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舅子-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事情大条了,而且是相当相当的麻烦。

    “前两天,两位老丈的耳光就应该打在我的脸上。这件事情我没想到,后果相当的可怕。”柳木轻轻在自己脸上拍了两巴掌。

    谢星儿是受过最高等礼教的女子,她非常在意礼教二字。

    礼教写全了应该是礼乐教化,从西周开始慢慢完善,成为了东方文明的基础。

    谢星儿又说道:“仅是书籍怕是不够,倭人贪婪、没有廉耻。咱们的百姓去了倭岛,是被倭岛的人教坏,还是教化他们,未知。”

    一句未知,道出了一个少女,一个才女的心中的担忧。

    柳木拉开车帘对骑行的护卫说道:“速度不变,你们离开马车数步。”

    护卫们不会问为什么,只会服从命令。

    柳木这才说道:“星儿,你知道我心中的倭人是什么吗?”

    “不知。”

    “我想他们……灭种灭族。”柳木在大唐头一次说出这样的话来,连李世民与独孤兰若都没有听到过。

    谢星儿的反应很平淡,反问柳木:“郎君,大唐有多少纯汉族?”

    柳木没接话。

    谢星儿再问:“郎君,鲜卑族何在?”

    柳木依然没接话,脑袋里却想起了长孙无忌的话,长孙无忌说鲜卑族是当年秦代修长城的一部分以,以及汉皇族逃到草原上的人。

    事实上,鲜卑确实已经被汉化,其余的深化成了柔然部,可以说鲜卑一族已经完全消失。

    谢星儿看柳木依然没有反应,再问:“郎君,羯族何在?”

    羯族,当年被冉闵杀的灭族,而后活下来的部分也融入其余各族。

    “都不同,倭人是一个很特殊的民族,纯粹的融合我不甘心,我怕他们脏了我大唐的血脉。但要杀,四百万人也不是那么容易杀得光。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柳木头一次感觉到自己的迷茫。

    谢星儿吓坏了。




第0596节 柳木的獠牙

    谢星儿的害怕不是因为柳木说了要杀人的话,而是不明白自己的男人为什么如此仇恨倭人。

    灭种灭族这样的事情,非大仇恨不能为。

    如灭羯族的武悼天王,武悼天王是为汉人复仇,民间称为英雄,但唐史官却评:永曾之诛羯士,亦歼其类。无德不报,斯之谓乎!

    这其中,五姓七望认同,连房、杜二位都认同。

    其意思就是,诛杀了胡人,但是也杀害了同族汉人。没有什么道德的人是不会得到上天的报答,所以他兵败身死也不过如此。

    柳木也听过房玄龄点评,当时用柳木的理解就是,大唐的文臣认为,死了活该。

    “郎君,莫不能成为武悼天王。”谢星儿终于说出了自己最担心的。

    柳木摇了摇头:“你不懂,我了解老房,他对天王的评价意思不是死了活该,而是劝说当年圣人,仁德比钢刀更能得到天下。他们要找我麻烦,不是因为礼教,而是因为有几位可能看穿我真正的目的。”

    “目的?”

    “就是我要对倭人灭族灭种,这事若真是在贞观一朝发生了,不仅仅是圣人,可以说满朝重臣每个人都要背上一个不好名声,而传千年。”

    柳木思考再三,认为自己猜到这些学士们的心思。

    谢星儿问:“那么郎君要如何?”

    “依然要讲倭人灭族灭种,这件事情除非我死了,否则谁也阻止不了我。但在讲究一个方法,这些老头们的力量还是相当强大的,若没办法让他们认可我什么也作不了,我要想一想,好好的想一想。”

    柳木靠在马车上闭着眼睛,再不开口。

    二百里,对于大唐这个时代靠马车来跑,可以说相当的辛苦。中途还换过一次马,这才在三更天的时候进了长安。

    柳木回到原太子府,现总舶司府的时候,已经快到四更天了。

    连睡觉都没空,赶紧洗了一把脸换衣服,然后到太极宫中准备上朝。

    府内,抱琴与萧灵儿都已经回来,谢星儿单独找到抱琴。

    在抱琴的房间内,谢星儿问道:“抱琴姐姐,今天郎君说了一句话吓到我了。”

    “什么话?”

