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战将王玄策-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心中的大愿望。紧接着,她就来到了这大殿后面的木质佛塔跟前。

    虽说她是第一次进入这佛光寺,但是这里面供奉的是什么,她比谁都更加的清楚,因为在这佛牙舍利请回来之后,这木塔暂时未曾建好之前,一直在李世民的寝殿安放,而武昭仪也时常的在这里观瞻这一佛教的无上至宝。

    只见这木塔是为七层,比这最后的一间佛殿稍稍的高上了那么一些。进入这佛塔之后,只见每一层均画有五彩祥云,而且还有不少的罗汉菩萨像,守护这一颗至高无上的宝藏。

    趋步拾阶而上,就来到了这最顶层,这颗佛牙舍利,被安奉在一座阿育王塔之内,此时的武昭仪,观瞻佛陀留下来的不生不灭之物,心情顿时舒畅了很多。只见她,依旧如先前一样,撵起三炷清香,端端正正的跪在这明黄色蒲团之上,不仅许下了她的宏大心愿,随即又祈祷了一番平安吉祥之事。接着,就将随身携带的玉佩,安奉在这阿育王塔之前,以供养佛陀。

    一番礼佛之后,随着其内心稍安,于是,就带着欣喜之情,随着侍从从这佛塔之上走下。回想着自己的一生,十四岁入宫伺候太宗皇帝,一直到后来遇到这太子李治。正是因为二人年纪上差不多,不由自主的就萌生了这爱恋之意,但是介于有李世民这层关系,始终不敢僭越。以至于到后来,在这感业寺出家为尼,再后来蒙得李治想起,一步步走到今天,也真是不易。虽说为了这皇后之位,手段歹毒了一些,但是要是能当上皇后,这一切都算值得了……

    当其正准备走出这佛光寺大门之时,只见一小黄门,急急忙忙来报:“武昭仪,可算是找到您了,陛下正在四处找你呢……”

    编者说:武昭仪为了皇后之梦,即将走出自己坚实的一步!

    (本章完)


………………………………

第三回:大殿之中谈对策 李治摆驾慈恩寺(上)

    此时的武昭仪听闻这小黄门禀告陛下正在寻找自己。随即问道:“可知所谓何事?”

    只听这小黄门带着低沉的声音回道:“小的不知,刚才陛下去了昭仪所在的临湖殿,发现您不在之后,就让小的们四处寻找娘娘,说是寻得之后,让您去太极殿找他。”

    “哦”武昭仪随口答应了一声之后,就随着侍从们,赶往了这大兴宫最辉煌的太极殿。

    这李治所为何事寻找这武昭仪呢?这事还得回到前半晌的时候。此时的李治正在这太极殿中处理这日常的奏疏,只见一小黄门进来禀告道:“启禀陛下,玄奘法师在宫门外等候召见”

    听得这样的一声通报,李治也顾不得放下手中的御笔,一边批阅着奏疏,一般随口回到“让他进来吧。”

    得到陛下的召见指示,只见这玄奘法师迈着轻盈的步伐,入了这太极殿,走到这御案之前,提着僧袍,端端正正的跪了下去:“老僧玄奘,拜见陛下”

    李治随即放下手中的狼毫御笔,抬起头微笑这说道:“法师快快请起,赐座”。但见一小黄门,立刻搬来一雕花镂空的秀墩,垫上龙须草的垫子。玄奘法师谢过之后,随即安坐于秀墩之上。

    “不知法师此次前来所谓何事?”李治依旧微笑这问到。

    “启禀陛下,这大雁塔已经整修完毕,足足有二十丈高,登顶之后不仅可以远观咱们长安城之盛景,更能够一览咱们大唐之繁华。老僧恳请陛下选一黄道吉日,前往这慈恩寺中,亲自为三藏圣教序揭碑。”话语之后,随即恭恭敬敬的呈上了贺表。

    李治听得这大雁塔已经建成,也是颇为欣喜,于是就示意小黄门接过贺表,大致翻阅一下之后,随手就放在这御案之上道:“法师可有好日子值得推荐否?”

