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舅子-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道宗有点晕。




第0432节 杀鸡敬猴

    “等一下。”李道宗叫停,他接到的命令是李世民让他调查,然后教训一下。可没提灭了粟末靺鞨。

    看李道宗叫停,阿史那杜尔说道:“别喊,这里是柴驸马的地盘,你的兵马还在云州呢。所以没你什么事,我的兵马虽然不在,但在这里从突厥各部落借上二万兵马不是问题。你却没有令牌调动柴驸马的部下。”

    “对,等将军你去拿到调令,或者让你的兵马赶过来,战机就耽误了。”阿固朗也附和着阿史那杜尔。

    “这个,好吧。”李道宗当真无话可说。

    阿史那杜尔过来在李道宗肩膀上重重的拍了一下,然后递上一杯酒:“这就对了,你继续把咱们收羊毛的事情搞好,其余的你听结果就行。”说罢,阿史那杜尔高举酒杯:“各位,满饮。”

    各位首领回去调兵准备开战,阿史那杜尔才对李道宗说道:“他们一直在等一个向秦王殿下效忠的机会,这种机会只有战场上才能显示他们的忠诚。”

    “恩,我理解。”李道宗点点头,再问:“老规矩是什么?”

    “谁抓的战俘就是谁的奴隶,谁抢到的就是谁的,先到先得。所以划开地盘,从四个方向攻打过去,这场仗除非高句丽出兵相助,否则就是十几天的事情。若是高句丽出兵,这里要留个心。”

    “你忘记了,我这里有一百真正的精锐。虽然我没办法调他们出战,但高句丽出兵我却可以调他们防御某处。”

    李道宗说的就是柳木那八百丁之外一千六百备选的人,以及柴宏带的正选等来了幽州的,总数一百人,而且装备也由长安运到,有这一百人在关键的时候可以保证绝对战力。

    李道宗又说道:“殿下的意思是,教训一下。”

    “没错,就是教训一下。可不小心,他们就没了。”阿史那杜尔比李道宗狠多了,他对李道宗继续说道:“这就是威慑,灭他一族,看谁还敢生事非。”

    “对,你说的对。”李道宗用力的点点头,然后提醒道:“这事要速战速决,不要拖拉。”

    “安心,我们也担心高句丽突然出兵,更担心影响了今年的羊毛生意。”阿史那杜尔拍了拍李道宗,让李道宗安心。

    李道宗那里能真正安下心来。

    边疆守将有一定权限内自调兵马出战的权力,阿史那杜尔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一边是大唐的臣子,一边是突厥的王子,他手下自由可调度的兵将不少,而且大唐皇帝给予他的授权也远远的高于其他人。

    阿史那杜尔离开后,李道宗翻看着李世民的信。

    信中的内容确实是写着,调查如果属实就教训一下粟末靺鞨。毕竟征战多年李道宗也是一个优秀的统帅。

    幽州主力调一万精锐北上,驻守锦州。借恒州守军二万北上,驻守抚宁。

    抚宁就是后世大概唐山的位置。

    调兵完毕,李道宗派人以四百里加急给长安送信,这么大的事情总要立即通知天策上将府才对。

    长安城,上元节刚过,使节团一个又一个的离开的长安。

    颉利的使节团象绵羊一样的安稳,倒让李渊有些不适应,所以李渊特别准许颉利使节团的请求,那个意思就是停战,而后如果大唐认为突厥有诚意的话,希望可以一年以后商谈开边市的事宜。

    柳木已经是上元节之后第三次进太极宫了。

    这一次,柳木带着独孤兰若,以及他精心制作的一套铠甲,一件上了战场根本就是废品的,却华丽到极致的艺术品。

    每一个零件都手工精心打磨过,带着一层金属的光泽。

    如翅膀一样双肩飞翼,还有那胸口类似大蝴蝶的纯银胸甲,轻腰,黑色的腰带。双臂纤细,有着象甲虫外骨架那样的棱角,就连手指都带着尖利的护甲。

    过膝的裙甲,却不仅仅是甲片。

    无数轻薄的红色丝绸装饰着铠甲其余的部位,腰间、上臂、脖子。如火焰一般随风摆动,长长的大红色丝绸披风将这件铠甲的华丽提升到了极致。

    更何况这甲是穿着一个木制的模特身上,而不是空挂着。

    “这是什么?”李渊围着那甲走了好几圈,这甲华丽到让人看一眼都永远不会忘记。

    “父皇,女武神铠。儿臣命人精心打造,历时十一个月。”柳木在旁回答着。

    李渊再问:“能穿吗?”