    “郎君说,他要把倭人灭族灭种。”谢星儿自然是不会隐瞒抱琴的。

    抱琴听完后也是吓了一跳,柳木虽然之前说过要灭了倭人,但这个灭了的意思与灭族灭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对于朔方郡,就属于被灭了的概念。

    “可是不敢再让外人听到,这话万万,万万不敢外传。”

    事实上不需要抱琴特别交待,谢星儿也是不会外传的,她们和柳木是绑在一起的人,一容俱容,一损俱损。

    抱琴又说道:“我也不懂,但郎君对倭人的那种狠辣是让我无法理解的。按理说,突厥人才是我大唐的死仇,可郎君对突厥仅限是颉利可汗一人的仇恨。”

    萧灵儿也在旁默默的点了点头。

    柳木的作派天下人都看在眼中,事实上柳木仁厚之名就是源自对大唐普通百姓与突厥人。原先许多人都认为柳木出身平民,所以对百姓好。

    可在对待突厥人这件事情上来看,才真正座实了仁厚之名。

    抱琴对两女说道:“当初八百丁对战突厥,那是战争。原本我以为我见到郎君第一次露出獠牙是在岭南,对交趾的交人。现在想来,郎君第一次露出獠牙是对金德曼。你们都回去休息吧,这件事情不要再想,不许再问。”

    “可是,郎君……”谢星儿还想再说什么。

    抱琴严厉的制止了她:“无论你想说什么,忍住等再去江南一切由公主作主。”

    “是!”听到这件事情交由独孤兰若作主,谢星儿果真不再说什么。

    谢星儿确实是累了,她坐在马车上连眼睛都没有合一下,萧灵儿陪着她回去休息。

    抱琴却睡不着了,抱琴是除独孤兰若之外与柳木最亲近的人,她回忆曾经的点点滴滴,以及自己代柳木下发的一条条的命令,特别是其中许多的暗示。

    抱琴发现,柳木对突厥人不错,对室韦人也不错,甚至就是契丹人也不算坏。

    但,对靺鞨人却不同,表面上甚至有些偏向靺鞨人,但结果却是让室韦、突厥、契丹人暗中有些意见,而后柳木在默许这三族压制靺鞨一族。

    这肯定是有某种目的。

    而后,金德曼来了,从金德曼来的那天柳木就打定了完全吞并半岛的主义。

    但却没打算伤害半岛上甚至是高句丽的百姓。

    再接下来,真正下狠手的就是在交趾,是柳木的暗示与默许,冯盎才把交人变成了奴隶与半奴隶。

    对倭人……

    抱琴已经不想评价了,确实是打算灭族灭种。

    为什么?

    抱琴完全想不明白了,她想有必要告诉独孤兰若,让独孤兰若来问柳木。

    事实上在问这个为什么的,还有李世民。

    房玄龄、杜如晦整晚都在李世民的书房,讨论着柳木在倭岛与江南所作的事情。房玄龄是第一个看出其中问题的,租借土地,一租就是一百年。

    这也就罢了,这是为大唐谋利。

    但江南发生的富户纳妾事件,当相关的文书送到房玄龄手中的时候,房玄龄越看越感觉可怕。

    当真是思之极恐。

    李世民整夜都在翻看关于总舶司在江南各事件的文书、卷宗。

    那满满的几大箱子,李世民几乎都亲自翻看过。

    放下手中的一册文书,李世民按着额头:“依这么发展下去,不出五十年,倭人就会出现大问题,男丁与女子的比例可能还不到一比十。”

    “圣人,您算错了。五十年,正好是三代人,其结果怕是一比五十。倭人的男子替柳驸马四处作战,不可能没有死伤。五十年,就算现在是小孩子,怕也老了,也要老死了。而女子数量,却是无限增长,若是有一百年。”

    房玄龄没说下去,这话已经很明显,倭人怕是连一个男子都没有了。

    杜如晦接口说道:“用不了一百年,连五十年也用不了。三十年,倭岛怕是一个男人都不会有了。”




第0597节 太极殿论道

    杜如晦一句话三十年倭岛男人死绝吓到了李世民。

    “为何?”李世民不解的问道。

    “圣人,倭人也不是傻子,等他们感觉到危机的时候或就会动刀兵,而那个时候臣相信柳木会拿出一个让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理由,以他的手段,控制倭岛战力之后,再加上他拥有的绝对武力,有三万精锐他就敢杀向倭岛,而后屠尽倭岛所有男子。”

    杜如晦给了李世民一个解释。

    李世民吓了一跳:“这是灭族灭种之举,他就不怕遗臭万年?”

