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乱世出枭雄-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刘备眼露寒光道。

身旁关羽摇了摇头,他也能理解刘备的心情,年近四十,事业无成,先是被困在平原,又被困在小沛,他需要一个人来发泄。如果车胄的死能平息刘备的愤怒,那也是好的。他挥刀上前,将车胄的脑袋砍了下来。刘备看着眼前的鲜血,目光总算恢复了平静。随后,他将袁术那缴获的传国玉玺托信使送给曹操,毕竟曹操手里有天子,玉玺本就应该在天子手中。刘备也知道自己无力单独面对曹操,便派人联系袁绍,让他南下许昌。

许昌城,曹操正在府中与郭嘉商议政事,郭嘉听说曹操把刘备放走了,大惊道:“主公岂能放虎归山?刘备此去,恐怕就回不来了!”

“刘备胸无大志,岂会叛变?”曹操哈哈大笑,就在这时,府中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报!”一个传令兵捧着一个小匣子跑了进来。

“启禀丞相!刘备叛变了!他用兵符骗开徐州城大门,斩杀了刺史车胄,已经占据了徐州。他刚才派了个信使,把玉玺送了回来。”

曹操大惊,他接过玉玺,沉声道:“悔不听奉孝之言,原来那天他在梅林是跟我演戏,竟然把我骗过了!刘备小儿,我弑杀你,传令出兵,我要拿下刘备,取回徐州!”

郭嘉问道:“主公不怕袁绍趁机南下吗?”

曹操笑道:“袁绍刚愎自用,外宽内忌,我对外宣称攻伐徐州,他肯定会犹豫,我便趁他犹豫的时候把徐州拿下!”

结果,袁绍却因为自己的小儿子生病而错失了军机。曹操引兵扑向徐州,刘备却得不到袁军的支援,他的军队本就是从曹操那骗来的,曹操一来,军心涣散,刘备不得已,出逃袁绍,而关羽被曹操生擒,袁绍也因此错失了一次灭曹的机会。

而另一边,董枫则率大军赶赴汉中,与徐晃,成宜,程银会合,此三人在汉中练兵,经常训练爬山,越野,他们手下这两万人,就是为了攻西川而准备的。董枫看着程银带着手下士兵迅速攀上一座小山,十分满意。若是放到关外,这些兵恐怕抵挡不住几千骑兵,但攻西川,这些兵就是精锐。董枫立即决定,让徐晃,成宜,程银三人带领这两万人走剑阁,内通孟达,进入益州内部绕后,疾行到绵竹关后方,与关外大军里应外合,夹攻张任。自己则带马超,庞德,黄忠两将从正面进攻绵竹关。

董枫带着大军在关下扎营,让马超,庞德轮流骂阵,副将严颜想出关迎战,却被张任制止。

张任道:“主公基业存亡,尽在绵竹一关,此关一丢,西川无险可守,不可贸然行动。西凉马超,庞德,皆是当世猛将,那黄忠虽然年过半百,当年却与吕布打个不相上下,只怕严将军有去无回。”

严颜自恃勇武,被张任这么一激,反而更加坚决,张任拗不过他,只得让他小心行事,严颜出关,身上一股傲气,他喝道:“严颜在此,谁敢与我一战?”

马超见严颜出关迎战,刚想侧马上去,却听庞德道:“此人年近五十,何须前将军亲自动手!”说罢,自己持刀而上,与严颜交战。严颜听说过西凉锦马超,也听说过战平吕布的黄忠,惟独没听说过庞德。见董枫根本不阻止庞德出战,便暗骂道:“臭小子,竟敢小看老夫!”便提刀而上,庞德亦挥刀相对,两刀相交,严颜顿时感到一股巨力,他暗道:“没想到庞德虽名声不显,却也非等闲之辈,力道不下于我。”

“力道不差,那就比比速度!”说罢,严颜反手扣住大刀,转了一个角度,又向庞德斩去,庞德也立刻抬刀抵挡。两人力道相抵,严颜又一次转换刀路,庞德也同时侧刀与其相拼。两人的刀越挥越快,战场上双刀的碰撞声如惊涛骇浪,一阵接着一阵。过了三十余回合,庞德的挥刀速度依旧加快,而严颜却已到达极限,从主动攻击变成了被动防守。力道也逐渐降低减弱,最后连招架的力道也不够了。庞德一刀下去,严颜抵挡的刀杆一沉,被庞德压了上去,动弹不得。

张任见状,连忙搭箭欲救严颜,他一箭直射庞德眉心,可庞德眼睛眨也不眨,大叫一声:“黄将军助我!”

