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舅子-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讲!”
“仗剑行商。”
李世民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晋末之后天下大乱,西域已经不通,丝绸之路已经断了有几百年,波斯商人那一点货物量,一百年也比不上大汉朝强盛之时的一年。
打通古丝绸之路,这是李世民在杀颉利之外最想作到的事情。
“高老,你亲自去处理岭南与长安这边的货物,柳驸马所须运往岭南的货物尽可能备足。其余事情容本王再思考。”
“是!”
三人退离后,萧瑀就在门外不远处等着。
高俭来到萧瑀面前,萧瑀递给了高俭一份公文,高俭打开一看,这是鸿泸寺的上书,许多波斯商人希望借船去往岭南,希望鸿泸寺给予方便。
“萧公您的意思呢?”
“我是来问你的意见。”萧瑀又把球踢了回来。
高俭低声说道:“我大唐地大物博,要什么没有。除金、银之外,异域的那些货物不过就是一堆破烂,有何物让人在意。柳驸马这明显就是要断了波斯商人的生计,我们为何还要给波斯商人一条活路。”
“活路还是要给的,而且听闻从海上,波斯有海路可到岭南。”
高俭笑道:“那就让他们从海路去吧。”
萧瑀又拿出一份公文递给高俭。
这一份是关于广州建一个特殊的市集,针对海外商人的。
“这个,要再议。”高俭一下也拿不定主意,萧瑀却说道:“让令公子带去岭南。”
“好!”这次高俭没二话就答应了下来。
萧瑀这明显就是要咨询一下柳木的意见,所以高俭没有拒绝的理由。
高俭对萧瑀说道:“萧老,商有两种。一为义商,这些人将南北不同的货物南北交易,补其不足,对我大唐是有利的。另一种是利商,只说那香料,岭南那边我可是知道,草果从山里采回来,没晒干的十几钱一筐。”
“是理。老夫也不怎么喜欢这些番商,只图利,不为义。”
高俭接口说道:“我也修书一封,咱们这位柳驸马实在是心太软,听闻岭南有人聚城自立,煽动刁民影响林中采收,若不是圣人亲至,越国公还依着柳驸马的意见准备怀柔。杀,杀他一个干净,杀出一个安稳。”
萧瑀大笑:“那就请高公修书一封,我也写一封。不过怀柔之事虽然我不知道细节,但却怪不得越国公。”
“确实不怪他,想来他也知道许多人弹劾他有不臣之心,所以他不敢轻动刀兵。当初若是翼国公跟着一起南下,怕是能省很多事。”
高俭说到这里两人都笑了。
事实上,谁说柳木不敢杀人了。
此时在岭南,就有十数人被活活吊死在防港。
第一批被吊死的是当地人。
第二批吊死的人当中还有汉人。
第三批吊死了五个波斯人,两个大食人。
一处树林中,柳木拿着皮鞭更狠抽着一个红胡子的波斯人,一边抽一边骂:“他喵的,没带会刑讯的人真是可惜。”
第0487节 柳木的禁忌
冯盎坐在一旁看着,面前还摆有酒菜。
柳木抽累了,冯盎为柳木倒上一杯酒:“按老哥哥我的意见,将整个岭南所有的番商全部抓回来,这其中肯定就有主使者。”
“不能全抓,将来我还要靠他们引路,带我们的商队绕过麻六甲,然后往西几万里……”柳木说到这里停下了,绕过几万里如果没有绕过非洲大陆的话,依然到了地中海,还是要经过波斯商人的地盘。
看柳木沉默,冯盎也不再追问,只是坐在一旁自斟自饮。
柳木不怎么喜欢这些波斯商人,在历史记载,安史之乱的时候广州城就有二十万来自波斯的各族商人,这些人趁乱抢空了广州城的府库。
波斯故事中的辛巴达就是一个无恶不作的海盗。
想到这里柳木重重的把杯子砸在地上。
冯盎却是笑了:“想到什么了,看把你气的。说,谁让你不痛快,老哥哥帮你出气。”
“我给老哥哥你讲两个故事。”
“恩!”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个小孩子落水,然后被海水冲到了巨人国。他在巨人国内学到了知识,武艺,然后杀光了巨人抢走了巨人国的宝藏,成为英雄回到了家乡。”
柳木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大约一千多年后,倭岛教小孩子用的故事。
冯盎听完柳木详细讲述的这个故事之后,一言不发,手紧紧的握着酒杯。
“再说第二个故事,叫辛巴达。”
“两个好友,从小一起长大。一个年少轻狂目中无人,成为了海盗。另一个则既将继承王位,有一件对万民有帮助的宝物。辛巴达……”
(不在这里浪费字数,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原版,别看后来的电影电视改编美化后的)
冯盎脸色阴沉的可怕,在他看来这两位被称为英雄都应该被千刀万刮。
“这两个故事,一个来自倭岛。是他们教育小孩子用的。巨人国老哥哥以为是那里。”
“哈哈哈!”冯盎放声大笑。
别看冯盎在岭南,可区区倭岛冯盎还不放在眼里。
“另一个应该就是波斯商人的原型了。他们是海盗。我刚才是在想,除了我们之外,这天下我还真找不到一个教育与人为善的国度。”
冯盎吃惊的问道:“找不到吗?”