    “三日之后,本月十二;以及七日之后的,本月十六,这两个日子都是不错的日子”玄奘法师谦虚的答道。

    “这十二日恰好没有朝会,既如此,那就选这三日之后吧”李治一番琢磨之后,开口回到。

    于是这玄奘法师就将这一日子,深深的记在心中。在李治亲自起身相送之下,就退出了这巍峨的太极殿。

    看着玄奘法师的远去,李治虽说为这大雁塔建成之事也是颇为欣喜,但是转念一想,不禁的陷入了沉思之中。但见他踱这步子,在这大殿之中走来走去:一会眉头紧锁,一会轻撇嘴角,一会又摆出无奈的姿势,一会又轻叹一口深气,甚是让人捉摸不透……

    原来这李治思虑的正是这揭碑一事。因为这大慈恩寺正是自己为了纪念亡母长孙皇后所建,按照应有的朝廷礼节,自然应是有自己与皇后一同前往才是。虽说这不是一个什么大的问题,但是这李治转念一想,前些日子这王皇后刚刚谋害了自己与媚娘的安定公主。所以,对其不由得心生厌恶之感,已有了这废除之心。

    正是因为不知道此事该如何来办,所以才有了这忧心忡忡之态。既然一时想不到好的办法,那就去这临湖殿问问这媚娘,看她是怎样的想法。因此就转身来到了这临湖殿,可是到了这临湖殿之后,却发现这向来不曾出去的媚娘,此刻竟然没了踪影,随即赶忙让宫人速速去寻她前来商议。再接着就有了刚才小黄门急匆匆的一幕。

    只见这武昭仪迈着清浅的脚步,来到这太极殿中,立即向正在闭目养神的李治道了一个万福:“陛下,不知换媚娘来所谓何事?”

    李治一听这熟悉的声音,立即一轱辘的从躺椅上站了起来。面带笑意的迎了上去,拉着媚娘的手:“媚娘你这是去了那里,可让朕好找呀?”

    “臣妾一时也是思念咱们的安定公主,不由自主的就走到了这佛光寺,随即就进去拜了一拜,观瞻了一番佛牙舍利,祈求佛祖庇佑咱们可怜的孩子”

    “唉”李治也不由的长叹一口气之后,接着说道:“刚才玄奘法师前来禀告,这大雁塔已经建成,这里面可是安奉了上百颗的舍利子,面对如此之盛世,朕决定去亲自揭碑。”

    “这是好事呀,这一方面体现了陛下对佛陀的礼遇,另一方面更可以求乞佛陀庇佑母后的在天之灵”武昭仪深情脉脉的对他说道。

    “可是这揭碑之事,按照应有的礼节,是要皇后与朕一同前往的,可是这王皇后干出如此丧尽天良之事,朕如何能够让她去替母后祈福呢。”李治也是稍显忧虑的对她说道……

    “如此以来,那就陛下一个人,也是妥当的。”武媚娘迈着关子,望着李治说道。

    其实在她踏入这太极殿门槛的那一刻,闭目养神的他已经有了主意,这媚娘早些年毕竟也在感业寺出家为尼过,深受佛陀的感化。再加上这些年对她的感情日渐深厚,于是,就有了让她和自己一起前往的想法。一方面即是对她的荣宠,另一方面也是有了立她为皇后的想法。只见这李治看着颇为调皮的媚娘,微笑着说道:“这怎么可以呢,既然是去这新建的佛塔前揭碑,更应有母仪天下之人相伴,才可以显示出朕的志诚之心,朕有意让你随朕一起前往,不知你意下如何?”

    跟随太宗李世民多年的媚娘自是深谙权利之道,虽说她也知道这是李治发自肺腑的话语,但是面对这即将到手的尊荣,断不能够欣然接受。于是只见她赶忙推辞到:“陛下万万不可,媚娘仅是一二品昭仪,如何能够代替的了皇后呢,这实不是媚娘应该做的,虽说皇后谋害了咱们的孩子,但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之下,也不能够妄下论断。所以恳求陛下依旧请王皇后和您一同前往。”

    望着如此通情达理的媚娘,李治心中不由得再一次萌生出感激之情。是呀,话虽如此,但是对王皇后的芥蒂已经深藏在心底,如何能够如此轻松且无忧无虑的让她同自己一同前往呢?于是又一次诚恳的对媚娘说道:“这王皇后,早已不能够母仪天下,且至如今,未给朕诞下一个子嗣,朕早晚有一天要废了她,所以,从今以后,你就是朕最贴心之人。还望媚娘不要推辞,希望你能够理解朕的一番苦衷!”

