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商甲天下-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远一带的绿林大盗刘聚。刘聚见常遇春有勇力,就让他当什夫长,并引为心腹。常遇春跟随刘聚拦路抢掠,入宅为盗。起初颇觉新鲜,既能大碗食肉,又能分得银两。数月之后,常遇春发现刘聚只知打家劫舍、四处抢掠,并没有什么打算或远图,他就萌发出脱离盗群,另寻出路的念头。
后来常遇春投奔朱元璋,朱元璋的态度很冷淡。
朱元璋问常遇春:“你是不是挨了饿,想到我的队伍中找饭吃?”
常遇春回答说:“我在刘聚手下打家劫舍,并不愁衣食,只是刘聚只知抢掠和盗窃,并无大志。我听说将军是位贤明智者,因此前来投奔,为将来的前程愿效死力。”
朱元璋问:“你能跟我过江打仗吗?”
常遇春回答:“将军指到哪里,我愿打到哪里,渡江之日,愿为先锋。”
朱元璋见常遇春身材魁梧,体魄健壮,出语忠恳,这才把他留了下来。从此,常遇春弃盗为良。
在随后的日子里,常遇春跟着朱元璋一起打江山,可以说朱元璋的江山如果没有常遇春的帮助,那是很难打下来的,毕竟朱元璋当初的实力也不是多大。
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常遇春率马步舟师由临清沿运河北上,连下德州、通州。元顺帝携后妃、太子等逃奔上都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八月,徐达、常遇春一举攻占大都,改为北平府。稍事休整即又挥军西进,攻取山西。与精锐的扩廓帖木儿军进行了艰苦的搏战,平定山西。洪武二年三月,西征军进攻陕西,元将李思齐由凤翔奔临洮,力竭投降。元顺帝乘明军主力长驱秦晋之机,命丞相也速率军向北平反扑,兵锋已抵通州。常遇春又奉命与李文忠率步卒八万、骑士一万驰救北平,元军闻讯即向北逃奔,常遇春率军追奔千里,大获全胜。为了覆其巢穴,最终解除元军对北平的威胁,常遇春又率军径取元上都开平,顺帝逃到应昌府(又称鲁王城,虎城,故址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达里诺尔西)。常遇春夺取开平,全歼留守元军,缴获车万辆、马三万匹、牛五万头。
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七日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得暴病卒于军中,年仅四十岁。朱元璋闻丧大为震悼,赐葬钟山之下,并亲自出奠,封子常茂为郑国公,岁禄二千石。
脑子里历史一搜索,沈从的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这历史似乎有点不对劲啊?
按照历史来看,常遇春此刻应该是离死不远了,死的时候在柳河川,也就是说常遇春此刻应该不在边关这里。
“小二哥,那个常遇春将军此刻应该不在边关吧?”想到这里,沈从连忙问小二道。
小二嘿嘿一笑:“这位爷,您到底是从中原来的,这消息就是灵通,没错,常遇春将军此刻的确不在边关。”
闻言沈从点点头压低了声音:“小二哥,你知不知道如何才能够出关啊?”