“真心找不到。我刚才思考了我所了解的知识,可以说这天下……似乎只有少数眼下还是野人的只是在守护自己的领地。其余有城邦的,还真的找不出。”
冯盎笑的更是大声:“那就好,咱们去教他们作人懂道理,懂得仁义理智信。”
“挺好。”
冯盎对身后的护卫吩咐道:“去,客气一点把广州城那边所有的番商都请过来。”冯盎把请字说的极重。而后继续说道:“让他们自己来收尸,也看一看,窥视我大唐机密的下场,继续审,幕后指使者与参与者全家为奴。”
“得令。”
柳木手指轻轻在桌上敲击着,外海贸易柳木不认为立即就可以办到,没有数年时间的准备,这外海贸易基本上是在送死。
波斯人想潜入工坊图什么,不就是好奇这些工坊的工艺。
想到这里,柳木又对冯盎说道:“那些附属工坊,让他们也小心点。”
“在理。”冯盎听完柳木的建议后,又吩咐手下将各合作工坊的大掌柜找来,让他们见识一下这些吊死在海边贼人的下场。
又看到柳木在发呆,冯盎转头问道:“还在想些什么?”
“占婆人,听说他们的内乱停了。换了一个王族之后,依然是叫林邑国。”柳木问冯盎。
冯盎摇了摇头:“我不关心这些,我也不喜欢占婆人。在我奶奶当年,他们就北上入侵过我们的土地。在隋末,如果不是隋大将军刘方曾经攻破他们的都城,他们肯定还会北上。所以我不喜欢他们。”
“既然不喜欢,那就灭了他们。我原本还考虑着,听闻他们的内乱停止,和他们作点生意呢。”
冯盎反问:“那准备什么货物卖给他们?”
“当然是瓷器,丝绸,布匹。”柳木知道这三样加上茶业绝对是古华夏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
冯盎又问:“那么,咱们的船从北边能运来多少瓷器、丝绸?”
“一年怎么说也有一百多船,加起来数万石的丝绸、瓷器。”柳木对这个数字有信心。
冯盎大笑:“等我岭南人丝绸够穿,每家都能用上瓷杯、瓷碗再说吧。”
柳木尴尬的笑了笑。
冯盎没说错,眼下连内需都顾不上,大唐全国会对各种物资有一种近于疯狂的采购,这至少要十几甚至二十几年,大唐才能从隋末之乱的废墟上,重建盛世。
而这个过程中,大唐的内需是惊人的。
柳木换了一个话题:“再过上两年,我支援你建一座真正的钢坊。”
“谢过,不过也不必急,等到明年的时候我需要去一次长安,而后送我的两个儿子去长安学习政务。之后再建钢坊不迟。”冯盎想的很清楚,钢就是第一战略物资。
这东西他不敢建,那么眼下的情况已经明了,大唐要换皇帝了。
所以冯盎准备在长安见过新皇得到允许之后,再把两个儿子送到长安为人质,而后才敢建钢坊。
“也好。”柳木认可冯盎的选择。
突然冯盎轻轻一拍大腿:“对了,古时候有人进贡给大汉朝一头大象,我派人去弄上几只送到长安如何?”
