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商甲天下-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救我?”李善长一愣。
“没错。”沈从点点头说:“胡惟庸虽然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但他并不笨。随着自己行为的一步步出格,他肯定对皇帝的畏惧也越来越大。然而皇帝陛下却并不对他下手,这让他有了不祥的预感,他还是比较了解皇帝陛下的,陛下要么不做,要么就做绝,从不妥协。”
“所以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胡惟庸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对策,那就是拉人下水,当然,这个办法并不是在下给他出的,这几年时间在下一直在塞外。”说到这里沈从连忙撇清自己的关系,这个办法他真没有给胡惟庸讲。
“你继续说。”李善长用心听着,也慢慢的想到了一些。
沈从点头继续说:“在胡惟庸看来,要想不被皇帝杀掉,那么就必须保证有足够的人与他站在同一边,所谓法不责众,皇帝总不能把大臣都一网打尽吧?”
“至于手段也是比较简单的,先找好对象,然后封官许愿,大家一起吃个饭,沐个浴,然后搞点娱乐节目,情感交融之后,找一个双方都关注的话题谈话,这期间是要投入点感情的,如果谈话中能流下点“真诚”的泪水,那么效果会更好。”
“这一套下来,双方就成了铁兄弟,然后就是结盟发誓,有福必然共享,有难必然同当,大人不也是如此吗?”
沈从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胡惟庸的拉人本事了,如果细细分析一下拉人下水这个词,就会发现其中问题很多,如果要去的是什么好地方,是不用拉的,下水还要人拉,可见这“水”不是油锅就是火坑,正所谓“有危险你去,黑锅你背”是也。一旦有了什么麻烦,誓言就会转变为有难必然你当,有福自然我享。
沈从看过史书,据史书记载被胡惟庸这一套拉下水的有吉安侯陆仲亨、御史大夫陈宁、都督毛骧等一批重臣,一时之间朝中都是胡惟庸的眼线。
但胡惟庸并不满足,他还要拉拢一个最重要的人——李善长
因为李善长不但德高望重,身上还有一件难得的宝物,那就是免死铁券,免死铁券这玩意,在明朝,皇帝给大臣最高的奖赏就是免死铁券,其作用是将来大臣犯法,锦衣卫去家里杀人的时候,只要你没丢掉(估计也不会有人丢),而且在刀砍掉你脑袋前拿出来,就可以免除一死。
很多的大臣为自己脑袋考虑,都费尽心思想搞到一张,因为无论什么金券银券都没有这张铁券顶用,那些有幸拿到的,就会放在家里的大堂供起来,逢人来就会展示给对方看,似乎有了这张铁券就有两个脑袋。
而李善长就有这样宝贝,而且还有两张,所以胡惟庸拼命巴结他,这两张铁券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虽然胡惟庸不能拿去自己用,但李善长不死,自己就有了靠山。
不过在沈从看来这张铁券的作用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铁券是皇帝给的,就像支票一样,能否兑现要看开票的银行,皇帝就是开票行,他说这东西有效就有效,他说过期就过期。很难想象皇帝下决心杀掉某人,会因为自己曾经开出的一张口头支票改变主意,用我们今天常说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我捧得起你,就踩得倒你!”
换个思维来看,这其中的变数也很多,皇帝不一定非要杀你不可,他大可把你关起来,打你个半死,然后神不知鬼不觉的找人害你一下,然后报个暴病而死。这样既成全了他的名声,又遂了心愿,一举两得,不是我不守信用,实在是你没福气啊。
而当时的胡惟庸和李善长都非常看重这两张空头支票,充分说明了他们的水平和朱元璋比起来真是差的太远了。
当胡惟庸暴露出他的企图后,李善长并未理睬他,因为他和愚蠢的胡惟庸不一样,他亲眼看到过无数的英雄豪杰都败在朱元璋的手上,十分了解朱元璋的可怕,不会犯和朱元璋作对这样愚蠢的错误。
不过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当年选择的小人物,现在居然不自量力,要和朱元璋较劲,甚至现在还要拉自己下水,事易时移啊,他坚定的拒绝了胡惟庸的要求。
胡惟庸这个人看问题不行,看人倒还是有一套的,他发现李善长不吃他那一套,便开始走亲戚路线,恰好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是胡惟庸的儿女亲家,于是胡惟庸便把李存义拉下了水。
李存义得了好处,便不停的游说李善长。李善长刚开始的时候还严辞喝斥李存义,后来听得多了,也就默许了,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已经老了,等我死后,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吾老矣,吾死,汝等自为之)
李善长就这样被拉下了水。
胡惟庸这下终于放心了,满朝文武都是我的人,你朱元璋能把我怎么样!你能做皇帝,我就不能吗!
