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战将王玄策-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日,他带着疲惫的身躯,在灰头土脸,垂头丧气之时,一网下去,竟然打捞上来一人面鱼身的美人鱼。只听这个美人鱼开口说话道:“如果你放了我,我不仅给你足够的食物,还给你一个硕大无比的珍珠!”

    其实老渔民看到这个美人鱼的时候,自知是灵物,即使自己饿死了,也不能够吃了这美人鱼,已经有放了她的念头。在听到这美人鱼这样恳求道,他也就二话没说,放她归了大海。

    当然这美人鱼也没有食言,在临走之时,她不仅给老渔民了足够的食物,还给他留下了一颗和鸡蛋一般大小的粉色珍珠。

    后来这颗珍珠辗转流传,就到了五印度。都说是神灵所赐,故而得到他的人不仅会富足,更会变的漂亮……

    而这颗无上至宝,阿尔米塔早都听说在这秣菟罗国王宫之中。尽管也让侍臣多次前往秣菟罗国迎请,并且甘愿用比这珍珠重量一千倍的黄金来换,但是依旧被他们言辞拒绝。

    万万没想到的则是,自己费尽心机求不来的东西,竟然让他们这样轻松大方的,送给了大唐国的使节。故而甚为惋惜与羡慕的对他们父子说道:“唉,真是没有想到呀,这颗无上至宝的粉色珍珠,就让这秣菟罗国国王,轻而易举的送给了这大唐国,真是让人气愤呀!”

    兄弟二人刚开始还没明白母亲的意思,当接过这国礼清单查阅了一番之后,再从阿尔米塔口中得知这颗粉色珍珠所代表的意义。于是就听这普拉德率先说道:“母后,别急,这东西早晚都是咱们的……”

    他想干嘛呢?请看下节……

    编者说:一个宝物引发的血案,这正是在资治通鉴,以及新旧唐书中明确记载的:阿罗那顺尽掠诸国贡物。

    (本章完)


………………………………

第三十二回:曲女城四口团聚 闲聊中窥视国宝(下)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巧合,当一家人正在这书房之中团聚闲聊的时候。却见一侍臣从外面又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颇有礼数的汇禀道:“启禀大王,萨他泥湿伐罗国国王呈送的文书到了!”说着就呈上了这用火漆封着的文书。

    阿罗那顺接过这封文书之后,麻利且娴熟的打开一看。发现原来也是呈送给戒日王的文书。文书的大意和秣菟罗国国王的基本一致:大唐国使节已经到了我萨他泥湿伐罗国,他们的目的正是为了朝拜大王您,在我国,臣也热情款待了他们,并赠送了一部分心意,后面就附这一份同样的国礼清单……

    “看看,大唐使节也于前些日子到了这萨他泥湿伐罗国,这老匹夫也赠送了不少东西,看着每一样都让我眼馋呀!”阿罗那顺指国礼清单,无奈的给他们三位说起……

    只见这时候,两位王子接过父王手中的书信看过之后,发现这赠送的国礼依旧让人眼馋。因为他们深知:这玛瑙酒杯和这玛瑙酒壶,可是五印度,闻名遐迩的国宝!

    说起这两年国宝,也是颇有一番来历,就单单拿着第一组,翠绿色玛瑙酒杯来说,可是大有来头。这两件玛瑙原产自迦摩缕波国东部的玉山之中。

    传说每到夜晚,总有一个地方闪闪发光。众多采玉的工人,都甚是奇怪,趁着亮光的方向寻去,但是每当快到跟前之时,发现亮光就消失了。一行人虽然掘地三尺,可是均一无所获。不过五次三番之后,亮光依旧显现。于是,就传说这亮光之处必有重宝,但是得有缘人才能寻到。

    这个传说也流传了很多年。至后来,有一个小伙子,总想寻得一块美玉,精心打磨之后当做礼物送给他的爱人。可是,寻遍了玉山的每一寸土地,均不曾找到中意的美玉。

    但是,为了表达最诚挚的爱,虽然他的爱人也多次相劝,别找了,只要我懂得你的心意就可以啦,可是小伙子依旧不曾放弃。再后来,就听闻每到夜黑风高之时,玉山上总有亮光出现,而出现处必有重宝!故而就在一个深黑的夜晚,寻着亮光的方向走了去,依旧如此,每当走近之时亮光就这样灭了。

