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者无敌-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的几天里,张上将频频地去参加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西北军旧友聚会等各种交际场所,虽然他对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也比较厌恶,但毕竟他的身份已经是堂堂上将司令,同时第33集团军还是国军各部队里战功最卓越的几大虎狼之旅之一,自然树大招风。而孟翔则比较清闲,官小的好处在这里就凸显了出来。在重庆逗留的几天里,孟翔主要住在未来的岳父家里。由于欧洲战争已经爆发,百里将军和孟翔自然有了更多的话题。除此之外,孟翔又拜访了一下杜先生。杜先生最近忙着在西南地区和重庆发展,因此不像以前那样长期住在香港了,而是把家安顿在了重庆,两人就一些走私捞钱的事情又好好地谈了一番。另外,孟翔可没有忘记从杜聿明身上敲下来的油水,杜聿明确实也言而有信,很痛快地将三十辆进口的美国汽车赠送给了孟翔,并且还帮孟翔牵线搭桥,让孟翔和几位掌管外援的中央高层们打得火热。靠着贩毒弄来的大笔资金,孟翔很容易地买到了大批的黑货。实际上,美国的军火也没有什么太好用的,性能基本都比不上德国货,孟翔很喜欢坦克,但坦克比较太显眼了,因此自然买不到,至于买枪械什么的,孟翔也对美国货不怎么感兴趣。毕竟在这场战争期间,德国人在武器上是靠质量取胜的,美国人在武器上是靠数量取胜的。美国的飞机倒是很不错,但孟翔即使买来也没人去开。搞来搞去,孟翔也就给部队购买了大批的弹药和油料。
五天后,忙得热火朝天的孟翔接到了军委会办公厅打开的开会通知。
急急忙忙拜到军委会大厦的门口,孟翔和先到一步的张上将直接被带进了一间会议室,并且是从后门进去的。刚进去,好家伙,一溜排的上将,满屋子金星闪耀。参会的人数并不算多,只有三四十人,但基本都是战区正副司令或集团军司令,中将都不多,更加衬托得孟翔这个全屋子唯一的少将特别地与众不同。在现场,孟翔没有看到杜聿明,这家伙应该已经整顿人马前往桂南了。而会议室内,坐在最前面一排的都是战区司令或副司令,后面的都是兵团司令或集团军司令,最后是几位军团长。孟翔也明白白己和张上将是被从后门带进去的原因了。尽管按照职位排列,张上将应该坐在第二排,但他为人一向低调,因此和孟翔一起坐在了最后面。
现场不少面孔都是孟翔很熟悉的人,或是孟翔素未谋面、但却是这个时代的风云人物。第一战区来的是那位卫上将,第二战区来的是那位阎上将,第三战区是顾上将、第四战区是张上将、第六战区的代表自然是兼任政治部长的陈上将、第七战区是那位余上将、第九战区正是那位威名赫赫的薛上将,大本营总参谋长程上将也在。当然了,一干上将里,最和孟翔熟悉的还是第五战区的李上将。看到云翔和张上将进来后,李上将还特别地向两人颔首微笑。他的那位亲密战友、大本营副总参谋长白上将并不在,此时正在桂南指挥战事。现场的众集团军司令和军团长里也有孟翔认识的人,最熟悉的自然是坐在白己和张上将身边的第三集团军司令于上将了,除此之外,那位汤中将和那位胡中将也在现场。
由于会议还没有开始,现场众人都三五成群地交谈着。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己分”,按照身份和地位的排列,战区司令们自然聚在一起,集团军司令们和兵团司令们自然也聚在一起,同时各个大群体里又按照关系好坏、亲疏远近而分为几个小群体。孟翔自然和张上将、于上将凑在一起聊着天。
“荩忱兄、困龙老弟,你们前几天刚刚被委员长亲自召见过,肯定知道什么风声了吧?”于上将低声问道,“是不是要展开反攻了?”