章节目录 133,再见胡惟庸
“在下要说的都已经说完了,大人应该明白在下的意思了吧?希望大人能够提早做准备,免得白白丢了性命。”沈从前前后后把这些事情给李善长说了一遍。
李善长听完之后也是一阵的沉默不语,许久才说出一句:“陛下,当真会这么无情吗?老夫不相信,老夫还有免死铁券,不怕什么风险,如果沈老板还没有其他的事情,那么老夫就不接待你了,沈老板就请自便吧。”
说完这些话,李善长头也不回的就离开了。
沈从看着李善长离开的背影,无奈的摇摇头,自己把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对方还是这么固执,那也就没什么可以说了,自求多福吧。
带人踏出李家大门,结果却碰到了胡云正带着军队在等候着。
“胡将军,好久不见了,近日可安好?”沈从一愣,怎么也没有想到胡云带着人马会出现在这里。
胡云见到沈从后,几步上前躬身施礼:“承蒙沈老板眷顾,一切都很好。”
“将军何故带了这么多人马出现在这里呢?”
胡云苦笑一声说:“这是丞相大人的意思啊,您前段时间给丞相大人一封书信,如今大人为了这个书信正在犯头疼呢?所以他让下官来接沈老板,想必沈老板应该不会拒绝吧?”
没等沈从说话,身后的暗夜却冷笑一声:“将军认为你身后的这些人马呢你够拦住我们吗?”
“本将军在和沈老板说话,你个小小的下人乱说什么?”胡云听到这里冷哼一声。
暗夜眼睛里杀气外漏,手中的折扇已经紧握在手。
沈从回头制止了暗夜,然后才回头冲胡云微微一笑:“和将军也算的上是熟人了,自然要听将军的话,很久没有见丞相大人了,这次也是要见见的。”
胡云点点头一鞠躬:“到底是沈老板明事理。”
随后胡云和沈从并乘一辆马车,一路上胡云开始详细的给沈从介绍了朝廷的事情。
沈从也从中了解了很多的信息,特别其中的一件事情还和自己息息相关。
永乐公主于两年前嫁人,却在途中猝然死亡,这让朱元璋和马皇后无比痛心,为此杀了不少人为女儿陪伴。
听到这个消息,沈从叹息一声,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了,毕竟也是和自己第一个成亲的女人,有快乐,也有幸福,更有失望,可谓是五味杂陈。
因为听到了这个消息,所以沈从的心情很沉闷,也没有和胡云说的太多,胡云也识相的没有问什么。
等到见到胡惟庸的时候,已经是几天后的黄昏了,地点在南京城外的十里亭。
看到沈从下来了,胡惟庸,堂堂一介丞相也是急忙迎接上来:“沈老板,好久不见了,别来无恙啊,你这次回中原没有率先拜访胡某,真是令人失望啊。”
几年没有见胡惟庸了,沈从觉得胡惟庸说话愈加的老道了,而且还透露着一股霸气,或者可以说是凶狠。
沈从呵呵一笑说:“胡大人几年没见,倒是愈发的精神了。”
“可不是么?如果不是沈老板神机妙算,为胡某除去了很多的政敌,胡某才能如鱼得水,否则恐怕胡某过得不会是这么好。”胡惟庸嘴里说的是很客气,但是言谈之间却充满了一股莫名的咄咄逼人的气势。
沈从对这些没有计较,直接转身坐到了亭子里面的桌子上,桌子上摆满了水果物品,显然是胡惟庸提早让人准备的。
胡惟庸也在旁坐下:“沈老板不觉得这样的场景很熟悉吗?还记得以前有这样的场景吗?”