    但是,小伙子贵就贵在甚是执着,每个夜晚都去,不管刮风下雨,如此坚守了三个月,其目的只有一个:就要得到这块宝玉。

    人贵的就是有一颗执着之心,果不其然,可能上天感念他的至诚,也可能玉和玛瑙都是通人性的,这一次,寻着亮光处,到了附近,真的没有灭掉,就看到了这两块通体晶莹翠绿的玛瑙。所以满心欢喜,连连感谢上天的恩赐。

    当他得到这两块非常漂亮的玛瑙之后,就和其爱人商量这雕刻成何物。面对每日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两人一合计,就雕刻成两个酒杯吧,正好可以成为一对,故而这翡翠酒杯就此诞生。不仅象征爱情之美好,更是和有缘人心灵相通。后来通过多方辗转,就流落到了戒日王的王宫之内,众多官员也曾见过,故而颇为熟悉……

    再说说这玛瑙酒壶,这黑色玛瑙雅致酒壶,的的确确是西方世界流传过来的。是在戒日王统一全印度之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异域商人,献宝于大王。而恰好这玛瑙翠绿酒杯正在王宫之中,这戒日王一看大小合适,正好一套,故而也甚是满意,就此珠联璧合成了一组!

    而这一组物件,是怎么流落到这萨他泥湿伐罗国国王手中的呢,还得说到这第二次无遮大会。当时全印度大部分国王也都来了,均悉数看到这戒日王用到的无上至宝,也是满心喜爱。

    于是这戒日王为了弘扬发佛,就这样说道:哪一国的高僧大德能在这无遮大会上夺魁,就将这一组宝物赠送给他。

    机会就是这么幸运的,当时这萨他泥湿伐罗国的国王带领的高僧大德,一举坐上了这无遮大会论主的位置,驳倒了众多僧侣,故而佛教大兴。这一组宝物就落入了这萨他泥湿伐罗国国王之手……

    “多好的两件东西呀,就这样给糟蹋了,唉……”阿罗那顺叹这气给他们说道!

    “那我就去给父王母后抢回来”这普拉德不计后果的随口说道。

    “胡说什么呢,这大唐乃是上国,虽然离我们五印度远隔万里,但是依旧派遣了使者前来。我等自然以礼相待,怎么能打起他们的注意呢,你也太让我失望了!”只见这阿罗那顺严厉的对普拉德批评道。

    “知道了父王,儿臣错了”普拉德说着就底下了头。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何况这大唐也是远隔万里,仅仅就这一句话,深深的簪刻在普拉德的心中!

    一家人就这样在颇具融洽的氛围中相聚之后。看着时间还早,这阿罗那顺,依旧伏在案头处理起了政务……

    两个王子就随着阿尔米塔,前往后宫之中暂时安歇。如今的后宫早已换成了阿尔米塔的人,什么戒日王的妃子,侍女早已被这个女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扫地出门。而妆点的佛陀雕塑,也都被其悉数抹掉,代替的则是婆罗门教的众神!

    “母妃,这大唐在哪里呀”只听两个孩子,异口同声的向阿尔米塔问起。

    这阿尔米塔听此一问,也回想起曾经的往事,还记得这王玄策第一次出使五印度的时候,自己也曾在珍珠帘之后,见到过他的样子,二十来岁的年纪,一副正人君子的么样,看起来还真有一个使节的面相。

    于是她就凭借着自己的听闻对他们说道:“这大唐在我们的东北方,听说出了咱们五印度,过了这吐蕃,就到了大唐,这一路不是冰天雪地,就是山石林立,清一色羊肠小道,甚是难走。不过这些年,听说开通了一条海路,沿着海路也能前往大唐,得沿着大海漂泊好几个月呢。母后还听说这大唐挺大的,至于多大母妃也不太清楚,可能也就和我们五印度这么大吧!”

    小知识:阿尔米塔所说的海上道路,就是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名叫:广州通海夷道。这是新唐书,地理志明确记载的。有广州经今越南中部、南部沿海地区和附近岛屿,渡新加坡海峡,过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尼科巴群岛而至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再沿印度半岛西岸经波斯湾至幼发拉底河口的”乌刺国,自此附近陆行至缚达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终点。

    (本章完)


………………………………

第三十三回:王宫中兄弟密谋 使列国初次碰壁(上)

    尽管阿尔米塔以她颇为有限的知识,认真回答这两个孩子的问题;尽管这两个孩子,对阿尔米塔的回答也很是满意;但是,因为自小养成的习惯,所以就让他们在自己的意识之中感觉到,大唐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毕竟相距甚远。

    但听这普拉德这样说道:“大唐皇帝也是王,我父王也是王,管理这相同的土地,就是一样大的王!”