    看着已经走入自己内心之中的李治,听此一语,也断没有推脱之礼,于是随着他的话语说道:“那如此以来,如何向列位公卿大臣交代呢,媚娘可不想做一个让他们议论纷纷之人。”


………………………………

第三回:大殿之中谈对策 李治摆驾慈恩寺(下)

    看着已经答应下来的媚娘,李治欣喜道:“朕刚才已经替媚娘想好,这宫中除了王皇后也就你最受恩宠,且已经为朕诞下弘儿,并且在佛陀面前深受其教诲,所以朕就这样告诉列位臣工:武氏媚娘,品性端庄,且为我大唐皇室诞下皇嗣,又在佛陀面前深受教诲,这礼敬慈恩寺之事,自是应有一位能为我大唐延续香火之人才行,所以朕这次特意恩准武氏媚娘随朕一起礼佛大慈恩寺。”

    听得陛下如此诚心实意的话语,武昭仪也是颇为感激的依靠在李治的肩膀之上。带着感激的泪水答谢到:“媚娘出身低微,能得到如今的这番殊荣,全赖陛下的信任,陛下对媚娘的这番大恩,臣妾真的不知道该如何的报答陛下。”

    望着梨花带雨的媚娘,李治一边用手擦着她的泪水,一边安慰到:“媚娘,咱们夫妻之间怎能说什么报答的话语呢,这样也太见外了,不过呀,你要真的想报答朕,那就给朕再生一个皇子可好。”

    只见这武昭仪听得这样的一句话语,顿时就转悲为喜,更加紧密的依偎在李治的怀中,随即李治也明白了她的心声,接着二人就在这太极殿之偏殿中,又是一番贴心的云雨之情。

    果不其然,这第二日,李治就在这朝会之上,面对列位公卿大臣当场宣布,在这冬月十二日,特令武氏媚娘随自己前往这慈恩寺,一方面感谢母恩,礼敬佛陀;另一方面则出席大雁塔的落成揭碑仪式。虽说这朝堂之上的部分臣工,以不合礼制为由,多加拒绝。但是自从玄奘法师归唐以后佛教在这大唐皇室之中日渐大兴,且再加上王玄策第二次出使五印度,带回的这颗佛教无上至宝佛牙舍利,更是让众多臣工上行下效,崇信佛教。所以,当李治说出这武氏媚娘深受佛陀感化之时,这列位臣工也不好再做过多的推辞,于是就堵住了众人的悠悠之口。

    没多少时刻,这武氏媚娘得到李治恩宠,特搬旨随他一起礼佛这大慈恩寺的消息,不仅传遍了后宫,更传到了这王皇后与萧淑妃的耳中。于是这后宫之中的恩恩怨怨,进而又加上了这厚厚的一层阴霾。

    两日之后,这唐高宗李治随着武氏媚娘,准备摆驾这慈恩寺。只见这冬日的暖阳,笼罩在长安城的上空,显得温暖而和谐;而这朱雀大街之上掺杂这不同口音的各地商贩也是络绎不绝,井然有序。市井之间的百姓依旧奉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显得温婉而静谧。

    但是这一切的和谐与自然,随着两队黑甲骑兵以及六行步甲队的紧急出动,则戛然而止。紧随这些兵丁其后的则是十二名羽林兵士手持十二面龙旗,分作两排,娓娓而出。在这龙旗之后,则是指南车、记里鼓车、白鹭车、鸾旗车、辟恶车、皮轩车等等。每辆车均由四匹马牵引,有驾士十四人、匠人一名。随着这井然有序的开道,不用说,老百姓已经明白这是皇帝要出宫了。

    随着这帮兵士以及车驾,将这朱雀大街清理出一条隔开老百姓的通道。紧接着只见从这大兴宫中走出了十二排手持陌刀,腰悬弩箭相隔排列的骑兵卫队。在这骑兵卫队之后则是一支庞大的鼓吹乐手。清一色的宫廷乐手,在两名鼓吹令的指挥下演奏这动听的皇家音乐。

    只见这宫廷乐队,是有以下行列组成:一队大鼓,一队铙鼓、一队节鼓、一队小鼓、一队羽葆鼓,外加一队笛手,一队箫手,一队笳手,同时还伴随着一队长鸣,一队中鸣,一队大横吹,一队筚篥,共计十二队乐手,七百余人。

    在这乐队之后,则是各种幡幢以及旌旗组成的旗阵。一些随行的官员及皇帝的二十四匹御马也夹杂在旗阵之中。

    旗阵之后,又有分列于左右的青龙旗和白虎旗。两面旗帜的后面则为随行的朝廷官员队伍。在这支队伍中间,还穿插和夹杂着手持兵器的骑兵和步甲兵。

    在这之后,只见在兵士的森严护卫之下,李治与武媚娘乘坐的玉辂有太仆卿亲自驾驭,从这承天门缓缓而出。细细一看,发现在这玉辂前后分别有四十一位驾士簇拥,两侧则有左、右卫大将军紧紧护驾。紧随玉辂则是部分黑甲军的高级将领以及宫廷宦官。