听完胡惟庸这话,沈从也仔细的看了看眼前的一切,这才哈哈一笑:“看来大人这几年发展的真是顺利,以前发生过的这么隐蔽的事情都让你知道了,让你费心了。”
沈从看的真切,这眼前的场景和自己以前在长安十里亭送刘伯温和宋廉时候的场景是一模一样,可以说几乎是复制过来的,地方,桌子上的物品毫无分毫差别。
胡惟庸看着沈从说:“那是,沈老板是帮助胡某当上如今高位的贵人,胡某自然要对沈老板的一些行动好好的关注一下,好好的讨好沈老板,毕竟以前遇到了那么多的困难,可都是沈老板多次神机妙算才让胡某化险为夷。”
顿了顿,胡惟庸继续说“不过沈老板啊,胡某自问对你还是信任和忠诚的,你们沈家的货物胡某都倾力帮助你通关,为什么你好端端的要发出那样的信件呢?莫非胡某的所作所为触碰了沈老板的利益?还是沈老板打算要过河拆桥断绝和胡某的联系呢!”
听着胡惟庸的陈述,沈从也是暗自咋舌:“大人怎么能这样说话呢?你这样可是会伤了好人的心啊,大人以前多次帮助沈某,沈某可是感激不尽呢,又怎么会过河拆桥呢?这次沈某之所以给你信件,是因为大人将要面临一次劫难,如果稍有不慎,顷刻间就命丧黄泉,所以这都是为了大人你好啊。”
“喔?什么劫难呢?胡某很想听呢。”胡惟庸眉头一皱故作惊讶的说。
“这个不能明说啊。”沈从摇摇头,总不能告诉胡惟庸皇帝要杀你,你死到临头了。
“为什么不能明说?”胡惟庸看着沈从云淡风轻的样子不由得有点愤怒了。
沈从呵呵一笑:“大人心里明白就好,咱们都清楚,所以大人认为沈某给你这封信是害你的吗?”
“没事的,沈老版有话你就直说吧,我们也算是老朋友了。没必要这么拐弯抹角。”听着沈从在不停的打哑谜,胡惟庸的心里越发的焦急了。
“既然大人这么想要听实话,那沈某也就不客气了。”沈从极其平静的说:“大人多次寻找李善长,不就是为了他手中的免死铁券嘛。”
说完沈从的目光紧紧的盯着胡惟庸:“大人,此刻应该是害怕的,毕竟皇帝陛下是什么样的处事方式,你比我更清楚,所以你急需免死铁券来给你心安,在下说的对吗?”
章节目录 134。朱元璋驾到
“说真的,沈老板果然神机妙算,什么都瞒不过你,如此才华和心计,难怪皇帝陛下都对你不放心了。”胡惟庸长叹一声无可奈何的说:“既然沈老板已经了解到了胡某的处境,那么就请沈老板尽快给胡某拿一个主意吧。”
“唉,沈老板,你是不知道胡某的日日夜夜是怎么熬过来的,特别是这些年以来胡某的所作所为心里比谁都清楚,这肯定是死罪一条,但是却不知为何皇帝陛下依旧没有对胡某动手,这拖得越久,胡某这心里就越害怕,感觉这头顶上已经挂着一只刀,随时都会落下来,这种日子胡某真的是受够了。”
沈从倒也是微微一笑回答:“在下早就把办法已经告诉大人了,就在那封书信里面,大人难道你没有看到吗?”
“沈老板的那封书信胡某已经是看到了,可是那封书信却是劝说胡某离开朝廷归隐山林,沈老板说这样的话到底是居心何在呢?胡某很不明白。”
“听大人的口气,你是舍不得你现在的荣华富贵?不过这也难怪,毕竟大人此刻是朝廷里炽手可热的人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怎么能轻易离开呢?”沈从冷笑一声讥讽道:“不过大人你别忘记了,和性命相比,荣华富贵有算得了什么呢?在下已经说到了,听不听在于你。”
“这,沈老板,那有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呢!”胡惟庸思虑了很久才说,说真的,他还是不想放弃梦寐以求的宝座。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大人你仔细了,要命还是要荣华富贵,全凭你一念之间。”沈从痴笑一声,难怪胡惟庸这种必死,都大祸临头了,还惦记着荣华富贵。
在二人谈话间,胡惟庸的随从突然跑来禀报:“大人,您的行踪似乎被陛下注意到了,现在陛下已经出宫了。”
“嗯?”胡惟庸一愣:“陛下出去哪里了?没有带什么人?”
