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战将王玄策-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见这慕容伏顺这样对他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就有兄弟我设法,在公主的饮食中放进一些药,来嫁祸一下这王玄策,你看如何?”。
李景恒听到这些,不仅酒醒了一半,脸更是吓得刷一下就白了:“这万万使不得,断不可拿我妹子的性命开玩笑”。
“唉,贤弟你想多啦!这仅仅只是一些轻微的拉肚子的药,不会有大碍的。其实吧,我仅仅只是想替兄弟你出个头而已,你看你,想到哪去了。何况公主出事了,对我也没有好处呀。”慕容伏顺带着奸诈之情安慰李景恒道。
在他的一番说服之下,这李景恒不经意的就动了心,不过转念一想,就略带忧虑的回到:“公主的饮食,监控的甚是严密,何况还有侍卫在警戒,这我一时半会也下不了手呀?”
只见这慕容伏顺眼珠子一转,铁了心要一条道走到黑,于是故伎重演道:“贤弟尽可放心,既然如此,那我就让一小股土匪前去骚扰一下。这样不仅会让他们如临大敌,更给兄弟你提供了可乘之机。”
听得他的这番安排,李景恒随即大喜,两个人就这样妥妥的达成了协议。
可是这性急的李景恒,为了提前嫁祸这王玄策,瞅了几次机会,总想自己亲自下手得了。不曾想每次都是功亏一篑,于是也只能取消了单独行动的念头。
时间回到半月之后的,今日正午,太阳已经升到头顶,但是并不是太热。天蓝,云白,绿草,雪山,点缀的雪域高原甚是美丽。突然间,远方飞驰过来一队人马。正在和陈雷欣赏这番美景的李景恒,瞬间就明白了:机会来了。
但见这队百十来号人的队伍,尽数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风驰电掣而来。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土匪。
送亲的使团观此一幕,气愤陡然紧张了起来。这禄东赞赶忙传令,严加警戒。看着越来越近的土匪,李道宗随即带领陌刀手,横刀立马;而王玄策等人也紧随其后,披挂持枪上马。众兵丁也都围着文成公主的车驾相对而立,严阵以待。
而这李景恒和陈雷则悄悄的,带着小队人马在后面护卫。因为恰在埋锅造饭的时刻,这李景恒就觅一借口,离了这小队人马。趁着火夫也去前方护卫的间隙,一个不注意,就将一包药物放入了这文成公主的小灶之中。
当走近之时,禄东赞才看的真切:这帮土匪均是跨这清一色的青海骢,和当初抢劫他们的黑衣人一模一样。随即就明了了一个大概,内心之中不由得冷笑了一下,既然这次来了,那就别想走了。于是,就将这个情况说给了李道宗和王玄策他们。
听闻此言,二人颇为大惊。王玄策突然就明白了:这就是刺杀他与雪雁的黑衣人。而李道宗此时也感觉到领头的这个人怎么这么面熟,不过瞬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虽然如此,但是这帮土匪也丝毫,不给他们问话的机会,随即跃马扬鞭,挥刀掩杀了过来。
在此危机当口,却见这王玄策立即张弓搭箭,伴随着“嗖、嗖、嗖”的三声,三支雕花狼牙箭已经飞向了冲锋在前的三个土匪。随着“啊,啊,啊”的三声喊叫,三个土匪应声落马。瞬间,这帮土匪,就被这威猛之一幕,给震慑住了,暂停了进攻的势头。
看着稍停的土匪,只听李道宗厉声吼道:“我等是前往吐蕃的大唐使节,如果你们不想大动干戈,就乖乖的离去,刚才的事情就当没发生过,如果你们要想强行进攻,刚才三人,就是你们的下场。”
这一番器宇轩昂的雷霆之语,刹那间就镇住了这帮土匪。不过这为首之人,一看说话之人这么面熟,但见其定睛一瞧,眼珠子再这么一转,似乎想起了什么。猛然的一抬头,就带着满腔的怒火,提刀直奔李道宗而来,众土匪但看老大如此威猛;于是,也紧随其后的杀将了过来。
正是因为李道宗,久经沙场,早有防备,所以才颇有底气。但见其不等他冲到跟前,随身一闪,就闪入了军阵之中。一众陌刀手,瞬间就止住了这帮土匪的冲击。
随着攻击势头的被阻,却见这周曾和陈茂材,各带二百兵士,从两个方向掩杀过来,随即就给这一百来号土匪包了饺子。
经过这一番冲杀,土匪已经伤亡五之有四。而李景恒也被这一幕彻底惊呆了:这什么个情况,计划中可是没有这一步呀!
