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外英雄传-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文。
现鬼子打到了家门口上,抗日保家,人人有份,她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当鬼子打到黑林和吴山的时候,她也曾和大伙一道同鬼子血拚。一个人若是连这点骨气都没有的话,那还不是白披着一张人皮。她那几个孩子如果还活着,她就不至于这样的顾虑多端。然而,她只有一个儿子,象张小二所说的:只有一个单枝独根的方文,事情就难办在这里。
熊大娘深深叹了口气,随手拉过一张小凳子坐了下来,心思又转到了儿子身上。
自从八路军来到滨海地区,一向被人家瞧不起的儿子露了头角,他那股打鬼子的劲头和一心为乡亲们办事的热乎心肠,得到了乡亲的热爱和尊敬。胡服、罗荣桓、朱瑞、陈光、陈士渠、肖华、曾国华、符竹庭和县里领导邱也民、朱明远等人都很喜欢他,信任他,村里的大事都放心大胆地交给他去办。
朱县长很赏识他,罗政委也当着众人的面夸奖过他,这使他成了大树村的带头人之一。作为一个母亲,还有什么能为自己的孩子受到大伙的器重更高兴呢?可是现在她却有些担心了,八路军要是发动年青人当兵,方文准会第一个带头参加。那时,将怎么办呢?拦阻他?还是鼓励他?难哪,真是难死人了呀!
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打断了杨大娘的向沉思,儿子回来了。大半天繁重的农活,熊方文又累又饿,也顾不上好好休息一下,草草洗了把手,就抓起热得烫手的玉米饼子连吹带拍地吃起来。
熊大娘坐在一边,深情地看着自己的爱子,心头充满了无限的慰藉。自从丈夫死后,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就由儿子撑了起来。过早和过度的劳动,并没有把这个小伙子压倒,反而把他锻炼得更加健壮、结实、坚强和懂事。他勤劳朴实,坦率正直,跟他大大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他大大胆小怕事,他却敢说敢做敢当。
熊方文对待母亲非常孝顺,听话,从来不惹母亲生气。他体会到艰难的家计和母亲的心境,不管日子多苦多累,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为了早日还清熊老七的那笔冤孽债,娘儿俩省吃俭用,衣服补了又破,破了再补,几年来不知道水果是什么滋味。
对方文来说,没有什么冬闲节令,更没星期天什么的。每当田里场上的农活一完,就四处奔走、揽活计做,给人家赶车,挑脚,做小工,起五更睡半夜,风里来雪里去,好不容易才积下了几个钱。这个麦收减了租,再多收几百斤麦子,总能凑付着把那笔冤孽债还上。
往后日子就算再清苦些,娘儿俩也就定心了。麦收以来,熊方文做活特别勤快,还得抽空开会,宣传,巡逻,忙得不可开交,做娘的于宽慰中自然也觉得心疼。可是,方文忽然有可能要当兵了,而且仿佛明天就要束装远行。这对于她来说,确实难以割舍。熊大娘想着,想着,眼泪止不住流下来了。
“妈,吃吧,菜都要冷了。”熊方文边吃边催促母亲。他没所见母亲应声,抬头瞥见了母亲脸上的泪痕,吃惊地问道,“妈,你怎么哭啦?是谁欺负你了?”
熊大娘匆忙地拭去泪痕,停了一下,说道:“没有人欺负俺。只是,上午催命鬼熊老七把我叫去了。”
“怎么,又是催债?”熊方文气愤地冷笑了一声,安慰母亲说,“妈,你放心,麦收一过,咱还他就是了。”
“债倒没急催,可是跟狗腿子张小二一唱一搭地说了些冷言冷语。”
“这俩个孬种,放了什么狗屁?”
“是说的减租减息的事。”
“啊!”熊方文警觉起来,撂下筷子,关切地问道,“他们说了什么?”
“狗腚里还能放出好屁来。”熊大娘愤愤地说,“他说减租减息破坏了祖辈的老规矩,挑唆主佃不和睦,会招惹得天怒人怨。若是再捣鼓下去,得罪了那些大地主,共产党八路军就休想在赣榆站住脚,连朱县长也得跟着走人。”
“这是明目张胆地破坏减租减息嘛!这个老狐狸,我早就知道他不是什么好鸟。”方文愤怒地说着,“妈,你把这件事告诉了胡政委和罗政委他们了吗?”