“哎呦,这位爷说这话您可要当心一点,这种事情可是不要乱说的,你是不知道,前几天有几个人想要出关,结果愣是被官兵当成了敌人,然后被凌迟处死。”小二一听沈从这话,连忙缩着脖子回答。
沈琮叹了一口气说:“唉,家父生病,急需要一味药材,而且也只有蒙古才能找到,在下正是因为此才要去大漠,在下真的不是什么非分之人。”
“如果是这样,那小的就帮帮你吧。”小二一听沈从的身份清白便连忙说道。
“这位爷,现在想要出关只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和那些士兵打交道,然后乔装打扮成他们的样子就可以出关了。第二种办法就是拜访守边关的将军常茂将军,让他给您开一份文书,你就可以出关了。不过小的建议您还是尽量选择第二种办法吧,第一种办法,出关容易,但是进关就难了,而第二种办法,出关出的容易,进的也容易。”
“常茂?这位将军莫不是常遇春将军的长子吗?”常茂这个名字一进入沈从的耳朵里,沈从立刻就摸准了他的信息。
常茂是常遇春长子,此刻常茂的年龄应该和自己是差不多的,历史记载常茂骄逸幼稚,不懂事理,不听岳父约束,最终因做错事被明太祖剥夺兵权,洪武二十四年死亡。
常茂他因为父亲功劳而继承郑国公爵位。据《明宋文宪公濂奉敕撰开平王神道碑并序》中说道:妻定远蓝氏,封开平王夫人。子男三人,曰茂、曰升、曰森,皆朱元璋所赐名。他是明朝开国头一员猛将,打仗足智多谋,人称无敌大将。因为常茂与冯胜为子婿关系,在军营常茂多不受约束。
当时纳哈出投降,在酒宴时,因得知纳哈出欲逃跑,常茂上前捉捕,砍伤纳哈出,导致纳哈出部溃散。冯胜因此上奏常茂激变,两人在南京城互相推委。朱元璋收冯胜兵权,并安置常茂到龙州,四年后去世。
看来常茂的性格,很像一个热血年轻人的性格,这如果前去拜访常茂,然后让他给自己弄一个文书,那似乎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如能再进一步结交他,那就更好了。
想到这里,沈从摇了摇头:“第二个办法的确是好办法,但是在下和常茂将军素不相识,如何能见他一面呢。”
章节目录 48,这个老板不简单
店小二一听这话扑哧一声乐了:“其他的事情,小的可能帮不上您什么忙,但是这件事情,小的可以帮助你呢,我家老板和常茂江将军关系也不错,明天我家老板带你拜会将军不就是了。”
“哎呀,那可真是感谢小二哥了,如果真的这件事情可以办成在下定有重谢。”沈从的心里非常的高兴,又摸出一枚银子递给小二,这年头办事情那都是需要关系的,有人为自己拉关系那可真是求之不得。
小二又得到了一枚银子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爹,你快出来,这位客人有事情要你帮忙呢,事成之后,他老人家一定是重谢。”
“额,感情你家老板就是你爹呀。”看着小二这么招呼老板,沈从的心里一阵无语,自己被套路了。
“嘿嘿,你放心吧,我们这里的人都实在,不会坑你的。”小二嘻嘻一笑,又给沈从拿了一杯烫酒放在了桌子上。
老板很快就走了出来:“小兔崽子,你不好好迎客,喊叫什么。”
“爹咱们家今天要发大财了,这位公子是从中原而来,有事情需要你的帮助,你只要给他介绍一下常茂将军就行。”
“哦,这位公子你要见常茂将军吗?”老板走到沈从身边仔细的打量了他几眼:“不知道,公子所为何事想要见将军,老朽或可以帮你引荐一下。”
沈从也仔细的大量着这个老板,这个老板的年纪约莫五十左右,身着白色长衫,双目有神,眼睛里神采闪烁,看来非是等闲之辈。
“哦,老板好,是这样的,家父重病,小侄想要出关去大漠求药,刚刚您的儿子告诉小侄必须有将军的文书才可以出关,因此小侄烦劳伯父可以帮忙引荐一下,求得一封文书,让在下好去蒙古采药。”沈从连忙站起身冲着老板鞠了一躬。
老板点头一笑,眼睛里光芒一闪:“老朽听公子的说话应该是江南的口音吧,想必公子来到这里也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真是孝心一片。在下长年居住在边关这里,也是积累了不少的药材,不知道公子想要哪一类药?老朽兴许就有可以贱卖给你,公子也就不用出关了,毕竟这关外凶险的很呐。”
听完老板的话,沈从有点哭笑不得了,这个老板还真会做生意,连自己都不放过,可是自己此次去蒙古哪里是求药呢?