也就半柱香的时间,只见这周曾,一个单枪下马,一招生擒了这个匪首,余下的十来个土匪就这样乖乖的束手就擒。面对如此之残局,李道宗大声对此匪首呵斥道:“你是受何人指使,胆敢如此犯我大唐!”
只见此人,对着他蔑视的一笑之后,随即就恶狠狠的直盯着他说道:“既然已经被你擒获,要杀就杀,说那么多干啥,不过李道宗你记着,我到了阴曹地府也不会放过你!”
李道宗听此熟悉之声音,随即仔细琢磨起这个凶神恶煞的面孔,突然间,心头一颤。猛然间,已经明了。
在其正准备开口之际,却见这李景恒,二话不说的,从他身后,提刀直接冲了出来:“你他娘的,吃了豹子胆不是,敢这样对我父王说话,去死吧!”随即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
刹那间,众人瞪大了眼睛,大吃一惊……
………………………………
铸梦之路
………………………………
第五十七回:伏顺奸计害公主 道宗了却心头惑(下)
因为发生的太过于突然,李道宗想拦却没有拦住,看着惨死的匪首,李道宗愤怒的一刀就要杀了这个逆子,当刀架到他脖子之时,众人赶忙给拦了下来。
在李景恒的意识中,他担心的是他与伏顺可汗之间的密谋被父王知道。为了防止事情败露,更为了让此人永远闭口。听闻他的这番话语,顿感是个杀人灭口的良机,于是,就有这替父杀人之一幕。
但是,实情原本并不是这样的。
随着众人稍安,接下来发生的变故,让他们又是大吃一惊。只见这些被擒住的十来个土匪,看着老大惨死,以及亡去的众多兄弟。一个个仰天长叹一声,闭起了双眼,带着随他们而去的心态,咬舌自尽而亡。
观此一幕,不由得让人感觉到了一丝悲怆之感。
这些人,其实不是土匪,正是吐谷浑老可汗慕容伏允驯养的秘密死士。后来老可汗身亡,就被慕容伏顺收编了,一心只为吐谷浑可汗服务。而这个匪首,正是黑苍龙,所有黑衣人,均是被他领导,当然谋害雪雁之人也正是他。
要弄明白这件事情,似乎还得回到十九年前的武德五年。当时大唐初建,李道宗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之后驻守灵州。不料因为属下之疏忽,再加上情报有误,就误将前来投奔的梁师都帐下主簿一家悉数杀害。
而这个黑苍龙正是主簿的长子曲良硕。当李道宗明白情报有误。急速赶过来之时;可惜已经来不及了,一家四十五口,也只余下这个曲良硕,故而刀口之下救了其性命。
在放了他的一刹那,此人当着李道宗的面发下誓言:“如若不死,一定要为曲家四十四口报仇雪恨”。李道宗瞬间愣住了,他想下了这口刀,可是依旧没有下去这个狠手,最终还是决定放了他吧。不曾想这些年他竟然投奔了吐谷浑,成了吐谷浑可汗手下的死士。
而这黑苍龙,在得到慕容伏顺让他再做一次土匪,骚扰一下这大唐使团之时。断没想到这送亲之人,竟是李道宗;于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随即抱定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决心。
再加上吐谷浑老可汗慕容伏允与李道宗的过节更是数不胜数。所以,当众人听得事情之缘由的时候,顿时就明白了:雪雁屡次被黑衣人刺杀之原因。
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李道宗多年前的一个疏忽。在他认出他的那一刻,他依旧想留其一命,可是不曾想就这样,让李景恒给彻底结束了。于是,只能无奈的长叹一声,命令众人“厚葬之”。
随着这心酸一幕的结束,这帮黑衣人至此已全军覆没,李道宗多年的疑惑也已解开。可是谁能想到,结局竟是如此的悲怆,如此的伤感,真是应了那句话,我本将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清渠。
尽管已经快到吐蕃,但是禄东赞依旧提醒众人:“为了公主的安全,一定要多加小心,再过些日子,一到柏海,我们也就安全了。”原来这松赞干布,为了显示吐蕃对这次和亲的重视,已经提前一个月,亲自赶到了这吐蕃和吐谷浑边界的柏海城,前来迎接这文成公主。此时,他已将所有事务准备停当,只等公主到来。
虽说众人的肚子其实早都咕噜噜叫了,但是经过这一突发事件,也已让他们没了胃口。原本准备继续赶路,可是看着锅中半生不熟的饭菜,不吃也就太过于浪费。于是,李道宗让大家伙依旧原地休息,吃过饭之后再走。不大一会,火夫不仅将可口的饭菜做好,更将公主的小灶也已准备停当。
当四个可口的饭菜呈送到,文成公主的面前之后,小翠按照惯例,依旧用银针测试了每一个饭菜,看着毫无反应。小翠顿时纳闷了,这不应该呀?
