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战将王玄策-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刻,没有任何一个人前去阻拦,因为他们感觉到这应该是她最好的结局……
可是,让他们倍感意外的则是,当阿尔米塔将战刀横在脖颈之上,表情凝重准备自刎之时,瞬间就没了骨气,更失去自刎的念头。
此刻她也害怕起了死亡,随着战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她就淘淘大哭了起来……
观此一幕,众人随即哈哈大笑。而陈茂材在大笑之后,也蔑视的吼道:“带走”。
这与帝那伏帝国的最后一战,就这样结束了;五印度的天空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经此一战,斩杀帝那伏帝国余部六千余人,而大唐联军则伤亡两千多名兵士,同时还缴获金银珠宝,粮草军需无数。于是,陈茂材随即命令下去:班师返回这曲女城,与王玄策利罗阇等人汇合!
一个国家从篡位开始,到灭亡不足一年,这一年来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多。自此,这帝那伏帝国的历史,在这宁静的殑伽河流域,彻底覆灭……
编者说:这场大战,就这样结束了~一场硬碰硬的战斗,以唐军的取胜而结束~
(本章完)
………………………………
第九十三回:大花林一家团聚 抒胸意玄策训斥(上)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首。纵观历史长河之中的王侯将相,功臣名将,走了又来,来了又走;不管是谁都是历史的过客罢了,你来我往,纷纷扰扰,终究不过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争斗罢了!
自从这陈茂材周曾等人带着大唐联军,以风卷云涌之势灭了这帝那伏帝国残部,生擒这阿尔米塔,斩杀普拉德之后,五印度再次为之大惊。
这阿逾陀王听闻大唐联军如此之生猛,随即亲带兵士前往这曲女城拜会大唐使节王玄策,进而引起大部分南印度国家纷纷效仿。自此以后列国国王悉数前往这曲女城,只为了一堵这大唐使节的风采,倾听这大唐强大与繁华的声音……
此一战,而乾坤定,五印度大小五百八十余座城池,均望风而降。当列国国王悉数呈上这土地与居民本册之时,王玄策也仅仅的一笑了之;将这些暗示主权的文书与资料又悉数奉还他们;自此民心向唐……
而此时的拘摩罗王,正在赶往曲女城的路上,听闻帝那伏帝国之残部,已被陈茂材等人彻底平定,又一次深深的被王玄策等人的功绩所震撼……
但见此时的普拉摩正在一辆柳木囚车之上,在兵士的押送之下,跟随这拘摩罗王前往这曲女城。还记得,在帕萨里带人去抓他的时候,当时其正在驿馆之中饮酒作乐。自从在这迦摩缕波国王城为质之后,拘摩罗王待其尚可。虽说他对母国之事也是颇为担心,但是感觉有这拘摩罗王的从中协助,也是稍稍放心了不少!
当看到这帕萨里带着兵士前来之时,其以为这帕萨里已经得胜回国,立即带着欣喜之情起身相迎。但是万万没想到,这帕萨里随即大手一挥,几个兵士立刻就将其索拿。观此一幕,他也是大吃一惊,急忙争辩到:“这是作何?我可是帝那伏帝国的太子,你们大王的客人,是不是搞错了!”
但见这帕萨里带着嘲讽之气说道:“怎么可能错了,老子抓的就是你,要不是你当初说服我们大王,我怎可能带兵前往你们曲女城,落得惨败的下场,让我在众将面前丢尽了面子!”
至此时,这普拉摩才顿然明了!尽管他还想百般游说,但是此时的帕萨里,也不再听其任何诡辩之语。立即就将其押上了囚车,跟随拘摩罗王的脚步,赶往这曲女城!
这些日子,他听闻父王被俘,而自己又是被押往曲女城献于王玄策之时,尽管也是颇为郁闷,但是这又能作何呢?他深深的明了:自己的命运在他跨出曲女城,前往这迦摩缕波国之时,已经注定了会有一种结果是这样的。
趁着在遥远路途之上休息的间隙,但见这拘摩罗王,在夏尔马以及帕萨里的陪同之下,来到了这囚车旁边。看着依旧在熟睡的普拉摩,就随即捡起了旁边的一个小石头,砸了上去。迷迷糊糊的普拉摩,随即清醒了过来,睁眼一看,竟是拘摩罗王,于是就颇为蔑视的瞪了他一眼,又转过身子去了!
