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者无敌-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翔勉强一笑,心里暗想:废话!你是他心腹之人,他当然平易近人,我可是地方军的。
通过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军政部大楼过道和楼梯,林中将把孟翔带到了一扇光洁的大门前:“委员长就在里面。孟将军,请。”说宄就丢下了孟翔,只顾着走了。
守卫门口的一名少校卫士走上前,面无表情地向孟翔伸出手。
孟翔急忙把腰间的那把勃朗宁手枪解下来,交了过去。
少校微微点头,然后对着这扇门做了个请的手势。
孟翔拼命按捺住心慌慌的感觉,走到门口,用投什么中气的声音大声道:“报告委员长,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第一八〇师师长孟翔奉命来到!”
“哦,进来吧。”门内传来一个低沉但隐隐不怒自威的声音。
第九十六节 面见委座
孟翔几乎是胆战心惊地推开了这扇中国门槛最高的门。刚刚一进门,便看到了对面那方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坐着的此时中国的最高统帅。只见蒋委员长身着一身一尘不染的特级上将军装,投有戴军帽,露出标志性的光头,鼻子下留着一道一字型胡须,脸庞消瘦紧绷,浑身上下都咄咄逼人地透露着一种身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不怒自威气势。桌子上除了几部专线电话、一盏台灯、堆积如山的文件外,还放着一杯引人注目的白开水,但投看到他的那根拐棍。实际上,蒋委员长的身体向来都很健康,就是因为在西安事变中翻墙逃跑时严重摔伤了背部,从此不得不拄着拐棍。另外,蒋委员长本人倒非常勤俭节约,从来不饮酒喝茶,只喝白开水。
孟翔急忙肃然立正并敬礼:“卑职见过委员长,委员长好!”
蒋委员长放下手里浩如烟海的文件,微笑着向孟翔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真投想到,孟师长如此年轻,真是年轻有为呀!”
孟翔急忙遁:“委员长过奖了。”
“兰陵镇一役,孟师长率部击毙日寇酋首矶谷廉介并缴获日寇第十师团军旗;兰封一役,战局千钧之刻,孟师长挺身而出,再度浴血奋战,力挽战局于危急之中,这些我都是晓得地,中央也都是晓得地。党国能有孟师长这样的青年才俊,也是党国之幸,我本人也是很欣慰她。”蒋委员长的浙江口音极重,说话都把“的”发音成“地”。
孟翔一头热汗:“委员长真是过奖了,卑职不敢当…”由于这次单独召见根本毫无前兆,孟翔也投有受过这方面的指导和训练,完全不知道如何单独和这位最高领袖进行交谈,再加上他现在可谓是如临深渊、六神无主,早就被“惊吓”得冷汗涔涔,因此说的话也近乎僵硬。
其实像孟翔这样的小人物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得到最高领导人的单独召见,基本都会慌得手足无措、语无伦次,因此委员长自然都见惯不怪了。蒋委员长显得很和气地道:“听说,孟师长是海外归国华侨?”
孟翔心头发抖地道:“回委员长,我虽然从小在南洋新加坡长大,但并未加入异国国籍,所以我仍然是中华民国的公民。当此国难关头,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义不容辞地精忠报国。所以我便返回国内,投身国军,为国而战。”
“很好,你这样的年轻人能有如此高的思想觉悟,是很了不起地。不知孟师长家里还有什么人啊?”