“没有。”熊大娘轻声回答,避开了熊方文的目光。
“为什么不早些告诉他们呢?他们不是在不远的方明家里开了一天会吗?”方文有些不解了。
熊大娘沉默着没有回答。
熊方文发觉事情有蹊蹊跷,移了移板凳,靠得母亲更近些,柔和地问道:“妈,你有啥个心思?熊老七和他狗腿子对你说了些什么?”
熊方文那恳切和焦虑的样子,使熊大娘不忍心掩盖事情的相和自己的忧虑,便如实地说道:“熊老七还说八路军这些外来户,跟咱们滨海地区的赣榆人,非同姓同乡,连自己在滨海地区都站不住脚,趁着这个麦收来个减租减息,给大伙一点甜头吃。等减租减息一过,就发动年青人当兵,拉回山里去打游击去了。”
熊方文听娘这么一说,心里有数了,便问道:“妈,你刚才还说狗腚里放不出香屁来,你相信熊老七的这些话吗?”
“我也没指望熊老七这帮大地主说共产党八路军的好话。可是无风不起浪,这些话怕也不是没有来由的。这年头,军队上要用人呀。”熊大娘犹疑地看着儿子方文。
方文断然地摇摇头说:“妈,这些都是熊老七的瞎编的。他是用这些话吓唬大伙,破坏减租减息。大伙给他算了一笔账,照二五减租的章程,这个麦季他比往年少收三万多斤麦子。妈,你想想,他会甘心服贴?减租,当兵,这是两码事,共产党也不是为了要兵才实行减租减息的。再说,八路军主张当兵要自觉自愿,不象中央军那样的强征硬抓。”
“话是这么说,可总是人悬着一颗心。”熊大娘沉吟了。她注视着儿子,直截了当地问道,“方文,你对妈说实话,八路军要是要年青人当兵,你去不去?”
“妈,如今鬼子杀到咱们国家,抗日救国,人人有份。你不去当兵打鬼子,和上几次‘扫荡’那样,鬼子也会杀到咱们家门口上来。失了火趴在床底下,是躲不过去的。”熊方文虽然没有正面回答母的问话,却也显地表达了自己抗日救国的决心。
“可你是个独子呀!”熊大娘本来还想说,“若是有个三长两短,岂不断了咱熊家香火……”,可是只说了开头一句,喉头就哽住了,眼圈一红,泪珠又滚下来了。
“妈你别难过。”方文把手按在母亲膝头上,充满感情地,“八路军的同志哪一个没爹没娘,没家没业?队伍上独子也不少。在这国破家亡的年头,大伙顾不了这许多啦。就拿符竹庭政委来说——”熊方文说到这里,仿佛觉得失言似的,顿时刹住了。
“符政委是独子吗?”熊大娘又想打听符竹庭的身世了。
熊方文摇摇头,脸色变得更加阴黯,声声调低沉地说:“他何者是独子!他老家是江西广昌县头陂镇边界村,家境贫寒,父母去世,靠祖母帮人做针线活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
一九二四年秋,符竹庭便进了一家布店当学徒。一九二七年秋,离开了祖母参加了游击队,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又离开了家乡参加了工农红军,蒋介石派几十万大军“围剿”山西,国民党军队见人就杀,见房就烧,竟把符政委八十多岁的老奶奶推进了火海……”
方文说不下去了,沉默下来。院子里的暮色越来越浓,从门窗里透过来的微弱的光线,映射在熊方文严峻的脸上,半明半暗,轮廓蒙胧,凝然不动,仿佛是一座石刻的雕像。
这出惨绝人寰的悲剧震惊了杨大娘,她木然地坐着说不出话,娘儿俩谁也不作声。在这暮色和夜色交替的当儿,黑暗正蚕食着一切,所有音响象是都停息了,只听见娘儿俩的迫促和粗犷的呼吸。
时光缓慢而沉重地流逝,谁也说不出经过了多久……
第五十章 母子同心
熊大娘吃力地挪动身子,点亮了放在锅台上的油灯。在昏黄的灯光里,她瞥见了悬在儿子方文眼帘上的晶亮的泪珠,再也控制不住愤激的感情,眼泪唰唰地流下来了。
“这些都是符政委告诉你的吗?”过了一刻,熊大娘颤声问儿子方文说。
“不是。”熊方文摇摇头,“这是陈士渠参谋长告诉我的。他还说眼下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抗日的时候,符政委轻易不对人提起这些,免得人家说共产党不忘旧仇,总想算旧账,妨碍团结打鬼子。”
“多好的军队多好的人呵!”