不过这个谎已经撒出去了,那么必须就得圆回来,否则被抓破了漏洞,那就不好了,可是要说什么药呢?沈从左想右想终于想到了一味药:“在下需要肉苁蓉。”
“额,这个肉苁蓉可是珍贵的很呐,它可是上贡朝廷的珍品,也是历代补肾壮阳类处方中使用频度最高的补益药物之一,不知道令尊……”
一听这话,沈从差点没打自己一个嘴巴子,这居然是一个壮阳的药,难怪老板的表情是那么的稀奇古怪。
沈从摸摸脑袋无比尴尬的一笑:“就是你想的那样,唉,这人老了老了怎么就不消停呢,明明都力不从心了却非要雄心不减,小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父为子天,不能逆天而行呀。”
“哈哈哈,公子倒是幽默风趣,好,明天老朽就带你去见常茂将军,对了公子,这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从梭梭寄主中吸取养分及水分。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产地的自然条件也是极为的苛刻呐。”老头捻着胡须微微一笑说。
“此药喜生于轻度盐渍化的松软沙地上,一般生长在沙地或半固定沙丘、干涸老河床、湖盆低地等,生境条件很差。适宜生长区的气候干旱,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土壤以灰棕漠土、棕漠土为主,公子切记定要去这些地方寻找啊。”
听着这老者的话,沈从的心里一震,这个老头对医术如此的精通,说起药物头头是道,想来他的医术肯定是十分高超了,再仔细看他的言行举止,特别的文雅,不像是一个隐居在乡村的郎中,倒更像是一个宫廷里面的人。
想到这里,沈从的眼睛一亮,莫非这个老头以前是太医不成吗?在中国古代医术高超的人呐,一般都被朝廷给笼络进去当了太医,太医在古代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同时又因为一手高超的医术而被尊敬。
假如这个老头真的是太医,那么自己这次回长安的时候,如果能把他带着,聘请他做自己的私人医生,那也是挺好的。
毕竟这里不是现代,假如身体生病了没有高超的医生为自己瞧病,这生命安全就是很危险的,而且自己如今的身份是沈家的家主,那些想要害自己的人一定是很多的,如果没有一个医生在旁边为自己的饮食起居负责,也许哪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呢。
“小侄看老先生如此精通药物,莫非老先生是郎中不成吗?”沈从试探着问道。
听完沈从的话,老头的脸色一僵,整个人也不自在起来,神色更是慌张无比:“不不不,小老儿只是喜欢药物而已,可并不是什么郎中。”
看见老头紧张的神色,沈从愈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看来这个老头一定有什么隐秘的过往。
“那就请老伯明天为在下引路吧。”沈从也不纠缠了,毕竟这是人家的隐私,现在还是不要触碰的好,等到自己从蒙古回来的时候,再好好的跟这个老头了解一番,看看他到底有什么渊源。
起身拿出几十两银子送给老头作为答谢之礼,老头也很乐意的收下了,表示自己会帮忙的。
辞别了这对父子,沈从回到客栈无比心安的休息了,第二天一大早,小二哥就来找沈从,然后老头带着沈从就奔着这个将军府而来。
这个老头似乎是将军府的常客了,来来往往的士兵也没拦截,直接放他进去,就这么地二人畅通无阻的来到了将军府内。
章节目录 49,常遇春之死
“将军正在后院练武功,我带二位过去吧。”沈从二人来到将军府,府内的下人带着二人向后院走来。
还未走到院内,只听得院子里呼声大做,阵阵风响,显然有人正在练武功,而且非常的投入。
踏入院子之内,只见一个年轻人正使着一杆长枪,那杆长枪在他的手里真是虎虎生威,看着那杆长枪至少有百斤重,但是此人使用起来却是非常的灵活,如此大的力气。看的沈从有点发傻。
“你看看这位正是常茂将军,果然是年少有为,他这身武艺特别的厉害,多次战胜敌军为朝廷立功。”老头在旁边嘿嘿一笑对沈从说。
沈从也是点头含笑回答:“好男儿志在四方,当上阵杀敌,马革裹尸,这份气量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比如像他自己这样的人,他才不想上阵杀敌呢。
常茂走了一趟枪法后这才连忙上前和二人打招呼:“李叔叔你来了,不知道这位是?”