    “能,但儿臣以为,我大唐没有人有资格穿上这件甲。”

    李渊又围着那甲转了一圈,轻轻的摇了摇头:“小木,你要说服的不是我,萧、裴二人你能说服一个,六部你能说服一半,这件事情才有可能。”

    “儿臣谢父皇。”柳木谢恩后退离,独孤兰若却没有走,她要进一步说服李渊。

    李渊却没给独孤兰若说话的机会,只是问道:“前几天宫内那件失窃案,听闻你参与你。”

    “是!”

    “结果如何?”李渊追问。

    独孤兰若说道:“正因为这个结果,小木他才有信心说服裴公。裴家背后的指使都就是河东裴氏,裴寂家。是他家大管事指使,想要的就是宫内御用数种衣料,以及新式牙粉、牙刷等物的样品,以备仿制。”

    “他,这是在找死。”李渊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李渊很清楚,当年刘文静之死就是裴寂妒忌刘文静,同时也是裴寂帮太子府除掉了秦王府最大的助力。

    李渊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裴寂如果不是自己保着,早就没命。

    他眼下动的不是宫里的物件,也不是柳木的丝绸工坊。说的直白的一点动的就是秦王府的威严,这是在逼着李世民要他的命,要他全家的命。

    李渊靠在椅子又叹了一口气。

    独孤兰若泡了一杯茶送到李渊手边:“父皇,请用茶。”

    “兰若,听闻小木把殖业把开始改建,准备给你整一个有趣的玩乐之地,他不愧有长安第一贤子之名。给父皇说说,那地方真正是干什么用的,这混帐东西这种骗小孩子的话连长安城的脚夫都不相信了。”

    


第0433节 裴寂告老

    李渊说柳木经常找借口为独孤兰若作什么,这假话已经假到没人信。

    独孤兰若掩面而笑。

    李渊也是跟着笑了:“那回都说是为了你,事实上只是拿你当了一个借口。为父问你,那羊绒大衣你也就穿了一次,而后呢,还不是为了他羊绒的大生意。”

    “父皇,那殖业坊原本就是一块没用的地。小木说那里经改造之后,可以让长安城的繁华再提高一倍,能让长安城的百官作事更加的用心。”

    “一个小小的坊,能让督促百官,为父不信。”

    独孤兰若将一本小小的册子放在李渊面前,李渊细读之后,哈哈大笑:“这邪门的混帐东西,不过却是一个高明的招数。为父拭目以待!”

    话说两边,柳木来到了尚书省办公的地方。

    三省办公的地方都在太极宫内。长安城的皇城一分为二,南边一半是各级政务机构,北边一半就是太极宫。而三省、武库、御史台、史馆在太极官前院。

    柳木来到尚书省,几位大员正在讨论政务。

    柳木施礼后来到裴寂面前,将一份书信递给了裴寂:“裴公,晚辈代秦王殿下将这信交给您。”

    裴寂脸上的笑容在打开信的瞬间凝固了。

    信中只有两个字,告老!

    “这……”裴寂拿着那张纸的手在不住的颤抖,那张纸象有千斤重。

    “您老没得选择。裴法师或可调任幽州,或……交趾!”柳木脸上依然有淡淡的笑意。

    裴寂作过什么他内心很清楚,他没想到李世民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和他摊牌,难道说秦王的威势已经无法可挡。

    柳木又说道:“我刚刚见过圣人,来尚书省是向萧公请教几个问题。”

    裴寂听懂了,很显然李渊是默认了这件事。事实上,这是房玄龄玩的一个圈套,就是为了让裴寂产生误会,而柳木也没有说半个字的假话。

    裴寂当下说道:“何时可调任幽州。你来尚书省何事?”