    “对,对,对,二弟说的对,既然都是一样大的王。两国相交,自然就没有必要这么隆重的赠送这么贵重的礼物了”普拉摩接着二弟的话茬发表这自己的见解。

    “虽说赠送的礼物,都颇得母王欢心,可是这两个愣头青一般的国王,就把这小小的大唐使节当成了贵宾,当成了神一样的供着,我们能怎么着人家也呢?你父王刚刚继位,况且他们也没太大的错误,也不可能派兵打征服他们呀!”阿尔米塔也带着甚多的不满,一边侍弄这她的花花草草,一边对两个孩子说道。

    听闻母后如此喜欢这些国宝,兄弟二人也分别的在心头盘算这各自的计划。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就这样在他们的脑海中浮现了……

    “母后说的是,母后说的是,咱们呀以后一定要找一个机会,好好整治整治这两个愣头青的国王”普拉德眼珠子一转,就说出了这样漫不经心的一句话。而阿尔米塔则是回过头对其宛然一笑,丝毫没有其他的表示。

    兄弟二人,看着已无他事,因此就对母后深施一礼,暂且离开了这里。

    出了这宫殿之后,只见这普拉德瞄了一下,发现四下无人,就对普拉摩说到了自己的想法:“大哥,父王母后,继位以来,我们也没有一件像样的礼物赠送给他们。通过刚才的那番话语,父王母后看样子对这些国礼可是欢喜的紧呀。不如,我们就把两国赠送给大唐国使节的礼物,给弄过来吧!”

    “我正有此意,不知二弟有何妙计”普拉摩也是会心一笑的问到。

    “按照目前的行程来算,他们这一帮使臣,应该是在这秣底补罗国,要是朝着曲女城走来,还得一些时日,不如我们暂且回到母国,等候他们的到来。先礼后兵,用其他礼物和他们交换;如若他们同意,这事自然是皆大欢喜;如若他们不同意,再……”说着,普拉德就比划出了一个杀的姿势……

    “不行,即使他们不同意,也不能杀掉。都说两国相交不斩来使,如果把他们杀了,断然不好交代,也会让列国看不起我们。这大唐国乃是一偏远小国,离我们又是万里之遥。即使抢劫了他们,他们也不能怎么着我们,我感觉就放他们回去吧。”普拉摩不仅严词拒绝了普拉德的想法,更语重心长的对他说到了自己的见解。

    “好,既如此,那就按照大哥的意思办。”

    于是,一个重大的谋划就这样开始了……

    缘起缘灭,终归是一个利字当头。然,利字旁边一把刀,终究逃脱不了尔虞我诈,逃脱不了假仁假义,逃不不了貌合神离,更逃脱不了明争暗斗,明枪暗箭。

    世间万物,所有的宝石美玉。正是有了人类,才有了价值,才有了人类赋予的精神寄托,赋予的现实意义,赋予的心理安慰。

    看空一点,这所有就是一块石头罢了;看真一些,这无非就是自己的心念作祟也……

    而他们兄弟二人,正是这些原因的集成与使然。随着他们谋划的进行,一切都显得是这样的有条不紊。

    翌日,又是一个阳光明媚,气候温和的好天气,尽管莺歌燕舞一派欣欣向荣,但是在这份繁华的背后,私下里却是暗流涌动,凶险万分。不仅这曷利沙国,整个五印度,亦是如此。

    这阿罗那顺,自从坐稳了这曷利沙国之王位之后。看着周边的几个国家也颇为安静,于是就将戒日王已经溺水而亡,传位于他的消息,试探这传递到了列国,静候列国之动静。

    当五印度列国国君,均知晓这一消息的时候。均是各怀心思,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问题也分成了好几方面:

    以前戒日王对其有恩惠的国家,不仅这些国家的国王,连同百姓,自然是悲痛万分;为这一位雄才大略的国王逝去,赶到惋惜!

