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中华1903-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振华不才,愿以麾下健儿,平定叛匪,军资粮饷,一概自办。愿向大总统中央诸公及我最亲爱的国民同胞谨誓,愿以三月为期,耀我国威于唐努乌梁海之极北疆!巩我国金瓯!

徐天宝的通电,在全国上下掀起了极大的共鸣

当库伦宣市“独立”和签订“俄蒙协约”的消息传到全国后,举国上下舆论大哗,群情激愤,有如开锅。人们一致认为,这肯定是俄国人在里头捣的鬼。全国各政党、各团体、各族各界纷纷集会、游行示威,发表通电,怒斥沙俄帝国主义妄图吞并我国蒙古地区的侵略行径,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北京,各界群众举行集会,愤怒声讨沙俄罪行。各种报纸大声疾呼:全国应该联合起来,以保护昔日中国在蒙版图。

上海、香港、烟台等地的码头工人拒绝装卸、搬运俄国人的货物。

汉口,俄商各砖茶厂中国工人,举行了同盟罢工。各地群众纷纷抵制使用华俄道胜银行的纸币,拒绝向该银行存款。天津,人们手持华俄道胜银行纸票一齐涌向该行天津分行要求兑银。道路拥挤,门户堵塞。北京,华俄道胜银行三天内就被提取现金二百五十万元,致使该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在市面上流通。

在全国人民抗俄呼声的推动下,民国总统也曾电告哲布尊丹巴,“外蒙同为中华民族,数百年来,伊如一家”,“各蒙与汉境,唇齿相依”,“蒙古与内地、宗教种族、习尚相同,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切勿惑于邪说、贴外蒙无穷之祸”,并命令他取消独立。

蒙古地区广大爱国王公喇嘛和各界爱国人士,在国土丧失、民族危亡的严重时刻,也纷纷集会,痛斥沙俄侵略者的暴行和哲布尊丹巴的叛国行径,强烈要求取消“独立”,废除“俄蒙协约”。

在北京的蒙古王公喇嘛组织了蒙古王公联合会,外蒙古那彦图亲王任会长,积极开展抗俄爱国斗争。蒙古王公联合会发布通告,严正声明:“中华民国建立以来,内蒙全部六盟及科布多、乌梁海、青海、新疆各盟,均经赞成共和,协同汉、满、回、蒙人民共建新国。惟外蒙库伦活佛哲布尊丹巴,勾结图什业图(即士谢图)部落、车臣汗部落内三数王公,妄称独立;伪立政府。实则外蒙四部落其迤西两部落各旗并未赞同”。并郑重宣布,不承认库伦政府,伪库伦政府“如有与外国协商订约等事,无论何项事件,何项条约,自应一律无效。”

不过,就在这节骨眼儿上,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原来中华民国成立之后,驻京蒙古王公视清朝覆灭已成不可逆转之势,他们的政治主张与活动也因此出现了新的分化。一部分王公转向投靠袁世凯北洋政府;另一部分王公则另寻出路,在日本的支持下,大搞所谓民族〃独立〃活动。其间,以贡桑诺尔布郡王和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前旗宾图王棍楚克苏隆为代表,前往俄国驻京公使馆联系求援,〃探询俄国援助内蒙古加入大蒙古国的可能性〃。当时,〃俄国外交官解释说,俄国同情于内蒙古!独立,但是俄国不可能给予援助,由于地理和政治方面的因素,俄国的援助只限于外蒙古。

于是,贡王立即转向日本人联系,以获取他们的支持。牵线人是他的满族内兄肃亲王的顾问川岛浪速〃。川岛浪速是日本军方的间谍,通过他与日本外务省的联系,贡桑诺尔布得到了日本外务大臣内田康哉和日本参谋本部福岛安正大将的支持。不久,东部蒙旗一部分王公在小库伦秘密举行集会,决意投靠日本势力,实现〃独立〃。