熊大娘现在更加钦佩八路军了。为了国家大事和黎民百姓,忍下了这个难忘的血海深仇,眼泪咽进肚子里,和杀害自己亲人的凶手罪魁一道共事。
“妈,”熊方文亲切地叫了一声,委婉地说道,“共产党为什么要跟国民党合作?红军为什么要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咽草根,千里迢迢地跑到咱们这里来?鬼子一进关,中央军一个劲地往后撤,忙得连鞋都提不上,八路军却不怕艰险困苦迎着鬼子往前冲,这又是为了什么?一句话,为了抗日救国,为了解救乡亲们不受鬼子糟害。妈,这么好的军队这么好的人,咱能眼看着他们被地主财东勾结小鬼子把他们逼走吗?”
桌上的饭菜都已凉了,熊方文没有心思顾到这些。熊大娘也不同往常那样,寸步不离地守在桌边催促儿子吃饭,而是静静倾听方文说下去。
“妈,”熊方文的眼神分外明朗热烈起来,激情充沛地接着下去,“咱们庄稼人祖祖辈辈被地主财东踩在脚底下,做牛做马翻不过身来,熬到今天出了个共产党,这是咱们天大的福气呀。眼下实行减租减息,往后还要土地改革,打倒地主,穷人分田,那时候工人农民管理国家大事,人人有工做,有田种,有饭吃,有书念,日子多么美好呀。”方文说道。
“是呀!”
“耳听为虚,眼见是实,共产党八路军在咱村里住了个把月了,他们说的做的,哪一点咱们不是看在眼里,听在耳里?你看胡政委、罗政委、陈师长、陈参谋长还有肖主任、县委邱书记,他象是那号坑蒙拐骗、为非作歹的人么?妈,咱要一心向着共产党八路军,可不能跟他们三心二意呀!妈,你说我这些话对吗?”
熊大娘被儿子方文的诚挚深深感动了。她早就看得出儿子自从同共产党八路军接触以来,他就被一种新的力量所吸引、感召和熏陶,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加聪明和懂事,不再象过去那样的粗鲁莽撞了,开始学会冷静地思量和处理事情。说出话来,头头是道,句句在理,也不象过去那样的拙口笨舌了。
“共产党八路军真会造就人材呀,俺老婆一看到一想到这些就满心欢喜和感激。儿子你今个说的这些话,句句打在我的心坎上,跟俺相投相合。”
“好呀,妈妈又进步!”
这时,胡服,罗荣桓、朱瑞、陈光、陈士渠、肖华、曾国华、符竹庭这些善良正直的形象,一齐在脑海里涌现,紧接着耳际又隐隐响起了熊老七和狗腿子张小二的恶毒的声音,一种严肃的责任感紧紧地攫住了她,对白天的那种顾虑和犹疑的态度感到后悔了,便果断地说:“儿子,你说的都对!熊老七不知道在耍些什么鬼把戏哩。快把这事告诉胡政委他们吧,好让他们早有个防备。”
“妈,你想开啦,我马上去找胡政委他们。”熊方文高兴得眉开眼笑,从板凳上跳了起来……
院子里响起了一阵脚步声,胡服和罗荣桓等人回来了。
在熊方明的堂屋里,胡服、罗荣桓、朱瑞、陈光、陈士榘、曾国华、符竹庭围坐在桌边,注意地听完了熊大娘数说熊老七那些造谣挑拨的话。
“天下乌鸦一般黑。北方地主也并不比南方地主开明些!”曾国华愤慨地说道。
“只能说更坏!”陈士榘激愤起来,“在过去阶级斗争的年代里,他们预感到本阶级的末日,疯狂地向人民反扑,这倒也不足为奇。可是在今天这民族解放战争时期,他们连一点民族气节都没有。”
胡服深思地说道:“也还不宜一概而论。事实证明,一部分具有些民族意识的中小地主,他们在民族解放战争的感召之下,同时考虑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经过我们的宣传教育,一般还能赞同减租减息,这正是党制订这项政策的依据之一。但是,对于大地主熊老七之流,却不能抱有任何幻想。”
“他们的阶级警惕性强得很呐,手段也挺毒辣。”罗荣桓说道,“我们刚到滨海地区的赣榆,他们就串通国民党顽固派,想趁我们还还没站住脚的时候挤走我们。减租减息刚附开始,他又利用方文兄弟是独子,造谣破坏,瓦解我们和群众的关系,企图使减租减息运动发动不起来。”
“罗政委,您尽管放心。”熊方文急急插进来说,“熊老七这些谣言,骗不了也吓不倒俺娘儿俩。”
陈士榘紧皱双眉,气愤地说:“熊老七真够阴险,他知道大娘和方文兄弟很得乡亲们的信任,老胡和老罗又住在熊方明家里,是我们最亲近的人。若是能把这根旗杆砍倒,就会在群众当中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他就亲自找着大娘开刀。”
陈士榘的这些话,使熊大娘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熊老七险恶用心!深深地觉得辜负了共产党八路军自己的信任。悔恨,自责,使她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只是揉搓着衣角,心情沉重地连声说道:“唉!都怪我一时糊涂!糊涂!”