此时的文成公主,看着依旧如此心细的小翠,于是就调皮的说道:“可以吃了吧”。
看着,小翠没有反应,随即就拿起了筷子,在她刚夹起一块羊肉之时,突然就被小翠给拦了下来:“公主,就先让我为您试菜吧。”
原来,在土匪来袭之时,这小翠正好下车查看,就看到这李景恒鬼鬼祟祟,蹑手蹑脚的走到了灶前。其放药的过程,恰好就被小翠在暗地里看的真真。面对人微言轻的小翠,此刻也不能够说什么,只能默默的在背后注视这一切。
看着银针的测试毫无反应,顿时就让小翠纳了闷,总感觉事情不应该如此的简单。于是,就赶忙拦下了公主即将入口的羊肉。
话语之间,也不等文成公主同意,就夺过她手中的筷子,每样夹了一些,放在碗中,准备试菜。
文成公主瞅了她一眼之后。不仅感觉今日的小翠过于敏感,更甚是奇怪。立马也拦住了她,问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前也没见你这样固执过”。
小翠拗不过公主的咱三追问,只能够带着忐忑之情,说出了看到的一幕。
文成公主,听闻她的这番话语,不仅没了胃口,更感觉心中甚不是滋味。万万没有没想到自己的大哥,竟是这样的一个人,但是这饭菜有毒没毒也不好琢磨,如果有毒,让小翠试了则是万万不能。
恰在此时,一头小牛犊就晃荡到了这车驾旁边,文成公主随即用眼神提示了一下小翠。小翠于是就下了车驾,将这些食物,喂给了这头小牛犊。也就半盏茶的功夫,这牛犊已经口吐白沫,四脚朝天。
观此一幕,不仅她们二人为之大惊,正在不远处用膳的王玄策与李道宗,发现这一异常状况,赶忙就放下碗筷,走了过来,当看明白这一切,瞬间也紧张了起来。
好在一切有惊无险,文成公主因为和李景恒这一层关系,也不好将这个事情点破,毕竟没有亲手抓住他。李道宗顿时怒从心头起,胆敢有人害我闺女,随即严令彻查。
而禄东赞似乎看明白了这一切:公主与小翠似乎知道是谁做的手脚,只是没说而已。既然他们不便言明,做臣子的更是不好多问。于是严加敕令:“以后公主的所有饮食,均有小翠来亲自侍候,一定要监督到位”。
想到这些,每个人的身上都不由的掀起一身冷汗。当陈雷报告说今天公主的饭食,被人下了毒,毒死了一头牛的时候,李景恒也愣住了。他没有想到这慕容伏顺竟是如此的歹毒,原本说仅仅只是一些拉肚子的药,竟然真的是毒药。
想到此,他不仅恨得牙龈直痒,内心之中更是愤恨异常。陈雷看着发呆的李景恒,就喊了几声“大哥”。可是李景恒犹如一只发呆的木鸡一样,纹丝不动。在陈雷推了推他一下之后,他才瞬间反应了过来。
“大哥,你这是怎么了呀。”
“没,没什么……”
经过这次事件,也让众人尽数提高了警惕。几日之后,当李道宗通过心腹之人,弄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顿时愣住了。此刻,他不知道该如何来处理这件事情,毕竟一方是自己的闺女,一方是自己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拿掉哪一个,痛的都是自己的心呀。于是,也只能无奈的,将事情的真相暂时隐瞒了起来。
虽说如此,不过内心之中无尽的痛苦,却深深折磨着这个年过半百之人。只见他长叹一声:“这都是造的什么孽呀!”