贡王派遣罗布桑却珠前往库伦联系的过程中,还指派阿拉坦敖其尔(金永昌)前往大连的日本基地联系领取原定在铁岭车站接运的日本武器。但日本泰平公司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的地点运到铁岭,而是把标有〃东蒙古开垦用新式农具〃字样、内装枪支弹药的四十几个木箱错运到郑家屯站。阿拉坦敖其尔到郑家屯后,当把这些军火分别装在十几辆牛车上,准备运往喀喇沁旗王府的时候,突被东北驻军吴俊升的军队查获,车上十几名穿着中国服装押运军火的日本人亦被枪决,武器全部被缴获,阿拉坦敖其尔只身脱逃。

不久,在日本支持下,贡桑诺尔布又准备搞〃热河境内实行自治〃的运动。同年冬,这次热河蒙旗〃自治〃运动刚一开始,就被热河都统熊希龄所侦悉,终未能成事。此后,袁世凯大总统任命贡桑诺尔布为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蒙藏事务局总裁,开始了他新的政治生涯

吴俊升自打北大营被日本人打了个灰头土脸之后,好久都抬不起头来,这一次,在郑家屯伏击日本人,既报了仇,又戴罪立功。于是吴俊升一部人马高高兴兴地押着四十来个大大小小的木箱子来到铁岭县城。

徐天宝也早早来到了这里,吴俊升一见徐天宝,便啪的敬了一个礼,“报告天帅,卑职幸不辱命,击毙匪徒七十八人,缴获军火四十八箱,如何处置,还请天帅示下。”

徐天宝给了吴俊升一个熊抱,笑回头对众人说道:“吴兴权就是吴兴权,不光舌头大,本事更大嘛,我就说暂编旅的兄弟们是好样的,上次只是一时大意。”(吴俊升字兴权)

众人会意,纷纷大赞吴俊升会用兵,能打仗,把原本就有些大舌头的吴俊升乐得话都说不利索了。

吴俊升站直了身子,大声说道:“我就是天帅手里的一杆枪,天帅指哪儿我打哪儿,没二话。”

“不过~~”徐天华话锋一转,轻轻点了点吴俊升,说道:“你这次只是将功补过而已,算不得功劳的。”

吴俊升这才回过神来,正色道:“既然我们暂编旅的弟兄都是杠杠儿的爷们,将功补过还小了。请天帅给我们立功的机会~”

“好,有志气!”徐天宝笑道:“你截下的军火,是日本人偷运到蒙疆卖给那里的叛匪的。你截了军火只是掰掉了他们的一只蟹脚而已,你敢不敢带兵去蒙疆,来个直捣黄龙?”

吴俊升被徐天宝欲抑先扬地一激,到生出了一腔的豪气,他拍着胸脯说道:“有啥子不敢的?我吴大舌头不是孬种,我手下的兄弟也没孬种,兄弟们,对不对?”

“对!”吴部暂编旅的士兵们齐声高喊

“好!”徐天宝说道:“从现在开始,我撤了你暂编旅的番号,改为独立旅,将来你立了功,就给你扩编成一个师,师长的位子嘛~~”徐天宝拍了拍吴俊升的肩膀,“老吴啊,跟着我走,给不了你亏吃。”

◆◆◆◆◆◆

收复蒙疆得到了全国上下人民的支持,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或者一伙人对收复蒙疆的动议更加心动,那就是大盛魁的掌柜李顺延。那是因为蒙古地区是大盛魁的重要商业区,外蒙!独立之后,大盛魁面临近六百万两白银的巨额债权亏损。

大盛魁为什么会在蒙古地区拥有这么巨额债权呢?这就要从大盛魁做买卖的手段说起,那就是高利贷,这也是大盛魁主要的盈利手段之一。

放“印票”帐是清朝时期旅蒙商在外蒙古地区独有的一种高利贷形式。当经营这种高利贷生意的商号向借贷者赊销货物或借贷银两时,不是由借贷者本人向这些商号开具借据,而是由借贷者所在“和硕”的王公、札萨克,代表全“和硕”向这些商号开出借据。而做这种生意的商号,一般习惯也就叫做“印票”庄。大盛魁就是蒙古地区最大的一家“印票”庄。