“嘿,你的母后也被王玄策给抓了,你的兄弟普拉德已经被利波羯给砍成了两半了”拘摩罗王带着轻松的口吻,给普拉摩说到。
听他这样一说,普拉摩甚是惊讶与烦躁。不过稍稍思索以后,又冷静了下来,脑海一闪,又想到了这离间之计,于是这样对他们说道:“你出兵帮助我父王,已经明确的告诉了这王玄策,你和我父王是一伙的,他也定不会绕你的,与其亲自去送死,还不如兴兵讨伐这异国奸贼!”
拘摩罗王蔑视的对其一笑到:“哈哈,笑话,你以为王玄策是和你们兄弟二人一样的奸诈小人?唉,本王颇为后悔听从当日你之说词!到今日,你还没明白其为何能势如破竹,真是可悲呀,可悲!”
“我可悲?那王玄策可是杀人不眨眼的主儿!你可得小心一点!”普拉摩立即接话到。
“得正义者得天下,得民心者更得天下;大唐是礼仪之邦,何况还有你这个宝物呢,他怎么可能这样对我,算了,还是不跟你啰嗦了,说再多你也不懂!……”此时的拘摩罗王,也懒得再与他在这些问题上交缠,于是,又一次蔑视与不屑的瞪了他一眼,就引着众人,再次上路了!
普拉摩失望了,的确,此刻他依旧没有明白王玄策为何会胜利,而自己的父王为何会一败涂地?可能,他这一辈子也都不会明白,只有到了这大唐的长安城,他似乎才会明白这所有……
这些时日的曲女城内,也是异常的热闹,瞿毗霜那国纳拉温德国王、恶醯掣呾逻拉哈德国王早已带着亲信,来到这曲女城内,与已经在这里的王玄策,以及秣菟罗国斯塔拉迪国王,萨他泥湿伐罗国米什贾拉国王等国国王汇合。
经过这些时日利罗阇的简单治理,虽说曲女城已经恢复了昔日的旧制与稳定,但是面对这日渐赶来的列国国王也是渐感招待不周。于是就在国相萨贾伊汗的提议之下,收拾好了这大花林附近的精舍。这些精舍正是昔日戒日王,为了举办这无遮大会所建造的;如今经过他们的精细布置,不经意间就又一次派上了大的用处!
但见这一日,风和日丽,利罗阇和王玄策二人,就将列位国王,引入了这大花林附近的精舍之中安歇!当一行人,正在有说有笑的欣赏这附近的美景之时。却见这薇迪娜急匆匆来报:“拘摩罗王带着数千兵士,押解这普拉摩,已经到了这曲女城外!”
王玄策以及众位国王听闻之后,都是为之大喜。因为这夏尔马已经在前几日,亲自寄书于王玄策;而乌莎斯也将探得之情况,详细的回报给了薇迪娜。所以,这王玄策等人,早就知晓了这拘摩罗王,之根本用意。听闻此言,王玄策随即传令下去:“有请这拘摩罗王前至这大花林一叙!”
编者说:第二卷即将更新完毕~求关注第三卷~
(本章完)
………………………………
第九十三回:大花林一家团聚 抒胸意玄策训斥(下)
待其话音刚落,但见这周曾,陈茂材,利波羯也顺道押解这阿尔米塔,来到了这大花林之中。于是众人再一次大喜。
只见这利罗阇笑意盈盈的说道:“既如此,那就让这普拉摩,顺道见见其母后如何?”
听此一语,列国国王都为之一笑,深表赞同。王玄策也是宛然一笑道:“既如此,就让他们一家三口在这团聚吧”!
利罗阇随即命人,将阿罗那顺速速带来……
因为这陈茂材向来仁义,所以,此时的阿尔米塔,尽管没有了昔日的神奇之色,但是丝毫没有少了这往日的光鲜亮丽。
没多大一会,就见这拘摩罗王带着大队人马,来到这大花林之中。看着王玄策正带着列国国王亲自相迎,于是离老远就下马徒步奔袭而来。
一个年纪轻轻的大唐使节,一个知天命之年的国王;两人再次见面,虽说有着支援阿罗那顺的不愉快之前奏,但是在此刻这些事情,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充斥在他们心头的只是友谊!