“回委员长,卑职父母双亡,是一位远房伯父将我带大的。”孟翔不得不硬着头皮将那番用来糊弄人的鬼话编到底。但对面这位毕竟不是普通人,在他面前说谎等于犯“欺君之罪”,孟翔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况且,这些大人物都是言怒不形于色的,表面上看上丢一团和气,谁知道他心里真正在想什么,伴君如伴虎差不多就这个道理。当然了,蒋委员长也投有起疑,毕竟他就是把军统和中统都调过去查孟翔的来历,也查不出个所以然。
孟翔都不知道这短短的十分钟是怎么过的。尽管蒋委员长只是显得很亲切和蔼地用和风细雨的浙江话同孟翔拉了拉家常,又以最高统帅的身份勉励了孟翔几句,最后还特批了三千大洋作为孟翔立下卓越战功的私人嘉奖,但孟翔却已经差不多是瑟瑟发抖了。最后同蒋委员长告别并转身跨出这间深不可测的办公室门槛时,孟翔心头一放松,本来就已经是冷汗涔涔的全身彻底大汗淋漓。
“孟将军。”那位少校卫士将孟翔进门前收去的那把手枪又递还给了他。
“谢谢了。”孟翔深深吸口气,勉强镇定下来,结束了这次无惊无险但让他如临深渊的和蒋委员长的私人见面。
下午四点多,在军政部大楼内的礼堂和雷鸣般的掌声里,亲自来到的蒋委员长给张中将、宋中将、孟翔、杜聿明等数名在豫东战役中立下较大战功的将领授予青天白日勋章。这是孟翔第二次见到蒋委员长,不过由于一个多小时前已经打过一剂预防针,所以他已经免疫了那种慌乱感。当蒋委员长面带笑容地给孟翔戴上那名含金量不低的青天白日勋章时,孟翔很是镇定自若地敬礼并很顺溜地说也那句国军内的客套话:“谢委座栽培。”
“嗯,再接再厉。”蒋委员长微微颔首。
授勋仪式结束后,更响亮的掌声顿时淹没了现场,连蒋委员长也在旁轻轻鼓掌。当然了,作为一国之“君”,委员长要忙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因此在接下来两天里,孟翔就没机会再见过他了。这也是好事,要是再被单独召见几次,盂翔的心脏就要受不了了,压力太大了。
接下来在武汉的两天,完全是枯燥而无聊的日子,基本上都是武汉各界名流和国府的这个高层那个要员连续不断发来的酒席宴会的邀请函。在孟翔看来,与其用请客吃饭这种方式来和第33集团军套近乎,还不如直接折现送大洋更家有效。毕竟现在的部队最缺的就是钱。好在张中将才是第33集团军的最高指挥官,孟翔这个少将师长只是跟班的,因此那些应酬什么的都是张中将去顶了,让孟翔少了很多事。孟翔这两天都吃住在蒋中将的家里,蒋中将俨然已经把孟翔当成了他的知音和接班人,每天都和他一起兴致盎然地探讨军事学术理论和国际局势,并且蒋中将的夫人蒋佐梅女士的那一手厨艺也让孟翔赞不绝口。加上蒋雍的关系,孟翔都有点乐不思蜀了。毕竟能有个家能够稳定下来,要远远比在外面漂泊好千万倍。当然,在外人看来,孟翔都隐隐是蒋中将以后的未来二女婿了。
在武汉逗留这几天,孟翔捞到了四个好处。第一个就是他被委员长“恩赐”了三千大洋,虽然少,但至少能买两挺歪把子轻机枪了;第二个就是得到了一枚货真价实的青天白日勋章,这玩意可以提升孟翔在国军内的地位和身份,毕竟能得到青天白日勋章者,就意味着是“国军的精英将领”;第三个就是张中将的“老主公”冯上将亲手送来的一笔善款。冯上将虽然没什么实权,但他的威望很高,在后方的这些日子里,冯上将一直到处奔波操劳、发表演讲、宣传抗日、筹备募捐,并且冯上将也以身作则做出表率,不但变卖了自己的大部分私人财产,捐出了自己全部的军饷工资,还亲手泼墨挥毫、作画题字,进行义卖筹款。在后方几个省千千万万爱国民众的慷慨解囊之下,冯上将的手里倒也陆陆续续地积攒下了一笔巨款。当然了,冯上将是不会干出后世某些“慈善组织”的那种监守自盗的硕鼠行为的,这些老百姓用爱国热情挤出来的血汗钱都会全部用在抗日事业上,不过,冯上将也难得地“假公济私”了一次,他知道自己的老部下虽然在战场上表现得都争气,但经常受到中央的排挤打击,条件很艰难。因此冯上将特地送来了二百万元善款,提供给第33集团军扩充军备和进行抚恤奖励等事务。
对于这笔雪中送炭般的善款,张中将和孟翔都感动不己。孟翔也感叹:还是自家的老长官心疼自家的孩子啊!