大盛魁放“印票”帐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银两放贷。主要是支应外蒙古的王公向清朝纳贡和各王公晋京值班期间的各项费用。在外蒙古一百四十旗或“沙毕”之中,不负债于大盛魁者,仅有十几、二十几旗,可见大盛魁在外蒙古放“印票”帐的范围之广。

第二种形式是赊销放贷。此种形式是三管齐下:用高的价格售货,又用高的利率计息,再用低的价格收购牲畜,即在赊销的利润上,加上放出借贷的利息(三年达本),再加上用牲畜还帐的利润。可以说,在做一笔交易中,取得了三重利润。

第三种形式是支差放贷。由于外蒙古主要是牧业经济,居民的各种生活日用品,是依靠同旅蒙商的产品交换而取得。由于大盛魁货色齐全,买什么有什么,因而逐渐把原来由各商号轮流供应的惯例,到同治光绪以后就变为大盛魁独家供应。

除以上述三种形式从事“印票”业务外,大盛魁还从事过几项业务。一是包税和代收公款。这些捐税,大盛魁也是在放“印票”帐的时候,一并催收。当时不能收清的部分,也转为“印票”帐,按月行息。

二是委托设立银炉。大盛魁代征和包办的捐税及一切摊派,大部分是缴纳实物和牲畜,但也有少数缴纳银子的。朝廷因而委托大盛魁设立银炉,把碎小的银子和含量不一的银子都化开重新铸为含银量一律的元宝和银锭子,上面铸以“魁记”二字,以资识别,以利周转使用。有资料说,大盛魁仅银炉的“平余”(即多入少出和银两折合中余出的两笔银两)一项,每年就达到一、两万两银子。

到光绪年间内蒙古竟然大多数旗已经全旗都被商人用高利贷控股了,全蒙古人除了一些入股汉人商行的王爷外,都成了欠债人,其中内外蒙每年全部牛羊牲畜所得竟不够抵欠汉人债务的利息。内地旅蒙汉商经常用赊销的方式发放商业高利贷,以进一步榨取陷于穷困的牧民。蒙古地区也随之出现了金融机构,通过银行、钱庄发放高利贷盛行起来。其结果是蒙古牧民承担了急剧积累的高额债款,高利贷的盘剥进一步将蒙古牧民推向遭受压榨的深渊。到20世纪初,外蒙古每户牧民的私人债务已高达500到1000两白银,封建王公贵族、上层喇嘛所欠的所谓〃公共债务〃也高达1100万两之多。只大盛魁一家,每年债务利息的收入,就有羊50万只、马7万匹。根据当时外蒙古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样庞大的债务,已经成为根本无法解脱的沉重枷锁。像科布多地区全部牧民财产也抵不到欠债的一半,而这些大商号还利用这种债权,大量侵占蒙古牧民的土地和牲畜,这就更引起商业高利贷者和贫苦牧民矛盾的尖锐化。

大盛魁号称能用五十两一锭的银子铺就一条从库伦到北京的路,这里面还包含了许多见不得光的内容。

这次,李顺延亲自从归化城赶到沈阳,一见到徐天宝就说道:“巡阅使大人,这次收复蒙疆,意义重大,我大盛魁一定鼎力支持。辎重粮草,全部可以由我们的驼队来运输,保卫方面,大盛魁的卫队将全力保护。”

徐天宝微微一笑,说道:“李大掌柜,你支持的是那六百万两的欠债吧?”

