安了,要是看到你在这儿……”
  唐奕一缩脖子,“那草民告退!”
  曹皇后现在可是老看不上唐奕了。
  从来观澜养胎开始,在上院花园遇到,曹皇后对谁都是笑脸相迎,唯独对唐奕,就没给过好脸子。
  没办法,谁让唐奕把她弟弟给激跑了?估计曹觉一天不回来,曹皇后就得恨唐奕一天。
  出了赵祯的住所,还没到自己的小楼,就见前面一群女子行来,看样子是要下山的。
  “董大家……”唐奕先一步问候。
  打头的女子轻轻一拂,“唐公子!”正是董惜琴。
  “这是要进城吗?”
  “正是。”
  “哦,那让王伯点几个仆役跟着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