不等沈从说话,老头连忙回答:“常茂将军,这位是老夫的一位故友,从江南远道而来,如今他的父亲身患重病,需要出关前往蒙古大漠采集药材救命,听说我如你相识,所以想来求一份文书。”
常茂一听此话,连忙冲着沈从拱手:“兄台孝心一片,实在令人敬佩,只是这大漠乃是蒙古人的地方,此次一定有很多的危险,难道不能用其他药材来救命吗?何苦因此而伤害了性命。”
听着常茂的说话,不知道为什么,感觉眼前的他和历史上一点都不符合,居然还这么关心自己。
“常茂将军,在下必须要去蒙古大漠啊,哪怕再危险也要去,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对于沈从来说,现在去蒙古大漠真的是迫不得已了,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一方面是为了躲避朝廷的追捕,毕竟已经给自己定了罪,要派人来抓自己。另一方面,必须要适当的用资金支持蒙古一个部落强大,然后借助蒙古人的力量给大明王朝制造一点边关麻烦,让大明王朝把注意力放在蒙古人身上。
“既然兄台心意已决,那在下也不好多说什么了。”常茂叹口气说:“你既然是李叔叔带来的,你的要求在下自然会办到的。”
沈从非常感激的说:“多谢将军。”沈从本以为常茂可能会抓住自己问东问西,结果却是什么都没有问。
常茂带着沈从和李老板去了书房,为沈从从准备好文书:“兄台,这就是文书了,它可以帮助你出入关口,一定要小心呀!”
沈从接过文书心理不胜受恩感激,虽然知道这是因为李老板的缘故,常茂对自己才这么客气,但是能让常茂做到这个地步,那已经是不容易了。
常茂冲着沈从一拱手客气地说:“兄台是从江南而来,在下很久没有回江南了,不知道兄台能否把江南的一些事情给我们讲一讲,在这里待久了什么都不新鲜。”
“当然可以。”沈从微微一笑,人家都帮自己办了这么大的事情了,如果这点小忙自己再不帮别人,那就太不够意思了。
常茂命人准备酒菜,三人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常茂和沈从两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仿佛是多年未见的朋友一般,聊的特别投机。
不知不觉间,三人就一直谈到了黄昏时分,上到天文地理,下到风土人貌,只说的是天花乱坠,对于聊天这样的工作,沈从那是得心应手,各种各样新鲜的话题爆料不断,各种各样的前朝八卦更是数不胜数,上到三皇五帝,下到元代社会,当然了,三人都不约而同的避开了当今的社会。
“兄台真是博采众长,知道的可真多呀,在下只是一个粗人,承蒙兄台今天告诉,才知道原来这世间有如此多有趣的事情,你说的那个食人鱼他真的吃人吗?还有僵尸,人死了之后真的就变成僵尸了?”常茂彻底被沈从的故事迷住了。
“在下讲的都是真的哦。”沈从非常敬佩常茂的武艺和他的勇猛:“在下知道的这点毛皮只不过是来糊弄人而已,哪里像将军你武艺高强,上阵英勇杀敌保家卫国,这才是真正的好男儿应当具备的品质。”
“哈哈哈,兄台谬赞了。”沈从的几句好话只说的常茂心里乐开了花。
看着豪爽的常茂,沈从的心里不由自主的想到了他的父亲常遇春,当下连忙问:“将军,在下久闻老将军的威名,只是很难见到一面,今日不知道能否有幸可以见到老将军啊!”