李顺延一怔,有些尴尬地说道:“在商言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徐天宝冷哼一声,说道:“这些年来,大盛魁与振华集团合作赚了不少了,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贪欲是个无底洞,李大掌柜~~徐某收复蒙疆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某个利益集团。”

李顺延一咬牙,拍了拍手,几个大盛魁的伙计推上来几大车的木箱子,李顺延打开其中一口箱子,抓出一把写满字的白纸,“巡阅使大人,这些是我大盛魁在蒙古各部签下的印票,如何处置,请巡阅使大人定夺。”

215平定乌泰

此刻的蒙疆有三大敌对势力,最大的当然是库伦哲布尊丹巴,其次是呼伦贝尔的胜福,实力最弱,距离最近的就是乌泰了。所以,东北国防军的第一个打击目标就是乌泰。

这次出兵,徐天宝精心挑选了人马,考虑到民族关系,徐天宝还特意邀请了昭乌达盟盟主尼玛以及金喜通、巴特尔等蒙古王公贵族在蒙古人中招募志愿军。除了刻意让吴俊升的独立旅上阵之外(历史上就是他平定了乌泰之乱),同时还刻意安排郭松龄担任安蒙军司令,因为他是唐朝郭子仪的后代,而郭子仪的后代中有好多人都曾经随蒙古大汗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用他出任总司令,也有利于打出这个招牌,团结蒙古人。

而且誓师大会也摆在了蒙古草原上

徐天宝在誓师大会上说道:“七百多年前,一个姓郭的汉人英雄和蒙古英雄成吉思汗一起横扫西域。今天,我们再次联手,那些跳梁小丑一样要在我们的骏马大刀下发抖。”

“新中华万岁~”

“新中华万岁!”

你这边誓师大会红红火火,乌泰叛军那里的三路兵马也正大举进犯。

乌泰叛军左路军约一千一百人,从葛根庙出。十七岁的第六世葛根喇嘛为“元帅、”协理台吉巴图吉尔嘎拉为“统领、”乌勒木吉为参谋。欲先攻取靖安县,之后扑击洮南府;中路军约一千人,从旗王府出。锡勒图喇嘛布和乌尔塔为“元帅”协理台吉色楞旺宝为“统领。”直扑洮南府城;右路,一千约六百人,从嘎钦庙出,嘎钦喇嘛为“元帅”、奇默特色楞乌泰之弟为“统领”、布和吉尔嘎朗为参谋。欲先取酷泉县,得手后再从西边进军洮南府。乌泰将叛军进攻的重点放在洮南府和镇东县城,因为这两个地方不仅位居要冲,而且是当地的政治经济中心。

叛军所到之处,广出布告,晓愉百姓,布告大意是:“大蒙古哲布尊丹巴博克达皇帝明降谕旨,力图清理蒙疆。这是天时劫数,由佛爷出马挂帅。所有汉军营伍。一律驱逐出境。士农工商民众,各安业如常。”

洮南知府欧阳朝华得知这一情况,立刻连夜派人到洮南镇守使孙烈臣部的驻地求救兵。孙烈臣部此刻只有一个营的兵力,不过,他一面通过电台与安蒙军先头部队吴俊升部取得联系,一面布下疑兵,以迷惑乌泰。

孙烈臣生于辽宁黑山芳山镇老河深屯的一个染匠世家。孙烈臣5岁丧父,家境贫穷,无力就读。他打过短工、贩过马、擅骑射,当过护院炮手。后来当兵吃粮,有了闲钱之后,就好去茶馆听人说书。眼下情景,让孙烈臣想起《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段子,于是粗中有细的孙烈臣命令手下两个连的士兵每天晚上偷偷溜出城,白天再大模大样的进城。而且大张旗鼓,牛皮哄哄地先在城外列队之后才进城,而且每天都改换军服的颜色和进城的方向,以为疑兵之计。

乌泰果然中计,一连三天,乌泰都没敢轻举妄动。

到了第四天,孙烈臣接到了安蒙军司令郭松龄的电报,吴俊升部已经攻克了镇东,只要自己再坚守两天,援兵就能到了。

天色终于暗了下来,在城头裹着衣服睡了三天的孙烈臣看了看手里又冷又硬的饼子,骂了去“去他娘的!”说罢站起来,对身边的马弁说道:“走,陪老子去吃口热的~!”