    而被其武力征服的国家,虽说明面上服从,但是迫于其武力,终究是貌合神离。听闻其溺水而亡,内心之中则不免的有这几分欣喜。

    不过,当一些被阿罗那顺利用强大的武力,代为征服的国家。听闻其继位,却显得焦躁万分,不曾想这恶人,就这样篡夺了王位,成了这五印度名义上的王。但是介于自己实力之弱小,也只能服从,故而这一部分小国,为了以后的日子好过,就率先上表称了臣……

    而这东印度最大的王,拘摩罗王听闻戒日王已经晏驾之时。从刚开始的不敢相信,到相信时的悲痛万分。自古英雄相惜,这两人亦是不打不相识。还记得在南征北讨的那些年,都被对方之武力所折服,虽然戒日王颇为强大,但是拘摩罗王也丝毫不弱。

    两国君王也都秉承和平之念,而不曾因为一些小事开战。仅仅只是为了争夺这玄奘法师,方才在殑伽河畔兵戎相见,但是又被玄奘法师巧妙化解。故而,不曾有一兵一卒之损失。

    自此之后,二人以兄弟相称。一个称雄于东印度,一个统领整个北中印度,更是五印度名义上的大王,共同守护这一方之净土。可惜,一切都结束了,戒日王竟然就此远去!

    这阿罗那顺,以前就一小小的国相,竟敢篡夺王位。虽说拘摩罗王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却无真凭实据,故而也没有举兵锄奸的借口。

    尽管如此,可是他内心之中却不由得嘀咕着:要想让我拘摩罗王听命与他,做梦去吧……

    至此时,利罗阇王子和其弟弟利波羯王子也离开劫比他国多时,穿梭于各国之中秘密联络。虽说阿罗那顺,监控甚严;但是这一切,对他来说则是丝毫不曾知晓……

    历史会向着那个方向发展呢?请看下节……

    编者说:每一个改朝换代的过程,都是一个风起云涌的过程;各种势力暗流涌动,到底鹿死谁手,看的不仅仅是实力,还有那份难以言说的气运……

    (本章完)


………………………………

第三十三回:王宫中兄弟密谋 使列国初次碰壁(下)

    当阿罗那顺,看着众多被自己征服的国家,纷纷上表前来朝贺,内心之中也甚为满意与心安。这时候只见普拉摩普拉德兄弟二人,带着欣喜的之情来到了他的御案之前,问过安之后。

    只听长子普拉摩这样有礼的对他说到:“启禀父王,听闻大唐国使节,不日将当到达咱们毗罗删那国,至如今,我们兄弟二人已经不小了,不仅应该为父王分担一些责任,更应该为父王分忧。况且父王继位不久,就有异域使节前来朝贺,这更是应以礼相待。所以,我和二弟商议之后,感觉应该以上等的礼节迎接大唐使节的前来。不仅让他们看到咱们父子齐心协力之事,更应让他们知晓咱们上国之威严与新国之气象!”

    “大哥,说的甚是,虽说我们一家人也才刚刚团聚,但是为了国家大事,我们兄弟理应返回咱们毗罗删那国,早做准备,迎接大唐使节……”普拉德情真意切的随着普拉摩的话语补充道。

    当阿罗那顺听闻这一番话语之后,仔细端详着这两个孩子。万万没有想到在其眼中的毛头小子,今日竟然如此的通情达理。故而很是欢喜,面对如此至诚的贴心之语,他也不好随即拒绝,再加上早有了历练他们的想法,于是就对他们一番嘱咐与交代之后,就恩准了让他们返回了这毗罗删那国,做好迎接大唐国使节的工作。

    得到了阿罗那顺的首肯,他们又按照应有的礼制辞别了母后阿尔米塔。兄弟二人,于是就带着无尽的贪念与所谓的孝心,离了这曲女城,朝着毗罗删那国走去……

    虽说知子莫若父,但是在他们这一家人中,则是知自莫若母。在他们离去之后,阿尔米塔总感觉这个事情不太正常,这两个平时颇会享受的孩子,怎能会在此时提出来为父王分忧呢,虽说暂时没有弄清楚,搞明白兄弟二人真实的想法,但是他依旧多了一个心眼。

    这兄弟二人,出了这曲女城,过了劫比他国,沿着殑伽河北上,没几天功夫就回到了自己的母国,毗罗删那国!