“挺好,想来秦王殿下必会喜欢。”柳木又补充道:“不要以你的名义,以西港商号的名义送到长安去。你认为如何?”
“挺好,就这么办。”冯盎乐呵呵的笑着。
接下来的数日,岭南对于任何有可能窥视工坊技术的人狠狠的打击几次,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关进了牢里,光是波斯商人就死了几十人,数百人成为了奴隶。
这一次柳木没有心软,技术绝对不允许外流,这是柳木的禁忌。
从广州至杭州、杭州到莱州、杭州到长安。这三线的贸易慢慢的成型,一年预测会有超过一百二十船的货物来往与三线。
第0488节 回长安
入冬,柳木正陪着大唐皇帝李渊在鹿峰山游玩。冯盎的一名贴身侍卫来到这里。
将一封冯盎的亲笔信交在了柳木手中。
柳木翻看之后,写了一封回信让那名侍卫带回去。
侍卫离开后柳木对李渊说道:“父皇,越国公包围了爱州,问我有没有兴趣回去,我回信告诉他,谢过他的心意,我不回去了。”
“爱州……有什么?”李渊心说,小小叛乱灭了就是,之前没空管眼下既然已经围城那就代表着有必胜的把握,更何况爱州那些乱臣贼子又没有半点外援,城被围之后灭亡只是时间性问题。
柳木解释道:“父皇,我刚来岭南的时候。就是眼下占据爱州那位叫什么来着……”柳木拍着脑袋想了很久,就是想不起文景这个名字,只好说道:“就是那家伙,他说话很狂充,而且数次针对我,我忍了。”
“然后冯盎围城,让你去出气?”李渊笑问。
“就是这个意思,不过那只是一个小蚂蚁,越国公代我轻轻的捏死他就行了。”
李渊哈哈大笑。
而爱州,文景连自杀的机会都没有,被他的部下乱刀砍死,然后人头献给了冯盎。冯盎完全平定了交趾,开始在交趾执行西港商号的规矩。
在次年春末,柳木从广州离开,北上回家。
坐在船上,柳木很清楚的知道,眼下是武德十年。
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武德十年,这一年应该被称为贞观元年才对,但事实上,眼下就是武德十年。
历史已经改变了,完全的改变。
大唐皇帝李渊坐在船头,看着沿海的风光,从长安之乱开始他已经离开长安有十个月时间,身为皇帝却不在朝中,历朝历代怕只有隋炀帝这么干过。
不过,李渊相信李世民在长安会把朝政处理的很好。
离开广州几天后,过了夷州海峡,柳木的船队遇上一艘全副武装的旧式船只。
巨大的帆上写有字样,海巡司。
“海巡司?”李渊看到这字样很是好奇,下令:“靠上去,问一问清楚。”
龙旗挂上,那条船在靠近之后立即降帆,船长来到船头施礼。
李渊问道:“这海巡司是何职司衙门?”
“回圣人的话,年初的时候长安有公文,撤消丰州,将南安、莆田、龙溪三县并入泉州。在泉州建港,为广州至杭州的船只提供补给、修整的等事务。调海船十只巡视四周,严防有海匪出现。”
听完这船长的回答,柳木上前问道:“那么泉州这边就没有作些准备,只为来往船只作保障,可有什么商会等参与其中。”
“回您的话。”船长不知道柳木是谁,但敢在大唐皇帝身边开口,这绝对不是小人物。恭敬的施礼之后:“末将只是八品武官,负责带人保护水路安全。您问的事情末将不知。”
“好吧,看你们的船这么破,床弩弓箭也很可怜,人也面黄饥瘦的。我帮你们一把。”柳木说完向李渊施礼后退离,李渊却是一脸微笑的站在那里。
没一会功夫,柳木回屋写了一封信,然后命人扔了过去。
“交给你们泉州府尹,顺便告诉他如果是他安排你们在这里装可怜,那么我一定会找他麻烦。当然如果你们真的这么可怜,那么明年这个时候若没有新船、新甲、新装备,我还是会找他的麻烦。”
那船长一脸的惊愕,完全不明白面前的年轮人是谁,可这话听起来很狂。
“别怀疑,提醒他年底前长安要见到他的一份计划书。”
柳木说完就吩咐继续启航。
那位泉州的船长在风中凌乱。
船上李渊问柳木:“你写的是什么?”