两人一番礼节性的寒暄之后。但见这拘摩罗王,拉着王玄策的手,面带愧色的对其说道:“都是本王糊涂,又让上使萌生了不应该的祸端,实在是罪过呀!”
王玄策听此一语,随即宽慰到:“大王千万别这样说,所有的事情,夏尔马已经在书信之中,完完整整的给我做了说明,您也是被这普拉摩的花言巧语所蒙蔽的;何况自从夏尔马出使我大唐的那一刻起,您迦摩缕波国已经是我们的友好邦国了!”
听得如此宽慰之语,拘摩罗王也是倍感欣慰,连连致谢,并且当场就许下诺言:“两国之间再无误会,迦摩缕波国和大唐互派使节,通使通商,世代友好!”
于是乎,两双大手就这样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接着就见这帕萨里将军,押解这普拉摩走了过来。因为这拘摩罗王,自然不会像这大唐礼仪之邦的友善仁慈;所以此时的普拉摩看起来,灰头土脸,头发蓬松,一身素衣,甚是狼狈!
这母子二人,在这般场合,这样的环境之下,再次相见,顿时放声大哭,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处呢?
但见这是,另一小将押解这还算衣衫齐整的阿罗那顺,就这样来到了这众人面前。一家三口就这样,在这样的环境,以这样的氛围再次团聚,他们也随即明了了这利罗阇与王玄策的用意!
这阿罗那顺毕竟是国相出身,虽说篡位,但是依旧保持大王的排头。尽管踉踉跄跄的走来,但是依旧高傲的站着,斜着眼看了她们母子二人一眼。随即,就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他没有想看下去的勇气……成王败寇,既然已经败了,那还能说些什么呢……
观此一幕,王玄策随即对他们一家三口说道:“今个,就当这列位国王之面,我就数落数落尔等;帝那伏帝国国王阿罗那顺,王后阿尔米塔,太子普拉摩。阿罗那顺,你曾身为国相不仅不知道感恩戴德,反而倒行逆施,谋害先主,抢夺王位。阿尔米塔,贪财如命,心狠手辣,在这第一次无遮大会之时,伙同乔罗波陀谋害戒日王未遂,后有萌生恶念,让戒日王殒命殑伽河,实在是罪大恶极!
普拉德你虽身为太子,但是不知为民请命,反倒是心生歹意伙同你弟普拉德,抢夺我大唐使团,给这五印度带来了无尽的战火,实在是百姓之耻,万民之恶!
而身为毗罗删那国国王的普拉德,更是凶残歹毒,残害生灵屠戮这劫比他国之万千百姓,实在是罪大恶极,十恶不赦之徒;所幸已被利波羯斩杀,也算是其有了一个归宿!
你们一家四口,其罪恶滔天,罄竹难书,如若千刀万剐,实不为过。吾本有意在此当着列位国王之面,将你们三人斩杀,但是为了给我大唐使团有一个交代,给我皇帝陛下有一个交代;所以,将你们三人,带回我大唐,有我大唐皇帝陛下按照大唐律法审理,你们可有什么对列位国王说的?”
听到此番话语,这普拉摩听闻还能再活上这么一段,随即随即“噗通”一声跪了下来,立刻说道:“多谢上使不杀之恩!”
王玄策与周曾陈茂材观此一幕,不由自主的就投来了鄙视的目光;曾经是何等的神气,何等的威风,今日不曾想,竟是如此之大的反差!
“呀哈,这太子爷也会求人呀”但见这周曾调侃道!
这一句话语,瞬间就引起了众人的哄堂大笑。而此时的阿尔米塔也自知理亏,故而丝毫没有言语!但见这阿罗那顺,依旧这样高傲的站着,漫不经心的说道“:这都是我的报应罢了,我还能说些什么呢,只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们能够善待我的子民,善待我的百姓,我亦足矣!”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确,这正是这阿罗那顺的肺腑之言!
因为在这牢房之中,当他看到王玄策依旧命人,好生待他之时,已经很是感动。回想自己这一生,都是为了自己享乐罢了,何尝考虑过别人的感受,何尝想过自己的万千子民。自己这次的兵败如山倒,的确不是实力不济,而是多行不义的结果;如若真的得民心,怎会有如此之结局!这就是不修仁政的结果,于是他就说出了这样一番话语!
听得这样的一句话语,利罗阇随即就鄙视的说到:“笑话,你这一生何尝考虑过百姓之死活。这事自不用你说,我定会善待这万千子民!”