就在这个时候

啪~~~

一声枪响划破了宁静的夜空

孙烈臣很本能地一弯腰蹲在墙垛后面,城外很快就响起了如雷的马蹄声,然后就是俄国水连珠步枪和土造的四瓣火枪的声音,响得一声紧似一声

孙烈臣脸色一变,对身边的马弁喝道:“愣着干嘛,吹号啊!”

“是!”马弁赶紧吹响了军号

警醒的士兵们也发现了这些动静,纷纷拿起步枪和弹药冲上了围墙。

远处火把汇成了一片海洋,敌人队形杂乱地朝这里狂拥了过来听发射的声音,他们武器也杂得很,有老套筒、汉阳造、水连珠,应该还有老式的前装土枪。枪虽然杂,人也很杂,但是实在是人数众多,估计这一波冲上来近两千人总是有的。

孙烈臣用袖子擦了擦鼻涕,命令士兵们检查枪械,又命令将弹药箱搬上城墙。孙烈臣是前清巡防营改变过来的,虽然很早就跟了徐天宝,但是和东北国防军比起来,既是老式军队又是二线军队。因此在武器装备上,孙烈臣的暂编营全营只有两架哈奇开斯。但是,却有配备了很多当年热河振华厂生产的老式木柄手榴弹。数量有三千多枚之大,每个士兵急乎乎可以分摊到十颗。

火把转眼就逼近了,孙烈臣也懒得和这些叛军多搭什么话,一挥手就下令放枪。虽然是巡防营,但这些士兵都还算训练有素,发射的都是排子枪,几乎颗颗子弹打出去都咬肉。

一阵密集的枪声过后,乌泰叛军前面的马队倒下来一排,后面的又拥了上来。各种口径的步枪还击过来的子弹从寨墙上面掠过。孙烈臣的士兵们都在城墙上堆砌了沙包,这些射来的子弹大部分都打在沙包上。

两挺哈奇开斯也不含糊,哒哒哒哒哒的疯狂怒吼着

乌泰叛军冲锋的骑兵被打倒了一波又一波,没了主人的战马嘶鸣着到处乱蹿。

远远地传来了一个粗哑的声音,虽然隔得远倒也听得清晰:“我是乌泰郡王,汉人赶跑了满洲大皇帝,要汉人管汉人天下。我们蒙古人自己给自己的事情做主,又错在哪里了?咱们各为其主,我也不想这里多有死伤,你们撤退出去,我乌泰对天发誓,绝不追杀你们,要是违背誓言,我就不是长生天的子孙。”

孙烈臣大声道:“乌泰听好了,老子就是暂编营的孙烈臣营长。几百年了,内外蒙古都是咱们中国人的土地,你吃了那么多年的中国爵禄,反倒去捧俄国老毛子的臭靴子,你难道不怕愧对列祖列宗?你有本事就打过来吧!”

乌泰哈哈大笑:“痛快~~勇士们,给我打!”

“遵命~!”两挺俄国援助的俄式马克沁重机枪从马背上被卸了下来,朝着城头就是一阵猛烈扫射。机枪子弹横扫过低矮的寨墙,打得墙头一片沙土四溅,有些子弹穿过了垛口的土堆,将躲在后面的士兵直打下了围墙。

打完了两条弹链之后,叛军再次呼喊着冲了上来

暂编营士兵们还是以整齐的排枪应对,但是人数如此之多的冲锋,就是不是几百把条单发步枪能够阻挡的。叛军很快冲到了围墙下面,这次却是用土枪,装满铁砂子朝射口射击。乱飞的帖子将许多兵士的眼睛打瞎,惨叫着摔下墙头。