“父皇,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东西,就是建议他们也作些生意。父皇有所不知,这天下之茶,他们这里方园五百里之地,可以说绝对能占到咱们大唐四大一等茶产地之一。西域那些个小邦国,需要茶。”
“为父记得,十大名茶就有三种来自泉州西的几个府。”
“父皇,要掉头过去吗?这个时候估计他们有许多好茶。”柳木提议道。
李渊一摆手:“不,直奔杭州。今年的龙井估计已经上市,要喝新茶。说正事,你还说了些什么?”
“竹笋干与几种果干。最重要的是,糖。这里会是大唐最好的几个甘蔗种植地之一,眼下先发展糖业。将来往南有些地方咱们占上之后,大量的种植甘蔗也可以拉回这里榨糖。榨糖工艺很复杂,他们需要点时间发展。”
李渊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你倒是有才,任何一个地方都能让你找到一个好的产业,大唐的盛世不远了。”
又过了几天,到了杭州。
李渊品着新茶,听着李神通给自己讲长安这十个月来对全大唐发布的一些重大决定。
“皇兄。以前隋炀帝也在挖运河,死了不知道多少人。太子殿下去年冬天,整个大唐各府加起来挖了有三百里运河,整修了一千五百里运河河道,修了近二百里的黄河河堤。这还算是挖的渠,仅我江南东道就挖了七尺宽一尺深的水渠八千里。”
李神通比李渊小十一岁,自然是称呼为皇兄。
李渊皱着眉头:“这是不是挖的有些多了,江南东道百姓如何看。”
“百姓称赞,太子好。”
“如何好?”
“我江南东道增加良田十四万顷,增加桑林一万一千顷。江南东道报上来服役死伤,仅为一百零几人,而且都是伤没死人。就是因为钱多,给钱干活比起驱役强百倍。”李神通神彩飞扬的在替李世民宣扬功绩。
李渊不解:“这有些州府有钱,有些州府却是穷苦,如何?”
“借钱,一年五分息。长平钱庄八大分号,有的是钱往外借。不怕还不上,有些个小县令还希望自己还不上钱呢。”说到这里李神通一指柳木:“财神在那坐着呢,大唐谁不知,柳驸马路过一片山,山顶上就能长出摇钱树来。”
第0489节 李渊禅位
李神通说柳木是财神,走过的山都能找出摇钱树来。
李渊笑着摇了摇头:“这是胡说。”
“胡说,岭南这才多长时间。岭南商人敢从我杭州买走三千担上等丝绸,怕是以前十年也买不了这么多,不是因为岭南有钱了。听闻岭南一个刚出徒的熟工,都能给家里买上几尺丝绸了。”
“这倒是真的。我倒是见过一个那叫什么兰花香油坊,仅半年时间就挣了一千多贯。刚开始只有工匠十数人,我离开岭南的时候那工坊已经有大工小工加起来近三百人。工坊也比原先大了数倍。”
听李渊讲完,李神通很兴奋:“皇兄有所不知,上个月码头上打架。兰花精油还不算什么,有那么几种,叫迷迭香精油、丁香精油特别是薄荷精油,好东西。江南这边商人想多留一些货,下货的时候让搬货的人从仓库里多拉了几箱,结果打起来了。”
“因为那货是往长安运的。”
“皇兄说的对,就是这个原因。长安的商人就守在这里,一见自己的货被人拉走,那怕对方愿意加价两成都不行。”
李渊与李神通同时大笑起来。
这是好现象,市集繁荣代表着民间的富足。
笑了一阵,李神通又问:“皇兄,您在岭南多日,那冯盎就不能多建些工坊?”