罗荣桓笑眯眯地说“不!大娘,我们很感谢您老人家。您及时地揭发了熊老七的阴谋诡计,应谢谢才是呀!”
“首长太客气!”
罗荣桓看着熊大笑了笑接着说,“从这件事看来,熊老七的破坏活动绝对不止这些。可是,他估计错了,真正觉醒了的群众是不那么容易欺骗蒙混的,就算一时得手,终究要被揭穿,我们应当相信群众。”
胡政委接着说:“地主的那一套鬼把戏,今天要失灵了,这样只能更加暴露和孤立他自己。当然,也要恰当地估计到我们的工作深度和现阶段群众的实际觉悟程度。今天,熊老七来这么一手,会给我们增加一些困难,不能存在任何的麻痹和侥幸心理。”
“对,应该马上调查一下,进行宣传解释,免得工作处于被动。”朱瑞说道。
院子里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朱明远撩起竹帘走了进……来。他不知道众人在商讨些什么,又见熊大娘母子在座,稍稍迟疑了一下,便在熊方文让出的长凳一端坐下来。
第五十一章 官民同心
肖华从朱明远的脸色上,觉察出了他的几分来意,便问道:“明远同志,有什么事?是不是关于熊老七的破坏活动?大娘刚才揭发了一些。你知道些什么情况?谈谈吧。”
朱明远县长说道:“熊老五和张小二借商量缴租和催债为名,大放狗屁,还在村里找到几个平日靠近熊老七的家伙,也跟着帮腔说坏话。他们说什么减租减息破坏了祖辈的老规矩,挑拨主佃不和睦,别人的肉长不到自己身上,这是伤天害理的勾当,会招惹得天怒人怨的。”
陈士榘气得把把眼一睁:“他,他还说什么?”
“还说已经同县内外大地主取得了联系,共产党八路军若是坚持实行减租减息:他们就请小鬼子发兵‘扫荡’这里,把共产党八路军统统赶走。对接受减租减息的人家,按照实减的加倍偿还给,以儆效尤人心。又说共产党八路军实行减租减息,是给大大伙一点甜头吃。等减租减息一过,就强迫年青人当兵,离开赣榆,拉回山里打游击去。”
“老百姓有些什么反应?”胡服问道,“还没来得及仔细了解,可以肯定部分群众已经产生了顾虑。”朱明远皱皱眉说,“熊方建娘听了这些话坐立不安,晚饭也没吃,哭哭啼啼地拖着方建不让他今晚出来开会。我已经布置工作组的同志,要他们赶快调查详细的情况。”
“好个熊老七真是该死!该死!“熊大娘连声诅咒。
“咱绝不能让熊老七这样横行,得狠狠地惩治他一顿。”熊方文眼睛瞪得彪圆。
“熊老七不单是存心破坏!”陈士榘插上来说道,“可是,有些谣言倒不妨看作是一种提示。赣榆民主县府发布了减租减息的文告后,川岛芳子又秘密地来过赣榆几趟,前天又发动了几次大扫荡,这些显然都和川岛芳子策划有关!”