    在这些护驾官员的外围则布列着多队黑甲军的骑兵和步卒,每队黑甲军的数量不等,但都在二十人以上,并有一名军将率领。配备有弓、箭、刀等兵器,随时准备应付突发的情况。跟在黑甲军的后面则是有孔雀扇、小团扇、方扇、黄麾、绛麾、玄武幢等组成的仪仗。

    在这仪仗之后,依旧还有一支“后部鼓吹”乐队,乐队配置的乐器与玉辂前的鼓吹乐队差不多,只是规模相对较小,有乐工近三百余人。

    紧随“后部鼓吹”之后的是皇帝专用的各种车驾,其中包括方辇、小辇、腰辇、金辂、象辂、革辂、五副辂、耕根车、安车、四望车、羊车、属车、黄钺车、豹尾车等。

    左、右威卫折冲都尉各率200名兵士,分作4行横排,分别持大戟、刀盾、弓箭及弩,尾随豹尾车,作为掩后。每辆车均由马匹牵引,并有数量不等的驾士随从。在这支车驾队伍中,还有一些朝廷官署的官员骑马随车而行。

    走在仪仗最后的是后卫部队,前面是由两位将军率领的左、右厢步甲队,共48队,分作前后两个方阵,每队30人,以一面旗帜为前导。士兵均头戴兜鍪,身着铠甲,手持弓或刀、盾,每队的装束均为同一种颜色,共有5种颜色,相间排列。中间为左、右厢黄麾仗,分为12行,每行10人,分别手持弓、刀、戟、盾及孔雀氅(用羽毛制作的旗幡)、鹅毛氅、鸡毛氅等。

    黄麾仗后为殳仗,共有500兵士,手持殳等古代仪卫兵器。最后则为诸卫马队左右厢24队骑兵和12支旗队组成的旗阵。每支旗队所举的旗上绘有同一种传说中的神怪,如辟邪、玉马、黄龙、麒麟、龙马、三角兽、玄武、金牛等。旗阵后,又是由步甲兵组成的黄麾仗,并有骑兵护卫。

    于是这一支大唐皇帝出行的队伍,随着沿途跪下的百姓,沿着宽五十来丈的朱雀大街,浩浩荡荡的来到这长安城东南角,晋昌坊东部的大慈恩寺前……

    编者说:这就是古代帝王真正正正的出行序列,每当出宫之事,总是如此的隆重与气派;而这一节也是根据新唐书中的记载所书写的~

    (本章完)


………………………………

第四回:佛陀面前许心愿 大雁塔前展雄心(上)

    而此时的玄奘法师,则引着大慈恩寺的僧众,随着王玄策,周曾陈茂材等人已经穿戴者崭新的服饰,迎接着大唐礼佛史上的一件大事。

    这盛大的仪仗銮驾到了这大慈恩寺山门之后,随着玉辂的停稳,只听一宦官开口传唱到:“陛下驾临大慈恩寺”。随着其话音刚落,就有一小黄门,立刻拿来了一包裹着明黄色丝绸的垫脚。待一切准备停当之后,只见李治随手掀开这玉辂的薄翼帘子,踩着垫脚下了这玉辂;随后又一个转身,伸出白皙结识的大手,亲自扶着准备下来的武媚娘,小心翼翼的呵护这她。

    待两人尽数下了这玉辂之后,但见早已在此等候的众人,在玄奘法师的带领之下,赶忙躬身跪下,一边行这三跪九叩的大礼,一边呼喊这“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礼成之后,随着李治欣喜的一句:“众卿平身”。列位臣工也都尽数起身,面带这喜悦之情,望着这帝国的实际最高统治者。

    但见这玄奘法师,趋步向前,走到离这李治五步远的地方欠身说道:“启禀陛下,这大慈恩寺的一切已经准备停当,请陛下亲入山门”。

    于是这李治亲执媚娘之手,在玄奘法师的引导之下,踱这方步,跨过了这大慈恩寺的山门。来到这大雄宝殿跟前,亲拈三炷清香,恭恭敬敬的向佛陀诚心礼拜之后,敬上了三炷清香。

    此时的武昭仪内心之中不仅是激动地,更是崇拜的。面对这如此盛大的恩宠,她也已明白李治的意思:看来真的是把自己当做皇后来看待了;虽说这些日子一直有着丧女之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让这一切渐渐的变淡,再加上又亲自礼敬了一番佛牙舍利之后,内心之中更是多了不少平静之感。

    还记得当时在感业寺出家之时,自己诚心实意的在佛陀面前祈愿,祈求佛陀可以保佑自己能够回到这皇宫之中和李治长相厮守。可是自从入了这皇宫之后,发现这皇宫之中亦是尔虞我诈,你争我夺。面对自己独得李治的宠幸,王皇后和萧淑妃也是沆瀣一气,时常坑害自己。