常茂哈哈大笑:“如果家父听到兄台这样称赞他,想必他也会很开心的,只是兄台来的很不巧,家父随军北征,估计过一段时间就班师回朝了,如果兄台能够及时从蒙古大漠赶回来,也许你回来的时候,正是家父回来的时候。”
“奥。”听完常茂的回答,沈从点点头,看来常遇春的大限将至呀,自己到底要不要把这个事情告诉常茂呢,沈从的心里相当的纠结。
常遇春的死那可不是人杀的,一定程度上是常遇春自己杀了自己,甚至说的难听一点,常遇春这一次是非死不可了。
据史书记载作为一军的统帅,常遇春却总喜欢冲锋陷阵。在北伐之前,朱元璋就曾提醒过他:“身为大将,顾好与小校角,甚非所望也”。当时常遇春拜谢,可是到了战场,依然我行我素,单骑突其阵。在二十几年的征战中,常遇春多次负伤,加上不停的征战,居无定所,食无定时,身体可能积劳成疾,一直处于亚健康。
大军北征从5月出发,到7月班师,正值夏秋之际,天气炎热,一路上常遇春既要制定作战计划,又要披甲冲锋陷阵,体力消耗极大,虽然表面上没事,但身体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况。而柳河川位于现在的河北省承德市境内,7月间虽然气温较低,但昼夜温差极大。
而常遇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患上了“卸甲风”而暴死的。可以想象,柳河川地区白天天气炎热,常遇春又重甲在身,到了晚上气温凉爽,他不顾身上的汗水,立即卸去盔甲,引发“中风”之疾,连带着多年伤病,身体达到了极限,加上大军远征,没有良医,遂不治身亡。
可以说常遇春的死是非常复杂的。
章节目录 50,改变历史救下常遇春
常遇春的死用三言两语来说,那是说不明白的,因为其中还包含着一些现代科学医药的解释,古人是万万不能够明白的。
那么到底救不救常遇春呢?如果救了常遇春,那便是改变了历史,如果不救的话,那可就是间接的杀人了,自己明知道事实却见死不救实在是有失自己君子的风范。
思前想后,沈从决定还是救一下,救一个常遇春,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历史。常遇春那可是一个正直的人物,如果救了一个正直人物的性名,想必历史也不会惩罚自己,况且自己也没有推翻大明,并不存在逆着历史行走的举动。
而且如果常遇春真的因为自己而保留了性命,那么相信常遇春,常茂父子对自己肯定心怀感激之情,那么以后沈家办事也就更好了,也算是为沈家拉拢了一个朋友。
“常茂将军,在下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沈从微微一笑,拿起酒杯喝了一口。
“兄台,请讲。”常茂连忙点头说道,如今常茂对沈从可是心里非常敬佩,对于沈从的话,他又怎么不敢不听呢。
沈从拍拍常茂的肩膀说:“陛下以孝治国,坚持用真理说服人,如今老将军正北征呢,不久之后就会搬师还朝,那时想必老将军的身体肯定是困乏至极,毕竟也上了年纪了经不起这么折腾,如果将军能够带上几名医术高超的郎中,亲自前往军营接老将军,为他的身体安全尽一份力,这也是咱们做儿女的一片孝心呐,常茂兄,你说对不对?”
“对呀!兄台所言极是啊。”常茂一拍大腿恍然大悟,可是片刻之间他眉头又皱了起来:“如果在下离开了这里。那就是玩忽职守,恐怕陛下会怪罪的。”
沈从一听连忙摇头:“怎么会呢?这个边关如此的坚固,只要将军安排好人手镇守就是了,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而且将军也是孝心一片,陛下赞赏都来不及呢,又怎么会怪你呢。”一听常茂的犹豫,沈从心里一哆嗦,这次你必须去,要不然你老子的命危矣,如果没有你老子在,你常茂算什么呢?
“将军,在下建议你一定要去一趟,老将军子嗣不多,你可不能辜负老将军的期望呀,如若不然悔之晚矣。”沈从加重了语气,无比严肃的说。
看着沈从如此严重,常茂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了,当下连忙表示:“好好好,在下这就安排人手,明天我们一起出发,兄台前往大漠,在下去见父亲。”
沈从微微一笑说:“这就对了嘛!在下看将军也不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一定要好好的孝顺老将军啊。嗯,将军在柳河川等老将军就好,一定要带上最好的郎中和药材,要给老将军来一个全面的检查。”
“不是应该在南京吗?为什么非要在柳河川呢。”听完沈从的话,常茂一愣。
沈从掐着手指严肃的说:“必须在柳河川,因为柳河川是老将军的生死劫,将军一定要记住在下的话。”
“是,在下一定谨记。”看着沈从一幅高深莫测的样子,常茂的心理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沈从是一位世外高人,当下对他的话更加置信不疑了。
给常茂严肃的交代了一番,沈从便和李老板离开了。
“先生,没想到你居然会掐算,莫非是一位世外高人。”李老板看着沈从非常恭敬,并且不由得把称呼也变了。
“伯父此言怎讲?凡事会掐算的人都是世外高人吗?”沈从一乐说。
“陛下身边有一位谋士叫刘伯温,刘伯温精通掐算多次拯救了陛下,想必先生你和刘伯温是一样的人了。”李老头看着沈从轻轻的说。
沈从笑而不语,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