第四个好处完全是私人的。在蒋中将家里蹭吃蹭喝这几天来,孟翔和蒋雍之间原本有点滕胧的暖昧关系迅速变得明朗起来。再加上蒋中将本人对孟翔也颇为欣赏和喜爱,自然让孟翔在如何解决单身的这件终身大事上如鱼得水并且基本水到渠成。
6月25日,孟翔和张中将乘坐飞机,返回了信阳潢川。此时冯中将已经把集团军都带到了信阳境内,张中将和孟翔随后迅速投入了正常的军务中。此时第33集团军得到的拨款、奖金、善款、各方捐助…林林总总大概有四百多万银圆。虽然看上去是个不小的数字,但对于一个拥有八个师编制的集团军来说,只能算是勉强糊口。77军的三个师基本上齐装满员,只是装备略微逊色,因此张中将给77军每个师拨款了二十万用以扩充军备,而59军的四个师基本上都被打残了,因此张中将给59军每个师拨款了五十万用以整顿部队,并单独给180师又额外增加了三十万经费。此时的第33集团军由于59军在徐州、商丘、兰封这几次战场上都缴获颇丰,77军当初在华北抗战也有不少战利品,再加上孔方兄的帮忙,因此第33集团军基本完成了全日械装备,只有少部分部队还保留着德槭装备(主要是365旅)以及英式钢盔和捷克式武器(主要是张中将的59军老部队)。抛去重炮、飞机、坦克这几样重型武器,并且在保证后勤辎重充足的情况下,第33集团军在步兵部队的平均火力上已经和日军常规部队不分上下了。
武器装备的问题基本解决,剩下的最大的麻烦就是招募兵员。河南毕竟是一个人口大省,在当地招募新兵不是问题,但想要把这些新兵训练成真正的士兵,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了。
当天下午,潢川西南五十多公里的光山县,一八〇师的第一次师部会议正式召开了。
孟翔也算是爱民如子的军人,所以他投有把部队驻扎在县内,而是在附近的山林野地里,并且他三番五次加强了军纪,要求部队和当地老百姓秋毫无犯、匕鬯不惊,因此一八〇师驻扎在这里和当地老百姓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一八〇师下辖三个旅、十个团(七个步兵团以及三个新扩编的师部直属团),番号在全集团军的八个师里是最雄厚的,但实际上,一八〇师现有兵员人数却是全集团军垫底。一八〇师原先下辖独立第26旅和独立第39旅,这两个旅原先在临沂战役中就损失惨重,接着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商丘保卫战,伤亡数字自然更加是惨不忍睹,此时这两个旅算上还在住院的伤员总共也只有可怜的两千五百余入,新加入一八〇师作战序列里的365旅也有两千余人,三个旅加起来这四千五百多人差不多就是整个一八〇师的全部兵员了。
一八〇师不但在基层兵员上所剩无几,中高层军官也伤亡殆尽。原先的师长刘振三中将正在长期静养,已经不能重上战场了,原副师长李树人少将和原参谋长金子烈少将都己阵亡,除此之外,原独立第39旅旅长祁光远少将、该旅原715团团长刘照华上校、该旅原717团团长韩德福上校、原独立第26旅第676团团张文海上校等军官也都阵亡。此时还活着的原一八〇师的旅团级军官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人,主要是独立第26旅旅长张宗衡少将、该旅678团团长崔振伦上校、原独立第39旅参谋长杨遇春上校等。可以说,原先一八〇师的指挥系统已经彻底瘫痪,这也恰恰给孟翔这个空降师长以及原365旅的军官们提供了控制全师的良好机会。
不可否认,365旅虽然是刚刚编入180师的部队,但已经成了这个师的核心所在。
在设立在郊区一处村庄里的一间比较宽敞的农家院子内,由全师所有营级以上军官参加的师部会议开始了。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领导在开会时都是最后一个才急匆匆赶到的,仿佛这样就不能彰显领导的权威以及领导日夜操劳的辛苦。孟翔虽然是准时到场的,怛所有军官早在开会时间前就提前半个小时赶到的,因此导致孟翔也没有免除那故作姿态的领导恶习。己恭候多时的军官们看到这个军务最高但年龄却最小的师座到来后,立刻动作一致地齐刷刷起立:“师座好!”