话音未落,一箭矢从庞德后方非来,从他身侧掠过,将张任射出的箭在空中截下,然而其余力未尽,竟直射入刘璋军阵中,张任旁边一个士兵当场被射死。

张任带的刘璋军,都被黄忠这一百四十步以外的一箭震慑住了,董枫则依旧镇定自若地坐在阵中,他知道黄忠就算想把张任射死也是轻而易举,只是这位将军不爱放暗箭伤人罢了。

就连严颜,也被黄忠这一箭震慑住了,一下走了神,被庞德完全压了下去,失去平衡,掉下战马,庞德则驱马向前,将严颜生擒带回阵中。董枫同时战起,喝道:“全军冲锋!”

张任暗叫不好,大呼撤军,刘璋军溃退入关,损伤数千人,方才撤回关中,关内士气低落,张任也只能凭借绵竹关险要,再不敢出城迎敌。

而董枫则在营中款待了被庞德俘获的严颜,董枫道:“严将军,我此次出战,一是因为西川军常年骚扰我大秦汉中,二是为了扩充实力,以争夺中原,一统天下。大丈夫应在沙场建功立业,岂能只帮一个无能之辈守门户?望严将军弃暗投明,与我共同争夺天下。”

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但严颜正色道:“秦公的心意我领了,可是我不能背叛刘璋。”

董枫笑道:“你不必背叛刘璋,只是你现在是我的俘虏,在我军尽收益州之地前,还请将军在我这里静候。”说罢,便从怀中拿出一张地图,研究起来,严颜一看此图,顿时大惊道:“我西川地图,怎会被秦公拿到?”

“是我画的。”一个声音从门外传来,严颜一看,正是张松,他大惊道:“张松,你难道降了?”

张松淡淡笑道:“我跟严将军不一样,我的理想是让天下被一明主统一,因此就算背叛刘璋是不忠诚的,我也绝不能让他仗着西川之险割据一方,让天下得不到统一。”

看着张松志得意满的样子,严颜恍然明白,这世界上,有一个比诸侯,国家还要大的事物,叫做天下,而这天下,是一定要统一的。如果跟着一个庸主,是忠于主君,还是忠于天下?恐怕谁也没做错,严颜道:“末将愿降!”

第四十五章 法正巧口惑刘璋 关羽立功别曹

时间推移到了公元二百年。

擒住严颜之后,董枫偶尔让庞德马超前去骂阵,有时还突击一次绵竹关,但见张任有防备,便立刻收兵,这八万大军是董枫的家底,再说还有很多是进川之后才能发挥作用的骑兵,他所作的只是拖延张任罢了。

董枫也不是不懂军略的人,他知道自己这样的佯攻,有被张任当做拖延时间的嫌疑,而剑阁关纵然无守军,也是天险,还需要很久才能走到。但董枫常年带兵,川军的素质不高,他第一次交战时便已经看出。就算张任察觉到疑点,他也不敢走,因为素质越低的军队就越是要依赖主将,严颜已经降了,张任再一走,绵竹关必破。

远远站在关前,董枫看着剑阁险要的地形,不禁想到:“说不定除了张任和严颜,刘璋还有一位有能力接替严颜的位子的武将也说不定。真要让张任去了剑阁,孟达方面就危险了。”

这时,身边的女扮男装的乔雨笑道:“秦公放心,有雨儿再,张任不敢走的!”

“什么时候你变成这么重要的人物了?”董枫无奈笑了笑,原来他按照周弘的计划,对外称周弘为军师,实际上周弘已经从西凉调来五千骑兵,隐遁南阳,而军中的那位,穿着一身白色武袍,腰佩宝剑神佑,一身周弘标志性打扮站在董枫身边的却是董枫的妾室兼护卫,乔雨。

“确实,张任为人谨慎,且自恃西川第一将,他绝对会忌惮他走后绵竹关会被智取。只是你这个周弘,装得也不太像啊。”

“有什么不像的?”乔雨不悦道:“无论是气质还是体态,我都有好好模仿啊。”说着,学着周弘平时风流倜傥的样子挺起了胸脯,可却看到董枫正盯着她胸前微微隆起的双峰。她脸一红,连忙弯下腰道:“这是客观原因,也不是我想长这么大的!”