    “他怕,就不这么作了。”杜如晦给这事件下了一个定义。

    房玄龄说道:“朝中几十位大学士看到的,仅仅是礼教上的问题,他们怕是还没有看到这一层。”

    “是,连萧瑀、王君愕、郑元璹他们都没有看出来。其余的人难。”杜如晦相信房玄龄的说法。

    李世民用指轻轻的敲着桌子,他也搞不懂了。

    房玄龄问:“圣人,要制止吗?”

    “重点不是制止,而是为什么?朕可以开口去问他,但未必能够得真正的答案。或是朕借百官因礼教弹劾让他回三原去过他们的逍遥日子,或是不管他,让他继续去整倭人,朕眼中倭不是好人,他们野心勃勃。”

    李世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房玄龄却说道:“突厥人难道不是野心勃勃吗?高句丽、百济不是?就是新罗都未必是纯善之辈,若是新罗一统半岛圣人以为他们就安心守在半岛。每当中原有乱,这周边的各小族就会借机攻打,这点臣还是认同柳木驸马的,大唐就是一块肥肉,周边全是狼。”

    李世民问道:“你的意思是,倭人是被特别对待的。”

    “正是。”房玄龄很坚定的回了一句。

    李世民想了想:“那么,让他回家去过他的逍遥日子去?”

    “臣以为,没用。势已成,接下来除非圣人让长孙国舅等人也全部回家养老,然后严令再出海去倭岛。反之仅让柳驸马回家逍遥自在,怕是这事情更不可控。”

    “笑话,朕还是天子。”李世民不信,竟然连长孙无忌也要免职。

    而且不止长孙无忌,这免职名单怕是有数百人之多。

    “圣人,百万担生丝,仅仅就是千万担米就能换来的,您认为此势可挡,这已经不是世家望族的小利益,还有十万户以上百姓的富足,江南的繁华,波斯人对丝绸的渴求,那无限量的订购。”

    房玄龄的话不是挑战大唐皇帝的权威。

    而是在告诉李世民,大势所趋,逆势而行危害极大。

    杜如晦说道:“杀尽倭人,杀就杀了。臣只在意,这史书的一笔应该如何写。其他,不重要。”

    “讲的好。”

    杜如晦这话确实是讲到李世民心尖上的,就是这话,史书怎么写才是最重要的。

    房玄龄也认可,紧接着说道:“圣人,不如等朝堂之上,听柳驸马如何对萧公等名士,而后再想史书不迟。”

    “好。”

    李世民轻轻一拍桌子,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很快,朝会开始,每个人在太极殿上都有固定的位置,柳木也一样。

    谁若是坐错了自己垫子,礼部会有专人前来提醒。

    正如房、杜两位所推断的,以萧瑀、崔鸿、王君愕、郑元璹、温大雅、姚思廉等名士为首,他们盯上柳木的就是礼教二字。

    其余的他们还真的没看到,因为他们对柳木的了解远远比不上大唐皇帝李世民,还有房、杜两人。

    正式的朝礼之后,并没有向往常一样各位开始出来汇报。

    在整个太极殿安静了一小会之后,李世民一指柳木:“柳木,你站在大殿正中,今天朝会你为众臣解惑。”

    柳木出例,紧接着萧瑀也站了出来。

    双方都给李世民施礼之后,不约而同的面对面站着。

    “柳驸马,今天没有弹劾,因为今日之事并非朝堂之事,也会官之事。太极殿本是议事之处,议的可以是国事,也可以是大是大非之事。”

    “晚辈若是那里作的不对,您老尽可批评。”柳木立即就摆出一个好孩子的表现。

    萧瑀摆了摆手:“论有错,事实上我萧氏首先要出来领这个错误。这一份是家书,请过目。”

    一份萧灵儿写的家书,看着有很厚的几十页。

    萧瑀只是挑出其中几页给了柳木。

    “其余的部分写的都是日常小事,老夫倒是心中开心,柳驸马确实对老夫侄女极好,但眼下说的却是另一件事,大事大非。”

    萧瑀特别强调了一句大事大非,无须萧瑀解释什么,这件事情总舶司有公开的文书送到长安来。

    萧瑀没有拿文书,而是拿了萧灵儿的家书,也代表着这次不是说政务。

    果真!