“陛下只是独自一人,没有什么随从,不过大人还是小心点。”
“好了,你下去吧,本大人行踪隐蔽,不可能被发现。”胡惟庸随意摆摆手打发随从离开。
沈从看着这个随从,只感觉有点不对劲,胡惟庸怎么可能拥有如此干练的随从。
在随从走路之间,沈从冲着暗夜点点头,暗夜领命身子向前猛的去抓这个侍卫的后颈。
侍卫一低头,一个前滚翻,滚了几下,躲避了攻击,然后身子一闪狂奔而去,与此同时,一道烟花信号冲天而起。
“老板,这人是大内高手。”暗夜对沈从禀报一声再也不言语。
“大内高手冒充丞相随从,想必皇帝早就来到这里了。”沈从眉头紧皱,心里一惊。
“啊,这,沈老板,怎么办啊?在下来的时候并没有发现陛下的人啊?”胡惟庸犹如一只被踩了尾巴的老鼠,一下子变得着急起来。
沈从摇摇头:“胡大人,这是你第二次出事儿了,你又把皇帝的眼线给带了过来,你到底要干什么呢?”
“沈老板,你快想想办法啊,度过这次危机再说。”
“还再说?”沈从冷笑一声:“恐怕没有机会了,我辛辛苦苦的把你扶持到了丞相位置,原本希望你好好做事,可是呢?你自己蠢事做绝,而且还多次把皇帝的眼线给带来,你这简直就是自己找死,我又不是大罗金仙,这次我真的救不了你了,自求多福吧。”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不怕我把我们以前合作的事情都告诉陛下吗?你也吃不了兜着走。”
“长本事了啊,要威胁我?”沈从嘿嘿一笑:“俗话说得好,这光脚的就不怕穿鞋的,如今我的产业已经移出了大明,皇帝能奈我何?”
“沈老板。”看着沈从无比淡定的表情,胡惟庸却是淡定不了了:“事到如今了,求你赶快想一个办法吧。”
“朕就说嘛,一向无比平庸的胡惟庸现在突然变得这么厉害,背后肯定有高人指导,今日一见这位高人,还真是令人惊讶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朱元璋已经到了。
此刻的朱元璋并没有身穿华丽的龙袍,只是身穿着普通的衣服,想来也是微服私访了。
在朱元璋的身后跟着大量的布衣队伍,有卖菜的,有杀猪的,也有樵夫,但是沈从等人却并没有把他们当做普通的农民来看,傻子都知道,皇帝出行这么大的事情,身后肯定有大量的人保护,想必这些人都是伪装的了。
“陛下,这一切都是误会,臣正巧在这里抓到了沈从,正准备要告诉陛下的,却不曾想陛下已经来了,陛下赶快抓住他,这样沈家的财富就能够得到了。”胡惟庸一见朱元璋来了,只吓的魂飞天外,慌忙跪地为自己解释,但是这言语却是如此的苍白。
“是吗?”朱元璋冷笑一声:“胡惟庸,你以为你做的一切朕都不知道吗?实话告诉你,你做的一切朕都了如指掌,只不过是因为你的使命还没有完成,所以朕不想动你,如今时机成熟了,你也应该离开了,当了这几年的丞相也算是朕对你不薄了。”
说完回头冲着那些农夫说:“立刻把胡惟庸拿下,同时立刻抓拿相关人员。”
“是,陛下。”这些农夫立刻脱去外面农民的衣服,露出了禁卫军的服饰。
“陛下饶命啊,陛下饶命啊,臣有李善长大人给的免死铁券,陛下你不能杀我。”说着胡惟庸拿出一张铁券。
然而朱元璋看也没看铁券,冷笑一声说:“这铁券是朕给李善长使用的。也只有李善长拿出来方可有效,你一介跳梁小丑有什么资格拿这样的圣物。”
说完,铁券就被夺了下来,胡惟庸就被带了下去。
朱元璋回头看着沈从微微一笑:“沈公子,奥,不,也许朕应该称呼你一声沈老板了,几年不见,你倒是愈发的厉害了,居然主导了朕的朝堂上的走势。”
“哈哈哈,陛下过奖了,草民这点小聪明在陛下面前,那狗屁都不是。”沈从呵呵一笑,也没有对朱元璋施礼。
“大胆,见到陛下居然不行礼。”朱元璋身后的禁卫军立刻上前呵斥,同时就要奔着沈从而来。
可是不等他行动,脖子上已经扎上了一把小飞刀。
“年轻人,毛毛躁躁的,难免有些冲动。”看着这个禁卫军顷刻间丧命,沈从冷笑一声,却并不为他感到惋惜。