董枫笑道:“你这么说,乔婉会嫉妒的。”

而张任在关上看着董枫与“周弘”在关下互相说着什么,心中则十分不安,孟达的消息虽然依旧正常传来,但张任却觉得有些不对,西川天府之国,粮草肯定耗得起,那董枫打算怎么入川?靠佯攻?不现实,那就只能走剑阁了。张任倒不知道孟达已经做了内应,他只是觉得董枫可能隐藏了更多军队打算从险要的剑阁攻入,孟达能行么?要不我过去支援?可我若去了,眼前的绵竹关怎么办。

周弘号称天下第一谋士,实际上又如何?周弘已经很久没立新功了,张任不知道周弘到底有多大能耐,但他可知道贾诩有多大能耐。一纸血书败韩遂,巧算人心破阳平,周弘既然有这么大名声,就算没有贾诩厉害也不会差多少,如果他走了,手下这群兵由谁来统领?要说支援孟达的话,恐怕还有一个人选,没错,是留在刘璋身边的黄权。他当即书信成都,说剑阁恐怕有失,请求刘璋派黄权支援孟达。

信是写了,但刘璋到底怎么看待这封信还是两回事,毕竟刘璋的身边,还有法正。

刘璋看了张任的信,召集将领商议对策,黄权一向表情严肃,这次信的内容指明让他带兵上阵。他上前道:“恐怕董枫真的意在剑阁,虽然剑阁艰险难走,但派我增兵剑阁,也有备无患。”黄权早就觉得孟达这人图谋不轨,心里是想去增援的,但以刘璋的性格,说别人反叛只能让刘璋怀疑自己,再加上身边那个添油加醋的法正,他才不敢说是怕孟达背叛自己猜增兵的。不过按黄权的说法,自己这边的理由就不充足了,果然法正利用这一点,站了出来道:“主公,如今严颜已经被擒获,张任非但不让你调兵支援绵竹,反倒让你调兵去剑阁,主公这一调兵,就把绵竹关都交给张任了,再加上成都空虚,恐怕……”

黄权暗暗骂着法正,这家伙比自己会说话多了,只听法正一说完,刘璋顿时心中一凛,道:“好个张任,让我把成都的兵都调出去,他一反叛我岂不是完全没有反抗之力了?”

法正又道:“我看张任平时倒是一心为主,但防人之心不可无,黄权以及成都军是主公最后力量,剑阁有孟达防守实际上还算稳妥,请主公留住黄权,保益州不失!”

刘璋下令道:“法正所言有理!告诉张任,守好他的关,剑阁不用他操心!”

黄权瞪了眼法正,这家伙口才太好了,光凭两句话,都让刘璋忘记了信上张任所说的董枫军动向的疑点,但这也怪刘璋根本不重视军情才会信了法正的谗言。也罢,自己并没有对不起主公,如果西川有失,不是他的问题。

而东面的曹操也在为抵御袁绍南下做准备,却突然接到董承的一个家奴透露给曹操的消息,说随刘协而来的汉室死忠得天子密诏打算暗杀曹操。

曹操怒道:“这天子,在长安惹了董子昭还不长记性,跑到许都又开始惹我?”于是当即下令查处,很快,便查出了衣带诏案。参加这一计划的有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左将军刘备等人。曹操收董承等人三族,皆杀之。只有刘备于建安四年被曹操派出拦击袁术,占据徐州不回,得免于难。

而袁绍也开始了第一波南下攻击,原因很简单,他必须南下取曹操,才可以进一步剿灭董枫军,若董枫取了益州,而自己的势力毫不增长,天下就会被董枫夺去。出战这点,得到了袁绍帐下所有谋士的赞同,傻子都知道,只有趁董枫取天下最大也最难取得益州时,才有机会伐曹操。只是无论田丰还是沮授都觉得,此次南征难有胜算,虽然兵力绝对优势,手下有谋臣,但只怕袁绍刚愎自用,自作聪明,不会采纳他们的意见。

他三十万大军南下渡河,将曹军围困于白马,这时郭嘉献计,让曹操假作攻打延津,实则攻打白马。袁绍果然中计回军,白马疏于防守,结果曹操突袭白马,以关羽为先锋。

颜良不知敌袭,袁军素质不高,顿时大乱,关羽一拍胯下赤兔马冲入乱军之中,瞅准前方一悍将,刀光一闪,驾马而上,颜良见到关羽,刀还没举起来,脑袋便已飞上天去。

袁绍最器重的两将之一,颜良,就在乱军中被关羽斩杀了。曹操见关羽提头而归,大喜过望,他本就爱关羽之忠诚,见关羽武勇,更想将其收留。

曹操虽解了白马之围,但自己虽有十万大军却还要分散防守,袁绍三十万大军南下气势如虹,白马不可守,于是曹操打算退兵官渡。在路上,曹操故意让士兵丢掉装备武器,文丑带领的袁军见到地上散落的武器,纷纷拾取,军队大乱,这时曹军突然杀出。