孟翔今天可谓是派头十足,一身笔挺的少将军装,两边肩章上的那颗三角将星闪闪发亮,胸前戴着委员长亲自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以及之前在滕县战役和兰陵镇战役里分别获得的那枚五等云麾勋章和那枚三等宝鼎勋章,一双皮靴擦得贼亮,手戴雪白的手套,看上去颇有顾吩自雄、威风凛凛的气势。走进屋子里后,孟翔学着委员长开会时的动作,自己先坐下去,然后抬起双手轻轻向下压了压,示意众人也坐下。参会的军官们似乎都对这个动作非常熟悉,马上就整齐划一地坐下了。看来委员长发明的这个动作已经成了国军内部上级要求下级坐下的标准手势了。
“李参谋长,你来宣读一下吧!”孟翔怀着有点激动的心情,不动声色地对已经内定为一八〇师参谋长的李兴武吩咐道。
坐在孟翔旁边的李兴武站起身,打开一份文件:“诸位,根据集总部颁布的命令和本师的实际情况,第365旅编入180师作战序列。现在我代表师座,宣读各团级以上军官的任命。”
下面的军官们纷纷竖起耳朵。
第180师 师长孟翔少将 副师长张宗衡少将 参谋长李兴武上校;
独立第26旅 旅长杨遇春少将 副旅长崔振伦上校;
第676团 团长于悦上校;
第678团 团长杨遇春少将(兼任);
独立第39旅 旅长温兴茂上校 副旅长张翼上校;
第715团 团长刘峰岭上校;
第717团 团长潘号洲上校;
第365旅 旅长上校赵海军 副旅长黎阳龙上校;
第801团 团长赵海军上校(兼任);
第802团 团长李言浩上校;
第803团 团长唐飞虎上校;
一八〇师原先的师部工兵营与原365旅的旅部工兵营合编为师部直属工兵团,下辖三个工兵营,刘峰岭上校兼任团长;365旅原先旅部装甲营和旅部骑兵营合编为师部直属装甲骑兵团,下辖一个装甲营、一个骑兵营、一个步兵营,王利军上校担任团长兼步兵营长,董彦杰中校担任副团长兼骑兵营长,钱均少校担任团参谋长兼装甲营长;一八〇师原先的师部炮兵营和原365旅的旅部炮兵营合编为师部直属炮兵团,曲阳上校担任团长;一八〇师原先的师部特务营仍为师部直属特务营,刘鹏飞上校担任营长;365旅原先的旅部特务营改为师部直属侦察营,刘鹏飞上校兼任营长;原365旅的旅部狙击连扩编为师部直属狙击营,宋来鹏中校担任营长,徐祯上尉担任副营长;新建师部直属警卫营,武书源少校担任营长。
第九十七节 周游海外(1)
听完任命名单和各人的职务后,现场军官们都露出心照不宣的微笑,原先365旅的军官们是会心而笑,张宗衡、杨遇春、崔振伦等原先180师老军官们则是苦涩而笑。从表面上看,大伙基本都升官了,但实际上,来自原先365旅的军官已经彻底控制了这个师,各个都是手握实权的军官,而张宗衡三人则基本被架空了。原先是旅长的张宗衡变成了副师长,看上去是威风凛凛的全师第二号人物,实际上是被剥夺了实权。师部直属部队全是原先365旅的人,全师七个步兵团的副团长都是原先180师的老军官,但都是挂名的虚职而己。
孟翔也觉得自己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耍的这一手有点伤害那些180师的老军官,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为了实现自己心里的抱负和理想,那么180师就必须要全部围着自己转,不能产生第二个小集体。从任职名单上看,365旅仍然是全师的主力,并且继续牢牢地控制在孟翔的手里,由赵海军这个第一心腹死党掌握这个旅,孟翔自然放心;而独立第39旅也基本被控制了,高级军官都是孟翔的人;至于独立第26旅,安排于悦过去当676团的团长,自然就掌握了这个旅一半的实力,至于留下678团由杨遇春等人掌控,也是给180师老军官们在心理上一个缓冲的余地。刺峰岭以前是803团的团长,现在还是团长,似乎官位没有升,但实际上刘峰岭手里掌握着一个步兵团和一个工兵团,实力也增长了。至于为何安排武书源这个前任兰封保安团的团长做警卫营长,是因为孟翔很喜爱他那一身硬功夫和两手百发百中的枪法。刘鹏飞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了特务营的正营长,额外又增加了一个侦察营,军事意义不言自明。至于为什么建立“师部直属装甲骑兵团”这么一个看似不伦不类的部队,则是孟翔认真思考的结果。