    “我代柴驸马送来一份文书,柴驸马以五年之约,下高句丽五城或五百里之地。若作不到,愿全家贬为庶民。有件事情他不好开口请求,我代为请求。请萧老以及各位前辈移步圣人的书房外。”

    萧瑀刚站起来,裴寂却说:“等一下。”

    裴寂依然是尚书左仆射,他的面子要给,柳木也不急在等着裴寂作选择。

    裴寂坐下,飞快的写了一份表,就是告老还乡的表,而后带上这才示意众人往外走。萧瑀却安排人去叫了门下省、中书省的几位要员。

    柴绍这次等同于拼上身家性命,萧瑀不用猜也知道大概是为什么。

    特别是这件事情柳木与李世民都出面了,那只能是为了死去的平阳公主,这件事情对于秦王李世民与柳木来说,图的是一个亲情。而对柴绍来说,讨要的却是一份公道。

    书房外,那件柳木称为女武神铠的铠甲,确实让人惊叹。

    “女武神铠是吧!”萧瑀问柳木。

    “是,萧老。”

    萧瑀转头看了看其他人,然后把那些人召集到一边商议。

    此时,大唐皇帝李渊就是书房内往外看着,李渊对独孤兰若说道:“你回去告诉小木,朝堂上的事情分为三类。一类是皇家独断,一类是天下共奋,一类却是利益交换。这类如何分,若是连这个都分不清,就别来掺和朝堂之事。”

    “是,父皇。”

    独孤兰若明白,这话不仅仅是让自己带给柳木,同时也是带给李世民的。

    大约一刻钟之后,萧瑀示意柳木过去。

    “就这些?”萧瑀问柳木。

    柳木又说道:“再请提升一人,窦静为大司农卿。”

    “好!”萧瑀听到这句话,也看到了许多人的动容。窦静领的已经是从三品的俸禄,之前并州屯田有功,领司农卿,这只是领了一个相当于司农卿的薪水,眼下依然是管着并州属下各州府的农业工作。

    大司农卿,正三品,是司农寺主卿,代表着要管的就是全大唐的农业问题。

    小小的一字之差,就是虚职与实职的区别。

    大司农这个词,源自汉代,唐朝也没有大司农这个官职。司农正卿才是官府记载的正式职务名称,柳木虽然说的有些错误,但意思萧瑀等人却能够明白。

    意义就是,新式屯田之法,开始正式公布全大唐。

    那优先得到好处的,却是有着十万亩,数十万亩的大唐顶尖贵族们。

    当下,有人抬来几案,萧瑀提笔书写,奏请在平阳公主三年大祭祀之时,加谥号。平阳昭武公主。

    柳木命名那铠为女武神铠,不就是为了一个武字嘛。

    萧瑀为官超过六十年,连这一点都看不准的话也没资格去身为尚书右仆射。

    “萧老,能不能商量一下。把那个青鸾骨架给我皇姐移过去。还有,能不能立传?”

    萧瑀低笑几声:“这个老夫不在意,你能说动圣人,你尽管去移。但担须花费户部一文钱也不会给你,还有祭祀的事情,户部只会依礼部的章程给柴驸马一份祭祀的费用,多一文钱也没有。”

    而后萧瑀语气严肃的对柳木说道:“若是五年之约能成,立传的事情可以提。”

    钱是小问题,这事能办成,柴绍就算砸锅卖铁也会给他自己的老婆一个华丽的三年祭祀的。

    答应是答应了,但柴绍那五年攻占高句丽五城或五百里的文书入档,如果柴绍作不到,一定会贬为庶民。

    而立传,不是普通的记载,是单独在史书之中有一个传记。

    全称是唐书:平阳昭武公主传。这个会详细的记载平阳昭公主一生的生平,大小细节都会记录在内。而不是简单的记载,平阳公主叫什么,是谁,然后再几句话概述生平。

    二月初,平阳公主墓。

    柴哲威、柴令武身披重孝,为其母办三年大祭。柴绍有妾,妾也有子女,一来是孩子还小,二来是李世民的意见,所以妾生子只在跪在一旁。

    灵前,柳木突然说道:“我读书少。”


第0434节 柳木被弹劾

    听到柳木说自己读书少这话,柴家人都猛的看向了柳木,特别是柴绍,柴绍有预感柳木接下来的话肯定不寻常。

    果真,柳木继续说道:“我读的书中,只知道有两位公主受封平阳。前一位平阳公主为大汉武帝的姐姐,嫁的人千古留名。皇姐受封平阳……”

    柳木没说下去,施礼上香之后离去。

    李世民听到这番话默默的上前上香,然后也一言不发的离去。

    祭祀结束之后,晚上。

    柴哲威问柴绍:“父亲,木姨丈今天的话孩儿不解。”

    “汉平阳长公主嫁的人是谁?”柴绍反问一句。

    “曹参!”