至此阿罗那顺,也不好再说些什么。他毕竟留给王玄策等人的印象甚是不好,在这第一次出使五印度之时,其追杀这贱民的一幕,始终映衬在王玄策等人的心头。虽说此时起幡然悔悟,但是已经晚了,看着其再次将眼睛闭上,王玄策就摆了摆手道:“带下去吧,将他们一家三口就姑且关在相邻的牢房吧,没事了,还能说说话!”
于是乎,三人就在兵士的押送下,回到了他们该去的地方!
这时候,只听众人耳畔,传来了一位老者的声音:“好呀,好呀,在这关押的细节之处,万万没想到上使还能如此之心细!”
随着熟悉的声音寻去,原来是这桑及多国老国王,亲自驾临。于是王玄策等人赶忙迎了上,颇为诧异的说道:“大王您怎么千里迢迢,来到这曲女城呢?”
“面对这五印度如此之盛世,怎能少了我呢”听其如此一说,众人均哈哈大笑!
于是乎,利罗阇立刻安排众位国王,到这精舍之中安歇,等其他列国国王到齐之后,大宴宾朋……
(本章完)
………………………………
第九十四回:大花林大宴列国君 埋忠骨李先生望长安(上)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个人都祈求和平,可是和平往往只能通过战争打出来。纵观历史风云,即使再强大的国家,在弱小的时候,都谈不上和平;所以,只有国家强大,才可以永远的给予百姓幸福安康的生活。
而王玄策这次在这五印度之地,大破阿罗那顺,擒获其王妃阿尔米塔。尽管五印度为之大惊,望风而降者达五百余座城池;但是这也是被逼无奈之下才有的壮举。所以,到头来,他仅仅只准备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留下和平,留下大唐的荣光……
但见这一日,又是风和丽日,阳光明媚的一天,伴随着和煦的微风,阵阵花香充斥这整个大花林。细看今日的大花林,鲜花盛开,鸟语花香,各种娇艳欲滴的花朵,点缀这,这一块大自然创造的奇观。
这么多花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挺漂亮,密密麻麻的挨在一起,像是在一起聊天,又像是在说这悄悄话。它们那茂密的叶子倚在一起,像是还在梦中没有睡醒的孩子一般。
尽管有的花儿,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可是却像一个美丽的少女;尽管有的花儿,已经耐不住寂寞,露出金黄的花蕊,不过却吸引了一大群蝴蝶,蜜蜂……很像是在炫耀自己的美丽。
还有一些没有开放的,用华丽的外衣,包裹着自己的“小脑袋”;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不愿意展开自己的小脸。微风拂过,沁人心脾……
而这一切姿态,均像是用他们最美丽的姿态,迎接者最终的胜利者!
只见在这昔日的辩经寺前面的空地上,早已被利罗阇布置的甚是妥当。虽说没有昔日戒日王无遮大会那么多人员参与,但是这次的规格则要远胜于昔日。
各位国王,以及王玄策等人均是衣着光鲜,光彩熠熠。但见这列位国王悉数围坐成一个大圈,而在这正对辩经寺大门的则是利罗阇、王玄策以及拘摩罗王三人的主桌。每人面前均是一个三尺来长的宽条茶几,上面各色美食,已经被御厨,分配的亭亭当当,安放的井然有序,颇有异域的风采与气息!
在这列位国王身后,则是不少亲信大臣安坐,颇为气派与威严……
而在这众位国王,围城大圈的中心,随着颇具天竺风情的舞蹈的结束,但见这陈茂材,一身文雅之书生装扮,伴随着悠扬的古琴之音,随着茶具的有序安放,在这熊熊燃烧的炭火之下;碾茶,筛查,煮茶一气呵成。经过这三煮三沸,颇有大唐气息的香茗,就这样安奉于列国国王面前。
众多国王因为未曾见过这文雅的饮茶之具,以及清香四溢的香茗,故而颇感兴趣。
但见这时候王玄策,面带笑意的对众位国王说道:“这饮茶之风,在我大唐颇为盛行,至于起源于何时,已经无籍可考。这次而来原本带来不少我大唐宫廷之精美茶具,想赠予列位国王,不曾想被这阿罗那顺打劫,至如今已经所剩无几。但是这不会影响咱们之间的感情,随着大唐与五印度之间的联系加深,这商贸通路也已经打通,这样的东西也会从我大唐传入五印度。从桑及多国入泥婆罗,再跨过雪山,就到了这吐蕃境内,越过吐蕃,还有半月之路程就到了我大唐。我大唐之物品自然会通过这商路,源源不断的流转到咱们五印度之地。也希望五印度大地的奇珍异宝,通过这条商路,流转入我大唐,让这条商路,成为大唐与列国之间和平,友谊的象征。我大唐敞开胸怀欢迎列位国王遣使交往。”
听此一言,列国国王也都异常欣喜。自此,大唐与五印度之间的商路渐开!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渐繁荣起来,这条充满两国印迹的商路,沿着大象与骆驼的足迹,传递这两国之间的和平!