张上将笑道:“反攻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关键是,全面反攻还是局部反攻,战事会从哪里打起,这才是重点。”
“对,那你们有没有知道什么内情?”于上将愈发感兴趣了。
“孝侯兄,我们在这里胡乱猜测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一下不就知道了嘛。”
“上面不发话,我这心里总是没底。你们俩就不要藏着掖着了,就先透露点嘛!”于上将不依不饶。
“孝侯大哥,我们是真的不知道呀。我们被叫过去,只是给委员长出出主意,至于采纳不采纳,那是委员长的事,我们也没把握嘛。”孟翔打圆场道。
就在于上将准备继续死缠烂打的时候,一名少将副官走进门并喊道“诸位,请起立。”
门口处,一身特级上将军服的委员长不怒自威地跨进了屋子里。
委员长的亲自到来,使得现场的气氛变得愈发凝重。走到首席上的委员长抬起手轻轻地向下压了压。随着这个标志性的动作,现场起立的将领们立刻整齐划一地坐了下去。
“武汉会战后,日寇虽攻取三镇,但死伤空前、损失巨大,其用于对华作战之军事潜力业已耗尽,加之其在华占领区日益扩大,兵力愈发捉襟见肘,使得其已无力再在中国战场上发动兵团级大规模进攻,敌我已形成全面的战略僵持局面。为打破僵局占据主动,食髓知味的日寇在攻占南昌后轻犯我长沙,被第九战区击退,同时又在鄂北战场和大别山北部地区连遭挫败。经此数战,日军兵锋已挫…”那位少将副官侃侃谈着此时中日战场上双方目前整体作战态势和相互间正在进行着的强弱转换趋势。
在孟翔听起来,这番分析明显有夸大其词的味道。日军在武汉会战后确实是元气大伤,但还完全没有沦落到被动挨打的地步。对于日军的实力来说,发动军级进攻都是绰绰有余的,进
行全面防守更加是不可小觑。军委会声称日军已经大不如前,要么是因为军委会的那些将军们都是草包饭桶,研究来研究去还得出这么错误的结论,要么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释放假消息来鼓舞士气、振奋人心。
“根据军委会的研究决定以及委员长的批准,由于国军展开主动反击的时机业已成熟,军委会拟定由各战区组建着干战役进攻兵团,在各自战区辖境内对预定方向之日军进行高强度局部反击,完成军委会交付的任务,以形成全面反击日寇之局势。”说完那通没什么营养的废话后,这位少将副官终于将军委会和委员长制定的“反击计划”公布于众了。
此话一出,下面顿时喧哗了起来。由于委员长在场,众人自然不敢高谈阔论,但相互之间窃窃私语肯定是避免不了的。之所以让这些手握大军、身经百战的高级将领们如此失态,因为这场反击的形式确实太出乎预料了。按照国军和委员长的一贯作风,如果要展开全面反击,那肯定是按照惯例,从各战区抽调精锐部队,组建成一支几十万人的战略兵团,然后集中在某地和日军进行硬碰硬的恶战,但现在,这场反击的形式确实前所未有。在之前,很多人都估计这次的反击应该是为了收复武汉,因此会从附近的几大战区内抽调部队,集结在武汉城下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但没想到,居然是这样的形式,让各战区白己去展开反击。这下子,之前众人猜测的“究竟是全面反击还是局部反击”的争论也尘埃落定了。总体而言,这场反击还是全面反击,但却是由各战区自行进行的,让各战区进行局部反击,从而汇聚成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反击。
坐在最后面的孟翔松了一口气。委员长最终还是采用了自己提出的作战计划,避免了历史上发生过的悲剧,这无疑是一件让人值得高兴的事情。
“此次反击作战的总代号为“野火”。作战目的是为在尽最大限度消灭日军机动兵力的同时并适当收复一部分失地,以达到从各个方向上逼近被日军占领的武汉、南京、南昌等标志性城市,为以后在条件许可时发起进一步全面大反攻作战而营造一个对我军整体有利的总态势的目的。”那位少将副官说完,然后退到一边,“现在,由委员长颁布各战区的作战任务!”