    “不,他说的是另一个。大汉烈候,去读一读史书,大汉烈候的传记。”柴绍吩咐之后,柴哲威施礼:“是,父亲!”

    柴哲威年龄还小,未必读过那么多书。

    柴绍却不同,他很清楚柳木在讲什么意思,卫青!

    卫青的功绩,卫青对大汉朝,对整个汉民族的功绩……,柴绍不敢想自己这一生能够达到那样的高度,但这是一个激励,一个目标。

    柴绍没想到的是,柳木在平阳昭武公主墓前这几句话,几天之内就疯传了整个长安。

    这事不是柳木安排的,也与李世民无关。

    就是百姓自发传的,特别是那神兽青鸾的骨架移到了平阳昭武公主墓这一点,就足以引爆长安的话题圈。

    大汉朝平阳公主嫁的是谁?

    那个卫青是谁?

    长安城的百姓没读过书的百姓议论纷纷,无比的好奇。

    而这时,闻月阁一出新戏登场。

    同时,话本以及头一次出现在大唐的一种读物,画本!然后是各说书郎在各坊酒肆的评书。

    《从奴隶到大司马》

    太极殿,足足一筐的弹劾表章抬到了大唐皇帝李渊面前。

    “圣人,长安城内各级官员,累计三百四十一人,弹劾驸马柳木。其《三国演义》话本。其中有二十四处谬误,史记蜀国并无五虎上将、史记赤壁之战诸葛亮只是刘备一方管后勤的参军、史记六出岐山只有两次真正到达了岐山、史记空城记……”

    以萧瑀、傅弈为首,朝臣弹劾柳木。

    就一个原因,你这三国演义也太能胡编了,完全与三国志扯不上边。

    臣子们你一句我一句,挑着其中的毛病,然后三英战吕布,那个时候三英根本就没上战场,杀华雄的是孙坚。

    御案之后,李渊正翻看着画本。

    这画本就是后世的连环画形势的一种读物,这本就是从奴隶到大司马,其中非常明显的弱化了卫青的上位的裙带关系,侧重于卫青的勇武、智慧、军略,而一步步成为大将军、大司马的故事。

    李渊看的津津有味,殿中臣子们对柳木的弹劾他完全没听到。

    头一本看完,李渊放下那连环画笑问:“好吧,众卿以为当如何处置。”

    问罪?

    这点小破事根本算不上有罪,而且这只是话本,说明了叫演义不是正史。再说那本卫青传,虽然有偏差,但基本上符和史实。

    而大唐也是鼓励军功,给每个人都有成为贵族的机会。

    李渊这么一问,众臣子们反而不知道应该如何。

    李渊又说道:“你们心里不痛快,就是因为这东西与史不符。要说他有罪,朕以为杀头也没有错,他借曹操暗讽汉帝禅位。”

    “圣人,此事……”萧瑀虽然不满柳木把三国演义写的与真正的史实偏差巨大,但却丝毫也没打算往这事上提。因为大唐也是接受禅位的,前隋也是。

    李渊挥手制止萧瑀:“三国志朕也读过,无趣。三国演义,有趣。这事你们可以去商量一下,立一个规矩,前朝的各种故事在编话本的事情,也不能太过胡扯。但三国演义已经是长安人尽皆知,罚柳木钱三万贯以示告戒。”

    傅弈和柳木关系很好,可他却弹劾的柳木。

    为的就是一个公正的心,他担心后人在传历史的时候,会因为这些演义而忘记正史,他本着一颗公道,公正,对历史负责的心来弹劾柳木。

    李渊下令之后,傅弈上前一步:“圣人,臣以太史令之责恳请圣人下旨,驸马柳木准备在长安办一个书馆,内有大量书籍供有借阅。臣请派官员核查各种书籍,备案后方可供人借阅。”

    “准。”李渊也认为查一查不是坏事。

    柳木并不知道自己被弹劾的事情,此时他正在殖业坊,带着一位鬼工。

    李春!