而王玄策所说的这条商路,比通过河西走廊,前往长安还近了不少。而这条商路,正是在文成公主和亲之后,才渐渐形成的商路,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南线,唐番道!
只见这时候,随着王玄策的招手示意,但见几个大唐使节,带着不少已经誊写工整的书籍与画卷,悉数分发给了列位国王。
而这其中一本就是《道德经》的梵文译本,另一本自然就是这《大乘起信论》,而这画像则是老子之画像。
原来自从攻克这曲女城之后,小六已经在这府库之中,发现了这些它们赠送于列国的书本,原本也没有带来多少,但是随着列国国王的悉数前来,故而不得已,又有请了利罗阇找了不少精通梵文与汉文的书生,尽快赶抄与描绘了不少!所以,才有了今日每个国王均分得一份!
但见这王玄策接着又对列位国王说道:“这本梵文译本的《道德经》,正是应了拘摩罗王的邀请,有我大唐高僧玄奘法师亲自翻译而成的。这本书已经在我大唐流传了整整一千年。不仅是我大唐百姓做人做事的道德准则,更开导这我大唐百姓一心向善,努力向前。而我皇帝陛下,不仅仅凭借这本道德经治国理政,也凭借儒家之思想,行仁政,爱百姓,使得我大唐如今百姓富庶,国力强盛,西域列国悉数臣服!我皇帝陛下,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因此,我大唐皇帝陛下这份威信,不仅仅是凭借武力军威得来的,更多的则是因为仁义,因为信用!”
听闻这样一番义正辞严的慷慨陈词,列国国王也是对大唐更加憧憬与向往!随即献出了不少赠送与大唐的珍宝,王玄策等人也为之大喜!
其中这拘摩罗王赠送的一件国礼则是颇为独特。因为他的内饰近臣夏尔马曾经出访过大唐,当时在这朝会之上,也亲眼目睹了李世民对泥婆罗上贡的浑提葱,菠棱,酢菜的喜爱。所以,在面对赠送大唐的国礼选择问题上,他就建议了拘摩罗王效法泥婆罗国赠送种子。
于是,一个在大唐没有的作物,就这样从五印度传入了华夏大地。而这就是我们今日常实用的蔬菜,丝瓜!不过在刚开始,丝瓜仅仅只是作为一种花来观赏,作为蔬菜,则是以后的事情了~
当王玄策等人看到这袋沉甸甸的种子时,也是大喜,练练致谢拘摩罗王的匠心独具……
编者说:丝瓜自此传入大唐,所以看到在唐朝以前的电视上有丝瓜的时候,完全可以来一句:亲,你们又不严谨了哦~
(本章完)
………………………………
第九十四回:大花林大宴列国君 埋忠骨李先生望长安(下)
当列国尽数赠送完国礼之后,王玄策与利罗阇随即相视一笑,但见不少天竺兵士,尽数呈现出了曾经阿尔米塔从列国搜刮来的珍稀宝物。当众国王看到自己心爱的宝物再次呈现的时候,也是颇为欣喜。但听这王玄策接着又说道:“诸位大王,想当初,这阿尔米塔贪图众位的宝物,这些日子,我和利罗阇大王一番商议之后,决定将这些宝物,悉数奉还给各位,自此以后,希望这五印度上空,不在有这样的奸诈狡猾,到处都充斥着和平与和睦可好?”
听得王玄策如此宽厚简单的话语,众国王也是大喜。于是乎,宴会就这样在欢乐与祥和的氛围中结束,各国与大唐不仅缔结了国书,更是打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