下面的众军头们纷纷坐好,目光毕恭毕敬地望向不苟言笑的委员长。
孟翔看到这一幕,心里有点想笑。因为这个场景大熟悉了,上学的时候,当老师准备给学生们布置作业时,就是这个样子。而现在,正规规矩矩坐着的众战区司令、集团军司令、兵团司令们无疑就是老老实实的学生,而委员长则充当了布置作业的严厉老师的角色。
在委员长浓重的浙江话口音里,各位学生们的作业开始分发了下来:
“第一战区,向黄河以北的豫北地区或豫东地区发动进攻,目标是务必要歼灭两个联队人数的日军或收复两座以上县城级城市;
第二战区,联合第八战区展开攻势,于黄河河套解冻后向晋中地区展开攻击或收复绥远省军事重地五原县;
第三战区,向苏南地区发动反攻,力求夺回太湖以南部分地区,钳制日军向浙北侵略;
第四战区,务必收复昆仑关,光复桂南地区;
第五战区,向豫南地区或皖中地区突进,以歼灭旅团级人数日军或收复五座以上县城级城市为作战目标…”
随着委员长的“发作业”,下面的各战区司令们要么拉长了脸,要么沉默不语。拉长了脸的自然是认为白己分到的“作业”太难了,沉默不语的则是在思考如何完成这份“作业”,而坐在后面的众集团军司令、兵团司令、军团长们也纷纷交头接耳,讨论着各自的部队在本战区分配到的任务里会承担什么角色。
在委员长布置作业的同时,几位军委会的参谋们则依次把一个个信封发到在座的将军们手里,竟是人人都有份、个个不落空。“委员长刚才分配的,只是作战大纲上的主要任务,具体的作战任务都在信封里,诸位回去后就能得知详情。简而概之,委员长和军委会只是粗略地给
大家下达任务,具体怎么打、怎么完成,则完全是诸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战区长官部是各战区展开反攻的最高指挥部,军委会并不加以干涉或指挥。”陈上将起身解释道。
“此次的反击作战,各战区之间的配合协调工作以及各战区与军委会的联络统领问题均由陈部长负责。”最后,委员长一锤定音的宣布了这次反击作战的最高指挥官人选。当然了,陈上将虽然名为最高指挥官,但也只是个“高级传令兵”,他只负责做各战区之间的和事佬以及
各战区司令长官和委员长本人之间的传话筒,并没有权力指挥某个战区的部队或行动。
散会后,李上将微笑着走到张上将、于上将、孟翔的身边:“荩忱、孝侯、困龙,看来我们又要共事了。无论是在徐州、信阳、鄂北,我们都合作得不错,希望这次能再接再厉。”
“谨遵李长官的教导。”张上将和于上将很客气地道。
“委员长布置给我们的任务可不轻啊!”李上将笑道,“要求我们歼灭旅团级人数的日军或收复五座以上县城级城市为作战目标。我们赶紧回去吧,早作准备。此战,一定要让我们第五战区再次名扬海外。”
“是!”孟翔三人一起敬礼。
仰望着湛蓝的天空,孟翔摸摸下巴思考着:这一仗,又该怎么打呢?
第一百五十九节 冬季反攻(3)
年底的十二月上旬,在凌厉的寒风中,第33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按照第五战区长官部制定的计划,从南阳境内出发,取道确山、新蔡等地,逐步开往安徽省西北的阜阳一带集结。与此同时,第五战区下辖的第2集团军(西北军)、第11集团军(桂军)等部队也都在有条不紊地积极调动着。川军的两个集团军在上次作战中损失巨大,眼下无力参战,因此此次连同桂军第21集团军等部队负责战区后防。基本上,第五战区此次投入作战的就是这四个集团军,总计十五万余兵力,外加在确山地区“听宣不听调”的第31集团军。
不仅仅第五战区,在同一时刻,全国其他战区也纷纷集结部队。这场在这个时空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中国军队首次反攻浪潮已经逐渐露出了倪端。而中国军队在多个方向和多个战场上的频频调动,早已经落入日方眼中。但是中国军队所调动的兵力数量不是特别多,调动集结的方向又过于分散,天南海北到处都是,因此吃不准深浅的东京大本营参谋总部并没有能马上做出中方将要大反攻的正确判断,即使嗅到了风吹草动,也无法判别中国军队准备反攻的重点地区,只得被动地要求中国战场上的各方面军、各军、各师团的指挥官们严阵以待。这样一来,日军在开战之初处于被动的局面就不可避免了。