    柳木看过之后心说就是为了江南富户租妾的事情。

    萧瑀收回了给柳木看的那几页书信,然后一位年轻的官员将一只藤箱放在柳木的脚边。

    “柳驸马,老夫以为你没有错。”

    柳木听到这话差一点一头栽倒在太极殿上。心说我若是没错,你们摆出这么大阵仗干什么,这越是平静那么风暴来的时候就越是可怕。

    柳木快速的扫过大殿上所有的重臣,这才发现武官几乎一个都没来。

    唯一到的武将,是秦琼。

    这架势,柳木开始有些心虚了。

    萧瑀笑问:“柳驸马的蒙童三学,老夫以为是上上之作,甚至于礼部都应该参与学习,而且应该大学士参与注解。”

    柳木的蒙童三学,分别是《三字经》《弟子规》《九九算学》。

    “老夫问柳驸马,这些书是给那个年龄段的孩子所学?”

    柳木的蒙童三学,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的普及,长安北四县可以说但凡是个人,那怕是中年妇人都会背,都会写。

    燕州北各部落,小孩子们这才开始慢慢的接触,慢慢的学习。

    而后崔氏、萧氏、谢氏等各拿走了三千套。

    长安的普通百姓都不是很了解这蒙童三学。

    听萧瑀发问柳木回答道:“五岁至七岁。”




第0598节 人伦五常

    萧瑀再问:“那么七岁以后要学什么呢?可否告之,若有成书请赐老夫一观。”萧瑀用了一个赐字,并不是调侃柳木,而是尊重柳木的学术成果,并且承认了柳木的学术才能。

    柳木心中越发的虚了,这圈子感觉着绕的很大,那么当绕回来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

    不过面对萧瑀的发问,柳木还是要回答的。

    “我准备了《天地人》七学。”

    “可有书籍?”这次却是李世民开口在问,柳木回答:“没成册,依然还是草稿状态。就在总舶司我的内书房。”

    外书房是柳木办公的地方,内书房才是柳木自己读书写作的地方。

    李世民直接派人去取。

    萧瑀对柳木说道:“柳驸马可否介绍一二?”

    “七学讲述了,天文、地理、简单的物理学,比如冬天水结冰,水化为蒸汽等。然后是真正的算学,历史课,汉文课,手工劳作。一共七种,但汉文课进度最慢。”

    柳木介绍的时候,小太监已经飞奔到了旁边的原太子府,将柳木的书房中数十只大书箱都给搬了过来。这其中还有柳木大秦豪侠传的稿子,以及柳木自己回忆曾经学过的几何、函数等一些初级知识。

    再深,柳木也不记得当年高中学过的太多东西。

    至于当兵之后的函授大学课程,其中还有导弹弹道之类的理论,这东西柳木现在连皮毛都摸不上,毕竟当年只是后勤兵。

    萧瑀等人翻看了柳木那些书稿,这些名士可以说都大吃一惊。

    柳木就凭这些书稿,足可有名士之称。

    但,这里没有经义,特别是柳木所说的汉文课的部分,严重缺失。已经有的内容虽然不错,但太过片面。比如荀子的《劝学》,孔子的《学而》,诸葛武候的《出师表》。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仅仅就这三篇,而且注释作的……惨不忍睹。

    萧瑀命人将这些书稿整理好,这是柳木的心血他可以观,那怕写的再差都不可亵渎。更何况这书稿在天文、地理、自然、人文、历史,特别是算学这一项,柳木足可称名士。

    就其中,方程式一项,足名留千古。

    翻了柳木这些书稿,萧瑀也算进一步的了解柳木了,柳木是一个不学有术之人。

    有术,代表着柳木的才华,知识。

    这个不学,唐朝的学可是有官方定论的。

    萧瑀问柳木:“柳驸马,你可知为官必读之书。或是国子监上生必学之书?”