孙烈臣早有准备,大喝道:“给我扔手榴弹,别给我省着!”喝罢,拉响一颗手榴弹就跑出墙外

轰轰轰

一下子就有近百颗手榴弹炸响,把墙角下的叛军诈的血肉横飞。有的士兵嫌一颗一颗扔太慢,索性将四五颗手榴弹捆成一捆,一起拉了扔下城头。有的士兵更是背对墙头坐着,拉一颗就朝外扔一颗,也不看扔到了哪里。反正城外头都是叛军,只要手榴弹飞出墙头,总能炸到个把倒霉蛋。

战事从天才入黑一直打到第二天的凌晨。乌泰愣是一夜没睡,叛军整整硬攻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乌泰叛军的中路统领锡勒图喇嘛甩掉黄帽,以黑布裹头,号称刀枪不入,再率叛军们对城头发起强攻。

一个叛军小头目在外面大叫道:“里面的人听了,赶紧地打开城门,王爷说了,只要你们不抵抗,我们不杀人,不抢东西!”

孙烈臣哈哈大笑,躲在墙垛后骂道:“骗你娘的祖宗呢?不杀人,不抢东西,你造反干嘛?老子可没马奶酒请你喝!”

乌泰在远处气歪了嘴,他挥舞马鞭,大叫大嚷,催动叛军攻城。眼下他也是被逼上梁山,靠着俄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的帮助,他搜罗了一批草原的悍匪又裹挟了一批牧民,凑起了两万人,对外号称是十万大军。但是乌泰也不傻,知道自己肯定不是民国政府的对手,而且俄国人的态度最近变了许多,库伦总领事那个老东西总是对自己派去的使者总是打马虎眼,从来没点实际表示。乌泰打定了主意,先拿下洮南、镇东,先捞足了过冬的物资,然后在草原上和来围剿的官兵捉迷藏,实在不行就逃亡俄罗斯。

结果,迎接他们的还是漫天飞舞的手榴弹和子弹,号称刀枪不入的锡勒图喇嘛也被炸得四分五裂。

乌泰一咬牙,下令士兵把那门俄国人支援的大炮拉过来。其实这也就是一门1877年式87mm俄式骑兵型野炮,炮弹一共也只有三发。

乌泰手下多是临时裹挟来的牧民,哪里会用大炮?捣鼓了半天也没能朝城头开一炮,倒是把城头的孙烈臣吓得出了冷汗。

“笨蛋~~蠢笨如牛!”乌泰挥起马鞭抽打那几个士兵

这时,在南方的地平线上隐隐出现了一条黑线,还有大量人马移动扬起的尘土。乌泰大喜道:“我与科尔沁右翼后旗镇国公拉喜敏珠尔约定,一起起兵,难道是他来了?”

乌泰赶紧在马鞍上站直了身子,手搭凉棚朝南方望去,结果傻眼了,来的军队一水的卡其色军服,手里打得是一面五星青旗,这不是东北巡阅使徐天宝那个什么党的旗子吗?

乌泰暗叫不好,赶紧下令撤兵。

来的正是独立旅吴俊升部

经过一天一夜的战斗,乌泰叛军伤亡修重,吴俊升边战边追,先后激战10余次,每遇战斗,吴军先用大炮轰击,炮弹接二连三地在叛军队伍中爆炸,令叛军大为惶恐,吴俊升随即亲率骑兵冲入叛军队伍。乌泰的叛军大都是未受过正规训练的乌合之众,所用的只是些小炮和猎枪。相比之下,吴俊升的军队不仅训练有素,富有战斗经验,而且枪炮精良。乌泰叛军一触即溃,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吴俊升连续攻克被叛军占领的嘎喜喇嘛庙、白虎店、靖安、瓦房等城镇。到5月,叛军全部龟缩到葛根庙。乌泰发动叛乱之时,还大肆驱逐汉民出境,引起两族人民的相互残杀和抢掠,吴俊升虽以“期抚兼施,先战后和”为宗旨,并“严戒兵弃,其蒙人非骑马持枪与我敌对者,妄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