    此时的王玄策等人,尽管已经知晓了戒日王的去世,但是秉承两国相交互惠互利的使命,也就改变了原有的目标,决定继续前往这曲女城,拜会曷利沙国的新国王阿罗那顺。

    因为对这阿罗那顺也多多少少有这么一些了解,再加上这一路而来的听闻与传言,虽说自从辞别了秣底补罗国国王之后,这一路依旧相安无事,但是也都加强了警戒,多了甚多之警觉。

    王玄策带着大唐使团,走了又是一些时日,就到了这瞿毗霜那国。此国的国王纳拉温德,是一个虔诚的婆罗门教徒,因为曾经被阿罗那顺征服过,故而已经早早的上表称臣,祝贺这阿罗那顺荣登大宝。

    按照应有的礼节,入了这王城之后,他们就被迎入了驿馆之中暂时安歇,静候国王的接见。可是自从入了这驿馆之后,王玄策等人就发现了其中的不同。不仅没有先前那些国家的热情,更没有对大唐使节的殷切期待。多的则是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待遇更如普通的商贾一般,仅仅只有这一般的饮食供应。

    虽说如此,但是王玄策依旧让众人忍下这股怨言。在以后的几日,多次递交国书,准备拜见纳拉温德国王,但是每次总让其心灰意冷。得不到召见。故而也只能够无奈的带着众人,离开了这瞿毗霜那国的王城,向着下一个国家走去……

    当驿馆的官员,将大唐使节离开的事情。报告给了纳拉温德国王之后,他也就紧紧的只有一句无奈的话语:“罢了,罢了,县官不如现管呀,毕竟这阿罗那顺继承了王位,我等小国寡民,没有他的旨意,怎敢接待这等上国使臣呢,走了也好!”

    这也是王玄策等人出使列国第一次碰壁,第一次见不到这个国家之国王,但是面对目前五印度的局势,他们也多多少少理解这纳拉温德国王的心思。

    “大哥,这算什么事呀,我堂堂大唐国使节,就这样被一小国给拒绝了!”周曾骑着马,怒气冲冲的对他们说道。

    “多读读春秋战国之历史,这小国寡民,自然是没有太大的发言权!”陈茂材也很是无奈的对着周曾回复到。

    “这话怎么说”只听一向只看他们笑话的小六,终于插上了一句话。

    陈茂材看了一下颇有诚恳意味的小六,于是就对他解释道:“这春秋战国之列国的关系,自然逃脱不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主宰。其他的什么申,蔡,虢,代等一众小国,均是在大国的依附之下,在夹缝中生存。而此时的五印度之列国关系也是如此。虽说咱们和这瞿毗霜那国纳拉温德国王,在无遮大会上有过一面之缘。但是了解到其国之历史,就已经知晓一切。当年正是被阿罗那顺给平定的,那叫一个残呀,杀人无数,血流成河。纳拉温德国王愣是被这么一幕给惊呆了,为了国之百姓,只能无奈的束手就擒,出城投降。而如今这阿罗那顺又继承了大统,他怎敢背叛于他呢?”

    但听这颇为入神的小六听这样说道:“也就是说这新国王阿罗,什么,阿罗那顺他不待见我们是吧……”

    “大概也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但是也不敢肯定。虽说这戒日王已经殁了多时,咱们仅仅就是一外国使节,面对如此嘈杂的国事,照理说这瞿毗霜那国国王,不应该这么快的得到这阿罗那顺不待见咱们的旨意。要是那样,就不应该让咱们进城。既然能让咱们在驿馆之中安歇,说明他也甚是矛盾,接见还是不接见?还是大哥明智,与其让这国王艰难抉择,不如主动离开,也好让他给阿罗那顺有一个交代!”陈茂材随口就说出了纳拉温德国王以及王玄策的心思。

    到此时,一众大唐的勇士也才明白了过来,这样也好,于是都赞同的点了点头,继续朝着下一个国家走去……

    瞿毗霜那国:大唐西域记记载的五印度古国之一。

    (本章完)


………………………………

第三十四回:用奸计使团被拒 理思路使命不改(上)

    一向走在队伍前头的王玄策,听闻陈茂材的分析之后,感觉还是这小子最了解自己,于是就微微一笑道:“茂材的分析也正是我内心之所想。面对如此的情况不明,咱们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只要秉承外交使节的使命与本分,即使国王不曾相见,也不会有太大的安全问题,请大家放心就好!

    当然,也请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