    原本想着善待二人,和睦相处,可惜的则是随着事情一件件发展下去,也让他看到了这后宫之中的争斗,亦是你死我活,故而为了权利,为了这皇后之位,就狠狠心,有了这安定公主之事。此刻,看着、望着如此盛大的场景与气派,这武媚娘也渐渐的有了一个不一样的想法。于是决定再次在这佛前许下一个宏愿。

    待李治敬香完毕之后,但见他对她微微一笑。于是,这媚娘随即也接过了,侍女递过来的三炷清香,在油灯之上细心的点燃之后。恭恭敬敬的对着佛陀许下了这样的宏愿:祈求佛陀可以庇佑弟子成为这六宫之主,登上这皇后的宝座,如若此事成行,弟子必定大兴佛教,广建佛像,将我释门发扬光大。

    这媚娘诚心祷告完毕之后,随即就恭恭敬敬将这三炷清香,插在佛案之上的鎏金香炉之中。接着又跪在这佛案之前的明黄色蒲团之上,行了这跪拜之礼。

    而此时的李治也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媚娘这大方得体与虔诚的动作,内心之中也不由的欣喜了不少。如此看来,这媚娘不仅丝毫不比王皇后差,反倒是多了甚多的端庄与贤惠之态,更具这母仪天下之像。

    待武媚娘礼敬完毕之后,李治又一次拉起了她的手,在玄奘法师的引领之下,绕着这大雄宝殿庄严肃穆的内堂回廊,缓缓的走上了这么一圈,礼敬完佛陀与长孙皇后的在天之灵之后。但听这玄奘法师对他们二人和蔼的说道:“陛下,昭仪,这礼佛之事已经完成,请陛下移步大慈恩寺的西院,为咱们这大雁塔举行揭碑仪式。”

    听此一语,只见这李治对玄奘法师微微一笑之后,随即双手合十道:“那就有请法师在前面引路”。此时的媚娘也是对着玄奘法师施一双手合十的礼节之后,对着法师点了点头微微一笑。于是玄奘法师就引着他们,前往这西院之中的大雁塔前。

    在移步这大雁塔的这一段路程之中,李治依旧是亲执媚娘之手,显得是这么的安稳与荣宠。当然这一幕,也让陪同前来礼佛的列位公卿大臣议论纷纷。议论之根源则是:这是皇后才应有的礼节,这武媚娘仅仅一二品昭仪,这已经严重的不合礼制了。虽说如此,但是他们的这一番论断,仅仅是建在王皇后依旧是皇后的基础之上。

    可是在一些明眼人,且脑瓜子颇为灵活的大臣眼中,这么大的排场,这相亲相爱,相敬如宾的一幕。无异于陛下已经清清楚楚的告诉他们:朕已经有了这“废王立武”之心,你们快帮我一把。于是,一切善于逢迎的大臣,已经渐渐地跃跃欲试,不仅有了这迎合陛下之心,更有了对自己美好仕途的崇敬之情。

    在玄奘法师的亲自引领之下,李治依旧是紧紧的攥着这武媚娘的手,在列位文武臣工的陪伴之下,来到了这大雁塔前。在此处,王玄策早已让兵士备好了这香案与敬献的瓜果之物。

    看着他们已经到了这大雁塔跟前,只见这王玄策引着周陈二人,恭恭敬敬的趋步上前,躬身跪拜到:“启禀陛下,武昭仪,这一切已经准备停当,等候陛下与武昭仪礼敬上香”。

    唐高宗李治,抬起头望了望这巍峨的大雁塔,也是颇为欣喜的对他说道:“爱卿辛苦了,快快平身”。

    王玄策引着周陈二人,谢恩之后,随即起身拿起了三炷清香,亲自递给了李治。李治依旧如先前一样,在油灯之上,细细的点燃了这三炷清香,诚心的礼拜之后,就将这清香插于香案之上的细陶香炉之中。紧接着就在这香案跟前,填充有龙须草的明黄色蒲团之上,行了这跪拜之礼。

    待其礼成之后,王玄策依旧拿过三炷清香,亲手递给了武昭仪。面对这巍峨的大雁塔,武昭仪也是感慨万千,一方面她明白这大雁塔,正是李治借这藏经之名,为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李弘祈福所建。另一方面,这大雁塔内藏有数百颗佛教至宝,舍利子,自是得到佛陀之无上庇佑。于是依旧诚心实意的接过这三炷清香,也是细心的在油灯之上点燃之后,诚心的礼敬了一番,许下了与刚才一样的愿望,随后将这三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