    这个问题好复杂,柳木站在那里发了足有一刻钟的呆。

    没有人催柳木,也不会有人在这个时候提醒柳木,一切看柳木的回答。

    “我想应该是,春秋。”

    萧瑀愣了,什么时候必学的经论之中有春秋了。

    萧瑀的学术思想事实上也代表的当下大唐的主流思想,在汉朝时儒家有一波小发展期,但到了南北朝的时候,没儒家什么事了。

    从魏晋时候开始,士族推动的是《周易》《老子》《庄子》三玄之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一直到隋朝时,这个思想依然还没有完全消失。

    儒家在贞观初根本就没有抬头的可能,一直到了唐中期,韩愈为了维护朝廷的统治力度,开始使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古纲常之说。

    所以贞观年前呈现出来的有些诸子百家的味道。但基本的五本书,却是天下名门都要必修。

    以萧瑀为代表的大唐名士们安静的听着柳木的回答。

    柳木继续背着自己脑海之中对古代经典的记议,柳木确实不记得大唐的经典是什么,只记得这个时候没儒家多少事。这不是大明。

    “接下来是,世、诗、礼、乐、令、语、故志、训典。”柳木想了想:“好象还应该加上易经。”

    哈哈哈!

    萧瑀仰天大笑,柳木看着萧瑀笑搞的尴尬的不得了。

    萧瑀笑了一阵子后向所有人一拱手:“老夫怎么说,柳驸马大才不假,但他根本不懂人伦五常。”

    “谁,谁说我不懂。”柳木急了。

    别的还好说,萧瑀刚才说自己不懂人伦五常,那在柳木听来就是在说自己是一个畜生一样,这骂得太狠了。

    李世民此时站了起来:“柳木,你确实不懂。朕来告诉你,什么叫人伦五常。”

    大唐皇帝李世民开口,柳木再急再有气也要等李世民先说完。

    “人伦:忠、孝、悌、忍、善。五常是:诗、书、礼、乐、易。”

    啊!

    柳木惭愧的脸都红了,十个字自己都听说过,可为什么刚才萧瑀问自己的时候就是答不上来呢。

    事实上这就象是后世的多项选择题,答案或许知道,但不精就是这样的结果。

    李世民又准备开口,房玄龄见到后立即抢先一步出来,有些话房玄龄认为不能由大唐皇帝来开口,今天这些人就是来给柳木找麻烦的。就算不是找柳木个人的麻烦,也是对江南那件事情有很大的不满。

    所以房玄龄抢先说道:“圣人,臣以为柳驸马或许不精通人伦五常,但其为人忠、孝、悌、忍、善这五项确是典范。至于说五常,柳驸马刚才说了十本书,臣以为都是首善之书,国学者怕是每个人都读过。”

    “臣附议。”萧瑀竟然支持了房玄龄的说法,这让柳木又大吃一惊。

    王君愕此时也站了出来,臣也认为柳驸马很好,其忠、孝、悌。怕是有人说柳驸马不好,长安百姓都不同意。”

    这个忠,就是君臣。柳木的忠君确实是典范。

    柳木虽然双亲过世,但对于李渊这个岳父,绝对是各驸马之首,要在这方面谁说柳木不好,李渊会亲自打人。

    再说悌,这夫妻之间柳木长安柳贤子之名不是白叫的。当年柳木夸下海口说要让全长安贵妇羡慕长平公主,事实上满天下的女子无一不羡慕。

    王君愕又说道:“长安有一个新词,实为柳驸马所创造。两肋插刀。”

    话说到这里,连解释都不用。

    寻常百姓未必知道其中典故,可这些名士却个个都知道,这话也代表着兄弟之情。




第0599节 泱泱大国

    柳木有点懵逼,这感觉怎么象是一个表扬自己的大会,而不是批判自己?

    古怪,各种古怪。

    秦琼一直闭着眼睛跪坐在自己的席位上,就是说到两肋插刀的时候他都没有一点反应。他来这里,就只是一个旁证。证明这些人不是在欺负柳木,也给武将们一个交待就行了。

    就在柳木懵逼的时候,萧瑀突然话锋一转:“诗、书、礼、乐、易,是为人根本,这五经典代表的就是仁、义,礼,智,信。虽然乐经在秦末被烧,只留下一些残本,但精华亦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