朱元璋的目光死死的盯着沈从身后的几人,一双拳头握得紧紧的。
“陛下不要再看他们了,他们的脸上并没有文字。”沈从嘿嘿一笑:“好了,如今一切都结束了,草民也该离开了,愿望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从,你认为这次见到了朕,你就走的了吗?”朱元璋暴怒,一挥手,身后的禁卫军就冲着沈从包围了上来。
章节目录 135,天意如此
看着已经冲上来的军队,沈从微微一愣:“陛下这是何意呀?草民一向遵纪守法,可并没有害过陛下,陛下为何要苦苦相逼呢?为什么不愿意给好人一条生路呢。”
沈从一番话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听起来是无比的刺耳,似乎是在说你朱元璋别死皮赖脸的揪着我不放了。
“为什么原因?你不心里清楚吗?”朱元璋咳嗽一声掩饰了尴尬。
朱元璋再笨也是能够听得出沈从的意思,可是没办法,毕竟现在国库里面缺少银子呀,只能盯着沈从不放了。
沈从自嘲的一笑:“那是自然,只怕是我沈从没有眼色劲,没有把万贯家财奉献到陛下手上,陛下才这么无耻的运用你手中的权力来强取豪夺,只可惜你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沈从,你知不知道你在和谁说话?”朱元璋看着沈从,只气的火冒三丈,第一次有人居然把他不放在眼睛里,而且还无情戳穿了他的心思,这让好面子的朱元璋怎么受得了。
“草民知道自己在和谁说话。”沈从呵呵一笑说:“只是今非昔比了,草民如今并没什么软肋能能让陛下捏住的,所以自然要理直气壮了。”
以前沈从并不敢对朱元璋作出很出格的主动,毕竟父亲沈万三以及沈家人都在大明,沈家的产业也全部在朱元璋的监控之下,如今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沈家的产业已经几乎移出了大明,而且大明当前仅有的这些产业也不过占据了一小部分,所以自然就没有必要再害怕了。
“草民养一只狗,给狗吃了好东西,狗还知道冲我摇尾巴,那假如养一头白眼狼,这白眼狼不但不感恩,还恩将仇报,那么它是不是就应该被活活被劈死呢?”沈从不但不收敛,相反还刻意选择了一些难听的话来刺激朱元璋。
“来人啊,给朕把这个逆臣贼子拿下。”朱元璋只气的暴怒不已,气急败坏的命人上前捉拿。
暗夜等人一看,拿出武器就要上前,沈从立刻摆摆手阻止了他们:“别和他们动手,毕竟他们人多势众,这个十里亭我在很久以前就命人设置了机关,可以逃生的。”
当初来南京的时候孤身一人,势单力薄,所以沈从花费巨大代价,秘密的在南京多处设置了机关,防止被抓住不能逃生,如今看来自己当初那个决定实在是太对了。
不等沈从话音落下,立刻见得一侍卫猛然从远处跑来,一边喘气一边大喊:“陛下,大事不好了,娘娘突然病重,现在不能站立,太医说是需要去年刚刚长出来的稻穗救命,否则性命危……。”
“什么?娘娘怎么了?”朱元璋立刻上前抓住了侍卫,打断了他的话。
“娘娘正在休息,猛然之间就得病了。”侍卫吓得跪倒在地,不敢再多说什么,毕竟这个事情实在是太蹊跷了。
沈从冷眼旁观:“好啦,看来没有我们的事情了,你们也不用打了。”
“这是为何?”暗夜一愣。
沈从眯着眼睛说:“陛下和娘娘的关系好的很呐,犯不着为了我们的性命而耽误娘娘的救治。”
沈从非常笃定朱元璋会撤兵,因为朱元璋个马皇后的关系非常好,可以说是患难夫妻,两人的感情这还得从朱元璋的落魄之时说起。
二十五岁那年,小和尚朱元璋接到了小伙伴汤和的一封信,在信中,汤和邀请他去参加郭子兴的起义军。当时,天下大乱,元朝的兵马对付起义军没有什么本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