跟在谷牧之后,一直没有说话的宋继柳忍不住了,说“他奶奶的鬼子头子腾本和罗川都打着是秦朝徐福后代的幌子,利用赣榆人敬仰徐福的心理,麻痹当地几个大地主。我们不宜只把注意全力放在熊老七身上,还要通盘研究一下整个形势才好。”
“他们真要调兵遣将跟咱们打仗吗?”熊大娘听到陈士榘这番话,有些吃惊了。
肖华安慰大娘说:“这些大地主大财东们,什么坏事都会干得出来,咱们要有这种防备才行。共产党八路军是不怕他们同小鬼子穿一条裤子的,就是怕乡亲们不跟咱们一条心。”
“若是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那也只能怪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到家,而不能责怪群众落后。”罗荣桓加重语气说道。
“问题正在这儿。”陈士榘带有几分自责地说,“这些日子来,我们注意了对群众的宣传教育,而对地主阶级可能的破坏活动的防范不够。在宣传工作当中,有些片面强调物质利益,缺乏尽最大努力去启发和提高群众的阶级觉悟。当地主的谣言—起,部分群众就容易迷失方向。”
胡服接过来说:“在当前的民族解放战争时期,我们不去过多地宣传阶级斗,但这绝对不是意味着阶级斗争就不存在了。减租减息固然是民族斗争的需要,它本身实际上也就是一场阶级斗争。我们应当让群众认识到减租收益是他们正当的劳动所得,既不是我们的恩赐,更不是地主的恩赐。只有这样,群众才会自觉自愿而又理直气壮地参加到这场斗争里来。”
“有的同志还或多或少地把希望寄托在地主的开明上,发动群众不够大胆放手。”朱明远说。
“这种思想最要不得!”罗荣桓断然地说,“这只能加重群众的观点,模糊他们的阶级意识,削弱他们的斗志。”
“这不只是个认识问题,严格地说,也是个立场问题。”朱瑞的口气异常严肃。
“认识问题也好,立场问题也吧。我看还是先研究一下当前的实际问题吧。“陈光显得有几分着急了。
“总之,对于一些基本指导思想还是应该明确的。”胡服说道,“过去我们向干部交代不够,使工作走了一段弯路。”
“是呵,应当认真检查,接受教训。”罗荣桓点点头,然后扫视众人问道,“情况就是这样了,大家看该怎么办?”
“要马上向群众揭发熊老七的阴谋,消除群众的顾虑。”陈士榘道。
“照目前情况来看,光靠一般的宣传解释,怕是不足以进一涉地深入发动群众了。”胡服思索了一下,脸色沉毅,语气果断地,“应该跟熊老七先来一次严肃的集体谈话,要他承认错误,表示态度。然后召开全村的群众大会,要他当着乡亲们的面坦白认错。”
“对!应该狠狠地惩治这个老狐狸一顿。”熊方文第一个热烈赞同。
“好,好。”胡服点头同意,又说,“为了培养骨干,教育群众,除了工作组的干部之外,还不妨吸收一些积极分子和基本群众参加集体谈话。”
“让我也参加个吧,我要狠狠地揭一揭这个老狐狸的尾巴根子!”熊大娘恳切地要求。
“大娘,那太好啦。您老人家现身说法!比我们的话更有分量。”罗荣桓高兴地回答她。接着转向朱明远吩咐道:“抓紧调查清楚熊老七的破坏活动,组织力量准备说理,这一炮一定要打晌!”
第五十二章 众志成城
胡服接过来说:“在当前的民族解放战争时期,我们不去过多地宣传阶级斗,但这绝对不是意味着阶级斗争就不存在了。减租减息固然是民族斗争的需要,它本身实际上也就是一场阶级斗争。”
“胡书记说的极是。我们应当让群众认识到减租收益是他们正当的劳动所得,既不是我们的恩赐,更不是地主的恩赐。只有这样,群众才会自觉自愿而又理直气壮地参加到这场斗争里来。”黎玉说道。
“有的同志还或多或少地把希望寄托在地主的开明上,发动群众不够大胆放手。”朱明远说。
“这种思想最要不得!”罗荣桓断然地说,“这只能加重群众的观点,模糊他们的阶级意识,削弱他们的斗志。”
“这不只是个认识问题,严格地说,也是个立场问题。”山东分局书记朱瑞的口气异常严肃。
“认识问题也好,立场问题也吧。我看还是先研究一下当前的实际问题吧。“陈光显得有几分着急了。
“总之,对于一些基本指导思想还是应该明确的。”胡服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