    赵州桥的设计、与实际建造者。

    殖业坊正在全面开建,二层以下的房屋用的是砖木结构,全都是预制好的构件,大部分的屋子都是同一份图纸,一车又一车的标准构件从泾阳拉过来。

    以房顶来说,各种木料都是事先制作好的尺寸,只需要拼接就可以。

    而三层以上,则是砖混结构。

    柳木站在一块标准的预制板上,这块预制板两边用砖支起来,离地约有一尺。

    不远处,几十个工匠正在和水泥,然后装上车,一车一车的拉到建筑工地去。

    “李春。这东西叫水泥,原本就是粉状,加上碎石、砂子、水,用不了几天时间变成和石头一样结实的菏。拿这东西砌砖墙,相当的结实。你认为,我要在泾河上造一座三里长的长桥,有没有可能。”

    李春不语,他还在观察这种神奇的建筑用材料。

    之前,李春已经在预制板工坊去参加过,见过预制板的制造过程,也体验过那长度达到一丈以上预制石板的结实程度。

    但造桥如何利用这东西,李春还在思考之中。

    一座长达三里,跨河的而且要并行六辆马车的长桥,这是一个挑战,这不是普通的木桥与石桥。现天下最长的桥,也不足二百步长,宽度都不够两辆马车并行。

    李春一握拳头:“郎君,可否先建清河桥,清河最窄的一段只有四百步,而且水流很缓。您想让华原到长安修一条快速直道,那么其中需要的桥就是三座,清河、泾河、渭河。”


第0435节 建设殖业坊

    李春的建议柳木认可,柳木说道:

    “好,你可以先试试。不过,你可有想过,纯钢筋水泥大桥,长度超过十里超巨型大桥呢。不急,你慢慢的学,慢慢的试,注意吃好喝好,把徒弟教好。总有一天,我们要在黄河、长江上修一座桥的。”

    李春长身一礼。

    “这几天先熟练一下他们如何用水泥,几天之后清河那边你可选择地点作准备,无论是造什么样的桥,我要就是并行六辆马车,就这样。”

    柳木把李春留在这里,李春需要了解,什么是水泥。

    后世的现代,可以说连小孩子都知道水泥是什么东西,但放在大唐,这东西属于神奇级别的物品。道门为水泥的配方,已经有几十个懂丹术的在研究,在不断的试制,这样技术在道门称为,点泥成石。

    就是柳木的御石术中的一种。

    建房柳木是外行,他只见过农村自建的小二楼,最多就是小三楼。所以这里的总负责人是阎立本。

    柳木找到正在监督一座三层高,内部却带着高拱顶的建筑前。

    这是小剧场,这样的小剧场将来会建至少六个,然后是相当于二十米高,带着巨大拱顶的大剧场。

    “怎么样?”柳木来了阎立本身旁。

    阎立本手上有一个很复杂的图,这张图以柳木的水平只能勉强看懂。其中的木梁相互交错的,就是大唐这个时代建筑的一种力学结构度。

    大唐的工匠未必能说出什么是力学,却可以清楚的搞清复杂无比的木结构,跨度超过二十米的拱顶。

    “郎君,若是能有这种形状,截面高七寸,宽五寸,厚……不对,这个应该是这样。”阎立本飞快的给柳木划出一个截面图。

    这张图让柳木大吃一惊,因为这图已经与后世的工字钢截面几乎无差。

    柳木在那图上作了一点小修改,将转角的位置增加了一点厚度。

    “郎君高明,若是有这样的精钢,我以为可以建十五甚至是二十丈的巨顶,而且顶还可以用玻璃来作明亮的顶窗户,再加上滑轨与黑布,那么房顶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开启与关闭。”

    阎立本说完,快速的画了一个简图。

    他用的结构不再是原大唐有的直角木梁加圆顶结构,而是三角钢架拼成一个圆顶的结构,而后其间加上无数细梁,然后装上玻璃。

    在玻璃是装在木头上的,然后再加上细小的琉璃瓦片与雨水槽。

    “完美。”柳木还能说什么,大唐的建筑工艺已经让自己惊讶了多次,自己那一点知识让阎立本吸收之后,阎立本估计完成了这殖业的建筑之后,水平能甩自己八条街,自己能提供的只能是新材料,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