在后来他觅得一个恰当时机,带着对女儿深深的愧疚,很想向闺女说明白这一切,可是却不知道该从何处开口。只见文成公主望着头发已经泛白的父王,却轻轻的拉着他的手说道:“别说了父王,这一切,我都知道”。
一句话,说的李道宗老泪纵横,这份泪水不仅掺杂着对李景恒的恨,更掺杂这对文成公主无尽的爱……
当然了,这禄东赞根据自己的密探,以及这些日子各位的言谈举止。他也弄明白了事情的经过,但是因为李道宗和文成公主都没有说明,他也不好多说些什么,就私下里和王玄策在一起探讨这件事情。
“唉,这都是我造成的后果呀,如果没有认识公主,似乎这些事情都会不发生”。王玄策的一声叹息,诉不尽内心的无尽苍凉。
“别这么说,只能说这人肚量狭小,容不下人罢了,多行不义必自毙!早晚会有他吃的苦”。禄东赞安慰王玄策道!
虽说这时候的中原大地,还是盛夏,但是这茫茫的雪域高原,天说变就变,转眼间就变成了寒冬,一场冷风抚来,纷纷扬扬的飘起了大雪。
鹅毛般的大雪,如撒盐一般落下,顿时草原上就被白雪覆盖。好在这一场雪下的快,也走的急,并没有太多的影响行进速度。只是这种韵味,让心情瞬间洁白无瑕。
雪后的两三日光影,一行人,就到达了柏海……等候在这里的松赞干布,早已在城外迎接,一切都是这样井然有序,一切都是这样的水到渠成……文成公主,终于到达了吐蕃的地界……
………………………………
第五十八回:李雪雁柏海成亲 王玄策一使吐蕃(上)
人生有开始,有辉煌,有结束。当开始的时候,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负重前行。当辉煌的时候,更应多想想开始时的艰难。当结束的时候,一定要轰轰烈烈不枉走这么一遭。
人生能有多少个春秋,只要不虚度,不枉然,一切都算是幸福的人生。话虽如此,可是有的人却生活在机关算尽的人生之中,到头来枉顾了卿卿性命,这人是谁呢?跟着文字往下走……
上回说到,一行人终于踏上了吐蕃国的土地,只见这柏海城外,各色的藏旗,迎风招展。一队队吐蕃兵士,身披铠甲,手持刀枪,虽然饱经风霜,但均面带喜色,颇具威武雄壮之感。
尽管柏海城不是太大,方圆也就十来里,但是清一色的白色城墙,却让它很有高原特色,恪守居高临下的位置,一览草原盛景。虽说吐蕃百姓都以游牧为主,可是针对吐蕃贵族则是另一番景色,这筑城而居就是其特色。
当听闻送亲的队伍,已经来到这柏海城外。刹那间城门大开,一队队吹着牛角号的乐师,有序的走出城门之外;各种方圆华盖,也从里面唯唯而出。一个个身着特色服饰的文臣武将,跟随一个头戴毡帽,身着银丝藏袍,脚蹬鹿皮靴的英俊男子结对而来,这个英俊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松赞干布。
这松赞干布,原本想骑马出城,但为了表达足够的诚意,决定徒步而出,前来迎接他们。
此时,这大唐送亲的队伍,也是旌旗飘飘,展现一派大国气象。领头的正是王玄策和禄东赞,此刻的禄东赞也身着华丽的丝制官服,带着特色的毡帽引领这送亲的队伍。王玄策则身着绯色的五品官府,腰系青色玉带,外加一个装着鱼符的银丝荷包,同时再配上大唐特有的幞头,甚是英姿飒爽。
只见后面跟随这身披铠甲,头戴金盔,手持黄金马鞭的李道宗,在队伍的中间护卫这文成公主的车驾。而这李景恒依旧引着陈雷,在车队后方紧紧护卫。虽然这送亲的队伍颇有一种威严之感,但是因为这些时日,发生的一些事情,倒是让李景恒颇具失落之态。
一众人马,不仅彰显大唐的皇家气派,更是显示大唐国力的强盛。
却见车队缓缓行进到,柏海城外五里之地。早已被吐蕃接亲使臣,黄土垫道,净水泼街,松赞干布已经领着文武臣工,在此等候多时。
一看送亲队伍到了跟前,松赞干布立马走到李道宗跟前,躬身施一大礼。李道宗一看这个情况,随即在马上欠身回了一礼。