却见文丑砍倒几个曹兵,大喝道:“众军莫慌,随我——”

突围二字没有喊出,也永远喊不出了,一人一马如闪电一般掠过他的身前,一把大刀稳稳从他脖子上掠过,又是关羽,春秋刀法,集合了极高的速度与力道,不管是再厉害的猛将,只要敢在关羽面前走神,手起刀落,便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

文丑一死,本欲突围的袁军被彻底打消了士气,曹操缴获了大量辎重,但却依然退守官渡。袁绍自以为曹操惧怕了自己,于是继续进军至官渡,可这样一来,曹操的补给线短了,而袁绍的补给线却拉得长了。

而关羽已经为曹操立下大功,同时得知刘备在袁绍那里,于是向曹操辞行。曹操一开始都称自己不在家而不见关羽。关羽没有办法,于是把曹操赏给他的金银财宝挂在墙上,把曹操赏给他的美女都留在房内。为了留住关羽,曹操杀了吕布,得到了貂蝉都没有收下,而是赏给关羽,而关羽则没碰貂蝉一下,在走的时候把她送回到曹操府中。最后,关羽写了一封书信,向曹操表达感谢之情,随后带着甘夫人不辞而别。

曹操读到心中内容,心中愧疚,又一次追上关羽,向他告别,并送给了他一张皮裘。许褚疑惑道:“此人如此勇猛,主公留着他,日后必成大患啊。”

曹操笑道:“即便如此,我也想放了他,我想要成全他这份忠义啊。”

另一边,袁绍将刘备叫来,怒道:“你那个二弟,把我颜良,文丑二将斩杀,可真是能耐了啊。”

刘备大惊,自知性命不保,急中生智道:“本初兄不必动怒,我二弟一人斩颜良文丑二将,然他极为忠义,只要我出面,必降于本初兄,本初兄损颜良,文丑,得关羽,张飞,何乐而不为?”

听刘备这么说,袁绍立刻转怒为喜道:“我听说那关羽,已经知道你的动向,可却停在我军前方的一个小县城中不敢回来。”

刘备道:“二弟是怕本初兄怪罪于他,只要我向二弟表达本初兄的爱才之心,定会把他带回来!”

“好,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袁绍一句话,把刘备送了出去,他却不知道刘备这一走,便再也回不来了。刘备有着远大的报复,想成就一番大业,因此他不可能长时间投靠某一家诸侯,更不可能让关羽张飞脱离自己,为袁绍所用。即使是抵挡曹操,他也打算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打败曹操。

第四十六章 李严降秦绵竹破 曹操困窘欲借

袁曹在官渡对峙时,董枫军也有了进展,徐晃,成宜,程银带领两万步卒爬上艰险的剑阁,剑阁风景秀丽,但却险要异常,很多路是用木头插在岩石里铺成的栈道。这些栈道下深不见底,而其中狭窄处,仅容一人通过。如此险关,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只是此处易守难攻,但无人能守,便被徐晃军轻易走过,到达关前,孟达大开城门,放徐晃进入,但处事谨慎的徐晃仍旧徐徐入关,生怕出现变故。发现孟达并没有袭击的意思才放松下来。

随后,孟达带领手下的两万大军加入了徐晃,凑成四万,沿着后方包抄张任。

就在孟达和徐晃启程后不久,张任便发现了问题,谨慎起见,他派亲卫按时向自己汇报孟达方面的情报。结果连续七天也没有收到新的消息,亲卫也都没有回来,到底怎么了?张任想去看看,可又走不开,若黄权还在就好了。自己身边还有谁可以用呢?有个叫李严的人,年少有才,文武双全,只是这人才二十岁,毫无经验,张任让他在自己身边见习,却一直不敢用他。

不过事到如今,也不得不用了。张任找到李严,问道:“正方啊,如今剑阁方面没有消息,我一周以来派了近十名亲卫过去,却没一个能回来。”

李严不假思索道:“孟达肯定是反了,否则就算防守失利,将军的亲卫也能回来。”