在日军这些方面军中,白从鄂北惨胜以及长沙会战失败后被迫转入防御状态的第11军对当面中国军队的一举一动是最敏感不过的了。当得知第五战区的战略前沿阜阳地区近日进驻了十余万中国军队后,第11军司令部里那几个月来就没有轻松过的气氛立时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尽管室外寒风瑟瑟,但第11军司令部内却热火朝天。
“司令官阁下!我非常肯定支那军第五战区此举的目的是为了重夺信阳!”,第11军参谋长青木重诚少将语气坚定地道,“信阳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它既是皇军打入河南境内的军事桥头堡,又是武汉在江北地匹最重要的屏障,第五战区集结十余万军队进入阜阳后接下来必定会大举南下,重新攻占固始、商城、演川等地,截断信阳皇军和安徽境内皇军的陆上通道,从而将信阳皇军聚歼于信阳或驱逐出信阳!”尽管此时的上司已经换人了,但青木少将仍然不遗余力地尽到白己作为参谋长的责任。
“司令官阁下!我不同意青木君的看法。”一贯喜欢和青木少将唱反调的副参谋长中山贞武大佐也同样振振有词,“我认为支那军不会中规中矩地去进攻信阳,很有可能他们只是摆出进攻信阳的样子,从而引诱皇军将大规模兵力调往信阳,然后他们声东击西、虚晃一枪,全力进攻非常靠近阜阳的蚌埠、淮南等地。从全局上看,此举的战略意义要比夺回信阳更大,这样一来,支那军就能深入安徽中部,切断华北皇军和华中皇军的部分陆上通道,甚至能威胁整个第11军的后路!”
“中山君,你真是大危言耸听了!”青木少将不满地道,“支那军的战斗力与其高层的魄力都没有你说的这么夸张,他们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胆略去包抄第11军的后路!那根本就是自取灭亡!你过高地估计敌人,这是典型的庸人扰!”
“青木君,你过低地估计敌人,这是典型的骄傲轻敌!”中山大毫不示弱地反唇相讥,“你难道忘了第106师团和第33师团全军覆没的教训了吗?正是因为你和冈村中将的轻敌大意,才给皇军造成了如此重大的损失,如此惨痛的前车之鉴,你居然还不吸取教训!”,
“中山君!请注意你的严词!”被对方语气里咄咄逼人的味道给激怒了的青木少将恼怒地道,“冈村中将是一位了不起的军事家,皇军攻取武汉、九江、南昌、信阳,都是他军事智慧的证明!虽然他已经被调回国,但你不可以在背后对他出言不逊!”
“哼!你少胡说八道!我对冈村中将也是非常敬佩的!但可惜,他的参谋长却是鼠目寸光之辈!”中山大佐冷笑着道,“倘着冈村中将当初听取我的意见,第106师团和第33师团也不会落个全军覆没的结局了!青木君,你应该好好地自我检讨一下!”
“中山君!你这是血口喷人!”青木少将彻底怒了。
“青木君!你这是执迷不悟!”中山大佐怒目相视。
两人原本只是争执这次中国军队在江北战场上的动向,但说着说着,两人把以前陈芝麻烂谷子的旧账都翻了出来,顿时火上浇油般地吵得不可开交,空气里的火药味也越来越重。
“够了!”实在忍无可忍的第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中将拍案而起,“青木君!中山君!你们都身为帝国的高级军人,本应运筹帷幄、沉稳冷静,眼下却这样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面对司令官的呵斥,两人急忙停止打嘴仗。
园部中将也恼火得很。因为不仅仅是青木少将和中山大佐各执一词,就连园都中将本人也感到困惑不已。第11军是侵华日军各部队里规模最大的一支战略进攻兵团,并且位置处于长江腹地,这样一来,自然处于中国军队几大战区的夹击中。此时此刻,江北的第五战区、江南的第九战区、西边的第六战区、东边的第三战区,隐隐都在磨刀霍霍,这样四面开花打起来,自然会搞得第11军手忙脚乱。园部中将烦恼的是,不知道中国军队究竟在搞什么鬼,中国军队的进攻方向又究竟在哪里。这就是被动防御的痛苦之处,在哪里打、怎么打,都不由你做主。除此之外,园部中将恼火的是:第11军的这些高层军官们,似乎都很怀念已经被解职了的冈村中将,甚至都很心向那位已经回到东京坐冷板凳的冈村中将,在讨论军事时也经常是张口闭口“如果冈村司令官在的话,会怎么样怎么样”,比如眼下,虽然青木参谋长和中山副参谋长吵得不可开交,但两人的嘴里仍然洋溢着对冈村中将的怀念和尊崇之情。这都让园部中将这个现任第11军的司令官大感颜面无光。