更让众人万万没想到的则是,行礼之后,这松赞干布亲自迎了上来,接过李道宗的马缰,准备牵着他的坐骑,往柏海城而走。李道宗观此一幕,也是大吃一惊,虽然自己是郡王和赞布是同一个级别的臣子,但是毕竟人家也是一国之主,这礼节太过甚厚,于是又赶忙回礼到:“多谢赞布的一番好意,这万万使不得”。
但见这松赞干布,微微一笑道:“王爷尽管放宽心,此次和亲,我吐蕃也是深含至诚之心,作为女婿的我,更应该按照汉地礼节,亲自执鞭相迎王爷”。
这时候禄东赞也微笑着说到:“请王爷笑纳,这是应该具有的子婿之礼”。
随着,一声“起驾”,这李道宗就这样器宇轩昂的引领这车队,有松赞干布亲自牵马,进城而去。这一幕也被李景恒深深的看在眼中,面对这份荣宠,随即一扫他这些时日的失落之情,不仅为自己家族的威风,颇为欣喜,更为自己身为大舅子,颇感得意。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顿时又让他如临深渊。
在起驾的那一刻,禄东赞亲自为文成公主驾车,虽说这颇合礼数;但是让王玄策万万没有想到的则是,桑布扎走到他的跟前,牵着他的马缰就要往前走去。
“先生万万不可,我乃一微末小吏,怎能让先生如此相待”王玄策赶忙推辞到。
“王长史不必推辞,你身为大唐使节,出使我吐蕃国,理该如此,你也安心受之吧”桑布扎投一笑意之后,就牵着马缰,跟随着他们的步伐,往城中走去。王玄策也只能无奈的受之。
目睹如此之一幕,这李景恒以为也会有人帮其牵马,可是稍稍等待一会之后,发现竟然没有一人前来。顿时,不仅一种失落感油然而生,而且内心之中更是充满了无尽的愤恨。不由得嘀咕道:“你王玄策何许人也,竟然这样被礼遇,我堂堂一个大舅子,竟然没人给牵马。”越想越是气愤,越琢磨越是难受,随即怒火中烧,就准备扬鞭策马,前去理论一番。
多亏了这个向来晓知他心事的陈雷,赶忙给拦了下来。规劝到:“大哥,万万不可,忍一时风平浪静,如若此刻前去理论,定让王爷面子上挂不住,到时候难看的可是咱们了”。
于是,这李景恒权衡再三之后,只能无奈的长叹一声,跟随这浩浩荡荡的队伍,带着对王玄策的甚多不满,进了这柏海城。
在众人入了这柏海城后的第三日,就是约定的成亲时间。经过这两日的休息,没了这舟车劳顿之感,众人的精气神,也都愈发的高涨。
当然这两日,吐蕃这方也没有闲着,在禄东赞的提议之下,松赞干布又赶忙命人改动了其中的一些细节。只见今日的柏海城内,不仅张灯结彩,按照汉地风俗装点一新;更有数不尽的灯笼,看不完的红色囍字布满街头。
在这柏海城的宫殿之中,双方嘉宾,均身着华丽服装,静候这文成公主的到来。随着礼仪官禄东赞的一声:“吉时已到,仪式开始”。
但见这文成公主在小翠的引领下,身着大红色喜服,头盖喜帕,脚蹬红色凤鞋,走过众人拥簇的大厅,来到这台阶之上。在这里早已等候的松赞干布,赶忙迎了上去,亲自牵起了她的手。
而在这观礼席上,王玄策随着周曾陈茂材;李景恒引着陈雷,桑布扎带着赛汝贡敦等双方人员,也正目睹这一盛况的进行。
按照原有的礼节,拜过天地之后就是上拜父母,这时候只见礼仪官禄东赞高声唱道:“有请大唐国江夏王李道宗上座,新郎新娘行子婿之礼”。
这一步骤,原本是可以省去的,但是松赞干布为了体现婚礼的虔诚,执意要这样进行。就这样,在上座的李道宗接受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跪拜之礼。
婚礼始终在恰当祥和的氛围中进行。各色高原美食,装点这丰盛的宴会,欢快的高原舞蹈更是将宴会推向了高潮。历史的一幕,不仅被双方人员细心的书写;而且婚礼的过程更被勒石记碑,将这一汉藏两个民族之间的盛举详细的记载。
一个故事不仅开启了一个盛世,更开启了一个国家和平发展的梦想。而文成公主也创造了前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