李严一语道破了张任一直不敢直面的现实,如果孟达真的反了,西川能够守住的概率很低。本来他是想让李严率少量兵马去看看孟达的情况,现在一想,直接自己率兵去平叛得了。

正在张任下定决心时,李严又道:“张任想派多少兵马过去?孟达手下有两万人,将军起码要三万人才能迅速击败他们,并回来防守,再加上董枫剑阁方向的兵力,以董枫谨慎的性格,带的军队纵使不多,恐怕也不会比剑阁守军少吧。”

张任一听,顿时明白,守军恐怕有四万,若是真有两万董枫军在里面,那恐怕五万川军都打不过,要知道,守绵竹的守军只有六万,加上之前损失的,如果自己带走五万,恐怕只剩下不到一万了。

“如果我走了,绵竹就守不住了!”

“我可以帮将军守,”李严淡淡道:“用虚张声势之计,但日子拖久了,就很容易被察觉到,望将军再次写信请求支援,就说孟达已经反了,请他派一半成都守军前来支援,主公定会派兵相助。”

张任惊讶地看了眼李严,没想到他竟然把事情看得这么明白。他立刻按照李严的建议,将一切布置妥当,亲自率军扑向剑阁。张任知道,若孟达反了,第一步必是里应外合,助董枫拿下绵竹关,所以他们一定在绵竹关到剑阁的路上。

李严看着董枫军,叹道:“我何必帮守户之犬守着这块地呢?罢了,张任对我有知遇之恩,若董枫能看破我此计,我便投降,若看不破,西川守住,我也对得起主公。”

张任走后,李严把手中近一万军队全部调到城头上驻防,又找了个与张任相像的士兵假扮张任站在城头,让董枫军认为自己反倒增兵了,而每次换防都是做戏,并没有换人。董枫做事一向稳妥,许都大败后更是谨慎小心,不敢轻易发兵。

手下庞德,马超,黄忠都是武将,周弘也不在,张松又是个文官,能陪他讨论军情的,竟只有自己身边的由乔雨扮的周弘。几天的相处,乔雨也习惯装作周弘的口气说话了,两人再次站在关下眺望关上守军。

“大哥,川军好像增兵了。”

“是啊,可为什么是现在呢?”

“现在是——”

“根据张松制定的地图以及他对地形的了解,现在我军在剑阁方向就算再不济也应该进了剑阁了,也就是剑阁方面已经失守,他们不往剑阁增兵,反而往绵竹关增兵,又是为何?”

乔雨顿了顿,支支吾吾道:“如果是周大哥的话恐怕就会说此定是川军之计什么的,可我们现在并不知道计划是否顺利进行,有可能虚张声势,为了让我们进攻,实际上却设了伏兵在关内,打算大败我军后再去支援剑阁,又有可能是刘璋已经从成都派出援军,刚好到了。”

“是啊,剑阁的消息还未传来!”确实,剑阁从关外走要连日走山路,而里面的路程就短了许多,所以现在没传回来也是理所应当的。

“报!”突然一位传令兵跑了过来,献上一个小匣子,道:“南阳荀攸来信!”

“哦?”董枫打开匣子,里面放着一张白布,这上面的字却是周弘的,上面正写道:“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秦军势大,若剑阁可取,西川若且无险可守,必以计取。切勿错失战机!”

董枫拿着信,心中大惊,问那传令兵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信?”

“回大人,大约有一个月了。”

董枫惊叹道:“扬泽一个月前就已经估计到了这场战斗的大势发展,只是就算他再高明,也不能预测到现在的事情。‘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却与现在的情况相似。”

董枫沉吟片刻,突然道:“张任若真想埋伏我们,就应该顺应我们的想法,减少城上驻军,做出一副已经派兵去剑阁的假象,而不是增加驻军,让我军进退两难。而且就算张任得到了援军,他需要做的也应该是休整之前连续和我军僵持的军队,而不是增多驻防的守军来吓退我们,所剩下的可能性只有一个了。”

董枫一番分析,局势瞬间变得明朗了,乔雨眼前一亮,道:“我估计现在张任一定在请求刘璋援军,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拿下绵竹关。”

董枫却笑道:“几个时辰我们还是等得起的,如果我要虚张声势的话,晚上就会在城上摆满稻草人,相对的,那时关上的守军应该是最少的,我们便可轻易取之。”

当晚,董枫率领军队悄悄跑到城下,城上灯火通明,守军看似若森林般密集,可董枫军来到城下却也没发现一点动静,他们搭云梯爬上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