园部中将很清楚白己那位前任的辉煌战绩,因此也非常希望白己能超越他。但事实是,园部中将的军事指挥能力确实大大逊于冈村中将,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地优柔寡断、刚愎自用。但轻易认输服软可不是园部中将愿意接受的事,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次的作战里狠狠地建立几个大功,让自己成为名符其实的“帝国名将”,让手下那帮混账们好好地对自己心服口服
可眼下,真正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战局时,园部中将眼高手低、患得患失的缺点又暴露了出来。想来想去后,园部中将觉得青木少将的分析是比较切实际的,中山大佐的分析虽然看上去过于大胆,但也是有可能的。兵者诡道也,这个军事常识园部中将还是深谙于心的。实战中,往往越认为不可能的地方,越容易被对方乘虚而入。最后,打定主意的园部中将先是询间道:“第12军目前的情况怎么样了?”
青木少将回答道:“回司令官阁下,去年十一月初,为加强帝国军在华北的‘肃正作战’,第12军已经在济南组建完毕,负责对华北地区进行全面‘扫荡’作战。目前该军主要驻守在山东、苏北一带,下辖数个师团、数个独立混成旅团、数个独立警备队。”
园部中将点点头:“支那军四处汹汹,意欲对我第11军全面展开攻击,我军占领区毕竟太辽阔,因此在兵力上略有些力不从心。第12军长期负责‘扫荡’工作,在兵员上应该较为充沛。你立刻向第12军的土桥司令官致电,请求第12军抽调不低于一个师团的兵力进入皖北和皖中地区,协助我军作战。命令第3师团全部兵力收缩至信阳一带,命令第34师团和第35师团、第4骑兵旅团集结于合肥与淮南之间,以便战事突发时能迅速增援信阳或淮南,再命令襄阳的第13师团加强戒备,随时做好增援第3师团的准备。”思考再三,园部中将最后只得下达了一个看似面面俱到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技术合量的命令。
12月20日,第一战区率先打响了反击战。在卫上将的指挥下,第一战区以三个主力军的十万大军向被日军占领的豫东鲁西地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12月22日,不甘落后的第二战区和第八战区也集结重兵,两个战区联合起来的五万晋绥军在那位傅上将的率领下踏过冰冻的黄河,向日军盘踞的绥远西部重镇五原县展开反攻。
短短五天后,第三战区也积极采取了行动。那位顾上将亲自坐镇大军,指挥八个中央军嫡系师从太湖附近出击,兵锋直指苏南。
与此同时,桂南大地也硝烟如云、战火冲天,昆仑关大战如火如茶地展开了。
中国军队在多个战场上的反击,每个战场投入的兵力并不是很多,都在五万到十万间,但这种主动进攻的反攻洪潮确实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士气,也起到了一些振作国际观瞻的作用。原本目光都被欧洲战场吸引过去的国际列强和中立国家们纷纷把惊奇的目光重新投向了风起云涌的中日战场。相比之下,各路日军虽然谈不上惊慌失措,但确实也被都打得手忙脚乱。一时间,在江浙、晋绥、中原、桂南等地,尽皆响起了中国军队惊天动地的喊杀声。
在各路日军高级指挥官中,要论最困惑、最不安、最郁闷的人,肯定非园部中将莫属。眼下,中国军队在各个战场上都展开主动攻击,国民政府发动全面反击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了,而江南的第九战区也对南昌地区展开新一轮的反击,但偏偏江北的第五战区却一直没什么动静,任凭其他战区半个月来都打得热火朝天,第五战区的几十万大军却一直按兵不动。对手越这样平静,园部中将就越感到不安。在查清楚进驻阜阳的中国军队番号后,园部中将更加暗暗有些心惊,因为对面的居然就是那个“中国地方军里的头号精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