“这个我是知道,许多花草树木都是在深山老林里,交趾的林子不普通,那里毒虫蛇蝎、恶兽瘴气什么的,很是可怕。只能一点点的深入,眼下冯盎他正在组织人手种植一些常用的花草。”
听完李渊的讲解,李神通表示明白,眼下是卡在原料上,而不是工坊不够。
李渊又说道:“我原本想在新年前回长安,小木为冯盎制订了一份十年的计划,你若是有兴趣可以抽时间去一次岭南,能不能看到我不知道。只知道冯盎将那份计划放在广州,派了重兵把守。”
“十年?”
“恩!”李渊点了点头:“冯盎很自信,十年之后他说广州可称小长安。”
“嘶……”李神通不淡定了,长安的繁华十个杭州也比不上。眼下这一片最繁华的城是两个,一个是杭州,另一个是淮南道的扬州城。
扬州的位置好,长江下流重要的港口,水道连着周边各州府,而且还是大运河的重要码头。特别是这两年大量的物资南北调运,扬州一天一个样。
可就这样,扬州府也不敢说十年能有长安一半的繁华。
李神通起身就准备去找柳木,却被李渊拉住:“你太心急了,眼下作好南北货物的转运,发展江南东道的产业,泉州那边小木留了一封书信。其余的等长安那边作了决定,你再找不迟。”
李神通吓了一跳,不是因为柳木在泉州留信,而是李渊说等长安的决定。
这话后面的意思是什么?
李渊也看出李神通的反应,微笑着说道:“我老了,游山玩水挺不错的。”
“皇兄!”李神通什么也没敢说,他听出来李渊已经有退位的意思了。
李渊在杭州只住了两天,送李渊上船之后,李神通对李孝恭说道:“你去往福州,然后兼领泉州。我过几天随海船南下去一次岭南,我要见一见冯盎。”
“侄儿明白。泉州正好是在杭州与广州之间,那里若真的机会,或可成为一个大港。”
“不是或可,是一定。咱们大唐论兵法,秦王之后谁人第一,怕都各有千秋。论文才,更是各领风骚。但论眼光,论……财,你说是谁?”
李孝恭也是笑了:“小财神。”
“他与他私交不错,泉州留下的那份东西你可以再写信询问一二。我去的冯盎打一打交情,替我准备一套上上等茶具。”
小财神这个称号柳木还不知道。
这个称呼是岭南人最先喊出来的,用现代的话说岭南半年时间就让岭南的GDP翻了几翻,人均收入翻了几翻。这就是本事。
当然,岭南的财富之中,还有交人与越人的血。
不过西港商号却根本无视这些,交人与越人不服就打到服,交趾全境由不得他们胡来。就是林邑那边,若不是岭南眼下内部发展正紧要,暂时顾不上。否则冯盎也要派兵去教训一翻。
终于,柳木在离开长安整一年后,回到了长安城。
就在柳木回到长安城的当天,大唐皇帝李渊宣布禅位。
原本计划回家好好休息几天的柳木虽然有些惊讶,但也感觉这在情理之中。
整个长安城开始为大唐新皇登基作准备,柳木则暂时住进了秦琼的翼国公府。
在翼国公府,柳木四处打转,还特别去厨房转了两圈。秦琼堵住了柳木:“你在找什么?”
“宴会,宴会呀。这府里没半点热闹的气氛,没有宴会,也没有美食。大姐夫你叫我过来干什么,啃干粮?”柳木心说,自己在海上,然后又在运河的船上吃了多少天的垃圾食品,总算是回到长安,总要有点可口的东西。
可厨房里明显就没有准备宴会的意思。
秦琼拉着柳木回屋,有婢女给每人送上一大碗裤带面,上面盖满了脂汁肉。然后每人一大把蒜,一小瓶饮料样的果酒。
“大姐夫,您是国公,就吃这个。”柳木用力的用筷子敲着自己的碗。
“吃饭,只在乞丐才会敲碗。”秦琼捧起碗只顾自己吃。
柳木眯着眼睛打量着秦琼,慢吞吞的问了一句:“出了什么事,让大姐夫你这么严肃。”
“两个事。”秦琼把碗放下了。
柳木反而端起了碗,一边吃面一边问:“先说重要的听听。”
“都重要。第一件事情要从十年前说起,隋末大乱士族们不愿意作官,大唐建国十年别说是有才的官员很少,各州府的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