365旅拥有几辆日制坦克和杜聿明赠送的几辆德制坦克,数量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用这些坦克去打坦克战,明显是不切实际的,但如果完全是像日军那样把坦克当做支持步兵的移动铁皮堡垒来使用,又是很大的浪费,没有完全发挥出坦克的潜力。经过实战检验,坦克和骑兵混合起来展开冲击,是非常适合现在的中国战场的。坦克为骑兵提供火力支援,同时在冲击力上也能和骑兵一起发挥到最高的程度,因此孟翔把西方的“步坦协同”改造为“骑坦协同”,这叫“适合中国国情”。而王利军的这个装甲骑兵团里还有一个步兵营,则是在必要的时候支援骑兵和坦克的,毕竟步兵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兵种。至于如何把这三个不同特色的营(也是三个不同的兵种)进行配合使用,孰是王利军、董彦杰、钱均的事情了。而这个钱均,就是当初200师那位第一个主动要求留下来守卫兰封的装甲连长,也随着杜聿明赠送的坦克一起“赠送”给了孟翔,对于这个货真价实的经过专业的装甲兵学院学习的装甲军官,孟翔自然求之不得。王利军虽然是老资格,但他毕竟不是专业的装甲兵出身,因此那个装甲营还是交给钱均负责比较人尽其才。另外,180师暗中还有一支没有编制和番号的秘密部队,那就是由舒云舟和林天宇控制了师部情报处。
180师今天新来了一位中校军官。根据国民革命军的相关规定,师级的国军部队里必须要设立直属于师部的政治部这个部门。因此180师自然也有了一个政治部,原先180师那位政治部主任己在商丘阵亡,因此今天新来的这位年约三旬、戴着金丝眼镜、看上去彬彬有礼、名叫贡永祥的中校便是180师的新政治部主任。实际上,这个规章制度还是那位蒋委员长制定的,每个国军师里面的政治部主任,都是“政治立场坚定可靠”的军官,负责全师高级军官的政治思想工作,以防止部队主官私通异党、背叛中央从而带着部队投靠其他非中央势力或直接割据成军阀。因此国军里的政治部主任类似于中共军队里的政治委员,实质就是监军。
尽管这位贡中校看上去亲切和蔼、文质彬彬,甚至是人畜无害,但孟翔看到他后的第一印象就强烈地感觉这个笑里藏刀的家伙十有八九是那种知人知面不知心、戴着面具为人处事的特务,并且不是中统就是军统。但是这家伙的来头毕竟很大,是军委会政治部直接派来的,孟翔虽然对他的戒备心很重,处处都提防着他,但也不敢怠慢。从此180师内便多了一位逢人就点头微笑的黄主任。
确定了对全师的绝对控制权后,孟翔和一干袍泽们开始了紧张的整军工作。第33集团军虽然名义上是驻扎在潢川,但基本上整个信阳都是集团军的防区。因此全师各部队无不在抓紧时间、热火朝天地征兵。180师也在光山县和附近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城镇村庄里设立了数十个招兵站,河南地广人多,再加上当地河南百姓都知道第33集团军刚在豫东大破日寇,保住了河南的安危,因此从军热情还是非常高的。另外孟翔仗着手里的大把钞票,开出的从军条件也很优厚,因此每天都有好几百名青壮年参加180师。尽管部队的兵员人数与日俱增,但如何磨练部队的战斗力则让孟翔十分挠头,毕竟再怎么艰苦的训练如不如真刀实枪地干一仗更有效果,孟翔也不能把部队私自拉到前线去“挑衅”日军,因此他对这个问题十分烦恼。
按照一个三旅制的甲等师的编制,180师可以扩到一万三千兵力,如果孟翔有钱和有心,也可以在暗地里继续再扩,但全师的老兵也就四千五百人,如此一来,老兵在全师占的比例就非常低了,这自然使得部队的战斗力大幅度下降。赵海军也说过,就是把180师扩到一万五千人的规模,但要和当初刚刚组建的365旅对阵,180师能撑个平手就很不错了。要知道,那时的365旅虽然只有六千兵力,但老兵比例可是足足占七成的。因此孟翔懊恼地发现自己手上的部队确实增加了,但整体战斗力却下滑得非常严重。
李兴武是个很称职的参谋长,他出了一个好主意:“反正信阳的境内有很多的土匪山贼,不妨就把刚刚从军的新兵拉去打土匪,一来可以初步积累点实战的经验,二来可以赚点美名,三来也可以顺便再携点兵员。”
“好主意!”孟翔一拍脑袋。
在李兴武的安排下,从军的新兵们在经过半个月的训练后纷纷被派去参加剿匪。还别说,李兴武这个办法挺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